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時,更是學了漢人的那套製度,首次舉行科舉考試選拔官吏,那裏早已是漢人先進文化集聚的地方,王爺遷都升龍,隻需用漢人科舉那套法子,以八股取仕,便可收取此地才學之仕為己所用!
黎利能走到今日,眼光自不是尋常人可比,他雖仇恨大明,但不得不承認,阮廌這番話兒是極有道理的,明朝朱元璋,不過是個叫花子,得了天下後,聽從了文人的建議,弄了一套八股文,天下讀書人能不能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大明的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隻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製,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製義、製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麽,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複收大結,可以說極好的籠絡的人才,從而為朝廷所用,他有意問鼎寶座,籠絡天下讀書人,漢人的法子無疑是最好的,而能順利展開這法子,整個安南除了受漢人儒家文化極深的升龍外,再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與之相比。
“阮大人言之有理,升龍為漢人文化集中之地,如能一舉籠絡天下讀書人,與國實乃一件好事!”黎利頷了頷首道:“阮大人所慮隻怕不僅如此?“
阮廌點了點頭道:“王爺慧眼如炬,卑職甚感佩服,遷都升龍除了文化上的好處外,更大的好處來與王爺的需要?“
黎利目光一閃,盯著阮廌哦了聲,並沒有問出聲來。
阮廌與他相處極久且深,那裏還不知對方的那點心思,略一沉吟道:“王爺是個雄才大略之人,絕不會久與人下,他日做了大事,隻怕也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整個安南的君王。要想做安南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安南國內最為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
“周室迨成王三徙,豈三代之數君,徇於己私,妄自遷徙?以其圖大宅中,為億萬世子孫之計,上謹天命,下因民誌,苟有便則改,故國祚延長,風俗富阜,而丁、黎二家乃徇己私,忽天命,罔蹈商周之跡,常安厥邑於茲,致世代弗長,算數短促,百姓耗損,萬物失宜,朕甚痛之,不得不徙,況高王故都,大羅城宅,天地區域之中,得龍盤虎據之勢,正南北東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廣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塏,民居蔑昏墊之困,萬物極繁阜之豐,遍覽越邦,茲為勝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帝王之上都朕欲因此地利以定厥居,卿等如何?”。
黎利點了點頭道:“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高駢故都大羅城,居天下中,有龍蟠虎踞之勢,四方輻輳,人物蕃阜,誠帝王之上都也!”
阮廌的這番話兒很明顯,升龍乃是興王之帝,遷都升龍以獲得自李朝後的正統地位,黎利以一介商賈靠著過人的謀略,手段一步一步走到今日這個地位,日後想要做些什麽,他心知肚明,而這些都離不開一個“名”字,所以去升龍,還是為了日後大事做準備!“
“這第三點,便是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如今的城池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而眼下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若不盡快遷都,在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各地運送到乂安,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升龍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一旦遷都四麵八方的糧草都可以運送到升龍,縱然是明君再打來我們也不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是用兵第一要務,昔日楚漢交兵,漢高祖百戰百敗,始終不曾困絕,全都因為蕭何坐鎮關中,安撫百姓,負責兵員和糧餉的籌措與補給,由於幾經戰事,這時的關中已是滿目瘡痍,殘破不堪,秦都鹹陽被項羽放火燒了三個月,已成一片瓦礫。
