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正午,何進之死的消息便在洛陽城中沸沸揚揚的傳了開來,在那個通訊設施並不完善的時代,這樣爆炸性的新聞卻傳的絲毫不慢。
卻說趙銘一早進宮受阻之後鬱鬱的回到府中,公主劉堅和張寧正在為其收拾行裝,趙銘坐在那裏沉吟不語,還在琢磨董卓為何封宮鎖門,越想越覺得朝中定有大事發生,,董卓這孫子肯定沒憋什麽好屁。
劉堅見趙銘悶悶不樂,問道:“夫君何故鬱鬱寡歡,莫不是不想離開洛陽到上黨為官?”趙銘正要答話,屋外忽傳來亂糟糟的聲音,栓子和二豬你推我搡的進了屋裏,二豬一麵喘著粗氣一邊推了栓子一把,道:“還是你說吧。”
栓子咽了口唾沫,結結巴巴的說道:“出。大事了,何進。。何進他死啦!被丞相。那個胖子丞相殺了!”
趙銘如同遭了一道霹靂一般,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所料,連忙追問:“何進死了?怎麽死的?”
二豬上氣不接下氣,點頭回到:“聽說今天早晨在早朝之上被董卓給殺了!”
雖然早就料定無謀又專橫的何進不會有什麽好下場,但是趙銘卻萬萬沒想到董卓竟然敢在大殿之上如此放肆。一時間立在那裏,良久不語。
這時正在收拾行李的劉堅聞言,手裏正在整理的一件衣服吧嗒一聲跌落地下,嘴唇囁嚅半天終於發出一聲女人特有的尖細的笑聲,但是雙目之中卻是噙滿了淚水,待她笑完之後,說道:“皇兄在天之靈終於可以瞑目了,這逆賊何進早該有此下場。”雖是笑著,但聲音中卻透著一股陰冷,讓人不寒而栗。女人,一旦恨上一個人,真的很可怕!
靈帝遭刺,趙銘雖也懷疑是何進暗中操作,但是作為刑警出身的他沒有確鑿證據也就沒有妄下定論,隻是把心中的疑點一一的跟劉堅說了,而劉堅喪失了至親,卻咬定何進是自己的殺兄仇人,恨不得把何進碎屍萬段挫骨揚灰也不解氣。其實也不怨趙銘多嘴,靈帝一死,何進更是毫無忌憚,加上自己的外甥順理成章的繼承大統,這劉氏江山豈不是暗中改姓何了。帶著這樣的猜測,難免使人去懷疑何進。
無論何進生前如何,總之死者為大,人死已矣,趙銘也不願再去跟一個死人計較,在他心裏想到卻是一個女人遠遠看不到的東西,劉堅此時隻是沉浸在何進慘死的喜悅當中,根本想不打他董卓比何進的危害更大。
趙銘心裏愈發覺得何進一死,董卓更無所忌憚,洛陽必定大亂,隻想早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雖說封為上黨郡守是靈帝生前的旨意,但是董卓就連現在的皇帝都不放在眼中了,還會把一個死人的話放在心上嗎?想到這裏,趙銘不禁擔憂起來。趙銘慌忙讓栓子二豬去找袁義韓浩來商量對策。這三人此時都是一條繩子上栓的螞蚱。
袁義韓浩兩人得了消息都撇下本部人馬正心急火燎的趕往趙銘住處,栓子二豬剛出大門就碰上兩個人騎馬趕到,也不答話徑自進了宅院。
“大將軍何進身死,我等危險了,咱們還是跑吧!”韓浩見趙銘正在那裏來回的踱著步子,開口說道。
“何進死了,丞相冊立新帝,功莫大焉,然此時還不是開心的時候。”見董卓眉開眼笑正在房中得意忘形,李儒湊到董卓身邊說道。
“文優此言何意啊?如今何進已死,誰還能與我相抗?”董卓被李儒說的很掃興,沉下臉來問道。
“袁氏一門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袁逢袁隗又是何進的死黨,影響力無人可比,丞相應該設法將袁氏除去方能高枕無憂。”
董卓沉吟了一下,說道:“既然袁氏能為他何進效命,我為何不能將其收為己用?”
