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的較量,過程著實堪稱精彩,中高空的一次兩軍對話也正如火如荼。.tw


    與僚機藍色11號相比,遭遇af飛行員鄭彬的維克托*雷澤諾夫,一開始的作戰計劃是挺簡潔明快,他打算用雷達照路、一路高速飛進目視範圍,而後利用r-73導彈與頭盔瞄準具的一定優勢搶先發動攻擊,也許就可以直接決出勝負。


    想法挺好,不過,麵對兩名技術嫻熟、意誌堅定的中國同行,龍雲的簡單計劃實施起來一點也不順利,他很快發現前方空域的殲-10速度大增、高度也在增加,就憑借豐富的戰鬥經驗知道了那位名叫鄭彬的af少校意欲何為――很顯然,駕馭“猛龍”的小夥子選擇了高空高速比拚,這對米格機來說的確不是一種可以輕鬆應對的情形。


    mig-29m,氣動設計和原型mig-29幾乎一樣,專門針對中低空、低速區間的機動性能進行優化,本身並非一種高空高速性能優秀的戰鬥機。


    當然,所謂“高空高速”,強不強也看和誰比,如果是和現實世界裏偏重空優的殲-10a比較,這一判斷可以說完全正確――簡單比較以下兩種機型的包線圖,米格的機動優勢區間大概在表速六百公裏以下、高度不超過四千五百米,而殲-10a則在圖表右上區間有一定優勢,這差不多就是梯形翼+中央升力體與三角翼+鴨式布局之間的區別,換成su-27來比較也是一樣的。


    不過,既然是在“平行祖國”進行這一場比試,殲-10的情況就和現實不同。[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偏重多用途的“猛龍”在這個世界裏更像一款類似f-16“戰隼”的單發單座戰鬥機,隻不過氣動布局和各子係統大有區別。


    具體來說,偏重多用途設計的殲-10,高空高速性能比殲-10a有一定程度下降,在某種意義上還不如mig-29。後者高空極速為馬赫二,而龍雲看到的數字,殲-10“猛龍”的這一指標被定在了馬赫一點八,考慮到機翼麵積、進氣道、垂尾和腹鰭上的大改變,應該說這個數字並不讓人意外。


    不過,高空最大平飛速度的下降。並不代表“猛龍”的飛行性能不如現實中的殲-10a。


    就像現在,對鄭彬少校的意圖洞若觀火,龍雲自然據此推定,殲-10“猛龍”相比mig-29m的機動優勢區間在中空、中等速度空域,這種情況有一點像f-16――本身高空高速能力很差。在一定速度區間的加速性和機動能力卻不容小覷,於是他也果斷開加力應戰,在嚐試鎖定目標、胡亂發射了兩枚r-27r之後,就直接與對手進入目視對抗。


    反正是一場對抗演練,正如之前所講,勝負並不是飛行員的首要考慮,切實考量一下兩大國的主力前線戰鬥機才是目的。


    既然如此,龍雲的一切行動也都以此為指引。


    在湛藍天空中互相接近。不經意間,天邊已經現出第一抹夕陽將現的淺淡暖色,兩架氣勢如虹的戰機很快進入一場比拚機動性的較量。


    迫近對手之後。飛行員切換雷達到近戰模式並開啟irst,努力在瞬息萬變的對抗中捕捉開火時機,裝備頭盔瞄準具的龍雲首先抓到一個機會、發射一枚r-73m,靈活的“猛龍”卻沒選擇大機動規避,以免被開加力的米格追趕上來用航炮,而是直接用一個快速改變姿態的尾衝配合熱焰彈化解了威脅。


    導彈疾飛。接下來又是一場盤旋比拚,引擎動力澎湃的“猛龍”充分發揮水平機動性的相對優勢。af少校的頻繁滾轉讓龍雲頗有一些不適應。


    麵對塗著八一紅星的“猛龍”,他起初還殘留有一些現實世界的認識。一位自己在和一架殲-10a對抗,不過幾回合下來就完全警醒,天空中的銳利身形,表現並不像他概念中擅長高空高速和敏捷性機動的殲-10a,當下就調整一下對策,用mig-29m對抗f-16的戰術去和對手周旋。


    mig-29,本身作為一種高推重比、高升阻比戰機,在亞音速、高亞音速區間的水平和垂直機動性都很可觀。


    不過相對來說,和強大的sep、升力特性相比,作為低成本前線殲擊機的mig-29/mig-29在技術水準卻難稱先進,一方麵沒有采用靜不穩定設計,雙發中央升力體構型的安定性與濕表麵積都比較大,造成戰機敏捷性不佳,另一方麵,液壓式飛控係統的響應延遲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龍雲在此前的戰鬥中就深有體會。


