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打出國威
假如沒有中華,假如中華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麵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區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突擊,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羅斯福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老祖宗的這種說法還是在戰打得比較順利的情況下,若是不順,像鬆山戰役,國軍那是殺敵一千,自損五千的。
武漢會戰一結束,史迪威回國,後來又出任盟軍中華戰區參謀長,而羅斯一直留在華中戰場,自始自終地參與了國軍的曆次大會戰。耳聞目睹中華軍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死死拖住世界第四強工業強國――日本的壯舉,深為感動和讚歎的他,多次向國會和總統遞交如實反映中華抗戰的調查報告,並為爭取七十四軍等部得到美國裝備起了決定性作用。據說,羅斯福總統在一九四二年春有一段名言就是根據他的這些報告講出來的。
這段名言就是:“假如沒有中華,假如中華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麵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區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突擊,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注:參見《羅斯福見聞秘錄》,新群出版社,1949年版,第49頁)
盡管看見了信號彈,但還不知道山上的傷亡和殲敵情況,師長王耀武便急著催促通信連馬上架線。旅長李天霞也一個勁地催促著盧醒和魏參謀長,要他趕快帶全團上去搶築工事,小鬼子丟了張古山明天還不跟你玩命呀,真正的考驗還沒有開始呢。
其實,305團的弟兄們比他們的旅長還要急,一見信號彈飛上天,除了新兵蛋子和各連隊的炊事班一律留在山下以外,大家早就歡呼雀躍著衝上了山,怕工兵鍬在挖工事時不得力,還特地帶上了從附近村莊裏借來的幾百把鋤頭。雲霧和硝煙遮不住一輪明亮的月亮,銀色的月光把四麵的群山勾勒得影影綽綽,望著張古山上狂歡的國軍官兵,兩名洋上校餘興未盡,為了進一步實地考察中華軍隊對日作戰的效果,便帶著翻譯蘇一凡,兩步並著一步,興衝衝地就往山上奔去,王耀武和李天霞連忙想攔住他們,萬一出個意外怎麽辦?特別是美日兩國尚未交戰,假若日軍一旦反擊把他倆虜了去,那不就成國際糾紛了嗎?可怎麽勸也勸不住,隻得親自陪著他們一道上了山。
張古山的高度並不算太高,從山腳到主峰,也就兩百餘米高的樣子。然而,山不在高,險要則峻。前麵提到過,這張古山的地形像一個大寫的“丫”字,除了後山懸崖的天塹以外,主峰和左右兩個斜前方的山頭又可以構成交叉火力網,固守難攻,無論攻打哪一座山頭都會遭到小鬼子的正麵阻擊和側翼威脅,盡管我軍是出奇兵從後山前後夾擊,而且人數占優、敢死隊又幾乎集中了全團的好武器,但日軍的頑強抵抗大大出乎史迪威他們的預料,一路上敵我雙方摞了一層又一層的屍體觸目驚心。
羅斯邊走邊對史迪威說:“我看這日軍不僅裝備精良,火力強大,而且從上到下都具有狂熱的武士道精神,寧死不降,這樣的軍隊簡直是一群鋼鐵怪獸。”史迪威深有同感:“是啊,真是太可怕了,若論單兵素質,估計日軍在全世界的排名不會遜色於第一名的德軍多少。”
