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加速疾飛,“敏捷鷹”很快遠離了身後的土耳其海岸。


    駕駛動力充沛的f戰機接近戰線,和之前的作戰方式一樣,哈羅德*費希爾不需要跟隨大隊戰機的步伐,而是獨自一人執行自由度很高的遊獵作戰。


    按照e-3a預警機傳來的空情信息,少校開啟雷達進入vs模式,很快發現了附近天空中的友軍戰機;進行了短暫的空中聯絡、確認iff係統正常工作,他繼續保持馬赫零點八五的速度在四千米高度巡航,遠遠跟隨高空中第八聯隊的一大批“鷹”式戰機向北方戰線接近。


    按照斷續刷新的空情信息,確認鄰近空域的所有戰機都知道了自己的存在,少校才真正進入了狀態,準備集中全副精神迎擊敵人。


    在緊張激烈的天空戰場上,像他這樣單槍匹馬在空中伺機而動,看上去似乎是王牌約定俗成的一種行動方式,卻很有可能因為iff識別問題而遭遇友軍的誤擊。和俄國人使用的aa-10“楊樹”不一樣,少校很清楚附近這些f-15上掛載的“mmer”攻擊力不容小覷,而且因為采用主動雷達製導技術、更容易不分青紅皂白追殺任何目標,之前已經有過一次被aim-120b尾追鎖定的驚險經曆,費希爾並不想再冒這樣的險。


    而且話說回來,和奮勇向前迎戰俄國人的小夥子們不一樣。上麵指派給他的任務主要是對付“高加索死神”,其他的事情他其實都可以袖手旁觀。


    雖然幾天以來。經曆過若幹次空中遭遇戰,費希爾的確取得了好幾個擊墜戰果,但也許是運氣使然,他卻一直沒有和“死神”發生目視接觸――對這一點他非常確定,在一大片米格機的海洋裏,對於曾經和自己對陣過的幾架“側衛”,雖然bvr交戰中不能根據情報係統提供的塗裝去確定對手的身份,但是飛行員的敏銳直覺卻一直在告訴他。那些駕駛“側衛”的俄國佬都不是維克托*雷澤諾夫,因為他們的技術並無特別出色之處。


    開戰幾個月以來,就取得了上百架的驚人戰績,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人一定是個無懈可擊的空戰天才,而這樣的家夥是不會在任何一場對抗中鬆懈大意的。


    自從來到土耳其參加戰鬥,不需要和俄國人硬碰硬的費希爾還沒有擊落過一架“側衛”,但是從傳達過來的戰報分析。“高加索死神”一直在戰線附近頻繁出沒,這樣說來他們遲早都會在空中狹路相逢,哪怕他隻是漫無邊際的在空中遊蕩也是一樣。不過作為闊別戰爭已久的王牌機師,在戰場上遊手好閑可不是他的風格,如果有可能,費希爾少校還是希望盡可能參與戰鬥。就像今天他所作的這樣。


    話說回來,顯露出鯊魚的鋒利牙齒,才更可能吸引“死神”的注意,不是嗎?


    至於真的和維克托*雷澤諾夫遭遇之後,又要如何才能戰而勝之。這種事情在腦袋裏憑空想象是沒有用的,一切還是要看到時的臨機應變才行。


    帶著這樣的想法。駕駛脾氣暴躁的“敏捷鷹”平穩前飛,雷達上逐漸顯現出若幹個強弱不等的目標回波,切換掃描模式後少校發現敵機距離仍然在一百千米開外,顯然俄國人的米格機已經就位,在黑海上空布下了漫長而嚴密的攔截線。


    “台風行動”發動後的幾天裏,經過一連串高強度的戰鬥機對抗,北約戰術空軍的作戰目標一直沒有達成,付出了相當的戰機與人員代價之後,卻始終無法取得高加索戰區的完全製空權。


    天空中的較量沒有分出勝負,地麵上的戰鬥卻是一刻不停,經過幾天來的激戰,北約部隊已經進占了格魯吉亞西南部海港城市巴統,這時候正在市區裏和頑強的蘇聯第九集團軍第27摩步師打一場殘酷的巷戰。伴隨隆隆炮聲和密集爆炸,地麵部隊的進展居然超過了一向作為進攻矛頭的戰術空軍,這種情形在北約數十年戰史上可算是聞所未聞,美國中央司令部為此特意敦促空軍方麵,務必要全力出擊、支援陸軍的進攻!


