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宵寂靜,秋露深重,東明寺燈火熄滅,隻留涼風橫掃著枝上的秋葉。
窗前忽然閃過的燈火把子虞驚醒,她本就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醒來後又覺得口幹舌燥,索性起來倒一杯涼茶喝。
窗外的燈火又一閃而過,這讓子虞有些怔忪,守夜人的燈火不該是這樣。她心裏存疑,罩上一件淺紅薄麵披風走出房外。欣妃所住的這個廂房後有一道小門,門後是個荷塘,蓄養著許多條紅鯉,白日裏總有不少人前來賞玩。此刻子虞推開小門,外麵靜無一人,甚至沒有守夜巡視的僧人,靜謐地叫人心慌。
池水上水霧氤氳,如勾的新月被薄雲遮著,稀薄的月色隻能讓子虞看到的池塘模糊的影子。塘中別無其他,隻有幾支枯萎的荷枝。麵對這萬籟俱靜的暗夜,子虞忽然感到有些害怕。
她正想關上門,塘中忽然有了動靜,嘩啦啦一聲響,水麵堆起了波濤,聽聲音像是一條巨大的鯉魚正在翻騰。子虞呆呆看著不敢動彈,直到一個黑影從水塘中爬出來,發出了喘氣聲,那分明是個人。
從池塘裏鑽出來的人,身量矮小,衣服浸透,滴滴答答地滴著水,他絲毫不顧,慌不擇路地想要逃跑。他竄到門前,子虞驚得想要大喊,可月光照在對方的臉上,讓她的聲音堵在喉口:這個小宦官已經是第二次給她驚嚇了。
小宦官也認出了她,身形一緩,先是驚訝後是驚喜,“救我……求你救救我。”
“救你?”子虞連聲音都有些顫抖,“你犯了什麽事?”
小宦官搖搖頭,來不及說什麽,不遠處的燈火突然多了起來,淩亂的腳步聲跟隨著燈火往這個方向來,子虞望過去,終於明白剛才在窗戶上晃過的燈火是什麽人的了。
小宦官臉色一變,不再管子虞,急忙向前逃去,可他很快就退回來,前麵是一堵牆,無路可走。
他竄到小門前,推開子虞,躲到門後。
禁軍很快來到荷塘邊,十幾盞燈火頓時照得池水粼粼,仿若碎荷。
子虞驚得整個身子微微顫抖,以至於禁軍舉起燈火映在她臉上,她惶然倒退兩步,手緊緊扶著門才沒有跌倒。
“女史?”
這一聲頗熟悉,子虞抬起頭,這才發現領著禁軍的是大皇子睿定,她忙跪地行禮。
睿定看著她,蹙起眉頭,“ 是出了什麽事嗎?”
子虞搖頭。旁邊一個禁軍開口道:“有沒有看到一個宦官經過這裏?”大概是看在大皇子與子虞相識的份上,他的口氣並不怎麽淩厲。
子虞聞聲,禁不住一顫,這是在院子中與明妃說話的人。她向此人看去:他的衣服與一般禁軍不同,衣襟上多了一條金色的妝緞。
“女史,”睿定見她不答話,緩緩道,“是不是身體不適?”
“不是,殿下。奴婢並沒有看到什麽人。”子虞低聲道。
可等她說完,禁軍沒有絲毫動靜,也並不離開。睿定唇畔含著一抹冷笑,淡淡看了她一眼。子虞望向他,喉嚨像是突然被扼住了,幾乎連氣都喘不上來。她低下頭,燈火將地上照地一片明亮,從池塘上延伸的水印是這麽明顯,直通向門口。
寒冷的涼風透過衣衫滲入肌膚,子虞手足冰冷,微微顫抖。那個禁軍卻不等她反應,對著睿定一拜,睿定點頭,立刻有兩人衝上前把門後的小宦官抓了出來。
小宦官麵色如死灰一般,路過子虞身邊時,他抬頭對她森冷的一笑。
子虞的心一抽,頃刻間明白了他笑裏的意思,他要說出來,將聽到的明妃的話說出來,並且要將她也抖落出來。
子虞的心不住往下沉,剛才一片空白的腦子突然靈活起來,飛快地轉過千百個念頭,可想到的結果卻隻有一種,小宦官會將她說出來,那個和明妃說話的禁軍會知道她也聽到了那些隱秘,也許明日就會編排出什麽罪名來抓她,也許……等不到明日。
這可怕的念頭從腦中出現,瞬間擒獲了她,讓她的臉色越加蒼白。
睿定剛才已覺得子虞麵色古怪,現在見她在燈火下身子單薄,臉龐剔透如雪,一口氣幾乎能吹化了似的。
“女史,是不是有什麽為難事?”
子虞喉口湧上了濃濃的苦澀,口唇翕動,還未出聲,臉頰上一涼,眼淚已滑落下來。
睿定深深看了她一眼,那一霎有些失神。令身後的禁軍退開,他柔聲道:“寺裏僧人說這裏的鯉魚池是許願有求必應。女史領路帶我去看看。”
子虞局促地看了看周圍的人,禁軍退開站在遠處,想必聽不到他們的說話。她擦了擦淚,引著睿定走到荷塘邊。
睿定掃了一眼荷塘,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出,他輕歎口氣,“女史臉色不好,難道是受到驚嚇了?”
“謝謝殿下抬愛,奴婢沒事。”
睿定看著她道:“你的樣子可不像沒事,心裏有事不說出來,憋壞的可隻能是自己……聽說這個池子許願靈驗無比,女史有煩心事,不妨也許個願。”
子虞心裏一動,訥訥地問:“真的這麽靈驗嗎?”
睿定微微一笑,“試一下不就知道了。”
子虞聽他話裏有話,心裏不由生出一絲希望,可又怕自己領錯了情,心底忐忑不定。她抬頭看向睿定,正好迎上他的目光,他似笑非笑,眸色漆黑深沉,正等著她的回答。
看著他嘴角微微的笑,她心定下大半,輕輕將自己今日遇見的事說了一遍。
睿定原以為她煩惱的不過是宮裏的瑣事,想不到她說出的竟是這樣的大事。他漸漸斂去笑容,眼光移向禁軍。
子虞小聲道:“奴婢沒有其他願望,隻求平平安安。”
睿定“嗯”地應了一聲。
子虞的心又再次懸起,她第一對大哥以外的人說出心事,可對方未必會像她大哥那樣盡力幫她。
“女史,”睿定沉默半晌,淡淡說道,“回去好好歇著,醒來後,你就會明白,今日所見所聞不過是夢一場。”
子虞暗暗鬆了口氣。睿定又朝她一笑,“女史的願望還真是最實在的。”
子虞回到院中,各個廂房已經點起了燈,兩個宮女守在欣妃的房前。子虞向兩人詢問緣由,可這兩人也是夜裏突然被喚醒,所知甚少,一個說“皇後宮裏突然來人”,另一個說“禁軍在搜一個人”。
等了一會兒,穆雪從欣妃的房裏出來,麵色平靜,命守夜的宮人去休息後,她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對子虞道:“剛才有人來傳話,皇後娘娘那裏出事了,有人在糕點裏放毒,明妃去拜見皇後時吃了一塊,腹疼得連聲音都出不了,還驚動了聖上。”
子虞的心嗵嗵跳個不停,“有人要毒害皇後娘娘?”
“比這更狠,”穆雪道,“糕點本來是要給太子吃的,這是要毒害太子呢!”
子虞胡亂點個頭,心下惻然,可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又問:“是誰下的毒,查到了嗎?”
