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勤於政務的劉龑最近做了些讓自己頗感滿意的事情。


    首先他破格進行了一些認識調整,他任命了曾在金殿上大膽向自己提出建議的前科榜眼邱逸儒為衛州刺史,同時還從前科的進士之中選出了皮隆憲,武思文為首的一幹青年才俊一同前往衛州填補衛州出現的官員空缺。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重建朝廷在那裏的威信,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關於這一點,劉龑對這些飽讀詩書且剛剛踏入仕途不久的書生們報以很大期望,而這些年輕的官員也不負其所望在衛州把事情辦得風生水起,隻不過在此之後邱逸儒就有了他個人的班底,從而使他在朝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另外劉龑還任命前科狀元鄒楓為潁州安撫使,巡視潁州地區的政務;前科探花孫可望為蜀中安撫使,前往剛被偽蜀政權荼毒的地區安撫民心。八零三年的科舉考試由此成為絹之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因為那一年及第的進士們都在八零六年這一年中大大出仕,從而展現了他們各自的能力踏上了政治的舞台,以至於未來的絹之國朝堂上有近半的文官都是出自八零三年的進士,甚至有後世的曆史學家不負責任的將他們稱之為八零三年黨。


    對於王漢新上表請罪這件事情,劉龑本人倒是覺得值得欣慰的。因為這說明他看中的人才並非隻是一劑猛藥,隻會不計後果的猛衝猛打,在王漢新深思熟慮的背後還有著他的底線。更讓劉龑高興的是,由於他對於王漢新衛州事件的處理讓百官們都明白了自己對王漢新的寵信,因此此次事件的處理上他沒有遇到任何形式上的阻力——與上次邀功相比,至少主動請罪不會引起別人的厭惡感。而大家心裏也明白這種請罪不過是走個形式,皇上怎麽可能真的對這個闖禍胚施以重罰呢?所以對於劉龑的處罰大家也就聽之任之了。最後劉龑的處罰僅僅是讓王漢新消滅邪教徒,穩定住潁州局麵後立即回京述職。並賞賜黃金一千斤作為此次作戰中殉職的士兵們的撫恤了事。


    辦完這兩件事以後劉龑覺得心情舒暢,畢竟在他繼位以來除了幹掉李太後一黨以及幾次大勝的消息之外。就沒什麽事情是辦得完全符合他自己的心意的,每一次每件事都是權衡利弊後的選擇,這種情況下要覺得痛快淋漓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劉龑由此體會到了父皇為何在位時時常麵有戚色,悶悶不樂了。老百姓都以為當皇帝的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其實要當個好皇帝往往什麽事都不能稱心如意。也許正因為如此,劉龑才會對王漢新青眼相加,因為從這個年輕人身上透出來的一股不羈和桀驁。正是他如今想做卻無法做到的,從某種意義上王漢新已經成了劉龑的一個心靈上的通風口。


    現如今劉龑對著忠義郡王劉獻之給自己的上書陷入沉思。劉獻之的上書意思很簡單,但辦起來卻難上加難。針對劉龑轉給他的王漢新的策論說明了對付突契應該采取的攻守之道,劉獻之也提出了自己的策論。


    劉獻之以為絹之國與突契接壤的邊境十分寬廣,如果使用王漢新所提出的攻擊手段,則需多次對突契進行深入攻擊,且不論野戰中要戰勝突契有一定的困難,單就深入敵境作戰所造成的巨大補給負擔就會給國力造成巨大的損耗。盡管以目前絹之國的國力而言完全可以支持這場戰爭,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絹之國的騎兵不如突契來得強大。要讓絹之國的騎兵能足以與突契騎兵抗衡。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實戰的鍛煉。因此這個攻字急不得。王漢新所提出的防守,由於絹之國的防禦線過於漫長,因此同樣會消耗大量資源和人力。相比之下在重點地區實行這種防禦政策會更合適。劉獻之認為在太原府進行這種防禦戰是完全應該的,因此在今後的幾年內他將會著重於防禦設施的增建和騎兵的訓練,為出擊突契做好一切準備。但是同時也希望劉龑能在其他防禦地帶推廣此一戰術時量力而行,不要勉強。


