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蘭調製的辣椒油加上雞精或味精的調味,生意比幾個伯伯家好多了,加上石有良選的地方又跟幾個哥哥不一樣,楊氏更不是多嘴的人,幾個妯娌之間倒是沒有多少因此產生多少紛爭。楊樹的親事定在十月,離現在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石有良看他也沒有多少事情,就請他來幫忙,磨米漿、洗麵,蒸涼皮……楊樹也會來幫忙,因為工作量真的很大,楊氏幹脆也叫自己母親過來幫忙。紫蘭幹脆磨紅薯粉一起做了涼粉,自家有牛車能拉去更遠的地方,多做一些也是無礙的。


    味精跟雞精的做法,楊氏悄悄曾經問過紫蘭,紫蘭卻說是母親傳下來的,不喜歡外人,這麽一說楊氏倒是不好問了。整個夏天靠著賣這些東西,紫蘭家有了二十幾兩的收入,除了在漿水中加味精,油潑辣椒的時候油放的重,還有其他調料混在一起,其他的都跟幾個伯伯家做的一樣,但是味道卻是更加美味,所以夏天過去的時候,算了成本之後,紫蘭家就有十多兩的收入是淨利潤。


    “嶽母,多虧了你跟小樹的幫忙,這些銀子你收著!”總共十八兩多的收入,石有良拿了五兩銀子遞給王氏。


    王氏本來不想收這麽多,這才兩個月都快趕上自家男人大半年的收益了,這怎麽好意思。


    “要不是小樹跟您幫忙,估計我們也掙不了這麽多,您就收下吧!”石有良勸道,楊氏也趁機勸母親收下。


    楊樹更是興奮不已,隻說了等家裏的地收完了,就來幫忙,石有良也沒有拒絕,自家八畝地,麥子、大米、玉米……自己一個人是實在收不過來的,至於楊氏他並沒有打算讓妻子下地的打算,目前對於楊氏他還是很滿意的,因為自己不能讓她懷孕,對她已經不公平了,就想著如果她能對兩個孩子好的話,自己會對她更好一點。


    石有良說了石家幾個侄子都會來幫自己秋收,至於楊氏就在家裏做飯,不要下地了。楊氏一聽心裏自然是很高興的。


    等楊家人離開了,石有良又拿出五兩銀子給紫蘭,說讓她攢著當嫁妝,二兩銀子準備給兒子交束修,買紙筆書墨。六兩銀子給楊氏當家用,剩下的銅板歸自己打酒喝。


    紫蘭是八月的生日,現在算是十三歲了,楊氏也知道是時候考慮嫁妝的事情了,早先石有良就給她說過嫁衣什麽的紫蘭外婆都準備好了,他不會薄嫁女兒的。石有良強調女兒的時候,還看了楊氏的肚子一眼,楊氏自然直到要是自己以後生了女兒,也會比照紫蘭的,雖然有些心酸,但到底是想通了。


    秋收是一年農民最繁忙卻又最愉悅的時候,紫蘭自然不會吝嗇自己的蓮子,能來幫忙的都算是自家人,在給地裏的人送綠豆水的時候都會撒一點,這樣不管是石有良本人,還是幫忙的眾人都不會過於勞累,而且因為勞作,大家對於身上的黑汗自然沒有多想。而每天兩次的清涼香甜綠豆湯也是大家期待著的。值得一說的是,楊康安忙完自家一畝二分地之後,也來石家幫忙,自然也受到了紫蘭特製的綠豆湯的惠顧,精神越發的好。


    “是不是四叔家的夥食好,我咋覺得咱們幾個曬了這麽幾天不僅沒黑,還白了不少?”大山笑著戳戳石林圓乎乎的臉蛋,笑著說。


    石有良給石爺爺夾了一大塊炒雞蛋,也給自己夾了一塊邊吃邊說:“好吃你們就多吃點,別的不說,飯叔叔我總是管夠的。康安你也多吃點,逸安那裏林子已經給送過了。”


    “姐姐,你做飯手藝見漲啊!”楊樹笑著對裏屋的楊氏喊道。


    楊氏跟紫蘭還有石奶奶是在裏屋吃的,她笑笑沒有說話,心想卻有些不以為然,想著油重肉多能不好吃麽?


    有了眾人的幫忙,很快紫蘭家的糧食就全部被收了,除掉繳稅的,看著滿院子堆積的糧食,不僅是紫蘭,楊氏等人也樂開了眼。


    “這袋米給你們家,你家沒有水田,這袋子給康安家,逸安腸胃不好,米粥養人。再送一袋米兩袋麥子給爹娘,這麽大年紀,這兩天也沒有少出力,多吃點兒細糧好。”石有良看著院子堆積好的已經處理好的糧食,開始分配。


    楊康安本來死活不要,但是石有良想著這陣子自家的忙他沒有少幫,就說如果他不要米,自己就給他錢,後來紫蘭又勸他為了楊逸安好,楊康安這才收下了,不過連著好幾天給石家又送了不少獵物。


