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般年景,其他地方,畝產米一石,江南地區畝產米可達二至三石,甚至還出現了畝產米達四石的記錄,這個記錄即便是今日,都不曾被打破過,這其中的原由,軍事是個聰明人應該明白?”
徐朗點了點頭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開封,位於豫東平原的中心,又稱汴梁、汴京,為宋朝國都長達一百六十八年,曆九帝,是當時著名的文化、經濟、藝術、政治中心,其繁榮程度,後世難以企及, 宋神宗熙寧十年國庫收入為7070萬貫,最高達到10。6億貫文,即便南宋丟失半壁江山,國庫財政收入竟也高達10億貫文,這樣的稅收後世難以企及。熙寧年間開封米價400文一石,宋代一石660公升約100市斤米,這麽高的米價,隻怕也之後宋人吃得起,這的確是個怪事?“
“怪事,軍師嚴重了,其實一點都不怪,一來宋人疆土不廣,耕種麵積不大,在人多眾多的情況下,實際生產出來的那些糧食根本不夠,但妙就妙在宋人懂得經營自己的土地,據我所知,比起本朝,宋代的百姓顯得要輕鬆的許多,與我朝的三十稅一賦稅相比,宋代的百姓賦稅還要高一些,他們推行的租調製不外乎兩種,所分成和定額製。分成製就是佃客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種地主的土地,秋收後除留農業稅和種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產量對分;用地主耕牛的,隻分得四成或三成。地主對其肥沃的土地多采取這種分成地租的方式。為了榨取更多的產量,地主往往監督佃客勞動。定額製則是佃客向地主租種土地,一般交納定額地租,數量大多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地主對生產幹預較少。
北宋時期,佃客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的強弱,在各地區間有較大差別,但總的趨勢是緩慢地向著減弱的方向發展。佃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離開原地主而佃種別的地主的土地。同時,客戶購買少量土地之後,就可以自立戶名,成為朝廷的稅戶,這種依賴關係的減弱,使得百姓更加自有,與土地的依賴必然會減少,在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的現象相當普遍。由於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加速,農民不再世代依附於某一地主,從而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利,他們可以不必拘泥與土地,可以從商,也可以重新當一個農戶,但事實證明,他們更多的人選擇了商業,紡織業,瓷器,造紙、印刷、製茶以及火器製造、礦質、造船業哪一個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業,農業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這種多麵選擇,一方麵固然讓朝廷喪失了農業人口,可你不可否認,宋代的耕種麵積太少,迫使百姓不得不另謀生路,而另一方麵百姓退出農業上的束縛,從土地上解脫了出來,將其資本融入商業之中,為了生存他們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技術,開場更大的市場,所以宋代的疆域明明不足大明的一半,卻創造了這個世間最輝煌的科技文化,最富裕的國庫,即便是人滿為患的百姓,也能吃得起660公升約100市斤的高價大米,農業手工業都科技很發達而且是貫穿始終。唐朝人口最盛時有五千多萬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時突破一億。即使是南宋時的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萬唐代耕地為337萬頃,宋代耕地472萬餘頃,宋朝礦產業、製瓷業、紡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印刷業、軍工業、金融業、飲食業、種茶業、製糖業、釀酒業、建築業、製鹽業、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等等無一不遠遠領先於唐朝,再看看我大明,賦稅三十稅一,不可謂不低,百姓的耕田足足比宋人多了一倍不止,可結果如何,無論是農業還是手工業,還是科技上都難以比肩宋代,你別忘了,大明是大一統的王朝,自洪武爺登基以來,便大力根治使明朝維持將近七十年的清廉政治,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推廣桑麻棉種植為手工業提供原料,他積蓄下來的錢與糧,為數不少,然而洪武積蓄下來的,不夠成祖花費的,事到如今為大明辛辛苦苦耕種的百姓竟吃不起糧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話?“
“的確是個笑話?“徐朗歎了聲道:”成祖在北京締造新都、疏通大運河,夏原吉便限製全國商人,隻許在北京以米換取“勘台”,於是北京各倉的米十分充裕。米是可以賣錢的,於是夏原吉解決了締造新都的費用問題。成祖又要張輔平定安南並五次親征漠北蒙古,夏原吉於是又準許邊疆各地“開中”,也應付了少軍費與軍糧的開支。胡熒“尋仙”、解縉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成祖的花費沒有止境,而夏原吉張羅的本事有限。於是,便自然而然也走向“通貨膨脹”的歪路。盡管永樂時期經濟發達、國泰民安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經過二十二個年頭的痛快花費,白米一石的價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貫,漲到五十貫了,這樣的米價在宋代算不上貴,可偏偏我們大明的百姓竟吃不起?這著實讓人費解的很?“
楊崢一笑道:“其實不難理解,剛才我已說過,是觀念的問題?”