“才剛出的事,聽說是個小宦官,可誰知道呢,說不定要牽扯出更多的人。”
子虞心一沉,眉頭擰緊。穆雪打了個哈欠,歎道:“還是去睡吧。明天起來可就有大事了。”
這晚注定不能安睡,到了下半夜,守夜的侍衛突然增多,來回巡視的腳步聲讓子虞難以入眠,隻淺淺地打了幾個盹,就已經天亮了。
清早就有禦前宦官來報:聖上取消了今日的進香和誦經。欣妃打聽事情的經過,那宦官隻說了一句,“事情牽涉甚廣,娘娘且安心,宮正司會查出緣由並找出主事之人。”
欣妃聽了並不安心,卻也不好再繼續追問。禦前的宦官才走,文妃又派了宮人前來,邀欣妃過去,言辭含糊,那宮人年紀尚輕,臉上的焦慮藏也藏不住。
欣妃心裏存疑,推托身體不適便打發了來人,她轉頭詢問子虞穆雪的意見。穆雪道:“宮裏想要毒害太子,並有能力這麽做的人,想來想去也沒有幾個,我想文妃娘娘正為此苦惱呢,娘娘還是不去的好。”
這一日氣氛顯得格外緊張,往來的宮人行色匆匆,怕做了多餘的事說了多餘的話。宮正司找皇後身邊的宮娥問話之後,很快將線索聯係到文妃身上。皇後娘娘得到消息震驚之餘,神色哀泣地找聖上決斷。聖上多年來對文妃都是恩寵不絕,對這件事的態度先是有些疑慮,後是猶豫,可終於耐不住皇後和明妃的哀求——下令徹查。
宮正司很快得到禦前傳話,用過午膳不久,文妃所住的小院已經被侍衛包圍,宮人們惶惶不安。
欣妃派了一個機靈的宦官去打探動靜,很快就把消息帶回,文妃身邊的宮人有兩個挨不住宮正司的責問,承認了罪行,文妃卻一反常態,哭訴冤枉。
欣妃聽了不住感慨,“想不到她平時嫻靜知禮,關鍵時刻下手這般狠辣。”
子虞心裏焦慮,等欣妃吩咐她退下後,她找到那個探聽消息的宦官,隻問他這樁事的來龍去脈。那宦官心裏奇怪,但知道子虞是欣妃麵前最說得上話的人,就詳細把打聽來的消息說了一遍。
子虞聽到他提起下藥的是文妃宮裏的一個小宦官,急忙問:“真的是那個人投的毒?現在怎麽樣了?”
宦官笑了笑道:“昨夜是大殿下領人抓住的,可惜那人膽子小,還沒被宮正司的人帶走,一句話都沒說就自盡了?”
“自盡?”子虞驚呼一聲,心裏咯噔一聲響,仿佛有什麽頃刻間碎了。
“說是自盡,可誰知道其中的情況,”小宦官眼珠一轉,壓低聲音道,“有人不想他活,所以他自盡了,這事在宮裏也不算少見呢。”
子虞來到荷塘邊,依著一塊圓潤的大石坐下。大抵是今日氣氛緊張,無人來此賞玩許願。
太靜了!這份寂靜叫子虞有些害怕,怕她深藏的心事會一股腦的湧上來。
從昨夜開始,她隱約有個念頭,在宮人們都竊竊私語討論皇後太子險些被毒害時,她卻覺得整件事疑雲重重。
明妃說過的那些話一字不漏地在她腦裏浮現。想起那些,子虞覺得提心吊膽,連心跳都開始變得紊亂,如果讓人知道她曾聽到那些話,她就會同那宦官一樣,無聲無息地消失。
明明該同情他的,可等真的聽到他一字未吐就自盡的消息,她竟是暗自鬆了口氣。
可他到底是怎麽自盡的呢?會不會是因為她?
越想越覺得其中大有文章,她感到石頭上的涼氣竟比不上她心上的冷意。塘中忽然嘩嘩的輕響,有兩條紅鯉在水麵上甩尾,蕩起一層漣漪。
子虞低下頭去,看著一池的魚歡快嬉戲,日光下錦鱗閃閃的景象,她突然重重吐了口氣,對著魚兒輕聲自語道:“一定是你聽到了我的願望,對不對?”
這一樁太子險些被毒的案子發生時迅雷不及掩耳,結束時卻波瀾不驚。文妃身邊最忠誠的宮人攬下了所有罪名為文妃開脫。皇後正在氣頭上,自然不信,可查到最後,依然讓文妃逃過一劫,其他的宮人不是毫不知情,就是胡言亂語。
到了第二日,宮正司呈給皇後一份名冊,皇後麵含微笑地看完,隨意地丟棄在一旁。很快,原先歩壽宮裏的宮人跟宮正司走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或有其他宮裏的一些宮娥宦官,都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調到了宮中最偏僻最勞累的司局。
他們如同被皇後丟棄的名冊,再也沒有出頭的日子。
第三日聖上下旨,文妃貶為文媛,移居承明宮。不過片刻功夫,上諭的內容已傳遍宮人的口耳。
承明宮地處慶城北郊,緊挨著皇陵,宮中太妃大多住在其中,清冷孤寂,長伴先帝寢陵。
三皇子為母請罪,已在佛堂外跪了一整夜,乍聽這個消息,被秋寒凍僵的臉上什麽表情也做不出,腦中嗡一聲響,暈了過去。
文媛麵帶戚容地離開東明寺時,鉛雲低垂,稀稀落落地下起雨。東明寺一幹雄偉殿宇樓台,被蒼茫雨霧籠在其中,又添靜謐安詳之態。
子虞路過放生池時,遇上這忽如其來的雨,急忙躲到一座殿閣的廊簷下。雨水順著簷邊點點滴滴,淡薄的水汽像霧般繚繞,讓她眼前的景色迷蒙起來。不遠處的殿宇雄偉肅穆,簷角上垂著銅鈴,被風吹得啷啷響,伴著遠處佛號梵音嫋嫋傳來,虛渺不真。
子虞看得出神,深深吸了口氣,轉過臉,發現大殿邊上有一個人,似乎正向她走來。離得稍近些才看清那是個年青僧人,一身灰色的縵衣,手上拿著一把油紙傘,緩步走來。
“施主,請用。”他走到她麵前,遞過傘說道。
子虞隻覺得他聲音清朗好聽,在雨聲裏顯得格外明淨,微微一笑,接過他的傘,斂衽為禮,“謝謝大師。”
他點頭,一直半低的頭抬起。子虞這才發現他容貌生得極為周正,郎眉星目,尤其是一雙澄黑淨亮的眼眸,似乎能看透人心。隻是他神色平靜如水,有一種萬事不驚的意味,讓他看起來尤為出塵,寶相*。
他冷厲的目光掃過子虞,提醒道:“這裏是天王殿,過一會兒陛下要來,施主還是快些離開吧。”
原來是要攆人,子虞應了一聲,打起傘就要離開,回頭一看,那僧人已轉身走開了。
子虞打著傘匆匆而走,經過拱門時,恰巧遇見大皇子睿定和兩位老僧走過。子虞正欲避開,睿定眼尖早就瞧見她,喚道:“女史慢走。”
子虞隻好停下行禮。睿定這時卻不理她,和兩位老僧講了幾句佛經,聽他們解釋一番。等守候在側的小沙彌護著老僧走後,他才轉過頭來,仔細打量子虞。
“女史的臉色怎麽還這麽差,難道願望還沒有實現?”
子虞的睫毛輕輕一顫,手微垂,傘麵遮住她大半麵容,可在睿定清冽銳利的目光下,她依然覺得無所遁形,隻好說實話,“奴婢這幾日睡得不大好。”
“睡得不好?”睿定狹長的鳳眼微睞,狀似散漫地笑了一聲,“難道又有煩心事?”
子虞想了想,說道:“煩惱總是舊的走新的來,想必是舊的去得太快,讓奴婢又多了新的。”
睿定唇略勾起,冷笑道:“女史這倒像是話裏有話。”
“奴婢不敢。”子虞後退一步。
雨下得密了些,牛毛似的直撲傘下,睿定的臉在水汽下顯得更加冷冽,眼中如蘊了雨霧重重,愈加變幻莫測,隻有聲音平緩依舊,“別口是心非,嘴上說不敢,心裏還不知會怎麽想。”
子虞的臉色頓時一白,抬起頭來看他,雨絲模糊了他的臉,讓她揣測不出他的喜怒,她暗暗吸了口氣,低聲道:“殿下,你相信這世上有鬼神嗎?”睿定一挑眉,子虞不等他開口,又道,“殿下自然是不會信的。家父在世時總說,心中無畏無懼之人不見鬼神,奴婢這幾日來夜裏睡不安穩,似乎被一種看不見的黑影盯著,奴婢一度猜測那是死去的鬼魂,可現在知道不是,那黑影隻是奴婢心中的害怕。”
睿定神色一沉,“鬼魂?女史越說越無稽了。”
“那麽,”子虞抬眼直視他,“殿下能否告訴我,那位公公,當真是自盡的嗎?”
“原來女史是為此不安,” 睿定輕漫地笑了笑,悠悠道,“你認為是我讓他死的?這可真是冤枉事,想他死的人不少,論排位都排不上我。”
子虞微訝,“可是……”睿定卻不容她打斷,“女史的心地良善,想的也簡單。難道你以為那個宦官同你一樣是誤闖時聽到不該聽的招來禍端,這世上真有這麽巧的事?”
