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1-30


    慈禧的喪事辦的極為風光,陵寢名為定東陵,後世簡稱東陵。


    丁雲桐還記得,曆史上慈禧死後,陵寢建設極盡奢華,前後耗銀五百多萬兩,慈禧棺槨內的珍寶更是價值連城,據說超過五千萬兩白銀,可稱世界之最。但到民國時期,陵墓卻被軍閥孫殿英用炸藥炸開,珍寶被洗劫一空,連慈禧的屍體也被抬出來,扔到外麵五十幾天,身體上都長了白毛。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不過現在曆史已經改變,丁雲桐的意見得到了慈安的首肯:國家艱難,須節省物力,喪事宜一切從簡。


    而且按照祖製,慈禧和慈安應該合葬一墓,曆史上慈禧改了規矩,但現在由不得她了。


    發喪的時候,丁雲桐表現的極為得體穩重,一身重孝,跪在靈前,一頓嚎啕大哭。看看時辰差不多,馬上又戛然而止。一路上更是陪著慈安,不斷軟語安慰。這一切給文武百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紛紛感慨:真是一個明君啊。都快忘了這個光緒皇帝還隻是個兒童。


    處理完喪事,丁雲桐終於開始了他重生以來的謀劃,他,要開始改變這個帝國了。


    首先《中英煙台條約》現在還未簽署,還處在雙方拉鋸的階段,可以先放一放。


    第二件事,曆史上這一年有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成為駐英國大使,此人名叫郭嵩燾,是湘軍的創建者之一。此人不當清廉正直,而且是清朝中極少數目光深遠的人物,清醒的指出不改革政治,不發展工商業,光從洋人手裏買槍炮,是毫無用處的。曆史上這個人出使英國,寫了一本日記《使西紀程》,因為宣傳西方民主政治製度,遭到所有人的謾罵圍攻,回國後鬱鬱而終。


    如今丁雲桐成了光緒帝,就不能讓這個人才白白浪費。這個人將成為未來的內閣核心大臣。


    不過英國還是要讓他去,因為自己將有一項秘密任務交給他,也隻有郭嵩燾才能理解並接受這個任務。


    第三件事,今年還將發生一件怪事,兩江總督沈葆楨派了自己的道員盛宣懷,用二十八萬五千兩白銀,收購了英國人修築的淞滬鐵路,結果由於朝廷頑固派的攻擊,不得不拆掉鐵路,全搬到了台灣海灘上。這個鐵路對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很重要,自己要把它保留下來。


    最後一件事,就是那大名鼎鼎的袁世凱。這個時候袁世凱僅僅17歲,剛剛成了親。曆史上的袁世凱因為複辟帝製,被某些人口誅筆伐,事實上這是個極聰明,極能幹的人物。


    也是此人第一個向朝廷提出了廢除科舉的意見。


    環境和形勢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袁世凱後來逼清帝退位,那已是曆史的必然,他隻是選擇不愚忠到死而已。但隻要自己這個光緒皇帝英明睿智,讓袁世凱相信清朝有希望,他還是能保持忠誠的。曆史上正是袁世凱的努力,使清朝一直牢牢掌控著朝鮮,直到甲午戰敗。


    當然袁世凱在朝鮮的動作過於簡單粗暴,讓朝鮮兩班貴族在感情上受傷害,開始傾向親日的“開化黨”,這對甲午的戰敗也有一定影響。不過這是後話了,自己應該不會讓曆史重演了。


    現在的袁世凱隻是布衣少年,自己施以恩惠,將其破格提拔,必能收其心為己用。


    1876年四月的北京,正是春意盎然,此時年輕的袁世凱正在自家的書房裏發呆,朝廷發來一道古怪的聖旨,讓他立刻進宮見駕,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他此時年紀17,剛剛成親,還沒有參加鄉試,也就是所謂“秋闈”,隻是一個無名小輩,皇上怎麽會知道他,還要見他?聽說皇上還隻是個孩子,見他又能有什麽事呢?


