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素問遺篇·刺法論》。
:一個人的正氣充實於體內,致使邪氣不能幹擾侵犯。
:
所謂的“正氣”,也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免疫力;“邪”指的是各種致病因素。強壯的正氣存於體內,任何邪氣都是不可能侵犯的,而邪氣之所以能夠侵犯人體,一定是正氣虛弱的原因造成的。中醫認為,人體發病關係到正氣和邪氣兩方麵,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基礎,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正邪鬥爭的勝負決定發病與否。發病如此,治病也是如此,除了注意祛邪,還應重視人體自身的正氣,讓身體做健康的主人。
:
如何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強正氣
免疫力強可預防疾病對人體的危害,現代醫學將人體內部的一種抵抗疾病的能力稱為“免疫力”,中醫則視為“正氣”,是人體免疫係統功能的體現。免疫力的強弱正反映了五髒精氣的興衰。
疾病產生取決於免疫力的強弱,也影響著病理變化。因此,要強化免疫力就是強化人體正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強飲食營養。平時要適當多攝入一些優質蛋白,如蛋、奶、豆製品等;多吃新鮮綠葉蔬菜和水果。老年人要保證各種無機鹽、微量元素鈣、鐵、硒、鉻的攝入,奶及奶製品是鈣的良好來源,鉻含量高的包括豆類、肉類、海產品。
2.少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如果我們稍有點嗓子痛、咳嗽、流鼻涕等感染不很嚴重時,盡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抵抗力,使免疫係統得到鍛煉。
3.保持樂觀的心態。樂觀能增強免疫力和適應性。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醫生、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羅莎琳德·懷特表示:“那些具有積極人生觀的人,似乎對環境更具適應性免疫反應。”懷特有理由相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可以調節因壓力而分泌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激素的水平,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
4.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堅持體育鍛煉是正確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途徑之一。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的內循環和內分泌,使人體髒器的各項功能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但在鍛煉時一定要注意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避免鍛煉間隔太長或強度太大,導致機體勞累,免疫力不升反降。
5.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成為包括癌症在內的一係列疾病的誘發因素。消積、不良的生活因素長期、持續的刺激免疫係統,會擾亂其正常生理過程,直接破壞和消減其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和身體生病。
:
多吃抗氧化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的。據美國《時代雜誌》報道,10大最佳抗氧化食物包括:番茄、菠菜、堅果、花椰菜、燕麥、鮭魚、大蒜、藍莓、綠茶、紅酒。這些抗氧化食物可以發揮強效的抗氧化功能。這些食物不但容易獲取,還含有天然食物中的生物化學因子,比起提煉而成的抗氧化劑,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增強肌膚及身體抗氧化功能。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邪氣之所以能侵犯人體造成疾病,主要是因為人體的正氣虛弱。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體內存有旺盛的正氣,邪氣就不容易侵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之所以侵犯人體,必定是由於正氣之虛弱。這兩句話是從正反兩個方麵來說明同一個問題,即是一般地說,正氣強就不容易得病,正氣弱就容易得病。在這裏,正氣是起決定作用的。
:
深呼吸有助於增強人體正氣
深呼吸有兩種:一為順腹式,一為逆腹式。其中,逆腹式深呼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病健身方法。這種調節可使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疾病不翼而飛。
我們吸氣,做深呼吸,就是充分地攝入新氣體,排出舊氣體。攝入新氣體越多,能量越強。人體內的正氣,健康之氣則豐沛、充盈;邪氣、病氣則下降、扼逆。人體會很好地完成自我更新,自我代謝,自我調節,自我平衡。
逆腹式分站、坐兩種,以站式為好。具體方法:兩腳分開到肩寬,眼睛閉上,雙手十指交叉抱於丹田。放鬆進入一種忘我境界,爾後開始用鼻吸氣。吸氣分有意與無意兩種。有意吸氣時加一點念頭,即吸的是萬物之生氣、元氣;無意則不加任何念頭。
吸氣時下腹內收,氣吸至丹田,下腹則內收至最大限度,憋氣,讓氣在丹田停住。然後將氣運至腳,再由腳沿後背到頭頂,最後由鼻腔呼出。呼氣時肚子徐徐上鼓,氣呼盡,肚子則鼓至最大限度,讓腹內廢氣盡量排空。
練習時,可由淺漸深。熟悉後吸氣與呼氣的過程慢慢拉長,憋氣的時間也漸提高。經過一個階段的練習後,你會感到體內氣體充盈,活力倍增。
:
在練靜功時,逆腹式呼吸不適於老年人采用。
精者,身之本也
:《素問·金匱真言論》。
:精是人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是生命之本。