這一番話說得子虞不敢接口,低下頭琢磨其中的意思。睿定道:“禁軍還沒將他收監,已經有兩撥人來看他,如果不是女史提醒我,我也真把他當成一個普通倒黴的閹宦了。誰知道呢,他或許是文媛的人,心懷叵測地窺視明妃的行蹤,或許,他是聽從了某人的命令,要偷偷行事。女史,你現在還覺得他是無辜冤枉的嗎?”
子虞聽了有些惘然,抿了抿蒼白的唇,半晌才勉強一笑,“謝謝殿下指點,解了我多日的疑惑。”
睿定卻似乎沒有瞧見她蒼白的麵色,笑容依舊,悠然問道:“你實話告訴我,當聽到他的死訊時,是物傷其類的傷感,還是擺脫煩惱的歡愉?”
他的神情清朗,仿佛問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子虞的手顫了顫,避開睿定那雙懾人的眸子,沉默片刻,她澀然開口,“殿下想聽到什麽答案呢?其實你早已知道,聽聞他死了,我比誰都要感到輕鬆。”說到這裏,她的聲音低啞,語調微顫,最後一句幾乎是咬牙迸出。
“女史總算還是明白人,”睿定眼中的銳光漸漸放柔,慢慢說道,“能認清自己總要比糊裏糊塗度日好。”
子虞本是麵容繃緊,眉關深鎖,聞言不由歎了口氣,神情一鬆。可不知怎麽,心裏有些難受,她沉默不語,睿定也不說話,過了半天,她再看他,這才發現他寧靜地凝視著她,眼底深處似乎藏著一抹柔光。
她開口道:“在來寺裏之前,宮裏有人跟我說了一個故事。”
“哦?”睿定微不可見地微笑,“什麽樣的故事。”
“南國有一個人以賣鏡為生,生意出奇的好,當時有位侯爺好奇,就召他來問緣由。此人把銅鏡拿出來,十麵銅鏡隻有一麵磨得光滑鋥亮,其中九麵都磨得模糊,侯爺不解,賣鏡人說,世上真正無瑕疵的美人少之又少,這模糊的銅鏡九麵都賣得不夠,光滑的鏡子一麵都乏人問津。”
這故事的原意是說世上的人都不願直麵自己的缺點,可故事本身乏味之極,偏偏睿定唇畔含笑,似乎聽出什麽了趣味。子虞想起了絳萼說故事時也是這樣的神情,她要子虞轉告的是,她原意做欣妃那一麵光亮的銅鏡。
子虞想到這裏,忽然笑了笑,輕聲說:“殿下今日給了我一麵光亮的銅鏡。”
她兩鬢的發已被雨打濕,膩在雪玉似的臉側,睿定深深地看著她,歎道:“你啊……真不像能在宮裏長住的人。”他還想再說什麽,眼角瞥到幾個黃衣宦官走向天王殿,隻好作罷,上前兩步,傘上的雨水貼著他的臉頰滑落,睿定低下頭,聲音混著落雨飄進子虞的耳朵,“鏡能辟邪,女史回去以後盡可安寢,不懼暗影了。”
秋雨纏綿了幾日,待日開天晴,東明寺一掃陰鬱的氣氛,草木葳蕤,殿宇靜明。
三皇子就在文媛離開後的第一個晴日病倒了,高燒不退,神誌迷糊,睡夢中囈語不斷,太醫們診治後,有說是風寒入侵,也有說是憂思過甚,用了兩種方子,收效卻都不明顯。
皇帝素來疼愛這個兒子,選了九月十一這個吉日,召集了寺內所有高僧,在齊雲殿為他誦經祈福,又打算到時親自前去聽僧人講經,明妃身子尚虛,而皇後又因近來整治後宮微染小恙,最後隨駕的隻有淑妃和欣妃。
這天一早,欣妃就覺得頭暈沉沉的,四肢乏力,在一眾宮女的巧手下才停停當當地裝扮起來,可心裏說不出的煩悶。子虞和穆雪察得眼色,小心翼翼地陪著她前往齊雲殿。
齊雲殿內布滿了彩幡,層層疊疊,居中設了三個玉座,鋪著金繡的軟褥,皇帝和淑妃早來一步,欣妃行禮之後,坐上玉座,宮女們緩緩放下了垂簾,法事才緩緩開始。
北國的帝王一向尊崇佛教,佛前供奉齊全,玉器法器都是萬裏挑一,殿內還燃著五妙供,香味濃而純,垂地的帷簾擋不住,不過片刻,香味已充斥了整個大殿。欣妃本就不喜濃香,此刻被一熏,頓感頭暈眼花,難受之極。從帷幔中朦朧地看外麵,皇帝似乎聚精會神,她也不敢在此時打斷他的興致,隻好強自忍受。
也不知過了多久,東明寺的方丈大師講完了一段經文,令寺中幾位高僧奉上幾本經書,方丈對皇帝道:“這是寺中僧人心懷赤誠,秉燭達旦抄寫的金剛經,為陛下和娘娘祈福。”
那幾位高僧捧著經書上前,宮女們打起帷簾,皇帝和兩妃起身接經書。
欣妃才站起,便一陣天玄地轉,胃中翻騰不休,剛才憋著的一口煩鬱猛地從胸口往上躥,張口哇地吐出一口酸水,盡數吐在了經書和奉經書的僧人身上。
子虞低呼一聲,上前扶住欣妃,宮女們急忙放下帷簾,齊齊擋住了簾外人的視線。皇帝見她麵色蒼白,連精致的妝容都遮不住,吃了一驚,問:“這是怎麽了?”
欣妃勉強支起身子道:“妾身體不適,在聖駕前失儀,望陛下恕罪。”皇帝擺擺手,“你先坐著,讓太醫速來請脈。”欣妃又道,“妾隻是小病,卻驚擾了聖上的法事,請陛下恩準妾告退。”
皇帝又勸了幾句,欣妃決意要回院休憩,最後由子虞等一幹宮女護著她匆匆離去。
等宮人們將玉座前收拾停當,皇帝見那獻經的僧人還站在帷簾前,對方丈道:“經書極好,倒是可惜了。”
方丈搖頭,“陛下無需介懷,讓小徒懷因再抄寫一卷就是了。”
獻經的僧人走到禦座前行禮,皇帝這才知道他就是方丈的弟子,看了一眼,發覺是個氣質出塵的俊偉青年,又見他身上沾染穢物,卻彬彬有禮,行止如常。皇帝帶著幾分嘉獎地笑道:“懷因,是個好名字。”
方丈道:“世事皆有因果,若能心懷因由,洞察世事,便是他的造化了。”
皇帝神色平和,又似乎想起了什麽,淡笑道:“先帝也曾說過,取個好名字是一生的開始。”
方丈也隨他微笑,但腦中卻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他低下頭,恭敬道,“不過是個稍含警意的名字,當不得好。”
皇帝神色平和,並不在意,照例給寺中僧人頒賞。
按寺中資曆,輩分長幼,賞賜層層下去,懷因得了一對玉管製的宣筆。他走出大殿時,見方丈眉頭微皺,心中不解,離齊雲殿有些距離了,他才問:“難道今日的法事有什麽不妥?”
