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聚會的話題原是“男人對女人的忠誠”,可剛見麵鄉丁就對話題提出了質疑,他說,這個話題太大,怎麽說呢?而且必定會落入俗套。
分明地,忠誠與背叛雖是兩個對立的詞,卻並不矛盾,有時候,二者甚至可以共存。也就是說,忠誠就意味著背叛,而背叛則是忠誠最好的注釋。
男人和女人之間,絕對的忠誠是不存在的,如果說真的存在絕對忠誠,那就是因為背叛的砝碼不夠,隻要把砝碼加至足夠的份量,忠誠就是背叛。
結婚之前,由於異性相吸的定律把彼此之間的缺點完全忽略了,應該說,相對的忠誠還是存在的;婚後,待新鮮感過去,隨著美妙的憧憬逐步被現實的接踵而至的麻煩所取代,漸漸地就有了諸如性格不合缺少共同語言之類的把背叛由可能性推向現實的理由。要不然,人們為什麽會把婚姻比作愛情的墳墓?
不知大家是否認真地關注過這樣一個事實:初戀的人往往能夠相互簇擁著旁若無人地從大庭廣眾之下走過,而結了婚的人則不能,他們要麽會隔著一段距離,要麽就幹脆落了單,偶爾有一兩對雖仍相互牽著手,男人的目光肯定也已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而且常常情不自禁地左顧右盼,雖不能絕對說成是在搜尋獵物,但一旦有合眼的女人出現,倘若此時具備心裏測試儀之類的儀器,就不難撕掉男人的偽裝:
別看他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實已心神不屬,至少也在心裏把女人與自己的老婆反複對比了五遍以上,眼尖者甚至會把注意力已精確至女人臉上的痦子長得到底該不該之類的細節上,而對自己的老婆怕早已喪失了如此耐心卻又要以羞澀來掩飾。這就是背叛的開始,或者是否可以說這就是背叛。
當然,要說所有的男人從見到女人的第一麵起就存在著背叛的欲望,也是不客觀的,因為其時尚不存在背叛的條件,但如果說結了婚的男人間或碰上讓自己心動的女人會產生犯錯誤的念頭卻是正常的,“食色,性也”。
鄉丁的長篇大論顯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但大家都不說話,在等待別人最先表態,竟然讓聚會一時陷入了僵局。這是不曾有過的事情。
長時間沉默必然要引發的尷尬還是讓自由從業者首先耐不住而表了態,他說,鄉丁其實不過講述了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地推論,女人應該亦如此,隻不過由於女人的含蓄而讓這種現象變得更加隱蔽,一旦出了軌,反而讓人無法接受既成的事實,騷浪狐媚之類的國罵不由自主地就要脫口而出。這是不公平的,比如三國裏的貂蟬原也應該算作烈女,就象男人喜歡看漂亮的女人一樣,難道女人長得漂亮能算錯嗎?
兄弟們都知道,自從聚會以來,自由從業者經常會發表一些奇談怪論,而且隻要打開了話匣,沒有一時半會兒停不了。因此,未及他說完,教授便打斷了他,提醒道,不要東扯西拉得太遠了,我們今天要講的是男人,男人對女人的忠誠。
政治家卻不同意教授的話,他說,這個話題原也離不開女人。
見大家又要爭論,最不喜歡爭論的農村小老頭便說,既如此,何不把我們今天的話題更改為“一次紅杏出牆的經曆”?
