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信念下,言官們如打不死的小強,彈劾再接再厲,攻勢更加迅猛,若說先前是黎明前的暴風雨,那麽這會兒就是徹底的暴風雨了,在李時勉的組織下,言官極力抨擊楊崢“威製朝紳,專擅國柄”,暗示他連皇上的意誌都可以操縱,對於這樣的奸臣,應該立即予以罷斥。麵對這等子午須有的攻擊,宣宗皇帝徹底憤怒了,先是讓錦衣衛將抓了幾個帶頭鬧事的推到午門前著實打了一頓屁股,可他卻不知,這幫以敢於廷爭麵折而聲名天下,並且名垂”竹帛”。死是人人都懼怕的,但隻是屁股上挨幾板子就可以名垂千古。因此,不管朝廷討論的事情是對是錯,純為反對而反對,而冒險騙取廷杖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這一頓打,不但沒有讓言官們知難而退,反而讓他們興奮,甚至不少人看到了名垂青史的希望,提起的褲子再接再厲的彈劾,大有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崇高境界。
如此一來,弄得宣宗皇帝有些不知所措,隻是回複“楊愛卿是朕的舊人,一直很忠誠,才不會像你們說的那樣”。這批示著實有些無力,並不能使言路心服。才過了一天的功夫,李時勉糾結一幫人,再一次彈劾楊崢 “奸惡五事”。每遭彈劾,楊崢也不反駁,隻是上疏申辯求退,而皇帝卻不準,雙方就這樣周而始終僵持不下。
李時勉見狀,三日後,又一疏入,言辭極盡尖刻:“吏部左侍郎楊崢剛愎自用,欠缺作為重臣的基本素質,表麵上故作求退的姿態,其實內心患得患失。屢次遭劾,屢次申辯,每次一被留用立馬就得意洋洋地複出視事,還有比他更厚臉皮的嗎?這已經成為朝野中外的笑話,哪裏還像個盛世朝廷的樣子呢?下次他再申請辭職,陛下索性就滿足他的要求吧。大不了多給他一些優恤禮遇,以保存他的幾分顏麵,別再讓他繼續出來丟人現眼了,最後來一句,天下在沒有比楊崢更丟人現眼的官兒了?“
楊崢徹底遵從徐朗的建議,示弱就弱到底,麵對如此的辱罵,他愣是更沒事人的一樣,還自我安慰了一番,跟以打嘴仗為生的言官辯論,那叫自取欺辱的行為,天下的“真理越辯越明“是不假,可那樣看誰,若碰上了神一般的對手,真理自是無須多說,可若碰上了豬一般的隊友,那就不好說了,真理就不再是真理了,所以一個聰明人是不會跟一群瘋狗去爭論,他會把你拉到和他一樣的水平,再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說,被一幫瘋狗拉入其中,在一個狗的世界裏,即便是聰明如人,也還陷入這種低級層次的爭辯而無法自拔,越錯越說,越說越錯。當捕風捉影已成常態,當人們說來說去,不過是一些罵人的話兒時候,世間再豐富的語言,也不過是相互謾罵,相互潑汙水的工具而已,這樣的局麵,自己身為大明堂堂吏部侍郎又豈能輕易入局呢?