半山腰上,遇見151旅旅長周誌道,王耀武和史迪威都急切地詢問起傷亡情況。周誌道正在指揮弟兄們打掃戰場,他抓下軍帽,抹了一臉的汗水和汙垢說:“鬼子在山上的兵力估計為一個大隊,基本上全部戰死,抓到的二十幾個俘虜全是重傷員,我旅由於是仰攻,打得很吃力,這主峰下的前沿陣地和左右兩個山頭就傷亡四百多,其中陣亡將近三百人,153旅305團敢死隊在主峰上的情況比較好一點,大概隻傷亡百來號人。”,就在周旅長的腳下,躺著幾具緊緊抱在一起的屍體,有的頭部被砸開,有的全身被捅亂,已分不清誰是誰。他們生前相隔萬裏,並不相識,卻這樣慘烈地死在了一起,天上的月亮倒映在地上的血水裏都成了暗紅色。
望著天上即將滿月的月亮,王耀武自言自語道:“馬上就要過中秋了呀。”心情本來很爽的他,現在情緒一下子鬱悶起來,他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又吩咐周誌道說:“好好把弟兄們埋了吧,留個標記,日後再來祭奠。”
其實,王耀武也知道,所謂好好的埋,頂多就是用草席一卷、選地方挖坑一埋,多數時候連石碑都忙不得立,許多烈士的遺體就埋在了荒無人煙的山崗,也許永遠都沒人知道他們叫什麽,在哪裏戰鬥過。在這狼煙四起的歲月裏,連年征戰,國軍傷亡慘重,哪有那麽多的棺材?但盡管如此,也總比因匆匆撤退而遺屍野外要強得多。想到自己的弟兄倒在傳統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還隻能得到一張草席而已,王耀武的心情不免多少有些沉重。
月光如水似霜,清冷而又令人悵然,渲染著一絲絲傷感的情緒。
一行人沒有再說什麽,低著頭向主峰走去。
上得山來,一眼就看見不遠處的戰壕中,張靈甫高出了大半個身子,正側著身子,在和旁邊的幾個人比劃著什麽,星空的襯映下,他赤裸著的上身滿是煙塵、汗水晶亮,背上斜挎著那把湯普森衝鋒槍。旁邊的幾個人有高有矮,但都沒有他高,又向前走了幾步後才看清楚,那旁邊的幾個人中有盧醒、高敬和魯星野,盧醒是南方人,個子不大,站在戰壕裏,正好露出頭和脖子。
“靈甫呀,在說什麽呢?”李天霞打著招呼道。
張靈甫扭過頭來一看,見師長、旅長和美國朋友都上來了,兩手便撐住戰壕,雙腿一甩就跳上來,盧醒等人也忙不疊地翻出戰壕。這一次,沒等張靈甫立正站好,史迪威上校就把腳跟一靠,首先向他致以一個典型的美軍軍禮:兩根手指斜指眉梢,再向前一揮,動作豪放而不失莊重,瀟灑又不失認真,這是世界強國對一個弱小民族的尊重,是一位傲慢將軍對中華人民敢於犧牲的肅然起敬。
張靈甫心裏明白,從一開始的不還禮到主動敬禮,史迪威上校的這種態度轉變,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隻有打勝仗、多打勝仗,才能讓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揚眉吐氣,也才能讓校長重用自己。他趕緊舉起右手到額頭,端端正正地向史迪威、羅斯上校一一還禮。
史迪威敬佩地對他說道:“密斯特張,假如中華軍隊都像你這樣,一定可以長期堅持,而以前我對戰局的估計是,中華最多隻能堅持一年。”
李天霞在一旁接過話題說:“我七十四軍自去年組建以來,就敢於刺刀見紅,無役不從,令日軍聞風喪膽。貴國有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如果能得到貴國的軍事援助,我們就一定能夠打敗小日本。”說完之後,還用手捅捅身邊的蘇一凡,示意把他的話再翻譯給漢語不好的羅斯也聽一聽。
王耀武環顧著著硝煙未盡的山頭,問著張靈甫:“聽說你們傷亡不太大?戰果如何?”
