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璡、元珪驚喜道:“阿娘,快看,弟弟會笑了呢!”
馮夫人伸手撫了撫元珪的臉蛋說:“傻孩子,弟弟一生下來就會笑了,隻不過那不是對咱們笑,而是在對另一個世界的人笑。”
“為什麽呢?”元珪問道,元璡的一雙眼睛也詢問般的朝母親望著。
“為什麽呢?”馮夫人想了想說:“那是因為他在向他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報平安啊,他告訴他們,成為咱馮家的兒子是很驕傲很幸福的,因此便時不時沒來由的夢笑。”
馮君衡推門進來,正好聽見馮夫人的講話,便笑了起來:“看你怎麽誘導孩子的!如此,將來孩子會接受現實世界裏的東西嗎?”
見馮君衡進來,兩個孩子忙叫了聲:“阿爹!”
馮夫人說:“外麵都打點好了?或許明天就會有客人過來了呢。”
“喲,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個月就過去了。”馮君衡算了算時間,元一滿月就在後天了。他把一雙手伸進搖籃,將元一抱了起來:“來,來,阿爹抱抱!你看,你阿娘把你喂得真好,竟然比剛出生的時候重了不少。”
“整整七斤八兩呢!”。元璡道
馮君衡奇怪道:“你怎麽知道?”
“是阿娘說的。”
“嗬嗬,原來如此。”
見父親一臉慈愛,元璡又道:“阿爹,我想出去遊學。”
“房先生教的不是很好嗎?”房先生姓房名之貝,是堂兄馮子華推薦來教孩子們讀書的,剛進府那會,房先生不過三十餘歲,可他卻滿腹經綸,工書善文,就算是去朝廷謀個翰林、宰相什麽的,也應該遊刃有餘,卻不知他為何不進官場,卻願屈居於馮府。因為馮子華的關係,馮君衡沒有問房先生的來處,看他的學富五車,想必是在朝中遭遇了什麽不幸被貶來此地的飽學之士吧。自建唐以來,大多的被貶謫的官員皆放於嶺南,嶺南看上去雖為蠻荒偏遠的不毛之地,有識之士卻並不在少數。
“房先生教的很好,隻是孩兒想出去見見世麵。”馮君衡將元一遞給馮夫人,把元璡拉到身邊,元璡的個子已經齊到父親的耳際了,他朝夫人笑道:“夫人你瞧,不知不覺間,咱們的璡兒已經長大成人了!”
“不過束發年紀,哪裏就長大了呢?”聽元璡說要出去遊學,馮夫人心裏“咯噔”了一下,在她的眼中,孩子再大也還是孩子,她可不願意孩子離她太遠,就連給媛兒選擇的夫家,與刺史府也不過就隔著兩條巷子。
“讓孩子出去曆練曆練也好,總藏在咱們的羽翼之下,永遠也長大不的。”馮君衡說道。
見父親口氣鬆動,元珪也摻和道:“阿爹,我也要跟著哥哥去。”
馮夫人對丈夫嗔道:“你看,這不都來了!”
“珪兒還小,等你長到你哥那樣年紀,或者我會答應你跟著你哥出去!璡兒,你想到哪裏去?”馮君衡問道。
“到南海去,與二伯家的馮定哥他們一塊去。”
“哦……”南海是嶺南道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流人們最為集中的所在,那些被朝廷貶居嶺南的文人誌士,往往在南海附近設館授徒,讓孩子去那裏學些經世之學也是一件好事。馮君衡說:“行,阿爹把這事記下了。過兩天你子遊大伯來了,我和他謀劃謀劃,既然要去,總得讓你和馮定賢侄拜一個飽學之士吧。”
“阿爹真好!”元璡聽了,高興極了,他轉身將元珪抱了起來。繼而一想,又問:“為何要與大伯商量?我是和二伯家的馮定一塊去啊?”
