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劍橋最美的時候。陽光照在紅磚砌成的人行道上,金燦燦、紅豔豔的樹葉給陽光染上了一層朦朧、柔軟的色調,天空湛藍。秋日的空氣溫柔、灰白,傳遞出淡淡傷感,脆弱的樹葉在腳下發出悲傷的聲音,這讓秋天成了一個凋敝的時節。而在這裏,成千上萬個年輕的新麵孔和為迎接新年而穿梭忙碌的身影,讓這種凋零感煙消雲散。
米拉對自己的課程不怎麽感興趣,但閱讀書目是一大挑戰。她在圖書館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並往來於各個書店,她感覺,這種深入、廣泛的閱讀讓她的思維打開了。她主要閱讀原始文獻,而且隻將各種選集作為研究指南。相對之前的閱讀習慣來說,這是一次令人欣喜的改變。
她掛上了窗簾,買了一些抱枕和幾株植物,舉辦了她的第一場晚宴派對。她邀請了伊索、艾娃、瓦爾和克麗絲。她在那小小的廚房裏,圍著熏黑的爐子,盡可能像她們那樣優雅地忙活著。她準備了烤雞,因為實在想不出更特別的食物了,但看她們的反應,好像她做了一頓盛宴。晚餐結束時,她高興得滿臉通紅。她在餐桌上擺了紅色的康乃馨,艾娃很喜歡它們,還興奮地叫起來,看她的樣子,仿佛那些花朵在她的靈魂裏生了根,仿佛她的肉身被它們包圍著。
“你喜歡就帶回去吧。”
艾娃瞪大了眼睛:“我嗎?哦,不行,米拉。我隻是很喜歡而已。”
“你帶回去,我會很高興的。”
“真的嗎?謝謝你,米拉!”看艾娃的樣子,好像米拉給了她很珍貴的東西。她抱了抱米拉,把臉埋進花朵裏,一遍又一遍地謝米拉。艾娃的反應太誇張了,會讓人覺得有點兒假,可即便認識不久,米拉也相信,顯而易見,她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晚飯過後,她們坐在客廳喝酒。
“拿你的生活來說,”瓦爾對伊索說,“你在一個柑橘種植園之類的地方長大,你衝過浪、遊過泳、滑過雪,還曾背包環遊世界,你在急流裏劃過獨木舟,你曾騎自行車穿越肯尼亞。再以我為例,我的生活沒有那麽精彩,但我去過很多地方。克麗絲和我乘坐一輛巴士遊曆了歐洲;我們在南方幫忙登記選民;我們在印第安保留地教過書,做過基本的護理工作;我們在阿巴拉契亞地區動員人們反抗剝削他們的礦業公司;多年來,我們為和平運動、劍橋的學校和城市問題出過力……”
“媽,那是你,我可沒有。”
“或者,艾娃……”
她將視線從花朵上移開:“哦,我什麽也沒做。”
“你做了。到目前為止,你獨自生活了好幾年,你靠一份無聊的朝九晚五的工作養活自己,住在舊房子裏,為了賺點兒錢能每晚學芭蕾舞,那也需要勇氣和力量……”
“那隻是我的愛好。”艾娃小聲地反駁。
“那你覺得電視和電影裏又放了些什麽呢?老一套的人物、‘性感尤物’,還有家庭主婦——這還是他們費心去找女性角色的時候……”
“她們有三種類型:女主角、壞女人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人。女主角金發、品行端正,性格溫馴得跟麵包卷似的;壞女人總是深色頭發的,最後會被殺死,她所犯的罪就是性;那個介於好壞之間的女人,或由好變壞,或由壞變好,不管怎樣,她最後往往也會死。”伊索笑著說。
“我一直想當壞女人,”艾娃說,“可有時候,女主角的頭發也是深色的。”
“其實,還有另一種類型,”伊索沉思著說,“沒有性欲的。你知道吧,沒有性欲的多麗絲黛[14]就像個小男孩一樣四處胡鬧,沒有性欲的洛克赫德森[15]像年紀更大一點兒的小男孩。貓王也是那樣,披頭士樂隊也是。”
“那倒是真的,”米拉附和道,“無性的,或是中性的,就像凱瑟琳赫本一樣。”
“或者嘉寶,或者黛德麗。”
“或是那個娃娃臉、紮著辮子的朱迪嘉蘭。”
“或者弗雷德阿斯泰爾[16],你怎麽也想象不出他做愛的樣子。”
“為什麽,是你們假設的嗎?”米拉問她們。
