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恭王袞疾病,令官屬曰:“男子不死於婦人之手,亟以時營東堂。”堂成,輿疾往居之。又令世子曰:“汝幼為人君,知樂不知苦,必將以驕奢為失者也。兄弟有不良之行,當造厀諫之,諫之不從,流涕喻之,喻之不改,乃白其母,猶不改,當以奏聞,幷辭國土。與其守寵罹禍,不若貧賤全身也。此亦謂大罪惡耳,其微過細故,當掩覆之。”冬,十月,己酉,袞卒。


    十一月,丁酉,帝行如許昌。


    是歲,幽州刺史王雄使勇士韓龍刺殺鮮卑軻比能;自是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邊陲遂安。


    張掖柳穀口水溢湧,寶石負圖,狀象靈龜,立於川西,有石馬七及鳳皇、麒麟、白虎、犧牛、璜玦、八卦、列宿、孛彗之象,又有文曰“大討曹”。詔書班天下,以為嘉瑞。任令於綽連齎以問巨鹿張臶,臶密謂綽曰:“夫神以知來,不追旣往,祥兆先見而後廢興從之。今漢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興祥兆乎!此石,當今之變異而將來之符瑞也。”


    帝使人以馬易珠璣、翡翠、玳瑁於吳,吳主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以得馬,孤何愛焉。”盡以與之。


    明帝青龍四年(丙辰、二三六年)


    春,吳人鑄大錢,一當五百。


    三月,吳張昭卒,年八十一。昭容貌矜嚴,有威風,吳主以下,舉邦憚之。


    夏,四月,漢主至湔,登觀阪,觀汶水之流,旬日而還。


    武都氐苻健請降於漢;其弟不從,將四百戶來降。


    五月,乙卯,樂平定侯董昭卒。


    冬,十月,己卯,帝還洛陽宮。


    甲申,有星孛於大辰,又孛於東方。高堂隆上疏曰:“凡帝王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將營宮室,則宗廟為先,廐庫為次,居室為後。今圜丘、方澤、南北郊、明堂、社稷,神位未定,宗廟之製又未如禮,而崇飾居室,士民失業。外人鹹雲"宮人之用與軍國之費略齊",民不堪命,皆有怨怒。書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言天之賞罰,隨民言,順民心也。夫采椽、卑宮,唐、虞、大禹之所以垂皇風也;玉台、瓊室,夏癸、商辛之所以犯昊天也。今宮室過盛,天彗章灼,斯乃慈父懇切之訓。當崇孝子祗聳之禮,不宜有忽,以重天怒。”隆數切諫,帝頗不悅。侍中盧毓進曰:“臣聞君明則臣直,古之聖王惟恐不聞其過,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也。”帝乃解。毓,植之子也。


    十二月,癸巳,潁陰靖侯陳羣卒。羣前後數陳得失,每上封事,輒削其草,時人及其子弟莫能知也。論者或譏羣居位拱默;正始中,詔撰羣臣上書以為名臣奏議,朝士乃見羣諫事,皆歎息焉。


    袁子論曰:或雲:“少府楊阜豈非忠臣哉?見人主之非則勃然觸之,與人言未嚐不道。”答曰:“夫仁者愛人,施之君謂之忠,施於親謂之孝。今為人臣,見人主失道,力詆其非而播揚其惡,可謂直士,未為忠臣也。故司空陳羣則不然,談論終日,未嚐言人主之非;書數十上,外人不知。君子謂羣於是乎長者矣。”


    乙未,帝行如許昌。


    詔公卿舉才德兼備者各一人,司馬懿以兗州刺史太原王昶應選。昶為人謹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沈,名其子曰渾,曰深,為書戒之曰:“吾以四者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而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鬆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於闕黨也。夫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鮮不遂矣。夫毀譽者,愛惡之原而禍福之機也。孔子曰:"吾之於人,誰毀誰譽。"以聖人之德猶尚如此,況庸庸之徒而輕毀譽哉!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於彼,妄則無害於身,又何反報焉!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明帝景初元年(丁巳、二三七年)


    春,正月,壬辰,山茌縣言黃龍見。高堂隆以為:“魏得土德,故其瑞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以神明其政,變民耳目。”帝從其議。三月,下詔改元,以是月為孟夏四月,服色尚黃,犧牲用白,從地正也。更名太和曆曰景初曆。