“有些事,與你大伯商量商量沒有壞處。他結識的人多,沒準會給出一個很好的建議呢。”馮君衡見元璡欣喜若狂的舉動,皺了皺眉頭,道:“璡兒,不可以忘乎所以,但凡男子於世,需得而勿喜,失而勿憂。怎麽可以為一樁小事而失去形態呢!
元璡不好意思地垂手待立,聽憑父親的責訓。
馮夫人半是解圍地對元璡說:“璡兒,帶弟弟到外麵去玩吧,阿娘和阿爹有話要說呢。”
元璡帶著元珪懂事的退出了夫人的房間,到後院的練功房舞刀弄棍去了。馮君衡幾年前就讓兩個兒子與當地的一個鏢師學些拳棍上的功夫,如今他倆的功夫雖然不敢與高手過招,但舞起拳棍來,還像那麽一回事兒。
馮君衡見兒子們出去了,開始逗弄著小元一。夫人問:“相公,你看元一像誰?”
馮君衡哈哈一笑道:“像我,你看那眉眼,五官,哪一點不像我?這般英俊,將來長大了,又是一個俊美的男子。小元一,你說阿爹說得對嗎?”
“看把你臭美的什麽似的!”
“滿月那天穿的衣服都做好了嗎?”
“明天著丫環去問了問,裁縫說明天一早給送過來。”馮夫人把孩子交給丈夫,打開屋角的一隻箱龕,從裏麵取出一疊孩子的衣物,對馮君衡說:“相公,你來看看,這是為元一準備的。”
馮君衡一件件仔細的觀看,有繡花帽子,有漂亮的鬥篷,有百納的搭襟小衫,有鑲著金邊的虎頭鞋子……馮君衡驚奇道:“這是什麽時候備下的?”
“孩子還沒出世的時候,我偷空繡的。”
“你啊,這些原可以讓裁縫或者下人們做的事,你總攬在手上。”
“孩子穿著親娘做的針線,感覺上會踏實溫暖很多。”
“他那麽小,懂什麽啊?”馮君衡又問:“滿月宴席上的菜品,夫人都看過了嗎?”
“廚房的管事昨天就把菜單拿過來我看了,涼菜有木耳拌雞絲、荔枝肉、麻婆豆腐、涼拌碎椒木耳、水煮毛豆、江南口水雞……熱菜有清燉蟹粉獅子頭、雞湯煮幹絲、宮爆雞丁、幹燒魚翅、南塘河醋魚、筍幹燉排骨、燒乳豬……嗨,我也記不全了,總之不會讓咱元一覺得委屈。”
“嗬嗬,也不過滿月而已,連笑都隻能沒來由地笑,不必那麽看重。”
“元一雖小,可來的客人卻不小啊,如果有半點疏忽,人家不說相公的閑話,倒說我不會料理家事,不能善待客人。”
“瞧你說的!這潘州城內,誰不說刺史夫人的賢惠、能幹且學識淵博啊?”馮君衡嘀咕道:“再說,來的也就是幾個親朋至友、鄰裏鄉親,誰會計較那麽多呢?”
“我會!”馮夫人嗔笑道。
馮君衡笑笑,不再和馮夫人鬥嘴,隻把那小元一抱在懷裏,用胡須左紮紮,右紮紮。“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小兒”這話半點不假,元一在父親的懷中,一雙眼睛安適地望著父親,馮君衡一高興,將元一舉過頭頂,嘴上說:“夫人,咱元一以後肯定比他兩個哥哥還……”他本待要說比兩個哥哥更英俊,可是話還沒說完,元一忽地撒出一泡尿,點滴不漏的對著馮君衡的臉衝了下來。馮夫人忙上前幾步,將元一接了下來,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拍了兩下,一疊聲地怨道:“這孩子,這孩子!”元一哇地一聲哭將開來。
“別打他了,人都說童子尿有治療頭痛發熱、肺痿咳嗽的功效。”馮君衡抹了一把臉上的尿水說:“嗨,還有點鹹味,不過並不臭,也沒有其他怪味!”