經營家總甘願做和事佬,待農村小老頭說完,便自言自語地念叨著,紅杏出牆?紅杏出牆?紅杏原是說女人的,我們套用一下又有何不可?反正都是說背叛的,紅杏出牆就是背叛,背叛與忠誠相連,沒有背叛,哪來忠誠?對,就是這個話題吧。說著,他便環顧了一周來征求兄弟們的意見,卻又強調說,我相信這個經曆的講述肯定要比我們這樣無休無止地爭論要更精彩。
兄弟們想了想,便同意了他的意見。為了進一步明確話題,教授又概括地說道,那,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定為:一次紅杏出牆的經曆,著重講述一次對女人的背叛經曆。
不過,他的話已顯多餘。
分明地,忠誠與背叛雖是兩個對立的詞,卻並不矛盾,有時候,二者甚至可以共存。也就是說,忠誠就意味著背叛,而背叛則是忠誠最好的注釋。
男人和女人之間,絕對的忠誠是不存在的,如果說真的存在絕對忠誠,那就是因為背叛的砝碼不夠,隻要把砝碼加至足夠的份量,忠誠就是背叛。
結婚之前,由於異性相吸的定律把彼此之間的缺點完全忽略了,應該說,相對的忠誠還是存在的;婚後,待新鮮感過去,隨著美妙的憧憬逐步被現實的接踵而至的麻煩所取代,漸漸地就有了諸如性格不合缺少共同語言之類的把背叛由可能性推向現實的理由。要不然,人們為什麽會把婚姻比作愛情的墳墓?
不知大家是否認真地關注過這樣一個事實:初戀的人往往能夠相互簇擁著旁若無人地從大庭廣眾之下走過,而結了婚的人則不能,他們要麽會隔著一段距離,要麽就幹脆落了單,偶爾有一兩對雖仍相互牽著手,男人的目光肯定也已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而且常常情不自禁地左顧右盼,雖不能絕對說成是在搜尋獵物,但一旦有合眼的女人出現,倘若此時具備心裏測試儀之類的儀器,就不難撕掉男人的偽裝:
別看他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實已心神不屬,至少也在心裏把女人與自己的老婆反複對比了五遍以上,眼尖者甚至會把注意力已精確至女人臉上的痦子長得到底該不該之類的細節上,而對自己的老婆怕早已喪失了如此耐心卻又要以羞澀來掩飾。這就是背叛的開始,或者是否可以說這就是背叛。
當然,要說所有的男人從見到女人的第一麵起就存在著背叛的欲望,也是不客觀的,因為其時尚不存在背叛的條件,但如果說結了婚的男人間或碰上讓自己心動的女人會產生犯錯誤的念頭卻是正常的,“食色,性也”。
鄉丁的長篇大論顯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但大家都不說話,在等待別人最先表態,竟然讓聚會一時陷入了僵局。這是不曾有過的事情。
長時間沉默必然要引發的尷尬還是讓自由從業者首先耐不住而表了態,他說,鄉丁其實不過講述了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地推論,女人應該亦如此,隻不過由於女人的含蓄而讓這種現象變得更加隱蔽,一旦出了軌,反而讓人無法接受既成的事實,騷浪狐媚之類的國罵不由自主地就要脫口而出。這是不公平的,比如三國裏的貂蟬原也應該算作烈女,就象男人喜歡看漂亮的女人一樣,難道女人長得漂亮能算錯嗎?
兄弟們都知道,自從聚會以來,自由從業者經常會發表一些奇談怪論,而且隻要打開了話匣,沒有一時半會兒停不了。因此,未及他說完,教授便打斷了他,提醒道,不要東扯西拉得太遠了,我們今天要講的是男人,男人對女人的忠誠。
政治家卻不同意教授的話,他說,這個話題原也離不開女人。
見大家又要爭論,最不喜歡爭論的農村小老頭便說,既如此,何不把我們今天的話題更改為“一次紅杏出牆的經曆”?
經營家總甘願做和事佬,待農村小老頭說完,便自言自語地念叨著,紅杏出牆?紅杏出牆?紅杏原是說女人的,我們套用一下又有何不可?反正都是說背叛的,紅杏出牆就是背叛,背叛與忠誠相連,沒有背叛,哪來忠誠?對,就是這個話題吧。說著,他便環顧了一周來征求兄弟們的意見,卻又強調說,我相信這個經曆的講述肯定要比我們這樣無休無止地爭論要更精彩。
兄弟們想了想,便同意了他的意見。為了進一步明確話題,教授又概括地說道,那,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定為:一次紅杏出牆的經曆,著重講述一次對女人的背叛經曆。
不過,他的話已顯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