“也許是因為,一個真正的女人,要麽是天使,要麽是魔鬼。真正的男人就必須有男子氣概,不能走可愛路線。或許那些中間人物,也就是那些無性和中性的人,可以逃避這種道德壓力。”伊索說。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魔鬼。”艾娃小聲咕噥著。
“但你的行為更像天使。”米拉笑著說。
“五歲的時候,我穿了件新禮服,興高采烈地跑到院子裏給爸爸看,我感覺自己漂亮極了,轉圈給他看,裙子飛了起來,內褲露了出來,然後,爸爸把我抱進屋,用皮帶抽我。”
她們看著她。瓦爾皺起了眉頭,好像很痛苦的樣子。“那你現在對他是什麽感覺?”她問。
“我愛我爸,但我們經常打架。我不經常回家,因為我們總是打架,那樣媽會很難過。我上一次回家還是兩年前的聖誕節,因為我說不喜歡林登約翰遜,爸就打我,他直接伸手過來,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你們知道嗎,真的很疼,疼得我眼淚都冒出來了。於是我拿起櫃台上的一把叉子,就是那種用來翻肉的長叉,照他的肚子戳了下去。”她用那種柔和的亞拉巴馬州口音說著,神情像個孩子,長睫毛下的眼睛忽閃忽閃的。
“你傷到他了嗎?”米拉驚駭地問。
“你把他殺了嗎?”瓦爾笑著說。
“沒有。”艾娃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但我肯定讓他流了不少血!”她咯咯笑了出來,笑得愈發大聲,“他一定嚇壞了!”她直起身,又補充道,“我告訴他,他要是再打我,我就殺了他。可現在我很害怕回家,因為如果他打我——他會的,因為他就是這樣一頭蠻牛——我就不得不殺了他。我不得不殺了他。”
“他會打你媽嗎?”
“不,他也不打我哥。自從我哥長得比他壯後,他就不打了,但他最常打我。”
“打是他表示愛你的方式。”瓦爾幹巴巴地說。
“沒錯,”艾娃抬頭看著瓦爾,“是這樣的。他最愛的就是我,這點我是知道的。”
“是在訓練你。”瓦爾又說。
艾娃盤腿坐在地上,手裏捧著那瓶康乃馨。她把臉埋進花朵中:“好吧,可我不知道訓練了我什麽,因為我什麽也不擅長。”
“艾娃,不是那樣的!”伊索抗議道。
“我就是什麽也不擅長!真的!我想彈鋼琴,但我很害怕在別人麵前彈;我想跳舞,可我年齡太大了。我隻能整天敲那台老舊的打字機,這個我做得很好,可是越做越無聊。”
伊索對瓦爾和米拉說:“艾娃隻在十二歲左右上了幾年的課,後來在大學裏又學過兩年,但她就彈得很好,他們還讓她上台和克利夫蘭交響樂團[17]一起演奏。”
“伊索,我隻是贏了一場比賽。”艾娃急忙糾正,“你有點兒誇大了,那隻是一場比賽而已。”
“但那已經很棒了!”米拉驚歎道。
“不,不是的,”艾娃又埋下頭看花,“我太害怕了,我感覺自己再也不會上台,再也不會有那樣的經曆了。太可怕了。所以,我的鋼琴之路到那兒為止了。”
“那你為什麽不跳舞呢?”米拉繼續問,“你還不算老啊。”
艾娃抬起頭看她:“太老了,米拉,我都二十八了。我幾年前才開始跳舞……”
“她跳得很棒。”伊索打斷她。
“這個嘛,”她匆匆瞥了伊索一眼,又轉頭看著米拉,“我覺得作為一個新手,我表現得很好,可是有點兒太遲了。”
“她應該從小開始上課的。二年級的時候,她坐下來彈鋼琴,隻是隨便彈了幾下,老師還以為她學過。”
“呃,我在收音機裏聽過。”
“你本應該去上課的。”
“可是,爸媽的情況不是很好,他們可能從沒想過送我去。你知道嗎?想都沒想過。”
“我倒希望我媽是那樣。七歲那年,我經常畫畫,於是,媽就跑去給我找了一個美術老師。他真是個可怕的家夥,他就住在下麵的街區,靠教畫畫換碗飯吃。多討厭的人!”克麗絲皺了皺眉。
“那確實是我犯下的少數錯誤之一。”瓦爾承認道。
“那是你的錯,可受罪的卻是我,”克麗絲打趣地說,“做爸爸的罪過啊……”
“我不是你爸爸。”
克麗絲聳了聳肩。“媽咪,你得承認,你永遠是我唯一的爸爸。其他人不過是空有父親形象而已,像是戴夫、安吉、富奇、蒂姆、格蘭特……”她邊說邊掰著指頭數,同時還頑皮地對瓦爾扮鬼臉。
“或許沒有爸爸還更好,”艾娃憂傷地說,“你曾希望自己有個爸爸嗎?”