馮夫人早已將元一放在小床上,從側邊的幾上取過一張棉絲帕,替馮君衡擦拭起來。
馮夫人伸手撫了撫元珪的臉蛋說:“傻孩子,弟弟一生下來就會笑了,隻不過那不是對咱們笑,而是在對另一個世界的人笑。”
“為什麽呢?”元珪問道,元璡的一雙眼睛也詢問般的朝母親望著。
“為什麽呢?”馮夫人想了想說:“那是因為他在向他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報平安啊,他告訴他們,成為咱馮家的兒子是很驕傲很幸福的,因此便時不時沒來由的夢笑。”
馮君衡推門進來,正好聽見馮夫人的講話,便笑了起來:“看你怎麽誘導孩子的!如此,將來孩子會接受現實世界裏的東西嗎?”
見馮君衡進來,兩個孩子忙叫了聲:“阿爹!”
馮夫人說:“外麵都打點好了?或許明天就會有客人過來了呢。”
“喲,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個月就過去了。”馮君衡算了算時間,元一滿月就在後天了。他把一雙手伸進搖籃,將元一抱了起來:“來,來,阿爹抱抱!你看,你阿娘把你喂得真好,竟然比剛出生的時候重了不少。”
“整整七斤八兩呢!”。元璡道
馮君衡奇怪道:“你怎麽知道?”
“是阿娘說的。”
“嗬嗬,原來如此。”
見父親一臉慈愛,元璡又道:“阿爹,我想出去遊學。”
“房先生教的不是很好嗎?”房先生姓房名之貝,是堂兄馮子華推薦來教孩子們讀書的,剛進府那會,房先生不過三十餘歲,可他卻滿腹經綸,工書善文,就算是去朝廷謀個翰林、宰相什麽的,也應該遊刃有餘,卻不知他為何不進官場,卻願屈居於馮府。因為馮子華的關係,馮君衡沒有問房先生的來處,看他的學富五車,想必是在朝中遭遇了什麽不幸被貶來此地的飽學之士吧。自建唐以來,大多的被貶謫的官員皆放於嶺南,嶺南看上去雖為蠻荒偏遠的不毛之地,有識之士卻並不在少數。
“房先生教的很好,隻是孩兒想出去見見世麵。”馮君衡將元一遞給馮夫人,把元璡拉到身邊,元璡的個子已經齊到父親的耳際了,他朝夫人笑道:“夫人你瞧,不知不覺間,咱們的璡兒已經長大成人了!”
“不過束發年紀,哪裏就長大了呢?”聽元璡說要出去遊學,馮夫人心裏“咯噔”了一下,在她的眼中,孩子再大也還是孩子,她可不願意孩子離她太遠,就連給媛兒選擇的夫家,與刺史府也不過就隔著兩條巷子。
“讓孩子出去曆練曆練也好,總藏在咱們的羽翼之下,永遠也長大不的。”馮君衡說道。
見父親口氣鬆動,元珪也摻和道:“阿爹,我也要跟著哥哥去。”
馮夫人對丈夫嗔道:“你看,這不都來了!”
“珪兒還小,等你長到你哥那樣年紀,或者我會答應你跟著你哥出去!璡兒,你想到哪裏去?”馮君衡問道。
“到南海去,與二伯家的馮定哥他們一塊去。”
“哦……”南海是嶺南道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流人們最為集中的所在,那些被朝廷貶居嶺南的文人誌士,往往在南海附近設館授徒,讓孩子去那裏學些經世之學也是一件好事。馮君衡說:“行,阿爹把這事記下了。過兩天你子遊大伯來了,我和他謀劃謀劃,既然要去,總得讓你和馮定賢侄拜一個飽學之士吧。”
“阿爹真好!”元璡聽了,高興極了,他轉身將元珪抱了起來。繼而一想,又問:“為何要與大伯商量?我是和二伯家的馮定一塊去啊?”
