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岡村苦惱


    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於中華四億民眾,亦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誌,更不在於包括若幹地方雜牌軍在內之200萬抗日敵軍,而隻在於以jiangjie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係統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係軍隊的抗日意誌。隻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岡村寧次


    在中華第一軍74軍的官兵們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向金官橋陣地趕來的同時,國軍第4、8、66、70軍等部隊打得頑強,拚得勇猛,不僅死死抵擋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我方第一六0師梁佐勳團奮勇抵抗累計擊退第日軍一0一師團十五次進攻,第52師還成功殲滅了飯塚聯隊,擊斃被日本華中方麵軍司令官畑俊六大獎贈賜“猛將”稱號的日軍將領飯塚國五郎。


    1938年8月1日,岡村寧次下令日軍鬆浦第106師團自九江南下,攻擊金官橋一線,同時令沿江北進,攻擊廣濟、黃梅的第6師團加緊前進。


    日軍第106師團向金官橋一線的攻擊,遭到了中華第4、8、70軍的頑強阻擊,鬆浦苦戰10餘天,手下的聯隊長一死二傷,軍官死傷上百,士兵數千,卻最終被阻於金官橋陣地前,始終未能再前進一步。


    這種狀態對我有利,它拖住了日軍,為保衛武漢贏得了時間,但讓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茨如坐針氈,焦躁不安!


    武漢會戰之初,大本營對他寄予的希望最大,把他從關東軍第2師團長提拔到現在這個位置,他不能不明白這對一個軍人來說意味著什麽。在進攻武漢三路人馬中,他目前握有的兵力最多,但2個多月過去了,天氣從酷熱轉到了秋涼,他竟被廬山的峻嶺峰巒和甩不掉打不垮的薛嶽兵團纏在這裏,整天和血腥與屍臭為伍。廬山,這座魅力十足的天下名山,已在他的心裏失去了秀色,他感到的隻有煩悶、焦慮和頭疼!


    讓他稍感安慰的是,第27師團在強悍的波田支隊的支援之下,將瑞武線上的中華人打得頗為被動。於是,駐在九江城內的岡村寧茨就在8月下旬乘機往返於瑞武與九江之間,來回指揮兩地的戰事,以期以瑞武線的攻勢打亂薛嶽的整個陣線。


    8月中旬,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來到了九江前線。


    九江,對於岡村這個統帥20萬大軍的司令官來說,並不是應該來的地方。這裏距離金官橋陣地不過幾十公裏,前方隆隆的炮聲日夜都隱隱可聞,九江附近還出沒著中華軍隊的偵查部隊和成連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部隊。


    但岡村都沒有把這些放在眼裏,這是他的職業習慣,每逢打戰,惡戰,他總是喜歡往前跑,到陣地上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他愛聽隆隆的槍炮聲,這會讓他激動不止,血液沸騰,他也覺得那刺鼻的硝煙味是世界上最好聞的味道。


    老岡今天到九江當然還不止這些,他想親眼看看鬆浦是怎樣被不被他放在眼裏的支那軍隊挫敗的。


    九江的臨時指揮所裏,岡村臉色陰沉地坐立在桌子邊,一動不動。他的參謀長和幾個處、科長心神不寧地守在屋子外。連續十多天了,司令官的心情一直大大地壞了。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岡村前幾天竟然在軍部裏對手下的參謀大吼起來,這在過去可是從未有過的。一直伴在老岡身邊,參與了整個前期作戰的參謀長卻知道自己長官的苦惱。


    司令官閣下是為進攻受挫,主力又遲遲不能集結而苦惱、焦躁。


    岡村是個地道的職業軍人,他知道,多給支那軍隊一天的時間,他進攻的難度又會加大一份,日後的傷亡代價也就要增大一份。


    眼下日軍困難,但是在武漢的jiangjie石也困難,軍事上硬碰硬的較量,既是比實力、智慧,某種程度上更是意誌的較量。


    但岡村倉促間投入鬆浦這個乙種師團作為主攻先鋒,不能不說是一個敗筆。初戰受挫,岡村頭腦開始冷靜下來。這時候,他明白了武漢之戰不同於南京,眼前這幾十個支那軍的精銳師也絕不同於南京之戰的那些潰軍,武漢周邊山巒起伏、易守難攻的地形也不同於江蘇省一馬平川的水鄉澤國,不把眼前的這些支那軍消滅,沿江進攻武漢將是癡心妄想。所以,首先必須打破南線僵局。


