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來的難民最初隻有幾十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入山區,也導致了村莊位子的徹底公開。
加上不知是白蓮教有意還是無意傳出的在這裏吃癟的消息,許多難民發現山裏這個漢夷雜處的村莊並沒有殺戮劫掠或者恃強淩弱,所以越來越多的難民開始慕名而來,最終竟是形成了一股斷斷續續,甚至超過係統移民數量的難民潮!
而對於唐業來說,他對這些難民的態度既談不上歡迎,也談不上不歡迎。
一方麵,大批難民的到來必然也就意味著村莊的許多情報不再是秘密,會被難民中的許多人有意無意的流傳出去。而且,這些暫時幾乎沒有什麽忠誠度可言的難民也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但另一方麵,唐業自問雖然沒有救國濟世之心,但對於這些本國平民還是有著相當的同情的。
村莊並不缺少糧食,更何況可以用“勞動換糧食”的方式免費獲得一大批勞動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未嚐不是一個提高發展速度的好事。
更何況如果日後發展順利,將這些村民牢牢的捆綁在這片土地上,稍加拉攏便是一支很好的力量,很可能便是未來對抗敵人的一份寶貴力量。
在幾經考慮之後,唐業最終決定收攏這群難民。
……
斜陽西掛,冬日昏黃的夕陽懶洋洋的掛在天邊,似乎隨時要墜入地平線下。
一行上千人的難民隊伍終於在以前便來此探過路的村民的帶領下,冒著被白蓮教或者明軍發現的風險來到了這片不起眼的山區外圍。
“揍是這塊了!”領頭的年輕人興奮的指著兩座山峰之間的山坳,衝著隊伍裏的幾位老者喊到。
幾名老者都是各個村莊裏有些威望的老人,此時看目的地已經快到了,紛紛看向那明顯是被踩出來的一條道路,衝那年輕人招了招手。
對方跑了回來,棉褲頗厚,跑起來很是難看。
“二蛋子,你三爺爺問問你――這山裏的那個啥子村子真的不欺負人?還能做工換糧食?”。
被稱為二蛋子的年輕人肯定的大幅度點下點頭,說道:“那當然了!俺哪能騙人啊!而且我還看到那些山坡上還種著糧食咧!”。
啪!
不等這問話的老頭說話,一旁的一名四十多歲的老漢上來便是一個嘴巴:“你小子腦袋讓驢給踢了?這大冬天的怎麽種糧食?!”。
“真的咧!我哪能騙你啊爹!”二蛋子趕忙叫道。
見兒子這麽說,老漢一瞪眼作勢又要開打。
一旁的一個微胖老者伸手一攔,沉吟道:“恩,二蛋這孩子是咱們從小看到大的!雖然驢是驢了點……但從來不撒謊!況且……如果以前說冬天種糧食我肯定是不信……但現在嘛……”。
“現在怎麽著?”眾人疑惑道。
微胖的老者看了眾人一眼,聲音稍微壓低了一格:“還記得去年早些時候那八個新建起來的村子不?還有那啥天父教。”。
噓――!!!
一名老者趕緊打住,有些警惕的向四周看了一眼後才說道:“大哥你咋提這事嘞?那天父教可是被朝廷定位邪教妖人了!都讓朝廷大軍打的飛灰湮滅了!誰沾上誰倒黴!不記得隔壁村那幾個大戶被衙門收拾成啥樣了麽?!”。
“你怕個啥!”微胖的老者翻了個白眼,啐道:“在村裏那麽多人我自然不會瞎說!咱現在都要鑽山溝了還怕個屁衙門?!那天父教是妖人?那賜下來的水田你看到沒?不到十天便是一熟!雖然打的稻穀少點吧……算下來一個月就頂過去一年!要是妖人有這能耐嗎?有這好處給咱老百姓?!”。
“再說了,現在白蓮教勢力這麽大……衙門?嘿嘿,怕是縣太爺自己都要掉了腦袋吧?”微胖的老者冷笑道。
“你是說……”說道這裏,其他幾人也都紛紛反應過來。
微胖老者見到眾人領會了他的意思,不由得意的一笑:“大夥,在這裏的都是沾親帶故。往上數三輩都是一家人!平時鄰裏關係處的都不錯,我也就明人不說暗話――其實我老早就在想了,那天父教雖然人不多,但那聖子可謂是法力通天!老天爺都庇佑的人物!憑空造田,一年幾十熟!又豈是朝廷那幫狗東西能對付的了的?要我說……這山裏的村子搞不好便是那天父教重新建的!為的就是給咱老百姓在這亂世當中一個活路!咱們這趟算是來對了!”。
此話一出,本就是拋家舍業,為的就是保住老小性命的諸多村民頓時紛紛眼前一亮,七嘴八舌的響應起來!
