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要了就是這個效果,繼續道:“秦始皇乃千古一帝,功勳無人可比,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裏,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這樣的雄才偉略之主,難道就看不出修築長城帶來的民力大傷,可他毫無顧忌的發兵三十萬修築長城,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明白,他不修長城,不留蒙恬率領大軍駐守九原,中國就將再一次被外族入侵,他剛剛打下的江山,將會隨時麵臨匈奴的入侵,中原百姓也會在匈奴的鐵騎之下,死傷無數,比起這些,修長城的三十萬將士,一個孟薑女實在算不得什麽了。


    再看同樣的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此後曆朝曆代,俱享其功!如此浩大工程,切於在自己手中競功,不得不讓人驚歎。


    隋煬帝在位十四年,在短短的十四年中,他創造了別人難以創造的豐功偉績。武功上,他滅了陳國,文治上,他開創了科舉。他修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修通運河、西巡張掖暢通絲綢之路、開發西域、北上擊敗突厥,南平吳會,北卻匈奴,其功勳足以炫耀任何一個帝王,可他依舊大刀闊斧的開鑿了京杭大運河,他一生雄才,難道就看不出開鑿大運河帶給大隋帶來的危害,不,他早已看出了其中的危害,但他的目光看得更遠,誌在千秋萬代!隻是運氣不好罷了!“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的是準確的,唐朝人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拿楊廣修築大運河的功勳和大禹來比的,事過幾百年了,我大明還在用這條運河,這份功勳大不大?“


    這番話兒他在心頭著實醞釀了不少時間,此時說來有理有據,既有感染力,群臣多不喜秦始皇、隋煬帝,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功勳是後人無可比擬的。


    楊崢繼續道:“人不僅要活在當下,更要看重未來,安南與我大明緊鄰,無論是胡氏、還是陳氏、以及現在的黎氏,莫不是狡猾之人,他們迫於我們大明強勢,不得不低頭,表現溫順,可陛下想過沒有,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再強大的帝國也有衰敗的一天,在破敗的帝國,隻要認真經營,也有強大的時候,到時候,我大明該如何,難道也要像狗一樣,對安南搖尾乞憐麽……?“


    “如今我大明經營安南已有二十幾年,人力物力財力已經投入了不少,倘若此時撤兵,這一切的好處豈不是歸了安南,安南殺我大明將士無數,到頭來卻得了我大明二十幾年的教化,陛下能忍得下這口氣!我想便是我大明尋常的百姓,也不會容忍自己養了二十年的兒子,到頭來成了別人家的!“


    說到這裏,楊崢不再說話,而是緩緩轉過身去,兩道利劍般的目光,安南黎氏狼子野心,一旦從將安南從大迷宮獨立出來,有了安南這塊屏障,他們便可對我大明廣西、雲南虎視眈眈,一旦實力強大,他們便可長驅直入我大明雲貴一帶,再圖謀大明腹地,就算退一步,安南迫於我大明實強,不敢圖謀中原,可雲貴、廣之地日後隻怕戰亂不斷,到那時,陛下又該如何呢,難道也與安南一般,放棄自立為國,祖宗的基業,我們身為子孫的,本身就擔負守護的重則,豈能因為一些挫折,便放棄祖宗的基業呢,陛下,微臣不才,願意領兵平定安南!“


    這番話落地有聲,眾人聞之為之一振,再看楊崢目光時,多了別樣的神色。


    朱瞻基輕輕一歎道:“楊愛卿言之有理,祖宗的基業豈能拱手讓人,朕雖才不如皇祖爺爺,做不了開疆擴土的一代霸主,但做個守土安民的君王,自問還是能做得到,安南誠如楊愛卿所言,是皇祖爺爺留下的疆土,朕不能因眼下困境,便選擇放棄,今日朕一旦放棄安南,他們氣焰勢必更加囂張,如此我大明豈非養虎為患,雲貴、廣西之地隨時可落入安南口中,因此朕心意已決,安南一事朕不僅要派遣兵馬,更好派精兵強兵,重新奪回安南!“