克麗絲一臉嚴肅地看著她。“有時候吧。你知道嗎,有時候,我會想象,有個人晚上回家來,咯吱窩下夾著報紙,”她咯咯輕笑著,“然後擁抱你或什麽的。”她說完又笑了。
“那是愛人,克麗絲。”伊索笑著說。
“還有,帶我去別的地方,真正玩的地方,比如動物園,你懂的,不像我媽一樣帶我參加反戰遊行。”
“我怎麽不知道你想去動物園?”
“我不想去,隻是打個比方而已。”
“那就好,因為我討厭動物園。”
“那馬戲團呢?”
“我討厭馬戲團。”
“我看你是討厭任何沒有語言的東西。”
“沒錯。”
“我喜歡馬戲團,”伊索說,“我帶你去,克麗絲。”
“真的嗎?”
“一言為定。等下次去波士頓的時候。”
“太好了!”
“我也可以去嗎?我喜歡馬戲團。”艾娃喊道。
“當然,我們大家一起去。”
“我小時候就是個小魔鬼。我曾經不買票偷偷地溜進去。”艾娃咯咯輕笑著說。
“可真是夠壞的。”瓦爾低聲說道。
“她的真名叫黛麗拉[18],如果你被取名黛麗拉,你會怎麽想?”伊索壞笑著說。
“伊索!”艾娃站了起來,瞪了伊索一眼,然後轉向其他人,“是真的。我跟著艾娃加德納[19]把名字改成了艾娃。我媽叫我黛麗拉李。”
“那就是你,”伊索親切地說,“妖女黛麗拉和安娜貝爾李[20]的結合體。”
“我寧願是瑪戈芳婷[21]。”她氣鼓鼓地回嘴。她的背繃緊了,一雙眼瞪著伊索:“你想讓我變成這些人,你覺得我是個妖精。你還覺得我快死了嗎?”
“你就是個妖精啊,艾娃!你隨時隨地都在調情,不停地拋媚眼兒,不是嗎?你的笑容和舉止也很羞怯動人。你甚至都沒法給車加油,當你走進去時,整個加油站的男人都不幹活,光顧著看你了。”
“好啊!”艾娃生氣地說,“他們還能有什麽用?男人就是用來得到東西的工具。我要是知道怎麽使用他們,那就太好了!”她的身體緊繃,攥緊了拳頭,臉上那嬌俏而羞澀的神情不見了,突然變成了憤怒。她看上去高貴、有力卻又沮喪。
“你當然知道怎麽使用他們。”伊索勉強地說。
艾娃又把臉埋進了康乃馨裏。“你說得我好像一直試圖從他們那裏得到什麽似的,可我沒有。你那麽說可不對。你知道,一直都是他們在找我,哪怕我看都不看他們一眼。你知道在地鐵上是什麽樣子,還有昨天,我們去雜貨店時,那個男人的反應,或是樓下公寓裏那個。我並沒有向他們索取什麽,我不需要他們。大多數時候,我不需要男人。我隻需要音樂。”
她們都默默地盯著她。
“別人盯著我看,我就不自在。”她低著頭說。
“如果可以做世上任意一件事,你最想做什麽?”伊索換了一種歡快的語調問。
“跳舞。在真正的芭蕾舞劇中,在真正的舞台上。”
伊索又轉身問瓦爾:“你呢?”
瓦爾笑了笑:“我想要的並不多,隻想改變世界。”
伊索又問米拉。“我不知道。”她略帶驚訝地說,“我年輕的時候想要……生活。不管這生活是什麽意思。不過我還沒有真正開始生活。”
“克麗絲呢?”
“我也不知道。”她那年輕的臉上透出一種近乎悲傷的冷峻,“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每個人都快樂。我願意幫助全世界忍饑挨餓的人。”
“很崇高的想法啊。”伊索笑著對她說。
“你呢?”