這一番自我安慰,頓時讓心境開闊不少,再看瘋狗的撕咬也不過是一笑而過了,隻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不能什麽都不做,那樣落在旁人的眼裏,就是自傲自大了,隻怕又多來一份驕傲自大的罪名了。
在眾人的期盼之下,曆經滄桑的楊大人這次沒有上奏折,而是寫了一首詩,詩詞是他那手的東西,加上這半個月來,天天被一群瘋狗圍著撕咬,日子的確不好過,感悟不免多了幾分,所以這首小詩寫得還不錯,當日就從吏部的簽押房傳了出去,很快人人都能吟唱兩句。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這樣的詩詞當然入不得言官的法眼,到是翰林院對這首詩加以讚揚,並且積極的加以宣示,經過幾年的熏陶,他們無論是認識層麵,還是對詩詞的理解,接受上都提高了不少,這樣的一首偶然小令在他們看來,不但充滿情趣哲理,而且珠潤玉圓,朗朗上口而且餘味無窮,意溢於言外——,經過一番引經據典,拋磚引玉,這首詩詞被翰林院的天之驕子,看做了一首局部的象征性詩詞,如,“雲——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關係構成,都可以因為讀者個人情感閱曆的差異及體驗強度的深淺而進行不同的理解或組構。這正是“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易•係辭》)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個別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際挫折,或情感陰差陽錯,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無奈苦笑,悵然若失……人生,必然會有這樣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會”。而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必將成為永難忘懷的記憶而長伴人生。這等別具一格的表現手法,正是表現了楊侍郎安貧樂道的曠達胸懷和一種詩酒逍遙的人生境界,古往今來可謂無人能及,一時人人加以唱諾,反而是寫這首小令的楊大人,聽到到了這樣的一番話兒,哭笑不得。
誰知無心插柳的一首小令,竟別開生麵的成了陰,京城百官有感於楊侍郎的曠達胸懷,著實在不忍心他這麽被言官無端的謾罵下去,一些官兒開始有意調和雙方的矛盾,其中以老好人薛瑄最是積極。
這薛瑄倒也是個人物,其祖上乃書香世家,祖父薛仲義精通經史,因時值元末戰亂,不願應考做官,大半生均在家鄉教書。父親薛貞於洪武十七年中舉後,曆任河北元氏、河南滎陽、河北玉田、河南鄢陵等縣的儒學教諭達三十餘年。
薛瑄因有良好的求學環境,再加上生性聰穎,在六七歲時便能對《小學》、四書熟習背誦,十一二歲就會寫詩作賦。
永樂元年,薛瑄的父親在任滎陽縣教諭時,河南布政司參政陳宗問前來巡視,在船上偶有感觸,隨口吟出”綠水無憂風皺麵”,但一時想不出對句,便求教於在場官吏,結果無一人能夠對得上來。父親回家將此事告訴薛瑄,他稍加思索便道出”青山不老雪白頭”。陳宗問得知後,頗感驚奇,便親臨學舍看望,還索閱了他平時的詩作,稱他才學出眾,長大一定能成大器。
永樂十七年,薛瑄的父親改任鄢陵縣教諭。年近三十歲的他仍然隨父親求學。不過這時他已將主要精力用於研讀程朱理學,並泛及子史百家、天文地理等,而對科舉的學問並不感興趣。但事有蹊蹺,按照當時規定,凡教諭所在縣長期無人能考上舉人、貢生時,就要將其充發到邊遠地區服役。出於無奈,薛瑄隻得聽從父命,於次年八月參加了河南全省鄉試,考中了庚子頭名解元;翌年,又赴京師參加了全國會試,登甲榜賜進士及第。從此便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因為人性子溫和,學問出眾,加上嚴於律己,勤廉從政,剛直不阿,執法如山,被譽為”光明俊偉”的清官。
宣德三年,明宣宗擬重整風紀,在內閣首輔楊士奇等的舉薦下,薛瑄被任命為廣東道監察禦史,並監湖廣銀場。湖廣銀場即沅州銀場,轄湘西十餘縣二十多多處銀礦,有民夫五十餘萬人。算得上窮山惡水,由於多年管理混亂,貪汙成風,亟待整治。薛瑄初上任時,深知肩負責任重大,便以唐詩”此鄉多寶玉,切莫厭清貧”自警。他輪流駐於沅州、辰溪和瀘溪等處,往複巡視,明察暗訪,承辦要案,特別是對貪汙受賄者都一一上報革除官職,依法嚴懲。從而使府縣及銀場秩序井然,民眾誇讚不已。他在任三年,未回過一次家。離任時兩袖清風,為天下稱道,名聲頗為響亮。
