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羨文回來當天跟爹在村裏溜達不是無的放矢,他是想看看村裏是否有可以購置的土地。因為尹家原有的土地就很少,兩個哥哥娶了親之後,可能都不夠他們兩家分的,尹羨文想著,如果自己再參合一腳,豈不是讓爹娘為難?
再則,如果不買些土地,李家小姐嫁過來之後,他們這一房可真就是“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了,雖然說房子好處理,跟爹娘住在一起就行,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就他觀察,他那兩位嫂子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讓李家小姐和她們呆在一起,萬一受了欺負,不但會影響兄弟的感情,讓爹娘為難,還讓他沒法跟李家交代,畢竟人家把女兒托付給他了。
尹羨文回家之前就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兩位嫂嫂比較容易接觸的話,暫時可以讓新媳婦跟爹娘哥嫂們住在一起,畢竟有個照應;如果嫂嫂們不好相處,那麽就另外置辦房產,離本家不遠即可,這樣既能讓爹娘他們照看到,又能讓媳婦不參合到嫂子們的妯娌關係裏去。爹娘如果想到他們這住,也可以抬腳就過來。
尹羨文覺得爹娘日漸年紀大了,如果能想明白,最好是趁著兩個哥哥家裏還沒有矛盾的時候把家分了,省的在一個鍋裏攪馬勺,久而久之就容易生出各種各樣的矛盾,到最後爹娘也不落好。無論如何,他可不想讓自家媳婦也參合其中,不管李家小姐是否擅長處理婆媳關係或者妯娌關係。
他娶媳婦是給自己娶的,可不是為了處理家庭關係娶的,如果以後有了孩子,讓孩子們看到大人們不和睦的關係,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沒有一點好處。尹羨文可不管別人怎麽說他,說他“老母豬想萬年糠”也好,說他杞人憂天也好,他可不想亡羊補牢,沒發生的事情早做預防,總比事後諸葛亮強。
在準備婚禮的這段時間,尹羨文旁敲側擊的跟爹說了他的想法,爹沒反對他自立門戶,但大哥和二哥這麵,目前老兩口還沒有分家的打算,尹仁祿的想法是再過個幾年,等兩家孩子都出生了,兩家的生活也都穩定了,再談分家的事。
至於尹羨文這麵,尹仁祿覺得本來三兒就沒要家裏的,連聘禮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出錢置辦的,沒有必要等新媳婦進門了,還讓新媳婦的嫁妝交公?這樣對三兒他們夫妻也不公平。
再說,老大和老二媳婦的嫁妝本來也沒多少,基本上都是靠收了他們尹家的聘禮後添置的,想一個換一個都不可能,更別提啥豐厚的嫁妝了。而三兒媳婦這麵,不用想,就李家那家底,嫁妝肯定少不了,這難免會讓另外的兩個媳婦眼紅,現在人心隔肚皮,隻有讓他們惦記不到,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一些麻煩。
尹羨文還有點擔心,自己想單獨出來的想法,會讓娘接受不了甚至傷心,可尹仁祿直接就回複說:不會!說這也是羨文娘的想法,她看那兩個兒媳婦比所有人看的都透,老早就跟尹仁祿說,如果可以,就讓三兒先分出去過,省的三兒賺的錢和三媳婦的嫁妝遭人惦記。
羨文娘另外還有自己的小心思,她覺得那兩個兒媳婦不靠譜,等她和孩子爹老了,如果那兩個媳婦還算孝順,他們就跟著這哥倆過,如果不孝順,起碼還有三兒一家墊底,能保證他們老兩口不會落到地上去。
尹羨文見爹娘都沒有反對,就著手買房置地,房子是之前羨文娘早就看好了的,村東頭老於家,等尹羨文過去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那處房子就是當年他忽悠日本人司機的那棟房子,誰想到轉來轉去真成他的了。
房子原來的主人是村裏有名的富戶,祖上幾代都不犯毛病,這代房主被兒子接進城裏去養老了,又不想房子空置沒人照看,就想著除去最邊上的一間以外,其他的都賣掉。
