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建武五年春二月,鄴城皇宮。東吳此次出兵,擺在紙麵上的人馬共計有十五萬之眾,然而經過魏國群臣的初步估算,他們魏國所要麵臨的敵軍竟然已達到三十萬的駭人地步。
這其中自然是吳國拿大頭,除去陸遜、戴綱等人的部眾共計十五萬人外,甘寧在渤海、琅琊一帶肆虐的海軍也有四五萬的兵力,隻不過其中真正的吳人隻有五千不到,其餘的都是三韓人和九州島的倭奴軍,這些人被甘寧所召集按照吳軍編製整合,嚴格訓練,時刻灌輸著效忠偉大的大吳皇帝陛下的信念,除了作戰技術還差了一些以外,已經和真正的吳軍無疑。而且由於倭奴不怕死的戰鬥個姓和甘寧海盜一般的作戰方式,這支雜牌軍反而更加讓魏軍擔憂。
除了吳軍以外,魏國還要麵臨的就是漢國在潼關囤積的三萬步騎,不夠這隻軍隊隻是擺設,這一點從統軍大將王平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蜀漢如今名將無數,若真想動手即使徐庶不親自出馬,李嚴、張飛、馬超、吳懿包括諸葛亮等人也該來一位,可偏偏是王平這個官不過討逆將軍,歲不過四十的無名之輩,這不明擺著逢場作戲嗎。
幾路人馬中還有最讓魏國上下方心的遼東方麵,吳國冊封的燕王公孫恭當然是奉召討賊,隻不過三萬遼東軍一直就在漁陽附近遛馬,絲毫沒有要進攻的意思,而魏國也樂得相安無事,不去管他。
最後一支令人頭疼的軍隊,就是魏國北疆的老對頭鮮卑大人軻比能。魏文帝時軻比能受封附義王。後來在比能進行部落統一戰爭時,受到了魏國幹涉,受沉重打擊,於是對魏懷貳之心,獻書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鬆警惕。此後軻比能的部眾變得強盛,控弦十餘萬騎。為害魏國邊境。實力強大後繼續部落統一戰爭,終於是在去年威行諸部落,建立起強大的鮮卑政權。這次吳國北伐的消息傳來之後,一直雄心勃勃拜托曹魏控製的軻比能如何肯放過這一次機會,於是八萬控弦之士南下,意圖奪取河套。同時準備誘反步杜根,不過也算這家夥倒黴,步度根居然沒有答應,反而和並州刺史畢軌、幽州刺史以及田豫、牽招諸將一起對付他。
反觀魏國,真正能夠派上戰場的也隻有堪堪二十萬不到的軍隊,而且豫州滿寵、王淩等人三萬多軍隊已經被擊潰了。如今隻剩下司馬懿麾下四萬餘人防禦潁川、曹真部七萬人駐軍洛陽、曹洪部四萬人在泰山對峙,最後還有畢軌、牽招等人的兩萬北軍牽製鮮卑,其餘各地隻剩下郡國之兵或是屯田兵看家守護,就是鄴城之中也不過留下了八千中軍護衛。
盡管人數上的差距實在有夠懸殊的,可是此時匯集在曹魏的皇宮中的諸人倒是沒有什麽太過緊張的氣氛,盡管似乎近來的時候,也有段時間並沒有從雍州那邊再傳來有關東線的消息,聚集在這裏的沒有人有悲觀的情緒。
曹睿的這座宮殿,倒也不是新建的,畢竟如今的曹睿自覺還不到那種可以奢侈享受的地步,隻是讓陳群找人將原先曹艸的魏王王府給修繕了一番,便算了賬。
眼下曹睿將他麾下的這些精英人物召集在一起,自然不是無因的。從他的戰時動員令下發之後,可以看見的他治下的諸多州郡自是迅速的進入了依法戰時的情勢中,各地迅速的展開了一係列的戰備之事。
像關鍵之地上的百姓的遷移,尤其是向臨近曹魏一方和其他勢力交接的那些地方的。還有後備的預備戰力的階梯式布防,雖然朝堂之上的諸人都是相信自家的實力能夠在這場戰事中最後將一切的來犯之敵殲滅之,不過要想將全部的敵人都禦敵於國門之外,此時諸人中倒是沒有那種十分的把握,畢竟戰力上的懸殊太過,這點上的差距,並不是單單靠用些智謀或者什麽計策能夠彌補的,當然像蜀漢和江東,這兩大勢力中也是有著許多老殲巨猾之輩,在這點上,確實沒有那種十足的把握的。
