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怎麽知道……”小彭氏一驚。
董姨娘輕輕道:“我怎麽會不知道,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猜得出來。你那點小手段,也就騙騙咱們不理內事的侯爺而已。不但這事我知道,當年你師姐的事我也知道,怎樣?”
小彭氏驚疑,不覺抖了一下,卻又反應過來:“我做過什麽與你何幹,你竟然這樣陰險歹毒地害我,我哪裏得罪過你!”
“沒有得罪過我麽?”董姨娘走到她跟前,蹲下身子支頤細想,“嗯,說起來,明麵上是沒得罪過我。”
“暗地裏也沒有。”
“暗地裏?那是我防備的嚴實,沒有給你可乘之機。再不然,是你和那起沒眼見的奴才一樣,根本未將我放在眼裏。”提起這點,董姨娘眼中驀地騰起一點火焰,在這昏暗的屋子裏,她的眼睛像是野獸閃著幽光的瞳。
小彭氏被她驟然帶了陰氣的話嚇得心中一驚,不由自主別開了眼睛不再盯著她,董姨娘卻伸手將小彭氏的臉扳過來,微微一笑。
“無論如何,今日你也不用再辯解什麽了,有力氣不如留著點,好應付黃泉路上的鬼差。”
“你……”小彭氏悚然,“你要做什麽……”
董姨娘一伸手,將小彭氏已經七零八落的外衣扯開幾許,順勢將她腰間係束小衣的蔥香色汗巾子拽了下來,拿在手裏一轉腕打了個結。
小彭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一看那巾結魂都快嚇飛了,“董香兒!我跟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敢害我性命,我絕對不會放過你!”
待要躲開董姨娘身邊,但小彭氏身上遍布傷痕,隨便動一動那裏都是痛得鑽心,動作遲滯不靈便,就被董姨娘一伸手將汗巾子的圓結套在了脖子上。
“彭妹妹還是噤聲吧,周圍沒有人,再喊也不會有人來幫你。”董姨娘手上一緊,巾結收起,小彭氏頓時被勒得說不出話來,赫赫張著嘴直瞪董姨娘,顧不得身上鞭傷,手忙腳亂上去撕扯。
董姨娘手上又緊了幾分,將小彭氏勒得氣息微弱,“彭妹妹,這可不是我要害你,奈何太太和三姑娘逼迫得緊,我一個出身寒微的妾室又能有什麽辦法,你日後變了鬼要報仇可別盯著我,自去找正主糾纏。”
她的聲音陰測測的,小彭氏已經被勒得手腳發軟,意識也在漸漸模糊,並沒有將她的話聽仔細,隻是感覺那聲音飄忽在耳邊,真像是地府鬼差在吆喝新魂。
“放、放開我……求你……”
小彭氏拚盡力氣從嗓子眼擠出幾個字,眼中光彩一點點消失。董姨娘不顧她指甲掐劃自己手腕,隻咬著牙用力,一下一下將汗巾子勒得緊一點,再緊一點,終於將小彭氏勒得雙眼圓瞪,舌頭也微微外吐。
“昔為橫波目,今作死魚眼。”董姨娘突然笑起來,竟有閑情逸致念了一句詩,對自己靈光一閃做出的改動頗為自得,“彭妹妹,你慣常喜歡賣弄戲班子學的一點皮毛,跟侯爺吟風弄月的談論詩詞,今日你走了,我也用詩送你。”
說著,低頭到小彭氏耳邊,細聲細氣說道,“你看,我也是會念詩的,並非不通半點文墨呀。”
小彭氏圓睜的雙眼顯得無比大,瞳孔中靈動的光芒終於是消散幹淨,化作了毫無生氣的死灰色,掙紮舞動的手腳也慢慢軟了下去,再不能做那些徒勞抗爭。
董姨娘又緊緊勒著她許久,確定她再無一絲氣息了,方才收了手,嫌惡的看了一眼她呆滯圓瞪的雙目,冷哼一聲,“有本事再陰毒地盯著我啊,方才在侯爺那裏,彭妹妹的目光可是將我嚇得不輕。”
她將汗巾子從小彭氏脖頸間繞了下來,舉目望望,稍微踮起腳攀住一根牆上橫掛的長木,是仆役放在那裏準備做木架子的,還未曾用到,平白放著。董姨娘看看正合用,比頂上房梁省力,就把汗巾子係了上去,打個結,又轉回身拖了小彭氏冰涼的身子,將小彭氏的腦袋套進那個結扣裏。
董姨娘日常頗為怯弱,也不知哪裏來得這樣大的力氣,輕輕鬆鬆就做完了這一切。她站開幾步看了看,似乎很滿意自己的傑作,拍拍手上沾染的塵土,低低說了一句“妹妹走好”,就去牆角將小燈提起,轉身閃出了小倉庫。
倉庫裏恢複了先前的黑暗,依舊那樣冰冷。偶爾有一兩隻老鼠從牆邊悉悉索索溜過,碰到小彭氏冷透的屍身微微停頓一下,然後又繞開去,繼續向前跑著。
董姨娘到屋外就熄滅了燈籠,無聲無息轉過倉庫的角落。等候在偏房牆角的丫鬟石竹見她過來,迎上來扶了她,主仆兩個走進外院。
院子裏已經熄了半數燈籠,先前看熱鬧的仆役們也都先後散去了,各自回房歇息,院子裏靜悄悄的,隻有一兩個值夜的小廝靠坐在窗台下打盹。“姨娘,還去侯爺那裏伺候麽?”石竹輕聲問。
“侯爺歇了,我們回去。”董姨娘看一眼藍澤房間,並不停留,沿著牆角進了穿堂。
內院的門已經關了,石竹上前輕輕叩門,有看門的婆子上前問了兩句,開了門,也不理會董姨娘,等她們進來就立刻重新閉門,睡眼惺忪的回去值房繼續睡覺,嘴裏嘟囔幾句抱怨的話。
董姨娘自是都聽在耳裏,扯了扯嘴角,帶了石竹走開。石竹也見慣了其他仆婢不將主子放在眼裏,司空見慣沒說什麽,隻一邊扶著董姨娘走路一邊低聲道:“那庫房陰冷陰冷的,小彭氏在裏頭待一宿定是要生病,沒想到侯爺發了這麽大火。”
董姨娘彎唇:“侯爺這麽多年,心裏頭最在意的是什麽?一是重振家門,一是子嗣,我還不知道麽。”
石竹歎口氣:“小彭氏也是活該了,沒想到她平日看著好好的,竟然能做這種事呢。上次她自己孩子沒了,許是她平日做壞事損了陰德。”
聽見丫鬟這樣感歎,董姨娘也不說什麽,徑自回房梳洗安歇。
銀盤似的月亮掛在高天,還未圓滿,卻也是亮堂堂的,將內院裏一屋一舍一草一木照得清晰。[]夜裏漸涼,草叢裏還有鳴蟲延續著夏日高亢嘹亮的曲子,隻是聽起來,那聲音也開始透了一些蕭索。
次日晨起,如瑾在藍老太太房裏遇見了進來請安的藍澤。“父親。”如瑾依禮請了安。
藍澤正被老太太拉著絮叨恩賞的事情,有些煩卻又脫不開,見到如瑾臉色不由就是一沉,沒有答話,如瑾便自己在下首椅上坐了。
藍老太太嘴裏一直不停的說著,一時說要大排筵席請客,一時又說要去京都最有名的寺廟裏燒香,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話已經說過了無數遍,別人都能背下來。藍澤聽了一會,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勉強,這幾日他每次來請安都要被絮叨一邊,即便孝心再重,實在也是耐不住,最後隻好打斷了老太太:“母親,我外頭還有事,您且歇著,晚上我再來看您可好?”
