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中的迎接陣勢宏偉之至,卻是來迎作亂之心人人皆知的董卓,朝中官員無奈者居多,但卻又不得不裝出一副笑臉相迎。就連何進都沒什麽脾氣了,其餘人等又能說出什麽。
說來何進的確悲催,大權攔在手裏沒過多久,偏偏半路殺出一個董卓,何進沒有軍隊作為支撐的權力如同紙糊的老虎一樣,嚇不倒人。雖然僅僅身為涼州刺史的董卓,官位雖比何進低了不少,但是實力擺在麵前,不容你不服。
劉辯即位不久,也是頭次出席這種大場合,稚氣未脫的臉上略帶茫然,何進緊跟其後,生怕自己的外甥壓不住場麵。董卓見了這年少皇帝,卻也依舊行了跪拜大禮,劉辯見董卓也是一番恭恭敬敬的樣子,便讓其起身說話。
董卓那胖碩的身軀卻依舊跪地不起,轉而失聲痛哭,在場之人無不納悶,這胖子究竟要演哪一出。看著董卓泣不成聲,抽噎著大呼:“臣受先帝恩澤,無以為報,不料天有不測,先皇駕崩,臣深受皇恩,特從西涼趕來,一為悼念靈帝,二為輔佐少帝安保社稷江山。”一席話說得如同出自肺腑一般,若是不知前因後果之人,在場恐怕真被這胖子的痛哭打動了。
趙銘不屑的低聲對袁義說道:“他娘的怎麽不去演戲,指定能拿奧斯卡!”
袁義無奈一笑,回到:“此番表演定是其謀士李儒事先安排好的,短短幾句話,一來給自己帥軍進京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二來在眾官麵前表現一下自己的忠心。看來這家夥是想賴在這裏不走了。”
趙銘搖搖頭,喃喃的說道:“看董卓哭成這個樣子,也真難為這胖子了。”
劉辯見董卓痛哭之裝,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轉頭向一邊的何進投去依賴的目光,好歹何進見識過世麵,出來圓場道:“董將軍為國盡忠之心,聖上自有明鑒,臣還請皇上封董將軍為丞相,協助皇上處理朝中事物。”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何進黨羽自然知道這是何進緩兵之計,意在爭取時間,等待丁原發兵勤王,然而那些不知道內情的官員卻對何進剛才所言大為震驚。這不是翹起屁股來讓人強奸?
其實何進也是無奈,誰願如此委屈求得自保,若是當今洛陽城中有個十萬八萬的精兵,早在洛陽城外與這逆賊擺開陣勢較量一番了。
董卓聽完,還未等劉辯搭話,便領命說道:“臣就先謝過龍恩,日後必定竭力為國分憂。”
身為九五之尊的劉辯就如同一個木偶般傻立在那裏,完全沒被董卓放在眼裏。
無論之前的十常侍還是何進,雖然專橫,但在皇帝麵前還都是恭恭敬敬,可是眼看這外藩之將剛一入京,便這樣放肆,無數人心中早已暗罵董卓八輩祖宗了。但是卻沒人敢做這出頭之鳥。
趙銘無意間目光掃過身邊的曹操,見其緊握雙拳,一臉激憤,心中暗道:這曹賊這不還挺愛國的嗎。
何進的話這時已經近乎等於劉辯親口所言,隻是一個形式問題了。於是這西涼來的胖子,沒廢一兵一卒便當上了位列三公九卿之首席的大漢丞相。何進心中雖然不平,但是想到丁原軍至,到時候除了你這逆賊,奈何你是丞相又有何妨。
迎接過後,何進為董卓親選一處洛陽大宅做了相府,董卓所帶的五千親兵也在周圍駐紮下來,這胖子卻也謹慎,生怕被人所害,到頭來一切化作一場空。
何進回了相府,想起董卓那堆滿肥肉咬牙切齒的嘴臉,恨的牙都要咬碎了。心裏焦急的等待著丁原的援軍。煩悶之間,家丁來報門外曹操求見,何進命人引至廳中議事。何進原本以為曹操又是為蔡邑說情而來,開口便先道:“孟德休要再為那蔡邑老匹夫多言了。”
曹操卻道:“孟德所來實為為國除害,替大將軍分憂,而大將軍對孟德如此看待,那我告辭了。”說完便轉身往外走去。
何進一聽,一邊高呼:“且慢。”一邊上去一把拉住曹操,然後一臉堆笑的問道:“不知剛才孟德所言究竟何事?”