“在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眼裏,根本看不上我們,何進雖然也出身粗鄙,但卻貴為國舅,丞相您是武力奪權,名不正言不順,袁氏礙於臉麵也斷然不會丞相所驅策”李儒看的還是挺準的,袁氏眼眶子高的很,最重出身,打心眼裏是看不起董卓這樣的土包子的,更不會自降身價的為董卓奔走,豈不讓天下士人笑話。
“文優真乃我之子房也,如你所言,該當如何鏟除袁家?”
李儒嘿嘿一笑,陰險無比的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丞相現在就代表著皇上,說他黑就是黑,說他白就是白,隨便安個謀反的罪名,把袁家滿門抄斬,一絕後患。”
“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以後無人為我所用啊!”董卓雖說是個粗人,運氣好點,但也不是光憑運氣才能有的今天,倒也有點見識。他也看到若是貿然斬殺袁氏一族,恐惹得天下萬夫所指,以後得天下沒人輔佐。
“丞相勿慌,現有一人,可幫助丞相挽回信譽。”李儒早已料到董卓有此一說,早就想好了對策。
董卓疑惑的問道:“那卻是何人?現居於何處?”
“大儒蔡邑蔡伯喈,現在還被何進關在大牢之中,因不滿何進專權,在朝堂之上追打何進因此下獄,若是丞相將他放出委以重任,天下士人定會稱讚丞相英明啊!”
一隊隊帶甲兵士滿大街的來往馳騁,口中大呼:“禦史大夫袁隗,司空袁逢,私蓄甲兵,欲率家奴謀反作亂,丞相窺破小人伎倆,將袁氏滿門拿下。”把門打開一條縫,探頭探腦偷眼往外觀瞧的栓子待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後,嗖的一聲趕緊把頭縮回去,連滾帶爬的進屋給趙銘等人報信去了。
胡大擂領著兵馬直奔耗門附近的官員住宅區,袁隗袁逢兩家比鄰,這可方便了胡大擂行事,命人將袁府團團圍住。
聞聽下人來報,自己宅院已被人馬團團圍住,袁逢就知董卓要對他袁家動手了,樹大招風,不動你動誰,袁逢怡然不懼,將大門打開,就站在門口鄙夷的看著領軍而來的胡大擂這樣的小人,此時往旁邊一看,自己的弟弟袁隗也站在門口,老兄弟兩人倒也光棍,竟然相視一笑,絲毫看不出一絲畏懼之意。
放心不下也跟著前來的李儒見兩人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李儒出身寒酸,對豪門望族骨子裏就有一種天生的仇恨感,見兩人死到臨頭還拽的二五八萬,大怒,喝道:“大膽袁氏,意圖謀反,來人,全部拿下!”
胡大擂也不客氣,領著人上前,一腳就把袁隗給踹趴下了,大腳丫子還使勁的在他身上踩了兩腳,身嬌肉貴的袁隗竟然哼都沒哼一聲,開口說道:“我兩個侄子現在領兵在我,早晚有你們好看。”
袁氏一門,男女老少上下兩千多口悉數被擒,捆綁於道路兩側,從上東門一直排到上西門,看熱鬧的洛陽百姓人頭攢動,董卓騎著馬來回溜達了一圈,很滿意現在的效果,看看時機差不多了,就要下令行刑。袁逢看著趾高氣揚的董卓縱馬遊韁,心中恨極,大罵道:“董卓匹夫,竊國之賊,早晚不得好死。”
董卓被當街罵作切國賊,心中大怒,吼道:“反賊休得猖狂,行刑。”
兩千多西涼健卒手中長刀落下,刀落,血濺,兩千餘人頭齊刷刷的落地,在大街之上骨碌碌的亂棍,嚇的在場觀看的洛陽百姓紛紛側目。
“報……驍騎都尉上黨郡守趙銘,帶領兩千本部人馬,打開開陽門,已經帶兵離開,往上黨方向去了。”董卓正在沉浸在殺人的快感當中,忽然一名城門小卒縱馬而來。
