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當年朱熹鵝湖之會上,二陸主張先發明本心,然後加以博覽,認為本心之性千古不變,明心功夫終究久大;朱熹則主張通過問學致知的方法,先博覽而後歸之約。雙方各持己見,陸九齡、陸九淵並賦詩明誌,譏諷朱熹格物漸修功夫為“支離”,總不免要泛觀。這引起朱熹的不滿。雙方辯論三天,觀點始終未得到統一。與會的還有臨川太守趙景明,及所邀劉子澄、趙景昭(《陸九淵年譜》),另據《宋元學案》,陸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濟道也參加了此會。


    關於鵝湖之會的詳情,《語錄》中有一段陸九淵的回憶,其中說:呂伯恭為鵝湖之集,先兄複齋謂某曰:“伯恭約元晦為此集,正為學術異同,某兄弟先自不同,何以望鵝湖之同。”先兄遂與某議論致辯,又令某自說,至晚罷。先兄雲:“子靜之說是。”次早,某請先兄說,先兄雲:“某無說,夜來思之,子靜之說極是。方得一詩雲:‘孩提知愛長知欽,古聖相傳隻此心。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留情傳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轉陸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某雲:“詩甚佳,但第二句微有未安。”先兄雲:“說得恁地,又道未安,更要如何?”某雲:“不妨一麵起行,某沿途卻和此詩。”


    及至鵝湖,伯恭首問先兄別後新功。先兄舉詩,才四句,元晦顧伯恭曰:“子壽早已上子靜船了也。”舉詩罷,遂致辯於先兄。某雲:“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詩雲:‘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舉詩至此,元晦失色。至“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隻今。”元晦大不懌,於是各休息。翌日二公商量數十折議論來,莫不悉破其說。繼日凡致辯,其說隨屈。伯恭甚有虛心相聽之意,竟為元晦所尼。(《陸九淵集》卷三十四《語錄上》)


    回憶中詳述了鵝湖之會前二陸相互切磋,意見基本達成一致,以及賦詩明誌的經過,略述了會上以陸九淵、陸九齡為一方,朱熹、呂祖謙為另一方討論三天的過程。陸九淵認為,會上,呂祖謙對他與九齡的意見有虛心聽取之意,但其觀點竟限於朱熹的影響而不能拓展。


    又據《陸九淵年譜》,朱亨道書曰: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先生更欲與元晦辯,以為堯舜之前何書可讀?複齋止之。(《陸九淵集》卷三十六《年譜》)


    二陸主張“易簡工夫”,是以確認先天心性為前提的。其所謂“孩提知愛長知欽,古聖相傳隻此心”和“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的詩句,都是表明先確立“心”本體,以心為一切道德價值根源的觀點,主張由“明心”而擴展到讀書問學的。二陸把“心”當作人生代代相傳、永不磨滅的道德本體,認為千古聖人隻是以心相傳,不用傳之文字,所以陸九淵更欲與朱熹相辯,以為“堯舜之前何書可讀”。這說明他認為朱熹的“支離”,不僅在於方法的不簡易,而且在於沒有找到道德價值的真正淵源——人心本體。


    鵝湖之會後三年,朱熹才和陸詩說:“德業流風夙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偶攜藜杖出寒穀,又枉籃輿度遠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隻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陸九淵年譜》)詩中的“隻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一句,不僅婉轉地批評陸學“脫略文字,直趨本根”(《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答呂子約》十五)的為學方法,也點出了陸氏心學的本體乃“不依文字而立者”。這恰可以看作朱熹對鵝湖之會上二陸所主張的心學思想,及陸九淵“堯舜之前何書可讀”這一問題的回應。說明鵝湖之會及會後,朱陸雙方都已開始意識到,在工夫問題背後,他們之間還存在著關於本體的分歧。


    自此後,兩人算是分道揚鑣了,陸九淵官位不算顯要,學術上也無師承,但他融合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的觀點以及佛教禪宗“心生”、“心滅”等論點,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形成一個新的學派——“心學”。天理、人理、物理隻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實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認為心即理是永恒不變的:“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陸九淵認為治學的方法,主要是“發明本心”,不必多讀書外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名揚天下,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可以說是一大怪事。


    楊溥用陸九淵這番話,間接的道出了這番恩怨,表明當年的朱熹也容許心學的存在,今日楊崢不過是說了一個格物的邏輯學而已,你們如此阻止,莫非你們的學問,比當年的朱熹還要高明。