曹操也不多賣關子,說道:“除逆賊董卓!”
何進一聽,環顧左右,低聲細問:“孟德可有良策?”
曹操一臉自信的說道:“董卓身為外藩之將,未經傳召,擅自帥軍入京,作亂之心昭然若揭。然而其雖有十萬之眾,如今卻隻帶五千甲士居於洛陽城中。那董賊剛被封為丞相,定狂妄自大,若是早朝之上尋得機會,將其除去易如反掌,末將料定董賊一死,其軍必亂。歲空有十萬餘人,但是無人統帥,難成大患。縱然其不敗退,各地藩將勤王之師一到,亂賊皆難逃一死。”
何進聽完,忖度半晌,終究覺得太過冒險,若是事情敗露,不等丁原軍到,董卓便要對自己下手了。何進搖了搖頭,淡淡說道:“孟德還是不要操之過急,先等援軍到了不遲。”
曹操見何進優柔寡斷,氣憤的說道:“如此等下去,必為董卓先行下手,到時大將軍危矣!”
何進卻不以為然的一笑回到:“董卓現已身為國相,能有何不滿?待日後我再圖不遲。”
曹操見何進聽不進勸,怒道一聲:“大將軍遲早倫為董卓刀下亡魂耶!”說罷揚長而去。
曹操兩次何進麵前碰壁,徹底對其放棄了幻想。雖然董卓還未有所作為,但是曹操卻早已做好打算,連同洛陽城中那些貪生怕死的官員一起向初等國相之位的董卓大獻諂媚。不惜被那些耿直的忠良罵為走狗,但是曹操卻也無奈,比起性命而言,麵子又算得了什麽。
董卓搬進洛陽新相府,看著府上的奢華,對身旁的李儒說道:“你說這皇家國戚,朝中貴臣,有何本事,住著這樣的房子,想來我們在那涼州貧寒之地,哪能有此待遇?日後咱定要在此好好享受。”說罷操著那粗獷的嗓門哈哈大笑。
然而李儒卻是一臉憂慮,說道:“董將軍剛剛榮升相國實乃可喜可賀,但是臣聽聞將軍未到洛陽之時,朝中是那何進專權,而今日卻見那何進順從的有點超乎想象,將軍。哦不。相國不可不防啊!”
董卓眉頭一皺,怒道:“這些個朝中狗官,就知道平日裏自己專權,咱有兵馬,怕他做甚,若是他敢放肆,大殿之上,咱一樣使人砍了他的腦袋當球耍。”
李儒陰沉著臉,繼續說道:“就怕。就怕他給咱們來暗的。”
董卓有些煩躁了,說道:“那咱就先下手,不等他找咱們麻煩,直接把他宰了。”
李儒拍手說道:“臣正是此意,一來可以以防萬一,二來算是殺一儆百,讓朝中不滿之臣知道相國的厲害,相國之威震懾朝野,日久天長,這大漢江山,皆歸董氏耶!”
董卓聽完,拍手稱好,二人擺上酒席,暢飲起來。
趙銘目睹完董胖子輕而易舉就竊得這大漢國相,又想起曆史所講,日後這繁華的洛陽城正是被董卓一把火化作了廢墟,不由心中感慨惋惜。本來想著,幫著何進鏟除了十常侍,也就不會有之後的董卓進京,然而卻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未改變這曆史的進程,不禁感到自己如今力量的卑微。
想到丁原到後,與董卓的交鋒,趙銘也心存擔憂,於是問袁義:“義哥,你說何進援軍到了之後就能驅逐出董卓?”