方丈搖頭不語,領著眾僧來到藏寶房,將禦賜的寶物法器放入其中。懷因畢竟年少,忍不住又問了方丈一遍,方丈抬起頭,往牆上看了一眼,以目示他。
懷因隨他看去,藏寶房內收藏頗豐,是四朝皇帝的禦賜堆積而成,牆上寥寥掛著幾幅字畫,無一不是禦筆親提的墨寶。懷因一幅幅仔細看來,直到最左一副,字跡蒼勁有力,留名是“懷灝”。
他這才明白方丈剛才的“當不得好”是什麽含義,差點衝撞了陛下的名諱。
方丈輕歎道:“以後記得要避諱。”
欣妃一行回到院中,宮人們早已收拾好了床榻,鋪好被褥。子虞扶著欣妃坐到床邊,欣妃的臉色依然不好,卻不肯休息,穆雪命人去請太醫,也被她製止。
穆雪勸說道:“娘娘,有什麽不適還是讓太醫來看一看,小病若不在意,會耽擱成大病。”
欣妃溫和地拍拍她的手,說道:“陛下近日心煩,剛才我又在禦駕前失敬,不宜再弄出動靜,讓我歇一歇就好,我看你們也受了些驚,都下去休息吧。”
欣妃屏退了所有宮人,隻剩下傳話的宮女守在門口。子虞走到院子裏仍不住回望,對欣妃的舉動感到疑惑。穆雪倒好似一點都不擔心,回房休息去了。
到了午時,子虞放心不下,到欣妃房前請安,正好碰上兩個宮人走進娘娘的房間。瞥到兩人的臉,子虞不由一怔,這兩個宮女都上了些年紀,神色木然,身上穿著最普通的宮女衣裳,顯然沒有品級。子虞也恰好記得她們,在南國出嫁的隊伍中,她們年老,且顯得毫無用處,被編排在宮女的末等,到了北國後就做些院子灑掃工作,幾乎快被其他人所遺忘。
這一刻卻突兀地出現在這裏。
子虞看了看緊閉的窗戶,日光似乎被拒之門外,隻在牆角下留下模糊的影,光線晦暗。她隻看了會,默默地轉身離開。那房裏一定有了什麽秘密,不欲與人分享。
子虞一路出了院子,又走了幾步,才察覺自己毫無目的,又沒有去向。
天色澄藍,仿佛薄瓷上的釉色,光亮而明媚,子虞抬頭一望,輕輕歎了口氣,挑了院中一處僻靜的角落,無所事事地閑逛。
這一走來到了院子左邊的十步亭,她正打算休息一下,抬頭一望,亭中已有人在。
亭子偌大,內金柱原木丹漆,擺著書案,一個僧人低頭直書。子虞還未走近,已覺得有種寂靜肅穆的氣氛。
亭內點著一爐香,不是佛前常見的麝香,也不是陛下愛供的紅白檀五妙供,香味清淡,仿若淑蘭,子虞不欲打擾他,便在亭外的闌幹坐下,清風徐徐帶香而來,頗有些“薄秋風而香盈十步”的味道。
子虞坐了一會兒,亭中人覺得動靜,抬頭看了過來,眉宇磊落,正是那日在天王殿前遞傘趕人的僧人。
他似有些訝異,目光卻溫和,遠勝那日冷漠淡然。
子虞被他直落的目光一掃,顯得有些窘,怕他出聲趕人,她起身微微掬禮後便匆匆離開。
誰知這麽巧,第二日子虞在院門口又看見了他,采穎和他站在門前說了幾句,又從他手中接過一包事物,方方正正,像是書冊。
等看著他走後,采穎才轉過身,笑著將手中書冊遞給子虞,“昨天的經書,懷因大師又重新謄抄了一卷送給娘娘。”
子虞接過,打開隨意看了幾眼,果然字如其人,端正挺拔。
采穎抿嘴輕笑,她本就是管不住嘴的人,最喜道人家常,她望著門口,笑著歎氣道:“這樣好的容貌人才,怎麽就做了和尚呢?”
子虞瞥了她一眼道:“這種話你也敢說。”
采穎吐吐舌頭,款款笑道:“女史心腸軟,待我們幾個好,所以才敢在你麵前嚼舌根。這話可不止我一個人這麽說,懷因大師的樣貌人品實在是可惜了。”
“我們俗世裏的人哪管得了出世的人,”子虞把經書重新包好,淡淡道,“陛下是崇佛之人,你們的嚼舌根如果傳出去,連娘娘都擔待不了。俗話說,言者無心,可聽者有意。你要管不住嘴,小心哪一日真遇上了無心做錯事,要吃苦頭的。”
采穎訕訕一笑,子虞提點了兩句,也知道不能說得太過,又閑扯了兩句,將經書送去呈給欣妃。
不知是不是佛經真的起了祈福的作用,欣妃娘娘身體的一些不適都消失了,麵色紅潤,時有笑顏。
過了沒幾日,明妃也能下床走動了。而三皇子更從高燒昏迷中醒來,其中唯一的缺憾,不知是不是受到打擊過重,或者是病痛損傷了身體,三皇子再也不複以前的聰明機靈,功課更是不如從前。
皇帝讓資深的太醫們為他診治,都對此束手無策。久而久之,皇帝隻有接受了這個事實。
對這些事得益最深的,自然就是皇後。
宮人們也都看出這一點:文媛大勢已去,原本對太子還有些威脅的三皇子已經變得平庸無用。淑妃不為皇帝所喜,雖然在四妃之首,但多年不理後宮事物,頗有些出塵的感覺。明妃美豔,膝下卻隻有一個女兒,而且嗓音嘶啞,行事又霸道潑辣,不像是能長居高位的人。而欣妃,宮人們心知肚明,她在朝中無根無基……
來往皇後門前的人更多了,皇後的父親宣王和兄長延平郡王也顯得更尊貴,府前車水馬龍,把門檻踏得鋥亮。除了德高望重的倪相和皇帝寵信有加的殷相,皇後父兄隱然成為朝中第三股勢力。
皇後趁著這個機會,為大皇子、三皇子求旨封王,以便早日定下大局。
大皇子早已過弱冠之年,隻因生母身份卑微,封地一直未定,這次由皇後出麵,皇帝下旨,得“晉王”之稱,封地晉陽,地處南方,也算得上是物豐地美。
三皇子年幼,皇帝憐惜他多次遭逢大難,封為“齊王”,在京中不另辟府邸,仍留宮中,待行冠禮後再離宮開府。
這些風起雲湧不過發生在一月之間,朝中已顯現出新氣象。
九月末,皇帝自覺離京太久,下旨回宮。
十月的一開始就是好幾個晴天。
子虞在南國時聽說北國早冷,可到這裏的第一年,秋色已接近尾聲,寒意卻遲遲未來。宮人們也覺得今年的天氣反常,議論紛紛,隻是猜不出這會是什麽樣的征兆。
宮中南苑有一小片楓林,秋時染成簇簇的殷紅。當年建造之人必定是下了些心思,在林旁開了條蜿蜒溪流,當秋葉零落,隨波逐流,當真是一番動人美景。
欣妃近日尤為喜愛這裏,子虞陪她午後賞景,又在樹下為她念了一段以前宮中留下的閑文,念了一會兒,身邊卻無人出聲,她抬頭一看,欣妃靠在椅榻上闔著眼,似乎睡著了。
這些日子欣妃總是在午後補眠,宮人們習以為常,為她蓋上薄衾,靜靜守在一旁。
沒過一會兒,欣妃轉醒,她看著幾個親近的人,宛然說道:“我剛才做了個夢。”
“看娘娘的臉色,一準是好夢。”穆雪笑答。
欣妃一笑,“倒也算是個好夢,隻是想起了去年我們放河燈時的情景,你們還記得嗎?”說完,她的目光從三人臉上滑過。
子虞想到娘娘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提起這個,隻是不知會引起什麽話頭,沉默不語。
絳萼道:“當日的情景怎麽也忘不了的。”
欣妃搖搖頭,笑容更深,“我看你們都快忘了,也沒有人提醒我。你們也都十五了,等開了春就是十六,久居宮中,到了該愁嫁人的歲數都不曉得了麽?”