此番他出這個頭,一方麵這種無休無止的爭鬥,著實不利於朝政,另一方麵做了這麽多年的禦史,有幾分薄名,與言官中,說話兒還有幾分影響力,所以才動了這個心思。
一番活動下,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兒,倒也被他辦成了,這一日雙方相約於食堂會食。
起先氣氛還不錯,大家都是文人,詩詞歌賦無所不談,仿佛雙方彼此的彈劾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著實讓眾人歡喜了一番,而身為這次的和事老,薛暄自是極力調和,說些什麽將相和的故事,希望雙方能站在朝廷的大義上,罷手言和好大明的官場一團和氣,本來好好的,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提什麽詩詞,這幫言官都是文人墨客,詩詞說起來,自是想起了楊崢最近的傳揚天下的《偶然》了,雖說楊大人偶然所寫,表達的也不過是自己的一點鬱悶的心情吧了。
如此一來,弄得宣宗皇帝有些不知所措,隻是回複“楊愛卿是朕的舊人,一直很忠誠,才不會像你們說的那樣”。這批示著實有些無力,並不能使言路心服。才過了一天的功夫,李時勉糾結一幫人,再一次彈劾楊崢 “奸惡五事”。每遭彈劾,楊崢也不反駁,隻是上疏申辯求退,而皇帝卻不準,雙方就這樣周而始終僵持不下。
李時勉見狀,三日後,又一疏入,言辭極盡尖刻:“吏部左侍郎楊崢剛愎自用,欠缺作為重臣的基本素質,表麵上故作求退的姿態,其實內心患得患失。屢次遭劾,屢次申辯,每次一被留用立馬就得意洋洋地複出視事,還有比他更厚臉皮的嗎?這已經成為朝野中外的笑話,哪裏還像個盛世朝廷的樣子呢?下次他再申請辭職,陛下索性就滿足他的要求吧。大不了多給他一些優恤禮遇,以保存他的幾分顏麵,別再讓他繼續出來丟人現眼了,最後來一句,天下在沒有比楊崢更丟人現眼的官兒了?“
楊崢徹底遵從徐朗的建議,示弱就弱到底,麵對如此的辱罵,他愣是更沒事人的一樣,還自我安慰了一番,跟以打嘴仗為生的言官辯論,那叫自取欺辱的行為,天下的“真理越辯越明“是不假,可那樣看誰,若碰上了神一般的對手,真理自是無須多說,可若碰上了豬一般的隊友,那就不好說了,真理就不再是真理了,所以一個聰明人是不會跟一群瘋狗去爭論,他會把你拉到和他一樣的水平,再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說,被一幫瘋狗拉入其中,在一個狗的世界裏,即便是聰明如人,也還陷入這種低級層次的爭辯而無法自拔,越錯越說,越說越錯。當捕風捉影已成常態,當人們說來說去,不過是一些罵人的話兒時候,世間再豐富的語言,也不過是相互謾罵,相互潑汙水的工具而已,這樣的局麵,自己身為大明堂堂吏部侍郎又豈能輕易入局呢?
這一番自我安慰,頓時讓心境開闊不少,再看瘋狗的撕咬也不過是一笑而過了,隻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不能什麽都不做,那樣落在旁人的眼裏,就是自傲自大了,隻怕又多來一份驕傲自大的罪名了。
在眾人的期盼之下,曆經滄桑的楊大人這次沒有上奏折,而是寫了一首詩,詩詞是他那手的東西,加上這半個月來,天天被一群瘋狗圍著撕咬,日子的確不好過,感悟不免多了幾分,所以這首小詩寫得還不錯,當日就從吏部的簽押房傳了出去,很快人人都能吟唱兩句。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這樣的詩詞當然入不得言官的法眼,到是翰林院對這首詩加以讚揚,並且積極的加以宣示,經過幾年的熏陶,他們無論是認識層麵,還是對詩詞的理解,接受上都提高了不少,這樣的一首偶然小令在他們看來,不但充滿情趣哲理,而且珠潤玉圓,朗朗上口而且餘味無窮,意溢於言外——,經過一番引經據典,拋磚引玉,這首詩詞被翰林院的天之驕子,看做了一首局部的象征性詩詞,如,“雲——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關係構成,都可以因為讀者個人情感閱曆的差異及體驗強度的深淺而進行不同的理解或組構。