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賜履、張廷玉二人終究沒有來。<最快更新請到>何柱兒帶來的回複是,兩位大人自下午被叫進園子至今未歸!
園子是暢春園,居於海澱。海澱在宛平之北,玉泉山之東,自古便是流泉滿道,景自天成,元明之時就成為京城營造園林的首選之地。
明萬曆年間,太後之父、武清侯李偉於此修建“清華園”,方圓十裏,引西山泉水造前後重湖,一望漾渺,除去從產石名地靈璧、太湖運來的的各種怪石之外,還有柳堤二十裏,名花無數,牡丹千計,芍藥萬品,有“柳堤花海”之譽。
清代明,李園之風流也被風吹雨打去。康熙二十四年南巡之後,利用殘存水脈山石,在舊址上仿江南山水營建暢春園。寓意四時皆春,六氣通達。
園以景觀勝,利用原有古藤、古樹,添植臘梅、丁香,玉蘭、桃杏、葡萄等,又取麋鹿、白鶴,孔雀、竹雞等散放園內。建築多為卷棚瓦頂,不施彩繪。虎皮石砌垣,高不及丈,掩映於繁花綠樹,碧水疊翠之中。
自春,苑內綠色低迷,紅英爛漫。及夏,水汽籠罩,清爽宜人。於秋,晴雲碧空,亂葉飄丹。至冬,積雪凝素,臘梅浸染。再加上,出宮就苑,不必死守一板一眼的規矩,自二十六年康熙首次駐蹕以來,便讚其為“養頤勝地”。此後,出去重大盛典之外,暢春園也成了“紫禁城第二”。
於上位者,尤其是以日理萬機做修飾的上位者,轉移注意力是必須要學會的生存技能,否則,終日滿腦門官司無論人生還是事業也就了無趣味了。自回京之後,國事家事無一順心遂意,就連回陛之後的頭一回大起都淹死了重臣,康熙幹脆就從乾清宮搬到了暢春園。
澹寧居是康熙在暢春園內的聽政之所,夜雖深,火燭突突將殿堂內照的亮如白晝,也照亮了殿內的一幹人等,除了康熙之外,熊賜履、佟國維、張廷玉三位上書房大臣,外帶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新任戶部侍郎施世倫都在坐。而站著的幾位竟然是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和原戶部尚書馬齊。
“戶部的事越來越不像話,”康熙咂了一口**,瞥一眼胤祥等人的聯名折子,“官員們清苦,指庫借銀的事朕自以為心裏有數,誰知竟然到了這個地步!”說著便搖頭,仿佛是含著一枚苦橄欖,良久又是歎息一聲。
由不得康熙不歎,胤祥當眾發作吳嘉謨自然瞞不過康熙,知道兒子這是殺雞儆猴,卻不得不多了些心思,交代胤祥仔細查訪庫銀去向,結果出來了,他自己險些氣得倒仰。如吳嘉謨這般開當鋪、做買賣,乃至放印子錢的不再少數,更有奇葩的竟然是借了庫銀去巴結上官謀前程,人一走,留下一屁股的虧空給繼任者,到了新任在借虧空以圖再大,生生再造了一個“黃頂子”的仕途升遷路出來。
有一可剮,有雙可殺,比比皆是,如何?他豈能不歎!
馬齊慌忙跪倒,“皇上,都是奴才有負聖恩,惹吾皇憂心,奴才罪該萬死!”
“那裏有什麽萬死,你馬齊真當自己的腦袋是韭菜不成,割了一茬再長一茬?”康熙淡笑擺手,“起來吧,戶部虧空罪不在你而在朕,算起來,你是為朕的寬和之政擔了罪名!”
主辱臣死,康熙這麽一說,莫說馬齊不敢起來,就是剛才就坐的那幾位也恍忽忽跪倒,“奴才(臣)惶恐!”
“惶恐兩個字說的好,朕以為爾等更需有惶恐之心,”康熙起身活動一下坐的僵直的腿腳,“二十年前,有一個遇虎而倒的小侍衛也說過這話,知恥而後勇,二十年之後他是奮勇侯。諸位愛卿當張奮勇為楷模!此次,朕以為不光要追繳欠銀更要痛加整頓吏治!”
“奴才(臣)等謹遵皇上教誨!”
