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公孫家的勢力以遼東郡和遼西郡為主體,又擊敗扶餘、高句麗等國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幾乎整個遼東半島乃至於朝鮮半島北部都處於公孫家的統治範圍之內。從土地麵積來看似乎比曆史上的蜀國也小不到哪裏去。
故而在後世也有三國演義其實是四國爭霸的說法,東漢末年,天下分崩,各地軍閥混戰不休,到公元220年前後,逐漸形成了魏、蜀、吳、燕四分天下的格局。然而,無論是陳壽的《三國誌》,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沒有給予燕國應有的地位,仿佛這個國家根本就沒有存在過。然而事實上從公孫度初步霸占遼東到公孫淵正是自稱燕王最後到司馬懿滅其國,共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
然而公孫家族是個比劉備還牆頭草的牆頭草,董卓、曹操、孫權反正有奶便是娘,故而喬仁才會打定心思試探一下賈範的底線。相對而言,公孫恭比起公孫淵來言野心要小很多,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閹人的關係,公孫恭一直以來對外擴張的趨向不明顯,這十分有利於東吳占據朝鮮半島的南部。
而此時,在遼東公孫淵已經逐步的開始了奪權之路,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溫和而又軟弱的遼東之主就會被篡位,故而在蔣濟和賈範扯了半天之後,喬仁適時的開始插話。“如果,至尊願意冊封公孫恭為燕王呢!!?”
“真的!!”賈範激動的都快蹦起來了,公孫恭要的就是這個。一是為了王爵,二是為了穩定治內壓服公孫淵,公孫恭可是知道吳國有一隻數萬人的海軍就在瀛洲島上,借助吳國的勢他也不怕公孫淵反他,而且他還可以把公孫淵作為質子送到建業去。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孫恭他自己的兒子就不用遣質子去鄴城了。
有吳國這個靠山。遼東就不用擔心魏國來攻了,賈範相信隻要有遼東大批的戰馬貿易,東吳絕不會放任其被魏國所滅。可惜的是,他不知道吳國的戰馬早就能夠自給自足了。
“貴使,可知天下無白吃的道理。”有些話喬仁的身份說不合適,蔣濟自然就會接過話頭。
“這!!!”賈範稍有遲疑,但最後還是一咬牙問道:“不知吾皇陛下有何詔令!”
“哈哈!貴使不必拘謹,至尊也不要你什麽東西,隻是我軍為攻略魏國急需在北方有一處落腳之地,故而需要三韓之地棲身。”
“這!!”三韓之地可還是遼東的後花園。這麽冒冒然的把它讓出去賈範還做不了那個主,可是建業和襄平相隔很遠,若要請示公孫恭估計魏國大軍就已經逼近了。“好!但我主所占之地,劃為燕王國如何!!?”
賈範來之前可是做過功課的,知道吳國的爵位體係。國王建立藩屬。是要先行劃分地域的,吳國大軍來之前。先把臨近的三韓之地劃為燕國。等他回去之後再派兵占據就是了。想來,與吳人相比,高句麗人還是更願意歸順公孫家吧!
“可以!!”喬仁點點頭,隻要有一塊落足之地喬仁還真不怕公孫家反悔,吳國修城守城的技術堪稱一絕。隻要來了,就沒有再被攆走這回事。
“那!敢問大王。外臣何時覲見陛下,遞交國書。”賈範在敲定之後,還記著想要把事情坐實,可見公孫恭遣他來吳還算是知人善用。
喬仁微微頷首。估量一陣,笑道:“不急不急,貴使休息一二在建業城中多走動走動看一看江表風光,三日之後的朝會,孤王會安排你覲見陛下。”
“如此!!外臣就多謝大王了!!”三日說多不多,賈範也就急於一時,反而還有些問題需要詢問一下,“大王,貴商會和我遼東的貿易可否如同國內一般!!”
喬仁眉毛一挑,看了一眼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賈範,心裏暗自讚賞,此人還算不笨也頗有些見識,知道東吳貿易發達,想要討要一些貿易上的平等權利。心中琢磨一陣,喬仁才笑道:“這是自然,日後燕王乃是為我大吳牧守一方,遼東諸世家也是我大吳棟梁支柱,自然是一視同仁。不僅如此日後遼東的商船到我東吳任何港口,都受我大吳水軍保護。貴使以為如何!?”