這正是“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易•係辭》)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個別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際挫折,或情感陰差陽錯,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無奈苦笑,悵然若失……人生,必然會有這樣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會”。而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必將成為永難忘懷的記憶而長伴人生。這等別具一格的表現手法,正是表現了楊侍郎安貧樂道的曠達胸懷和一種詩酒逍遙的人生境界,古往今來可謂無人能及,一時人人加以唱諾,反而是寫這首小令的楊大人,聽到到了這樣的一番話兒,哭笑不得。
誰知無心插柳的一首小令,竟別開生麵的成了陰,京城百官有感於楊侍郎的曠達胸懷,著實在不忍心他這麽被言官無端的謾罵下去,一些官兒開始有意調和雙方的矛盾,其中以老好人薛瑄最是積極。
這薛瑄倒也是個人物,其祖上乃書香世家,祖父薛仲義精通經史,因時值元末戰亂,不願應考做官,大半生均在家鄉教書。父親薛貞於洪武十七年中舉後,曆任河北元氏、河南滎陽、河北玉田、河南鄢陵等縣的儒學教諭達三十餘年。
薛瑄因有良好的求學環境,再加上生性聰穎,在六七歲時便能對《小學》、四書熟習背誦,十一二歲就會寫詩作賦。
永樂元年,薛瑄的父親在任滎陽縣教諭時,河南布政司參政陳宗問前來巡視,在船上偶有感觸,隨口吟出”綠水無憂風皺麵”,但一時想不出對句,便求教於在場官吏,結果無一人能夠對得上來。父親回家將此事告訴薛瑄,他稍加思索便道出”青山不老雪白頭”。陳宗問得知後,頗感驚奇,便親臨學舍看望,還索閱了他平時的詩作,稱他才學出眾,長大一定能成大器。
永樂十七年,薛瑄的父親改任鄢陵縣教諭。年近三十歲的他仍然隨父親求學。不過這時他已將主要精力用於研讀程朱理學,並泛及子史百家、天文地理等,而對科舉的學問並不感興趣。但事有蹊蹺,按照當時規定,凡教諭所在縣長期無人能考上舉人、貢生時,就要將其充發到邊遠地區服役。出於無奈,薛瑄隻得聽從父命,於次年八月參加了河南全省鄉試,考中了庚子頭名解元;翌年,又赴京師參加了全國會試,登甲榜賜進士及第。從此便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因為人性子溫和,學問出眾,加上嚴於律己,勤廉從政,剛直不阿,執法如山,被譽為”光明俊偉”的清官。
宣德三年,明宣宗擬重整風紀,在內閣首輔楊士奇等的舉薦下,薛瑄被任命為廣東道監察禦史,並監湖廣銀場。湖廣銀場即沅州銀場,轄湘西十餘縣二十多多處銀礦,有民夫五十餘萬人。算得上窮山惡水,由於多年管理混亂,貪汙成風,亟待整治。薛瑄初上任時,深知肩負責任重大,便以唐詩”此鄉多寶玉,切莫厭清貧”自警。他輪流駐於沅州、辰溪和瀘溪等處,往複巡視,明察暗訪,承辦要案,特別是對貪汙受賄者都一一上報革除官職,依法嚴懲。從而使府縣及銀場秩序井然,民眾誇讚不已。他在任三年,未回過一次家。離任時兩袖清風,為天下稱道,名聲頗為響亮。
此番他出這個頭,一方麵這種無休無止的爭鬥,著實不利於朝政,另一方麵做了這麽多年的禦史,有幾分薄名,與言官中,說話兒還有幾分影響力,所以才動了這個心思。
一番活動下,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兒,倒也被他辦成了,這一日雙方相約於食堂會食。
起先氣氛還不錯,大家都是文人,詩詞歌賦無所不談,仿佛雙方彼此的彈劾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著實讓眾人歡喜了一番,而身為這次的和事老,薛暄自是極力調和,說些什麽將相和的故事,希望雙方能站在朝廷的大義上,罷手言和好大明的官場一團和氣,本來好好的,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提什麽詩詞,這幫言官都是文人墨客,詩詞說起來,自是想起了楊崢最近的傳揚天下的《偶然》了,雖說楊大人偶然所寫,表達的也不過是自己的一點鬱悶的心情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