“喔!?”董卓大怒,剛要開口命人去追,旁邊李儒急忙勸說道:“無名小卒而已,既是先帝親封的上黨郡守,走了就讓走了吧,丞相現在已然殺人立威,現在正是收攏人心之時,且不可因小失大,。”
“文優之言有理,這些何進一黨的小魚小蝦們,本丞相不屑理會他們,走,咱們去大牢看看那位聞名的大人蔡邑去。”董卓現在對李儒很是器重,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可這一次,讓趙銘等人跑了,也許是今生最大的錯誤。當然李儒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蔡邑被董卓親自從大牢之中接出來,設宴款待不說,第二天還在朝堂之上為蔡邑鳴冤,被董卓捧上皇位的漢獻帝劉協當然是任憑董卓擺布,當庭就下詔恢複了蔡邑的名譽,如今袁逢袁隗因謀反身死,司空一職暫缺,蔡邑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大司空,一下子躋身九卿之列,蔡邑一時之間也鬧不明白董卓是個什麽樣的人物,還把董卓當做了中興漢室的忠義之臣,對這位董丞相很是感激。
太尉曹嵩作為何進一黨,心中卻是惴惴不安,尤其是董卓以雷霆之勢將袁氏一門當街斬殺,可把這位太尉大人,國防部部長給嚇壞了,跟兒子曹操一商量,第二天在蔡邑榮升司空之後,曹嵩就出班上奏,稱自己年老體衰,乞求皇帝恩準其告老還鄉。董卓和李儒還沒想好下一步怎麽對付曹嵩,曹嵩自己就要告老還鄉了,董卓那是求之不得,政客無非爭的就是權力,現在人家主動退出了,服軟了,也不好落井下石。政治爭鬥很少是以殺人為目的的,就算是殘暴的董卓也不希望自己的權力是沾滿血跡的,到了今天這一步,也是迫不得已。
曹嵩告老還鄉,董卓很是大方,當然是以漢獻帝的名義賜下金銀財寶,數量不菲,董卓就是要告訴大家,隻要你們不跟老子作對,不給我添麻煩,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卻說趙銘一早進宮受阻之後鬱鬱的回到府中,公主劉堅和張寧正在為其收拾行裝,趙銘坐在那裏沉吟不語,還在琢磨董卓為何封宮鎖門,越想越覺得朝中定有大事發生,,董卓這孫子肯定沒憋什麽好屁。
劉堅見趙銘悶悶不樂,問道:“夫君何故鬱鬱寡歡,莫不是不想離開洛陽到上黨為官?”趙銘正要答話,屋外忽傳來亂糟糟的聲音,栓子和二豬你推我搡的進了屋裏,二豬一麵喘著粗氣一邊推了栓子一把,道:“還是你說吧。”
栓子咽了口唾沫,結結巴巴的說道:“出。大事了,何進。。何進他死啦!被丞相。那個胖子丞相殺了!”
趙銘如同遭了一道霹靂一般,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所料,連忙追問:“何進死了?怎麽死的?”
二豬上氣不接下氣,點頭回到:“聽說今天早晨在早朝之上被董卓給殺了!”
雖然早就料定無謀又專橫的何進不會有什麽好下場,但是趙銘卻萬萬沒想到董卓竟然敢在大殿之上如此放肆。一時間立在那裏,良久不語。
這時正在收拾行李的劉堅聞言,手裏正在整理的一件衣服吧嗒一聲跌落地下,嘴唇囁嚅半天終於發出一聲女人特有的尖細的笑聲,但是雙目之中卻是噙滿了淚水,待她笑完之後,說道:“皇兄在天之靈終於可以瞑目了,這逆賊何進早該有此下場。”雖是笑著,但聲音中卻透著一股陰冷,讓人不寒而栗。女人,一旦恨上一個人,真的很可怕!
