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由於老父親屈發祥久病在床,滿香根本無法出門,老爹爹的過世對滿香來說是個解脫。中秋節薑秉公發請帖邀請李明秋南下獅泉鎮看戲,嶽母身體還硬朗,李明秋安排好嶽母和那個寄養的孩子張學友的生活,便用汽車拉著滿香去獅泉鎮看戲。
豈料滿香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李明秋的人氣。鳳棲縣大多數頭麵人物都帶著自己的小老婆,即使沒有小老婆的人帶的媳婦都被自己年輕許多,唯獨李明秋的夫人是原配。屈滿香可能比李明秋還大那麽一歲,夫妻倆一個扶著一個,看起來是那麽得體,人的氣質不是裝出來的,並不是夫榮妻貴,李明秋長袍馬褂瓜皮帽,在屈滿香的映襯下,顯得雍容華貴。
劉軍長也收到了請帖,但是劉軍長忙於軍務,由邢小蠻帶領著一群師團長前來為薑秉公助興。那些軍爺們也大都帶著老婆。往年也有軍官來獅泉鎮看戲,但是沒有今年這麽多,而且都不帶老婆。可能抗戰勝利了,劉軍長故意給軍官們放假,讓軍官們也利用和平時期出來消遣,體驗民俗風情。
堡子裏盡管有許多空置的房子,但是往年都不安排客人居住,薑秉公思慮再三,讓軍爺們住到吊莊太遠,隻得安排這些軍人住進堡子裏邊。
獅泉鎮呈現出一片和平年代的繁榮景象,兩台大戲前來助興,沿街的商鋪和一些殷實人家也籌錢請來了皮影戲、線戲、木偶戲,在庭院內演出。耍猴的、賣藝的、雜耍的在棒槌廟外的空場子地裏拉一圈繩子,觀眾在繩子外邊圍一圈,耍一陣子便停下來,把銅鑼翻過來收錢。戲樓旁邊賣什麽吃食的都有,薑秉公的民團三五成群,向那些小商小販們和雜耍的收費。羊毛雖小、眾毛成氈,每年八月十五民團都能收取不少費用。
當然,前來為薑秉公助興的少不了疙瘩,不過疙瘩還帶來兩個特殊的客人,靳之林和明善和尚。
那一天疙瘩上山,無意識說出來獅泉鎮八月十五廟會。靳之林一聽來了興趣,跟疙瘩相約,要去看廟會。十裏鄉俗不一般,靳之林對sx這邊的風俗習慣也非常感興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參加廟會就等於遊山玩水。
郭宇村到獅泉鎮原來有一條小路,這幾年走得人多了,漸漸地汽車也能通行。疙瘩和他的保鏢騎著馬在前邊引路,靳之林跟明善和尚坐進汽車裏慢慢地跟在後邊,汽車後邊還有張有貴和張狗兒,好像薑秉公隻是邀請了張有貴,沒有邀請張狗兒,不過張狗兒要去看看,張狗兒決心把瓦溝鎮建設得跟獅泉鎮一樣繁榮。
對於靳之林和明善和尚的到來,確實讓薑秉公吃驚不小。薑秉公雖然認識靳之林,但是跟靳之林沒有直接交往,相互間見麵最多握個手,生意上的往來全靠李明秋和疙瘩。但是男人家的氣質與生俱來,有些人生就與眾不同。一到獅泉鎮靳之林就認定薑秉公是個幹大事的人,靳之林的大名對於薑秉公來說也是如雷貫耳,薑秉公李明秋親自走出大門外迎接,兩個人一見如故,攜手進入客廳。
對於靳之林的到來李明秋也深感意外,不過李明秋非常高興,李明秋開玩笑道:“想不到靳老還有這種雅興。”
靳之林微笑:“客居他鄉,閑得無聊,出來走走。”
不過卻有一人對於靳之林明善和尚的突然造訪非常不滿。這個人就是邢小蠻。曾經記得不久前,田中橫渡黃河,黃河兩岸的人們大都擔心田中的安全,邢小蠻卻對田中舉槍瞄準……那一刻,正是靳之林抓住了邢小蠻的手腕。盡管田中沒有逃脫同胞的加害,但是中國人卻對田中表示友善。
並不是靳之林明善和尚妨礙了邢小蠻什麽,而是這兩個人來搶了邢小蠻的風頭。想那明善和尚還是邢小蠻的救命恩人,這陣子邢小蠻全然不顧,邢小蠻隻是麵朝兩個人點點頭,然後一甩手,憤憤然走出客廳。
靳之林感覺到了,隻是微微皺皺眉頭。李明秋也看到了邢小蠻的無理,勸慰靳之林:“邢小蠻乃一介武夫,靳老大可不必介意。”
明善和尚卻怒不可遏:“邢小蠻死有餘辜!”
