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衙中,六個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千戶矗立兩側,心中雖給沉寂壓抑得額頭微微沁汗,斜睨不遠處臉色陰晴不定的指揮使蔣賢,卻不敢伸手拭汗。
一直以來,蔣賢以為自己心中最為深恨者,便是曾經給自己一鞭之辱,那個囂張跋扈的涼國公藍玉。自皇帝陛下昭告天下,立皇孫朱允炆為大明儲君,藍玉,傅有德,馮勝,王弼等軍中宿將死後,他的心中已然明白自己和錦衣衛的宿命,腦海時常想起另外一些自自己年幼之時,便即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的家夥。一想起這些該當誅滅九族的家夥依舊享用著朝廷俸祿,逍遙自在,蔣賢的心中就充滿了不甘。
眼見天色逐漸黑了下來,蔣賢沉著臉站起身來,取過放置桌上的繡春刀,冷冷說道:“跟本官前去捉拿叛逆。”
自藍玉案爆發以來,涉及謀逆之罪,栽在錦衣衛手中的功臣宿將多不勝數,一眾千戶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此時聞得指揮使大人下令,誰敢出聲詢問?轟然領命後跟隨在蔣賢身後魚貫而出。
夜色掩映下的長街上,矗立著一座府邸,門口匾額上寫著“沈陽候府”數個大字。這座府邸較之其他公侯府邸規模遠遠不如,平日裏可謂門可羅雀,冷清至極,上至主人下至仆婦皆是深居簡出,不敢輕易招惹是非。原來這座府邸的主人便是昔年金山之役兵敗後,率北元軍民二十餘萬之眾,投降大明的北元太尉納哈楚獨子。納哈楚自降順後被皇帝朱元璋諭旨封為海西候,病故後其子察罕改封為沈陽候,居於此地。
長街上馬蹄踏在青石上得得作響,一隊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手持火把疾步而來。
一個頭發花白的蒙古老者聽得大門處轟然作響,顯見得有人砸門,忙不迭的奔來應門,平日裏忍氣吞聲下生活日久,使得他此時麵對來人這般極為無禮的舉動,依舊不敢高聲出言喝斥。
門閂落下,木門剛一打開之際,老者在火把照耀下尚未看清來人麵目,便給一隻大腳狠狠踹倒,踢作了滾地葫蘆,耳際傳來一片汙言穢語的喝罵之聲。
隨著十數個手持火把,如狼似虎的漢子一擁而入,一個冷冰冰的男子聲音朗聲說道:“錦衣衛查案而來,叫你主子速速出來說話。”
老者在火把映照下看清這些衝進家門的漢子個個身穿飛魚服,雖是手足亂顫,依舊掙紮著爬起身來,朝裏跌跌撞撞的跑去。
不一會兒的功夫,身材粗壯,麵生虯髯的察罕率領數個仆役快步而來,眼見自錦衣衛指揮使蔣賢以下眾人個個麵帶殺氣,強忍胸中怒氣,穩了穩心神,來到蔣賢身前,以漢話問道:“不知蔣大人到此有何貴幹?”