“哦,那你快去,別耽誤了正事,晚上要是忙也不用過來了。”老太太立刻止住了話頭。
藍澤施禮告退,剛退出門外沒多久,屋中的如瑾就聽見他在院中低喝了一聲。
“怎麽了?”藍老太太聽見就問。
如瑾站起來笑說:“想是跟哪個奴才發火呢,祖母別擔心,我去勸勸。”
老太太道:“攆了那不懂事的奴才。”
“是,您老人家用早飯吧,別理會這些小事了,孫女這就去攆人。”如瑾安撫幾句,帶了丫鬟出門,隻看見藍澤匆匆而去的背影轉過院門口。
“去打聽打聽,又是出了什麽事。”如瑾臉上的笑容退去,低聲吩咐小丫鬟蔻兒。
蔻兒腿上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應了一聲抬腳就跑。如瑾這才帶著人去後院看秦氏。
秦氏已經能起床稍微活動,正由丫鬟扶著在屋裏慢慢走著,見了如瑾過來就讓外頭小丫鬟擺飯。如瑾陪母親到飯桌邊坐下,剛吃了沒幾口,蔻兒就慌慌張張的回來,進屋一見主子在吃飯,躊躇著不敢上前。
如瑾看看她,用目示意她老實候著,陪著秦氏將早飯用完,扶了母親回房,這才轉出來將蔻兒叫到一邊,“怎麽了?”
蔻兒臉上有驚懼的神色,“彭……暖玉姑娘沒了。”
碧桃皺眉:“什麽有了沒了的,說清楚點。”
“是、是死了,暖玉姑娘死了,侯爺在外院那裏發火呢。”蔻兒縮縮脖子。
碧桃吃了一驚,雖是昨夜口口聲聲說“打死了活該”,但真聽了這信還是一時回不過神來,難以置信,遲疑著問:“被……被打死的?”
“不是不是,是關在小倉庫裏,她昨夜自己吊了脖子。”蔻兒說著打了一個激靈,畢竟年紀小,心裏害怕得很。
如瑾坐在一邊聽著兩個丫鬟問答,此時方才開口:“父親那裏發的是什麽火?”
蔻兒道:“好像是在責怪人不把暖玉姑娘看好了,讓她趁機尋死。”
如瑾淡淡道:“人是他親手打的,出了事又去怪責旁人。”
不一會賀姨娘匆匆進來,到秦氏那裏請了安,出來低聲向如瑾道:“小彭氏的事,姑娘可知道了?”
“知道了。”如瑾點頭,別的不提,隻問,“父親打算怎麽處置,姨娘聽到消息沒?”
賀姨娘臉上有不忍的神色:“侯爺讓拖出去找地方埋了,不許發喪,連裝裹也不許,現下已經拉出去了。”
如瑾聽了,默了一會,片刻道:“雖是小彭氏她自己罪有應得,父親之涼薄卻也讓人意外。”說完卻又自己笑自己,“有什麽意外的,從母親之事上也能看出來了,正室如此,何況一個婢子,日常再寵也不過那麽回事。”
又想起留在青州關禁閉的劉姨娘,以及草草訂親的五妹藍如琳,雖則劉姨娘事情首尾都是如瑾自己做下的,但藍澤當日的處置也讓她感歎過。今日小彭氏一事上,藍澤所為與之前如出一轍。
賀姨娘有些愧意,低聲道,“昨夜外頭有人來請我去說情,我一時念著小彭氏的惡,就沒答應,心裏還叫好,覺得解氣……誰知一早起來人就沒了,她怎麽這樣大的氣性,當丫鬟的挨個打有什麽,偏她總以為自己身份不同,這樣想不開。”
如瑾明白她心情,平日再怎麽咬牙恨著,也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摩擦,談不上生死大仇,如今人家命都沒了,恨也就跟著消了,何況當時小彭氏挨打的時候著人進來求過情,恐怕此時賀姨娘會覺著是自己見死不救害了人家。
如瑾就勸道:“姨娘不必自責,父親盛怒之下,您當時就是去了也無濟於事,小彭氏之死與您無關的。”
賀姨娘隻是悔愧不已,連連感歎了一會,如瑾見勸不過來,便將話題移開,“姨娘,明日就是中秋了,過節的東西置辦齊全沒有,我照顧母親騰不開身,家裏瑣事都壓在您身上。”
賀姨娘這才收了情緒,忙道:“已經備好了,不過是些瓜果月餅,酒席已在外麵酒樓訂了一桌,再加上咱們廚房自己的東西,全都夠了。”
如瑾笑道:“這節過得倉促,出門在外一時也顧不得了。”
連日來家中事多,上上下下哪有過節的心情,從老太太開始這個病那個傷的,大半都不好,藍澤和秦氏又幾日沒見麵,還不知道這節要怎麽過,底下人也都不敢將喜氣帶在臉上。更有那在路途上因為遇匪失了家人或同伴的,見中秋團圓節日來了,心裏難過還來不及,誰耐煩過節。
是以到了中秋這日,一直到下午時分整個藍家都沒有過節的氣氛,直到快晚飯時候了,外頭酒樓送了席麵進來,丫鬟們忙碌著開始擺桌上菜,這才活泛了些。
因著過節,又沒有真撕破臉,為著麵子的事情,秦氏也叫人去東院叫了藍泯父女三人過來一起吃團圓飯。在老太太的堂屋裏擺的酒席,藍泯幾人都到了,藍澤才施施然晚來,進屋朝老太太和藍泯說了兩句話,也不理會秦氏。如瑾不願意理他,藍如琦向來不說話,一時氣氛有些僵,連不是很清醒的藍老太太都注意到了。
“怎麽了,一家子過節,你們侯爺又得了恩賞,怎地一個個都沒個笑臉?”
二老爺藍泯笑道:“母親眼花了吧,大夥可都喜氣擺在臉上呢,怕您罵咱們得意忘形才不敢笑出來。”
老太太笑罵了他一句,又去看藍澤,藍澤隻好也擺了笑容出來,“母親快請上座,咱們全家在京裏過節是喜事,您得多吃些。”
藍老太太受了驚之後頭腦不靈光,聽了兒子的話就消了心中疑慮,高高興興到桌前坐了,於是眾人各自落座。因是團圓家宴,平日不入席的董賀兩個姨娘也在屋裏,各自伺候在藍澤和秦氏身邊。
過節喜慶,藍府的習慣是撤了日常規矩,不再講究食不能言,而要大家夥吃吃喝喝的玩笑才熱鬧。秦氏有孕身子弱,不能說話太多傷了元氣,藍老太太也不去勉強她,隻跟兩個兒子樂嗬說話。藍泯自然是奉承話順口就來,藍澤心裏再不痛快也講究孝道為先,亦是說些好聽話討母親的歡喜,夾著藍琅偶爾湊趣幾句,一時祖孫三代倒也其樂融融。
於是就顯出幾個姑娘的沉默來。藍如琦這種場合慣是埋頭吃飯,藍如璿含著笑,眼睛不時往眾人身上瞟,尤其在藍澤和秦氏身上停留最多。如瑾看她幾眼,知道她在幸災樂禍,不屑與之計較,自是服侍秦氏用飯。
“三妹妹,前幾日伯母胎兒凶險,不知是怎麽恢複的?那日我要去幫手被你攔了,心中十分掛念。”藍如璿忽然笑吟吟開了口。
她一出聲,正跟老太太說話的藍澤臉色就是一暗,顯是被她提醒了尷尬處,不免朝秦氏剜了一眼。秦氏默不作聲喝粥,似是沒聽見也沒看見。
如瑾不去看藍如璿,卻朝董姨娘瞟了一眼,將董姨娘嚇得一個激靈,忙低頭下去給藍澤布菜。如瑾這才收回目光,拿了麵前一塊製成花瓣形狀的玫瑰月餅,笑道:“勞煩大姐姐惦記。”別的什麽也沒說,將月餅掰了一塊放到秦氏碟子裏。
藍如璿含笑說道:“妹妹別客氣,一家人原該互相惦記著。妹妹脖子上的傷可還疼麽?利刃危險,妹妹以後可別亂動那些東西,更不該往自己脖子上比劃。”
秦氏麵露驚疑,轉目去看女兒。如瑾連忙朝母親一笑,搖了搖頭,低聲道,“都是小事,回去再和您細說。”
藍如璿詫異:“怎麽,看伯母這神色竟還不知道麽?哦,也難怪,那晚聽說您是昏迷著。”
如瑾朝上看了看,見老太太正和藍泯說著什麽,沒注意到這邊,父親藍澤倒是支著耳朵聽著,便道:“大姐姐提那些事做什麽,小心祖母聽見擔心,原本一點小事,姐姐何至於大驚小怪。”
藍澤立刻接口:“你們姐妹別顧著說話,多吃點。”神色之嚴厲跟言語裏的關切毫不搭調。
藍如璿一看他臉色,立時笑道:“多謝伯父關心。”然後不敢再提那晚的事。
秦氏看看她,沒多問什麽,低頭吃了幾口粥,站起來朝老太太道:“媳婦有些累,暫且不能相陪了,您老人家多多用些飯食。”
老太太知道她體弱有孕,也不留,揮手讓她下去。秦氏便離座告辭,如瑾扶了母親送她回房,臨出門時轉頭看了一眼董姨娘,無聲自去。
董姨娘就朝要跟著走的賀姨娘道:“妹妹來伺候侯爺,我許久不在太太跟前了,今日過節,且去盡盡本分。”
藍澤微微皺眉:“都去,這裏不用你們。”
賀姨娘知道他懶怠看見自己,並不敢留下,於是和董姨娘全都退了出去,到後院秦氏那邊。秦氏剛進屋,正拉著如瑾在那裏說話,一見兩人過來也就住了口,隨意敷衍幾句,剛要將人打發了,如瑾道:“賀姨娘且來照顧母親,我去外頭看看供神的月餅是否妥當。”說著出了屋子。
董姨娘在秦氏跟前站了一會,也賠笑道:“我去給姑娘幫手。”秦氏微有納罕,卻也沒有多問和阻攔,任由她去了。
如瑾在院中吩咐小丫鬟擺供桌供品,青州一帶流傳的習俗,中秋節要供奉過路神靈享用香火瓜果。習俗如此,是以到了這一天不管家裏有沒有人信神,信的是哪路神,統統都要在月亮底下設香案擺供品。
董姨娘過去的時候,一切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如瑾朝她笑笑:“姨娘且隨我一邊說會話。”便將她帶進了西間後閣,由丫鬟在外守著。
“姨娘辛苦。”一進門,如瑾就在椅上坐下,率先開口。
因了過節,屋中各處都點著燈火,平日昏暗的後閣也掌著兩盞燈台,燈油裏摻了香屑,燃燒時有淡淡的香味散發。董姨娘感覺比上次進來好了許多,不再覺得這裏壓抑憋悶,可是一看到如瑾的笑臉,她的心還是提了起來。
“姑娘哪裏話,都是我分內該做的。”她賠笑。
如瑾抬手請她坐,親手持了簽子將燈芯撥亮幾分,隨口道:“姨娘分內的事有點太多了罷,殺人也是分內?”