    楊氏開始不明白為什麽要送給楊康安家,雖然他也姓楊,還住一個村,但跟自己家裏確是沒什麽關係的,自家是逃荒過來的,隻是湊巧一個姓而已。


    在紫蘭的示意下,石林則懂事的解釋了楊康安的父親楊平對石有良有救命之恩。


    楊氏聽了要不是楊康安他爹,石有良早就沒了,心裏一陣暗怕,對於給楊家送米便沒有再說什麽。


    秋收過了,冬天又即將來臨,楊氏又跟紫蘭學著做酸菜、泡菜、辣白菜,在這裏長大的楊氏自是對大山的熟悉不亞於紫蘭,上山挖野菜,采蘑菇,摘果子,拾毛栗子……都相當的積極。楊氏知道自己並不是貪嘴,隻是對於能跟丈夫一起上山,感到高興而已。自從嫁人後,楊氏覺得自己事事順心,雖然丈夫偏心兩個孩子,但對自己也挺好,早先在家裏的時候,忙得不行的時候自己也是需要下地的,可是嫁人後,即便再忙,丈夫也憐惜自己,不讓自己下地,出門稍微重一點的東西都是自己背,對比弟弟無意識聽到的嫁給陳秀才的田地主家的姑娘,楊氏覺得自己過的舒坦多了。陳家就算兒子考上了秀才,娶了地主家的姑娘,可也沒有自家舒服,一大家子糾纏在一起,就算有秀才娘子陪嫁的五畝地,可是人多,陳秀才還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父母也不是多講理的,總之陳家的日子亂得不行,時不時鬧些事讓人看熱鬧。


    對於楊家熱衷看陳家熱鬧這一點,石有良紫蘭表示理解沒多說什麽。


    今年的糧食石有良沒有打算買,來年還打算去做吃食賣呢,裝櫃的時候,紫蘭依舊給裏麵偷加了一點,但是量不大,所以並不引人注意,看著所有糧櫃都裝得滿滿的,甚至還多出不少,一家人在心裏的幸福那是不言而喻的。


    秋耕過後,石有良又在院子裏挖了一個專門儲備動物夥食的地窖,地窖裏堆滿了牛草豬草之後,石有良去了趟冀城勘察地形,順便給家裏眾人帶來了不少禮物,出了糖呀、蜜呀、點心等之外,石有良帶了不少布跟棉花回來。楊氏摸著石有良私底下給他的一款柔滑的料子,心裏更是美的不行,她的手藝比起紫蘭自是差得遠的,但是有一點,她會納鞋底,這是紫蘭所不會的,所以紫蘭就讓她多納一些鞋底,自己給眾人做新衣。紫蘭早就被練出來,做棉衣的速度很快,棉衣又不用繡花,很快給大家就做好了。跟楊氏兩人還有做了兩床新的被褥。至於楊氏和自己的兩件新衣,紫蘭倒是費了些心思,簡單的繡了一下,樣式新穎,繡的花也是大大方方的,楊氏拿到新衣的時候,激動的眼眶都紅了,可是卻在看到紫蘭跟自己相似的衣服的時候心裏微縮了一下。


    做完這些還剩一些棉花跟布料,石有良就提議給嶽父嶽母也一人坐身,不管是紫蘭還是楊氏就知道他買的時候,就把他們算在裏麵了。


    十月的時候,楊家熱熱鬧鬧的將兒媳婦娶進家裏來,楊氏身上的新衣惹來不少羨慕嫉妒的關注,楊氏心中暗自得意不已。


    穿著新衣的楊氏滿臉紅光,連帶著有新新衣服穿的楊屠夫兩口子也是笑不攏嘴的。楊樹的媳婦也姓王,是個清秀的姑娘,紫蘭從眾人笑容中就知道他們對這個姑娘很是滿意。於是痛痛快快的拉了弟弟,開開心心的叫了‘舅媽’,倒把新娘子羞得臉更紅了。


    自從跟楊家結親後,紫蘭發現自家就沒有缺過豬下水,大棒骨這些東西,紫蘭會做,這些又不好賣,於是楊屠夫就都給女兒家送來了,順便再嚐嚐外孫女的手藝,跟被叫來的石爺爺,以及石有良三人一起,吃吃小菜,喝喝小酒,日子別提多滋潤了。


    石奶奶說了無數遍浪費,可是每次小兒子家殺雞都叫她,她也麻木了,直到兒子養雞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吃,所以雞蛋照收,雞照吃。楊氏開始也覺得三五不時殺隻雞很浪費,可是低不了雞肉的好吃,雞湯的鮮美,逐漸的也就習慣了。


    應女兒請求,石有良還在買雞那裏收了一大堆的雞翅,紅燒、蜜汁、香辣雞翅都曾經是紫蘭的心頭肉,看著啃著雞翅膀啃得不亦樂乎的紫蘭,石有良才覺得有個孩子樣,每過上半個月一個月的給女兒去收些雞翅膀。開始的時候,楊氏還會不經意說上兩句,結果時間一長,楊氏到底不笨,也知道隻要不牽扯兩個孩子,石有良對自己也是很縱容的,上回他說沒有吃過桂花糕,沒兩天就給自己買了。雖然還是有些心酸,但是楊氏到底是聰明人,並不想失去現在的好日子,對於石有良寵兒女的行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有看見了,反正紫蘭在家裏的日子也沒幾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儂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水中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水中的魚並收藏重生之儂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