張靈甫如實地回答道:“從人數比例看,我三百人的敢死隊傷亡三分之一,其中陣亡四十多人,損失應該偏大,主要原因是攻上主峰後,為殲滅殘敵,在戰壕中展開肉搏戰而犧牲的,關於日軍死亡人數,僅在主峰上就遺屍兩百多具,並擊斃日軍一名中佐軍官。”
“什麽?還打死了小鬼子的一個中佐?”王耀武眼睛一亮,心裏為之一振。“您看,這是我們從死者身上摘下的身份牌。”站在人群後邊、左臂紮著紗布的魯星野,向前走了一步,將手中的一個圓形的小銅牌遞給了師座。
獸軍士兵的身份牌是木質的,少尉以上的官佐則為金屬製地。一接過這枚沉甸甸的小銅牌,知覺就告訴王耀武,十有八九跑不了是條大魚。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假如沒有中華,假如中華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麵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區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突擊,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羅斯福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老祖宗的這種說法還是在戰打得比較順利的情況下,若是不順,像鬆山戰役,國軍那是殺敵一千,自損五千的。
武漢會戰一結束,史迪威回國,後來又出任盟軍中華戰區參謀長,而羅斯一直留在華中戰場,自始自終地參與了國軍的曆次大會戰。耳聞目睹中華軍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死死拖住世界第四強工業強國――日本的壯舉,深為感動和讚歎的他,多次向國會和總統遞交如實反映中華抗戰的調查報告,並為爭取七十四軍等部得到美國裝備起了決定性作用。據說,羅斯福總統在一九四二年春有一段名言就是根據他的這些報告講出來的。
這段名言就是:“假如沒有中華,假如中華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麵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區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突擊,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注:參見《羅斯福見聞秘錄》,新群出版社,1949年版,第49頁)
盡管看見了信號彈,但還不知道山上的傷亡和殲敵情況,師長王耀武便急著催促通信連馬上架線。旅長李天霞也一個勁地催促著盧醒和魏參謀長,要他趕快帶全團上去搶築工事,小鬼子丟了張古山明天還不跟你玩命呀,真正的考驗還沒有開始呢。
其實,305團的弟兄們比他們的旅長還要急,一見信號彈飛上天,除了新兵蛋子和各連隊的炊事班一律留在山下以外,大家早就歡呼雀躍著衝上了山,怕工兵鍬在挖工事時不得力,還特地帶上了從附近村莊裏借來的幾百把鋤頭。雲霧和硝煙遮不住一輪明亮的月亮,銀色的月光把四麵的群山勾勒得影影綽綽,望著張古山上狂歡的國軍官兵,兩名洋上校餘興未盡,為了進一步實地考察中華軍隊對日作戰的效果,便帶著翻譯蘇一凡,兩步並著一步,興衝衝地就往山上奔去,王耀武和李天霞連忙想攔住他們,萬一出個意外怎麽辦?特別是美日兩國尚未交戰,假若日軍一旦反擊把他倆虜了去,那不就成國際糾紛了嗎?可怎麽勸也勸不住,隻得親自陪著他們一道上了山。
張古山的高度並不算太高,從山腳到主峰,也就兩百餘米高的樣子。然而,山不在高,險要則峻。前麵提到過,這張古山的地形像一個大寫的“丫”字,除了後山懸崖的天塹以外,主峰和左右兩個斜前方的山頭又可以構成交叉火力網,固守難攻,無論攻打哪一座山頭都會遭到小鬼子的正麵阻擊和側翼威脅,盡管我軍是出奇兵從後山前後夾擊,而且人數占優、敢死隊又幾乎集中了全團的好武器,但日軍的頑強抵抗大大出乎史迪威他們的預料,一路上敵我雙方摞了一層又一層的屍體觸目驚心。
羅斯邊走邊對史迪威說:“我看這日軍不僅裝備精良,火力強大,而且從上到下都具有狂熱的武士道精神,寧死不降,這樣的軍隊簡直是一群鋼鐵怪獸。”史迪威深有同感:“是啊,真是太可怕了,若論單兵素質,估計日軍在全世界的排名不會遜色於第一名的德軍多少。”