董姨娘一凜:“姑娘……姑娘說什麽。”
“姨娘不用瞞我什麽,您也瞞不住。”如瑾將燈簽子扔到桌上,“小彭氏那樣的人怎會自己尋死,怕是一心等著翻身再起報仇呢,她不舍也不敢殺了自個。”
“她是被侯爺打狠了,覺著沒臉見人……”
“姨娘當我是傻子麽?下次再偽造人家投繯的時候,莫忘記把勒殺痕跡與繩子勒痕重合在一起,否則屍體脖子上兩道勒痕可要引人懷疑。”如瑾輕輕說出何剛後來告訴她的話。何剛在外院經常幹些苦活,抬屍首這種別人不願做的差事自然落到了他頭上。
董姨娘臉色大變,嘴唇有點哆嗦:“姑娘不、不是我。”
“行了,人都沒了,是不是你有什麽要緊,我不會給你捅出去。”如瑾擺手止住她,又道,“隻是五日期限已至,你答應我的事可還差了一樣。”
“姑娘……實在是東院那邊我插不進手,不好行事啊!”
“姨娘這麽大本事,處置小彭氏做得巧妙隱蔽,一舉功成,還有什麽為難的。”
董姨娘都快哭了:“姑娘您知道,大姑娘和二太太一個性子,都是精明謹慎得很,她跟前我沒有能接近的人,也找不到機會。”
“姨娘日常不言不語,對人心揣摩得倒是很透。”如瑾懶得跟她廢話,隻道,“品露家裏有個妹妹叫小露的,也跟著在京裏,姨娘不妨去結交一下,是否能成,全看姨娘本事。”
董姨娘愣了愣,立刻有了喜氣在臉上,忙道:“多謝姑娘指點,我這就想法子去。”
如瑾笑笑:“姨娘似乎很高興的樣子。”
“沒……都是聽從姑娘吩咐。”
“我可沒吩咐你勒死活人。”如瑾收了笑,揮手讓她出去了。
董姨娘輕手輕腳退出來,又到秦氏那邊奉承了幾句才敢離開。一時孫媽媽到如瑾跟前低聲,“小彭氏那事真是她幹的?”
如瑾微微點頭,孫媽媽不禁驚異,“好狠,好大膽子。”
如瑾冷冷一哂:“是夠膽大的,正常人誰敢親手殺人,還是活活勒死。”這種死法雖然是小彭氏遭的,但如瑾心中總是因了前世留有陰影,感到十分不快。“待到事後,董姨娘此人再不能留,這樣陰毒又大膽的東西,日後必成大患。”
孫媽媽也是連連點頭,“她差點殺了太太腹中的孩子,絕對不能再給她下手的機會,為了三少爺她不知道還要做出什麽。”
月過中天,清輝瀉地,將屋中燈火都映得失色了。如瑾整了整衣衫,去秦氏跟前說了一聲,自帶人來到院中。夜裏天轉涼,秦氏不能出來受涼,隻披了衣服在屋裏隔窗看著。
丫鬟端來灑了香花瓣的水,如瑾淨手畢,撚起三炷香點了,朝半空稱誦跪拜,給過往神明敬香。上好的老檀線香煙氣嫋嫋,隨風逐月而上,似與碧空幾道薄雲連在一起。如瑾朝虛空拜了幾拜,將線香插在鎏金蟾宮三爪爐上,帶了一種丫鬟婆子俯身跪下,合掌默祝。
院子裏靜靜的,隱約隨風傳來別人家裏團聚歡笑之聲,兼有絲竹,更襯得藍府支離失和。如瑾原本不信神佛,然而親身經了重生之事,隱約對冥冥中看不見的力量也有了感喟和敬畏之心,更兼連日家中事多紛亂,此時跪在蒲團上,就真的期盼著空中會有神靈過路,能聽見她心中無聲的祈祝。
“願骨肉親人歲歲安康,逢凶化吉,不為小人所擾。願家族祥和,平安長樂,不為朝堂風雲波及。更願母親與胎兒安好,待來年誕下嬰孩,母子俱都康健喜樂。”
三聲默祝完畢,如瑾俯身叩首,由丫鬟攙了起來。
仰頭看時,皓月當空,纖雲四卷,秋之夜空澄碧如洗,灩灩長天遼闊而高遠,再低了頭,就隻能看見狹窄半舊的小小院落,似是一座囚籠,將如水月光全都鎖在了死氣沉沉的庭院裏。
檀香氣味夾著長案之上瓜果香甜,鑽進鼻中,甜軟沉溺。如瑾深深吸了一口,伴著秋夜裏微涼的空氣,卷進胸腹之中,再將心口憋悶的濁氣呼出來。
“好了,你們散去自己玩耍,今夜過節,各屋裏留人照看燈火,其餘不必當值了。”如瑾吩咐下去,一眾丫鬟婆子都是道謝,各自散去。
如瑾回到秦氏房中,笑著扶了母親在床上坐了,“您還沒恢複好,別累著,早點歇了吧。”
秦氏笑問:“你方才祝禱的是什麽?”