袁義微微一笑,道:“不能。”
趙銘又道:“那你我還不想些辦法除去這逆賊董卓?”
袁義依舊掛著一絲笑容回到:“除去如何,不除又如何?我們本就不屬於這個時代,董卓此來早有安排,雖比曆史記載要早上幾年,但是大勢所趨,你我還是不要操這份閑心了。我們此來隻不過是尋找那枚扳指而已,到現在卻一無所獲,全當在這亂世裏麵看熱鬧了。”
趙銘聽完,心裏也暗自佩服袁義的釋懷,或許也是因為見了十常侍被除去之後,換成何進當權,換湯卻未換藥,依舊是權臣當道,朝綱混沌。漸漸的趙銘越來越覺得,依靠任何人不如依靠自己,若是自己擁兵自重掌有大權,今日又何須在一個區區董卓麵前無可奈何。趙銘看著西方隕落的夕陽,心中卻燃氣了一股堅定的信念。
幾天來趙銘除了安慰喪兄的劉堅,就是準備收拾行裝起身前去上黨赴任,眼下形勢,越是早一天離開這是非之地,對自己越是有利,這天一早,趙銘前去上朝,準備辭行,卻見皇宮之外被無數西涼兵把大小門口一一封鎖,趙銘心知定是出事了,上前問道一守門官兵:“這位軍爺,究竟宮中發生何事,要如此興師動眾封鎖宮門?”
那個看門的兵卒卻也蠻橫囂張,昂臉答道:“相國今日誅殺朝中逆賊,特將宮門封死,你等還不趕緊回去!”
趙銘也沒閑心跟這不識好歹的傲慢小卒一般見識,心中沉思片刻,雖不知董卓要拿誰開刀,但是心中一股不祥的陰雲已經擴散開來。
說來何進的確悲催,大權攔在手裏沒過多久,偏偏半路殺出一個董卓,何進沒有軍隊作為支撐的權力如同紙糊的老虎一樣,嚇不倒人。雖然僅僅身為涼州刺史的董卓,官位雖比何進低了不少,但是實力擺在麵前,不容你不服。
劉辯即位不久,也是頭次出席這種大場合,稚氣未脫的臉上略帶茫然,何進緊跟其後,生怕自己的外甥壓不住場麵。董卓見了這年少皇帝,卻也依舊行了跪拜大禮,劉辯見董卓也是一番恭恭敬敬的樣子,便讓其起身說話。
董卓那胖碩的身軀卻依舊跪地不起,轉而失聲痛哭,在場之人無不納悶,這胖子究竟要演哪一出。看著董卓泣不成聲,抽噎著大呼:“臣受先帝恩澤,無以為報,不料天有不測,先皇駕崩,臣深受皇恩,特從西涼趕來,一為悼念靈帝,二為輔佐少帝安保社稷江山。”一席話說得如同出自肺腑一般,若是不知前因後果之人,在場恐怕真被這胖子的痛哭打動了。
趙銘不屑的低聲對袁義說道:“他娘的怎麽不去演戲,指定能拿奧斯卡!”
袁義無奈一笑,回到:“此番表演定是其謀士李儒事先安排好的,短短幾句話,一來給自己帥軍進京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二來在眾官麵前表現一下自己的忠心。看來這家夥是想賴在這裏不走了。”
趙銘搖搖頭,喃喃的說道:“看董卓哭成這個樣子,也真難為這胖子了。”
劉辯見董卓痛哭之裝,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轉頭向一邊的何進投去依賴的目光,好歹何進見識過世麵,出來圓場道:“董將軍為國盡忠之心,聖上自有明鑒,臣還請皇上封董將軍為丞相,協助皇上處理朝中事物。”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何進黨羽自然知道這是何進緩兵之計,意在爭取時間,等待丁原發兵勤王,然而那些不知道內情的官員卻對何進剛才所言大為震驚。這不是翹起屁股來讓人強奸?
