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地流逝著,在平均十年新增五十艘超光速飛船的生產效率之下,地球文明的整體綜合實力,以著遠遠超乎普通文明想象的速度,飛快地提升著。


    每年都有多達五艘的各類型超光速飛船加入到地球文明的超光速飛行航線網絡之中,地球文明跨星係間的交流效率,在以著肉眼可見的效率,迅速的獲得提升。


    各星球在地球中央政府的產業規劃格局之下,都有著巨大的發展與成長空間,整個地球文明的人力物力,在充分運力的保障之下,發揮出了爆炸性的化學變化,以太陽係為核心的十多顆星球,每天的變化都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在數十年時間的發展之中,地球文明的各顆移民星,也是漸漸的有了自己的發展特色,有的專攻冶金項目,專門生產各種高端的合金金屬材料,飛船甲板用材、飛船主體結構用材、新一代空天戰機合金鋁材等等,對外出口的都是那種即便加上了星際運費,也都可謂是利潤滿滿的高科技高新材料。


    也有的星球專攻信息技術產業製造領域,專門對外出口各種中低端cpu、信息傳感器、大容量電子存儲器等等電子類耗材,這些信息領域的小東西,單個體積小,但是利潤卻不小,市場消耗量更是無比的巨大,一顆星球以此作為核心發展領域,對外出口的獲利資金,已經足足的可以保障整個星球的良好運轉,除了用於產業提升的投資、消耗之外,整個星球其他方麵所需的各種高端進口設備等等也都完全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的其他星球,也都個個有了自己的特色產業,有的專攻光學儀器,有的專攻生物與醫藥製劑,有的強於雷達探測設備的研發製造,幾十年的持續不斷的發展和投入,讓十顆遠離於地球文明太陽係核心領土的移民星球,在承擔了大量的本土轉移產業項目的同時,也牢牢的捆綁在了地球文明的係統產業鏈條之上,既是在產業上形成了整個文明間的融合和共生,也讓各個移民星球有了自己的主打事業方向,巨大的人力物力,有了充分的產能釋放的空間。


    在這種情況之下,以地球太陽係本土核心為核心的地球文明,在科技領域和民生領域的各項發展之上,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突破。


    到了2400年,整個地球文明體係之中的人口數量,竟然已經是到達了4000億級別的總人口規模,短短幾十年之間,地球總人口數量就幾乎翻了一番,這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畢竟,在現如今的這個時代,人口增長的速度,已經隨著科技文明水平的增長,而越來越趨向於減緩的趨勢,每一個人口的增長,對應的就是巨大的產能的增加,無窮物資的堆積,即便是有著政府的對生育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人口增長的總體速度,還是不可避免的呈現出了減緩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地球文明隻是花了40年時間,就增長了1500億的人口,年均人口增長數量達到了30多億的水平,很大程度來說,也是依賴於地球文明新開拓的是各移民星所提供的龐大生存空間的緣故。


    要知道,地球文明的人口增長,可不像是那些星球層次的低端科技文明那樣,相當一部分的人口增長,都是有著濫竽充數的成分,該教育的不教育,該培養的不培養,由著新生人口隨心所欲的生長。


    在地球文明之中,雖然大規模的鼓勵人口生育,但是公民生育並撫養孩子,那也是有門檻的,不達到一定的經濟條件、社會層次,即便是想要放開了生育,那也是不被允許的。


    沒有達到標準的經濟基礎,足夠的社會貢獻度,這樣的家庭最多也隻能生育一兩個孩子,甚至不被允許繁育後代,情節嚴重的甚至要強製節育,隻有那些無論是教育水平、生命體征、健康狀況、社會貢獻等級等等都達到標準的社會公民,才能夠享受到地球政府鼓勵公民生育的政策的福利。


    而一旦新生兒出生,他的個人信息就已經存入到了公民數據庫中,天然的就享有一係列的教育資源的免費供應,從開始學會走路開始,差不多就要開始進入各種等級的學校之中學習、鍛煉,從而保證其一旦成年,立刻就能夠擁有自主生存的能力,如果有天賦的話,更是直接就被選拔到了各種高端的學府、研究院、科研機構之中,完全不會有被遺漏的可能,真正的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社會發展理念。


    而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社會發展情況之下,地球文明每新增一個人口,所需要增加供應的各種社會物資,都是動輒以千噸、萬噸來計算的,幾十年間增加1500億的總人口規模,更是意味著所有的星球差不多都有了一倍以上的生產規模,這對於像地球這樣體量的文明體係而言,無疑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改變,說是翻天覆地都不為過。


    事實上,在這些年中,地球文明確實在綜合實力方麵有了長足的進展,除了依舊在以大規模的建造超光速飛船為契機,發展地球的綜合工業體係之外,還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不斷地進行各行各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可以說,這些年中新投入生產的超光速飛船,每一艘的綜合性能指標都在不間斷地產生性能提升,也幸好地球文明有著最成熟優化的飛船製造生產體係,各艘飛船在實際建造之中都是模塊化、係統化的進行建造,所以各種子係統的提升和優化,各種新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不但沒有在飛船的生產製造中出現問題,反而形成了有機的技術整合,讓每一艘飛船都在技術進步之中獲得了提升。


    倒是飛船的運營、維修戰線的工人們維持怨聲載道,這地球全部近400條的超光速飛船體係之中,幾乎找不到兩艘相似度達到90以上的飛船,而且即便是同一艘飛船的同一塊甲板,常常一次維修換代之後,都變成了截然不同的材質,若非是地球文明所擁有的全部飛船編隊,都有著和實物隨時保持同部分的飛船信息檔案,這飛船一旦是出現問題,簡直就連維修都不好維修了……情況太複雜了,簡直都要讓人快要無從下手了。


