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喃喃:“可你說你要娶我。(爪譏書屋”
他冷笑一聲:“終究我也是為人臣子,主上拿萋萋的性命逼我,我焉有不從之理?隻是,我不想從你那裏得到什麽,也煩請你不要從我這裏要求什麽。”
她望著他:“我沒有想從你那裏要求什麽,我隻是……”
他驀然打斷她的話:“那便好。”
他拂袖踏出新房,喜床前一地破碎月光。她看著他的背影,想絕不該是這樣。她喚他的名字:“沈岸。”就像在蒼鹿野的修羅場,那一刻的時光,她抱著他,聲帶哽咽,喚得輕而纏綿。但他沒有停下腳步。她沒有流淚,隻是茫然。
她一生唯哭過一次,那是她在蒼鹿野找到他,發現他還活著。她脫下大紅的喜服,疊得整整齊齊,規規矩矩躺在**,眼睜睜看著一對龍鳳燭燃盡成灰,窗外月色戚戚然。
第二日,宋凝前去向老將軍夫人請安,聽婢女們咬舌頭說將軍昨夜宿在荷風院,荷風院中安置著柳萋萋,萋萋姑娘。她想,萋萋,又茂盛又有生氣,真是個好名字。
她聽說萋萋給將軍做的衣,針腳綿密,繡的翠竹栩栩如生。
她聽說萋萋給將軍煨的芙蓉蓮子羹,用荷池裏結的第一塘蓮子,熬出的湯清香撲鼻。
她聽說萋萋雖不會說話,卻時時能逗得將軍開心。
宋凝對此事的看法其實這樣,柳萋萋原本該是沈岸的妻,自己橫插一腳毀了他人姻緣,該行為屬於第三者插足,著實不該再有所計較。打從自己嫁過來之後,除了新婚之夜那一麵之緣,沈岸再沒出現在自己麵前,也可看出他著實是個專情之人,令人欽佩。她想她愛沈岸,但事已如此,隻得將這種愛變成信仰,因為信仰可以沒有委屈,信仰可以沒有**。
她常聽到柳萋萋如何如何。
她雖已想通,並致力於將自己的愛情往“我愛你,與你無關”這個方向發展,但其實並不想見到柳萋萋這個人
。可有些事不是你想如何就能如何,連王城中的皇帝也不能想生一個兒子,他後宮裏的妃嬪就立刻善解人意地給他生個兒子。
生兒生女還是生個叉燒包,這些事,冥冥中都有注定。包括從沒有午後散步這個好習慣的宋凝有一天突然跑去後花園散步。於是那一日鶯啼燕囀,花拂柳,柳依岸,於是那一日,她碰到傳說中的柳萋萋。
故事總有前情,前情是宋凝在花園中拾到一塊玉佩,玉佩用金箔鑲嵌,拚得如完璧,中間卻有一道清晰的裂痕。
她拾起來眯了眼睛對著日光端詳很久,確定是去年隆冬時節別離沈岸時被自己摔碎的那塊。有女子匆匆到她麵前,伸出蔥段般的手指,一手指著玉佩,一手指著自己。她抬起頭來,女子看清她的容顏,一張臉陡然煞白。她想她在哪裏見過這女子,微風拂過,拂來一陣淡淡藥香,這藥香令她陡然想起雪山背後的小醫館。她握著玉佩,微笑看她:“你也在這裏?沈岸他果然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你爺爺呢?”
女子哆嗦著嘴唇,轉身就要逃開。她微微皺眉,一把拉住她:“我很可怕?你怕成這樣?”
女子拚命掙紮著往後躲,背後突然傳來沈岸的聲音:“萋萋。”
萋萋。她一失神,手中的女子就被沈岸搶去,他護著她,像一棵參天大樹護著身上攀附的藤蔓,容色溫柔,姿態親昵。抬眼看著她時,卻是一臉的冷若冰霜。他責問她:“你在幹什麽?”