“請神明保佑一家平安。”
秦氏便道:“猜著你也是求這個。我方才站在窗下,也對著香案求了一求。”
“母親求的是什麽?”如瑾笑問,又道,“我猜一定是保佑小家夥健康平安。”她將手放在母親腹上。
秦氏笑著握住女兒的手,搖頭道:“不隻這個,我還跟過路的神佛請求,保佑我家瑾兒日後嫁個好人家。”
“母親……”如瑾赧然。
秦氏愛憐地摟住她,接著說,“嫁個好人家,不一定要大富大貴,甚是沒有爵位、官職都是不要緊的,最重要是公婆夫君能對你好,知冷知熱,關懷體貼。”
如瑾聽了,心中微微酸楚。母親這樣的話她又何嚐不知從何而來,全是因為父親傷透了她的心,才使她有這樣的感慨。如瑾伸手抱了母親,伏在她肩頭低聲道:“您放心,女兒日後會過得好,您也會過得好。”
月光透了窗紙,將欞格的花紋照了影子在地上,因為秦氏先前讓人熄掉了幾盞燈,隻留了一盞在床邊,窗外的月光就顯得越發明亮。如瑾默默瞅著地上的月影,耳中聽得秦氏說道:“這幾日家中的事情,你瞞著我,我也能猜出大概。你父親是不頂用的,我們指望不上他,母親身邊隻有你一個女兒,你要好好愛惜自己。”
秦氏伸手,輕輕觸碰如瑾脖子上包裹的白紗,眼裏有痛惜和自責的神色。如瑾忙直了身子,將母親的手拿開,搖頭笑笑:“您別擔心,一點都不疼,再過兩日就該拆了這勞什子的。淩先生給了一個治外傷的脂膏方子,塗上去也不會留疤痕。”
秦氏歎了口氣,“淩先生那人是個好的,早日在青州出了那樣的事,他如今還能上心幫我們。”
母女兩個說著話,院子裏些微有些腳步聲和人聲,過了一會又消失了,如瑾叫了丫鬟進來問,丫鬟小心翼翼稟告說:“侯爺回來了,在董姨娘房裏歇下。”說完偷偷瞄了一眼秦氏。
秦氏隻是點點頭,就遣退了丫鬟,再也沒說什麽。如瑾岔開話題,跟著母親聊了一會別的,勸著母親早些更衣歇了,才帶人回去自己房中就寢。
到得房中盥洗完畢,已是亥正時分,如瑾讓人滅了燈燭,自己靠坐在床上看月色。夜裏有些涼,於是月亮照進屋裏也帶了涼意,冷清清的,如瑾卻是看著喜歡,隻覺這清光幹淨澄澈,看著看著,連日來心中憋悶竟似漸漸散了,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待到晨光透過明窗,又是一個好天氣。如瑾昨夜睡得沉一些,醒來精神好,心緒寧靜,未曾叫丫鬟進來服侍,先在床頭坐了一會,隨手拿了小幾上的書冊閑翻。
是本前人遊記,載些山河民風之類,如瑾煩悶時拿來消遣的。翻了幾頁,卻有一張紙從書裏掉出來。如瑾拿起來看,見是一首詩。
人道秋中明月好,百尺樓台水接天,鬆排山麵千重翠,一杯相屬君當歌。
各處拆了句子組聯成詩,讀起來倒也通順。如瑾看著龍飛鳳舞的滿紙草書,隻覺奇異。遊記她昨日還曾翻過一次,卻沒有這張紙在裏頭的,想是突然加了進去,這陌生字跡一看就是男子手書,驟然出現在她床邊經常翻看的書裏……
如瑾頓時歇了欣賞詩句和字體的心思,揚聲叫了碧桃進來。“昨日誰看屋子的?”
“青蘋和寒芳……”碧桃一看如瑾臉色,嚇了一跳。
“叫青蘋來。”對於寒芳如瑾還不能完全信任。
青蘋進了屋,一臉疑惑的看了看如瑾手中的紙和書,愕然道:“昨日沒有旁人進姑娘的房間,奴婢一直在院裏吩咐小丫鬟做事,再不就在堂屋做針線,這……”
因了以前有四方亭花箋一事,如瑾哪能不上心,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紙張,隻是普通宣紙,未得上次花箋做得那樣精細,且詩句也不是什麽冶豔詞賦,卻是奇怪得緊。心中疑惑,不敢怠慢,吩咐碧桃青蘋今日不要做別的,就將屋裏屋外全都翻檢一遍,看看還有什麽可疑東西。
碧桃趕緊動手,青蘋這邊伺候如瑾起床。如瑾又看了一眼那紙,命青蘋點了燈火,放在燈上燒了。
……
後院董姨娘房裏,藍澤也是剛剛醒來,因為身上有傷又染了風寒,昨夜還陪著老太太喝了兩杯酒,這一晚睡得就不好,早晨起來暈暈乎乎的,直到董姨娘伺候著他梳洗完畢,他坐在床邊還是昏沉著。
“侯爺可是身上難受,妾身給您揉揉額頭可好?”董姨娘上前。
藍澤這才算是抬眼看了看她,卻是愣住,“你臉色怎地這麽不好?”
董姨娘撫了一下臉頰,知道自己眼下有烏青,勉強笑道:“是昨夜沒睡好。”覷著藍澤臉色,又小心添了一句,“……夢見彭妹妹。”
藍澤眉頭一擰:“提她作甚。”
“侯爺息怒,是妾身失言了。”董姨娘告罪,又低聲歎氣,“其實她也是命苦,自己生不下孩子,難免對旁人有怨氣。當年大彭氏落胎的時候她也說過一些尖酸話,她對師姐尚且如此,何況是妾身這個和她不親厚的。”
藍澤卻不想她突然提起舊人,順著她的話想起記憶中塵封許久的那個嬌媚女子來,不禁問道:“怎麽,暖玉跟她師姐不是很好麽,當年還為此哭了許多日。”
“表麵功夫罷了,私下裏她是什麽樣的人,侯爺如今還不知道麽。”董姨娘道,“妾身自來不受人看重,底下婆子丫鬟嚼舌頭也不刻意避開妾身,彭妹妹當年曾經說過許多怨毒話,妾身還是有次去東府給二太太送東西,偶然聽那裏婆子閑磕牙知道的……罷了,這些舊事不提也罷,總之彭妹妹已經不在,以後妾身再不提她,免得惹侯爺生氣。”
她輕輕給藍澤揉著頭皮,藍澤頭腦漸漸清明些,漸漸從她的話裏品出一些不對勁的東西,前後聯想,越想越覺不踏實。“你方才說什麽?暖玉私底下說的話,東府的奴才卻知道?”
“嗯?”董姨娘一臉懵懂,“是,妾身是聽東府奴才說的……咱們西府裏好像沒聽見什麽,許是妾身誤打誤撞罷了。”
藍澤沉默著不說話了,董姨娘垂了眼睛,專心致誌給他舒緩筋骨,揉完了頭又開始揉背,小心避開他的傷處,將藍澤伺候得感覺舒服許多。
簾外石竹稟報早起的點心備好了,董姨娘就吩咐:“你進來,去窗下鬥櫃裏將那副新筷子拿出來給侯爺用,就是刻著山水畫的那副。”
石竹應聲進屋,開了鬥櫃,還沒找筷子就連忙又將櫃門關上。“做什麽?”董姨娘問。
“姨娘……這櫃裏不知什麽東西,一股黴味,別熏著侯爺。”
董姨娘連忙上前,打開櫃子看看,猛然醒悟:“呀,是盒子裏的糕點壞了,我糊塗,把糕點放裏頭忘記拿出來,這麽些天都捂黴了。”
說著從櫃裏掏出一個半月形鏤雕桃花小盒來,打開蓋子,裏頭花瓣形狀的小點心長了黴斑。董姨娘扔給石竹:“快去倒掉,將盒子好好清洗一遍,這還是太太胎漏那日做的點心,許多天了。”
石竹抱著盒子出去,董姨娘回頭跟藍澤賠笑:“那點心侯爺當天吃了好幾塊呢,太太也吃了,都說香甜,原是彭妹妹特意給的糖粉加了進去……”說著連忙停住,捂住了嘴,“看我,又提她……”
藍澤卻立刻沉了臉:“你說什麽?”揚聲叫石竹回來,“將那點心放下,不許動,等我回來處置。”
說罷早起點心也沒吃,直接去前頭給老太太請安去了。石竹瞅著那堆發黴的點心蹙眉頭:“姨娘這……怪熏人的,真就放這裏不動?”
董姨娘抓了一把散香仍在爐裏點上,蓋過黴餅的氣味,冷冷抿了嘴,“自然是不動。”
石竹看她神色,不敢多問,輕輕退出去了。
……
“姑娘,裏裏外外都翻了,什麽東西都沒多也沒少。”下午的時候,碧桃等人把如瑾房中搜檢一遍,連帶著孫媽媽那裏都背著秦氏將房中查了一次,俱都無事。
如瑾不禁疑惑,書裏不可能憑空出來一張紙,定是有人放進去的,可這人是誰,什麽時候做的,她身邊這些人全都懵懂不知,查又查不出別的線索,怎不讓人心驚。
“以後無論是誰留下看屋子,都警醒著點,一隻蒼蠅也別讓飛進來。”最終她隻得這樣吩咐,防備日後。
丫鬟們都凜然應了,一時有蔻兒進來通報消息:“姑娘,青州回來人了。”
------題外話------
謝謝童心看世界和沈心舞兩位送來的月票~
董姨娘輕輕道:“我怎麽會不知道,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猜得出來。你那點小手段,也就騙騙咱們不理內事的侯爺而已。不但這事我知道,當年你師姐的事我也知道,怎樣?”