    朱熹是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在朝中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製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這些可不是他們能達到的,所以楊溥隻用這一番話兒,便讓這些言官對楊崢的攻擊徹底鬆了下來。


    此事倒是讓楊崢感到有些意外,楊溥畢竟是也是誦讀四書五經才靠上科舉的,這個時候能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卻還是用心學的理論,這讓他感到不可理解的同時,也微微感到鬆了一口氣,足見大明的風氣,並非理學一家,還有心學。


    心學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明代大儒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元代以及明初以來流行的程頤朱熹一派的理學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則繼承宋代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裏即可得到。王陽明的主張為其學生們繼承並發揚光大,並以講會的形式傳播到民間,其中又以泰州學派(又被稱作zuo派王學)將其說法推向一個高峰,認為由於理存在於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堯舜”,“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即使不是讀書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為聖人。王學這種“心即理”看法的發展,也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對於**的正麵主張和看法,由於心即理,因此人欲與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認為的那樣對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麵接受的,對於楊崢來說,他兩世為人,早已無所謂心學還是理學了,但他驚喜的是,大明之初就能有這樣一股風氣,不免感到高興。


    大明的規矩,被言官攻擊的人,需要上個奏折自辯一番,楊崢不想大談邏輯學的原理,他相信朱瞻基與那些言官雖是飽學之士,未必能看得懂邏輯學的原理,學問這個東西,需要是日積月累,隨著認識漸漸多了,眼界開闊了才能達到那個層麵,他的邏輯學才剛剛開張,什麽三段論說出來,他們一時半會兒也消化吸收不了,若被那些言官抓住把柄,攻擊隻怕更猛烈,而他的目的,隻想給大明注入一股新的學問,而這門學問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所以容不得半點攻擊,最主要的他的目的是讓人明白,這世間的學問,未必就是朱程理學最好,也並非朱程理學一家而已。


    “不論是黑白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急於這個論調,楊崢在上自辯奏折時,特意花費了一番功夫。


    當日,奏折的內容就傳了出來:“孟子辟楊、墨,至於「無父無君」。二子亦當時之賢者,使與孟子並世而生,未必不以之為賢。墨子「兼愛」,行仁而過耳;楊子「為我」,行義而過耳。此其為說,亦豈滅理亂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獸夷狄,所謂「以學術殺天下後世」也。今世學術之弊,其謂之學仁而過者乎?謂之學義而過者乎?抑謂之學不仁不義而過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獸何如也!


    孟子雲:「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楊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時,天下之尊信楊墨,當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說,而孟子獨以一人呶呶於其間,噫,可哀矣!


    韓氏雲:「佛老之害,甚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壞之先,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嗚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眾方嘻嘻之中,而獨出涕嗟,若舉世恬然以趨,而獨疾首蹙額以為憂,此其非病狂喪心,殆必誠有大苦者隱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為《朱子晚年定論》,蓋亦不得已而然。


    中間年歲早晚誠有所未考,雖不必盡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調停,以明此學為重。平生於朱子之說,如神明蓍龜,一旦與之背馳,心誠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為此。「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蓋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與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則道不見也。


    執事所謂決與朱子異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雖異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雖同於己,適損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損於己者,己必惡之。然則某今日之論,雖或於朱子異,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過也必文。某雖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這份奏折不僅表明的心境,還直接把朱熹看作了墨子楊子一類的人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揚鑣了。他敢這麽做,除了這番話兒極具說服力外,最主要的是通過楊溥的那番話兒,他倒也看清了,想要讓邏輯學不再遭人話柄,最關鍵的就是讓這幫清流無話可說,所以他上奏折除了辯解幾句外,還附帶了一四句詩詞。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詩詞通過朱瞻基的口念出,言官立即閉嘴了,不閉嘴不行,人家先有楊溥說話,傻子都知道,三楊素來和睦,楊溥說話,間接的就是楊士奇,楊榮說話,也就是說,楊崢的邏輯學有內閣的支持,誰敢去動這個眉頭。


    ^^^^^^^^^^^^^^^^^^^^^^^^^^^^^^^^^^^^^^^^^^^^^^^^^^^^^^^^^^^^


    第一更先送上,請圍觀,請訂閱,月初的月票也是很重要的說,有的話,麻煩諸位送下來!好了不多說了,碼字先!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