去年那天父教光發神田,惠及一方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一邊是凶神惡煞,敲骨吸髓的衙門朝廷,一邊是出一壯丁便能換取一家溫飽不愁的神田,並且毫無稅賦的“神跡”。
在加上這山東地界,特別是這一片幾百裏之內的地盤上,哪個村子沒有幾戶人家出了壯丁?
被朝廷殺了,這一家子人還受了牽連,散了家財打了板子……恨朝廷的人哪裏隻是表麵上那萬來戶人?
要知道這個時代,各個村莊多是以家、姓為單位,人心淳樸,平時鄰裏關係都不會太差。
殺了一個,打了一家,表麵上是有一家吃虧。
但實際上,在民間的影響極壞!
那些沾親帶故,同仇敵愾的恨上朝廷的不說……就是那些普通百姓,眼見著凶神惡煞的衙役們連吃帶要,連打帶罵的德行就會不自覺的同情那些遭難的人家。
平時因為怕遭到報複而壓抑著。
一旦到了如今這種朝廷控製力不足的時候,這些情緒很容易便會爆發出來,最終形成一道洪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們為什麽一旦處理大案便動輒誅連的原因。
怕殺了一個,有成千上萬個不穩定的因素。
那幹脆就把你滿門連帶朋友、鄰居、同窗全部幹掉!我看誰給你報仇伸冤!
加上不知是白蓮教有意還是無意傳出的在這裏吃癟的消息,許多難民發現山裏這個漢夷雜處的村莊並沒有殺戮劫掠或者恃強淩弱,所以越來越多的難民開始慕名而來,最終竟是形成了一股斷斷續續,甚至超過係統移民數量的難民潮!
而對於唐業來說,他對這些難民的態度既談不上歡迎,也談不上不歡迎。
一方麵,大批難民的到來必然也就意味著村莊的許多情報不再是秘密,會被難民中的許多人有意無意的流傳出去。而且,這些暫時幾乎沒有什麽忠誠度可言的難民也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但另一方麵,唐業自問雖然沒有救國濟世之心,但對於這些本國平民還是有著相當的同情的。
村莊並不缺少糧食,更何況可以用“勞動換糧食”的方式免費獲得一大批勞動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未嚐不是一個提高發展速度的好事。
更何況如果日後發展順利,將這些村民牢牢的捆綁在這片土地上,稍加拉攏便是一支很好的力量,很可能便是未來對抗敵人的一份寶貴力量。
在幾經考慮之後,唐業最終決定收攏這群難民。
……
斜陽西掛,冬日昏黃的夕陽懶洋洋的掛在天邊,似乎隨時要墜入地平線下。
一行上千人的難民隊伍終於在以前便來此探過路的村民的帶領下,冒著被白蓮教或者明軍發現的風險來到了這片不起眼的山區外圍。
“揍是這塊了!”領頭的年輕人興奮的指著兩座山峰之間的山坳,衝著隊伍裏的幾位老者喊到。
幾名老者都是各個村莊裏有些威望的老人,此時看目的地已經快到了,紛紛看向那明顯是被踩出來的一條道路,衝那年輕人招了招手。
對方跑了回來,棉褲頗厚,跑起來很是難看。
“二蛋子,你三爺爺問問你――這山裏的那個啥子村子真的不欺負人?還能做工換糧食?”。
被稱為二蛋子的年輕人肯定的大幅度點下點頭,說道:“那當然了!俺哪能騙人啊!而且我還看到那些山坡上還種著糧食咧!”。
啪!