“多謝大王!!多謝大王!!”遼東的船隻能走近海線,然而近海線有不少都是魏國的範圍之內,以前遼東還是名義上臣服於魏自然可以上岸補給,可是如今連麵皮都撕破了,自然也無法在航運中靠岸。那麽遼東的商船南下也隻有中轉九州島和徐州,這如果有東吳水軍的幫助,可是省了不少事。
“好了!貴使勞累了一天,還請入賓驛休息。太常大人送送使者如何!!?”
“喏1!!”之前一言不發的嚴畯此時倒是站起身來,對賈範擺手示意。
“外臣告退!!”
等著嚴畯和賈範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幾人的眼前,不發一言的諸葛瑾這才若有所思的問道:“子言,你要三韓之地是要!圖謀遼東。”
早在孫策尚在時,喬仁就獻策先謀九州島再進取三韓,憑借東吳海軍之力連接青徐吞並河北,把中原腹地留給蜀漢去啃。蜀漢實力較弱,但是進攻曹魏的決心最強,必然其要先行進攻,然而中原之地無論是誰取了都是腹背受敵,唯獨蜀漢無此煩惱。
吳國取了中原,則蜀漢若想進取隻有繞到草原攻打並州,可是這個計劃可行嗎?反而是東吳,因為有海船之利青徐相連,若有遼東、三韓之地連成一片把下海的地方都給占完了,就算是曹魏想要發展海軍都沒可能。
“正是!!興霸在瀛洲島(九州島)兩年,居然成了他女王入幕之賓,被當地夷人視為神明,哈哈,如此瀛洲島以及其上四十萬民眾全入我東吳帳下,有此島出擊三韓之地事倍功半。”喬仁摸了摸胡子,用一陣調侃的語氣說道。
顯然諸葛瑾對於甘寧的老不正經也有耳聞,此時也是長袖顏麵,笑得都快抽了。不過笑了一陣之後諸葛瑾便說道了正事。“據情報所知,靠近瀛洲的辰韓自稱是軍神蚩尤之後,前些日子還和甘將軍的人有了聯係。甘將軍在辰韓被稱為蚩尤神的後裔,可謂風光無限。”
“哈哈!九黎。三苗皆炎帝之後,既然他們自稱是蚩尤之後,自然也該融入我大吳之後,哈哈!!!”說道這裏就不得不提到炎黃之爭。喬仁在翻閱自家的藏書之時,十分詫異的發現了魏國(戰國魏)史書《竹書紀年》這個本該失傳的史記,除此之外還發現了作為黃帝陵墓看守者喬家世代所著的劄記。
這兩本書讓喬仁的世界觀或者是曆史觀完全崩潰,炎帝薑姓部落最先在如今的西羌地區崛起,入主中原占有了荊州(故楚)之地。在末代炎帝之時,姬水崛起了新興的黃帝部落,在第一次炎黃之爭時炎帝落敗,被迫遣往青州形成了九黎,而留在荊州的形成了三苗,最後留守老家的成了羌(薑)人,秦朝之後羌人分列四散化為西羌和吐蕃。不甘心失敗的炎帝之後蚩尤在青州之地發展起了九黎部落,聯合看守末代炎帝陵寢的三苗一同進攻黃帝部落,卻被擊敗,而後九黎部落再次分裂,一部分臣服黃帝部落的成為了東夷,而另一部分則遠走西北成為了東北夷和東胡,一部分東北夷跑到了三韓之地,也就是現在辰韓之先祖。另外東胡這一隻,最後演變成了鮮卑,故而鮮卑三姓中慕容氏、宇文氏都稱自己為神農氏之後,就是由此而來。
而竹書紀年的衝擊也一點不小,諸如堯舜禹之間的血腥鬥爭,伊尹流放太甲而稱王,結果被太甲潛逃回來殺害等等,與儒家所尊崇的三代之治相差甚遠。所以喬仁自然也不敢把這本書給拿出來,要知道漢儒可是一群注重考據的偏執狂,喬仁敢把這兩本書拿出來,估計全天下的儒家都要來找你辯論。(未完待續。。)
∷更新快∷∷純文字∷
故而在後世也有三國演義其實是四國爭霸的說法,東漢末年,天下分崩,各地軍閥混戰不休,到公元220年前後,逐漸形成了魏、蜀、吳、燕四分天下的格局。然而,無論是陳壽的《三國誌》,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沒有給予燕國應有的地位,仿佛這個國家根本就沒有存在過。然而事實上從公孫度初步霸占遼東到公孫淵正是自稱燕王最後到司馬懿滅其國,共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