徐朗似對這個問題沒有深入,或多或少不能理解楊崢的這說法,在他看來,百姓便是農戶,農戶耕種良田,想要獲得好的收成,自然要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去經營,要不然哪來的產量!沒產量一家人吃什麽,總不能吃黃土吧,所以大明的百姓為了獲得更高更多的產量,將大半的精力束縛在土地上,似宋朝那般自由散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也是他疑惑的地方,大明的百姓明明是天下最辛苦的人,卻偏偏是天下最吃不飽肚子的人,這種巨大的反差他不是沒有深思過,可這畢竟是一個大得超乎他思考的命題,始終找不到方向,直到楊崢與他的一番談話,讓他多少有些感悟,宋代疆土小,人口多,除了宋代在農業上的尋求技術的突破之外,更大的好處來自商業,如絲織技術有新的提高。蘇州、杭州、成都三個著名的官營織錦院,各有織機數百台,工匠數千人,規模宏大,分工細致,絲織品種類繁多,產品精致美觀。
南宋紡織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紡織業的進一步發。隨著棉花種植的推廣,棉紡織業逐漸普遍起四來。宋人《木棉》詩中有“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雲,……機杼終年積婦勤”等句,反映了扡子、彈花、紡紗、織布的勞動過程,以及所用鐵鋌、彈弓、紡車、織機等各種棉紡織工具,這些在大明是看不到的,至少是眼下看不到,事實上在商業上獲得得巨大成功,最直觀最有效的說辭,就是來自宋朝的國庫收入,大明自洪武登基如何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與移民墾荒,也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麵積占全國耕地的近十分之一,國庫一直並不充盈,便是到國力強大的永樂一朝,國庫也一直勉強能維持罷了,等永樂皇帝一死,繼皇位的仁宗不得不竭力節省糜費,增加收鈔的市稅與“門攤”(京師北平各個城門口的卡子稅)的稅率,同老百姓聲明一俟鈔價增高,便減除這所增的稅率。同時打擊貪官來獲取國庫充盈,可即便如此,國庫仍舊不夠用,反而是宋朝,疆土不及明朝一半,常年戰事不斷,又是割地又是巨額的賠款,可即便是如此,宋代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北宋中後期的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0000萬貫文。
大明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盡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一百多多年之後,盡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可論富裕程度遠遠不如宋代,這種直觀的感受,讓徐朗心頭困惑漸漸明朗,從宋熙寧10年(1077)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占30%,工商稅4911萬貫,占70%,而大明經過洪武爺勵精圖治數十年所得的賦稅200萬兩,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征收農業稅一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但宋代卻是個特例,狹小的疆土,連年的戰事,巨額的賠款,迫使宋代不得不將眼界放開,轉向了商業與海外的貿易。
--
一般年景,其他地方,畝產米一石,江南地區畝產米可達二至三石,甚至還出現了畝產米達四石的記錄,這個記錄即便是今日,都不曾被打破過,這其中的原由,軍事是個聰明人應該明白?”
徐朗點了點頭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開封,位於豫東平原的中心,又稱汴梁、汴京,為宋朝國都長達一百六十八年,曆九帝,是當時著名的文化、經濟、藝術、政治中心,其繁榮程度,後世難以企及, 宋神宗熙寧十年國庫收入為7070萬貫,最高達到10。6億貫文,即便南宋丟失半壁江山,國庫財政收入竟也高達10億貫文,這樣的稅收後世難以企及。熙寧年間開封米價400文一石,宋代一石660公升約100市斤米,這麽高的米價,隻怕也之後宋人吃得起,這的確是個怪事?“
“怪事,軍師嚴重了,其實一點都不怪,一來宋人疆土不廣,耕種麵積不大,在人多眾多的情況下,實際生產出來的那些糧食根本不夠,但妙就妙在宋人懂得經營自己的土地,據我所知,比起本朝,宋代的百姓顯得要輕鬆的許多,與我朝的三十稅一賦稅相比,宋代的百姓賦稅還要高一些,他們推行的租調製不外乎兩種,所分成和定額製。分成製就是佃客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種地主的土地,秋收後除留農業稅和種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產量對分;用地主耕牛的,隻分得四成或三成。地主對其肥沃的土地多采取這種分成地租的方式。為了榨取更多的產量,地主往往監督佃客勞動。定額製則是佃客向地主租種土地,一般交納定額地租,數量大多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地主對生產幹預較少。
北宋時期,佃客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的強弱,在各地區間有較大差別,但總的趨勢是緩慢地向著減弱的方向發展。佃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離開原地主而佃種別的地主的土地。同時,客戶購買少量土地之後,就可以自立戶名,成為朝廷的稅戶,這種依賴關係的減弱,使得百姓更加自有,與土地的依賴必然會減少,在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的現象相當普遍。由於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加速,農民不再世代依附於某一地主,從而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利,他們可以不必拘泥與土地,可以從商,也可以重新當一個農戶,但事實證明,他們更多的人選擇了商業,紡織業,瓷器,造紙、印刷、製茶以及火器製造、礦質、造船業哪一個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業,農業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這種多麵選擇,一方麵固然讓朝廷喪失了農業人口,可你不可否認,宋代的耕種麵積太少,迫使百姓不得不另謀生路,而另一方麵百姓退出農業上的束縛,從土地上解脫了出來,將其資本融入商業之中,為了生存他們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技術,開場更大的市場,所以宋代的疆域明明不足大明的一半,卻創造了這個世間最輝煌的科技文化,最富裕的國庫,即便是人滿為患的百姓,也能吃得起660公升約100市斤的高價大米,農業手工業都科技很發達而且是貫穿始終。