“奉陛下口諭,沈陽候察罕勾結藍玉意圖作亂,罪在不赦,特命下官抓入詔獄,嚴刑詢問。”蔣賢一字一頓的冷冷說道。麵色在火把映照下更顯陰晴不定,頗為詭異。
察罕聞言下雖則大驚,畢竟其父昔日身居北元太尉,他也是自幼在軍旅中長大,為人頗有膽色,轉身自身後仆役手中接過方才聞訊後取來的丹書鐵劵,沉聲說道:“小人有陛下欽賜丹書鐵劵在此……”耳中傳來一眾錦衣衛轟然大笑之聲,便即再也說不下去。
蔣賢揮手之下,兩個身手矯健的錦衣衛猱身撲上,一左一右擒住察罕臂膀。幾個仆役麵對手持鋼刀的錦衣衛,興不起一絲抵抗之心,在呼喝下驚得麵青唇白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
蔣賢緩步上前,冷冷說道:“陛下早有旨意,凡涉藍玉謀逆之案,不論爵位高低,官職大小,概不赦問。”
“你們這是栽贓陷害,我要覲見皇帝陛下伸冤。”自己的父親之所以迫不得已下投降,便是因為藍玉雪夜奇襲,攻破慶州。故此察罕內心之中早將藍玉恨之入骨,與他勾結謀反作亂這般罪名,隻怕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耳聞這個心狠手辣,讓世人談虎色變的錦衣衛指揮使竟以這般荒誕不經的罪名汙蔑自己,他不禁氣得手足亂顫,嘶聲吼道。
蔣賢眼見對方臉色逐漸蒼白,身軀顫抖,心中得意之下狂笑著抽出腰側繡春刀,以冰冷銳利的鋒刃架在察罕頸項之上,獰笑道:“你的祖宗木華黎,衝進別人家中殺人放火,奸淫擄掠之時,何嚐有過借口?本官好歹找了個借口不是?”言罷右手將繡春刀重重一拖。
察罕鮮血飛濺中慘叫一聲,倒下地來。蔣賢麵露猙獰之色,怒喝道:“沈陽候察罕謀逆作亂,率府中逆黨抗拒抓捕,滿門上下,罪不容誅。”
門外一眾錦衣衛百戶,校尉聞言轟然領命,腰側繡春刀紛紛出鞘,腳步紛亂下如狼似虎般湧入。
蔣賢伸左手拭去麵頰上飛濺而來的鮮血,眼見手上血跡殷紅,猶如自己幼年之時和父親身處汙穢而暗無天日的囚牢之中,給韃子毒打時流淌的鮮血一般怵目驚心,心中隻覺得無比的快意,充滿了複仇的快感,遠勝於昔日親眼目睹藍玉身死之時。
清晨時分,天光尚未大亮之際,應天城中一處毫不惹人注目的院落中,一個瘦弱而倔強的身影閃展騰挪之際,奮力揮拳踢腿,額頭沁汗下已然頗為疲憊,眼光掃過一旁矗立的嚴父,卻絲毫不敢懈怠。
一側廊下一個相貌平庸的少婦眼見兒子苦苦堅持的身影,不禁有些心疼,有心讓兒子歇一歇的話到了嘴邊,眼角掠過一旁虎視眈眈的夫君,話到了嘴邊卻還是不敢說出口開。
身穿布衣的蔣賢眼見這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苦苦撐持之狀,眼光中一絲平常絕不會出現的柔和之意一閃而沒。
少婦緩步來到蔣賢身側,柔聲說道:“楓兒聰慧,在私塾讀書甚得先生誇讚。”說到這裏,眼光中不由自主流露出幾許得意之色。
蔣賢默然片刻後澀然說道:“讀書尚可,他日不必科舉應試。”回想起自己平生所冤枉的那些人,那些為了貪墨幾十兩銀子就給砍頭抄家的官員,輕歎道:“做一個山野村夫,倒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這一輩子做過不計其數,以父母妻兒要挾他人就範的事兒,故此就連他的下屬也絲毫不知這位大人家中底細。
婦人愕然愕然注視著丈夫,心中充滿了不解。在她看來,自己的兒子若是他日讀書有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豈非大大的美事?自己的夫君是個做小生意之人,常常顛沛流離在外,數日不歸,她對夫君的話語不解之下頗有不滿,還是不敢鼓起勇氣出言反對,因為她內心之中總覺得自己的夫君身上總有那麽一絲說不出道不明的血腥味。
蔣賢轉頭對妻子道:“桌上的銀兩你好生收撿。”轉頭看了看伸手拭汗,朝自己走來的兒子,接道:“你明日買些布匹給他做一身衣衫吧。我今日要出遠門了,說不清何時歸來。”言罷自懷中掏出幾張紙來,交予妻子手中。
婦人回首眼見客廳桌上明顯比平時大的布包,細看手中幾張紙張,竟是城外數十畝良田的地契,不禁一呆。
“爹,你要去哪裏?”少年的雖是無知,然則內心之中的直覺卻遠比大人敏銳,此次耳聞父親又將出門,總覺得父親言語神情總有那麽一絲古裏古怪。
蔣賢強笑道:“爹欠了旁人的債,須得歸還才好。”眼見兒子一雙靈動的眼睛中流露出好奇之色,伸手拍了拍他稚嫩的肩膀,麵露凝重之色的說道:“你以後須得靠自己,千萬不要輕易欠了別人。須知這世上不是所有的債,都能以銀子償還。”說到這裏,他的腦海中突然回想起自己奉命前去藍玉府中抓捕滿門老幼之時,那個揮刀自殺,名叫王二虎的千戶。
月影西斜,禦書房中,李麟率領數個武功高強的屬下肅立一側,眼見禦書房總管薛京手中托盤上的那一杯酒,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快意。作為統領殿前一百零八名錦衣衛的首領,他雖和蔣賢互不統屬,內心之中對於蔣賢卻極為不服。在他看來,自己的武功智謀皆在蔣賢之上,為何此人卻能在應天城中呼風喚雨,令百官談虎色變,為何自己卻隻能守護宮中,不為世人所知?