三人萬萬沒有想到她提起這個,就是一向口舌伶俐的穆雪也訝然不知回答。
絳萼好半天才期艾著道:“娘娘今日是犯了什麽興致,拿我們取笑。”
“這哪是取笑,”欣妃理理鬢發,說道,“你們這般的可人兒,難道留在宮裏陪我耗日子麽,現在還不覺得,日子長了,你們還不得怨我。以前宮裏冷清,現在陛下和皇後娘娘又派來這麽些人,也有幾個知冷知熱的,我總得讓你們騰出手去,為自己的終身大事操勞。”
穆雪微嗔,“娘娘這是什麽話,倒像是要趕我們走似的。”
子虞說道:“新來的人不順手,還要娘娘操心宮裏的事,哪少得了我們。”
欣妃掩嘴笑道:“可別忙著推托,我拿你們當姐妹一樣看待,自然不會輕慢你們的婚事,如果不是年少有才的公卿公子,我絕不會把你們嫁出去。論家世才貌,你們選百裏挑一的門第人品都不為過。且安心等著,這滿朝文武,我總要幫你們物色一番。”
子虞看欣妃心意如此堅定,頗為詫異,轉念一
想,終身大事在她腦中還是混沌一片,隻是略微的有些驚,又有些喜,可欣妃突然的表態,隱隱讓她覺得不安,再仔細琢磨,又猜不透這絲不安來自哪裏……(未完待續)
窗前忽然閃過的燈火把子虞驚醒,她本就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醒來後又覺得口幹舌燥,索性起來倒一杯涼茶喝。
窗外的燈火又一閃而過,這讓子虞有些怔忪,守夜人的燈火不該是這樣。她心裏存疑,罩上一件淺紅薄麵披風走出房外。欣妃所住的這個廂房後有一道小門,門後是個荷塘,蓄養著許多條紅鯉,白日裏總有不少人前來賞玩。此刻子虞推開小門,外麵靜無一人,甚至沒有守夜巡視的僧人,靜謐地叫人心慌。
池水上水霧氤氳,如勾的新月被薄雲遮著,稀薄的月色隻能讓子虞看到的池塘模糊的影子。塘中別無其他,隻有幾支枯萎的荷枝。麵對這萬籟俱靜的暗夜,子虞忽然感到有些害怕。
她正想關上門,塘中忽然有了動靜,嘩啦啦一聲響,水麵堆起了波濤,聽聲音像是一條巨大的鯉魚正在翻騰。子虞呆呆看著不敢動彈,直到一個黑影從水塘中爬出來,發出了喘氣聲,那分明是個人。
從池塘裏鑽出來的人,身量矮小,衣服浸透,滴滴答答地滴著水,他絲毫不顧,慌不擇路地想要逃跑。他竄到門前,子虞驚得想要大喊,可月光照在對方的臉上,讓她的聲音堵在喉口:這個小宦官已經是第二次給她驚嚇了。
小宦官也認出了她,身形一緩,先是驚訝後是驚喜,“救我……求你救救我。”
“救你?”子虞連聲音都有些顫抖,“你犯了什麽事?”
小宦官搖搖頭,來不及說什麽,不遠處的燈火突然多了起來,淩亂的腳步聲跟隨著燈火往這個方向來,子虞望過去,終於明白剛才在窗戶上晃過的燈火是什麽人的了。
小宦官臉色一變,不再管子虞,急忙向前逃去,可他很快就退回來,前麵是一堵牆,無路可走。
他竄到小門前,推開子虞,躲到門後。
禁軍很快來到荷塘邊,十幾盞燈火頓時照得池水粼粼,仿若碎荷。
子虞驚得整個身子微微顫抖,以至於禁軍舉起燈火映在她臉上,她惶然倒退兩步,手緊緊扶著門才沒有跌倒。
“女史?”
這一聲頗熟悉,子虞抬起頭,這才發現領著禁軍的是大皇子睿定,她忙跪地行禮。
睿定看著她,蹙起眉頭,“ 是出了什麽事嗎?”
子虞搖頭。旁邊一個禁軍開口道:“有沒有看到一個宦官經過這裏?”大概是看在大皇子與子虞相識的份上,他的口氣並不怎麽淩厲。
子虞聞聲,禁不住一顫,這是在院子中與明妃說話的人。她向此人看去:他的衣服與一般禁軍不同,衣襟上多了一條金色的妝緞。
“女史,”睿定見她不答話,緩緩道,“是不是身體不適?”
“不是,殿下。奴婢並沒有看到什麽人。”子虞低聲道。
可等她說完,禁軍沒有絲毫動靜,也並不離開。睿定唇畔含著一抹冷笑,淡淡看了她一眼。子虞望向他,喉嚨像是突然被扼住了,幾乎連氣都喘不上來。她低下頭,燈火將地上照地一片明亮,從池塘上延伸的水印是這麽明顯,直通向門口。
寒冷的涼風透過衣衫滲入肌膚,子虞手足冰冷,微微顫抖。那個禁軍卻不等她反應,對著睿定一拜,睿定點頭,立刻有兩人衝上前把門後的小宦官抓了出來。
小宦官麵色如死灰一般,路過子虞身邊時,他抬頭對她森冷的一笑。
子虞的心一抽,頃刻間明白了他笑裏的意思,他要說出來,將聽到的明妃的話說出來,並且要將她也抖落出來。
子虞的心不住往下沉,剛才一片空白的腦子突然靈活起來,飛快地轉過千百個念頭,可想到的結果卻隻有一種,小宦官會將她說出來,那個和明妃說話的禁軍會知道她也聽到了那些隱秘,也許明日就會編排出什麽罪名來抓她,也許……等不到明日。
這可怕的念頭從腦中出現,瞬間擒獲了她,讓她的臉色越加蒼白。
睿定剛才已覺得子虞麵色古怪,現在見她在燈火下身子單薄,臉龐剔透如雪,一口氣幾乎能吹化了似的。
“女史,是不是有什麽為難事?”
子虞喉口湧上了濃濃的苦澀,口唇翕動,還未出聲,臉頰上一涼,眼淚已滑落下來。
睿定深深看了她一眼,那一霎有些失神。令身後的禁軍退開,他柔聲道:“寺裏僧人說這裏的鯉魚池是許願有求必應。女史領路帶我去看看。”
子虞局促地看了看周圍的人,禁軍退開站在遠處,想必聽不到他們的說話。她擦了擦淚,引著睿定走到荷塘邊。
睿定掃了一眼荷塘,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出,他輕歎口氣,“女史臉色不好,難道是受到驚嚇了?”
“謝謝殿下抬愛,奴婢沒事。”
睿定看著她道:“你的樣子可不像沒事,心裏有事不說出來,憋壞的可隻能是自己……聽說這個池子許願靈驗無比,女史有煩心事,不妨也許個願。”
子虞心裏一動,訥訥地問:“真的這麽靈驗嗎?”
睿定微微一笑,“試一下不就知道了。”
子虞聽他話裏有話,心裏不由生出一絲希望,可又怕自己領錯了情,心底忐忑不定。她抬頭看向睿定,正好迎上他的目光,他似笑非笑,眸色漆黑深沉,正等著她的回答。
看著他嘴角微微的笑,她心定下大半,輕輕將自己今日遇見的事說了一遍。
睿定原以為她煩惱的不過是宮裏的瑣事,想不到她說出的竟是這樣的大事。他漸漸斂去笑容,眼光移向禁軍。
子虞小聲道:“奴婢沒有其他願望,隻求平平安安。”
睿定“嗯”地應了一聲。
子虞的心又再次懸起,她第一對大哥以外的人說出心事,可對方未必會像她大哥那樣盡力幫她。
“女史,”睿定沉默半晌,淡淡說道,“回去好好歇著,醒來後,你就會明白,今日所見所聞不過是夢一場。”
子虞暗暗鬆了口氣。睿定又朝她一笑,“女史的願望還真是最實在的。”
子虞回到院中,各個廂房已經點起了燈,兩個宮女守在欣妃的房前。子虞向兩人詢問緣由,可這兩人也是夜裏突然被喚醒,所知甚少,一個說“皇後宮裏突然來人”,另一個說“禁軍在搜一個人”。
等了一會兒,穆雪從欣妃的房裏出來,麵色平靜,命守夜的宮人去休息後,她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對子虞道:“剛才有人來傳話,皇後娘娘那裏出事了,有人在糕點裏放毒,明妃去拜見皇後時吃了一塊,腹疼得連聲音都出不了,還驚動了聖上。”
子虞的心嗵嗵跳個不停,“有人要毒害皇後娘娘?”
“比這更狠,”穆雪道,“糕點本來是要給太子吃的,這是要毒害太子呢!”
子虞胡亂點個頭,心下惻然,可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又問:“是誰下的毒,查到了嗎?”