故而此時大殿中的諸人,對於已經不能再湊出更多兵力在支持曹洪和戴孫合軍的戰事來說,一是他們自是相信碩果僅存的老將曹洪本身的能力和本事,加上此次在上郡那裏匯集的兵馬雖然僅僅隻有四萬,可是這些從屬於曹魏中央的精兵並不是什麽沒有見過血腥的新兵,這些年中跟著他們的將軍,田豫、毋丘儉等人可都是在內外,或是和吳漢兩國接過戰,或是在北疆討伐過一些不臣的異族的,既然這些兵馬本身足夠精銳,而且領軍之人又是曹洪,賈逵,毋丘儉、夏侯充、文欽等人,深知他們能力的曹睿等人,自是對於他們有著相當的信心的。
二是,此時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來給曹洪為後援了,畢竟不管是並州,還是河南(指洛陽),又或者是荊北等地,所要麵臨的壓力也是十分龐大的,這些地方若是有一處被敵軍等給突破了的話,後果卻也是相當嚴重的,故而這個時候的曹睿也多少有些認清現實的超脫。
不過不管是他們對於不能給曹洪他們提供更多軍隊的歉然,或者是此時這種的超脫,卻都是建立在他們對於曹洪等人實力的認可和信任之上的。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樣的情況卻是不會出現在曹洪這裏的。畢竟曹洪從討董之時從軍,在曹艸追襲董卓之時,於滎陽為徐榮所敗失馬,曹洪舍命獻馬並救護曹艸,使曹艸免於厄難。後又多隨軍征伐,平兗州、征劉表、討祝臂。官渡之戰時曹艸令其駐守本陣。後據張飛等於下辯,破斬吳蘭、任夔,退張飛與馬超。
曹洪的經驗毋庸置疑,而軍中也不乏智謀之士。並且就經過浮塵之後,曹洪那一顆焦躁的心早已平靜,比起年輕之時,這時的曹洪才是一個真正的名將。
雖然眼下還沒有從青州方麵傳來有關曹洪大軍和吳軍對陣的消息,不過有時候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陛下,眼下的北疆之事,卻是用不著太過擔心,雖然老夫未曾與王雄將軍有過接觸,不過對於這位刺史的能耐,老臣卻是早有耳聞。”卻是陳群說道。
“王使君定然會不負陛下之望,保得北疆之安寧”
如今的陳群姿勢依然擔著為曹睿谘詢問政的顧問之任,平曰裏也是無事,倒是經常從曹睿那裏得到些尊崇。
對於此時的天下間大戰將起的紛亂,說實話陳群自也是覺得吳國喬仁和孫紹選擇的時機,雖然說不上最好,卻也算得恰當。隨著他對於三國之間各種情況了解的曰深,卻也能夠看出天下之間大勢,若繼續過去這三年的態勢,和曹魏以及蜀漢保持平和,各自發展的話,隻會讓東吳的優勢逐漸喪失。
而眼下,兩方聯合,又發動了如此大的規模,以陳群的眼光當然是看出了孫紹這位比曹睿繼位晚不了多少的帝王,在坐穩位子之後煥發出了一種氣勢。這種氣勢當年在曹艸獨自領軍追擊董卓西遷大軍的時候出現過,在當年官渡之戰,麵對著洶洶而來的袁紹的百萬之眾的時候勃發過,而今作為敵人的孫紹身上也爆發出這樣一種氣勢,這才尤為讓陳群擔心。
“嗬嗬,有文長先生這句話,倒是讓朕心中放下了許多的牽掛啊”曹睿卻是笑道。
此時鄴城宮殿的議事大殿中,曹睿自是坐鎮中央,而出於對於陳群這名顧命的敬重,曹睿卻是將之安排坐在他的右手第一的位置,其下卻是劉曄、辛毗、董昭等一幹文臣,而他的左手處,便是將領,不過這些將領之中還是一個重臣也沒有,有名有姓的將領都在前線,如何能在這裏開會。
而即便是眼下身處其間的這些文臣謀士之中,在早先的計議中,卻也是有不少需要趕赴各個方麵以為籌劃軍要之任的。
不過這些事情,可也都是需要在鄴城的命令下達之後進行。所幸,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讓此時坐在這裏的諸位等太久。
“報!陛下,泰山急報,滿寵、王淩等諸位將軍所部,在樵縣為吳賊大敗,如今退至陳留駐守。”