蔣賢眼角斜睨之際,見得薛京手中托盤微微顫動,心中卻是波瀾不驚。自從懿文太子朱標辭世,皇帝陛下諭旨將皇太孫朱允炆冊封為儲君之後。他內心之中對於一眾功臣宿將以及自己的命運早已是一清二楚,此刻端起酒杯來腦海之中回想起的卻是昔年那個渾身血汙,奄奄待斃的父子二人,給一群頭裹紅巾的漢人義軍打破城池放出韃子囚牢,重見天日的情景。雙手端著酒杯轉身對著端坐書桌後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躬身道:“今日普天下千萬漢人得以生而為人,不是死而為奴,皆拜陛下所賜。”言罷仰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轉身步出殿外。
李麟眼見蔣賢將這一杯毒酒甘之如飴,心中不禁微微歎息一聲,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這個素來為自己所嫉恨的人之所以能成為天子親軍錦衣衛的首腦,絕不僅僅是因為武功與智謀。
朱元璋一言不發的注視著這一幕,饒是鐵石心腸,也不禁微微動容。他自然知曉若論對於自己的忠誠,隻怕這個蔣賢不在昔日徐達之下。自己親手創立的天子親軍錦衣衛,自大明立國以來殺功臣,查貪墨,偵伺北元軍情,可謂是血腥累累,無往而不利的快刀。朱允炆那雙柔弱的雙手能完全掌握這把快刀麽?更何況自朱允炆到滿朝文武百官皆將錦衣衛視若蛇蠍,可以預見自己一旦歸天,自己的孫兒勢必裁撤錦衣衛,既然如此,自己親手鑄就的快刀利刃,就由自己親手毀去吧。心中這般想,便即出言吩咐已然駭得麵青唇白的薛京伺候筆墨,親手擬旨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天子親軍錦衣衛查處謀逆之案多有濫施酷刑,皇孫朱允炆進言此舉實有傷天和,故裁撤錦衣衛,詔獄中一應刑具皆予以焚毀,衛中指揮同知,千戶,百戶等大小官員聽命於兵部,調至各地衛所軍中聽用。內外刑事不用再經過錦衣衛,不論大小直接送交三法司論處。
漆黑的夜色中,行進在禦道上的蔣賢腳步踉蹌,腹中絞痛難當,終於再也難以撐持,倒下地來。口鼻中雖不斷有黑色血跡湧出,他卻絲毫感覺不到痛苦一般,腦海中回想起那個奮力揮拳的少年,眼前逐漸模糊一片,暗自忖道:你爺爺,你爹,甚至是你出生之際就欠陛下的,就由為父盡數償還吧。咱們蔣家所欠的債,總算兩清了。想到這裏,他心中不禁如釋重負,一陣輕鬆,張口吐出一口黑血,氣絕身亡。
朔風吹拂,雪花飛舞。初冬的第一場雪終於降臨天地之間,極目遠眺,紫禁城各處大殿上的琉璃瓦皆是白茫茫一片。
朱允炆緩步上前,將一領披風覆蓋在滿頭白發的祖父身上。他年歲漸長,自從父親朱標逝世後,更覺得祖父日漸蒼老。假若說這個麵前的老人在他年幼之時更像一個不可冒犯的九五之尊,那麽目下這個老人在他麵前更像一個日近黃昏的祖父。
朱元璋緩緩轉過身來,眼前孫子的五官容貌依稀和早逝的朱標差相仿佛,心中微微歎息下,微笑說道:“有你的諸位王叔各自率軍駐守北方,塞外蠻夷皆不可窺伺我中原之地。”他這般說乃是因為心知肚明目下朝中的文官中,不滿自己大肆分藩的乃是大有人在,有些擔心孫子過多受到他們的影響。
朱允炆聞言默然良久,終於鼓足勇氣低聲說道:“韃靼,瓦剌來犯,有諸位王叔應付,若是王叔們有朝一日,不肯受命於朝廷,孫兒又該當如何應對呢?”