蕭何留守關中後,馬上安撫百姓,恢複生產,全力收拾關中的殘破局麵。他一方麵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麵對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僅頒布實施新法,重新建立漢的統治秩序和統治機構,修建宮廷、縣城等等。另外又開放了原來秦朝的皇家苑囿園地,讓百姓耕種,賜給百姓爵位,減免租稅等等。他還讓百姓自行推舉年齡在50歲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們為“三老”,每鄉一人;再選各鄉裏的三老為縣三老,輔佐縣令,教化民眾,同時免去他們的徭役,並在每年的年末賜給他們酒肉。
這樣,由於蕭何辦事精明,施政有方,頒布利民法令,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複,建立了穩固的後方,使得資糧,饋餉不絕,今日敗了,明日重新招兵買馬,因有軍餉,有糧草,很快就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而項羽卻不然,他雖力拔山兮氣蓋世,卻有勇無謀,糧道一直不穩定,後來糧草為彭越、英布所斷,資糧匱乏,雖然百戰百勝,但垓下一敗,落了一個自刎烏江的下場,倘若他當年留守關中,未必就有這個下場了。“
此話一出,不僅是黎利點頭,便是一直對阮廌有些瞧不起的黎思齊也暗暗點了點頭,他熟讀史書,與這段楚漢之爭很是清楚,當年群臣問漢高祖劉邦,是如何奪取天下?項羽又為什麽會失去天下?”群臣眾說不一。劉邦後曰:“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我不比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他們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項羽隻有一個範增還不去重用,因此敗在我大漢朝的手中。”
不難看出,劉邦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這三人亦被稱為“漢初三傑。”
其後,劉邦論功行賞。定蕭何為首功,封他為酂侯,食邑最多。諸侯分封完畢,接著是排位次。群臣曰:“平陽侯曹參跟隨陛下南征北戰,身受餘處七十處戰傷,攻城略地,功勞最多,應排第一。”劉邦已經壓過大家一次,重封了蕭何,對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說什麽,不過他心裏仍然認為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這時,關內侯鄂君曰道:“在楚漢戰爭中,陛下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隻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陛下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轉漕關中,才保證了供應。
這些都是創立漢家天下流傳後世的大功勞,怎麽能把像曹參等人隻是一時的戰功列在萬世之功的前麵呢!依臣之見,蕭何應排第一,曹參第二。”鄂君的這番議論,正中劉邦下懷,於是順水推舟,把蕭何排為第一,準許他穿鞋帶劍上殿,並封了蕭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並加封蕭何二千戶。這樣,蕭何位列眾卿之首,被稱為“開國第一侯”,食邑萬戶。可以說,這與蕭何坐鎮關中保證糧草離不開的,同時也說明關中之地,比起項羽的彭城可要便利的多,若不然縱然蕭何再有能力,也不能做到那樣的及時,便捷。
阮廌繼續道:“第四,乂安雖也算我安南國的軍事要地,領二州(南靖州、驩州)八縣(衙儀、丕祿、古杜、支羅、直福、土油、偈江、土黃),但地處偏南,地形多山,氣候幹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這些莫不是製約的大王進一步發展!“說到這兒,看了一眼黎利道:”若王爺隻想一統安南南部,坐鎮乂安倒也足夠應付,可王爺……?“
阮廌話雖沒說完,但話中之意,黎利如何不知,他雖多次與臣下的交談中,透露了他想開國的看法。
當時群臣們都認為:”明yin刑虐政,久失民心,帝反其道而用之,以仁易暴,以治易亂,此所以成功之速也。”
^^^^^^^^^^^^^^^^^^^^^^^^^^^^^^^^^
ps:當年商朝傳到盤庚這一代,遷都五次,周朝傳到周成王這一代,遷都三次。這些遷都的帝王,難道都是為了一己之利,就隨便決定遷都的嗎?非也!他們遷都,要麽是為開疆拓土,要麽是為居中鎮守,都是為了後世子孫的利益。這樣的遷都決定,上合天意,下符民心,隻要是利國利民,就行該頒布實施。所以遷都之後才能國家強盛,人民富足。而丁黎兩朝的帝王(丁黎二家應該指2個王朝吧)乃是為了自己的私立,不顧天意民心,隨隨便便就做出遷都的決定,以致勞民傷財,引起社會動蕩,氣數耗盡,最終國破家亡。寡人耳聞目睹,對此是深惡而痛絕之啊!所以此地不能久居,必須遷都!
遷到哪去呢?
寡人覺得當年高王朝(高王應該指朝代吧)的都城--大羅城很合適,此地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方向周正,陰陽得宜,正是龍盤虎踞的風水寶地!依寡人看,我大越諸邦,無出其右者!!真是四方聚匯之要地,帝業傳承之上都!
