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18]
【注釋】
[118]到這裏之前,老子都是侃侃而談的。但到了這裏,的確令人感到有些好笑了。恐怕老子也有這樣的感覺。因為當時的統治者的確過於貪婪了。所以老子問他們,名與身、身與貨、得與亡究竟那個是你們所趨附的呢?答案當然是明確的:身親於名,貨多於身,亡病於得。明白這個道理的也許不是少數,可是懂得“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的就不多了。
當然自古及今,“過把癮就死”的人太多了:人難免一死,但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
【譯文】
名譽和生命哪個親切?生命和貨利哪個貴重?得和失哪個有害?因此,過於吝嗇一定會造成很大的耗損,過多地存藏財貨一定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能保持長久。
【注釋】
[118]到這裏之前,老子都是侃侃而談的。但到了這裏,的確令人感到有些好笑了。恐怕老子也有這樣的感覺。因為當時的統治者的確過於貪婪了。所以老子問他們,名與身、身與貨、得與亡究竟那個是你們所趨附的呢?答案當然是明確的:身親於名,貨多於身,亡病於得。明白這個道理的也許不是少數,可是懂得“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的就不多了。
當然自古及今,“過把癮就死”的人太多了:人難免一死,但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
【譯文】
名譽和生命哪個親切?生命和貨利哪個貴重?得和失哪個有害?因此,過於吝嗇一定會造成很大的耗損,過多地存藏財貨一定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能保持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