一直以來,蔣賢以為自己心中最為深恨者,便是曾經給自己一鞭之辱,那個囂張跋扈的涼國公藍玉。自皇帝陛下昭告天下,立皇孫朱允炆為大明儲君,藍玉,傅有德,馮勝,王弼等軍中宿將死後,他的心中已然明白自己和錦衣衛的宿命,腦海時常想起另外一些自自己年幼之時,便即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的家夥。一想起這些該當誅滅九族的家夥依舊享用著朝廷俸祿,逍遙自在,蔣賢的心中就充滿了不甘。
眼見天色逐漸黑了下來,蔣賢沉著臉站起身來,取過放置桌上的繡春刀,冷冷說道:“跟本官前去捉拿叛逆。”
自藍玉案爆發以來,涉及謀逆之罪,栽在錦衣衛手中的功臣宿將多不勝數,一眾千戶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此時聞得指揮使大人下令,誰敢出聲詢問?轟然領命後跟隨在蔣賢身後魚貫而出。
夜色掩映下的長街上,矗立著一座府邸,門口匾額上寫著“沈陽候府”數個大字。這座府邸較之其他公侯府邸規模遠遠不如,平日裏可謂門可羅雀,冷清至極,上至主人下至仆婦皆是深居簡出,不敢輕易招惹是非。原來這座府邸的主人便是昔年金山之役兵敗後,率北元軍民二十餘萬之眾,投降大明的北元太尉納哈楚獨子。納哈楚自降順後被皇帝朱元璋諭旨封為海西候,病故後其子察罕改封為沈陽候,居於此地。
長街上馬蹄踏在青石上得得作響,一隊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手持火把疾步而來。
一個頭發花白的蒙古老者聽得大門處轟然作響,顯見得有人砸門,忙不迭的奔來應門,平日裏忍氣吞聲下生活日久,使得他此時麵對來人這般極為無禮的舉動,依舊不敢高聲出言喝斥。
門閂落下,木門剛一打開之際,老者在火把照耀下尚未看清來人麵目,便給一隻大腳狠狠踹倒,踢作了滾地葫蘆,耳際傳來一片汙言穢語的喝罵之聲。
隨著十數個手持火把,如狼似虎的漢子一擁而入,一個冷冰冰的男子聲音朗聲說道:“錦衣衛查案而來,叫你主子速速出來說話。”
老者在火把映照下看清這些衝進家門的漢子個個身穿飛魚服,雖是手足亂顫,依舊掙紮著爬起身來,朝裏跌跌撞撞的跑去。
不一會兒的功夫,身材粗壯,麵生虯髯的察罕率領數個仆役快步而來,眼見自錦衣衛指揮使蔣賢以下眾人個個麵帶殺氣,強忍胸中怒氣,穩了穩心神,來到蔣賢身前,以漢話問道:“不知蔣大人到此有何貴幹?”
“奉陛下口諭,沈陽候察罕勾結藍玉意圖作亂,罪在不赦,特命下官抓入詔獄,嚴刑詢問。”蔣賢一字一頓的冷冷說道。麵色在火把映照下更顯陰晴不定,頗為詭異。
察罕聞言下雖則大驚,畢竟其父昔日身居北元太尉,他也是自幼在軍旅中長大,為人頗有膽色,轉身自身後仆役手中接過方才聞訊後取來的丹書鐵劵,沉聲說道:“小人有陛下欽賜丹書鐵劵在此……”耳中傳來一眾錦衣衛轟然大笑之聲,便即再也說不下去。
蔣賢揮手之下,兩個身手矯健的錦衣衛猱身撲上,一左一右擒住察罕臂膀。幾個仆役麵對手持鋼刀的錦衣衛,興不起一絲抵抗之心,在呼喝下驚得麵青唇白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
蔣賢緩步上前,冷冷說道:“陛下早有旨意,凡涉藍玉謀逆之案,不論爵位高低,官職大小,概不赦問。”
“你們這是栽贓陷害,我要覲見皇帝陛下伸冤。”自己的父親之所以迫不得已下投降,便是因為藍玉雪夜奇襲,攻破慶州。故此察罕內心之中早將藍玉恨之入骨,與他勾結謀反作亂這般罪名,隻怕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耳聞這個心狠手辣,讓世人談虎色變的錦衣衛指揮使竟以這般荒誕不經的罪名汙蔑自己,他不禁氣得手足亂顫,嘶聲吼道。