其實何進也是無奈,誰願如此委屈求得自保,若是當今洛陽城中有個十萬八萬的精兵,早在洛陽城外與這逆賊擺開陣勢較量一番了。
董卓聽完,還未等劉辯搭話,便領命說道:“臣就先謝過龍恩,日後必定竭力為國分憂。”
身為九五之尊的劉辯就如同一個木偶般傻立在那裏,完全沒被董卓放在眼裏。
無論之前的十常侍還是何進,雖然專橫,但在皇帝麵前還都是恭恭敬敬,可是眼看這外藩之將剛一入京,便這樣放肆,無數人心中早已暗罵董卓八輩祖宗了。但是卻沒人敢做這出頭之鳥。
趙銘無意間目光掃過身邊的曹操,見其緊握雙拳,一臉激憤,心中暗道:這曹賊這不還挺愛國的嗎。
何進的話這時已經近乎等於劉辯親口所言,隻是一個形式問題了。於是這西涼來的胖子,沒廢一兵一卒便當上了位列三公九卿之首席的大漢丞相。何進心中雖然不平,但是想到丁原軍至,到時候除了你這逆賊,奈何你是丞相又有何妨。
迎接過後,何進為董卓親選一處洛陽大宅做了相府,董卓所帶的五千親兵也在周圍駐紮下來,這胖子卻也謹慎,生怕被人所害,到頭來一切化作一場空。
何進回了相府,想起董卓那堆滿肥肉咬牙切齒的嘴臉,恨的牙都要咬碎了。心裏焦急的等待著丁原的援軍。煩悶之間,家丁來報門外曹操求見,何進命人引至廳中議事。何進原本以為曹操又是為蔡邑說情而來,開口便先道:“孟德休要再為那蔡邑老匹夫多言了。”
曹操卻道:“孟德所來實為為國除害,替大將軍分憂,而大將軍對孟德如此看待,那我告辭了。”說完便轉身往外走去。
何進一聽,一邊高呼:“且慢。”一邊上去一把拉住曹操,然後一臉堆笑的問道:“不知剛才孟德所言究竟何事?”
曹操也不多賣關子,說道:“除逆賊董卓!”
何進一聽,環顧左右,低聲細問:“孟德可有良策?”
曹操一臉自信的說道:“董卓身為外藩之將,未經傳召,擅自帥軍入京,作亂之心昭然若揭。然而其雖有十萬之眾,如今卻隻帶五千甲士居於洛陽城中。那董賊剛被封為丞相,定狂妄自大,若是早朝之上尋得機會,將其除去易如反掌,末將料定董賊一死,其軍必亂。歲空有十萬餘人,但是無人統帥,難成大患。縱然其不敗退,各地藩將勤王之師一到,亂賊皆難逃一死。”
何進聽完,忖度半晌,終究覺得太過冒險,若是事情敗露,不等丁原軍到,董卓便要對自己下手了。何進搖了搖頭,淡淡說道:“孟德還是不要操之過急,先等援軍到了不遲。”
曹操見何進優柔寡斷,氣憤的說道:“如此等下去,必為董卓先行下手,到時大將軍危矣!”