唐朝人口最盛時有五千多萬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時突破一億。即使是南宋時的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萬唐代耕地為337萬頃,宋代耕地472萬餘頃,宋朝礦產業、製瓷業、紡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印刷業、軍工業、金融業、飲食業、種茶業、製糖業、釀酒業、建築業、製鹽業、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等等無一不遠遠領先於唐朝,再看看我大明,賦稅三十稅一,不可謂不低,百姓的耕田足足比宋人多了一倍不止,可結果如何,無論是農業還是手工業,還是科技上都難以比肩宋代,你別忘了,大明是大一統的王朝,自洪武爺登基以來,便大力根治使明朝維持將近七十年的清廉政治,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推廣桑麻棉種植為手工業提供原料,他積蓄下來的錢與糧,為數不少,然而洪武積蓄下來的,不夠成祖花費的,事到如今為大明辛辛苦苦耕種的百姓竟吃不起糧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話?“
“的確是個笑話?“徐朗歎了聲道:”成祖在北京締造新都、疏通大運河,夏原吉便限製全國商人,隻許在北京以米換取“勘台”,於是北京各倉的米十分充裕。米是可以賣錢的,於是夏原吉解決了締造新都的費用問題。成祖又要張輔平定安南並五次親征漠北蒙古,夏原吉於是又準許邊疆各地“開中”,也應付了少軍費與軍糧的開支。胡熒“尋仙”、解縉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成祖的花費沒有止境,而夏原吉張羅的本事有限。於是,便自然而然也走向“通貨膨脹”的歪路。盡管永樂時期經濟發達、國泰民安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經過二十二個年頭的痛快花費,白米一石的價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貫,漲到五十貫了,這樣的米價在宋代算不上貴,可偏偏我們大明的百姓竟吃不起?這著實讓人費解的很?“
楊崢一笑道:“其實不難理解,剛才我已說過,是觀念的問題?”
徐朗似對這個問題沒有深入,或多或少不能理解楊崢的這說法,在他看來,百姓便是農戶,農戶耕種良田,想要獲得好的收成,自然要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去經營,要不然哪來的產量!沒產量一家人吃什麽,總不能吃黃土吧,所以大明的百姓為了獲得更高更多的產量,將大半的精力束縛在土地上,似宋朝那般自由散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也是他疑惑的地方,大明的百姓明明是天下最辛苦的人,卻偏偏是天下最吃不飽肚子的人,這種巨大的反差他不是沒有深思過,可這畢竟是一個大得超乎他思考的命題,始終找不到方向,直到楊崢與他的一番談話,讓他多少有些感悟,宋代疆土小,人口多,除了宋代在農業上的尋求技術的突破之外,更大的好處來自商業,如絲織技術有新的提高。蘇州、杭州、成都三個著名的官營織錦院,各有織機數百台,工匠數千人,規模宏大,分工細致,絲織品種類繁多,產品精致美觀。
南宋紡織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紡織業的進一步發。隨著棉花種植的推廣,棉紡織業逐漸普遍起四來。宋人《木棉》詩中有“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雲,……機杼終年積婦勤”等句,反映了扡子、彈花、紡紗、織布的勞動過程,以及所用鐵鋌、彈弓、紡車、織機等各種棉紡織工具,這些在大明是看不到的,至少是眼下看不到,事實上在商業上獲得得巨大成功,最直觀最有效的說辭,就是來自宋朝的國庫收入,大明自洪武登基如何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與移民墾荒,也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麵積占全國耕地的近十分之一,國庫一直並不充盈,便是到國力強大的永樂一朝,國庫也一直勉強能維持罷了,等永樂皇帝一死,繼皇位的仁宗不得不竭力節省糜費,增加收鈔的市稅與“門攤”(京師北平各個城門口的卡子稅)的稅率,同老百姓聲明一俟鈔價增高,便減除這所增的稅率。同時打擊貪官來獲取國庫充盈,可即便如此,國庫仍舊不夠用,反而是宋朝,疆土不及明朝一半,常年戰事不斷,又是割地又是巨額的賠款,可即便是如此,宋代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北宋中後期的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0000萬貫文。
大明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盡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一百多多年之後,盡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可論富裕程度遠遠不如宋代,這種直觀的感受,讓徐朗心頭困惑漸漸明朗,從宋熙寧10年(1077)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占30%,工商稅4911萬貫,占70%,而大明經過洪武爺勵精圖治數十年所得的賦稅200萬兩,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征收農業稅一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但宋代卻是個特例,狹小的疆土,連年的戰事,巨額的賠款,迫使宋代不得不將眼界放開,轉向了商業與海外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