房子的風水也看過,羨文娘特意請的風水先生。風水先生看過也說不錯,說這處房子是他看過的風水最好的了,如果住進命裏屬金或者屬火的,則能生財發家,人丁興旺。羨文娘一想,三兒兩口子可不是命裏一個屬金一個屬火的?等跟城裏的房主人溝通之後,房款因為是本村熟人又便宜了一些,羨文娘就直接先付了定金。
尹羨文心說,自家老娘可真是雷厲風行,還沒等自己開口,就已經著手把兒子往外推了,了解內情的,知道這是當娘的通情達理,體恤兒子和媳婦;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婆婆不滿意剛進門的媳婦,著急往外趕人呢。
尹仁祿聽了兒子的說法,回答倒是很簡單:他們愛說啥說啥!尹羨文想想也是,自家老娘什麽時候是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者說法的人?就拿當初送自己去省城上學這件事來說,不少村裏的人覺得娘是有錢沒處花,送兒子出去浪費錢,早晚會因為這個敗家。結果等自己留了洋,村裏的人又改口說娘是有遠見,會教育子女。
當時在家書裏,羨文娘就對村裏那幫人的反複嗤之以鼻,還特意叮囑兒子,在外麵一定要切記,做事不要前瞻後顧,隻要認準了的事,別管別人怎麽說,勇敢的去做就好,別管以後會不會後悔。雖然有些詞語是尹羨文自己理解的,但大致意思是這樣沒錯的。
房子既然已經定了,尹羨文隻管掏錢就好,索性房子價格並不高,對他這個在大上海工作的人來說,就是一頓飯錢而已。房子的事情省了不少時間,等過了手續,尹仁祿就張羅工人過來收拾,裏外收拾了三天就已經全部煥然一新。接下來就是羨文娘他們女人的事了,什麽窗簾、床帳、喜被啥的,估計折騰了一周,也都順利完工。
在女人們忙著收拾新房的時候,尹羨文把買地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他現在手頭的錢所剩不多,也就隻夠買幾坰地。尹仁祿聽兒子說相中孫家的地,也表示同意,孫家的地當年是村裏最肥沃的,現在因為荒廢了,雜草重生,但是還是能拾掇出來的。
而且,孫家現在缺錢還債,也隻有這些地能值幾個錢了,現在世道不好,能有錢買地的人家寥寥,大部分人家都本循著守祖宗基業就好,隻要不敗家,也用不著圖大發展,這也是孫家的地為啥到現在也沒賣出去的原因。
尹仁祿找來了牙行的人,過去一提,孫家滿口應承,說隨時可以把地契轉手,但是又說:“我家的地是附近有名的產量高的肥土地,價格肯定要比其他地要貴一些,相信尹家也算知根知底,要不是我家現在缺錢,也不會著急脫手。”
尹羨文原本想著就這樣交錢過手續算了,尹仁祿卻攔住了兒子,說不急,然後讓牙行回複孫家:他們再看看。就這樣拖了幾天,孫家有些著急,過來催問。尹仁祿說:“實在太不好意思,目前手頭不太寬裕,可能買不了了。”孫家不能眼看著到手的鴨子飛了,就說價格好談,隻要尹家誠心買,他們可讓一步....
尹羨文在心裏給爹挑起了大拇哥,要是讓他當時就買的話,同樣的錢要少買不少地呢。這樣,雙方談了又講之後,價格已經降到很低了,尹仁祿又提出來說:“原來負責給孫家犁地的牛和犁也一並送了吧,反正地也賣了,孫家留著牛和犁也沒啥用”,牙行把話傳給孫家,孫家那個抽大煙敗家的孫子,連奔兒都沒打就同意了,沒兩天地契、牛和犁全部都送到了尹羨文的手上。
尹羨文這麵大張旗鼓的買房置地,尹家的兩位嫂子當然都看在眼裏,她們可沒想到小叔子能一下子拿出這麽些錢,如果再算上給李家的聘禮,都夠她們頭拱地賺好幾十年的!然後她們就開始懷疑,是不是爹娘背著老大和老二,暗地裏貼補老三了?都說“老兒子、大孫子,老人的命根子”,現在他們尹家還沒有大孫子,那麽當然是老兒子最吃香了。
兩個嫂子都或多或少的開始給自家男人吹枕頭風,尹家哥倆還不算糊塗,都直接把媳婦懟了回去。
其實這也是尹家老爹提前給兩個兒子打了預防針,在買房置地之前,尹家爹娘就告訴兩個兒子,這些置辦的錢都是老三一個人出的,如果他們不相信的話,可以去自家的賬房去查。尹家兄弟也明白,自家賬上那點流水確實不夠,爹娘的那點貼己因為他們的婚事也花得七七八八,即使爹娘貼補老三,他們也是一點怨言也沒有的,何況現在隻是老三拿錢,讓他們辦事而已。