    而且在如此程度的社會巨變之下,地球文明除了在超光速飛船製造領域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常規的亞光速飛船製造領域之中,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別看地球文明生產超光速戰艦,就像下餃子一樣一批幾艘,一批幾十艘的接連不斷的生產,但是,就算是在地球文明之中,超光速飛船也始終都是最頂級、最高端,最消耗資源的消耗建設項目。


    超光速飛船建造至今,雖說整個地球文明已經擁有了近400艘超光速飛船,但是哪怕直到今日,每一艘超光速飛船,哪怕是最老的始皇號,時到今日也依舊是屬於軍隊編製的,直接隸屬地球文明最高軍委管轄。


    換在舊時代,超光速飛船就好像是航空母艦一樣,是真正的國之重器,每一艘的分量都是十足十的,不是常規的其他類型的船舶可以相提並論的。


    而相對於天之驕子的超光速飛船來說,常規的亞光速星際飛船,就是等而次之的民用型船舶了。


    當然,這隻是個比方罷了,事實上地球文明也依舊是保持著大量的亞光速常規軍事作戰飛船編隊的。


    隻是這些作戰力量,就好像是二線的軍事作戰力量一樣,隻在星球附近打轉轉,負責拱衛各顆星球的安全。


    而一旦有需要的話,超光速飛船則是最為鋒銳,最為無可匹敵的尖刀作戰力量,是最精銳的作戰部隊……無論其是否軍用型的超光速飛船都是如此,隻是可能在真正的星際作戰的時候,其所執行的軍事任務類型不同罷了。


    一旦真的有星際戰爭打響,作為最核心的作戰力量,軍用型的超光速飛船就是最核心的重型作戰力量,客運及移民飛船就是主流作戰力量,而貨運飛船雖然安全性能值得堪憂,但是借助其幾倍光速的性能,也足以承擔後勤補給任務的需求了。


    相對於這些超光速飛船而言,亞光速的常規軍事飛船,在星際戰爭之中的作用,差不多就等同於是岸防炮與近海近防部隊的作用了,隻能在“淺海”區域遊曳,起到守衛老巢的作用。


    不過在地球文明所建造的所有亞光速星際飛船之中,屬於軍事作戰力量的飛船,卻是隻占了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比例罷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亞光速飛船,都屬於民用飛船的類型。


    畢竟對於軍方來說,使用亞光速的飛船作為地球文明的軍事力量,其實隻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替補。


    相對於常規亞光速飛船來說,超光速飛船的性能優越性不是一點半點的,機動性強、航程遠、速度快、生存能力強、殺傷性巨大,或許一艘超光速飛船打不過1000艘常規亞光速飛船,但是三艘以上的超光速飛船編隊,卻已經完全可以對3000艘以上的亞光速飛船形成明顯壓製了。


    更何況即便是隻有一艘超光速飛船,雖然硬抗打不過1000艘亞光速飛船,但是能打能跑,遊擊作戰的超光速飛船使用破交戰術,也完全可以將一顆星球攪得翻天覆地。


    如果有可能的話,地球軍方想當然的,肯定是恨不得自己下轄的軍事力量全都換成超光速飛船才好,可惜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現如今的地球,絕大多數的超光速飛船,雖然是隸屬於軍方管理的,但是它們卻是完全承擔著民用、交通等領域的職責,不可能全天候的聽憑軍方的指揮,也隻有為數不多的幾艘軍用型超光速戰艦才能夠全部時間都承擔軍事任務。


    而對於軍方來說,在大多數超光速飛船都在搞經濟活動的情況之下,手頭僅有的超光速飛船也是完全不敷使用的,雖說現階段地球文明周邊沒有什麽太嚴重的星際威脅,但是機動的軍事部署卻還是非常必要的,否則一個弄不好就有可能出大事,畢竟浩瀚的星空,什麽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所以迫不得已之下,使用大量的常規亞光速飛船作為常規軍事力量部署於各星球附近駐防,這也就成為了一件迫不得已之下的妥協行為。


    畢竟,不可能為了未知的太空威脅,就把所有的超光速飛船都當成軍事作戰力量來使用,相對於這些未知的威脅來說,超光速飛船作為溝通渠道和客貨運力量,對於地球文明的總體發展,無疑是有著更加關鍵的作用的。


    隻是對於軍方來說,使用一定量的亞光速飛船作為星球近衛部隊雖然是一件相當有必要的事情,但是畢竟整個地球文明的近400艘超光速飛船都是屬於軍隊編製的,真的一旦有事了,想要調動亞光速飛船參戰也是很簡單的事情,星球近防部隊隻要撐上一段時間不出問題就行了,所以亞光速軍用飛船的數量當然就不宜過多,維持一段時間夠用就行。


    所以說地球文明十一個生態星球總體的亞光速戰艦的數量雖然不少,但是擱到單個的星球來說,其實每個星球所擁有的戰艦數量其實也隻不過五六艘罷了。


    這五六艘的亞光速飛船,對於一個星球來說,除了進行必要的維修保養之外,其他的全部恒星際巡航、環球巡航等等任務,執行起來也都是綽綽有餘的了,一點都不寒酸。


    這總共都不到七十艘的亞光速戰艦,在地球文明全部的亞光速飛船之中,自然隻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了。


    對於整個地球文明而言,超光速飛船那是集合整個文明的力量才能搞出來的好東西,不誇張的來說,每一艘超光速飛船都是有著政治意義的,就連軍方想要搞一艘全職的超光速戰艦來說都得費盡了渾身的解數,對於民間力量來說,想玩這個,難度實在是有點太大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金仙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為堯存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為堯存張並收藏星際金仙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