伊索笑了:“我要去滑雪,真的。每當滑雪時,我都有強烈的滿足感。我不像你們那麽認真。”
“可那也是一件認真的事,”艾娃甜甜地說,“和跳舞一樣認真。”
“不,一個是藝術,一個隻是玩樂。”她啜了一口酒,“可我又在想,我現在在這兒究竟是在做什麽。”
瓦爾抱怨道:“我們又得討論這沒意思的話題了嗎?”她轉身對著艾娃,“每天,從早到晚,大家就坐在雷曼餐廳,喝著咖啡,抽著煙,捶胸悲歎,探索我們的靈魂,隻為搞清楚我們他媽的為什麽來這裏。”
“好吧,我也在想,你們為什麽來這裏。這個地方這麽可怕,”艾娃哆嗦了一下說,“誰也不和別人說話,即便說話,也總是談一些奇怪的事情。”
“可你們為什麽不離開呢?”克麗絲看著她們,又轉身問她母親,“你為什麽不在鄉間買一座大農場呀?我喜歡在鄉下和豬啊牛啊什麽的生活在一起。”
“確實。”伊索插了一句。
“我們大家可以住在一起。我真的很喜歡住在公社[22]裏,隻是有些人太古怪了。但如果和你們住在一起就太好了。我們可以輪流劈柴什麽的。”
“克麗絲,你不知道‘什麽的’不是‘等等’的同義詞嗎?”瓦爾說。
“艾娃可以跳一整天的舞,伊索可以滑一整天的雪,媽可以每天早晨出門改變世界,米拉可以坐下來想想自己要做什麽,我呢就去騎馬。”
大家都覺得那樣太好了,馬上開始著手規劃:房屋的大小、位置,要養什麽動物,誰負責養哪種動物。她們因為豬而爭論起來,伊索堅持認為它們很幹淨,艾娃則堅決不願意養。她們還因為其他的家務瑣事爭執不休,艾娃堅決不做那些事。她唯一願意做的就是喂雞。
“我喜歡小雞,”她歎息道,“它們會嘰嘰叫。”
這些爭論最終以捧腹大笑告終。她們感歎人類實現社會和諧真是很難。
她們走後,米拉洗了碗,拿了一瓶白蘭地到客廳。她關掉燈,坐在窗邊,呼吸著十月份寒冷而潮濕的空氣。樓下的過道裏傳來一個男人的腳步聲。她聽著,直到那聲音消失。
她的胸中湧起一種充實、鮮活而又奇怪的感覺。她在想伊索和艾娃之間的關係,伊索就像艾娃的母親。還有克麗絲列出的那些名字,他們是瓦爾的情人嗎?瓦爾會當著女兒的麵把男人帶回家嗎?瓦爾不介意克麗絲那樣說話嗎?當然,她自己有時也那麽說話。但克麗絲才十六歲啊。她思索著克麗絲提出的大家住在一起的建議。顯然,那隻是一個白日夢,但談起這個話題時,為什麽大家都感覺那麽自由、那麽興奮呢?她覺得獨身生活並不盡如人意,但也從未想過再婚。和那樣一群朋友住在一起肯定很有趣,每天都有奇思妙想,充滿了生氣,不像男人們,隻是一味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觀點。這樣一個晚上,如果諾姆在場,他一定會對她們討論的那些話題,說話的方式,那種隨性、玩耍般的愉悅氛圍,以及她們的一些觀點——尤其是瓦爾的——感到震驚。他一定會站起身來,看看表,嚴肅地說明天還有要事要辦,在八點半離開。
然而,這確實很有趣。她感覺精力充沛,充滿了能量。她想開始工作。她感覺以前她極力壓抑的東西正在逐步釋放,那種自我壓抑曾令她疲憊不堪。但具體是什麽東西呢,她也說不清。她唯一能確定的是,和那些朋友在一起,她可以做到完完全全的真實。
她又想起了瓦爾和克麗絲。在她們的調侃和爭吵背後,你能感覺到親近與信任,似乎很令人羨慕。而如今,對於自己的兒子,那兩個從她身體裏鑽出來的嬰兒,她深愛著的孩子,她幾乎一點兒都不了解。她回憶起自己看著他們蹣跚學步,回憶起他們放學回家後第一次念出書本第一頁的單詞,回憶起他們用清澈的眼睛看著她,給她講學校發生的事,她想起了那時自己心裏的感覺。她回憶起自己將臉埋進他們的床單,聞他們身體的氣息。
而現在呢?她每周會給他們寫信,都是一些簡短而禮貌的信,和他們談談天氣,談談她正在看的書,告訴他們她去了哪裏。剛開學的時候,他們每人會給她回一封簡短的信,後來就再沒寫過。也許他們並不因為離開她而感到難過。因為諾姆離開後的頭幾個月,她真的太可怕了,從那之後,他們就和她保持著距離。她心中五味雜陳:他們是諾姆的孩子,長得像諾姆,所以她對他們感到憤怒;她因自己的失敗而對他們心存愧疚——如果她表現得好一些,她和諾姆的婚姻也不至於瓦解;她心中滿是憤恨。諾姆離開後,她的地位更加顯而易見:一座房子和兩個孩子的仆人。也許他們喜歡這樣?是的,她有這種感覺,也許更甚。所以,她拋棄了他們,不是肉體上的拋棄,而是心理上的拋棄。如今肉體上她也拋棄了他們。