再則,如果不買些土地,李家小姐嫁過來之後,他們這一房可真就是“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了,雖然說房子好處理,跟爹娘住在一起就行,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就他觀察,他那兩位嫂子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讓李家小姐和她們呆在一起,萬一受了欺負,不但會影響兄弟的感情,讓爹娘為難,還讓他沒法跟李家交代,畢竟人家把女兒托付給他了。
尹羨文回家之前就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兩位嫂嫂比較容易接觸的話,暫時可以讓新媳婦跟爹娘哥嫂們住在一起,畢竟有個照應;如果嫂嫂們不好相處,那麽就另外置辦房產,離本家不遠即可,這樣既能讓爹娘他們照看到,又能讓媳婦不參合到嫂子們的妯娌關係裏去。爹娘如果想到他們這住,也可以抬腳就過來。
尹羨文覺得爹娘日漸年紀大了,如果能想明白,最好是趁著兩個哥哥家裏還沒有矛盾的時候把家分了,省的在一個鍋裏攪馬勺,久而久之就容易生出各種各樣的矛盾,到最後爹娘也不落好。無論如何,他可不想讓自家媳婦也參合其中,不管李家小姐是否擅長處理婆媳關係或者妯娌關係。
他娶媳婦是給自己娶的,可不是為了處理家庭關係娶的,如果以後有了孩子,讓孩子們看到大人們不和睦的關係,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沒有一點好處。尹羨文可不管別人怎麽說他,說他“老母豬想萬年糠”也好,說他杞人憂天也好,他可不想亡羊補牢,沒發生的事情早做預防,總比事後諸葛亮強。
在準備婚禮的這段時間,尹羨文旁敲側擊的跟爹說了他的想法,爹沒反對他自立門戶,但大哥和二哥這麵,目前老兩口還沒有分家的打算,尹仁祿的想法是再過個幾年,等兩家孩子都出生了,兩家的生活也都穩定了,再談分家的事。
至於尹羨文這麵,尹仁祿覺得本來三兒就沒要家裏的,連聘禮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出錢置辦的,沒有必要等新媳婦進門了,還讓新媳婦的嫁妝交公?這樣對三兒他們夫妻也不公平。
再說,老大和老二媳婦的嫁妝本來也沒多少,基本上都是靠收了他們尹家的聘禮後添置的,想一個換一個都不可能,更別提啥豐厚的嫁妝了。而三兒媳婦這麵,不用想,就李家那家底,嫁妝肯定少不了,這難免會讓另外的兩個媳婦眼紅,現在人心隔肚皮,隻有讓他們惦記不到,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一些麻煩。
尹羨文還有點擔心,自己想單獨出來的想法,會讓娘接受不了甚至傷心,可尹仁祿直接就回複說:不會!說這也是羨文娘的想法,她看那兩個兒媳婦比所有人看的都透,老早就跟尹仁祿說,如果可以,就讓三兒先分出去過,省的三兒賺的錢和三媳婦的嫁妝遭人惦記。
羨文娘另外還有自己的小心思,她覺得那兩個兒媳婦不靠譜,等她和孩子爹老了,如果那兩個媳婦還算孝順,他們就跟著這哥倆過,如果不孝順,起碼還有三兒一家墊底,能保證他們老兩口不會落到地上去。
尹羨文見爹娘都沒有反對,就著手買房置地,房子是之前羨文娘早就看好了的,村東頭老於家,等尹羨文過去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那處房子就是當年他忽悠日本人司機的那棟房子,誰想到轉來轉去真成他的了。
房子原來的主人是村裏有名的富戶,祖上幾代都不犯毛病,這代房主被兒子接進城裏去養老了,又不想房子空置沒人照看,就想著除去最邊上的一間以外,其他的都賣掉。
房子的風水也看過,羨文娘特意請的風水先生。風水先生看過也說不錯,說這處房子是他看過的風水最好的了,如果住進命裏屬金或者屬火的,則能生財發家,人丁興旺。羨文娘一想,三兒兩口子可不是命裏一個屬金一個屬火的?等跟城裏的房主人溝通之後,房款因為是本村熟人又便宜了一些,羨文娘就直接先付了定金。