何進卻不以為然的一笑回到:“董卓現已身為國相,能有何不滿?待日後我再圖不遲。”
曹操見何進聽不進勸,怒道一聲:“大將軍遲早倫為董卓刀下亡魂耶!”說罷揚長而去。
曹操兩次何進麵前碰壁,徹底對其放棄了幻想。雖然董卓還未有所作為,但是曹操卻早已做好打算,連同洛陽城中那些貪生怕死的官員一起向初等國相之位的董卓大獻諂媚。不惜被那些耿直的忠良罵為走狗,但是曹操卻也無奈,比起性命而言,麵子又算得了什麽。
董卓搬進洛陽新相府,看著府上的奢華,對身旁的李儒說道:“你說這皇家國戚,朝中貴臣,有何本事,住著這樣的房子,想來我們在那涼州貧寒之地,哪能有此待遇?日後咱定要在此好好享受。”說罷操著那粗獷的嗓門哈哈大笑。
然而李儒卻是一臉憂慮,說道:“董將軍剛剛榮升相國實乃可喜可賀,但是臣聽聞將軍未到洛陽之時,朝中是那何進專權,而今日卻見那何進順從的有點超乎想象,將軍。哦不。相國不可不防啊!”
董卓眉頭一皺,怒道:“這些個朝中狗官,就知道平日裏自己專權,咱有兵馬,怕他做甚,若是他敢放肆,大殿之上,咱一樣使人砍了他的腦袋當球耍。”
李儒陰沉著臉,繼續說道:“就怕。就怕他給咱們來暗的。”
董卓有些煩躁了,說道:“那咱就先下手,不等他找咱們麻煩,直接把他宰了。”
李儒拍手說道:“臣正是此意,一來可以以防萬一,二來算是殺一儆百,讓朝中不滿之臣知道相國的厲害,相國之威震懾朝野,日久天長,這大漢江山,皆歸董氏耶!”
董卓聽完,拍手稱好,二人擺上酒席,暢飲起來。
趙銘目睹完董胖子輕而易舉就竊得這大漢國相,又想起曆史所講,日後這繁華的洛陽城正是被董卓一把火化作了廢墟,不由心中感慨惋惜。本來想著,幫著何進鏟除了十常侍,也就不會有之後的董卓進京,然而卻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未改變這曆史的進程,不禁感到自己如今力量的卑微。
想到丁原到後,與董卓的交鋒,趙銘也心存擔憂,於是問袁義:“義哥,你說何進援軍到了之後就能驅逐出董卓?”
袁義微微一笑,道:“不能。”
趙銘又道:“那你我還不想些辦法除去這逆賊董卓?”
袁義依舊掛著一絲笑容回到:“除去如何,不除又如何?我們本就不屬於這個時代,董卓此來早有安排,雖比曆史記載要早上幾年,但是大勢所趨,你我還是不要操這份閑心了。我們此來隻不過是尋找那枚扳指而已,到現在卻一無所獲,全當在這亂世裏麵看熱鬧了。”
趙銘聽完,心裏也暗自佩服袁義的釋懷,或許也是因為見了十常侍被除去之後,換成何進當權,換湯卻未換藥,依舊是權臣當道,朝綱混沌。漸漸的趙銘越來越覺得,依靠任何人不如依靠自己,若是自己擁兵自重掌有大權,今日又何須在一個區區董卓麵前無可奈何。趙銘看著西方隕落的夕陽,心中卻燃氣了一股堅定的信念。
幾天來趙銘除了安慰喪兄的劉堅,就是準備收拾行裝起身前去上黨赴任,眼下形勢,越是早一天離開這是非之地,對自己越是有利,這天一早,趙銘前去上朝,準備辭行,卻見皇宮之外被無數西涼兵把大小門口一一封鎖,趙銘心知定是出事了,上前問道一守門官兵:“這位軍爺,究竟宮中發生何事,要如此興師動眾封鎖宮門?”
那個看門的兵卒卻也蠻橫囂張,昂臉答道:“相國今日誅殺朝中逆賊,特將宮門封死,你等還不趕緊回去!”
趙銘也沒閑心跟這不識好歹的傲慢小卒一般見識,心中沉思片刻,雖不知董卓要拿誰開刀,但是心中一股不祥的陰雲已經擴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