靳之林勸慰明善:“我們是客人,不要給主人製造難堪。”
一點小小的插曲,絲毫也不影響大家的興致。仆人進來,給靳之林和明善和尚新添了一副茶具,大家圍在一起茶敘。邢小蠻不在場大家反而感到輕鬆。談話的主題無所不包,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時局,這些土豪們最害怕戰爭,最好不要打仗,戰爭帶來的隻是王旗變幻,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抗日戰爭鳳棲是大後方,如果國內戰爭爆發鳳棲就變成了前沿陣地,每個人都不可幸免地被卷入戰爭之中,誰戰勝誰已經不太重要,關鍵的問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當然大家不能不談大煙。大煙是戰爭的衍生品,有戰爭的地方大煙就泛濫。前幾年大煙給鳳棲帶來了畸形的繁榮,鳳棲這些大的土豪們幾乎全都跟上大煙發財。但是李明秋還是堅持他自己的觀點,見好就收,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李明秋不但自己不經營大煙還勸大家不要經營,因為國家和平了,政府不可能不對大煙實行管製。
疙瘩是個粗人,說話從無遮攔。疙瘩也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明秋老哥、明秋老叔、明秋大爺!當初就是你把我們哄上賊船,這陣子你想開溜,沒門!石槽裏日尻子你擺不脫!”
這個玩笑開得有點過分,滿屋子哄堂大笑。不過李明秋並不在意,農村人開玩笑都非常粗魯。李明秋滿臉誠懇滿臉善意:“疙瘩兄弟,人不可強求。不過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兒你來問我,我可以傾力相幫,但是絕不再參與大煙經營。”
靳之林一直不發言,傾聽大家的談話。直到這時李明秋才問道:“靳老有什麽高見?願賜教。”
豈料靳之林卻說:“靳某乃國家罪人,無論誰當政靳某都難以全身。抗戰初期靳某跟東洋人沆瀣一氣,錯誤地估計形勢,滿以為將近一千年來漢人沒有戰勝過外敵,倒不是我們缺少什麽,孔老夫子教導我們與人為善,咱中國人的心太善良、太慈悲,往往被外敵利用。這幾年靳某又為了自身的利益販運毒品,胡老二死後靳某才明白,我們被利用了,我們做了當權者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斂財富的工具,有一天人家用不著我們了,我們就會被拋棄……”
大家都是粗人,對於靳之林的這一番表白聽得雲裏霧裏。唯有李明秋解得妙語箴言,聽得心裏震撼。人活一生,誰能看得清身前身後事?唯有老人才對自己一生走過的路有這樣深刻的體會。可是生活不可以重新開始,你總有千般悔恨萬般懺悔也無濟於事,世事洞明有什麽用?此生隻求剩下的日子過得順心。
疙瘩還是執迷不悟,疙瘩管逑不了那麽多,疙瘩隻求眼前開心。疙瘩說得一本正經:“我聽人說過桶掉到井裏,沒有見過井掉到桶裏。有人還說孫大聖是如來佛跟菩薩的私生子。這世界解不開的謎太多,咱管他媽嫁誰?靳老我隻想問你一句,今年的大煙打算不打算經營?”