尹羨文心說,自家老娘可真是雷厲風行,還沒等自己開口,就已經著手把兒子往外推了,了解內情的,知道這是當娘的通情達理,體恤兒子和媳婦;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婆婆不滿意剛進門的媳婦,著急往外趕人呢。
尹仁祿聽了兒子的說法,回答倒是很簡單:他們愛說啥說啥!尹羨文想想也是,自家老娘什麽時候是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者說法的人?就拿當初送自己去省城上學這件事來說,不少村裏的人覺得娘是有錢沒處花,送兒子出去浪費錢,早晚會因為這個敗家。結果等自己留了洋,村裏的人又改口說娘是有遠見,會教育子女。
當時在家書裏,羨文娘就對村裏那幫人的反複嗤之以鼻,還特意叮囑兒子,在外麵一定要切記,做事不要前瞻後顧,隻要認準了的事,別管別人怎麽說,勇敢的去做就好,別管以後會不會後悔。雖然有些詞語是尹羨文自己理解的,但大致意思是這樣沒錯的。
房子既然已經定了,尹羨文隻管掏錢就好,索性房子價格並不高,對他這個在大上海工作的人來說,就是一頓飯錢而已。房子的事情省了不少時間,等過了手續,尹仁祿就張羅工人過來收拾,裏外收拾了三天就已經全部煥然一新。接下來就是羨文娘他們女人的事了,什麽窗簾、床帳、喜被啥的,估計折騰了一周,也都順利完工。
在女人們忙著收拾新房的時候,尹羨文把買地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他現在手頭的錢所剩不多,也就隻夠買幾坰地。尹仁祿聽兒子說相中孫家的地,也表示同意,孫家的地當年是村裏最肥沃的,現在因為荒廢了,雜草重生,但是還是能拾掇出來的。
而且,孫家現在缺錢還債,也隻有這些地能值幾個錢了,現在世道不好,能有錢買地的人家寥寥,大部分人家都本循著守祖宗基業就好,隻要不敗家,也用不著圖大發展,這也是孫家的地為啥到現在也沒賣出去的原因。
尹仁祿找來了牙行的人,過去一提,孫家滿口應承,說隨時可以把地契轉手,但是又說:“我家的地是附近有名的產量高的肥土地,價格肯定要比其他地要貴一些,相信尹家也算知根知底,要不是我家現在缺錢,也不會著急脫手。”
尹羨文原本想著就這樣交錢過手續算了,尹仁祿卻攔住了兒子,說不急,然後讓牙行回複孫家:他們再看看。就這樣拖了幾天,孫家有些著急,過來催問。尹仁祿說:“實在太不好意思,目前手頭不太寬裕,可能買不了了。”孫家不能眼看著到手的鴨子飛了,就說價格好談,隻要尹家誠心買,他們可讓一步....
尹羨文在心裏給爹挑起了大拇哥,要是讓他當時就買的話,同樣的錢要少買不少地呢。這樣,雙方談了又講之後,價格已經降到很低了,尹仁祿又提出來說:“原來負責給孫家犁地的牛和犁也一並送了吧,反正地也賣了,孫家留著牛和犁也沒啥用”,牙行把話傳給孫家,孫家那個抽大煙敗家的孫子,連奔兒都沒打就同意了,沒兩天地契、牛和犁全部都送到了尹羨文的手上。
尹羨文這麵大張旗鼓的買房置地,尹家的兩位嫂子當然都看在眼裏,她們可沒想到小叔子能一下子拿出這麽些錢,如果再算上給李家的聘禮,都夠她們頭拱地賺好幾十年的!然後她們就開始懷疑,是不是爹娘背著老大和老二,暗地裏貼補老三了?都說“老兒子、大孫子,老人的命根子”,現在他們尹家還沒有大孫子,那麽當然是老兒子最吃香了。
兩個嫂子都或多或少的開始給自家男人吹枕頭風,尹家哥倆還不算糊塗,都直接把媳婦懟了回去。
其實這也是尹家老爹提前給兩個兒子打了預防針,在買房置地之前,尹家爹娘就告訴兩個兒子,這些置辦的錢都是老三一個人出的,如果他們不相信的話,可以去自家的賬房去查。尹家兄弟也明白,自家賬上那點流水確實不夠,爹娘的那點貼己因為他們的婚事也花得七七八八,即使爹娘貼補老三,他們也是一點怨言也沒有的,何況現在隻是老三拿錢,讓他們辦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