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進了曇華寺。
聽到門口的人聲,慧良和尚迎了出來。他四十來歲,穿一身半新的袈裟,僧帽芒鞋,似乎是剛剛從哪裏回來。
“許市長,李館長,”慧良雙手合十,笑道,“真是難得,難得!趕快請坐定品茶吧!”
慧良說,他時常在電視裏看見許廷高市長,所以一見麵就認出來了。跟李安浦卻是老相識。西樵山兩次考古發掘,李安浦都會偷閑進廟,看望這位中年出家的僧人,與他聊天。
慧良俗姓柳,原本也是個文化人,在北方某縣的文化館當創作員。由於喜歡發表個人見解,不願隨波逐流,為了幾篇文章中的鋒芒,和周圍的許多人日漸不睦,乃至遭受不公正待遇。夫妻關係竟也因此破裂。最終,他決定舍棄塵世中的一切——包括那些浸透血汗的文章和對於故土的眷戀,削發為僧。
一路往南,雲遊了好幾處寺廟,才來到西樵山曇華寺。
當時的主持留他暫住了幾天,見他誦經做課十分專心,又頗有些文化,記憶力也相當好,驗過了僧牒,就收下了他。不多久,便委派他在正殿負責接待香客,登記捐贈。這件事,本來是由監院慧秀擔當的。慧秀很聰明,有很強的社交能力,結識了穀安市企業界的許多老板,他們的資助,讓曇華寺維持旺盛的香火。每年光是大年初一燒頭香的捐贈,就非常客觀。然而,慧秀竟也受到某些人的影響,縱使俗念萌生,有好幾個周末竟然脫去袈裟,頭戴假發,去城裏享受魚肉美酒,甚至忘乎所以地跑進卡拉ok,瀟灑一番。這種違背戒律的行為,終於被主持察覺。主持毫不猶豫地將他驅逐了出去。於是慧良接替他,當上了監院。再後來,年逾八旬的主持圓寂,慧良就將曇華寺的一切都操持起來。
事實上,曇華寺從來清淨而又簡陋,隻有一兩個僧人,帶著幾個小沙彌晨鍾暮鼓。
佛祖是慈悲而寬容的,他生活在無心層麵,卻允許慧良以宗教為業,給有心的生活層麵帶來善果。
李安浦與慧良和尚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常常會從六根清淨,議及靈魂和肉體,議及物質生活質量。慧良和尚寧可告別世間的一切誘惑,在廟宇中與黃卷青燈為伴,這讓李安浦很欽佩。他有時也難免暗忖,如果換了我,能否削發為僧,以青燈黃卷為伴而心滿意足?李安浦無法回答,心裏卻浮起一股淡淡的悲哀。
他在自己的博客裏寫過文章,題目是《幸福感與事業心》。生活中的幸福感各不相同,選擇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視勞碌為享受,有的人為享受而勞碌,有的人形為心役,有的人玩世不恭。我們這些依賴於文牘會議,享受俸祿的人,是沒有凍餒之虞的。可是偏偏會去做許多似是而非的事,還常常以牢騷來排遣內心的不平衡。也許,一個人未必真的要出家,但是以六根清淨的心態幹事業,卻能無堅不克?
他突然想起了宋翰林。
前些時候,無意中看見宋翰林出現在中央電視台的“賞寶”欄目,一副至高無上的權威模樣。可是,即使在熒屏上,他也能感覺出那個收藏者拿出的冠形飾,未必是真品,宋翰林卻評點得活龍活現,還給了一個不菲的估價。宋翰林似乎在做“托兒”,一個高級托兒。在情感上李安浦不願懷疑宋翰林,宋翰林畢竟是高古玉的權威。然而,理智告訴他,娛樂大眾的電視節目從來不會把“嚴肅”二字放在第一位。市場經濟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文物專家一再批評假古董,卻有人不斷製造假古董,這僅僅是因為彼此的視角不相同嗎?