她答非所問,看著沈岸懷中的女子:“萋萋,你就是萋萋?”女子卻不敢抬頭。
沈岸蹙眉,目光停在她手中,一頓,冷冰冰道:“那是萋萋的玉佩,你拿著做什麽?”
她愣了一會兒,驚訝地望著他:“萋萋……的?什麽是萋萋的?怎麽會是萋萋的?”她上前一步,將手中玉佩放到他眼前:“你有沒有看過我給你的信?你忘了這是我給你的信物,你忘了在蒼鹿野的雪山裏,我們……”
她還要繼續說下去,柳萋萋突然握住沈岸的衣袖拚命搖頭。
他眼中冷光閃了閃,不耐煩打斷她:“蒼鹿野一戰,五千薑國人死在你們黎國箭下,薑黎兩國雖已言和,可這一戰的大仇,沈岸卻沒齒難忘。”他冷笑,“蒼鹿野的雪山裏,若不是萋萋救我,如今的沈岸,也不過是戰場上一縷遊魂,還能娶得了你黎國的敬武公主宋凝?”
柳萋萋仍在搖頭,握著沈岸的手,淚水順著眼角滑落,濡濕雙頰,花了妝容
。
宋凝不能置信,嗓音從喉嚨裏飄出來:“怎麽會是她救了你,救你的……明明是我。”她以為她說清楚,他就能明白,其實是高估了他的理解力。因世事並不似這樣,溝通不是有溝就能通,也許事先被人放了鱷魚在溝裏,就等你涉水而過時對你痛下殺手。
他看她的眼神裏滿是嘲諷:“你在胡說什麽?你救了我?宋凝,我可從未聽說你懂醫術。救我的女子醫術高明,不會說話,那是萋萋。你以為萋萋說不了話,我就能聽信你一派胡言亂語對她栽贓嫁禍?”
她無法向他證明,因她當初救他基本上全靠上天垂憐。而如今,明顯上天已經變心,轉而垂憐了柳萋萋。
她想他沒有看到那封信,信其實送到何處她已明白,如今再糾結此事毫無用處,隻是心中不甘,哪怕沈岸不愛她,有些事,她總要讓他明白,可她說什麽都是錯,她做過種種努力,沈岸不給她機會,這實在是一個嚴謹的男人,半點空子都鑽不得,著實令人悲憤。
她不再嚐試向他解釋,他看她的眼神都是冰,他從不肯好好傾聽。起初她心中難過,又不能流下淚來,常常抱著被子,一坐天明。在長長的夜裏,想起他將手輕輕搭在她肩上,柔聲對她說:“若姑娘不嫌棄,待在下傷好,便登門向姑娘提親。”那是唯一美好的回憶。她看來剛強,終歸是女子,越是剛強的女子,越是要人珍重,過剛易折即是如此。
隻是沒有想到,新婚不過三月,沈岸便要納妾。
納妾其實無可厚非,大晁風俗即是如此,由皇帝帶頭,臣民紛紛納妾,你納我也納,不納不行,納少了還要被鄙視。因君瑋性喜研究皇帝的家務事,做出如下分析,覺得皇帝納妾主要因皇後身為國母,母儀天下,是天下萬民的化身。
試想一下和國母過夫妻生活時,看著她慈祥的臉,立刻心係蒼生,辦正事時也不能忘懷政事,真是讓人放不開,隻好納妾。
但究竟如何,我們也不能知道,也許隻是男人色心不死,所以納妾不止呢?不過沈岸要納這一房妾,卻是為了所謂愛情,而這是唯一讓人不能容忍的事情
。首當其衝,不能為宋凝容忍。
宋凝將這樁事擋了下來,借的黎莊公的勢,黎國的國威。
她坐在水閣之上,一塘的蓮葉,一塘的風,塘邊有不知名老樹,蒼翠中漫過暈黃,是熟透的顏彩,就像從畫中走出來。沈岸站在她麵前,這是新婚後第三次相見,他蹙眉居高臨下看她:“你這樣處心積慮毀掉我同萋萋的婚事,你到底想要什麽?”