蔣賢眼見對方臉色逐漸蒼白,身軀顫抖,心中得意之下狂笑著抽出腰側繡春刀,以冰冷銳利的鋒刃架在察罕頸項之上,獰笑道:“你的祖宗木華黎,衝進別人家中殺人放火,奸淫擄掠之時,何嚐有過借口?本官好歹找了個借口不是?”言罷右手將繡春刀重重一拖。
察罕鮮血飛濺中慘叫一聲,倒下地來。蔣賢麵露猙獰之色,怒喝道:“沈陽候察罕謀逆作亂,率府中逆黨抗拒抓捕,滿門上下,罪不容誅。”
門外一眾錦衣衛百戶,校尉聞言轟然領命,腰側繡春刀紛紛出鞘,腳步紛亂下如狼似虎般湧入。
蔣賢伸左手拭去麵頰上飛濺而來的鮮血,眼見手上血跡殷紅,猶如自己幼年之時和父親身處汙穢而暗無天日的囚牢之中,給韃子毒打時流淌的鮮血一般怵目驚心,心中隻覺得無比的快意,充滿了複仇的快感,遠勝於昔日親眼目睹藍玉身死之時。
清晨時分,天光尚未大亮之際,應天城中一處毫不惹人注目的院落中,一個瘦弱而倔強的身影閃展騰挪之際,奮力揮拳踢腿,額頭沁汗下已然頗為疲憊,眼光掃過一旁矗立的嚴父,卻絲毫不敢懈怠。
一側廊下一個相貌平庸的少婦眼見兒子苦苦堅持的身影,不禁有些心疼,有心讓兒子歇一歇的話到了嘴邊,眼角掠過一旁虎視眈眈的夫君,話到了嘴邊卻還是不敢說出口開。
身穿布衣的蔣賢眼見這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苦苦撐持之狀,眼光中一絲平常絕不會出現的柔和之意一閃而沒。
少婦緩步來到蔣賢身側,柔聲說道:“楓兒聰慧,在私塾讀書甚得先生誇讚。”說到這裏,眼光中不由自主流露出幾許得意之色。
蔣賢默然片刻後澀然說道:“讀書尚可,他日不必科舉應試。”回想起自己平生所冤枉的那些人,那些為了貪墨幾十兩銀子就給砍頭抄家的官員,輕歎道:“做一個山野村夫,倒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這一輩子做過不計其數,以父母妻兒要挾他人就範的事兒,故此就連他的下屬也絲毫不知這位大人家中底細。
婦人愕然愕然注視著丈夫,心中充滿了不解。在她看來,自己的兒子若是他日讀書有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豈非大大的美事?自己的夫君是個做小生意之人,常常顛沛流離在外,數日不歸,她對夫君的話語不解之下頗有不滿,還是不敢鼓起勇氣出言反對,因為她內心之中總覺得自己的夫君身上總有那麽一絲說不出道不明的血腥味。
蔣賢轉頭對妻子道:“桌上的銀兩你好生收撿。”轉頭看了看伸手拭汗,朝自己走來的兒子,接道:“你明日買些布匹給他做一身衣衫吧。我今日要出遠門了,說不清何時歸來。”言罷自懷中掏出幾張紙來,交予妻子手中。
婦人回首眼見客廳桌上明顯比平時大的布包,細看手中幾張紙張,竟是城外數十畝良田的地契,不禁一呆。
“爹,你要去哪裏?”少年的雖是無知,然則內心之中的直覺卻遠比大人敏銳,此次耳聞父親又將出門,總覺得父親言語神情總有那麽一絲古裏古怪。
蔣賢強笑道:“爹欠了旁人的債,須得歸還才好。”眼見兒子一雙靈動的眼睛中流露出好奇之色,伸手拍了拍他稚嫩的肩膀,麵露凝重之色的說道:“你以後須得靠自己,千萬不要輕易欠了別人。須知這世上不是所有的債,都能以銀子償還。”說到這裏,他的腦海中突然回想起自己奉命前去藍玉府中抓捕滿門老幼之時,那個揮刀自殺,名叫王二虎的千戶。
月影西斜,禦書房中,李麟率領數個武功高強的屬下肅立一側,眼見禦書房總管薛京手中托盤上的那一杯酒,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快意。作為統領殿前一百零八名錦衣衛的首領,他雖和蔣賢互不統屬,內心之中對於蔣賢卻極為不服。在他看來,自己的武功智謀皆在蔣賢之上,為何此人卻能在應天城中呼風喚雨,令百官談虎色變,為何自己卻隻能守護宮中,不為世人所知?