半山腰上,遇見151旅旅長周誌道,王耀武和史迪威都急切地詢問起傷亡情況。周誌道正在指揮弟兄們打掃戰場,他抓下軍帽,抹了一臉的汗水和汙垢說:“鬼子在山上的兵力估計為一個大隊,基本上全部戰死,抓到的二十幾個俘虜全是重傷員,我旅由於是仰攻,打得很吃力,這主峰下的前沿陣地和左右兩個山頭就傷亡四百多,其中陣亡將近三百人,153旅305團敢死隊在主峰上的情況比較好一點,大概隻傷亡百來號人。”,就在周旅長的腳下,躺著幾具緊緊抱在一起的屍體,有的頭部被砸開,有的全身被捅亂,已分不清誰是誰。他們生前相隔萬裏,並不相識,卻這樣慘烈地死在了一起,天上的月亮倒映在地上的血水裏都成了暗紅色。
望著天上即將滿月的月亮,王耀武自言自語道:“馬上就要過中秋了呀。”心情本來很爽的他,現在情緒一下子鬱悶起來,他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又吩咐周誌道說:“好好把弟兄們埋了吧,留個標記,日後再來祭奠。”
其實,王耀武也知道,所謂好好的埋,頂多就是用草席一卷、選地方挖坑一埋,多數時候連石碑都忙不得立,許多烈士的遺體就埋在了荒無人煙的山崗,也許永遠都沒人知道他們叫什麽,在哪裏戰鬥過。在這狼煙四起的歲月裏,連年征戰,國軍傷亡慘重,哪有那麽多的棺材?但盡管如此,也總比因匆匆撤退而遺屍野外要強得多。想到自己的弟兄倒在傳統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還隻能得到一張草席而已,王耀武的心情不免多少有些沉重。
月光如水似霜,清冷而又令人悵然,渲染著一絲絲傷感的情緒。
一行人沒有再說什麽,低著頭向主峰走去。
上得山來,一眼就看見不遠處的戰壕中,張靈甫高出了大半個身子,正側著身子,在和旁邊的幾個人比劃著什麽,星空的襯映下,他赤裸著的上身滿是煙塵、汗水晶亮,背上斜挎著那把湯普森衝鋒槍。旁邊的幾個人有高有矮,但都沒有他高,又向前走了幾步後才看清楚,那旁邊的幾個人中有盧醒、高敬和魯星野,盧醒是南方人,個子不大,站在戰壕裏,正好露出頭和脖子。
“靈甫呀,在說什麽呢?”李天霞打著招呼道。
張靈甫扭過頭來一看,見師長、旅長和美國朋友都上來了,兩手便撐住戰壕,雙腿一甩就跳上來,盧醒等人也忙不疊地翻出戰壕。這一次,沒等張靈甫立正站好,史迪威上校就把腳跟一靠,首先向他致以一個典型的美軍軍禮:兩根手指斜指眉梢,再向前一揮,動作豪放而不失莊重,瀟灑又不失認真,這是世界強國對一個弱小民族的尊重,是一位傲慢將軍對中華人民敢於犧牲的肅然起敬。
張靈甫心裏明白,從一開始的不還禮到主動敬禮,史迪威上校的這種態度轉變,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隻有打勝仗、多打勝仗,才能讓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揚眉吐氣,也才能讓校長重用自己。他趕緊舉起右手到額頭,端端正正地向史迪威、羅斯上校一一還禮。
史迪威敬佩地對他說道:“密斯特張,假如中華軍隊都像你這樣,一定可以長期堅持,而以前我對戰局的估計是,中華最多隻能堅持一年。”
李天霞在一旁接過話題說:“我七十四軍自去年組建以來,就敢於刺刀見紅,無役不從,令日軍聞風喪膽。貴國有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如果能得到貴國的軍事援助,我們就一定能夠打敗小日本。”說完之後,還用手捅捅身邊的蘇一凡,示意把他的話再翻譯給漢語不好的羅斯也聽一聽。
王耀武環顧著著硝煙未盡的山頭,問著張靈甫:“聽說你們傷亡不太大?戰果如何?”
張靈甫如實地回答道:“從人數比例看,我三百人的敢死隊傷亡三分之一,其中陣亡四十多人,損失應該偏大,主要原因是攻上主峰後,為殲滅殘敵,在戰壕中展開肉搏戰而犧牲的,關於日軍死亡人數,僅在主峰上就遺屍兩百多具,並擊斃日軍一名中佐軍官。”
“什麽?還打死了小鬼子的一個中佐?”王耀武眼睛一亮,心裏為之一振。“您看,這是我們從死者身上摘下的身份牌。”站在人群後邊、左臂紮著紗布的魯星野,向前走了一步,將手中的一個圓形的小銅牌遞給了師座。
獸軍士兵的身份牌是木質的,少尉以上的官佐則為金屬製地。一接過這枚沉甸甸的小銅牌,知覺就告訴王耀武,十有八九跑不了是條大魚。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