然而公孫家族是個比劉備還牆頭草的牆頭草,董卓、曹操、孫權反正有奶便是娘,故而喬仁才會打定心思試探一下賈範的底線。相對而言,公孫恭比起公孫淵來言野心要小很多,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閹人的關係,公孫恭一直以來對外擴張的趨向不明顯,這十分有利於東吳占據朝鮮半島的南部。
而此時,在遼東公孫淵已經逐步的開始了奪權之路,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溫和而又軟弱的遼東之主就會被篡位,故而在蔣濟和賈範扯了半天之後,喬仁適時的開始插話。“如果,至尊願意冊封公孫恭為燕王呢!!?”
“真的!!”賈範激動的都快蹦起來了,公孫恭要的就是這個。一是為了王爵,二是為了穩定治內壓服公孫淵,公孫恭可是知道吳國有一隻數萬人的海軍就在瀛洲島上,借助吳國的勢他也不怕公孫淵反他,而且他還可以把公孫淵作為質子送到建業去。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孫恭他自己的兒子就不用遣質子去鄴城了。
有吳國這個靠山。遼東就不用擔心魏國來攻了,賈範相信隻要有遼東大批的戰馬貿易,東吳絕不會放任其被魏國所滅。可惜的是,他不知道吳國的戰馬早就能夠自給自足了。
“貴使,可知天下無白吃的道理。”有些話喬仁的身份說不合適,蔣濟自然就會接過話頭。
“這!!!”賈範稍有遲疑,但最後還是一咬牙問道:“不知吾皇陛下有何詔令!”
“哈哈!貴使不必拘謹,至尊也不要你什麽東西,隻是我軍為攻略魏國急需在北方有一處落腳之地,故而需要三韓之地棲身。”
“這!!”三韓之地可還是遼東的後花園。這麽冒冒然的把它讓出去賈範還做不了那個主,可是建業和襄平相隔很遠,若要請示公孫恭估計魏國大軍就已經逼近了。“好!但我主所占之地,劃為燕王國如何!!?”
賈範來之前可是做過功課的,知道吳國的爵位體係。國王建立藩屬。是要先行劃分地域的,吳國大軍來之前。先把臨近的三韓之地劃為燕國。等他回去之後再派兵占據就是了。想來,與吳人相比,高句麗人還是更願意歸順公孫家吧!
“可以!!”喬仁點點頭,隻要有一塊落足之地喬仁還真不怕公孫家反悔,吳國修城守城的技術堪稱一絕。隻要來了,就沒有再被攆走這回事。
“那!敢問大王。外臣何時覲見陛下,遞交國書。”賈範在敲定之後,還記著想要把事情坐實,可見公孫恭遣他來吳還算是知人善用。
喬仁微微頷首。估量一陣,笑道:“不急不急,貴使休息一二在建業城中多走動走動看一看江表風光,三日之後的朝會,孤王會安排你覲見陛下。”
“如此!!外臣就多謝大王了!!”三日說多不多,賈範也就急於一時,反而還有些問題需要詢問一下,“大王,貴商會和我遼東的貿易可否如同國內一般!!”
喬仁眉毛一挑,看了一眼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賈範,心裏暗自讚賞,此人還算不笨也頗有些見識,知道東吳貿易發達,想要討要一些貿易上的平等權利。心中琢磨一陣,喬仁才笑道:“這是自然,日後燕王乃是為我大吳牧守一方,遼東諸世家也是我大吳棟梁支柱,自然是一視同仁。不僅如此日後遼東的商船到我東吳任何港口,都受我大吳水軍保護。貴使以為如何!?”