她放下手中書卷抬頭看他,像回到未出閣前,戰場上永遠微笑的宋凝,聲音沉沉,頰邊卻攢出動人梨窩:“我想要什麽?這句話問得妙,我什麽也不想要,隻是有些東西,柳萋萋她不配得到。”
他冷聲答她:“你容不下萋萋,可知我又容得下你。”
她頰邊梨窩越發深:“沈岸,你沒有辦法不容我,終歸我們倆結親,結的是黎國同薑國的盟約。”
他臉上有隱忍的怒意:“新婚當夜我們便有約定,你我本該井水不犯河水。”
她看著自己的手,語聲淡淡:“其實本也沒有什麽,隻是看著你們這樣恩愛,而我一個人嫁來這裏,孤孤單單的,很不開心。”
他拂袖冷笑:“宋凝,你還記得當初是誰提的這門親?”
他的背影在拐角處消失不見,半晌,她低頭打開手中書卷,風拂過,一滴淚啪一聲掉在書頁上,墨漬重重化開。她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若無其事另翻了一頁。
不久,與薑國隔河相望的夏國國君薨逝,公子莊沂即位。兩月後,夏國新侯莊沂以薑國援助夏國叛賊為名,舉兵攻薑國。薑穆公一道令旨下來,沈岸領兵迎戰。
四月芳菲盡,天上一輪荒寒的月,宋凝在窗前立了半宿,看著月亮沉下天邊。她終歸還是不能讓他在戰場上死去,他不是可意的夫君,但半年前她一眼就看中他,他是她心中的英雄。有些人沒什麽戀愛經驗,情懷浪漫,一眼萬年,說的就是宋凝。
寅時,她將陪嫁的戰甲從箱中翻出,取下胸前的護心鏡,拖著曳地長裙,繞過花廊,一路行至沈岸獨居的止瀾院。院中婢女支支吾吾,半晌,道:“將軍他,將軍他不在房中……”
他冷笑一聲:“終究我也是為人臣子,主上拿萋萋的性命逼我,我焉有不從之理?隻是,我不想從你那裏得到什麽,也煩請你不要從我這裏要求什麽。”
她望著他:“我沒有想從你那裏要求什麽,我隻是……”
他驀然打斷她的話:“那便好。”
他拂袖踏出新房,喜床前一地破碎月光。她看著他的背影,想絕不該是這樣。她喚他的名字:“沈岸。”就像在蒼鹿野的修羅場,那一刻的時光,她抱著他,聲帶哽咽,喚得輕而纏綿。但他沒有停下腳步。她沒有流淚,隻是茫然。
她一生唯哭過一次,那是她在蒼鹿野找到他,發現他還活著。她脫下大紅的喜服,疊得整整齊齊,規規矩矩躺在**,眼睜睜看著一對龍鳳燭燃盡成灰,窗外月色戚戚然。
第二日,宋凝前去向老將軍夫人請安,聽婢女們咬舌頭說將軍昨夜宿在荷風院,荷風院中安置著柳萋萋,萋萋姑娘。她想,萋萋,又茂盛又有生氣,真是個好名字。
她聽說萋萋給將軍做的衣,針腳綿密,繡的翠竹栩栩如生。
她聽說萋萋給將軍煨的芙蓉蓮子羹,用荷池裏結的第一塘蓮子,熬出的湯清香撲鼻。
她聽說萋萋雖不會說話,卻時時能逗得將軍開心。
宋凝對此事的看法其實這樣,柳萋萋原本該是沈岸的妻,自己橫插一腳毀了他人姻緣,該行為屬於第三者插足,著實不該再有所計較。打從自己嫁過來之後,除了新婚之夜那一麵之緣,沈岸再沒出現在自己麵前,也可看出他著實是個專情之人,令人欽佩。她想她愛沈岸,但事已如此,隻得將這種愛變成信仰,因為信仰可以沒有委屈,信仰可以沒有**。