“才剛出的事,聽說是個小宦官,可誰知道呢,說不定要牽扯出更多的人。”
子虞心一沉,眉頭擰緊。穆雪打了個哈欠,歎道:“還是去睡吧。明天起來可就有大事了。”
這晚注定不能安睡,到了下半夜,守夜的侍衛突然增多,來回巡視的腳步聲讓子虞難以入眠,隻淺淺地打了幾個盹,就已經天亮了。
清早就有禦前宦官來報:聖上取消了今日的進香和誦經。欣妃打聽事情的經過,那宦官隻說了一句,“事情牽涉甚廣,娘娘且安心,宮正司會查出緣由並找出主事之人。”
欣妃聽了並不安心,卻也不好再繼續追問。禦前的宦官才走,文妃又派了宮人前來,邀欣妃過去,言辭含糊,那宮人年紀尚輕,臉上的焦慮藏也藏不住。
欣妃心裏存疑,推托身體不適便打發了來人,她轉頭詢問子虞穆雪的意見。穆雪道:“宮裏想要毒害太子,並有能力這麽做的人,想來想去也沒有幾個,我想文妃娘娘正為此苦惱呢,娘娘還是不去的好。”
這一日氣氛顯得格外緊張,往來的宮人行色匆匆,怕做了多餘的事說了多餘的話。宮正司找皇後身邊的宮娥問話之後,很快將線索聯係到文妃身上。皇後娘娘得到消息震驚之餘,神色哀泣地找聖上決斷。聖上多年來對文妃都是恩寵不絕,對這件事的態度先是有些疑慮,後是猶豫,可終於耐不住皇後和明妃的哀求——下令徹查。
宮正司很快得到禦前傳話,用過午膳不久,文妃所住的小院已經被侍衛包圍,宮人們惶惶不安。
欣妃派了一個機靈的宦官去打探動靜,很快就把消息帶回,文妃身邊的宮人有兩個挨不住宮正司的責問,承認了罪行,文妃卻一反常態,哭訴冤枉。
欣妃聽了不住感慨,“想不到她平時嫻靜知禮,關鍵時刻下手這般狠辣。”
子虞心裏焦慮,等欣妃吩咐她退下後,她找到那個探聽消息的宦官,隻問他這樁事的來龍去脈。那宦官心裏奇怪,但知道子虞是欣妃麵前最說得上話的人,就詳細把打聽來的消息說了一遍。
子虞聽到他提起下藥的是文妃宮裏的一個小宦官,急忙問:“真的是那個人投的毒?現在怎麽樣了?”
宦官笑了笑道:“昨夜是大殿下領人抓住的,可惜那人膽子小,還沒被宮正司的人帶走,一句話都沒說就自盡了?”
“自盡?”子虞驚呼一聲,心裏咯噔一聲響,仿佛有什麽頃刻間碎了。
“說是自盡,可誰知道其中的情況,”小宦官眼珠一轉,壓低聲音道,“有人不想他活,所以他自盡了,這事在宮裏也不算少見呢。”
子虞來到荷塘邊,依著一塊圓潤的大石坐下。大抵是今日氣氛緊張,無人來此賞玩許願。
太靜了!這份寂靜叫子虞有些害怕,怕她深藏的心事會一股腦的湧上來。
從昨夜開始,她隱約有個念頭,在宮人們都竊竊私語討論皇後太子險些被毒害時,她卻覺得整件事疑雲重重。
明妃說過的那些話一字不漏地在她腦裏浮現。想起那些,子虞覺得提心吊膽,連心跳都開始變得紊亂,如果讓人知道她曾聽到那些話,她就會同那宦官一樣,無聲無息地消失。
明明該同情他的,可等真的聽到他一字未吐就自盡的消息,她竟是暗自鬆了口氣。
可他到底是怎麽自盡的呢?會不會是因為她?
越想越覺得其中大有文章,她感到石頭上的涼氣竟比不上她心上的冷意。塘中忽然嘩嘩的輕響,有兩條紅鯉在水麵上甩尾,蕩起一層漣漪。
子虞低下頭去,看著一池的魚歡快嬉戲,日光下錦鱗閃閃的景象,她突然重重吐了口氣,對著魚兒輕聲自語道:“一定是你聽到了我的願望,對不對?”
這一樁太子險些被毒的案子發生時迅雷不及掩耳,結束時卻波瀾不驚。文妃身邊最忠誠的宮人攬下了所有罪名為文妃開脫。皇後正在氣頭上,自然不信,可查到最後,依然讓文妃逃過一劫,其他的宮人不是毫不知情,就是胡言亂語。
到了第二日,宮正司呈給皇後一份名冊,皇後麵含微笑地看完,隨意地丟棄在一旁。很快,原先歩壽宮裏的宮人跟宮正司走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或有其他宮裏的一些宮娥宦官,都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調到了宮中最偏僻最勞累的司局。
他們如同被皇後丟棄的名冊,再也沒有出頭的日子。
第三日聖上下旨,文妃貶為文媛,移居承明宮。不過片刻功夫,上諭的內容已傳遍宮人的口耳。
承明宮地處慶城北郊,緊挨著皇陵,宮中太妃大多住在其中,清冷孤寂,長伴先帝寢陵。
三皇子為母請罪,已在佛堂外跪了一整夜,乍聽這個消息,被秋寒凍僵的臉上什麽表情也做不出,腦中嗡一聲響,暈了過去。
文媛麵帶戚容地離開東明寺時,鉛雲低垂,稀稀落落地下起雨。東明寺一幹雄偉殿宇樓台,被蒼茫雨霧籠在其中,又添靜謐安詳之態。
子虞路過放生池時,遇上這忽如其來的雨,急忙躲到一座殿閣的廊簷下。雨水順著簷邊點點滴滴,淡薄的水汽像霧般繚繞,讓她眼前的景色迷蒙起來。不遠處的殿宇雄偉肅穆,簷角上垂著銅鈴,被風吹得啷啷響,伴著遠處佛號梵音嫋嫋傳來,虛渺不真。
子虞看得出神,深深吸了口氣,轉過臉,發現大殿邊上有一個人,似乎正向她走來。離得稍近些才看清那是個年青僧人,一身灰色的縵衣,手上拿著一把油紙傘,緩步走來。
“施主,請用。”他走到她麵前,遞過傘說道。
子虞隻覺得他聲音清朗好聽,在雨聲裏顯得格外明淨,微微一笑,接過他的傘,斂衽為禮,“謝謝大師。”
他點頭,一直半低的頭抬起。子虞這才發現他容貌生得極為周正,郎眉星目,尤其是一雙澄黑淨亮的眼眸,似乎能看透人心。隻是他神色平靜如水,有一種萬事不驚的意味,讓他看起來尤為出塵,寶相*。
他冷厲的目光掃過子虞,提醒道:“這裏是天王殿,過一會兒陛下要來,施主還是快些離開吧。”
原來是要攆人,子虞應了一聲,打起傘就要離開,回頭一看,那僧人已轉身走開了。
子虞打著傘匆匆而走,經過拱門時,恰巧遇見大皇子睿定和兩位老僧走過。子虞正欲避開,睿定眼尖早就瞧見她,喚道:“女史慢走。”
子虞隻好停下行禮。睿定這時卻不理她,和兩位老僧講了幾句佛經,聽他們解釋一番。等守候在側的小沙彌護著老僧走後,他才轉過頭來,仔細打量子虞。
“女史的臉色怎麽還這麽差,難道願望還沒有實現?”
子虞的睫毛輕輕一顫,手微垂,傘麵遮住她大半麵容,可在睿定清冽銳利的目光下,她依然覺得無所遁形,隻好說實話,“奴婢這幾日睡得不大好。”
“睡得不好?”睿定狹長的鳳眼微睞,狀似散漫地笑了一聲,“難道又有煩心事?”
子虞想了想,說道:“煩惱總是舊的走新的來,想必是舊的去得太快,讓奴婢又多了新的。”
睿定唇略勾起,冷笑道:“女史這倒像是話裏有話。”
“奴婢不敢。”子虞後退一步。
雨下得密了些,牛毛似的直撲傘下,睿定的臉在水汽下顯得更加冷冽,眼中如蘊了雨霧重重,愈加變幻莫測,隻有聲音平緩依舊,“別口是心非,嘴上說不敢,心裏還不知會怎麽想。”
子虞的臉色頓時一白,抬起頭來看他,雨絲模糊了他的臉,讓她揣測不出他的喜怒,她暗暗吸了口氣,低聲道:“殿下,你相信這世上有鬼神嗎?”睿定一挑眉,子虞不等他開口,又道,“殿下自然是不會信的。家父在世時總說,心中無畏無懼之人不見鬼神,奴婢這幾日來夜裏睡不安穩,似乎被一種看不見的黑影盯著,奴婢一度猜測那是死去的鬼魂,可現在知道不是,那黑影隻是奴婢心中的害怕。”
睿定神色一沉,“鬼魂?女史越說越無稽了。”
“那麽,”子虞抬眼直視他,“殿下能否告訴我,那位公公,當真是自盡的嗎?”
“原來女史是為此不安,” 睿定輕漫地笑了笑,悠悠道,“你認為是我讓他死的?這可真是冤枉事,想他死的人不少,論排位都排不上我。”
子虞微訝,“可是……”睿定卻不容她打斷,“女史的心地良善,想的也簡單。難道你以為那個宦官同你一樣是誤闖時聽到不該聽的招來禍端,這世上真有這麽巧的事?”