“有心自然是好的,”康熙抬手取過那份折子,“靜修,衡臣,老十三,小十四,你等能在十日之內追繳回過半庫銀還是有功的,然你等可知道,所還庫銀中有多少是貪贓之銀,有多少是民脂民膏?”
“臣等糊塗!”熊靜修,也就是熊賜履作為首輔,代四人叩頭,“皇上燭照萬裏,臣等卻隻注重眼前這些蠅頭小利!”
“靜修啊,你這話說的滑頭了,”康熙淡淡一笑,“也罷,朕就來給你提個醒,禮部右侍郎、《明史》編修王鴻緒欠虧空二十萬,卻能短短幾日內還清,他的銀子哪來的?若是舉債,當下京城勳貴皆還虧空,他自何處借來巨款?若是家中早藏,其心可誅不說,其家貧苦,朕也無厚賜,每年百餘兩的俸祿如何攢出偌大的數額?”
“臣明日便安排人去細查!”
“不必了,有人已經通曉朕的心意,已經替你查清了!”康熙自書案上取出另一份折子,“原禮部給事中何焯早就上過一封奏折,翔實記錄了王鴻緒自放任學差、到掌管河工、漕運的貪腐之行,有據可查便有八十萬兩……隻可惜,這份折子朕直到今天才看到!”
“回皇上的話,奴才從未見過這份折子!”熊賜履心裏一驚,上書房協助皇上處理朝政,每份奏折遞上來都要寫出節略,遇事關重大者更是原折以奏,貪腐八十萬兩,無論如何都應該稱作重大了。他作為索額圖之後的首輔,未見折子,本身就是瀆職!
“有人可以遮掩,你當然看不見!”康熙冷冷一笑,“這折子上不僅有貪腐更有去處,怕就是你看見也會如那位一樣當做看不見!”
康熙拿到何焯的折子也是偶然。
太子自內務府取走六尊沉香木像,馬武的折子隨後就遞到了康熙案頭,太子為半君,內務府份數皇家,當然也不能斷了太子這個小主人。雖惱恨這“不告而取”但康熙也不想在這時候跟太子過多計較。畢竟前邊兩父子已經因為石玉婷撕破了麵皮,再來,你不要臉,朕還要臉呢!
可隨折附贈的“太子妃喪期一日做一月”,更拿出“先皇去世,皇上初登大寶”做比喻,康熙由不得火冒三丈,一抖手,密折被丟到了牆角。
李德全戰兢兢的本打算把奏折取回來,可一低頭又在花架之下看見了第二份奏折。來自原禮部給事中何焯的奏折,奏折裏不僅僅羅列了王鴻緒貪腐的證據,更駭人聽聞的是髒銀的去處——他為太子在通州購買了一座花園。
四十二萬兩銀子的買價,還貼近了五六萬銀子休整,再之後又遍購各地美女、歌姬充斥其內,供太子玩樂。
官員上折子,除去本人留有存稿,上書房也會給其記錄在案,有奏有批,才是完整的流程,有來無回是為留中。但誰有膽子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玩貓膩?
看看奏折的日期卻是奉太後去熱河之前,想想那時候索額圖還是上書房首輔,康熙了然!想來是沒有銷毀的膽量,故而藏在花架之下,對何焯而言是留中,即便一日事發,要麽是自己以為疏忽要麽就是以為這些內侍們藏奸,啞巴虧啊!
“佟國維,你也是上書房大臣,靜修年事已高難免精力不濟,這件案子就由你去查!”康熙將奏折啪的一下丟下來,“以此外開端,因戶部虧空牽扯出的其他案由皆有你來負責,對了,胤禩從旁協助!”
“奴才(兒臣)領旨!”
胤禩、佟國維二人對視一眼,皆忍不住心上眉梢。尤其是胤禩,先前給胤禟講了一堆的“不能”“不可”,皆因康熙的寬和為政,而今,皇阿瑪自己都說馬齊為他擔罪,“罪己”再以知恥後勇為榜樣,朝廷的風向必然要變!
變風之時,堪在潮頭,雖有風險,焉能否認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張廷玉則是心裏一驚,“萬言萬當,不如一默”是箴言,可一晚上都在說戶部之弊、吏治之糜,可這些年的六部事務都是太子一手主持,亂的一團糟,太子又有何政績而言?