蔣賢眼角斜睨之際,見得薛京手中托盤微微顫動,心中卻是波瀾不驚。自從懿文太子朱標辭世,皇帝陛下諭旨將皇太孫朱允炆冊封為儲君之後。他內心之中對於一眾功臣宿將以及自己的命運早已是一清二楚,此刻端起酒杯來腦海之中回想起的卻是昔年那個渾身血汙,奄奄待斃的父子二人,給一群頭裹紅巾的漢人義軍打破城池放出韃子囚牢,重見天日的情景。雙手端著酒杯轉身對著端坐書桌後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躬身道:“今日普天下千萬漢人得以生而為人,不是死而為奴,皆拜陛下所賜。”言罷仰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轉身步出殿外。
李麟眼見蔣賢將這一杯毒酒甘之如飴,心中不禁微微歎息一聲,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這個素來為自己所嫉恨的人之所以能成為天子親軍錦衣衛的首腦,絕不僅僅是因為武功與智謀。
朱元璋一言不發的注視著這一幕,饒是鐵石心腸,也不禁微微動容。他自然知曉若論對於自己的忠誠,隻怕這個蔣賢不在昔日徐達之下。自己親手創立的天子親軍錦衣衛,自大明立國以來殺功臣,查貪墨,偵伺北元軍情,可謂是血腥累累,無往而不利的快刀。朱允炆那雙柔弱的雙手能完全掌握這把快刀麽?更何況自朱允炆到滿朝文武百官皆將錦衣衛視若蛇蠍,可以預見自己一旦歸天,自己的孫兒勢必裁撤錦衣衛,既然如此,自己親手鑄就的快刀利刃,就由自己親手毀去吧。心中這般想,便即出言吩咐已然駭得麵青唇白的薛京伺候筆墨,親手擬旨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天子親軍錦衣衛查處謀逆之案多有濫施酷刑,皇孫朱允炆進言此舉實有傷天和,故裁撤錦衣衛,詔獄中一應刑具皆予以焚毀,衛中指揮同知,千戶,百戶等大小官員聽命於兵部,調至各地衛所軍中聽用。內外刑事不用再經過錦衣衛,不論大小直接送交三法司論處。
漆黑的夜色中,行進在禦道上的蔣賢腳步踉蹌,腹中絞痛難當,終於再也難以撐持,倒下地來。口鼻中雖不斷有黑色血跡湧出,他卻絲毫感覺不到痛苦一般,腦海中回想起那個奮力揮拳的少年,眼前逐漸模糊一片,暗自忖道:你爺爺,你爹,甚至是你出生之際就欠陛下的,就由為父盡數償還吧。咱們蔣家所欠的債,總算兩清了。想到這裏,他心中不禁如釋重負,一陣輕鬆,張口吐出一口黑血,氣絕身亡。
朔風吹拂,雪花飛舞。初冬的第一場雪終於降臨天地之間,極目遠眺,紫禁城各處大殿上的琉璃瓦皆是白茫茫一片。
朱允炆緩步上前,將一領披風覆蓋在滿頭白發的祖父身上。他年歲漸長,自從父親朱標逝世後,更覺得祖父日漸蒼老。假若說這個麵前的老人在他年幼之時更像一個不可冒犯的九五之尊,那麽目下這個老人在他麵前更像一個日近黃昏的祖父。
朱元璋緩緩轉過身來,眼前孫子的五官容貌依稀和早逝的朱標差相仿佛,心中微微歎息下,微笑說道:“有你的諸位王叔各自率軍駐守北方,塞外蠻夷皆不可窺伺我中原之地。”他這般說乃是因為心知肚明目下朝中的文官中,不滿自己大肆分藩的乃是大有人在,有些擔心孫子過多受到他們的影響。
朱允炆聞言默然良久,終於鼓足勇氣低聲說道:“韃靼,瓦剌來犯,有諸位王叔應付,若是王叔們有朝一日,不肯受命於朝廷,孫兒又該當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