不等這問話的老頭說話,一旁的一名四十多歲的老漢上來便是一個嘴巴:“你小子腦袋讓驢給踢了?這大冬天的怎麽種糧食?!”。
“真的咧!我哪能騙你啊爹!”二蛋子趕忙叫道。
見兒子這麽說,老漢一瞪眼作勢又要開打。
一旁的一個微胖老者伸手一攔,沉吟道:“恩,二蛋這孩子是咱們從小看到大的!雖然驢是驢了點……但從來不撒謊!況且……如果以前說冬天種糧食我肯定是不信……但現在嘛……”。
“現在怎麽著?”眾人疑惑道。
微胖的老者看了眾人一眼,聲音稍微壓低了一格:“還記得去年早些時候那八個新建起來的村子不?還有那啥天父教。”。
噓――!!!
一名老者趕緊打住,有些警惕的向四周看了一眼後才說道:“大哥你咋提這事嘞?那天父教可是被朝廷定位邪教妖人了!都讓朝廷大軍打的飛灰湮滅了!誰沾上誰倒黴!不記得隔壁村那幾個大戶被衙門收拾成啥樣了麽?!”。
“你怕個啥!”微胖的老者翻了個白眼,啐道:“在村裏那麽多人我自然不會瞎說!咱現在都要鑽山溝了還怕個屁衙門?!那天父教是妖人?那賜下來的水田你看到沒?不到十天便是一熟!雖然打的稻穀少點吧……算下來一個月就頂過去一年!要是妖人有這能耐嗎?有這好處給咱老百姓?!”。
“再說了,現在白蓮教勢力這麽大……衙門?嘿嘿,怕是縣太爺自己都要掉了腦袋吧?”微胖的老者冷笑道。
“你是說……”說道這裏,其他幾人也都紛紛反應過來。
微胖老者見到眾人領會了他的意思,不由得意的一笑:“大夥,在這裏的都是沾親帶故。往上數三輩都是一家人!平時鄰裏關係處的都不錯,我也就明人不說暗話――其實我老早就在想了,那天父教雖然人不多,但那聖子可謂是法力通天!老天爺都庇佑的人物!憑空造田,一年幾十熟!又豈是朝廷那幫狗東西能對付的了的?要我說……這山裏的村子搞不好便是那天父教重新建的!為的就是給咱老百姓在這亂世當中一個活路!咱們這趟算是來對了!”。
此話一出,本就是拋家舍業,為的就是保住老小性命的諸多村民頓時紛紛眼前一亮,七嘴八舌的響應起來!
去年那天父教光發神田,惠及一方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一邊是凶神惡煞,敲骨吸髓的衙門朝廷,一邊是出一壯丁便能換取一家溫飽不愁的神田,並且毫無稅賦的“神跡”。
在加上這山東地界,特別是這一片幾百裏之內的地盤上,哪個村子沒有幾戶人家出了壯丁?
被朝廷殺了,這一家子人還受了牽連,散了家財打了板子……恨朝廷的人哪裏隻是表麵上那萬來戶人?
要知道這個時代,各個村莊多是以家、姓為單位,人心淳樸,平時鄰裏關係都不會太差。
殺了一個,打了一家,表麵上是有一家吃虧。
但實際上,在民間的影響極壞!
那些沾親帶故,同仇敵愾的恨上朝廷的不說……就是那些普通百姓,眼見著凶神惡煞的衙役們連吃帶要,連打帶罵的德行就會不自覺的同情那些遭難的人家。
平時因為怕遭到報複而壓抑著。
一旦到了如今這種朝廷控製力不足的時候,這些情緒很容易便會爆發出來,最終形成一道洪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們為什麽一旦處理大案便動輒誅連的原因。
怕殺了一個,有成千上萬個不穩定的因素。
那幹脆就把你滿門連帶朋友、鄰居、同窗全部幹掉!我看誰給你報仇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