    於是就像今天這樣,一大清早就奉命出擊,攜帶“小牛”導彈和各種製導炸彈的北約攻擊機隻能冒著被俄國戰機追殺的風險一路向北,躲在空優戰機後麵見縫插針的向戰線一側滲透,采取並不怎麽安全的超低空突防方式飛越激戰正酣的空中火線,去響應地麵部隊火急火燎的火力支援呼叫。


    在沒有取得製空權的情況下,這樣一味突擊的作戰行動自然充滿了危險,掛滿沉重彈藥的攻擊機一旦被米格機發現就很難逃脫打擊;但是和機動靈活的攻擊機相比,相對安全的巡航導彈打擊方式卻無法滿足戰場支援的嚴苛時效性要求――以九十年代的軍事技術水平,bgm-109“戰斧”導彈從接到目標指示到完成一切發射準備需要數小時,等到慢吞吞的“戰斧”導彈真正飛臨戰場上空,短促激烈的地麵戰往往都已經結束、目標也隨之失去了打擊價值。


    突襲與反突襲,攔截與反攔截,高加索天空中的火爆較量幾乎一刻不停;麵對紛亂的戰場形勢和可怕的損失,這種注定將會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對任何一方來說都需要超強的韌性、和堅定的意誌才能堅持下來。


    但是即便如此,今天的黑海上空,蘇聯前線航空兵的反擊仍然氣勢十足。


    飛越波濤起伏的黑海,迎著上午八點的刺目陽光,來自vvs第390前線殲擊機團的一架架mig-29m戰機正編隊南飛,在三千米以下高度保持密集編隊接敵,藍白色迷彩機身看上去矯健而幹練,機翼下整齊掛載的灰白色導彈在陽光映照下微微泛亮。


    接到空情警報後升空出擊,這一隊來自索契郊外野戰機場的mig-29m都沒有攜帶機身中線的副油箱,它們保持八百千米的表速從低空接敵,準備在高空戰機的掩護下搜索攔截那些到處亂竄的北約攻擊機。和早期型mig-29相比,390團新換裝的mig-29m戰機航程更遠、動力性能也更加出色;接近一千八百千米的內油航程,在縱橫跨度不過三百千米的黑海上空似乎有點多餘,然而更多的燃油就意味著更長的滯空時間,在“台風行動”如火如荼、美國人攻勢猛烈的當下是非常有用的一種優點。


    “‘雲台’呼叫‘雪豹’,‘紙鳶’在你們的十點鍾方向,距離一百一十、高度七千;注意保持隊形,編隊間距疏開到兩千米,完畢。”


    “‘雪豹’收到,疏開間距到兩千米;重複一遍,‘雪豹’收到,完畢。”


    升空後一路向南飛行,擔任前出攔截任務的390團米格機隊並未直接與地麵導引台聯係,而是在高空擔任警戒任務的一組su-27雙機指揮下前進接敵。


    在北約空中壓力的威脅下,蘇聯高加索戰區的空軍指揮導引網絡頻繁遭遇襲擊、許多節點受創而無法工作;此外作為紅空軍梯次配置戰術的主要指揮力量,vvs地麵導引網的負荷已經很重,也沒有辦法完全整合黑海沿岸的所有雷達台站、向所有一線戰機提供全麵及時的空情信息。


    地麵導引難以指望,紅空軍的a-50預警機數量又不足以覆蓋所有空域,在戰火燒遍南方天空的當下,vvs之前一直在摸索演練的小規模戰術指揮控製體係,就開始投入實戰並發揮作用。


    就像現在的情形,在兩千米低空飛行的一隊mig-29m戰機之後,身處六千米高度的一組su-27雙機同樣在以八百千米時速巡航,前麵是一架仿佛帶路一般的su-27單座型在領飛,光潔嶄新的淺色迷彩機體,與占位略為拖後、身上油漬斑斑的大頭型su-27ub形成了頗為鮮明的反差。


    坐在嶄新的su-27戰機裏,動作嫻熟的使用機載設備與su-27ub長機保持聯係,駕駛員科羅廖夫的操控還有幾分生疏,他不時摘下手套翻弄攤在膝蓋上的一本大字體手冊,從密密麻麻的字裏行間去嚐試著尋找一些幫助。在緊張的作戰間隙做這種事,看上去就好像一個笨拙的生手,其實這架嶄新戰機的操控他早已經駕輕就熟,帶上手冊無非也就是尋找一些安心感而已。


    畢竟配合長機遂行戰場指揮,他執行這種任務也還沒有幾天。


    “呼叫‘雲台’,數據傳輸情況良好。――我這兒沒有發現新的目標,是否嚐試搜索方向一百到一百一十?”


    “呃……我想一想,”


    緊隨其後的su-27ub戰機座艙裏,坐在高出前排、視野良好的後排座椅上,空中指揮員瓦西裏*紮哈羅夫少校兩眼凝視儀表麵板上的大型顯示屏,他切換一下頻道與其他指揮小組聯絡,然後才響亮的給出回應:


    “‘雲砧’已經在照看了,我們還是盯住十一點鍾方向。――‘火眼’,你現在的存油多少?我們預計還要飛行約九十分鍾,完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戰長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龍戰長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