靈帝遭刺,趙銘雖也懷疑是何進暗中操作,但是作為刑警出身的他沒有確鑿證據也就沒有妄下定論,隻是把心中的疑點一一的跟劉堅說了,而劉堅喪失了至親,卻咬定何進是自己的殺兄仇人,恨不得把何進碎屍萬段挫骨揚灰也不解氣。其實也不怨趙銘多嘴,靈帝一死,何進更是毫無忌憚,加上自己的外甥順理成章的繼承大統,這劉氏江山豈不是暗中改姓何了。帶著這樣的猜測,難免使人去懷疑何進。
無論何進生前如何,總之死者為大,人死已矣,趙銘也不願再去跟一個死人計較,在他心裏想到卻是一個女人遠遠看不到的東西,劉堅此時隻是沉浸在何進慘死的喜悅當中,根本想不打他董卓比何進的危害更大。
趙銘心裏愈發覺得何進一死,董卓更無所忌憚,洛陽必定大亂,隻想早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雖說封為上黨郡守是靈帝生前的旨意,但是董卓就連現在的皇帝都不放在眼中了,還會把一個死人的話放在心上嗎?想到這裏,趙銘不禁擔憂起來。趙銘慌忙讓栓子二豬去找袁義韓浩來商量對策。這三人此時都是一條繩子上栓的螞蚱。
袁義韓浩兩人得了消息都撇下本部人馬正心急火燎的趕往趙銘住處,栓子二豬剛出大門就碰上兩個人騎馬趕到,也不答話徑自進了宅院。
“大將軍何進身死,我等危險了,咱們還是跑吧!”韓浩見趙銘正在那裏來回的踱著步子,開口說道。
“何進死了,丞相冊立新帝,功莫大焉,然此時還不是開心的時候。”見董卓眉開眼笑正在房中得意忘形,李儒湊到董卓身邊說道。
“文優此言何意啊?如今何進已死,誰還能與我相抗?”董卓被李儒說的很掃興,沉下臉來問道。
“袁氏一門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袁逢袁隗又是何進的死黨,影響力無人可比,丞相應該設法將袁氏除去方能高枕無憂。”
董卓沉吟了一下,說道:“既然袁氏能為他何進效命,我為何不能將其收為己用?”
“在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眼裏,根本看不上我們,何進雖然也出身粗鄙,但卻貴為國舅,丞相您是武力奪權,名不正言不順,袁氏礙於臉麵也斷然不會丞相所驅策”李儒看的還是挺準的,袁氏眼眶子高的很,最重出身,打心眼裏是看不起董卓這樣的土包子的,更不會自降身價的為董卓奔走,豈不讓天下士人笑話。
“文優真乃我之子房也,如你所言,該當如何鏟除袁家?”
李儒嘿嘿一笑,陰險無比的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丞相現在就代表著皇上,說他黑就是黑,說他白就是白,隨便安個謀反的罪名,把袁家滿門抄斬,一絕後患。”
“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以後無人為我所用啊!”董卓雖說是個粗人,運氣好點,但也不是光憑運氣才能有的今天,倒也有點見識。他也看到若是貿然斬殺袁氏一族,恐惹得天下萬夫所指,以後得天下沒人輔佐。
“丞相勿慌,現有一人,可幫助丞相挽回信譽。”李儒早已料到董卓有此一說,早就想好了對策。
董卓疑惑的問道:“那卻是何人?現居於何處?”
“大儒蔡邑蔡伯喈,現在還被何進關在大牢之中,因不滿何進專權,在朝堂之上追打何進因此下獄,若是丞相將他放出委以重任,天下士人定會稱讚丞相英明啊!”
