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strong>【注釋】</strong>


    1.此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卷一八。《文苑英華》題作《陪侍禦叔華登樓歌》,則所別者一為李雲,一為李華。李白另有五言詩《餞校書叔雲》,作於某春季,且無登樓事,與此詩無涉。諸家注本多係此詩於天寶十二載秋,然於"叔華"、"叔雲"均含糊其辭。待考。《新唐書·李華傳》:"天寶十一載遷監察禦史"。《新唐書·宰相世係表》二上:趙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雲,左司員外郎;叔雲,監察禦史。宣州:今安徽宣城縣一帶。謝朓樓,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並改名為疊嶂樓。李白於天寶十二載(753)由梁園(今開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詩《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餞別:以酒食送行。校書:官名,即校書郎,掌管朝廷的圖書整理工作。叔雲:李白的叔叔李雲。個別字的讀音:朓(tiǎo)、餞(jiàn)、校(jiào)


    長風:遠風,大風。


    2.酣(hān)高樓:暢飲於高樓。


    3.蓬萊:此指東漢時藏書之東觀。《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附竇章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李賢注:"言東觀經籍多也。蓬萊,海中神山,為仙府,幽建安風骨經秘籍並皆在也"。建安骨:漢末建安年間,"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詩風骨遒上,後人稱之為"","七子"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4.建安骨:建安風骨,指建安時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詩文創作風格為代表的文學風格。建安,為漢獻帝(196-220)的年號。


    5.小謝:指謝朓(464-499),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後人將他和謝靈運並舉,稱為大謝、小謝。這裏用以自喻。


    6.清發:指清新秀發的詩風。發,秀發,詩文俊逸。


    7.逸興(xing):飄逸豪放的興致,多指山水遊興。王勃《滕王閣序》:"遙襟甫暢,逸興遄飛"。李白《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壯思:雄心壯誌。


    8攬是摘取的意思。是明月或是日月有爭議。


    9.稱(chèn)意:稱心如意。


    10明朝(zhāo):第二天早晨。


    散發:不束冠,意謂不做官。這裏是形容狂放不羈。古人束發戴冠,散發表示閑適自在弄扁舟:乘小舟歸隱江湖。參考《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注25。


    11.弄扁(piān)舟:指隱逸於江湖之中。扁舟,小船。春秋末年,範蠡(li)辭別越王勾踐,“乘扁舟浮於江湖”(史記——貨殖列傳)。


    <strong>【譯文】</strong>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萬裏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麵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隻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


    <strong>寫作背景</strong>


    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毀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又開始了漫遊生活。在753年(天寶十二年)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將要離去,為餞別行人而寫成此詩。詩中並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憤懣。


    李雲:又名華,是李白的族叔。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天寶十一年任監察禦史。著有《含元殿賦》,此外還寫有《魯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時稱“四絕碑”。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中記載:“(天寶)十一年拜監察禦史。會權臣竊柄,貪猾當路,公入司方書,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為肅。”可見李雲為官的剛直、清正和不畏權貴。這首詩是在李雲行至宣城與李白相遇並同登謝朓樓時,李白為之餞行而作。全詩辭語慷慨豪放,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


    <strong>【賞析】</strong>


    這首詩先寫虛度光陰、報國無門的痛苦,而後讚美主客雙方的才華與抱負,最後以揮灑出世的幽憤作結。全詩感情色彩濃烈,情緒如狂濤漫卷,筆勢如天馬行空。


    詩中抒發年華虛度、壯誌難酬的苦悶,盛讚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眺詩歌的豪情逸興,最後流露出消極處世的情緒。


    詩的開頭顯得很突兀,因為李白當時很苦悶,所以一見到可以傾訴衷腸的族叔李雲(李華),就把滿腹牢騷宣泄出來。李白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時間不長便棄官而去,過著飄蕩四方的遊蕩生活。十年來的人間辛酸,作客他鄉的抑鬱和感傷,積聚在心頭,今天終於可以一吐為快了。


    “長風”兩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氣爽之日,目接風送秋雁之境,精神為之一振,煩惱為之一掃,感到心與境合得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萊”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以“建安骨”讚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中間”是指南朝;“小謝”是指謝眺,因為他在謝靈運(大謝)之後,所以稱小謝。這裏李白是自比小謝,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一句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抱負。並且“覽”字富有表現力。用了誇張的手法。抒發了作者的遠大抱負。


    “抽刀”一句用來比喻內心的苦悶無法排解,顯得奇特而富有創造性。“舉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脫,隻能愁上加愁的不得誌的苦悶心情,同時也抒發了離別的悲傷。


    最後兩句是詩人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詞。李白長期處於不稱意的苦悶之中,不得不尋求另一種超脫,即“散發弄扁舟”。逃避現實雖不是他的本意,但當時的曆史條件和他不願同流合汙的清高放縱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這首詩運用了起伏跌宕的筆法,一開始直抒胸中憂愁,表達對現實強烈不滿。既而又轉向萬裏長空,精神一振,談古論今,以小謝自比自己,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攬明月”的遠大抱負。接著詩人又從美麗的理想境界回到了苦悶的現實當中,隻得無奈地選擇逃避現實。全詩大起大落,一波三折,通篇在悲憤之中又貫穿著一種慷慨豪邁的激情,顯出詩人雄壯豪放的氣概。


    1、《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表明“雲”與己都有淩雲壯誌的詩句是: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2、詩中李白用比興手法寫出愁多的詩句是: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3、詩中詩人的心理變化曆程是什麽?


    愁苦煩憂——振奮——更加愁苦。


    4、有人認為詩的最後兩句表現出了詩人消極的態度,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


    李白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於“不稱意”的苦悶中。而且,隻能找到“散發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樣做不免有些消極,但是他這樣做也是在表示對惡勢力的不屈服,表示與現實社會的決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詩三百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洙並收藏唐詩三百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