:
明代醫學家張介賓解釋說:“人身之精,真陰也,為元氣之本。”《素問》中所說的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基本物質,包括氣、血、津液、生殖之精等。精又根據其來源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於父母,與生俱來,是構成人體胚胎的原始物質;後天之精指人出生後由脾胃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化生而成的人體精微物質。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互相依存,以提供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器官活動以及抗病的需要。
:
養精要從這三方麵入手
人的生存,全靠精氣,就如同燈需要油,魚要靠水一樣。燈沒有油就會熄滅,魚沒有水就會死去,人若沒精氣就會死亡。要想養好精,以獲得健康長壽,可從以下3個方麵入手:
1.養精要節欲。腎精是人體十分寶貴的精微物質,是人體氣化的物質基礎。而腎又受五髒六腑之精而強盛,因此腎精的過度損耗對個體健康極為不利。放縱**、耗竭腎精,必然損傷身體。《類經》中也指出:“善養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這都說明了養精的重要性。
2.合理飲食。在我們日常飲食當中,要多吃養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山藥、核桃、芡實、蓮子等;還有地黃,地黃熬湯很好喝的。此外,還有很多深色的食物對補腎都是非常好的效果,如烏雞、烏梅、板栗、香菇、海參、紫菜、海帶、黑葡萄、黑木耳、黑蕎麥等。平常多吃這些食物不僅有利於延年益壽、強身健體,而且還可輔治遺精、早泄等症。腎不好的人,可以每周吃一次蔥燒海參,或將黑木耳炒香菇,或燉肉時放點板栗,都是補腎的好方法。
3.經絡按摩。保精、養精要經常按摩下丹田。下丹田在我們肚臍下1.5寸處,我們可以將兩手交疊,用手掌心的勞宮穴按揉下腹部,也就是下丹田的位置,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60次,按完後就會感到下丹田溫暖、發熱。同時,我們還要按揉命門穴。命門穴和肚臍相對應,在人體的後背上與肚臍相對的正後方。按摩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樣,也是兩手交疊,用手掌心勞宮穴按揉命門。經常地按摩下丹田和命門可以溫精、保精,不讓腎精外泄。
:
老年人更要節欲,如不節製**,很容易出現腰酸、膝軟、久暈、頭痛、失眠、盜汗、耳鳴、脫發、手腳心發燒、疲倦不堪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腎陽虛”或“腎陰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腎虧”。它可以加速衰老進程,縮短壽命。因此老年人要過好晚年生活,就必須節製欲念,減少性行為。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問遺篇·刺法論》。
:一個人的正氣充實於體內,致使邪氣不能幹擾侵犯。
:
所謂的“正氣”,也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免疫力;“邪”指的是各種致病因素。強壯的正氣存於體內,任何邪氣都是不可能侵犯的,而邪氣之所以能夠侵犯人體,一定是正氣虛弱的原因造成的。中醫認為,人體發病關係到正氣和邪氣兩方麵,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基礎,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正邪鬥爭的勝負決定發病與否。發病如此,治病也是如此,除了注意祛邪,還應重視人體自身的正氣,讓身體做健康的主人。
:
如何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強正氣
免疫力強可預防疾病對人體的危害,現代醫學將人體內部的一種抵抗疾病的能力稱為“免疫力”,中醫則視為“正氣”,是人體免疫係統功能的體現。免疫力的強弱正反映了五髒精氣的興衰。
疾病產生取決於免疫力的強弱,也影響著病理變化。因此,要強化免疫力就是強化人體正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強飲食營養。平時要適當多攝入一些優質蛋白,如蛋、奶、豆製品等;多吃新鮮綠葉蔬菜和水果。老年人要保證各種無機鹽、微量元素鈣、鐵、硒、鉻的攝入,奶及奶製品是鈣的良好來源,鉻含量高的包括豆類、肉類、海產品。
2.少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如果我們稍有點嗓子痛、咳嗽、流鼻涕等感染不很嚴重時,盡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抵抗力,使免疫係統得到鍛煉。
3.保持樂觀的心態。樂觀能增強免疫力和適應性。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醫生、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羅莎琳德·懷特表示:“那些具有積極人生觀的人,似乎對環境更具適應性免疫反應。”懷特有理由相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可以調節因壓力而分泌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激素的水平,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
4.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堅持體育鍛煉是正確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途徑之一。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的內循環和內分泌,使人體髒器的各項功能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但在鍛煉時一定要注意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避免鍛煉間隔太長或強度太大,導致機體勞累,免疫力不升反降。