她猛然悲從心來。她無法道歉,也無法回到他們身邊,更無法抹去他們的記憶。這世上沒有公平,但也許仍舊有愛。
於是她決定和他們一起過感恩節。
米拉對自己的課程不怎麽感興趣,但閱讀書目是一大挑戰。她在圖書館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並往來於各個書店,她感覺,這種深入、廣泛的閱讀讓她的思維打開了。她主要閱讀原始文獻,而且隻將各種選集作為研究指南。相對之前的閱讀習慣來說,這是一次令人欣喜的改變。
她掛上了窗簾,買了一些抱枕和幾株植物,舉辦了她的第一場晚宴派對。她邀請了伊索、艾娃、瓦爾和克麗絲。她在那小小的廚房裏,圍著熏黑的爐子,盡可能像她們那樣優雅地忙活著。她準備了烤雞,因為實在想不出更特別的食物了,但看她們的反應,好像她做了一頓盛宴。晚餐結束時,她高興得滿臉通紅。她在餐桌上擺了紅色的康乃馨,艾娃很喜歡它們,還興奮地叫起來,看她的樣子,仿佛那些花朵在她的靈魂裏生了根,仿佛她的肉身被它們包圍著。
“你喜歡就帶回去吧。”
艾娃瞪大了眼睛:“我嗎?哦,不行,米拉。我隻是很喜歡而已。”
“你帶回去,我會很高興的。”
“真的嗎?謝謝你,米拉!”看艾娃的樣子,好像米拉給了她很珍貴的東西。她抱了抱米拉,把臉埋進花朵裏,一遍又一遍地謝米拉。艾娃的反應太誇張了,會讓人覺得有點兒假,可即便認識不久,米拉也相信,顯而易見,她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晚飯過後,她們坐在客廳喝酒。
“拿你的生活來說,”瓦爾對伊索說,“你在一個柑橘種植園之類的地方長大,你衝過浪、遊過泳、滑過雪,還曾背包環遊世界,你在急流裏劃過獨木舟,你曾騎自行車穿越肯尼亞。再以我為例,我的生活沒有那麽精彩,但我去過很多地方。克麗絲和我乘坐一輛巴士遊曆了歐洲;我們在南方幫忙登記選民;我們在印第安保留地教過書,做過基本的護理工作;我們在阿巴拉契亞地區動員人們反抗剝削他們的礦業公司;多年來,我們為和平運動、劍橋的學校和城市問題出過力……”
“媽,那是你,我可沒有。”
“或者,艾娃……”
她將視線從花朵上移開:“哦,我什麽也沒做。”
“你做了。到目前為止,你獨自生活了好幾年,你靠一份無聊的朝九晚五的工作養活自己,住在舊房子裏,為了賺點兒錢能每晚學芭蕾舞,那也需要勇氣和力量……”
“那隻是我的愛好。”艾娃小聲地反駁。
“那你覺得電視和電影裏又放了些什麽呢?老一套的人物、‘性感尤物’,還有家庭主婦——這還是他們費心去找女性角色的時候……”
“她們有三種類型:女主角、壞女人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人。女主角金發、品行端正,性格溫馴得跟麵包卷似的;壞女人總是深色頭發的,最後會被殺死,她所犯的罪就是性;那個介於好壞之間的女人,或由好變壞,或由壞變好,不管怎樣,她最後往往也會死。”伊索笑著說。
“我一直想當壞女人,”艾娃說,“可有時候,女主角的頭發也是深色的。”
“其實,還有另一種類型,”伊索沉思著說,“沒有性欲的。你知道吧,沒有性欲的多麗絲黛[14]就像個小男孩一樣四處胡鬧,沒有性欲的洛克赫德森[15]像年紀更大一點兒的小男孩。貓王也是那樣,披頭士樂隊也是。”
“那倒是真的,”米拉附和道,“無性的,或是中性的,就像凱瑟琳赫本一樣。”
“或者嘉寶,或者黛德麗。”
“或是那個娃娃臉、紮著辮子的朱迪嘉蘭。”
“或者弗雷德阿斯泰爾[16],你怎麽也想象不出他做愛的樣子。”
“為什麽,是你們假設的嗎?”米拉問她們。