這一番話說得子虞不敢接口,低下頭琢磨其中的意思。睿定道:“禁軍還沒將他收監,已經有兩撥人來看他,如果不是女史提醒我,我也真把他當成一個普通倒黴的閹宦了。誰知道呢,他或許是文媛的人,心懷叵測地窺視明妃的行蹤,或許,他是聽從了某人的命令,要偷偷行事。女史,你現在還覺得他是無辜冤枉的嗎?”
子虞聽了有些惘然,抿了抿蒼白的唇,半晌才勉強一笑,“謝謝殿下指點,解了我多日的疑惑。”
睿定卻似乎沒有瞧見她蒼白的麵色,笑容依舊,悠然問道:“你實話告訴我,當聽到他的死訊時,是物傷其類的傷感,還是擺脫煩惱的歡愉?”
他的神情清朗,仿佛問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子虞的手顫了顫,避開睿定那雙懾人的眸子,沉默片刻,她澀然開口,“殿下想聽到什麽答案呢?其實你早已知道,聽聞他死了,我比誰都要感到輕鬆。”說到這裏,她的聲音低啞,語調微顫,最後一句幾乎是咬牙迸出。
“女史總算還是明白人,”睿定眼中的銳光漸漸放柔,慢慢說道,“能認清自己總要比糊裏糊塗度日好。”
子虞本是麵容繃緊,眉關深鎖,聞言不由歎了口氣,神情一鬆。可不知怎麽,心裏有些難受,她沉默不語,睿定也不說話,過了半天,她再看他,這才發現他寧靜地凝視著她,眼底深處似乎藏著一抹柔光。
她開口道:“在來寺裏之前,宮裏有人跟我說了一個故事。”
“哦?”睿定微不可見地微笑,“什麽樣的故事。”
“南國有一個人以賣鏡為生,生意出奇的好,當時有位侯爺好奇,就召他來問緣由。此人把銅鏡拿出來,十麵銅鏡隻有一麵磨得光滑鋥亮,其中九麵都磨得模糊,侯爺不解,賣鏡人說,世上真正無瑕疵的美人少之又少,這模糊的銅鏡九麵都賣得不夠,光滑的鏡子一麵都乏人問津。”
這故事的原意是說世上的人都不願直麵自己的缺點,可故事本身乏味之極,偏偏睿定唇畔含笑,似乎聽出什麽了趣味。子虞想起了絳萼說故事時也是這樣的神情,她要子虞轉告的是,她原意做欣妃那一麵光亮的銅鏡。
子虞想到這裏,忽然笑了笑,輕聲說:“殿下今日給了我一麵光亮的銅鏡。”
她兩鬢的發已被雨打濕,膩在雪玉似的臉側,睿定深深地看著她,歎道:“你啊……真不像能在宮裏長住的人。”他還想再說什麽,眼角瞥到幾個黃衣宦官走向天王殿,隻好作罷,上前兩步,傘上的雨水貼著他的臉頰滑落,睿定低下頭,聲音混著落雨飄進子虞的耳朵,“鏡能辟邪,女史回去以後盡可安寢,不懼暗影了。”
秋雨纏綿了幾日,待日開天晴,東明寺一掃陰鬱的氣氛,草木葳蕤,殿宇靜明。
三皇子就在文媛離開後的第一個晴日病倒了,高燒不退,神誌迷糊,睡夢中囈語不斷,太醫們診治後,有說是風寒入侵,也有說是憂思過甚,用了兩種方子,收效卻都不明顯。
皇帝素來疼愛這個兒子,選了九月十一這個吉日,召集了寺內所有高僧,在齊雲殿為他誦經祈福,又打算到時親自前去聽僧人講經,明妃身子尚虛,而皇後又因近來整治後宮微染小恙,最後隨駕的隻有淑妃和欣妃。
這天一早,欣妃就覺得頭暈沉沉的,四肢乏力,在一眾宮女的巧手下才停停當當地裝扮起來,可心裏說不出的煩悶。子虞和穆雪察得眼色,小心翼翼地陪著她前往齊雲殿。
齊雲殿內布滿了彩幡,層層疊疊,居中設了三個玉座,鋪著金繡的軟褥,皇帝和淑妃早來一步,欣妃行禮之後,坐上玉座,宮女們緩緩放下了垂簾,法事才緩緩開始。
北國的帝王一向尊崇佛教,佛前供奉齊全,玉器法器都是萬裏挑一,殿內還燃著五妙供,香味濃而純,垂地的帷簾擋不住,不過片刻,香味已充斥了整個大殿。欣妃本就不喜濃香,此刻被一熏,頓感頭暈眼花,難受之極。從帷幔中朦朧地看外麵,皇帝似乎聚精會神,她也不敢在此時打斷他的興致,隻好強自忍受。
也不知過了多久,東明寺的方丈大師講完了一段經文,令寺中幾位高僧奉上幾本經書,方丈對皇帝道:“這是寺中僧人心懷赤誠,秉燭達旦抄寫的金剛經,為陛下和娘娘祈福。”
那幾位高僧捧著經書上前,宮女們打起帷簾,皇帝和兩妃起身接經書。
欣妃才站起,便一陣天玄地轉,胃中翻騰不休,剛才憋著的一口煩鬱猛地從胸口往上躥,張口哇地吐出一口酸水,盡數吐在了經書和奉經書的僧人身上。
子虞低呼一聲,上前扶住欣妃,宮女們急忙放下帷簾,齊齊擋住了簾外人的視線。皇帝見她麵色蒼白,連精致的妝容都遮不住,吃了一驚,問:“這是怎麽了?”
欣妃勉強支起身子道:“妾身體不適,在聖駕前失儀,望陛下恕罪。”皇帝擺擺手,“你先坐著,讓太醫速來請脈。”欣妃又道,“妾隻是小病,卻驚擾了聖上的法事,請陛下恩準妾告退。”
皇帝又勸了幾句,欣妃決意要回院休憩,最後由子虞等一幹宮女護著她匆匆離去。
等宮人們將玉座前收拾停當,皇帝見那獻經的僧人還站在帷簾前,對方丈道:“經書極好,倒是可惜了。”
方丈搖頭,“陛下無需介懷,讓小徒懷因再抄寫一卷就是了。”
獻經的僧人走到禦座前行禮,皇帝這才知道他就是方丈的弟子,看了一眼,發覺是個氣質出塵的俊偉青年,又見他身上沾染穢物,卻彬彬有禮,行止如常。皇帝帶著幾分嘉獎地笑道:“懷因,是個好名字。”
方丈道:“世事皆有因果,若能心懷因由,洞察世事,便是他的造化了。”
皇帝神色平和,又似乎想起了什麽,淡笑道:“先帝也曾說過,取個好名字是一生的開始。”
方丈也隨他微笑,但腦中卻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他低下頭,恭敬道,“不過是個稍含警意的名字,當不得好。”
皇帝神色平和,並不在意,照例給寺中僧人頒賞。
按寺中資曆,輩分長幼,賞賜層層下去,懷因得了一對玉管製的宣筆。他走出大殿時,見方丈眉頭微皺,心中不解,離齊雲殿有些距離了,他才問:“難道今日的法事有什麽不妥?”