偷眼再看康熙,迎上的全是直視過來的眼神,皇上看我?
園子是暢春園,居於海澱。海澱在宛平之北,玉泉山之東,自古便是流泉滿道,景自天成,元明之時就成為京城營造園林的首選之地。
明萬曆年間,太後之父、武清侯李偉於此修建“清華園”,方圓十裏,引西山泉水造前後重湖,一望漾渺,除去從產石名地靈璧、太湖運來的的各種怪石之外,還有柳堤二十裏,名花無數,牡丹千計,芍藥萬品,有“柳堤花海”之譽。
清代明,李園之風流也被風吹雨打去。康熙二十四年南巡之後,利用殘存水脈山石,在舊址上仿江南山水營建暢春園。寓意四時皆春,六氣通達。
園以景觀勝,利用原有古藤、古樹,添植臘梅、丁香,玉蘭、桃杏、葡萄等,又取麋鹿、白鶴,孔雀、竹雞等散放園內。建築多為卷棚瓦頂,不施彩繪。虎皮石砌垣,高不及丈,掩映於繁花綠樹,碧水疊翠之中。
自春,苑內綠色低迷,紅英爛漫。及夏,水汽籠罩,清爽宜人。於秋,晴雲碧空,亂葉飄丹。至冬,積雪凝素,臘梅浸染。再加上,出宮就苑,不必死守一板一眼的規矩,自二十六年康熙首次駐蹕以來,便讚其為“養頤勝地”。此後,出去重大盛典之外,暢春園也成了“紫禁城第二”。
於上位者,尤其是以日理萬機做修飾的上位者,轉移注意力是必須要學會的生存技能,否則,終日滿腦門官司無論人生還是事業也就了無趣味了。自回京之後,國事家事無一順心遂意,就連回陛之後的頭一回大起都淹死了重臣,康熙幹脆就從乾清宮搬到了暢春園。
澹寧居是康熙在暢春園內的聽政之所,夜雖深,火燭突突將殿堂內照的亮如白晝,也照亮了殿內的一幹人等,除了康熙之外,熊賜履、佟國維、張廷玉三位上書房大臣,外帶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新任戶部侍郎施世倫都在坐。而站著的幾位竟然是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和原戶部尚書馬齊。
“戶部的事越來越不像話,”康熙咂了一口**,瞥一眼胤祥等人的聯名折子,“官員們清苦,指庫借銀的事朕自以為心裏有數,誰知竟然到了這個地步!”說著便搖頭,仿佛是含著一枚苦橄欖,良久又是歎息一聲。
由不得康熙不歎,胤祥當眾發作吳嘉謨自然瞞不過康熙,知道兒子這是殺雞儆猴,卻不得不多了些心思,交代胤祥仔細查訪庫銀去向,結果出來了,他自己險些氣得倒仰。如吳嘉謨這般開當鋪、做買賣,乃至放印子錢的不再少數,更有奇葩的竟然是借了庫銀去巴結上官謀前程,人一走,留下一屁股的虧空給繼任者,到了新任在借虧空以圖再大,生生再造了一個“黃頂子”的仕途升遷路出來。
有一可剮,有雙可殺,比比皆是,如何?他豈能不歎!
馬齊慌忙跪倒,“皇上,都是奴才有負聖恩,惹吾皇憂心,奴才罪該萬死!”
“那裏有什麽萬死,你馬齊真當自己的腦袋是韭菜不成,割了一茬再長一茬?”康熙淡笑擺手,“起來吧,戶部虧空罪不在你而在朕,算起來,你是為朕的寬和之政擔了罪名!”
主辱臣死,康熙這麽一說,莫說馬齊不敢起來,就是剛才就坐的那幾位也恍忽忽跪倒,“奴才(臣)惶恐!”
“惶恐兩個字說的好,朕以為爾等更需有惶恐之心,”康熙起身活動一下坐的僵直的腿腳,“二十年前,有一個遇虎而倒的小侍衛也說過這話,知恥而後勇,二十年之後他是奮勇侯。諸位愛卿當張奮勇為楷模!此次,朕以為不光要追繳欠銀更要痛加整頓吏治!”
“奴才(臣)等謹遵皇上教誨!”