她常聽到柳萋萋如何如何。
她雖已想通,並致力於將自己的愛情往“我愛你,與你無關”這個方向發展,但其實並不想見到柳萋萋這個人
。可有些事不是你想如何就能如何,連王城中的皇帝也不能想生一個兒子,他後宮裏的妃嬪就立刻善解人意地給他生個兒子。
生兒生女還是生個叉燒包,這些事,冥冥中都有注定。包括從沒有午後散步這個好習慣的宋凝有一天突然跑去後花園散步。於是那一日鶯啼燕囀,花拂柳,柳依岸,於是那一日,她碰到傳說中的柳萋萋。
故事總有前情,前情是宋凝在花園中拾到一塊玉佩,玉佩用金箔鑲嵌,拚得如完璧,中間卻有一道清晰的裂痕。
她拾起來眯了眼睛對著日光端詳很久,確定是去年隆冬時節別離沈岸時被自己摔碎的那塊。有女子匆匆到她麵前,伸出蔥段般的手指,一手指著玉佩,一手指著自己。她抬起頭來,女子看清她的容顏,一張臉陡然煞白。她想她在哪裏見過這女子,微風拂過,拂來一陣淡淡藥香,這藥香令她陡然想起雪山背後的小醫館。她握著玉佩,微笑看她:“你也在這裏?沈岸他果然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你爺爺呢?”
女子哆嗦著嘴唇,轉身就要逃開。她微微皺眉,一把拉住她:“我很可怕?你怕成這樣?”
女子拚命掙紮著往後躲,背後突然傳來沈岸的聲音:“萋萋。”
萋萋。她一失神,手中的女子就被沈岸搶去,他護著她,像一棵參天大樹護著身上攀附的藤蔓,容色溫柔,姿態親昵。抬眼看著她時,卻是一臉的冷若冰霜。他責問她:“你在幹什麽?”
她答非所問,看著沈岸懷中的女子:“萋萋,你就是萋萋?”女子卻不敢抬頭。
沈岸蹙眉,目光停在她手中,一頓,冷冰冰道:“那是萋萋的玉佩,你拿著做什麽?”
她愣了一會兒,驚訝地望著他:“萋萋……的?什麽是萋萋的?怎麽會是萋萋的?”她上前一步,將手中玉佩放到他眼前:“你有沒有看過我給你的信?你忘了這是我給你的信物,你忘了在蒼鹿野的雪山裏,我們……”
她還要繼續說下去,柳萋萋突然握住沈岸的衣袖拚命搖頭。
他眼中冷光閃了閃,不耐煩打斷她:“蒼鹿野一戰,五千薑國人死在你們黎國箭下,薑黎兩國雖已言和,可這一戰的大仇,沈岸卻沒齒難忘。”他冷笑,“蒼鹿野的雪山裏,若不是萋萋救我,如今的沈岸,也不過是戰場上一縷遊魂,還能娶得了你黎國的敬武公主宋凝?”
柳萋萋仍在搖頭,握著沈岸的手,淚水順著眼角滑落,濡濕雙頰,花了妝容
。
宋凝不能置信,嗓音從喉嚨裏飄出來:“怎麽會是她救了你,救你的……明明是我。”她以為她說清楚,他就能明白,其實是高估了他的理解力。因世事並不似這樣,溝通不是有溝就能通,也許事先被人放了鱷魚在溝裏,就等你涉水而過時對你痛下殺手。
他看她的眼神裏滿是嘲諷:“你在胡說什麽?你救了我?宋凝,我可從未聽說你懂醫術。救我的女子醫術高明,不會說話,那是萋萋。你以為萋萋說不了話,我就能聽信你一派胡言亂語對她栽贓嫁禍?”