    五月,己巳,帝還洛陽。


    己醜,大赦。


    六月,戊申,京都地震。


    己亥,以尚書令陳矯為司徒,左仆射衛臻為司空。


    有司奏以武皇帝為魏太祖,文皇帝為魏高祖,帝為魏烈祖;三祖之廟,萬世不毀。


    孫盛論曰:夫諡以表行,廟以存容。未有當年而逆製祖宗,未終而豫自尊顯。魏之羣司於是乎失正矣。


    秋,七月,丁卯,東鄉貞公陳矯卒。


    公孫淵數對國中賓客出惡言,帝欲討之,以荊州刺史毌丘儉為幽州刺史。儉上疏曰:“陛下卽位以來,未有可書。吳、蜀恃險,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無用之士克定遼東。”光祿大夫衛臻曰:“儉所陳皆戰國細術,非王者之事也。吳頻歲稱兵,寇亂邊境,而猶按甲養士,未果致討者,誠以百姓疲勞故也。淵生長海表,相承三世,外撫戎夷,內修戰射,而儉欲以偏軍長驅,朝至夕卷,知其妄矣。”帝不聽,使儉帥諸軍及鮮卑、烏桓屯遼東南界,璽書征淵。淵遂發兵反,逆儉於遼隧。會天雨十餘日,遼水大漲,儉與戰不利,引軍還右北平。淵因自立為燕王,改元紹漢,置百官,遣使假鮮卑單於璽,封拜邊民,誘呼鮮卑以侵擾北方。


    漢張後殂。


    九月,冀、兗、徐、豫大水。


    西平郭夫人有寵於帝,毛後愛弛。帝遊後園,曲宴極樂。郭夫人請延皇後,帝不許,因禁左右使不得宣。後知之,明日,謂帝曰:“昨日遊宴北園,樂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殺十餘人。庚辰,賜後死,然猶加諡曰悼。癸醜,葬湣陵。遷其弟曾為散騎常侍。


    冬,十月,帝用高堂隆之議,營洛陽南委粟山為圜丘,詔曰:“昔漢氏之初,承秦滅學之後,采摭殘缺,以備郊祀,四百餘年,廢無禘禮。曹氏世係出自有虞,今祀皇皇帝天於圜丘,以始祖虞舜配;祭皇皇後地於方丘,以舜妃伊氏配;祀皇天之神於南郊,以武帝配;祭皇地之祇於北郊,以武宣皇後配。”


    廬江主薄呂習密使人請兵於吳,欲開門為內應;吳主使衛將軍全琮督前將軍朱桓等赴之,旣至,事露,吳軍還。


    諸葛恪至丹陽,移書四部屬城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內諸將,羅兵幽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俟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旣盡,新穀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入。於是山民饑窮,漸出降首。恪乃複敕下曰:“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拘執!”臼陽長胡伉得降民周遺;遺舊惡民,困迫暫出,伉縛送言府。恪以伉違敎,遂斬以徇。民聞伉坐執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於是老幼相攜而出,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吳主嘉其功,拜恪威北將軍,封都鄉侯,徙屯廬江皖口。


    是歲,徙長安鍾簴、橐佗、銅人、承露盤於洛陽。盤折,聲聞數十裏。銅人重,不可致,留於霸城。大發銅鑄銅人二,號曰翁仲,列坐於司馬門外。又鑄黃龍、鳳皇各一,龍高四丈,鳳高三丈餘,置內殿前。起土山於芳林園西北陬,使公卿羣僚皆負土,樹鬆、竹、雜木、善草於其上,捕山禽雜獸置其中。司徒軍議掾董尋上疏諫曰:“臣聞古之直士,盡言於國,不避死亡。故周昌比高祖於桀、紂,劉輔譬趙後於人婢,天生忠直,雖白刃沸湯,往而不顧者,誠為時主愛惜天下也。建安以來,野戰死亡,或門殫戶盡,雖有存者,遺孤老弱。若今宮室狹小,當廣大之,猶宜隨時,不妨農務,況乃作無益之物,黃龍、鳳皇、九龍、承露盤,此皆聖明之所不興也,其功三倍於殿舍。陛下旣尊羣臣,顯以冠冕,被以文繡,載以華輿,所以異於小人;而使穿方舉土,麵目垢黑,衣冠了鳥,毀國之光以崇無益,甚非謂也。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無忠無禮,國何以立!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於牛之一毛,生旣無益,死亦何損!秉筆流涕,心與世辭。臣有八子,臣死之後,累陛下矣!”將奏,沐浴以待命。帝曰:“董尋不畏死邪!”主者奏收尋,有詔勿問。


    高堂隆上疏曰:“今世之小人,好說秦、漢之奢靡以蕩聖心;求取亡國不度之器,勞役費損以傷德政;非所以興禮樂之和,保神明之休也。”帝不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資治通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宋】司馬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宋】司馬光並收藏資治通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