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清楚日後的打算,姐妹倆互相依偎著,彼此推拉,打趣笑言著。
外頭,憐煙隱約聽到了裏麵長寧公主銀鈴笑聲,不由舒出口氣。笑意飛上眼,轉身吩咐道:“晚膳準備妥當沒?開席了。”
說著,扭身輕叩了幾下門,聽到裏麵的應聲,噙起柔媚的笑,推開門扉,婀娜小蠻,曼步輕移過去,盈盈下拜道:“二位公主,該用晚膳了。”
後來跟進來的紫鵑、凡雁等也有樣學樣,逗得長寧嗬嗬笑個不停。拍手叫絕,直說像極了。挪來矮案,端上酒,幾個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了起來。
嚴密的防範,就算有暗窺查事的,也難探瞧出個所以然來。探子每每回報,也隻能以每日吃喝笑鬧,期間閑事八卦的無關緊消息傳出去。瞧得慶山王又氣又恨,卻莫可奈何。
長寧一直以來的嬌縱蠻橫,狠辣手段。每每發難,皆無從應對。小到官員府中的奴才狗仗人勢,大到貪贓枉法等,外加上栽贓陷害無所不用其極,沒事都能找出事,更何況真有的事情。手下一眾的官員連遭橫禍,明知道是誰搗鬼,卻無從出手,怎不叫他咬斷牙恨。
好容買通安插了幾個人進去,每日奏報來的卻是些八卦佚事,或者女兒家打鬧逗趣的瞎話。不看不知道,原來女人的長舌這麽狠,該死的,為何連他自己都忘了的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情,她們還能嚼得津津有味,甚至打發了一個下午來聊。
亂七八糟,有的沒的,都能拿出來胡侃。每天朝堂上應付著總是突如其來的發難,回家重複看著這樣的奏報,肺都得給氣炸了。瞧著又是一通廢話的奏報,慶山王李思諫直接摔了硯台,瞧著跪地俯首的一眾,怒道:“廢物,連兩個毛丫頭都對付不了。要你們何用,來人,都拉出去砍了。”
一邊立著的官員沒有一個敢插手幫話,眼睜睜地瞧著幾個人被拉到院子裏砍了腦袋,血灑了一地,各個嚇得噤若寒蟬。
慶山王餘怒未消,瞧著麵前桌案上堆積如山彈劾他的折子,雙瞳充血,咬牙切齒道:“這事是何人起的頭?”
一眾官員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推諉了會,最後任中書省參知政事的張元瑞幾步向前,拱手回道:“稟王爺,據說是朝中的彭左相那邊起的頭,接著六部的尚書同聲附和了。不過好在,各州各縣遞上來彈劾的奏折都被我等臨時給扣壓下來了。”
“彭聿,老匹夫,不過一個下賤的寒門之子。他有這麽大的膽子?你們這幫廢物,本王要你等何用?大難臨頭,還這番報喜不報憂?”
張元瑞明顯噎到,連連俯首稱是,待慶山王消氣了些,繼續道:“王爺,當真氣糊塗了。難道忘了彭聿之妻賀氏,與當今的太子妃有姑侄親。”
一句話點醒了慶山王李思諫,脫力地丟坐進圈椅。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朝堂的格局發生了悄然的轉變,一直默不可聞的太子李朝勘居然暗裏早已聚集了一眾力量,等他察覺感到不妙時,已然足以與他相抗衡。
內有顧皇後、太後的扶持,外有顧、賀兩個世家大族鼎力支持,再加上江南學子等一眾,齊心合力之下,他被逼得手腳慌亂,頭尾難兼,顧此失彼。幾番交手下來,朝堂上他在三省六部多年滲透的勢力已被驅除去大半,好狠的手段,防不勝防。
這時,他才猛然察覺到不妥。他與親生嫡子反目成仇了,他的正妃搬出王府,住到新建的岐山郡王府去了。他的肱骨臂膀――賴以倚重的強枝硬幹這幾個月幾乎被砍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他一個主幹與殘零的幾根細枝杈了。京城到地方上,不知不覺間,昔日與他交好的瞧著風向不對,也都紛紛琵琶別抱了。
等他回神時,已然漸成四麵楚歌之勢。突然間,他恍然大悟。總算明白了心裏那份不安到底是甚麽,自從牆頭草劉運倡死後,他就跌進了對方精心設計很久的陷阱裏。不,該說更早些,怕是劉運倡的死,也是對方借刀殺人。
種種的一切,逼得他不得不去正視一件事。就是那兩個看起來並不怎麽精明的黃毛丫頭――李平陽,李長寧。兩個年紀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四五的丫頭片子,實際上,兩個毛丫頭確實沒甚麽可怕的,但可怕的是她們身後的力量――帝後二尊。
連他的親娘――當今的太後都被兩個毛丫頭哄得團團轉,幾次三番地勸他收斂言行安守本分,甚至撂下狠話:“若不聽勸,就隻當沒生過他這兒子。”
帝王家向來親情寡淡,隻是他做夢沒想到自己經營一生居然是眾叛親離,元配嫡子皆棄他不顧,倚重的肱骨臂膀也都一一折損,他不甘呀,怎麽辦?靠地方那些藩鎮嗎?那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混蛋竊國賊,血脈裏流淌的李氏皇族血脈提醒著他最後的尊嚴。
經營多年居然是功虧一簣,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輸得何其的不堪,魚死網破,讓已然飄搖不定的王朝徹底覆滅,他做不到。猶記得先帝臨終前的不甘,他不能這麽做。那些藩鎮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他沒那麽傻。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不能做死了見不得祖宗的混帳事情,父皇,父皇呀,當年您說我是眾多皇嗣裏最像你的,可你最終沒能將皇位傳給我。如今皇兄他倚重那些藩鎮外官打壓於我,老早忘了代宗之恥,由著兩個乳臭未幹的毛丫頭羞辱於我,我大夏朝真的要亡了嘛?