方丈搖頭不語,領著眾僧來到藏寶房,將禦賜的寶物法器放入其中。懷因畢竟年少,忍不住又問了方丈一遍,方丈抬起頭,往牆上看了一眼,以目示他。
懷因隨他看去,藏寶房內收藏頗豐,是四朝皇帝的禦賜堆積而成,牆上寥寥掛著幾幅字畫,無一不是禦筆親提的墨寶。懷因一幅幅仔細看來,直到最左一副,字跡蒼勁有力,留名是“懷灝”。
他這才明白方丈剛才的“當不得好”是什麽含義,差點衝撞了陛下的名諱。
方丈輕歎道:“以後記得要避諱。”
欣妃一行回到院中,宮人們早已收拾好了床榻,鋪好被褥。子虞扶著欣妃坐到床邊,欣妃的臉色依然不好,卻不肯休息,穆雪命人去請太醫,也被她製止。
穆雪勸說道:“娘娘,有什麽不適還是讓太醫來看一看,小病若不在意,會耽擱成大病。”
欣妃溫和地拍拍她的手,說道:“陛下近日心煩,剛才我又在禦駕前失敬,不宜再弄出動靜,讓我歇一歇就好,我看你們也受了些驚,都下去休息吧。”
欣妃屏退了所有宮人,隻剩下傳話的宮女守在門口。子虞走到院子裏仍不住回望,對欣妃的舉動感到疑惑。穆雪倒好似一點都不擔心,回房休息去了。
到了午時,子虞放心不下,到欣妃房前請安,正好碰上兩個宮人走進娘娘的房間。瞥到兩人的臉,子虞不由一怔,這兩個宮女都上了些年紀,神色木然,身上穿著最普通的宮女衣裳,顯然沒有品級。子虞也恰好記得她們,在南國出嫁的隊伍中,她們年老,且顯得毫無用處,被編排在宮女的末等,到了北國後就做些院子灑掃工作,幾乎快被其他人所遺忘。
這一刻卻突兀地出現在這裏。
子虞看了看緊閉的窗戶,日光似乎被拒之門外,隻在牆角下留下模糊的影,光線晦暗。她隻看了會,默默地轉身離開。那房裏一定有了什麽秘密,不欲與人分享。
子虞一路出了院子,又走了幾步,才察覺自己毫無目的,又沒有去向。
天色澄藍,仿佛薄瓷上的釉色,光亮而明媚,子虞抬頭一望,輕輕歎了口氣,挑了院中一處僻靜的角落,無所事事地閑逛。
這一走來到了院子左邊的十步亭,她正打算休息一下,抬頭一望,亭中已有人在。
亭子偌大,內金柱原木丹漆,擺著書案,一個僧人低頭直書。子虞還未走近,已覺得有種寂靜肅穆的氣氛。
亭內點著一爐香,不是佛前常見的麝香,也不是陛下愛供的紅白檀五妙供,香味清淡,仿若淑蘭,子虞不欲打擾他,便在亭外的闌幹坐下,清風徐徐帶香而來,頗有些“薄秋風而香盈十步”的味道。
子虞坐了一會兒,亭中人覺得動靜,抬頭看了過來,眉宇磊落,正是那日在天王殿前遞傘趕人的僧人。
他似有些訝異,目光卻溫和,遠勝那日冷漠淡然。
子虞被他直落的目光一掃,顯得有些窘,怕他出聲趕人,她起身微微掬禮後便匆匆離開。
誰知這麽巧,第二日子虞在院門口又看見了他,采穎和他站在門前說了幾句,又從他手中接過一包事物,方方正正,像是書冊。
等看著他走後,采穎才轉過身,笑著將手中書冊遞給子虞,“昨天的經書,懷因大師又重新謄抄了一卷送給娘娘。”
子虞接過,打開隨意看了幾眼,果然字如其人,端正挺拔。
采穎抿嘴輕笑,她本就是管不住嘴的人,最喜道人家常,她望著門口,笑著歎氣道:“這樣好的容貌人才,怎麽就做了和尚呢?”
子虞瞥了她一眼道:“這種話你也敢說。”
采穎吐吐舌頭,款款笑道:“女史心腸軟,待我們幾個好,所以才敢在你麵前嚼舌根。這話可不止我一個人這麽說,懷因大師的樣貌人品實在是可惜了。”
“我們俗世裏的人哪管得了出世的人,”子虞把經書重新包好,淡淡道,“陛下是崇佛之人,你們的嚼舌根如果傳出去,連娘娘都擔待不了。俗話說,言者無心,可聽者有意。你要管不住嘴,小心哪一日真遇上了無心做錯事,要吃苦頭的。”
采穎訕訕一笑,子虞提點了兩句,也知道不能說得太過,又閑扯了兩句,將經書送去呈給欣妃。
不知是不是佛經真的起了祈福的作用,欣妃娘娘身體的一些不適都消失了,麵色紅潤,時有笑顏。
過了沒幾日,明妃也能下床走動了。而三皇子更從高燒昏迷中醒來,其中唯一的缺憾,不知是不是受到打擊過重,或者是病痛損傷了身體,三皇子再也不複以前的聰明機靈,功課更是不如從前。
皇帝讓資深的太醫們為他診治,都對此束手無策。久而久之,皇帝隻有接受了這個事實。
對這些事得益最深的,自然就是皇後。
宮人們也都看出這一點:文媛大勢已去,原本對太子還有些威脅的三皇子已經變得平庸無用。淑妃不為皇帝所喜,雖然在四妃之首,但多年不理後宮事物,頗有些出塵的感覺。明妃美豔,膝下卻隻有一個女兒,而且嗓音嘶啞,行事又霸道潑辣,不像是能長居高位的人。而欣妃,宮人們心知肚明,她在朝中無根無基……
來往皇後門前的人更多了,皇後的父親宣王和兄長延平郡王也顯得更尊貴,府前車水馬龍,把門檻踏得鋥亮。除了德高望重的倪相和皇帝寵信有加的殷相,皇後父兄隱然成為朝中第三股勢力。
皇後趁著這個機會,為大皇子、三皇子求旨封王,以便早日定下大局。
大皇子早已過弱冠之年,隻因生母身份卑微,封地一直未定,這次由皇後出麵,皇帝下旨,得“晉王”之稱,封地晉陽,地處南方,也算得上是物豐地美。
三皇子年幼,皇帝憐惜他多次遭逢大難,封為“齊王”,在京中不另辟府邸,仍留宮中,待行冠禮後再離宮開府。
這些風起雲湧不過發生在一月之間,朝中已顯現出新氣象。
九月末,皇帝自覺離京太久,下旨回宮。
十月的一開始就是好幾個晴天。
子虞在南國時聽說北國早冷,可到這裏的第一年,秋色已接近尾聲,寒意卻遲遲未來。宮人們也覺得今年的天氣反常,議論紛紛,隻是猜不出這會是什麽樣的征兆。
宮中南苑有一小片楓林,秋時染成簇簇的殷紅。當年建造之人必定是下了些心思,在林旁開了條蜿蜒溪流,當秋葉零落,隨波逐流,當真是一番動人美景。
欣妃近日尤為喜愛這裏,子虞陪她午後賞景,又在樹下為她念了一段以前宮中留下的閑文,念了一會兒,身邊卻無人出聲,她抬頭一看,欣妃靠在椅榻上闔著眼,似乎睡著了。
這些日子欣妃總是在午後補眠,宮人們習以為常,為她蓋上薄衾,靜靜守在一旁。
沒過一會兒,欣妃轉醒,她看著幾個親近的人,宛然說道:“我剛才做了個夢。”
“看娘娘的臉色,一準是好夢。”穆雪笑答。
欣妃一笑,“倒也算是個好夢,隻是想起了去年我們放河燈時的情景,你們還記得嗎?”說完,她的目光從三人臉上滑過。
子虞想到娘娘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提起這個,隻是不知會引起什麽話頭,沉默不語。
絳萼道:“當日的情景怎麽也忘不了的。”
欣妃搖搖頭,笑容更深,“我看你們都快忘了,也沒有人提醒我。你們也都十五了,等開了春就是十六,久居宮中,到了該愁嫁人的歲數都不曉得了麽?”
三人萬萬沒有想到她提起這個,就是一向口舌伶俐的穆雪也訝然不知回答。
絳萼好半天才期艾著道:“娘娘今日是犯了什麽興致,拿我們取笑。”
“這哪是取笑,”欣妃理理鬢發,說道,“你們這般的可人兒,難道留在宮裏陪我耗日子麽,現在還不覺得,日子長了,你們還不得怨我。以前宮裏冷清,現在陛下和皇後娘娘又派來這麽些人,也有幾個知冷知熱的,我總得讓你們騰出手去,為自己的終身大事操勞。”
穆雪微嗔,“娘娘這是什麽話,倒像是要趕我們走似的。”
子虞說道:“新來的人不順手,還要娘娘操心宮裏的事,哪少得了我們。”
欣妃掩嘴笑道:“可別忙著推托,我拿你們當姐妹一樣看待,自然不會輕慢你們的婚事,如果不是年少有才的公卿公子,我絕不會把你們嫁出去。論家世才貌,你們選百裏挑一的門第人品都不為過。且安心等著,這滿朝文武,我總要幫你們物色一番。”
子虞看欣妃心意如此堅定,頗為詫異,轉念一
想,終身大事在她腦中還是混沌一片,隻是略微的有些驚,又有些喜,可欣妃突然的表態,隱隱讓她覺得不安,再仔細琢磨,又猜不透這絲不安來自哪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