“多謝大王!!多謝大王!!”遼東的船隻能走近海線,然而近海線有不少都是魏國的範圍之內,以前遼東還是名義上臣服於魏自然可以上岸補給,可是如今連麵皮都撕破了,自然也無法在航運中靠岸。那麽遼東的商船南下也隻有中轉九州島和徐州,這如果有東吳水軍的幫助,可是省了不少事。
“好了!貴使勞累了一天,還請入賓驛休息。太常大人送送使者如何!!?”
“喏1!!”之前一言不發的嚴畯此時倒是站起身來,對賈範擺手示意。
“外臣告退!!”
等著嚴畯和賈範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幾人的眼前,不發一言的諸葛瑾這才若有所思的問道:“子言,你要三韓之地是要!圖謀遼東。”
早在孫策尚在時,喬仁就獻策先謀九州島再進取三韓,憑借東吳海軍之力連接青徐吞並河北,把中原腹地留給蜀漢去啃。蜀漢實力較弱,但是進攻曹魏的決心最強,必然其要先行進攻,然而中原之地無論是誰取了都是腹背受敵,唯獨蜀漢無此煩惱。
吳國取了中原,則蜀漢若想進取隻有繞到草原攻打並州,可是這個計劃可行嗎?反而是東吳,因為有海船之利青徐相連,若有遼東、三韓之地連成一片把下海的地方都給占完了,就算是曹魏想要發展海軍都沒可能。
“正是!!興霸在瀛洲島(九州島)兩年,居然成了他女王入幕之賓,被當地夷人視為神明,哈哈,如此瀛洲島以及其上四十萬民眾全入我東吳帳下,有此島出擊三韓之地事倍功半。”喬仁摸了摸胡子,用一陣調侃的語氣說道。
顯然諸葛瑾對於甘寧的老不正經也有耳聞,此時也是長袖顏麵,笑得都快抽了。不過笑了一陣之後諸葛瑾便說道了正事。“據情報所知,靠近瀛洲的辰韓自稱是軍神蚩尤之後,前些日子還和甘將軍的人有了聯係。甘將軍在辰韓被稱為蚩尤神的後裔,可謂風光無限。”
“哈哈!九黎。三苗皆炎帝之後,既然他們自稱是蚩尤之後,自然也該融入我大吳之後,哈哈!!!”說道這裏就不得不提到炎黃之爭。喬仁在翻閱自家的藏書之時,十分詫異的發現了魏國(戰國魏)史書《竹書紀年》這個本該失傳的史記,除此之外還發現了作為黃帝陵墓看守者喬家世代所著的劄記。
這兩本書讓喬仁的世界觀或者是曆史觀完全崩潰,炎帝薑姓部落最先在如今的西羌地區崛起,入主中原占有了荊州(故楚)之地。在末代炎帝之時,姬水崛起了新興的黃帝部落,在第一次炎黃之爭時炎帝落敗,被迫遣往青州形成了九黎,而留在荊州的形成了三苗,最後留守老家的成了羌(薑)人,秦朝之後羌人分列四散化為西羌和吐蕃。不甘心失敗的炎帝之後蚩尤在青州之地發展起了九黎部落,聯合看守末代炎帝陵寢的三苗一同進攻黃帝部落,卻被擊敗,而後九黎部落再次分裂,一部分臣服黃帝部落的成為了東夷,而另一部分則遠走西北成為了東北夷和東胡,一部分東北夷跑到了三韓之地,也就是現在辰韓之先祖。另外東胡這一隻,最後演變成了鮮卑,故而鮮卑三姓中慕容氏、宇文氏都稱自己為神農氏之後,就是由此而來。
而竹書紀年的衝擊也一點不小,諸如堯舜禹之間的血腥鬥爭,伊尹流放太甲而稱王,結果被太甲潛逃回來殺害等等,與儒家所尊崇的三代之治相差甚遠。所以喬仁自然也不敢把這本書給拿出來,要知道漢儒可是一群注重考據的偏執狂,喬仁敢把這兩本書拿出來,估計全天下的儒家都要來找你辯論。(未完待續。。)
∷更新快∷∷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