一幫乳臭未幹的黃口小兒,居然能隨意編造羅列罪名,誅殺捉拿朝中大臣。一個朝廷的一品大員說殺也就殺了,嗬嗬,可笑呀,真的可笑。貪汙謀逆……閉門瞎織的罪名帽子肆意亂扣,由不得任何人的解釋,糊裏糊塗地打進天牢就是橫著抬出來。
群魔亂舞,步步緊逼,他根本反應不過來。他黨羽一眾能避禍的,都躲了。躲不了的,也被殺得差不多了。皇兄稱病不出,太子監國,太後輔政。說得好聽,好狠,好狠呀。
他是皇兄的親弟弟,難道真想殺了他不成?越是此時,越不能示弱。皇兄,你怕是早忘了當年的許諾了,傳位於我。你不甘自己利用藩鎮的勢力坐穩皇位,父皇靈位前,你發誓過總有一天,我們兄弟二人定要重新收複我李氏江山。
可如今了,誓言猶在耳。兄弟卻已非當年,你由著你的子嗣肆意地誅殺清鏟著我多年的心血,稱病不出,冷眼旁觀著一切。哈哈……我居然一直還揣著這份僥幸,我要的不是那份皇位,我要的是李氏江山曾經的榮耀。
為何你看不到這點,皇位能者居之,何其可笑的一句答複。能者居之,我要是殺了他們,你還會說這句話嗎?同室操戈是我最不願做的,可如今看來,情勢由不得我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放心,我會記住那份誓言。重新匡複我李氏輝煌,在此之前,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想到這,慶山王李思諫攥緊了拳頭,眸光黯沉,一切篤定。狠拳捶案道:“給我聯係一切可以依仗的力量,集結好人馬於京城周邊。命令禁軍總統領薑胤海隨時候命,待時機成熟時,伺機而動!”
“王爺是想,直接逼宮?!”
“好,早就該這麽辦了。”
眾人聽得一陣興奮鼓噪,想到數月來的憋屈,無不拍手叫好。
張元瑞撫了撫自己的兩撇胡,搓了搓手,上前幾步,陰笑道:“下官求王爺一件事,若是他日事成,可否將那長寧公主賜給下官為妻。”
話音未落,眾人互相瞧了瞧,紛紛發出低啞的‘哧哧’猥瑣笑聲。
李思諫瞬間眯起精芒,心裏暗暗冷嗤了下,懶蛤蟆想吃天鵝肉,哪怕是殺了她也不會丟了我李家的臉。麵上卻沒有扯破,咧唇輕笑道:“看不出張參知居然好這口,若是他日登得大寶,這樣的女人,自然要多少有多少。你等隨我一起匡複的,也都高官厚祿。”
眾人聞言大喜,連忙跪地下拜道:“我等謝王爺,王爺,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慶山王李思諫怔了下,回神後,囂張自得地仰頭哈哈大笑開來,揚手說道:“免禮,平身,賜坐。”
眾人再起身,紛紛施禮落了坐。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謀劃,待一切商量的差不多了,才各自散去。
李思諫端起茶盞喝了幾口,緩了緩氣,從身後的書架暗格裏取來個黑盒,擺到桌案一角,沉聲喚來隨身的蔡管事,說道:“將這個拿給簡良娣,告訴她事成後,簡氏一門高官厚祿,我允諾她的事情也一定會兌現。”
蔡管事拱手稱是領了命,捧著小黑盒退了出去。出了門,立馬吩咐人準備輛馬車,直接往西市接頭人那而去。殊不知,自馬車出發,暗地裏便有一襲黑影悄然地跟在後頭。
外頭,憐煙隱約聽到了裏麵長寧公主銀鈴笑聲,不由舒出口氣。笑意飛上眼,轉身吩咐道:“晚膳準備妥當沒?開席了。”
說著,扭身輕叩了幾下門,聽到裏麵的應聲,噙起柔媚的笑,推開門扉,婀娜小蠻,曼步輕移過去,盈盈下拜道:“二位公主,該用晚膳了。”
後來跟進來的紫鵑、凡雁等也有樣學樣,逗得長寧嗬嗬笑個不停。拍手叫絕,直說像極了。挪來矮案,端上酒,幾個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了起來。
嚴密的防範,就算有暗窺查事的,也難探瞧出個所以然來。探子每每回報,也隻能以每日吃喝笑鬧,期間閑事八卦的無關緊消息傳出去。瞧得慶山王又氣又恨,卻莫可奈何。
長寧一直以來的嬌縱蠻橫,狠辣手段。每每發難,皆無從應對。小到官員府中的奴才狗仗人勢,大到貪贓枉法等,外加上栽贓陷害無所不用其極,沒事都能找出事,更何況真有的事情。手下一眾的官員連遭橫禍,明知道是誰搗鬼,卻無從出手,怎不叫他咬斷牙恨。
好容買通安插了幾個人進去,每日奏報來的卻是些八卦佚事,或者女兒家打鬧逗趣的瞎話。不看不知道,原來女人的長舌這麽狠,該死的,為何連他自己都忘了的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情,她們還能嚼得津津有味,甚至打發了一個下午來聊。