假古董現象由來已久,卻無法根絕。為什麽?恰如黑格爾所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隻要真品天下聞名,難免沒有贗品傳世。不是嗎,假如真的把司母戍鼎、成化鬥彩雞紋杯或者王羲之的《雨後帖》擺在公眾場合,很多人仍可能無動於衷。
在江南水鄉,水是軀體,也是靈魂。人與水自古以來和諧相處。拱橋、駁岸、水巷、河埠,無一不是人與水合作的成果。水鎮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水道,舟來楫往,便於交通,同時又是天然的蓄水池和洗滌池。河湖勾畫著水鄉風景,也奇妙地調節著氣候。充滿了陰柔之美的水文化千秋萬代地養育著我們。生活在水鄉,人們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民居建築乃至服飾和飲食風格,都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這,或許正是水鄉成為旅遊亮點的重要因素。然而,隨著旅遊業的迅速升溫,傳統特色正逐步喪失。假古董的不斷冒出來,就是一例。
誰也不會否認,水鄉古鎮開發的成功,就在於文化內涵。究竟是華貴精美還是雄厚大氣,是風雅古樸還是爽朗粗獷,是現代新潮還是傳統懷舊?與人的臉麵一樣,完全取決於內在因素。但人們的審美情趣往往會由於經濟利益的策動而變化。不是嗎,這幾年由於經濟利益的刺激,業界競爭愈演愈烈,不少古鎮急於求成,陷入了過度開發的怪圈。越來越多的汽車取代了欸乃小船,酒樓飯店的泔腳水汙染了河流的清澈,拉客的攤販擾亂了街巷的寧靜。有些地方幹脆把河道填平了,修築馬路,建造豪華的賓館飯店,還有許多嘩眾取寵、似是而非的出售假古董的攤點……
如果說,昔日鄉鎮企業的無序開辦,曾造成了自然生態的失衡,假古董的泛濫,同樣會造成文化形態的對立與衝撞。也許,許多人心裏也有難言之隱,也不想這樣做,但世界上的事情難免會走向反麵。
咳,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上,靠一張嘴巴是說不成金剛不毀之身的啊!
小沙彌無聲地端上了茶水。
在嫋嫋的茶香中,他們隨意交談。
慧良和尚說:“許市長,如果我沒有猜錯,您一定是為了西樵山遺址的開發而來的?”
“是啊。”許廷高點頭說,“西樵山要開發,也要保護,究竟如何處理兩者矛盾,是一個難解的課題。我和安浦上來,就是想聽聽慧良法師您的意見。”
“許市長,你太看重我們啦!我們出家人,講的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汙無染,來去自由,精神上毫無滯礙,也就能進入大徹大悟的境界。如果心境受外境影響,追求形色聲味,念念不忘相,必定煩惱不斷。”慧良和尚沉思著,神色平靜地說,“不瞞許市長說,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四處奔走,想為曇華寺尋找一塊安靜的處所。日後,西樵山隻會越來越嘈雜。”
“慧良法師,您比我們考慮得早了。”許廷高頷首說,“曇華寺在遺址的直接保護區裏,晚搬遷不如早搬遷。”
“我們是想早日搬遷。”
“這方麵,政府會提供支持的,您盡管放心。”
“善哉,善哉!”慧良忙合十致謝。
“眼下還有什麽困難嗎?”
“這……”
慧良遲疑了一下才說,他走了好幾個地方。可是,適合建曇華寺的寧靜之處,至今沒有找到。
許廷高寬慰他說:“這您不用急,我讓宗教局和規劃局的領導也幫您一起想想辦法。”
“那太好了。”
李安浦卻歎了口氣,說:“要說最難的,還是西樵山遺址保護。因為它不僅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還會影響別人賺錢。這些年,人們賺錢都賺瘋了,穀安市短短幾年裏出現了不少家產幾百萬、上千萬的富人。可是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不滿足……”
慧良和尚表示讚同:“是啊,平日裏我們看到誰低下了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四處尋找,總會猜測他一定是丟失了什麽貴重物品。極少有人會說是丟失了自我。終日忙忙碌碌,為命運所驅使的自我,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自我!”