“也許是因為,一個真正的女人,要麽是天使,要麽是魔鬼。真正的男人就必須有男子氣概,不能走可愛路線。或許那些中間人物,也就是那些無性和中性的人,可以逃避這種道德壓力。”伊索說。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魔鬼。”艾娃小聲咕噥著。
“但你的行為更像天使。”米拉笑著說。
“五歲的時候,我穿了件新禮服,興高采烈地跑到院子裏給爸爸看,我感覺自己漂亮極了,轉圈給他看,裙子飛了起來,內褲露了出來,然後,爸爸把我抱進屋,用皮帶抽我。”
她們看著她。瓦爾皺起了眉頭,好像很痛苦的樣子。“那你現在對他是什麽感覺?”她問。
“我愛我爸,但我們經常打架。我不經常回家,因為我們總是打架,那樣媽會很難過。我上一次回家還是兩年前的聖誕節,因為我說不喜歡林登約翰遜,爸就打我,他直接伸手過來,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你們知道嗎,真的很疼,疼得我眼淚都冒出來了。於是我拿起櫃台上的一把叉子,就是那種用來翻肉的長叉,照他的肚子戳了下去。”她用那種柔和的亞拉巴馬州口音說著,神情像個孩子,長睫毛下的眼睛忽閃忽閃的。
“你傷到他了嗎?”米拉驚駭地問。
“你把他殺了嗎?”瓦爾笑著說。
“沒有。”艾娃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但我肯定讓他流了不少血!”她咯咯笑了出來,笑得愈發大聲,“他一定嚇壞了!”她直起身,又補充道,“我告訴他,他要是再打我,我就殺了他。可現在我很害怕回家,因為如果他打我——他會的,因為他就是這樣一頭蠻牛——我就不得不殺了他。我不得不殺了他。”
“他會打你媽嗎?”
“不,他也不打我哥。自從我哥長得比他壯後,他就不打了,但他最常打我。”
“打是他表示愛你的方式。”瓦爾幹巴巴地說。
“沒錯,”艾娃抬頭看著瓦爾,“是這樣的。他最愛的就是我,這點我是知道的。”
“是在訓練你。”瓦爾又說。
艾娃盤腿坐在地上,手裏捧著那瓶康乃馨。她把臉埋進花朵中:“好吧,可我不知道訓練了我什麽,因為我什麽也不擅長。”
“艾娃,不是那樣的!”伊索抗議道。
“我就是什麽也不擅長!真的!我想彈鋼琴,但我很害怕在別人麵前彈;我想跳舞,可我年齡太大了。我隻能整天敲那台老舊的打字機,這個我做得很好,可是越做越無聊。”
伊索對瓦爾和米拉說:“艾娃隻在十二歲左右上了幾年的課,後來在大學裏又學過兩年,但她就彈得很好,他們還讓她上台和克利夫蘭交響樂團[17]一起演奏。”
“伊索,我隻是贏了一場比賽。”艾娃急忙糾正,“你有點兒誇大了,那隻是一場比賽而已。”
“但那已經很棒了!”米拉驚歎道。
“不,不是的,”艾娃又埋下頭看花,“我太害怕了,我感覺自己再也不會上台,再也不會有那樣的經曆了。太可怕了。所以,我的鋼琴之路到那兒為止了。”
“那你為什麽不跳舞呢?”米拉繼續問,“你還不算老啊。”
艾娃抬起頭看她:“太老了,米拉,我都二十八了。我幾年前才開始跳舞……”
“她跳得很棒。”伊索打斷她。
“這個嘛,”她匆匆瞥了伊索一眼,又轉頭看著米拉,“我覺得作為一個新手,我表現得很好,可是有點兒太遲了。”
“她應該從小開始上課的。二年級的時候,她坐下來彈鋼琴,隻是隨便彈了幾下,老師還以為她學過。”
“呃,我在收音機裏聽過。”
“你本應該去上課的。”
“可是,爸媽的情況不是很好,他們可能從沒想過送我去。你知道嗎?想都沒想過。”
“我倒希望我媽是那樣。七歲那年,我經常畫畫,於是,媽就跑去給我找了一個美術老師。他真是個可怕的家夥,他就住在下麵的街區,靠教畫畫換碗飯吃。多討厭的人!”克麗絲皺了皺眉。
“那確實是我犯下的少數錯誤之一。”瓦爾承認道。
“那是你的錯,可受罪的卻是我,”克麗絲打趣地說,“做爸爸的罪過啊……”
“我不是你爸爸。”
克麗絲聳了聳肩。“媽咪,你得承認,你永遠是我唯一的爸爸。其他人不過是空有父親形象而已,像是戴夫、安吉、富奇、蒂姆、格蘭特……”她邊說邊掰著指頭數,同時還頑皮地對瓦爾扮鬼臉。
“或許沒有爸爸還更好,”艾娃憂傷地說,“你曾希望自己有個爸爸嗎?”