亂七八糟,有的沒的,都能拿出來胡侃。每天朝堂上應付著總是突如其來的發難,回家重複看著這樣的奏報,肺都得給氣炸了。瞧著又是一通廢話的奏報,慶山王李思諫直接摔了硯台,瞧著跪地俯首的一眾,怒道:“廢物,連兩個毛丫頭都對付不了。要你們何用,來人,都拉出去砍了。”
一邊立著的官員沒有一個敢插手幫話,眼睜睜地瞧著幾個人被拉到院子裏砍了腦袋,血灑了一地,各個嚇得噤若寒蟬。
慶山王餘怒未消,瞧著麵前桌案上堆積如山彈劾他的折子,雙瞳充血,咬牙切齒道:“這事是何人起的頭?”
一眾官員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推諉了會,最後任中書省參知政事的張元瑞幾步向前,拱手回道:“稟王爺,據說是朝中的彭左相那邊起的頭,接著六部的尚書同聲附和了。不過好在,各州各縣遞上來彈劾的奏折都被我等臨時給扣壓下來了。”
“彭聿,老匹夫,不過一個下賤的寒門之子。他有這麽大的膽子?你們這幫廢物,本王要你等何用?大難臨頭,還這番報喜不報憂?”
張元瑞明顯噎到,連連俯首稱是,待慶山王消氣了些,繼續道:“王爺,當真氣糊塗了。難道忘了彭聿之妻賀氏,與當今的太子妃有姑侄親。”
一句話點醒了慶山王李思諫,脫力地丟坐進圈椅。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朝堂的格局發生了悄然的轉變,一直默不可聞的太子李朝勘居然暗裏早已聚集了一眾力量,等他察覺感到不妙時,已然足以與他相抗衡。
內有顧皇後、太後的扶持,外有顧、賀兩個世家大族鼎力支持,再加上江南學子等一眾,齊心合力之下,他被逼得手腳慌亂,頭尾難兼,顧此失彼。幾番交手下來,朝堂上他在三省六部多年滲透的勢力已被驅除去大半,好狠的手段,防不勝防。
這時,他才猛然察覺到不妥。他與親生嫡子反目成仇了,他的正妃搬出王府,住到新建的岐山郡王府去了。他的肱骨臂膀――賴以倚重的強枝硬幹這幾個月幾乎被砍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他一個主幹與殘零的幾根細枝杈了。京城到地方上,不知不覺間,昔日與他交好的瞧著風向不對,也都紛紛琵琶別抱了。
等他回神時,已然漸成四麵楚歌之勢。突然間,他恍然大悟。總算明白了心裏那份不安到底是甚麽,自從牆頭草劉運倡死後,他就跌進了對方精心設計很久的陷阱裏。不,該說更早些,怕是劉運倡的死,也是對方借刀殺人。
種種的一切,逼得他不得不去正視一件事。就是那兩個看起來並不怎麽精明的黃毛丫頭――李平陽,李長寧。兩個年紀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四五的丫頭片子,實際上,兩個毛丫頭確實沒甚麽可怕的,但可怕的是她們身後的力量――帝後二尊。
連他的親娘――當今的太後都被兩個毛丫頭哄得團團轉,幾次三番地勸他收斂言行安守本分,甚至撂下狠話:“若不聽勸,就隻當沒生過他這兒子。”
帝王家向來親情寡淡,隻是他做夢沒想到自己經營一生居然是眾叛親離,元配嫡子皆棄他不顧,倚重的肱骨臂膀也都一一折損,他不甘呀,怎麽辦?靠地方那些藩鎮嗎?那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混蛋竊國賊,血脈裏流淌的李氏皇族血脈提醒著他最後的尊嚴。
經營多年居然是功虧一簣,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輸得何其的不堪,魚死網破,讓已然飄搖不定的王朝徹底覆滅,他做不到。猶記得先帝臨終前的不甘,他不能這麽做。那些藩鎮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他沒那麽傻。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不能做死了見不得祖宗的混帳事情,父皇,父皇呀,當年您說我是眾多皇嗣裏最像你的,可你最終沒能將皇位傳給我。如今皇兄他倚重那些藩鎮外官打壓於我,老早忘了代宗之恥,由著兩個乳臭未幹的毛丫頭羞辱於我,我大夏朝真的要亡了嘛?