一隊隊帶甲兵士滿大街的來往馳騁,口中大呼:“禦史大夫袁隗,司空袁逢,私蓄甲兵,欲率家奴謀反作亂,丞相窺破小人伎倆,將袁氏滿門拿下。”把門打開一條縫,探頭探腦偷眼往外觀瞧的栓子待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後,嗖的一聲趕緊把頭縮回去,連滾帶爬的進屋給趙銘等人報信去了。
胡大擂領著兵馬直奔耗門附近的官員住宅區,袁隗袁逢兩家比鄰,這可方便了胡大擂行事,命人將袁府團團圍住。
聞聽下人來報,自己宅院已被人馬團團圍住,袁逢就知董卓要對他袁家動手了,樹大招風,不動你動誰,袁逢怡然不懼,將大門打開,就站在門口鄙夷的看著領軍而來的胡大擂這樣的小人,此時往旁邊一看,自己的弟弟袁隗也站在門口,老兄弟兩人倒也光棍,竟然相視一笑,絲毫看不出一絲畏懼之意。
放心不下也跟著前來的李儒見兩人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李儒出身寒酸,對豪門望族骨子裏就有一種天生的仇恨感,見兩人死到臨頭還拽的二五八萬,大怒,喝道:“大膽袁氏,意圖謀反,來人,全部拿下!”
胡大擂也不客氣,領著人上前,一腳就把袁隗給踹趴下了,大腳丫子還使勁的在他身上踩了兩腳,身嬌肉貴的袁隗竟然哼都沒哼一聲,開口說道:“我兩個侄子現在領兵在我,早晚有你們好看。”
袁氏一門,男女老少上下兩千多口悉數被擒,捆綁於道路兩側,從上東門一直排到上西門,看熱鬧的洛陽百姓人頭攢動,董卓騎著馬來回溜達了一圈,很滿意現在的效果,看看時機差不多了,就要下令行刑。袁逢看著趾高氣揚的董卓縱馬遊韁,心中恨極,大罵道:“董卓匹夫,竊國之賊,早晚不得好死。”
董卓被當街罵作切國賊,心中大怒,吼道:“反賊休得猖狂,行刑。”
兩千多西涼健卒手中長刀落下,刀落,血濺,兩千餘人頭齊刷刷的落地,在大街之上骨碌碌的亂棍,嚇的在場觀看的洛陽百姓紛紛側目。
“報……驍騎都尉上黨郡守趙銘,帶領兩千本部人馬,打開開陽門,已經帶兵離開,往上黨方向去了。”董卓正在沉浸在殺人的快感當中,忽然一名城門小卒縱馬而來。
“喔!?”董卓大怒,剛要開口命人去追,旁邊李儒急忙勸說道:“無名小卒而已,既是先帝親封的上黨郡守,走了就讓走了吧,丞相現在已然殺人立威,現在正是收攏人心之時,且不可因小失大,。”
“文優之言有理,這些何進一黨的小魚小蝦們,本丞相不屑理會他們,走,咱們去大牢看看那位聞名的大人蔡邑去。”董卓現在對李儒很是器重,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可這一次,讓趙銘等人跑了,也許是今生最大的錯誤。當然李儒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蔡邑被董卓親自從大牢之中接出來,設宴款待不說,第二天還在朝堂之上為蔡邑鳴冤,被董卓捧上皇位的漢獻帝劉協當然是任憑董卓擺布,當庭就下詔恢複了蔡邑的名譽,如今袁逢袁隗因謀反身死,司空一職暫缺,蔡邑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大司空,一下子躋身九卿之列,蔡邑一時之間也鬧不明白董卓是個什麽樣的人物,還把董卓當做了中興漢室的忠義之臣,對這位董丞相很是感激。
太尉曹嵩作為何進一黨,心中卻是惴惴不安,尤其是董卓以雷霆之勢將袁氏一門當街斬殺,可把這位太尉大人,國防部部長給嚇壞了,跟兒子曹操一商量,第二天在蔡邑榮升司空之後,曹嵩就出班上奏,稱自己年老體衰,乞求皇帝恩準其告老還鄉。董卓和李儒還沒想好下一步怎麽對付曹嵩,曹嵩自己就要告老還鄉了,董卓那是求之不得,政客無非爭的就是權力,現在人家主動退出了,服軟了,也不好落井下石。政治爭鬥很少是以殺人為目的的,就算是殘暴的董卓也不希望自己的權力是沾滿血跡的,到了今天這一步,也是迫不得已。
曹嵩告老還鄉,董卓很是大方,當然是以漢獻帝的名義賜下金銀財寶,數量不菲,董卓就是要告訴大家,隻要你們不跟老子作對,不給我添麻煩,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