克麗絲一臉嚴肅地看著她。“有時候吧。你知道嗎,有時候,我會想象,有個人晚上回家來,咯吱窩下夾著報紙,”她咯咯輕笑著,“然後擁抱你或什麽的。”她說完又笑了。
“那是愛人,克麗絲。”伊索笑著說。
“還有,帶我去別的地方,真正玩的地方,比如動物園,你懂的,不像我媽一樣帶我參加反戰遊行。”
“我怎麽不知道你想去動物園?”
“我不想去,隻是打個比方而已。”
“那就好,因為我討厭動物園。”
“那馬戲團呢?”
“我討厭馬戲團。”
“我看你是討厭任何沒有語言的東西。”
“沒錯。”
“我喜歡馬戲團,”伊索說,“我帶你去,克麗絲。”
“真的嗎?”
“一言為定。等下次去波士頓的時候。”
“太好了!”
“我也可以去嗎?我喜歡馬戲團。”艾娃喊道。
“當然,我們大家一起去。”
“我小時候就是個小魔鬼。我曾經不買票偷偷地溜進去。”艾娃咯咯輕笑著說。
“可真是夠壞的。”瓦爾低聲說道。
“她的真名叫黛麗拉[18],如果你被取名黛麗拉,你會怎麽想?”伊索壞笑著說。
“伊索!”艾娃站了起來,瞪了伊索一眼,然後轉向其他人,“是真的。我跟著艾娃加德納[19]把名字改成了艾娃。我媽叫我黛麗拉李。”
“那就是你,”伊索親切地說,“妖女黛麗拉和安娜貝爾李[20]的結合體。”
“我寧願是瑪戈芳婷[21]。”她氣鼓鼓地回嘴。她的背繃緊了,一雙眼瞪著伊索:“你想讓我變成這些人,你覺得我是個妖精。你還覺得我快死了嗎?”
“你就是個妖精啊,艾娃!你隨時隨地都在調情,不停地拋媚眼兒,不是嗎?你的笑容和舉止也很羞怯動人。你甚至都沒法給車加油,當你走進去時,整個加油站的男人都不幹活,光顧著看你了。”
“好啊!”艾娃生氣地說,“他們還能有什麽用?男人就是用來得到東西的工具。我要是知道怎麽使用他們,那就太好了!”她的身體緊繃,攥緊了拳頭,臉上那嬌俏而羞澀的神情不見了,突然變成了憤怒。她看上去高貴、有力卻又沮喪。
“你當然知道怎麽使用他們。”伊索勉強地說。
艾娃又把臉埋進了康乃馨裏。“你說得我好像一直試圖從他們那裏得到什麽似的,可我沒有。你那麽說可不對。你知道,一直都是他們在找我,哪怕我看都不看他們一眼。你知道在地鐵上是什麽樣子,還有昨天,我們去雜貨店時,那個男人的反應,或是樓下公寓裏那個。我並沒有向他們索取什麽,我不需要他們。大多數時候,我不需要男人。我隻需要音樂。”
她們都默默地盯著她。
“別人盯著我看,我就不自在。”她低著頭說。
“如果可以做世上任意一件事,你最想做什麽?”伊索換了一種歡快的語調問。
“跳舞。在真正的芭蕾舞劇中,在真正的舞台上。”
伊索又轉身問瓦爾:“你呢?”
瓦爾笑了笑:“我想要的並不多,隻想改變世界。”
伊索又問米拉。“我不知道。”她略帶驚訝地說,“我年輕的時候想要……生活。不管這生活是什麽意思。不過我還沒有真正開始生活。”
“克麗絲呢?”
“我也不知道。”她那年輕的臉上透出一種近乎悲傷的冷峻,“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每個人都快樂。我願意幫助全世界忍饑挨餓的人。”
“很崇高的想法啊。”伊索笑著對她說。
“你呢?”