    但不管怎樣,袁世凱告別了叔父刑部左侍郎袁保恒,隨著太監來到養心殿西暖閣。


    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欲",意思就是:修養心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欲望。


    養心殿的東暖閣是慈安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西暖閣就成了丁雲桐私下見大臣和辦事的地方。


    丁雲桐見袁世凱進來磕頭,點點頭,讓人給他賜坐。袁世凱受寵若驚,扭扭捏捏的坐了半個屁股。


    丁雲桐轉過臉繼續和旁邊的一個人說話,這個人就是郭嵩燾。


    “郭愛卿,此次你出使英國,朕有個任務交給你去做。”


    “皇上放心,微臣即便肝腦塗地,也一定不辱使命。”


    “嗬嗬,肝腦塗地倒也不必,朕是要你去英國進行金融投機?”


    “金融投機?微臣愚鈍,望皇上明示。”


    “你可聽說過國債?”


    “這個,臣略有耳聞,隻是這好像是洋人的詞藻。”


    “一個國家假如要辦些大事,但錢不夠,怎麽辦?就得去借錢,向老百姓借,向別的國家去借,這借來的錢就叫國債。假如是為打仗借債,就叫戰爭國債。這可是以國家的信譽做擔保的,還不了政府就垮了。還的時候是要加上利息的,叫做利率。


    朕知道,那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很快就將有一場大戰。到時雙方都會在那英國倫敦的金融交易市場大舉發行國債,但價格利率會受戰爭勝負的影響而起伏,掌握時機進行買賣,便能賺取其中的差價。具體操作到時候朕會指點於你。”


    看著郭嵩燾和袁世凱兩人目瞪口呆的樣子,丁雲桐心裏好笑:他們想不到自己熟知曆史走向,竟然還能借此撈洋人一筆錢。


    明年此時,俄國將與土耳其正式開戰。鑒於之前的克裏米亞戰爭,英法出兵幫助土耳其,使俄國蒙受慘敗,割讓土地。所以開戰後,輿論普遍英國仍會出麵幹涉,導致倫敦市場上的俄國國債,幾乎無人認購,其價格極低,利率又高。等到俄國打贏普列文戰役,戰局大轉折,國債價格馬上暴漲。然後俄土簽署《聖士提法諾條約》,土耳其國債成了垃圾。然而形勢又出現轉折,歐洲列強一起出麵幹涉,強迫俄國簽訂《柏林條約》。這兩個轉折都是市場投機的好時機。


    至於投機的資金,單靠從李蓮英抄家得來的錢是遠遠不夠的。不過丁雲桐知道有個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人就是胡雪岩。曆史上,左宗棠西征的部分軍費都是這人借的外債。可以讓他去找外國洋行,大舉借外債來投機,反正穩賺不賠的。


    當然這些現在不用講,講了郭嵩燾和袁世凱也接受不了。


    接著,丁雲桐又告訴郭嵩燾:“愛卿出使英國,所見所聞不必形諸文字,即便要寫也不要給他人傳閱,我之美酒,人之毒藥啊。”郭嵩燾點頭稱是,若有所思。


    丁雲桐又讓袁世凱替他擬旨,是給兩江總督沈葆楨的,意思是讓沈派道員盛宣懷,前往英商怡和洋行,告訴對方正在修築的淞滬鐵路,未經中國政府批準,乃違法所建。要麽立刻拆除,要麽繼續修築,但要轉賣中國。


    丁雲桐認為鐵路尚未修好,現在去買,價格能殺下來,遠遠不用二十八萬五千兩。


    擬完旨,丁雲桐蓋上自己的同道堂印,命人送往慈安太後處蓋印。這段時間,慈安明擺著要鍛煉丁雲桐,對他的文書都是照單全收,一字不改。


    丁雲桐又問袁世凱:“有何感想?”


    袁世凱感慨:“皇上廟算深遠,小民不解。”他還隻是布衣平民,不能稱臣。


    丁雲桐笑笑道:“你的長輩都曾為國家實心辦事,我便賜你為刑部員外郎,隨你的叔父曆練,將來朕大有用你之處。”


    袁世凱感激涕零,隻覺得心裏一股熱血上湧。有皇帝的垂青,自己將來的飛黃騰達是不用懷疑的了。他隻覺得眼前的小皇帝真是古往今來第一明君了。


    看著郭,袁二人磕頭退出,丁雲桐心想我該見見李鴻章了。事實上,他對李鴻章的了解甚至超過李鴻章自己了。現在有很多事情自己還不能做,可以讓李鴻章先做些準備工作。


    現在真的要抓緊,今年日本已經強迫朝鮮簽了《江華條約》,手已經伸出來了,時間真的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非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非浪子並收藏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