哐當!一隻玉筆跌落在禦案之下,摔得是粉碎。(未完待續。
∷更新快∷∷純文字∷
這其中自然是吳國拿大頭,除去陸遜、戴綱等人的部眾共計十五萬人外,甘寧在渤海、琅琊一帶肆虐的海軍也有四五萬的兵力,隻不過其中真正的吳人隻有五千不到,其餘的都是三韓人和九州島的倭奴軍,這些人被甘寧所召集按照吳軍編製整合,嚴格訓練,時刻灌輸著效忠偉大的大吳皇帝陛下的信念,除了作戰技術還差了一些以外,已經和真正的吳軍無疑。而且由於倭奴不怕死的戰鬥個姓和甘寧海盜一般的作戰方式,這支雜牌軍反而更加讓魏軍擔憂。
除了吳軍以外,魏國還要麵臨的就是漢國在潼關囤積的三萬步騎,不夠這隻軍隊隻是擺設,這一點從統軍大將王平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蜀漢如今名將無數,若真想動手即使徐庶不親自出馬,李嚴、張飛、馬超、吳懿包括諸葛亮等人也該來一位,可偏偏是王平這個官不過討逆將軍,歲不過四十的無名之輩,這不明擺著逢場作戲嗎。
幾路人馬中還有最讓魏國上下方心的遼東方麵,吳國冊封的燕王公孫恭當然是奉召討賊,隻不過三萬遼東軍一直就在漁陽附近遛馬,絲毫沒有要進攻的意思,而魏國也樂得相安無事,不去管他。
最後一支令人頭疼的軍隊,就是魏國北疆的老對頭鮮卑大人軻比能。魏文帝時軻比能受封附義王。後來在比能進行部落統一戰爭時,受到了魏國幹涉,受沉重打擊,於是對魏懷貳之心,獻書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鬆警惕。此後軻比能的部眾變得強盛,控弦十餘萬騎。為害魏國邊境。實力強大後繼續部落統一戰爭,終於是在去年威行諸部落,建立起強大的鮮卑政權。這次吳國北伐的消息傳來之後,一直雄心勃勃拜托曹魏控製的軻比能如何肯放過這一次機會,於是八萬控弦之士南下,意圖奪取河套。同時準備誘反步杜根,不過也算這家夥倒黴,步度根居然沒有答應,反而和並州刺史畢軌、幽州刺史以及田豫、牽招諸將一起對付他。
反觀魏國,真正能夠派上戰場的也隻有堪堪二十萬不到的軍隊,而且豫州滿寵、王淩等人三萬多軍隊已經被擊潰了。如今隻剩下司馬懿麾下四萬餘人防禦潁川、曹真部七萬人駐軍洛陽、曹洪部四萬人在泰山對峙,最後還有畢軌、牽招等人的兩萬北軍牽製鮮卑,其餘各地隻剩下郡國之兵或是屯田兵看家守護,就是鄴城之中也不過留下了八千中軍護衛。
盡管人數上的差距實在有夠懸殊的,可是此時匯集在曹魏的皇宮中的諸人倒是沒有什麽太過緊張的氣氛,盡管似乎近來的時候,也有段時間並沒有從雍州那邊再傳來有關東線的消息,聚集在這裏的沒有人有悲觀的情緒。
曹睿的這座宮殿,倒也不是新建的,畢竟如今的曹睿自覺還不到那種可以奢侈享受的地步,隻是讓陳群找人將原先曹艸的魏王王府給修繕了一番,便算了賬。
眼下曹睿將他麾下的這些精英人物召集在一起,自然不是無因的。從他的戰時動員令下發之後,可以看見的他治下的諸多州郡自是迅速的進入了依法戰時的情勢中,各地迅速的展開了一係列的戰備之事。
像關鍵之地上的百姓的遷移,尤其是向臨近曹魏一方和其他勢力交接的那些地方的。還有後備的預備戰力的階梯式布防,雖然朝堂之上的諸人都是相信自家的實力能夠在這場戰事中最後將一切的來犯之敵殲滅之,不過要想將全部的敵人都禦敵於國門之外,此時諸人中倒是沒有那種十分的把握,畢竟戰力上的懸殊太過,這點上的差距,並不是單單靠用些智謀或者什麽計策能夠彌補的,當然像蜀漢和江東,這兩大勢力中也是有著許多老殲巨猾之輩,在這點上,確實沒有那種十足的把握的。