她無法向他證明,因她當初救他基本上全靠上天垂憐。而如今,明顯上天已經變心,轉而垂憐了柳萋萋。
她想他沒有看到那封信,信其實送到何處她已明白,如今再糾結此事毫無用處,隻是心中不甘,哪怕沈岸不愛她,有些事,她總要讓他明白,可她說什麽都是錯,她做過種種努力,沈岸不給她機會,這實在是一個嚴謹的男人,半點空子都鑽不得,著實令人悲憤。
她不再嚐試向他解釋,他看她的眼神都是冰,他從不肯好好傾聽。起初她心中難過,又不能流下淚來,常常抱著被子,一坐天明。在長長的夜裏,想起他將手輕輕搭在她肩上,柔聲對她說:“若姑娘不嫌棄,待在下傷好,便登門向姑娘提親。”那是唯一美好的回憶。她看來剛強,終歸是女子,越是剛強的女子,越是要人珍重,過剛易折即是如此。
隻是沒有想到,新婚不過三月,沈岸便要納妾。
納妾其實無可厚非,大晁風俗即是如此,由皇帝帶頭,臣民紛紛納妾,你納我也納,不納不行,納少了還要被鄙視。因君瑋性喜研究皇帝的家務事,做出如下分析,覺得皇帝納妾主要因皇後身為國母,母儀天下,是天下萬民的化身。
試想一下和國母過夫妻生活時,看著她慈祥的臉,立刻心係蒼生,辦正事時也不能忘懷政事,真是讓人放不開,隻好納妾。
但究竟如何,我們也不能知道,也許隻是男人色心不死,所以納妾不止呢?不過沈岸要納這一房妾,卻是為了所謂愛情,而這是唯一讓人不能容忍的事情
。首當其衝,不能為宋凝容忍。
宋凝將這樁事擋了下來,借的黎莊公的勢,黎國的國威。
她坐在水閣之上,一塘的蓮葉,一塘的風,塘邊有不知名老樹,蒼翠中漫過暈黃,是熟透的顏彩,就像從畫中走出來。沈岸站在她麵前,這是新婚後第三次相見,他蹙眉居高臨下看她:“你這樣處心積慮毀掉我同萋萋的婚事,你到底想要什麽?”
她放下手中書卷抬頭看他,像回到未出閣前,戰場上永遠微笑的宋凝,聲音沉沉,頰邊卻攢出動人梨窩:“我想要什麽?這句話問得妙,我什麽也不想要,隻是有些東西,柳萋萋她不配得到。”
他冷聲答她:“你容不下萋萋,可知我又容得下你。”
她頰邊梨窩越發深:“沈岸,你沒有辦法不容我,終歸我們倆結親,結的是黎國同薑國的盟約。”
他臉上有隱忍的怒意:“新婚當夜我們便有約定,你我本該井水不犯河水。”
她看著自己的手,語聲淡淡:“其實本也沒有什麽,隻是看著你們這樣恩愛,而我一個人嫁來這裏,孤孤單單的,很不開心。”
他拂袖冷笑:“宋凝,你還記得當初是誰提的這門親?”
他的背影在拐角處消失不見,半晌,她低頭打開手中書卷,風拂過,一滴淚啪一聲掉在書頁上,墨漬重重化開。她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若無其事另翻了一頁。
不久,與薑國隔河相望的夏國國君薨逝,公子莊沂即位。兩月後,夏國新侯莊沂以薑國援助夏國叛賊為名,舉兵攻薑國。薑穆公一道令旨下來,沈岸領兵迎戰。
四月芳菲盡,天上一輪荒寒的月,宋凝在窗前立了半宿,看著月亮沉下天邊。她終歸還是不能讓他在戰場上死去,他不是可意的夫君,但半年前她一眼就看中他,他是她心中的英雄。有些人沒什麽戀愛經驗,情懷浪漫,一眼萬年,說的就是宋凝。
寅時,她將陪嫁的戰甲從箱中翻出,取下胸前的護心鏡,拖著曳地長裙,繞過花廊,一路行至沈岸獨居的止瀾院。院中婢女支支吾吾,半晌,道:“將軍他,將軍他不在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