5.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成為包括癌症在內的一係列疾病的誘發因素。消積、不良的生活因素長期、持續的刺激免疫係統,會擾亂其正常生理過程,直接破壞和消減其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和身體生病。
:
多吃抗氧化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的。據美國《時代雜誌》報道,10大最佳抗氧化食物包括:番茄、菠菜、堅果、花椰菜、燕麥、鮭魚、大蒜、藍莓、綠茶、紅酒。這些抗氧化食物可以發揮強效的抗氧化功能。這些食物不但容易獲取,還含有天然食物中的生物化學因子,比起提煉而成的抗氧化劑,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增強肌膚及身體抗氧化功能。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邪氣之所以能侵犯人體造成疾病,主要是因為人體的正氣虛弱。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體內存有旺盛的正氣,邪氣就不容易侵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之所以侵犯人體,必定是由於正氣之虛弱。這兩句話是從正反兩個方麵來說明同一個問題,即是一般地說,正氣強就不容易得病,正氣弱就容易得病。在這裏,正氣是起決定作用的。
:
深呼吸有助於增強人體正氣
深呼吸有兩種:一為順腹式,一為逆腹式。其中,逆腹式深呼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病健身方法。這種調節可使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疾病不翼而飛。
我們吸氣,做深呼吸,就是充分地攝入新氣體,排出舊氣體。攝入新氣體越多,能量越強。人體內的正氣,健康之氣則豐沛、充盈;邪氣、病氣則下降、扼逆。人體會很好地完成自我更新,自我代謝,自我調節,自我平衡。
逆腹式分站、坐兩種,以站式為好。具體方法:兩腳分開到肩寬,眼睛閉上,雙手十指交叉抱於丹田。放鬆進入一種忘我境界,爾後開始用鼻吸氣。吸氣分有意與無意兩種。有意吸氣時加一點念頭,即吸的是萬物之生氣、元氣;無意則不加任何念頭。
吸氣時下腹內收,氣吸至丹田,下腹則內收至最大限度,憋氣,讓氣在丹田停住。然後將氣運至腳,再由腳沿後背到頭頂,最後由鼻腔呼出。呼氣時肚子徐徐上鼓,氣呼盡,肚子則鼓至最大限度,讓腹內廢氣盡量排空。
練習時,可由淺漸深。熟悉後吸氣與呼氣的過程慢慢拉長,憋氣的時間也漸提高。經過一個階段的練習後,你會感到體內氣體充盈,活力倍增。
:
在練靜功時,逆腹式呼吸不適於老年人采用。
精者,身之本也
:《素問·金匱真言論》。
:精是人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是生命之本。
:
明代醫學家張介賓解釋說:“人身之精,真陰也,為元氣之本。”《素問》中所說的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基本物質,包括氣、血、津液、生殖之精等。精又根據其來源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於父母,與生俱來,是構成人體胚胎的原始物質;後天之精指人出生後由脾胃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化生而成的人體精微物質。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互相依存,以提供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器官活動以及抗病的需要。
:
養精要從這三方麵入手
人的生存,全靠精氣,就如同燈需要油,魚要靠水一樣。燈沒有油就會熄滅,魚沒有水就會死去,人若沒精氣就會死亡。要想養好精,以獲得健康長壽,可從以下3個方麵入手:
1.養精要節欲。腎精是人體十分寶貴的精微物質,是人體氣化的物質基礎。而腎又受五髒六腑之精而強盛,因此腎精的過度損耗對個體健康極為不利。放縱**、耗竭腎精,必然損傷身體。《類經》中也指出:“善養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這都說明了養精的重要性。
2.合理飲食。在我們日常飲食當中,要多吃養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山藥、核桃、芡實、蓮子等;還有地黃,地黃熬湯很好喝的。此外,還有很多深色的食物對補腎都是非常好的效果,如烏雞、烏梅、板栗、香菇、海參、紫菜、海帶、黑葡萄、黑木耳、黑蕎麥等。平常多吃這些食物不僅有利於延年益壽、強身健體,而且還可輔治遺精、早泄等症。腎不好的人,可以每周吃一次蔥燒海參,或將黑木耳炒香菇,或燉肉時放點板栗,都是補腎的好方法。
3.經絡按摩。保精、養精要經常按摩下丹田。下丹田在我們肚臍下1.5寸處,我們可以將兩手交疊,用手掌心的勞宮穴按揉下腹部,也就是下丹田的位置,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60次,按完後就會感到下丹田溫暖、發熱。同時,我們還要按揉命門穴。命門穴和肚臍相對應,在人體的後背上與肚臍相對的正後方。按摩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樣,也是兩手交疊,用手掌心勞宮穴按揉命門。經常地按摩下丹田和命門可以溫精、保精,不讓腎精外泄。
:
老年人更要節欲,如不節製**,很容易出現腰酸、膝軟、久暈、頭痛、失眠、盜汗、耳鳴、脫發、手腳心發燒、疲倦不堪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腎陽虛”或“腎陰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腎虧”。它可以加速衰老進程,縮短壽命。因此老年人要過好晚年生活,就必須節製欲念,減少性行為。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