一幫乳臭未幹的黃口小兒,居然能隨意編造羅列罪名,誅殺捉拿朝中大臣。一個朝廷的一品大員說殺也就殺了,嗬嗬,可笑呀,真的可笑。貪汙謀逆……閉門瞎織的罪名帽子肆意亂扣,由不得任何人的解釋,糊裏糊塗地打進天牢就是橫著抬出來。
群魔亂舞,步步緊逼,他根本反應不過來。他黨羽一眾能避禍的,都躲了。躲不了的,也被殺得差不多了。皇兄稱病不出,太子監國,太後輔政。說得好聽,好狠,好狠呀。
他是皇兄的親弟弟,難道真想殺了他不成?越是此時,越不能示弱。皇兄,你怕是早忘了當年的許諾了,傳位於我。你不甘自己利用藩鎮的勢力坐穩皇位,父皇靈位前,你發誓過總有一天,我們兄弟二人定要重新收複我李氏江山。
可如今了,誓言猶在耳。兄弟卻已非當年,你由著你的子嗣肆意地誅殺清鏟著我多年的心血,稱病不出,冷眼旁觀著一切。哈哈……我居然一直還揣著這份僥幸,我要的不是那份皇位,我要的是李氏江山曾經的榮耀。
為何你看不到這點,皇位能者居之,何其可笑的一句答複。能者居之,我要是殺了他們,你還會說這句話嗎?同室操戈是我最不願做的,可如今看來,情勢由不得我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放心,我會記住那份誓言。重新匡複我李氏輝煌,在此之前,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想到這,慶山王李思諫攥緊了拳頭,眸光黯沉,一切篤定。狠拳捶案道:“給我聯係一切可以依仗的力量,集結好人馬於京城周邊。命令禁軍總統領薑胤海隨時候命,待時機成熟時,伺機而動!”
“王爺是想,直接逼宮?!”
“好,早就該這麽辦了。”
眾人聽得一陣興奮鼓噪,想到數月來的憋屈,無不拍手叫好。
張元瑞撫了撫自己的兩撇胡,搓了搓手,上前幾步,陰笑道:“下官求王爺一件事,若是他日事成,可否將那長寧公主賜給下官為妻。”
話音未落,眾人互相瞧了瞧,紛紛發出低啞的‘哧哧’猥瑣笑聲。
李思諫瞬間眯起精芒,心裏暗暗冷嗤了下,懶蛤蟆想吃天鵝肉,哪怕是殺了她也不會丟了我李家的臉。麵上卻沒有扯破,咧唇輕笑道:“看不出張參知居然好這口,若是他日登得大寶,這樣的女人,自然要多少有多少。你等隨我一起匡複的,也都高官厚祿。”
眾人聞言大喜,連忙跪地下拜道:“我等謝王爺,王爺,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慶山王李思諫怔了下,回神後,囂張自得地仰頭哈哈大笑開來,揚手說道:“免禮,平身,賜坐。”
眾人再起身,紛紛施禮落了坐。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謀劃,待一切商量的差不多了,才各自散去。
李思諫端起茶盞喝了幾口,緩了緩氣,從身後的書架暗格裏取來個黑盒,擺到桌案一角,沉聲喚來隨身的蔡管事,說道:“將這個拿給簡良娣,告訴她事成後,簡氏一門高官厚祿,我允諾她的事情也一定會兌現。”
蔡管事拱手稱是領了命,捧著小黑盒退了出去。出了門,立馬吩咐人準備輛馬車,直接往西市接頭人那而去。殊不知,自馬車出發,暗地裏便有一襲黑影悄然地跟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