小彭氏驚疑,不覺抖了一下,卻又反應過來:“我做過什麽與你何幹,你竟然這樣陰險歹毒地害我,我哪裏得罪過你!”
“沒有得罪過我麽?”董姨娘走到她跟前,蹲下身子支頤細想,“嗯,說起來,明麵上是沒得罪過我。”
“暗地裏也沒有。”
“暗地裏?那是我防備的嚴實,沒有給你可乘之機。再不然,是你和那起沒眼見的奴才一樣,根本未將我放在眼裏。”提起這點,董姨娘眼中驀地騰起一點火焰,在這昏暗的屋子裏,她的眼睛像是野獸閃著幽光的瞳。
小彭氏被她驟然帶了陰氣的話嚇得心中一驚,不由自主別開了眼睛不再盯著她,董姨娘卻伸手將小彭氏的臉扳過來,微微一笑。
“無論如何,今日你也不用再辯解什麽了,有力氣不如留著點,好應付黃泉路上的鬼差。”
“你……”小彭氏悚然,“你要做什麽……”
董姨娘一伸手,將小彭氏已經七零八落的外衣扯開幾許,順勢將她腰間係束小衣的蔥香色汗巾子拽了下來,拿在手裏一轉腕打了個結。
小彭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一看那巾結魂都快嚇飛了,“董香兒!我跟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敢害我性命,我絕對不會放過你!”
待要躲開董姨娘身邊,但小彭氏身上遍布傷痕,隨便動一動那裏都是痛得鑽心,動作遲滯不靈便,就被董姨娘一伸手將汗巾子的圓結套在了脖子上。
“彭妹妹還是噤聲吧,周圍沒有人,再喊也不會有人來幫你。”董姨娘手上一緊,巾結收起,小彭氏頓時被勒得說不出話來,赫赫張著嘴直瞪董姨娘,顧不得身上鞭傷,手忙腳亂上去撕扯。
董姨娘手上又緊了幾分,將小彭氏勒得氣息微弱,“彭妹妹,這可不是我要害你,奈何太太和三姑娘逼迫得緊,我一個出身寒微的妾室又能有什麽辦法,你日後變了鬼要報仇可別盯著我,自去找正主糾纏。”
她的聲音陰測測的,小彭氏已經被勒得手腳發軟,意識也在漸漸模糊,並沒有將她的話聽仔細,隻是感覺那聲音飄忽在耳邊,真像是地府鬼差在吆喝新魂。
“放、放開我……求你……”
小彭氏拚盡力氣從嗓子眼擠出幾個字,眼中光彩一點點消失。董姨娘不顧她指甲掐劃自己手腕,隻咬著牙用力,一下一下將汗巾子勒得緊一點,再緊一點,終於將小彭氏勒得雙眼圓瞪,舌頭也微微外吐。
“昔為橫波目,今作死魚眼。”董姨娘突然笑起來,竟有閑情逸致念了一句詩,對自己靈光一閃做出的改動頗為自得,“彭妹妹,你慣常喜歡賣弄戲班子學的一點皮毛,跟侯爺吟風弄月的談論詩詞,今日你走了,我也用詩送你。”
說著,低頭到小彭氏耳邊,細聲細氣說道,“你看,我也是會念詩的,並非不通半點文墨呀。”
小彭氏圓睜的雙眼顯得無比大,瞳孔中靈動的光芒終於是消散幹淨,化作了毫無生氣的死灰色,掙紮舞動的手腳也慢慢軟了下去,再不能做那些徒勞抗爭。
董姨娘又緊緊勒著她許久,確定她再無一絲氣息了,方才收了手,嫌惡的看了一眼她呆滯圓瞪的雙目,冷哼一聲,“有本事再陰毒地盯著我啊,方才在侯爺那裏,彭妹妹的目光可是將我嚇得不輕。”
她將汗巾子從小彭氏脖頸間繞了下來,舉目望望,稍微踮起腳攀住一根牆上橫掛的長木,是仆役放在那裏準備做木架子的,還未曾用到,平白放著。董姨娘看看正合用,比頂上房梁省力,就把汗巾子係了上去,打個結,又轉回身拖了小彭氏冰涼的身子,將小彭氏的腦袋套進那個結扣裏。
董姨娘日常頗為怯弱,也不知哪裏來得這樣大的力氣,輕輕鬆鬆就做完了這一切。她站開幾步看了看,似乎很滿意自己的傑作,拍拍手上沾染的塵土,低低說了一句“妹妹走好”,就去牆角將小燈提起,轉身閃出了小倉庫。
倉庫裏恢複了先前的黑暗,依舊那樣冰冷。偶爾有一兩隻老鼠從牆邊悉悉索索溜過,碰到小彭氏冷透的屍身微微停頓一下,然後又繞開去,繼續向前跑著。
董姨娘到屋外就熄滅了燈籠,無聲無息轉過倉庫的角落。等候在偏房牆角的丫鬟石竹見她過來,迎上來扶了她,主仆兩個走進外院。
院子裏已經熄了半數燈籠,先前看熱鬧的仆役們也都先後散去了,各自回房歇息,院子裏靜悄悄的,隻有一兩個值夜的小廝靠坐在窗台下打盹。“姨娘,還去侯爺那裏伺候麽?”石竹輕聲問。
“侯爺歇了,我們回去。”董姨娘看一眼藍澤房間,並不停留,沿著牆角進了穿堂。
內院的門已經關了,石竹上前輕輕叩門,有看門的婆子上前問了兩句,開了門,也不理會董姨娘,等她們進來就立刻重新閉門,睡眼惺忪的回去值房繼續睡覺,嘴裏嘟囔幾句抱怨的話。
董姨娘自是都聽在耳裏,扯了扯嘴角,帶了石竹走開。石竹也見慣了其他仆婢不將主子放在眼裏,司空見慣沒說什麽,隻一邊扶著董姨娘走路一邊低聲道:“那庫房陰冷陰冷的,小彭氏在裏頭待一宿定是要生病,沒想到侯爺發了這麽大火。”
董姨娘彎唇:“侯爺這麽多年,心裏頭最在意的是什麽?一是重振家門,一是子嗣,我還不知道麽。”
石竹歎口氣:“小彭氏也是活該了,沒想到她平日看著好好的,竟然能做這種事呢。上次她自己孩子沒了,許是她平日做壞事損了陰德。”
聽見丫鬟這樣感歎,董姨娘也不說什麽,徑自回房梳洗安歇。
銀盤似的月亮掛在高天,還未圓滿,卻也是亮堂堂的,將內院裏一屋一舍一草一木照得清晰。[]夜裏漸涼,草叢裏還有鳴蟲延續著夏日高亢嘹亮的曲子,隻是聽起來,那聲音也開始透了一些蕭索。
次日晨起,如瑾在藍老太太房裏遇見了進來請安的藍澤。“父親。”如瑾依禮請了安。
藍澤正被老太太拉著絮叨恩賞的事情,有些煩卻又脫不開,見到如瑾臉色不由就是一沉,沒有答話,如瑾便自己在下首椅上坐了。
藍老太太嘴裏一直不停的說著,一時說要大排筵席請客,一時又說要去京都最有名的寺廟裏燒香,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話已經說過了無數遍,別人都能背下來。藍澤聽了一會,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勉強,這幾日他每次來請安都要被絮叨一邊,即便孝心再重,實在也是耐不住,最後隻好打斷了老太太:“母親,我外頭還有事,您且歇著,晚上我再來看您可好?”