“有心自然是好的,”康熙抬手取過那份折子,“靜修,衡臣,老十三,小十四,你等能在十日之內追繳回過半庫銀還是有功的,然你等可知道,所還庫銀中有多少是貪贓之銀,有多少是民脂民膏?”
“臣等糊塗!”熊靜修,也就是熊賜履作為首輔,代四人叩頭,“皇上燭照萬裏,臣等卻隻注重眼前這些蠅頭小利!”
“靜修啊,你這話說的滑頭了,”康熙淡淡一笑,“也罷,朕就來給你提個醒,禮部右侍郎、《明史》編修王鴻緒欠虧空二十萬,卻能短短幾日內還清,他的銀子哪來的?若是舉債,當下京城勳貴皆還虧空,他自何處借來巨款?若是家中早藏,其心可誅不說,其家貧苦,朕也無厚賜,每年百餘兩的俸祿如何攢出偌大的數額?”
“臣明日便安排人去細查!”
“不必了,有人已經通曉朕的心意,已經替你查清了!”康熙自書案上取出另一份折子,“原禮部給事中何焯早就上過一封奏折,翔實記錄了王鴻緒自放任學差、到掌管河工、漕運的貪腐之行,有據可查便有八十萬兩……隻可惜,這份折子朕直到今天才看到!”
“回皇上的話,奴才從未見過這份折子!”熊賜履心裏一驚,上書房協助皇上處理朝政,每份奏折遞上來都要寫出節略,遇事關重大者更是原折以奏,貪腐八十萬兩,無論如何都應該稱作重大了。他作為索額圖之後的首輔,未見折子,本身就是瀆職!
“有人可以遮掩,你當然看不見!”康熙冷冷一笑,“這折子上不僅有貪腐更有去處,怕就是你看見也會如那位一樣當做看不見!”
康熙拿到何焯的折子也是偶然。
太子自內務府取走六尊沉香木像,馬武的折子隨後就遞到了康熙案頭,太子為半君,內務府份數皇家,當然也不能斷了太子這個小主人。雖惱恨這“不告而取”但康熙也不想在這時候跟太子過多計較。畢竟前邊兩父子已經因為石玉婷撕破了麵皮,再來,你不要臉,朕還要臉呢!
可隨折附贈的“太子妃喪期一日做一月”,更拿出“先皇去世,皇上初登大寶”做比喻,康熙由不得火冒三丈,一抖手,密折被丟到了牆角。
李德全戰兢兢的本打算把奏折取回來,可一低頭又在花架之下看見了第二份奏折。來自原禮部給事中何焯的奏折,奏折裏不僅僅羅列了王鴻緒貪腐的證據,更駭人聽聞的是髒銀的去處——他為太子在通州購買了一座花園。
四十二萬兩銀子的買價,還貼近了五六萬銀子休整,再之後又遍購各地美女、歌姬充斥其內,供太子玩樂。
官員上折子,除去本人留有存稿,上書房也會給其記錄在案,有奏有批,才是完整的流程,有來無回是為留中。但誰有膽子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玩貓膩?
看看奏折的日期卻是奉太後去熱河之前,想想那時候索額圖還是上書房首輔,康熙了然!想來是沒有銷毀的膽量,故而藏在花架之下,對何焯而言是留中,即便一日事發,要麽是自己以為疏忽要麽就是以為這些內侍們藏奸,啞巴虧啊!
“佟國維,你也是上書房大臣,靜修年事已高難免精力不濟,這件案子就由你去查!”康熙將奏折啪的一下丟下來,“以此外開端,因戶部虧空牽扯出的其他案由皆有你來負責,對了,胤禩從旁協助!”
“奴才(兒臣)領旨!”
胤禩、佟國維二人對視一眼,皆忍不住心上眉梢。尤其是胤禩,先前給胤禟講了一堆的“不能”“不可”,皆因康熙的寬和為政,而今,皇阿瑪自己都說馬齊為他擔罪,“罪己”再以知恥後勇為榜樣,朝廷的風向必然要變!
變風之時,堪在潮頭,雖有風險,焉能否認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張廷玉則是心裏一驚,“萬言萬當,不如一默”是箴言,可一晚上都在說戶部之弊、吏治之糜,可這些年的六部事務都是太子一手主持,亂的一團糟,太子又有何政績而言?
偷眼再看康熙,迎上的全是直視過來的眼神,皇上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