所以寡人決定,如此寶地不可錯過!就大羅城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黎利能走到今日,眼光自不是尋常人可比,他雖仇恨大明,但不得不承認,阮廌這番話兒是極有道理的,明朝朱元璋,不過是個叫花子,得了天下後,聽從了文人的建議,弄了一套八股文,天下讀書人能不能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大明的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隻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製,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製義、製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麽,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複收大結,可以說極好的籠絡的人才,從而為朝廷所用,他有意問鼎寶座,籠絡天下讀書人,漢人的法子無疑是最好的,而能順利展開這法子,整個安南除了受漢人儒家文化極深的升龍外,再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與之相比。
“阮大人言之有理,升龍為漢人文化集中之地,如能一舉籠絡天下讀書人,與國實乃一件好事!”黎利頷了頷首道:“阮大人所慮隻怕不僅如此?“
阮廌點了點頭道:“王爺慧眼如炬,卑職甚感佩服,遷都升龍除了文化上的好處外,更大的好處來與王爺的需要?“
黎利目光一閃,盯著阮廌哦了聲,並沒有問出聲來。
阮廌與他相處極久且深,那裏還不知對方的那點心思,略一沉吟道:“王爺是個雄才大略之人,絕不會久與人下,他日做了大事,隻怕也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整個安南的君王。要想做安南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安南國內最為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
“周室迨成王三徙,豈三代之數君,徇於己私,妄自遷徙?以其圖大宅中,為億萬世子孫之計,上謹天命,下因民誌,苟有便則改,故國祚延長,風俗富阜,而丁、黎二家乃徇己私,忽天命,罔蹈商周之跡,常安厥邑於茲,致世代弗長,算數短促,百姓耗損,萬物失宜,朕甚痛之,不得不徙,況高王故都,大羅城宅,天地區域之中,得龍盤虎據之勢,正南北東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廣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塏,民居蔑昏墊之困,萬物極繁阜之豐,遍覽越邦,茲為勝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帝王之上都朕欲因此地利以定厥居,卿等如何?”。
黎利點了點頭道:“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高駢故都大羅城,居天下中,有龍蟠虎踞之勢,四方輻輳,人物蕃阜,誠帝王之上都也!”
阮廌的這番話兒很明顯,升龍乃是興王之帝,遷都升龍以獲得自李朝後的正統地位,黎利以一介商賈靠著過人的謀略,手段一步一步走到今日這個地位,日後想要做些什麽,他心知肚明,而這些都離不開一個“名”字,所以去升龍,還是為了日後大事做準備!“
“這第三點,便是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如今的城池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而眼下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若不盡快遷都,在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各地運送到乂安,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升龍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一旦遷都四麵八方的糧草都可以運送到升龍,縱然是明君再打來我們也不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是用兵第一要務,昔日楚漢交兵,漢高祖百戰百敗,始終不曾困絕,全都因為蕭何坐鎮關中,安撫百姓,負責兵員和糧餉的籌措與補給,由於幾經戰事,這時的關中已是滿目瘡痍,殘破不堪,秦都鹹陽被項羽放火燒了三個月,已成一片瓦礫。