“哦,那你快去,別耽誤了正事,晚上要是忙也不用過來了。”老太太立刻止住了話頭。
藍澤施禮告退,剛退出門外沒多久,屋中的如瑾就聽見他在院中低喝了一聲。
“怎麽了?”藍老太太聽見就問。
如瑾站起來笑說:“想是跟哪個奴才發火呢,祖母別擔心,我去勸勸。”
老太太道:“攆了那不懂事的奴才。”
“是,您老人家用早飯吧,別理會這些小事了,孫女這就去攆人。”如瑾安撫幾句,帶了丫鬟出門,隻看見藍澤匆匆而去的背影轉過院門口。
“去打聽打聽,又是出了什麽事。”如瑾臉上的笑容退去,低聲吩咐小丫鬟蔻兒。
蔻兒腿上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應了一聲抬腳就跑。如瑾這才帶著人去後院看秦氏。
秦氏已經能起床稍微活動,正由丫鬟扶著在屋裏慢慢走著,見了如瑾過來就讓外頭小丫鬟擺飯。如瑾陪母親到飯桌邊坐下,剛吃了沒幾口,蔻兒就慌慌張張的回來,進屋一見主子在吃飯,躊躇著不敢上前。
如瑾看看她,用目示意她老實候著,陪著秦氏將早飯用完,扶了母親回房,這才轉出來將蔻兒叫到一邊,“怎麽了?”
蔻兒臉上有驚懼的神色,“彭……暖玉姑娘沒了。”
碧桃皺眉:“什麽有了沒了的,說清楚點。”
“是、是死了,暖玉姑娘死了,侯爺在外院那裏發火呢。”蔻兒縮縮脖子。
碧桃吃了一驚,雖是昨夜口口聲聲說“打死了活該”,但真聽了這信還是一時回不過神來,難以置信,遲疑著問:“被……被打死的?”
“不是不是,是關在小倉庫裏,她昨夜自己吊了脖子。”蔻兒說著打了一個激靈,畢竟年紀小,心裏害怕得很。
如瑾坐在一邊聽著兩個丫鬟問答,此時方才開口:“父親那裏發的是什麽火?”
蔻兒道:“好像是在責怪人不把暖玉姑娘看好了,讓她趁機尋死。”
如瑾淡淡道:“人是他親手打的,出了事又去怪責旁人。”
不一會賀姨娘匆匆進來,到秦氏那裏請了安,出來低聲向如瑾道:“小彭氏的事,姑娘可知道了?”
“知道了。”如瑾點頭,別的不提,隻問,“父親打算怎麽處置,姨娘聽到消息沒?”
賀姨娘臉上有不忍的神色:“侯爺讓拖出去找地方埋了,不許發喪,連裝裹也不許,現下已經拉出去了。”
如瑾聽了,默了一會,片刻道:“雖是小彭氏她自己罪有應得,父親之涼薄卻也讓人意外。”說完卻又自己笑自己,“有什麽意外的,從母親之事上也能看出來了,正室如此,何況一個婢子,日常再寵也不過那麽回事。”
又想起留在青州關禁閉的劉姨娘,以及草草訂親的五妹藍如琳,雖則劉姨娘事情首尾都是如瑾自己做下的,但藍澤當日的處置也讓她感歎過。今日小彭氏一事上,藍澤所為與之前如出一轍。
賀姨娘有些愧意,低聲道,“昨夜外頭有人來請我去說情,我一時念著小彭氏的惡,就沒答應,心裏還叫好,覺得解氣……誰知一早起來人就沒了,她怎麽這樣大的氣性,當丫鬟的挨個打有什麽,偏她總以為自己身份不同,這樣想不開。”
如瑾明白她心情,平日再怎麽咬牙恨著,也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摩擦,談不上生死大仇,如今人家命都沒了,恨也就跟著消了,何況當時小彭氏挨打的時候著人進來求過情,恐怕此時賀姨娘會覺著是自己見死不救害了人家。
如瑾就勸道:“姨娘不必自責,父親盛怒之下,您當時就是去了也無濟於事,小彭氏之死與您無關的。”
賀姨娘隻是悔愧不已,連連感歎了一會,如瑾見勸不過來,便將話題移開,“姨娘,明日就是中秋了,過節的東西置辦齊全沒有,我照顧母親騰不開身,家裏瑣事都壓在您身上。”
賀姨娘這才收了情緒,忙道:“已經備好了,不過是些瓜果月餅,酒席已在外麵酒樓訂了一桌,再加上咱們廚房自己的東西,全都夠了。”
如瑾笑道:“這節過得倉促,出門在外一時也顧不得了。”
連日來家中事多,上上下下哪有過節的心情,從老太太開始這個病那個傷的,大半都不好,藍澤和秦氏又幾日沒見麵,還不知道這節要怎麽過,底下人也都不敢將喜氣帶在臉上。更有那在路途上因為遇匪失了家人或同伴的,見中秋團圓節日來了,心裏難過還來不及,誰耐煩過節。
是以到了中秋這日,一直到下午時分整個藍家都沒有過節的氣氛,直到快晚飯時候了,外頭酒樓送了席麵進來,丫鬟們忙碌著開始擺桌上菜,這才活泛了些。
因著過節,又沒有真撕破臉,為著麵子的事情,秦氏也叫人去東院叫了藍泯父女三人過來一起吃團圓飯。在老太太的堂屋裏擺的酒席,藍泯幾人都到了,藍澤才施施然晚來,進屋朝老太太和藍泯說了兩句話,也不理會秦氏。如瑾不願意理他,藍如琦向來不說話,一時氣氛有些僵,連不是很清醒的藍老太太都注意到了。
“怎麽了,一家子過節,你們侯爺又得了恩賞,怎地一個個都沒個笑臉?”
二老爺藍泯笑道:“母親眼花了吧,大夥可都喜氣擺在臉上呢,怕您罵咱們得意忘形才不敢笑出來。”
老太太笑罵了他一句,又去看藍澤,藍澤隻好也擺了笑容出來,“母親快請上座,咱們全家在京裏過節是喜事,您得多吃些。”
藍老太太受了驚之後頭腦不靈光,聽了兒子的話就消了心中疑慮,高高興興到桌前坐了,於是眾人各自落座。因是團圓家宴,平日不入席的董賀兩個姨娘也在屋裏,各自伺候在藍澤和秦氏身邊。
過節喜慶,藍府的習慣是撤了日常規矩,不再講究食不能言,而要大家夥吃吃喝喝的玩笑才熱鬧。秦氏有孕身子弱,不能說話太多傷了元氣,藍老太太也不去勉強她,隻跟兩個兒子樂嗬說話。藍泯自然是奉承話順口就來,藍澤心裏再不痛快也講究孝道為先,亦是說些好聽話討母親的歡喜,夾著藍琅偶爾湊趣幾句,一時祖孫三代倒也其樂融融。
於是就顯出幾個姑娘的沉默來。藍如琦這種場合慣是埋頭吃飯,藍如璿含著笑,眼睛不時往眾人身上瞟,尤其在藍澤和秦氏身上停留最多。如瑾看她幾眼,知道她在幸災樂禍,不屑與之計較,自是服侍秦氏用飯。
“三妹妹,前幾日伯母胎兒凶險,不知是怎麽恢複的?那日我要去幫手被你攔了,心中十分掛念。”藍如璿忽然笑吟吟開了口。
她一出聲,正跟老太太說話的藍澤臉色就是一暗,顯是被她提醒了尷尬處,不免朝秦氏剜了一眼。秦氏默不作聲喝粥,似是沒聽見也沒看見。
如瑾不去看藍如璿,卻朝董姨娘瞟了一眼,將董姨娘嚇得一個激靈,忙低頭下去給藍澤布菜。如瑾這才收回目光,拿了麵前一塊製成花瓣形狀的玫瑰月餅,笑道:“勞煩大姐姐惦記。”別的什麽也沒說,將月餅掰了一塊放到秦氏碟子裏。
藍如璿含笑說道:“妹妹別客氣,一家人原該互相惦記著。妹妹脖子上的傷可還疼麽?利刃危險,妹妹以後可別亂動那些東西,更不該往自己脖子上比劃。”
秦氏麵露驚疑,轉目去看女兒。如瑾連忙朝母親一笑,搖了搖頭,低聲道,“都是小事,回去再和您細說。”
藍如璿詫異:“怎麽,看伯母這神色竟還不知道麽?哦,也難怪,那晚聽說您是昏迷著。”
如瑾朝上看了看,見老太太正和藍泯說著什麽,沒注意到這邊,父親藍澤倒是支著耳朵聽著,便道:“大姐姐提那些事做什麽,小心祖母聽見擔心,原本一點小事,姐姐何至於大驚小怪。”
藍澤立刻接口:“你們姐妹別顧著說話,多吃點。”神色之嚴厲跟言語裏的關切毫不搭調。
藍如璿一看他臉色,立時笑道:“多謝伯父關心。”然後不敢再提那晚的事。
秦氏看看她,沒多問什麽,低頭吃了幾口粥,站起來朝老太太道:“媳婦有些累,暫且不能相陪了,您老人家多多用些飯食。”
老太太知道她體弱有孕,也不留,揮手讓她下去。秦氏便離座告辭,如瑾扶了母親送她回房,臨出門時轉頭看了一眼董姨娘,無聲自去。
董姨娘就朝要跟著走的賀姨娘道:“妹妹來伺候侯爺,我許久不在太太跟前了,今日過節,且去盡盡本分。”
藍澤微微皺眉:“都去,這裏不用你們。”
賀姨娘知道他懶怠看見自己,並不敢留下,於是和董姨娘全都退了出去,到後院秦氏那邊。秦氏剛進屋,正拉著如瑾在那裏說話,一見兩人過來也就住了口,隨意敷衍幾句,剛要將人打發了,如瑾道:“賀姨娘且來照顧母親,我去外頭看看供神的月餅是否妥當。”說著出了屋子。
董姨娘在秦氏跟前站了一會,也賠笑道:“我去給姑娘幫手。”秦氏微有納罕,卻也沒有多問和阻攔,任由她去了。
如瑾在院中吩咐小丫鬟擺供桌供品,青州一帶流傳的習俗,中秋節要供奉過路神靈享用香火瓜果。習俗如此,是以到了這一天不管家裏有沒有人信神,信的是哪路神,統統都要在月亮底下設香案擺供品。
董姨娘過去的時候,一切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如瑾朝她笑笑:“姨娘且隨我一邊說會話。”便將她帶進了西間後閣,由丫鬟在外守著。
“姨娘辛苦。”一進門,如瑾就在椅上坐下,率先開口。
因了過節,屋中各處都點著燈火,平日昏暗的後閣也掌著兩盞燈台,燈油裏摻了香屑,燃燒時有淡淡的香味散發。董姨娘感覺比上次進來好了許多,不再覺得這裏壓抑憋悶,可是一看到如瑾的笑臉,她的心還是提了起來。
“姑娘哪裏話,都是我分內該做的。”她賠笑。
如瑾抬手請她坐,親手持了簽子將燈芯撥亮幾分,隨口道:“姨娘分內的事有點太多了罷,殺人也是分內?”