    “聖上英明!”張輔見機極快,不等眾人反應過來,率先跪了下去,高呼萬歲。


    等群臣反應過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隻好跪了下去高呼萬歲。


    經過楊崢這麽一番演說,三楊也不好再抱著原先的意見不放,況且楊崢所言也不無道理,安南緊接大明邊界,一旦黎氏有了野心,雲貴、廣一帶必受到牽連,那時麻煩不斷,再來征討,怕是更費事一些,如今局麵雖艱難些,挺一挺也就過去了,等評定了安南,好好治理下,收取些好處也不是不可能,安南這些年在成祖的大力治理下,人口增長不少,這可是一大筆的收入,的確不適合給了別人!“


    三楊素來以楊士奇為首,楊榮、楊溥斜眼瞥了楊士奇一眼,見他高呼萬歲,便知安南退兵之事做不得數了,看樣子要支持出兵才可?


    高呼完畢後,楊士奇想了想道:“皇上有此雄心,我滿朝文武豈有不支持之理,隻是如今大明百姓困苦,而安南反複無常,縱是我大明能平定這次叛亂隻怕也麻煩不斷啊,微臣請皇上三思啊?“


    楊榮想了想道:“皇上,開疆擴土果然是一樁沒事,可皇上別忘記隋煬帝在位十四年,在短短的十四年中,他創造了別人難以創造的豐功偉績。武功上,他滅了陳國,文治上,他開創了科舉。他修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修通運河、西巡張掖暢通絲綢之路、開發西域、北上擊敗突厥,南平吳會,北卻匈奴,其功勳足以炫耀任何一個帝王,可他開鑿大運河之時,三征高麗,不知休養生息,不知體恤百姓,最終弄得國破身亡。


    得民心者得天下,什麽是民心,民心就是百姓,天下對於百姓來說,是讓他們吃飽飯,有田可耕,有衣可穿,這才是民心,什麽開疆擴土,什麽文治武功,他們不稀罕,也不想看,在他們看來,一個好皇帝便是讓他們好好活下去,如今我大明經過永樂時的一幢幢大事,多處百姓食不果腹,困苦不堪,陛下再行安南之舉,隻怕於國不利啊?“


    頓了頓又道:“昔日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商湯王的討伐軍隨便到哪裏都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歡迎,甚至他們不去哪裏,哪裏的人民群眾還會抱怨。這是因為商湯王的軍隊隻殺暴虐的君主,而根本不驚擾百姓,所以老百姓盼他們就像盼及時雨一樣。可現在倒好,本來燕國老百姓以為齊國的軍隊是來解放他們的,所以簞食壺漿夾道歡迎。殊不知卻是引狼入室,齊國的軍隊無惡不作,不幸被孟子言中,成了使燕國人民“水益深,火益熱”的侵略者、強盜。這怎麽可能使燕國人民容忍,又怎麽可能使其他各國的諸侯服氣呢?作出分析以後,孟子又直陳意見,要齊宣王懸崖勒馬,趕快撤軍,避免一場世界大戰戰火的燃燒。


    進也孟子,退也孟子。


    不過,不能怪孟子反複無常,而是因為——進也民心,退也民心。眼下安南民心不穩,不易於陛下用兵?還請陛下三思!“


    朱瞻基對安南本就猶豫不定,此時聽三楊如此說,心頭不免擔心起來:“是啊,安南是區區小國,我大明雄獅百萬,正要打,自是不怕,可一個安南打了下來,又如何呢,皇祖爺爺雄才偉略用了二十年,仍沒能使安南平靜,朕不過剛剛登基,能有這個本事麽,萬一朕打下了安南,朕的將士再陷入無窮無盡的戰亂中,百姓生活困苦中,豈不是害了大明?”


    ^^^^^^^^^^^^^^^^^^^^^^^^^^^^^^^^^^^^^^^^^^^^^^^^^^^^^^^


    今日看柳如是,看到當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於是錢謙益便靦顏迎降了,堂堂禮部尚書郎,氣節還不如青樓女子,著實有些好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