    正因如此,麵對cac開發出來、技術水準上先進一些的殲-10“猛龍”,米格的對抗思路差不多就像對付f-16一樣,激戰中的龍雲沒吝嗇燃油,他很快改變了風格,開始發揮m型機的推重比優勢去搶占有利態勢。


    “揚長避短”,才是空戰製勝之道,雙方飛行員都很清楚這一點,天空中的較量形勢就讓所有觀戰者產生了幾分熟悉感。


    擎著望遠鏡、或者聚在傳輸雷達訊號的顯示台前,身著藍色軍裝的雙方交流人員一邊觀戰、一邊研討,手拿資料夾翻閱查找,眾人的一番討論十分熱烈,對兩型戰機的對抗比拚饒有興致,同時也對兩軍飛行員的戰法戰術很感興趣,在場的所有人都形成了一種共識,眼前的機動對抗,不得不說,的確和f-15與su-27這對冤家的對抗頗為神似。


    一方有推重比優勢,另一方機動靈活,天空中的mig-29m與殲-10正在演繹的對抗,態勢大致如此,當然除此之外,多用途戰鬥機與前線殲擊機的概念比較,也是在場者都很關注的話題。


    時間流逝,地麵上的一場研討分析還在繼續,色調微微轉暖的蒼穹之下,緊張激烈的比拚卻已分出了勝負。


    既然都是中型戰機,內油容量也同樣是一點都不寬裕,“猛龍”與米格的對抗真是想慢也慢不下來,低空的盤旋對抗持續了沒兩分鍾,王衛國少校就抓住機會開火,用一先一後兩枚pl-8封鎖了vvs飛行員的機動空間;對抗推演組隨即判定其中一枚有效命中,對抗演練隨之落下帷幕。


    在此之前,和低空的轉圈比拚不同,中高空的一場快節奏擊劍已經決出高下,結果毫無懸念,vvs超級王牌維克托*雷澤諾夫在追擊中成功得分。


    麵對技術嫻熟的af少校,龍雲在陸續打出兩枚r-73m、卻無一命中之後,在一場大半徑桶滾的追逃戰中航炮擊中對手,用的還是“桶滾掃射”這一招;這種打法,在真正的天空戰場上很少見,他使出來也有一些額外的考慮――畢竟身為“死神”,取勝不是問題,給出一個雙方都能欣然接受的戰鬥休止符才是他的首要意圖。


    從戰機升空,到一場比拚決出勝負,雖然天空中還各自有一架戰機未被“擊墜”,指揮對抗演練的首長們還是下令結束,四架戰機在空中重新組成一支小編隊返航,觀戰的雙方人員也坐車往基地趕。


    殲-10與mig-29m,兩型戰鬥機的載油係數都不算高,為留足必要的安全油量,也為“點到為止”,就此結束對抗也是一種挺明智的選擇。


    接到命令之後,意猶未盡的飛行員們彼此呼叫聯絡,在結隊飛回基地的路上也不忘簡短的交流討論一番,在保密條例的允許範圍內暢所欲言――不過這“暢所欲言”,其實是有一些水分,王衛國和鄭彬的俄語都是馬馬虎虎,兩位vvs飛行員更一點漢語也不會,好在關於飛行、戰鬥的詞匯雙方還是能互相理解,總的來說交流還算順利。


    頭一次見到平行世界裏的af飛行員,駕駛燃油消耗大半的藍色09號米格機一路平飛,龍雲一邊在無線電裏說話,一邊從座艙裏細細打量百米開外的銀灰色“猛龍”。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的緣故,一開始見到殲-10翼尖上的掛架和pl-8導彈,他還覺得很突兀,現在看來居然順眼了不少,果然,人類的眼光,往往就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自知,他一開始還因為翼尖掛架從未出現在國產戰機上――除了fc-1外――而覺得怪異,可現在呢,已經覺得這樣設計的“猛龍”才更順眼了。


    哦,說起來,翼尖掛架這東西,到四代機上就徹底消失不見了啊……


    在龍雲身處的現實世界,中國的航空工業一直在快速發展,直到強襲機之前,陸續登場的新機型著實不少,然而到了隱身戰機這一階段,掛架什麽的都變成了一種增加rcs的累贅,也難怪龍雲對翼尖上的這一種尋常構造感到陌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戰長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龍戰長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