董姨娘一凜:“姑娘……姑娘說什麽。”
“姨娘不用瞞我什麽,您也瞞不住。”如瑾將燈簽子扔到桌上,“小彭氏那樣的人怎會自己尋死,怕是一心等著翻身再起報仇呢,她不舍也不敢殺了自個。”
“她是被侯爺打狠了,覺著沒臉見人……”
“姨娘當我是傻子麽?下次再偽造人家投繯的時候,莫忘記把勒殺痕跡與繩子勒痕重合在一起,否則屍體脖子上兩道勒痕可要引人懷疑。”如瑾輕輕說出何剛後來告訴她的話。何剛在外院經常幹些苦活,抬屍首這種別人不願做的差事自然落到了他頭上。
董姨娘臉色大變,嘴唇有點哆嗦:“姑娘不、不是我。”
“行了,人都沒了,是不是你有什麽要緊,我不會給你捅出去。”如瑾擺手止住她,又道,“隻是五日期限已至,你答應我的事可還差了一樣。”
“姑娘……實在是東院那邊我插不進手,不好行事啊!”
“姨娘這麽大本事,處置小彭氏做得巧妙隱蔽,一舉功成,還有什麽為難的。”
董姨娘都快哭了:“姑娘您知道,大姑娘和二太太一個性子,都是精明謹慎得很,她跟前我沒有能接近的人,也找不到機會。”
“姨娘日常不言不語,對人心揣摩得倒是很透。”如瑾懶得跟她廢話,隻道,“品露家裏有個妹妹叫小露的,也跟著在京裏,姨娘不妨去結交一下,是否能成,全看姨娘本事。”
董姨娘愣了愣,立刻有了喜氣在臉上,忙道:“多謝姑娘指點,我這就想法子去。”
如瑾笑笑:“姨娘似乎很高興的樣子。”
“沒……都是聽從姑娘吩咐。”
“我可沒吩咐你勒死活人。”如瑾收了笑,揮手讓她出去了。
董姨娘輕手輕腳退出來,又到秦氏那邊奉承了幾句才敢離開。一時孫媽媽到如瑾跟前低聲,“小彭氏那事真是她幹的?”
如瑾微微點頭,孫媽媽不禁驚異,“好狠,好大膽子。”
如瑾冷冷一哂:“是夠膽大的,正常人誰敢親手殺人,還是活活勒死。”這種死法雖然是小彭氏遭的,但如瑾心中總是因了前世留有陰影,感到十分不快。“待到事後,董姨娘此人再不能留,這樣陰毒又大膽的東西,日後必成大患。”
孫媽媽也是連連點頭,“她差點殺了太太腹中的孩子,絕對不能再給她下手的機會,為了三少爺她不知道還要做出什麽。”
月過中天,清輝瀉地,將屋中燈火都映得失色了。如瑾整了整衣衫,去秦氏跟前說了一聲,自帶人來到院中。夜裏天轉涼,秦氏不能出來受涼,隻披了衣服在屋裏隔窗看著。
丫鬟端來灑了香花瓣的水,如瑾淨手畢,撚起三炷香點了,朝半空稱誦跪拜,給過往神明敬香。上好的老檀線香煙氣嫋嫋,隨風逐月而上,似與碧空幾道薄雲連在一起。如瑾朝虛空拜了幾拜,將線香插在鎏金蟾宮三爪爐上,帶了一種丫鬟婆子俯身跪下,合掌默祝。
院子裏靜靜的,隱約隨風傳來別人家裏團聚歡笑之聲,兼有絲竹,更襯得藍府支離失和。如瑾原本不信神佛,然而親身經了重生之事,隱約對冥冥中看不見的力量也有了感喟和敬畏之心,更兼連日家中事多紛亂,此時跪在蒲團上,就真的期盼著空中會有神靈過路,能聽見她心中無聲的祈祝。
“願骨肉親人歲歲安康,逢凶化吉,不為小人所擾。願家族祥和,平安長樂,不為朝堂風雲波及。更願母親與胎兒安好,待來年誕下嬰孩,母子俱都康健喜樂。”
三聲默祝完畢,如瑾俯身叩首,由丫鬟攙了起來。
仰頭看時,皓月當空,纖雲四卷,秋之夜空澄碧如洗,灩灩長天遼闊而高遠,再低了頭,就隻能看見狹窄半舊的小小院落,似是一座囚籠,將如水月光全都鎖在了死氣沉沉的庭院裏。
檀香氣味夾著長案之上瓜果香甜,鑽進鼻中,甜軟沉溺。如瑾深深吸了一口,伴著秋夜裏微涼的空氣,卷進胸腹之中,再將心口憋悶的濁氣呼出來。
“好了,你們散去自己玩耍,今夜過節,各屋裏留人照看燈火,其餘不必當值了。”如瑾吩咐下去,一眾丫鬟婆子都是道謝,各自散去。
如瑾回到秦氏房中,笑著扶了母親在床上坐了,“您還沒恢複好,別累著,早點歇了吧。”
秦氏笑問:“你方才祝禱的是什麽?”