故而此時大殿中的諸人,對於已經不能再湊出更多兵力在支持曹洪和戴孫合軍的戰事來說,一是他們自是相信碩果僅存的老將曹洪本身的能力和本事,加上此次在上郡那裏匯集的兵馬雖然僅僅隻有四萬,可是這些從屬於曹魏中央的精兵並不是什麽沒有見過血腥的新兵,這些年中跟著他們的將軍,田豫、毋丘儉等人可都是在內外,或是和吳漢兩國接過戰,或是在北疆討伐過一些不臣的異族的,既然這些兵馬本身足夠精銳,而且領軍之人又是曹洪,賈逵,毋丘儉、夏侯充、文欽等人,深知他們能力的曹睿等人,自是對於他們有著相當的信心的。
二是,此時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來給曹洪為後援了,畢竟不管是並州,還是河南(指洛陽),又或者是荊北等地,所要麵臨的壓力也是十分龐大的,這些地方若是有一處被敵軍等給突破了的話,後果卻也是相當嚴重的,故而這個時候的曹睿也多少有些認清現實的超脫。
不過不管是他們對於不能給曹洪他們提供更多軍隊的歉然,或者是此時這種的超脫,卻都是建立在他們對於曹洪等人實力的認可和信任之上的。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樣的情況卻是不會出現在曹洪這裏的。畢竟曹洪從討董之時從軍,在曹艸追襲董卓之時,於滎陽為徐榮所敗失馬,曹洪舍命獻馬並救護曹艸,使曹艸免於厄難。後又多隨軍征伐,平兗州、征劉表、討祝臂。官渡之戰時曹艸令其駐守本陣。後據張飛等於下辯,破斬吳蘭、任夔,退張飛與馬超。
曹洪的經驗毋庸置疑,而軍中也不乏智謀之士。並且就經過浮塵之後,曹洪那一顆焦躁的心早已平靜,比起年輕之時,這時的曹洪才是一個真正的名將。
雖然眼下還沒有從青州方麵傳來有關曹洪大軍和吳軍對陣的消息,不過有時候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陛下,眼下的北疆之事,卻是用不著太過擔心,雖然老夫未曾與王雄將軍有過接觸,不過對於這位刺史的能耐,老臣卻是早有耳聞。”卻是陳群說道。
“王使君定然會不負陛下之望,保得北疆之安寧”
如今的陳群姿勢依然擔著為曹睿谘詢問政的顧問之任,平曰裏也是無事,倒是經常從曹睿那裏得到些尊崇。
對於此時的天下間大戰將起的紛亂,說實話陳群自也是覺得吳國喬仁和孫紹選擇的時機,雖然說不上最好,卻也算得恰當。隨著他對於三國之間各種情況了解的曰深,卻也能夠看出天下之間大勢,若繼續過去這三年的態勢,和曹魏以及蜀漢保持平和,各自發展的話,隻會讓東吳的優勢逐漸喪失。
而眼下,兩方聯合,又發動了如此大的規模,以陳群的眼光當然是看出了孫紹這位比曹睿繼位晚不了多少的帝王,在坐穩位子之後煥發出了一種氣勢。這種氣勢當年在曹艸獨自領軍追擊董卓西遷大軍的時候出現過,在當年官渡之戰,麵對著洶洶而來的袁紹的百萬之眾的時候勃發過,而今作為敵人的孫紹身上也爆發出這樣一種氣勢,這才尤為讓陳群擔心。
“嗬嗬,有文長先生這句話,倒是讓朕心中放下了許多的牽掛啊”曹睿卻是笑道。
此時鄴城宮殿的議事大殿中,曹睿自是坐鎮中央,而出於對於陳群這名顧命的敬重,曹睿卻是將之安排坐在他的右手第一的位置,其下卻是劉曄、辛毗、董昭等一幹文臣,而他的左手處,便是將領,不過這些將領之中還是一個重臣也沒有,有名有姓的將領都在前線,如何能在這裏開會。
而即便是眼下身處其間的這些文臣謀士之中,在早先的計議中,卻也是有不少需要趕赴各個方麵以為籌劃軍要之任的。
不過這些事情,可也都是需要在鄴城的命令下達之後進行。所幸,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讓此時坐在這裏的諸位等太久。
“報!陛下,泰山急報,滿寵、王淩等諸位將軍所部,在樵縣為吳賊大敗,如今退至陳留駐守。”
哐當!一隻玉筆跌落在禦案之下,摔得是粉碎。(未完待續。
∷更新快∷∷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