    岡村下令剛剛到達不久的伊樂政喜中將率第101師團在海軍的掩護下,渡過鄱陽湖,在星子地區強行登陸,迂回進攻德安。


    岡村這支老狐狸不愧是方麵軍的司令官,的確為戰役、戰術上的高手。迂回德安,不但能打破鬆浦師團在金官橋地區的僵局,還能直抄薛嶽1兵團後路。這釜底抽薪的一著如果能成功,1兵團20師苦心經營數月的陣地將全部鬆動,隻能放棄陣地向西轉移。此舉,比直接支援鬆浦師團要高明得多。


    日軍王牌岡村自恃謀略超人,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剛剛年過40的中華悍將薛嶽。兩把鋒利的戰劍一碰撞,便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8月21日,岡村在九江的指揮部裏,坐在自己寬大的皮椅上,盯著牆壁上的地圖,半天呆呆地沒動彈。圖上的攻擊箭頭,是10天前繪上去的,可10天過去了,這支箭頭一直沒有前進過。但前線部隊每天的傷亡報告,卻從不間斷,按時送到。


    岡村南征北戰數十年,從未像今天這樣焦躁、困惑過。自106師團在金官橋陷入僵局後,他同時派出了第101師團和開戰以來一直所向披靡的波田支隊。但此刻,他心裏有一種驅虎入狼群的感覺。


    第101師團被纏在廬山無法脫身,而波田似乎也失去了幸運之神的眷顧,在瑞昌東北港一登陸,便被孫桐萱的集團軍猛烈反擊壓縮在灘頭動彈不得,要不是海軍的艦炮全力支援,波田的八千人馬怕早被趕進長江裏去了。老岡想不通,年初還被土肥原趕得四處逃竄的孫桐萱部,會在一夜間脫胎換骨,像是換了一支部隊。岡村不知道,孫桐萱將軍和韓複渠是不一樣的,孫將軍也是一名知恥而後勇的英雄。當孫將軍駐防山東時,就出資辦學、收容貧困兒童,被當地人稱為“孫善人”。


    午後,華中日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來電,催促岡村部加緊進攻。這已經是兩天內的第三封電報了。


    畑俊六在電報裏沒有指責岡村什麽,但岡村還是感到了不安和羞愧。老岡一向剛毅、凶狠,他最受不了這種無言的指責,不管這是來自上級還是下屬。他已經咬著牙把手中的5個師團投入了4個,最後一個師團,也正在趕往九江的路上。


    同日,伊東手下的伊藤旅團攻占星子後,又馬不停蹄地轉向隘口、德安。


    同樣,謀略超人的薛嶽對此早作了滴水不漏的準備,布放廬山地區的王敬玖37軍團和葉肇的第23軍團見機攔腰就打,把伊藤旅團萬餘人馬拖在途中。雙方攻防激烈,拚死廝殺,陷入混戰。伊東見狀,立即調上佐枝旅團一部猛攻廬山東南,側擊中華守軍。


    廬山東南最外沿,有兩座山嶺雄立德星公路旁邊,俯瞰著公路,恰似虎口中的兩顆利牙。伊東的101師團西進德安,必須拿下這兩座山嶺——東西孤嶺。


    在東西孤嶺,由此展開了一場艱難、持久、慘烈的爭奪戰,這場爭奪戰甚至決定了日後的南線戰事。


    最早向東孤嶺發起攻擊的,是廬山腳下受阻的伊藤旅團。隨後,激戰規模越來越大,雙方投入兵力越來越多。兩天後,伊東師團便發現自己陷入了困境。


    也許是思慮所及靈光顯現吧,某日正午,當岡村寧茨飛臨廬山上空時,見我守南潯線(南昌——九江)與瑞武線(瑞昌——武寧)兩支部隊陣地之間的接合部空隙甚大,遂以為找到了破陣之法,便以101師團接替106師團,加緊攻擊中華人的金官橋線,吸引中華人的注意力,而調106師團,乘隙穿過中華第20兵團商震和第9兵團吳奇偉兩支大部隊的防地,占領馬回嶺、萬家嶺一帶,以實現前後夾擊金官橋線的戰略意圖。


    馬回嶺是德安以北的一個不大的盆地。它的西麵是白雲山高地,東麵是廬山的西麓,南麵是博陽河以北的山地,隻有北麵的沙河鎮至馬回嶺鐵路沿線地勢比較平坦。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恐怖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林鵬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林鵬雲並收藏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