    除此之外,劉獻之還提出了一條新的建議。那就是自從阿比契力爾打敗西突契大汗安巴爾圖裏之後,絹之國與西域各國以及帕斯等國貿易的道路已經被突契所阻斷,如今的貿易隻能轉向海上。在這一點上絹之國以往由於海路遙遠艱險,加上從長安走陸路更為方便而對海上貿易路線有所忽略,如今突然間擴大規模無法立即辦到。而西域諸國失去了絹之國的貨物之後必然會陷於經濟窘迫的境地。帕斯等國也急需打通這條貿易道路,因此在天時上就有了對突契的優勢。劉獻之建議首先應該想辦法與西域諸國和帕斯帝國取得聯係。爭取各方在利益上的一致,進而達成共同對付突契的同盟關係。從戰略上對突契呈包圍態勢;其次,應該適時的出兵打通這條貿易路線,與西域諸國連成一片,甚至可以令其直接歸附於絹之國麾下,由此可以截斷突契的後路,迫使其勢力範圍限於大草原一帶;最後在這個打通絲路的重任上,劉獻之推薦有衝勁有魄力又有運氣的安遠將軍王漢新。


    要說起劉獻之的建議,劉龑看得如同醍醐灌頂般,這樣的戰略上的宏觀考慮是自己之前所沒有想到的,如果這一計劃實施成功的話,那麽絹之國將一舉扭轉同時與突契和高麗開戰的不利局麵,轉而把突契拖入內憂外患的境地。麵對西域諸國的離心離德,大陸上唯一可與突契騎兵齊名的帕斯騎兵的虎視眈眈,足以讓阿比契力爾無法全力東顧。哪怕這些地方不出兵交戰,僅僅是戰略上的敵意存在就足以分散阿比契力爾近半的武力,如此一來不但絹之國正麵戰場的壓力會大大減輕,出擊突契的戰事也會變得輕鬆許多。如果能在西域打上絹之**事力量的楔子的話,更可以大大牽製突契的力量。隻是劉獻之推薦的這位人選讓劉龑感到有些詫異,一來劉獻之以往與王漢新從無往來,二來王漢新的官階不高,三來自己對王漢新垂青固然有些眉目,劉獻之此時向自己推薦此人是否有向自己獻媚的意思在裏麵呢?


    一旁的伍思成看出了劉龑的疑惑,開口道:“陛下,微臣以為忠義郡王的提議確有其道理,隻是這個戰略若要實行起來卻大費周章,且不說如何跨過突契的阻擾與帕斯帝國建立同盟關係,單就在突契眼皮底下與西域諸國謀劃就不容易實施,或許幾年都未必能完成這一目的。難道在這期間陛下還擔心安遠將軍惹出什麽新的事情來嗎?”


    劉龑唔了一聲,道:“你說的也有道理。讓王漢新這小子回來以後好好研究一下對突契作戰和西域的地理風貌,讓薛侍郎從旁相助,他們兩個取長補短,薛侍郎又能好好看管住這小子,那在時機成熟之前他想惹出亂子來也難。”


    “陛下明鑒。”伍思成笑著行了一個禮道。


    此時一個太監走進來弓著腰道:“陛下,請問陛下今晚去哪一處安歇?”


    劉龑眼珠子轉了幾轉。經過他這些日子的耕耘不輟,華皇後已經再度懷孕,既然不能去月謁宮了,那麽自己冷著麗嬪也夠久了,說實在的麗嬪的風味還是挺讓他念念不忘的,當下便道:“就去麗嬪那裏吧。”


    “遵旨。”(未完待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