“有些事,與你大伯商量商量沒有壞處。他結識的人多,沒準會給出一個很好的建議呢。”馮君衡見元璡欣喜若狂的舉動,皺了皺眉頭,道:“璡兒,不可以忘乎所以,但凡男子於世,需得而勿喜,失而勿憂。怎麽可以為一樁小事而失去形態呢!
元璡不好意思地垂手待立,聽憑父親的責訓。
馮夫人半是解圍地對元璡說:“璡兒,帶弟弟到外麵去玩吧,阿娘和阿爹有話要說呢。”
元璡帶著元珪懂事的退出了夫人的房間,到後院的練功房舞刀弄棍去了。馮君衡幾年前就讓兩個兒子與當地的一個鏢師學些拳棍上的功夫,如今他倆的功夫雖然不敢與高手過招,但舞起拳棍來,還像那麽一回事兒。
馮君衡見兒子們出去了,開始逗弄著小元一。夫人問:“相公,你看元一像誰?”
馮君衡哈哈一笑道:“像我,你看那眉眼,五官,哪一點不像我?這般英俊,將來長大了,又是一個俊美的男子。小元一,你說阿爹說得對嗎?”
“看把你臭美的什麽似的!”
“滿月那天穿的衣服都做好了嗎?”
“明天著丫環去問了問,裁縫說明天一早給送過來。”馮夫人把孩子交給丈夫,打開屋角的一隻箱龕,從裏麵取出一疊孩子的衣物,對馮君衡說:“相公,你來看看,這是為元一準備的。”
馮君衡一件件仔細的觀看,有繡花帽子,有漂亮的鬥篷,有百納的搭襟小衫,有鑲著金邊的虎頭鞋子……馮君衡驚奇道:“這是什麽時候備下的?”
“孩子還沒出世的時候,我偷空繡的。”
“你啊,這些原可以讓裁縫或者下人們做的事,你總攬在手上。”
“孩子穿著親娘做的針線,感覺上會踏實溫暖很多。”
“他那麽小,懂什麽啊?”馮君衡又問:“滿月宴席上的菜品,夫人都看過了嗎?”
“廚房的管事昨天就把菜單拿過來我看了,涼菜有木耳拌雞絲、荔枝肉、麻婆豆腐、涼拌碎椒木耳、水煮毛豆、江南口水雞……熱菜有清燉蟹粉獅子頭、雞湯煮幹絲、宮爆雞丁、幹燒魚翅、南塘河醋魚、筍幹燉排骨、燒乳豬……嗨,我也記不全了,總之不會讓咱元一覺得委屈。”
“嗬嗬,也不過滿月而已,連笑都隻能沒來由地笑,不必那麽看重。”
“元一雖小,可來的客人卻不小啊,如果有半點疏忽,人家不說相公的閑話,倒說我不會料理家事,不能善待客人。”
“瞧你說的!這潘州城內,誰不說刺史夫人的賢惠、能幹且學識淵博啊?”馮君衡嘀咕道:“再說,來的也就是幾個親朋至友、鄰裏鄉親,誰會計較那麽多呢?”
“我會!”馮夫人嗔笑道。
馮君衡笑笑,不再和馮夫人鬥嘴,隻把那小元一抱在懷裏,用胡須左紮紮,右紮紮。“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小兒”這話半點不假,元一在父親的懷中,一雙眼睛安適地望著父親,馮君衡一高興,將元一舉過頭頂,嘴上說:“夫人,咱元一以後肯定比他兩個哥哥還……”他本待要說比兩個哥哥更英俊,可是話還沒說完,元一忽地撒出一泡尿,點滴不漏的對著馮君衡的臉衝了下來。馮夫人忙上前幾步,將元一接了下來,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拍了兩下,一疊聲地怨道:“這孩子,這孩子!”元一哇地一聲哭將開來。
“別打他了,人都說童子尿有治療頭痛發熱、肺痿咳嗽的功效。”馮君衡抹了一把臉上的尿水說:“嗨,還有點鹹味,不過並不臭,也沒有其他怪味!”
馮夫人早已將元一放在小床上,從側邊的幾上取過一張棉絲帕,替馮君衡擦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