“請神明保佑一家平安。”
秦氏便道:“猜著你也是求這個。我方才站在窗下,也對著香案求了一求。”
“母親求的是什麽?”如瑾笑問,又道,“我猜一定是保佑小家夥健康平安。”她將手放在母親腹上。
秦氏笑著握住女兒的手,搖頭道:“不隻這個,我還跟過路的神佛請求,保佑我家瑾兒日後嫁個好人家。”
“母親……”如瑾赧然。
秦氏愛憐地摟住她,接著說,“嫁個好人家,不一定要大富大貴,甚是沒有爵位、官職都是不要緊的,最重要是公婆夫君能對你好,知冷知熱,關懷體貼。”
如瑾聽了,心中微微酸楚。母親這樣的話她又何嚐不知從何而來,全是因為父親傷透了她的心,才使她有這樣的感慨。如瑾伸手抱了母親,伏在她肩頭低聲道:“您放心,女兒日後會過得好,您也會過得好。”
月光透了窗紙,將欞格的花紋照了影子在地上,因為秦氏先前讓人熄掉了幾盞燈,隻留了一盞在床邊,窗外的月光就顯得越發明亮。如瑾默默瞅著地上的月影,耳中聽得秦氏說道:“這幾日家中的事情,你瞞著我,我也能猜出大概。你父親是不頂用的,我們指望不上他,母親身邊隻有你一個女兒,你要好好愛惜自己。”
秦氏伸手,輕輕觸碰如瑾脖子上包裹的白紗,眼裏有痛惜和自責的神色。如瑾忙直了身子,將母親的手拿開,搖頭笑笑:“您別擔心,一點都不疼,再過兩日就該拆了這勞什子的。淩先生給了一個治外傷的脂膏方子,塗上去也不會留疤痕。”
秦氏歎了口氣,“淩先生那人是個好的,早日在青州出了那樣的事,他如今還能上心幫我們。”
母女兩個說著話,院子裏些微有些腳步聲和人聲,過了一會又消失了,如瑾叫了丫鬟進來問,丫鬟小心翼翼稟告說:“侯爺回來了,在董姨娘房裏歇下。”說完偷偷瞄了一眼秦氏。
秦氏隻是點點頭,就遣退了丫鬟,再也沒說什麽。如瑾岔開話題,跟著母親聊了一會別的,勸著母親早些更衣歇了,才帶人回去自己房中就寢。
到得房中盥洗完畢,已是亥正時分,如瑾讓人滅了燈燭,自己靠坐在床上看月色。夜裏有些涼,於是月亮照進屋裏也帶了涼意,冷清清的,如瑾卻是看著喜歡,隻覺這清光幹淨澄澈,看著看著,連日來心中憋悶竟似漸漸散了,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待到晨光透過明窗,又是一個好天氣。如瑾昨夜睡得沉一些,醒來精神好,心緒寧靜,未曾叫丫鬟進來服侍,先在床頭坐了一會,隨手拿了小幾上的書冊閑翻。
是本前人遊記,載些山河民風之類,如瑾煩悶時拿來消遣的。翻了幾頁,卻有一張紙從書裏掉出來。如瑾拿起來看,見是一首詩。
人道秋中明月好,百尺樓台水接天,鬆排山麵千重翠,一杯相屬君當歌。
各處拆了句子組聯成詩,讀起來倒也通順。如瑾看著龍飛鳳舞的滿紙草書,隻覺奇異。遊記她昨日還曾翻過一次,卻沒有這張紙在裏頭的,想是突然加了進去,這陌生字跡一看就是男子手書,驟然出現在她床邊經常翻看的書裏……
如瑾頓時歇了欣賞詩句和字體的心思,揚聲叫了碧桃進來。“昨日誰看屋子的?”
“青蘋和寒芳……”碧桃一看如瑾臉色,嚇了一跳。
“叫青蘋來。”對於寒芳如瑾還不能完全信任。
青蘋進了屋,一臉疑惑的看了看如瑾手中的紙和書,愕然道:“昨日沒有旁人進姑娘的房間,奴婢一直在院裏吩咐小丫鬟做事,再不就在堂屋做針線,這……”
因了以前有四方亭花箋一事,如瑾哪能不上心,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紙張,隻是普通宣紙,未得上次花箋做得那樣精細,且詩句也不是什麽冶豔詞賦,卻是奇怪得緊。心中疑惑,不敢怠慢,吩咐碧桃青蘋今日不要做別的,就將屋裏屋外全都翻檢一遍,看看還有什麽可疑東西。
碧桃趕緊動手,青蘋這邊伺候如瑾起床。如瑾又看了一眼那紙,命青蘋點了燈火,放在燈上燒了。
……
後院董姨娘房裏,藍澤也是剛剛醒來,因為身上有傷又染了風寒,昨夜還陪著老太太喝了兩杯酒,這一晚睡得就不好,早晨起來暈暈乎乎的,直到董姨娘伺候著他梳洗完畢,他坐在床邊還是昏沉著。
“侯爺可是身上難受,妾身給您揉揉額頭可好?”董姨娘上前。
藍澤這才算是抬眼看了看她,卻是愣住,“你臉色怎地這麽不好?”
董姨娘撫了一下臉頰,知道自己眼下有烏青,勉強笑道:“是昨夜沒睡好。”覷著藍澤臉色,又小心添了一句,“……夢見彭妹妹。”
藍澤眉頭一擰:“提她作甚。”
“侯爺息怒,是妾身失言了。”董姨娘告罪,又低聲歎氣,“其實她也是命苦,自己生不下孩子,難免對旁人有怨氣。當年大彭氏落胎的時候她也說過一些尖酸話,她對師姐尚且如此,何況是妾身這個和她不親厚的。”
藍澤卻不想她突然提起舊人,順著她的話想起記憶中塵封許久的那個嬌媚女子來,不禁問道:“怎麽,暖玉跟她師姐不是很好麽,當年還為此哭了許多日。”
“表麵功夫罷了,私下裏她是什麽樣的人,侯爺如今還不知道麽。”董姨娘道,“妾身自來不受人看重,底下婆子丫鬟嚼舌頭也不刻意避開妾身,彭妹妹當年曾經說過許多怨毒話,妾身還是有次去東府給二太太送東西,偶然聽那裏婆子閑磕牙知道的……罷了,這些舊事不提也罷,總之彭妹妹已經不在,以後妾身再不提她,免得惹侯爺生氣。”
她輕輕給藍澤揉著頭皮,藍澤頭腦漸漸清明些,漸漸從她的話裏品出一些不對勁的東西,前後聯想,越想越覺不踏實。“你方才說什麽?暖玉私底下說的話,東府的奴才卻知道?”
“嗯?”董姨娘一臉懵懂,“是,妾身是聽東府奴才說的……咱們西府裏好像沒聽見什麽,許是妾身誤打誤撞罷了。”
藍澤沉默著不說話了,董姨娘垂了眼睛,專心致誌給他舒緩筋骨,揉完了頭又開始揉背,小心避開他的傷處,將藍澤伺候得感覺舒服許多。
簾外石竹稟報早起的點心備好了,董姨娘就吩咐:“你進來,去窗下鬥櫃裏將那副新筷子拿出來給侯爺用,就是刻著山水畫的那副。”
石竹應聲進屋,開了鬥櫃,還沒找筷子就連忙又將櫃門關上。“做什麽?”董姨娘問。
“姨娘……這櫃裏不知什麽東西,一股黴味,別熏著侯爺。”
董姨娘連忙上前,打開櫃子看看,猛然醒悟:“呀,是盒子裏的糕點壞了,我糊塗,把糕點放裏頭忘記拿出來,這麽些天都捂黴了。”
說著從櫃裏掏出一個半月形鏤雕桃花小盒來,打開蓋子,裏頭花瓣形狀的小點心長了黴斑。董姨娘扔給石竹:“快去倒掉,將盒子好好清洗一遍,這還是太太胎漏那日做的點心,許多天了。”
石竹抱著盒子出去,董姨娘回頭跟藍澤賠笑:“那點心侯爺當天吃了好幾塊呢,太太也吃了,都說香甜,原是彭妹妹特意給的糖粉加了進去……”說著連忙停住,捂住了嘴,“看我,又提她……”
藍澤卻立刻沉了臉:“你說什麽?”揚聲叫石竹回來,“將那點心放下,不許動,等我回來處置。”
說罷早起點心也沒吃,直接去前頭給老太太請安去了。石竹瞅著那堆發黴的點心蹙眉頭:“姨娘這……怪熏人的,真就放這裏不動?”
董姨娘抓了一把散香仍在爐裏點上,蓋過黴餅的氣味,冷冷抿了嘴,“自然是不動。”
石竹看她神色,不敢多問,輕輕退出去了。
……
“姑娘,裏裏外外都翻了,什麽東西都沒多也沒少。”下午的時候,碧桃等人把如瑾房中搜檢一遍,連帶著孫媽媽那裏都背著秦氏將房中查了一次,俱都無事。
如瑾不禁疑惑,書裏不可能憑空出來一張紙,定是有人放進去的,可這人是誰,什麽時候做的,她身邊這些人全都懵懂不知,查又查不出別的線索,怎不讓人心驚。
“以後無論是誰留下看屋子,都警醒著點,一隻蒼蠅也別讓飛進來。”最終她隻得這樣吩咐,防備日後。
丫鬟們都凜然應了,一時有蔻兒進來通報消息:“姑娘,青州回來人了。”
------題外話------
謝謝童心看世界和沈心舞兩位送來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