“我認識的一位企業家告訴我說,每月賺一千元時,他能睡十個小時;每月賺一萬元時,能睡七八個小時;可是每月賺十萬元時,每晚就隻能睡五六個小時了。”許廷高也頗有些感慨,“人們拚命追求的財富,可以買來富麗,卻買不來愉悅;可以買來舒適,卻買不來安靜;可以買來豪華,卻買不來幸福……”
慧良和尚說:“人是不可能不服從於自己的目的,所以,人往往是他自己的仆人。也許,當一個人一無所求時,就沒有任何約束,就能自由自在了。”
“可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自在。”李安浦搖搖頭說,“生活在商品化社會,必須有非常超脫的精神支柱,才能抗得住物欲橫流。這一點,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啊!”
許廷高不由笑了:“嗬嗬,真沒想到,今天我們在曇華寺討論哲學命題了!”
慧良和尚說:“西樵山本身就是一部曆史,一部哲學呀。”
李安浦歎息道:“許市長,我有點悲觀,這部本來很完整的曆史,會被人搞得支離破碎……”
“你這不是當著我的麵批評我嘛!”
“我哪兒敢?”李安浦瞪圓眼睛說,“你剛才不是讓我罵個夠嗎?我還剛剛開始罵呢!”
慧良和尚說:“安浦是個肯講真話的人,就是有時偏激了一些。”
“偏激不怕,矯枉才能過正呀!”許廷高笑了,“墨守成規的人,才每天追求四平八穩。”
李安浦感歎道:“不過,到了慧良和尚這裏,再偏激的人也會安寧下來的。”
慧良和尚沒有說話,似乎陷入了沉思。
聽到門口的人聲,慧良和尚迎了出來。他四十來歲,穿一身半新的袈裟,僧帽芒鞋,似乎是剛剛從哪裏回來。
“許市長,李館長,”慧良雙手合十,笑道,“真是難得,難得!趕快請坐定品茶吧!”
慧良說,他時常在電視裏看見許廷高市長,所以一見麵就認出來了。跟李安浦卻是老相識。西樵山兩次考古發掘,李安浦都會偷閑進廟,看望這位中年出家的僧人,與他聊天。
慧良俗姓柳,原本也是個文化人,在北方某縣的文化館當創作員。由於喜歡發表個人見解,不願隨波逐流,為了幾篇文章中的鋒芒,和周圍的許多人日漸不睦,乃至遭受不公正待遇。夫妻關係竟也因此破裂。最終,他決定舍棄塵世中的一切——包括那些浸透血汗的文章和對於故土的眷戀,削發為僧。
一路往南,雲遊了好幾處寺廟,才來到西樵山曇華寺。
當時的主持留他暫住了幾天,見他誦經做課十分專心,又頗有些文化,記憶力也相當好,驗過了僧牒,就收下了他。不多久,便委派他在正殿負責接待香客,登記捐贈。這件事,本來是由監院慧秀擔當的。慧秀很聰明,有很強的社交能力,結識了穀安市企業界的許多老板,他們的資助,讓曇華寺維持旺盛的香火。每年光是大年初一燒頭香的捐贈,就非常客觀。然而,慧秀竟也受到某些人的影響,縱使俗念萌生,有好幾個周末竟然脫去袈裟,頭戴假發,去城裏享受魚肉美酒,甚至忘乎所以地跑進卡拉ok,瀟灑一番。這種違背戒律的行為,終於被主持察覺。主持毫不猶豫地將他驅逐了出去。於是慧良接替他,當上了監院。再後來,年逾八旬的主持圓寂,慧良就將曇華寺的一切都操持起來。
事實上,曇華寺從來清淨而又簡陋,隻有一兩個僧人,帶著幾個小沙彌晨鍾暮鼓。
佛祖是慈悲而寬容的,他生活在無心層麵,卻允許慧良以宗教為業,給有心的生活層麵帶來善果。
李安浦與慧良和尚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常常會從六根清淨,議及靈魂和肉體,議及物質生活質量。慧良和尚寧可告別世間的一切誘惑,在廟宇中與黃卷青燈為伴,這讓李安浦很欽佩。他有時也難免暗忖,如果換了我,能否削發為僧,以青燈黃卷為伴而心滿意足?李安浦無法回答,心裏卻浮起一股淡淡的悲哀。