靳之林雙手合十,微閉著雙眼:“作孽,不可汙蔑我佛。靳某心已灰,對搞什麽都不感興趣。”
疙瘩嘿嘿一聲冷笑:“你們是錢掙多了,嫌錢紮手,現在假裝斯文。我給你說,早都遲了!幹與不幹一樣,政府的法令是個槌子,這樣說來胡司令早該殺頭。”
薑秉公把疙瘩叫出去了,嫌疙瘩說話口氣太衝。薑秉公勸疙瘩:“條條大路通長安,做生意是三分本領七分運氣,他們不參與咱們做,這世界大著哩,不相信活人能讓尿憋死。別人無論說啥咱都不要反駁,好容易群英聚會,不要掃大家的興。”
疙瘩不屑一顧:“咱就這號驢脾氣,說話衝倒驢。”
豈料滿香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李明秋的人氣。鳳棲縣大多數頭麵人物都帶著自己的小老婆,即使沒有小老婆的人帶的媳婦都被自己年輕許多,唯獨李明秋的夫人是原配。屈滿香可能比李明秋還大那麽一歲,夫妻倆一個扶著一個,看起來是那麽得體,人的氣質不是裝出來的,並不是夫榮妻貴,李明秋長袍馬褂瓜皮帽,在屈滿香的映襯下,顯得雍容華貴。
劉軍長也收到了請帖,但是劉軍長忙於軍務,由邢小蠻帶領著一群師團長前來為薑秉公助興。那些軍爺們也大都帶著老婆。往年也有軍官來獅泉鎮看戲,但是沒有今年這麽多,而且都不帶老婆。可能抗戰勝利了,劉軍長故意給軍官們放假,讓軍官們也利用和平時期出來消遣,體驗民俗風情。
堡子裏盡管有許多空置的房子,但是往年都不安排客人居住,薑秉公思慮再三,讓軍爺們住到吊莊太遠,隻得安排這些軍人住進堡子裏邊。
獅泉鎮呈現出一片和平年代的繁榮景象,兩台大戲前來助興,沿街的商鋪和一些殷實人家也籌錢請來了皮影戲、線戲、木偶戲,在庭院內演出。耍猴的、賣藝的、雜耍的在棒槌廟外的空場子地裏拉一圈繩子,觀眾在繩子外邊圍一圈,耍一陣子便停下來,把銅鑼翻過來收錢。戲樓旁邊賣什麽吃食的都有,薑秉公的民團三五成群,向那些小商小販們和雜耍的收費。羊毛雖小、眾毛成氈,每年八月十五民團都能收取不少費用。
當然,前來為薑秉公助興的少不了疙瘩,不過疙瘩還帶來兩個特殊的客人,靳之林和明善和尚。
那一天疙瘩上山,無意識說出來獅泉鎮八月十五廟會。靳之林一聽來了興趣,跟疙瘩相約,要去看廟會。十裏鄉俗不一般,靳之林對sx這邊的風俗習慣也非常感興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參加廟會就等於遊山玩水。
郭宇村到獅泉鎮原來有一條小路,這幾年走得人多了,漸漸地汽車也能通行。疙瘩和他的保鏢騎著馬在前邊引路,靳之林跟明善和尚坐進汽車裏慢慢地跟在後邊,汽車後邊還有張有貴和張狗兒,好像薑秉公隻是邀請了張有貴,沒有邀請張狗兒,不過張狗兒要去看看,張狗兒決心把瓦溝鎮建設得跟獅泉鎮一樣繁榮。
對於靳之林和明善和尚的到來,確實讓薑秉公吃驚不小。薑秉公雖然認識靳之林,但是跟靳之林沒有直接交往,相互間見麵最多握個手,生意上的往來全靠李明秋和疙瘩。但是男人家的氣質與生俱來,有些人生就與眾不同。一到獅泉鎮靳之林就認定薑秉公是個幹大事的人,靳之林的大名對於薑秉公來說也是如雷貫耳,薑秉公李明秋親自走出大門外迎接,兩個人一見如故,攜手進入客廳。
對於靳之林的到來李明秋也深感意外,不過李明秋非常高興,李明秋開玩笑道:“想不到靳老還有這種雅興。”
靳之林微笑:“客居他鄉,閑得無聊,出來走走。”
不過卻有一人對於靳之林明善和尚的突然造訪非常不滿。這個人就是邢小蠻。曾經記得不久前,田中橫渡黃河,黃河兩岸的人們大都擔心田中的安全,邢小蠻卻對田中舉槍瞄準……那一刻,正是靳之林抓住了邢小蠻的手腕。盡管田中沒有逃脫同胞的加害,但是中國人卻對田中表示友善。
並不是靳之林明善和尚妨礙了邢小蠻什麽,而是這兩個人來搶了邢小蠻的風頭。想那明善和尚還是邢小蠻的救命恩人,這陣子邢小蠻全然不顧,邢小蠻隻是麵朝兩個人點點頭,然後一甩手,憤憤然走出客廳。
靳之林感覺到了,隻是微微皺皺眉頭。李明秋也看到了邢小蠻的無理,勸慰靳之林:“邢小蠻乃一介武夫,靳老大可不必介意。”
明善和尚卻怒不可遏:“邢小蠻死有餘辜!”