蕭何留守關中後,馬上安撫百姓,恢複生產,全力收拾關中的殘破局麵。他一方麵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麵對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僅頒布實施新法,重新建立漢的統治秩序和統治機構,修建宮廷、縣城等等。另外又開放了原來秦朝的皇家苑囿園地,讓百姓耕種,賜給百姓爵位,減免租稅等等。他還讓百姓自行推舉年齡在50歲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們為“三老”,每鄉一人;再選各鄉裏的三老為縣三老,輔佐縣令,教化民眾,同時免去他們的徭役,並在每年的年末賜給他們酒肉。
這樣,由於蕭何辦事精明,施政有方,頒布利民法令,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複,建立了穩固的後方,使得資糧,饋餉不絕,今日敗了,明日重新招兵買馬,因有軍餉,有糧草,很快就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而項羽卻不然,他雖力拔山兮氣蓋世,卻有勇無謀,糧道一直不穩定,後來糧草為彭越、英布所斷,資糧匱乏,雖然百戰百勝,但垓下一敗,落了一個自刎烏江的下場,倘若他當年留守關中,未必就有這個下場了。“
此話一出,不僅是黎利點頭,便是一直對阮廌有些瞧不起的黎思齊也暗暗點了點頭,他熟讀史書,與這段楚漢之爭很是清楚,當年群臣問漢高祖劉邦,是如何奪取天下?項羽又為什麽會失去天下?”群臣眾說不一。劉邦後曰:“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我不比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他們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項羽隻有一個範增還不去重用,因此敗在我大漢朝的手中。”
不難看出,劉邦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這三人亦被稱為“漢初三傑。”
其後,劉邦論功行賞。定蕭何為首功,封他為酂侯,食邑最多。諸侯分封完畢,接著是排位次。群臣曰:“平陽侯曹參跟隨陛下南征北戰,身受餘處七十處戰傷,攻城略地,功勞最多,應排第一。”劉邦已經壓過大家一次,重封了蕭何,對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說什麽,不過他心裏仍然認為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這時,關內侯鄂君曰道:“在楚漢戰爭中,陛下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隻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陛下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轉漕關中,才保證了供應。
這些都是創立漢家天下流傳後世的大功勞,怎麽能把像曹參等人隻是一時的戰功列在萬世之功的前麵呢!依臣之見,蕭何應排第一,曹參第二。”鄂君的這番議論,正中劉邦下懷,於是順水推舟,把蕭何排為第一,準許他穿鞋帶劍上殿,並封了蕭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並加封蕭何二千戶。這樣,蕭何位列眾卿之首,被稱為“開國第一侯”,食邑萬戶。可以說,這與蕭何坐鎮關中保證糧草離不開的,同時也說明關中之地,比起項羽的彭城可要便利的多,若不然縱然蕭何再有能力,也不能做到那樣的及時,便捷。
阮廌繼續道:“第四,乂安雖也算我安南國的軍事要地,領二州(南靖州、驩州)八縣(衙儀、丕祿、古杜、支羅、直福、土油、偈江、土黃),但地處偏南,地形多山,氣候幹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這些莫不是製約的大王進一步發展!“說到這兒,看了一眼黎利道:”若王爺隻想一統安南南部,坐鎮乂安倒也足夠應付,可王爺……?“
阮廌話雖沒說完,但話中之意,黎利如何不知,他雖多次與臣下的交談中,透露了他想開國的看法。
當時群臣們都認為:”明yin刑虐政,久失民心,帝反其道而用之,以仁易暴,以治易亂,此所以成功之速也。”
^^^^^^^^^^^^^^^^^^^^^^^^^^^^^^^^^
ps:當年商朝傳到盤庚這一代,遷都五次,周朝傳到周成王這一代,遷都三次。這些遷都的帝王,難道都是為了一己之利,就隨便決定遷都的嗎?非也!他們遷都,要麽是為開疆拓土,要麽是為居中鎮守,都是為了後世子孫的利益。這樣的遷都決定,上合天意,下符民心,隻要是利國利民,就行該頒布實施。所以遷都之後才能國家強盛,人民富足。而丁黎兩朝的帝王(丁黎二家應該指2個王朝吧)乃是為了自己的私立,不顧天意民心,隨隨便便就做出遷都的決定,以致勞民傷財,引起社會動蕩,氣數耗盡,最終國破家亡。寡人耳聞目睹,對此是深惡而痛絕之啊!所以此地不能久居,必須遷都!
遷到哪去呢?
寡人覺得當年高王朝(高王應該指朝代吧)的都城--大羅城很合適,此地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方向周正,陰陽得宜,正是龍盤虎踞的風水寶地!依寡人看,我大越諸邦,無出其右者!!真是四方聚匯之要地,帝業傳承之上都!
所以寡人決定,如此寶地不可錯過!就大羅城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