他在自己的博客裏寫過文章,題目是《幸福感與事業心》。生活中的幸福感各不相同,選擇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視勞碌為享受,有的人為享受而勞碌,有的人形為心役,有的人玩世不恭。我們這些依賴於文牘會議,享受俸祿的人,是沒有凍餒之虞的。可是偏偏會去做許多似是而非的事,還常常以牢騷來排遣內心的不平衡。也許,一個人未必真的要出家,但是以六根清淨的心態幹事業,卻能無堅不克?
他突然想起了宋翰林。
前些時候,無意中看見宋翰林出現在中央電視台的“賞寶”欄目,一副至高無上的權威模樣。可是,即使在熒屏上,他也能感覺出那個收藏者拿出的冠形飾,未必是真品,宋翰林卻評點得活龍活現,還給了一個不菲的估價。宋翰林似乎在做“托兒”,一個高級托兒。在情感上李安浦不願懷疑宋翰林,宋翰林畢竟是高古玉的權威。然而,理智告訴他,娛樂大眾的電視節目從來不會把“嚴肅”二字放在第一位。市場經濟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文物專家一再批評假古董,卻有人不斷製造假古董,這僅僅是因為彼此的視角不相同嗎?
假古董現象由來已久,卻無法根絕。為什麽?恰如黑格爾所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隻要真品天下聞名,難免沒有贗品傳世。不是嗎,假如真的把司母戍鼎、成化鬥彩雞紋杯或者王羲之的《雨後帖》擺在公眾場合,很多人仍可能無動於衷。
在江南水鄉,水是軀體,也是靈魂。人與水自古以來和諧相處。拱橋、駁岸、水巷、河埠,無一不是人與水合作的成果。水鎮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水道,舟來楫往,便於交通,同時又是天然的蓄水池和洗滌池。河湖勾畫著水鄉風景,也奇妙地調節著氣候。充滿了陰柔之美的水文化千秋萬代地養育著我們。生活在水鄉,人們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民居建築乃至服飾和飲食風格,都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這,或許正是水鄉成為旅遊亮點的重要因素。然而,隨著旅遊業的迅速升溫,傳統特色正逐步喪失。假古董的不斷冒出來,就是一例。
誰也不會否認,水鄉古鎮開發的成功,就在於文化內涵。究竟是華貴精美還是雄厚大氣,是風雅古樸還是爽朗粗獷,是現代新潮還是傳統懷舊?與人的臉麵一樣,完全取決於內在因素。但人們的審美情趣往往會由於經濟利益的策動而變化。不是嗎,這幾年由於經濟利益的刺激,業界競爭愈演愈烈,不少古鎮急於求成,陷入了過度開發的怪圈。越來越多的汽車取代了欸乃小船,酒樓飯店的泔腳水汙染了河流的清澈,拉客的攤販擾亂了街巷的寧靜。有些地方幹脆把河道填平了,修築馬路,建造豪華的賓館飯店,還有許多嘩眾取寵、似是而非的出售假古董的攤點……
如果說,昔日鄉鎮企業的無序開辦,曾造成了自然生態的失衡,假古董的泛濫,同樣會造成文化形態的對立與衝撞。也許,許多人心裏也有難言之隱,也不想這樣做,但世界上的事情難免會走向反麵。
咳,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上,靠一張嘴巴是說不成金剛不毀之身的啊!