靳之林勸慰明善:“我們是客人,不要給主人製造難堪。”
一點小小的插曲,絲毫也不影響大家的興致。仆人進來,給靳之林和明善和尚新添了一副茶具,大家圍在一起茶敘。邢小蠻不在場大家反而感到輕鬆。談話的主題無所不包,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時局,這些土豪們最害怕戰爭,最好不要打仗,戰爭帶來的隻是王旗變幻,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抗日戰爭鳳棲是大後方,如果國內戰爭爆發鳳棲就變成了前沿陣地,每個人都不可幸免地被卷入戰爭之中,誰戰勝誰已經不太重要,關鍵的問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當然大家不能不談大煙。大煙是戰爭的衍生品,有戰爭的地方大煙就泛濫。前幾年大煙給鳳棲帶來了畸形的繁榮,鳳棲這些大的土豪們幾乎全都跟上大煙發財。但是李明秋還是堅持他自己的觀點,見好就收,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李明秋不但自己不經營大煙還勸大家不要經營,因為國家和平了,政府不可能不對大煙實行管製。
疙瘩是個粗人,說話從無遮攔。疙瘩也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明秋老哥、明秋老叔、明秋大爺!當初就是你把我們哄上賊船,這陣子你想開溜,沒門!石槽裏日尻子你擺不脫!”
這個玩笑開得有點過分,滿屋子哄堂大笑。不過李明秋並不在意,農村人開玩笑都非常粗魯。李明秋滿臉誠懇滿臉善意:“疙瘩兄弟,人不可強求。不過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兒你來問我,我可以傾力相幫,但是絕不再參與大煙經營。”
靳之林一直不發言,傾聽大家的談話。直到這時李明秋才問道:“靳老有什麽高見?願賜教。”
豈料靳之林卻說:“靳某乃國家罪人,無論誰當政靳某都難以全身。抗戰初期靳某跟東洋人沆瀣一氣,錯誤地估計形勢,滿以為將近一千年來漢人沒有戰勝過外敵,倒不是我們缺少什麽,孔老夫子教導我們與人為善,咱中國人的心太善良、太慈悲,往往被外敵利用。這幾年靳某又為了自身的利益販運毒品,胡老二死後靳某才明白,我們被利用了,我們做了當權者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斂財富的工具,有一天人家用不著我們了,我們就會被拋棄……”
大家都是粗人,對於靳之林的這一番表白聽得雲裏霧裏。唯有李明秋解得妙語箴言,聽得心裏震撼。人活一生,誰能看得清身前身後事?唯有老人才對自己一生走過的路有這樣深刻的體會。可是生活不可以重新開始,你總有千般悔恨萬般懺悔也無濟於事,世事洞明有什麽用?此生隻求剩下的日子過得順心。
疙瘩還是執迷不悟,疙瘩管逑不了那麽多,疙瘩隻求眼前開心。疙瘩說得一本正經:“我聽人說過桶掉到井裏,沒有見過井掉到桶裏。有人還說孫大聖是如來佛跟菩薩的私生子。這世界解不開的謎太多,咱管他媽嫁誰?靳老我隻想問你一句,今年的大煙打算不打算經營?”
靳之林雙手合十,微閉著雙眼:“作孽,不可汙蔑我佛。靳某心已灰,對搞什麽都不感興趣。”
疙瘩嘿嘿一聲冷笑:“你們是錢掙多了,嫌錢紮手,現在假裝斯文。我給你說,早都遲了!幹與不幹一樣,政府的法令是個槌子,這樣說來胡司令早該殺頭。”
薑秉公把疙瘩叫出去了,嫌疙瘩說話口氣太衝。薑秉公勸疙瘩:“條條大路通長安,做生意是三分本領七分運氣,他們不參與咱們做,這世界大著哩,不相信活人能讓尿憋死。別人無論說啥咱都不要反駁,好容易群英聚會,不要掃大家的興。”
疙瘩不屑一顧:“咱就這號驢脾氣,說話衝倒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