伊索笑了:“我要去滑雪,真的。每當滑雪時,我都有強烈的滿足感。我不像你們那麽認真。”
“可那也是一件認真的事,”艾娃甜甜地說,“和跳舞一樣認真。”
“不,一個是藝術,一個隻是玩樂。”她啜了一口酒,“可我又在想,我現在在這兒究竟是在做什麽。”
瓦爾抱怨道:“我們又得討論這沒意思的話題了嗎?”她轉身對著艾娃,“每天,從早到晚,大家就坐在雷曼餐廳,喝著咖啡,抽著煙,捶胸悲歎,探索我們的靈魂,隻為搞清楚我們他媽的為什麽來這裏。”
“好吧,我也在想,你們為什麽來這裏。這個地方這麽可怕,”艾娃哆嗦了一下說,“誰也不和別人說話,即便說話,也總是談一些奇怪的事情。”
“可你們為什麽不離開呢?”克麗絲看著她們,又轉身問她母親,“你為什麽不在鄉間買一座大農場呀?我喜歡在鄉下和豬啊牛啊什麽的生活在一起。”
“確實。”伊索插了一句。
“我們大家可以住在一起。我真的很喜歡住在公社[22]裏,隻是有些人太古怪了。但如果和你們住在一起就太好了。我們可以輪流劈柴什麽的。”
“克麗絲,你不知道‘什麽的’不是‘等等’的同義詞嗎?”瓦爾說。
“艾娃可以跳一整天的舞,伊索可以滑一整天的雪,媽可以每天早晨出門改變世界,米拉可以坐下來想想自己要做什麽,我呢就去騎馬。”
大家都覺得那樣太好了,馬上開始著手規劃:房屋的大小、位置,要養什麽動物,誰負責養哪種動物。她們因為豬而爭論起來,伊索堅持認為它們很幹淨,艾娃則堅決不願意養。她們還因為其他的家務瑣事爭執不休,艾娃堅決不做那些事。她唯一願意做的就是喂雞。
“我喜歡小雞,”她歎息道,“它們會嘰嘰叫。”
這些爭論最終以捧腹大笑告終。她們感歎人類實現社會和諧真是很難。
她們走後,米拉洗了碗,拿了一瓶白蘭地到客廳。她關掉燈,坐在窗邊,呼吸著十月份寒冷而潮濕的空氣。樓下的過道裏傳來一個男人的腳步聲。她聽著,直到那聲音消失。
她的胸中湧起一種充實、鮮活而又奇怪的感覺。她在想伊索和艾娃之間的關係,伊索就像艾娃的母親。還有克麗絲列出的那些名字,他們是瓦爾的情人嗎?瓦爾會當著女兒的麵把男人帶回家嗎?瓦爾不介意克麗絲那樣說話嗎?當然,她自己有時也那麽說話。但克麗絲才十六歲啊。她思索著克麗絲提出的大家住在一起的建議。顯然,那隻是一個白日夢,但談起這個話題時,為什麽大家都感覺那麽自由、那麽興奮呢?她覺得獨身生活並不盡如人意,但也從未想過再婚。和那樣一群朋友住在一起肯定很有趣,每天都有奇思妙想,充滿了生氣,不像男人們,隻是一味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觀點。這樣一個晚上,如果諾姆在場,他一定會對她們討論的那些話題,說話的方式,那種隨性、玩耍般的愉悅氛圍,以及她們的一些觀點——尤其是瓦爾的——感到震驚。他一定會站起身來,看看表,嚴肅地說明天還有要事要辦,在八點半離開。
然而,這確實很有趣。她感覺精力充沛,充滿了能量。她想開始工作。她感覺以前她極力壓抑的東西正在逐步釋放,那種自我壓抑曾令她疲憊不堪。但具體是什麽東西呢,她也說不清。她唯一能確定的是,和那些朋友在一起,她可以做到完完全全的真實。
她又想起了瓦爾和克麗絲。在她們的調侃和爭吵背後,你能感覺到親近與信任,似乎很令人羨慕。而如今,對於自己的兒子,那兩個從她身體裏鑽出來的嬰兒,她深愛著的孩子,她幾乎一點兒都不了解。她回憶起自己看著他們蹣跚學步,回憶起他們放學回家後第一次念出書本第一頁的單詞,回憶起他們用清澈的眼睛看著她,給她講學校發生的事,她想起了那時自己心裏的感覺。她回憶起自己將臉埋進他們的床單,聞他們身體的氣息。
而現在呢?她每周會給他們寫信,都是一些簡短而禮貌的信,和他們談談天氣,談談她正在看的書,告訴他們她去了哪裏。剛開學的時候,他們每人會給她回一封簡短的信,後來就再沒寫過。也許他們並不因為離開她而感到難過。因為諾姆離開後的頭幾個月,她真的太可怕了,從那之後,他們就和她保持著距離。她心中五味雜陳:他們是諾姆的孩子,長得像諾姆,所以她對他們感到憤怒;她因自己的失敗而對他們心存愧疚——如果她表現得好一些,她和諾姆的婚姻也不至於瓦解;她心中滿是憤恨。諾姆離開後,她的地位更加顯而易見:一座房子和兩個孩子的仆人。也許他們喜歡這樣?是的,她有這種感覺,也許更甚。所以,她拋棄了他們,不是肉體上的拋棄,而是心理上的拋棄。如今肉體上她也拋棄了他們。
她猛然悲從心來。她無法道歉,也無法回到他們身邊,更無法抹去他們的記憶。這世上沒有公平,但也許仍舊有愛。
於是她決定和他們一起過感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