小沙彌無聲地端上了茶水。
在嫋嫋的茶香中,他們隨意交談。
慧良和尚說:“許市長,如果我沒有猜錯,您一定是為了西樵山遺址的開發而來的?”
“是啊。”許廷高點頭說,“西樵山要開發,也要保護,究竟如何處理兩者矛盾,是一個難解的課題。我和安浦上來,就是想聽聽慧良法師您的意見。”
“許市長,你太看重我們啦!我們出家人,講的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汙無染,來去自由,精神上毫無滯礙,也就能進入大徹大悟的境界。如果心境受外境影響,追求形色聲味,念念不忘相,必定煩惱不斷。”慧良和尚沉思著,神色平靜地說,“不瞞許市長說,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四處奔走,想為曇華寺尋找一塊安靜的處所。日後,西樵山隻會越來越嘈雜。”
“慧良法師,您比我們考慮得早了。”許廷高頷首說,“曇華寺在遺址的直接保護區裏,晚搬遷不如早搬遷。”
“我們是想早日搬遷。”
“這方麵,政府會提供支持的,您盡管放心。”
“善哉,善哉!”慧良忙合十致謝。
“眼下還有什麽困難嗎?”
“這……”
慧良遲疑了一下才說,他走了好幾個地方。可是,適合建曇華寺的寧靜之處,至今沒有找到。
許廷高寬慰他說:“這您不用急,我讓宗教局和規劃局的領導也幫您一起想想辦法。”
“那太好了。”
李安浦卻歎了口氣,說:“要說最難的,還是西樵山遺址保護。因為它不僅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還會影響別人賺錢。這些年,人們賺錢都賺瘋了,穀安市短短幾年裏出現了不少家產幾百萬、上千萬的富人。可是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不滿足……”
慧良和尚表示讚同:“是啊,平日裏我們看到誰低下了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四處尋找,總會猜測他一定是丟失了什麽貴重物品。極少有人會說是丟失了自我。終日忙忙碌碌,為命運所驅使的自我,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自我!”
“我認識的一位企業家告訴我說,每月賺一千元時,他能睡十個小時;每月賺一萬元時,能睡七八個小時;可是每月賺十萬元時,每晚就隻能睡五六個小時了。”許廷高也頗有些感慨,“人們拚命追求的財富,可以買來富麗,卻買不來愉悅;可以買來舒適,卻買不來安靜;可以買來豪華,卻買不來幸福……”
慧良和尚說:“人是不可能不服從於自己的目的,所以,人往往是他自己的仆人。也許,當一個人一無所求時,就沒有任何約束,就能自由自在了。”
“可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自在。”李安浦搖搖頭說,“生活在商品化社會,必須有非常超脫的精神支柱,才能抗得住物欲橫流。這一點,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啊!”
許廷高不由笑了:“嗬嗬,真沒想到,今天我們在曇華寺討論哲學命題了!”
慧良和尚說:“西樵山本身就是一部曆史,一部哲學呀。”
李安浦歎息道:“許市長,我有點悲觀,這部本來很完整的曆史,會被人搞得支離破碎……”
“你這不是當著我的麵批評我嘛!”
“我哪兒敢?”李安浦瞪圓眼睛說,“你剛才不是讓我罵個夠嗎?我還剛剛開始罵呢!”
慧良和尚說:“安浦是個肯講真話的人,就是有時偏激了一些。”
“偏激不怕,矯枉才能過正呀!”許廷高笑了,“墨守成規的人,才每天追求四平八穩。”
李安浦感歎道:“不過,到了慧良和尚這裏,再偏激的人也會安寧下來的。”
慧良和尚沒有說話,似乎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