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林嬤嬤得令進了屋。太夫人正色道:“林嬤嬤,你傳我的令下去,從今日起,府裏一律不準對主子說三道四,若是被發現定然嚴懲不貸。另外,如果還有人膽敢說出五夫人和五姑娘命帶不詳的話,無論是誰,當事人立即杖斃扔進亂葬崗,其家人年邁的老人關進瘋人塔,年輕的壯丁送去礦山做苦工,花容月貌的丫頭就賣進青樓。”
太夫人的臉色是一片狠絕,雲曦立時明白了她的用意。既然沒有辦法將幕後之人連根拔起,那就斬斷她的左膀右臂。既然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府裏人多口雜製造流言,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麽太夫人如今這麽做就是徹底切斷這個途徑。因一人多言而全家獲罪的懲罰雖然比較殘忍,卻能有效製止眾人多嘴多言,讓有心之人難以利用這些悠悠眾口。
林嬤嬤走後,太夫人轉向雲曦,再一次說道:“五丫頭,這事就到此為止吧。”
雲曦微微一愣,認命似的垂下螓首:“祖母,雲曦明白了。”雖然嘴上說得肯定,但雲曦心裏卻十分迷惘。按她自己的意願,她是十分想追查出幕後黑手,並將其連根拔起,以解除後患。但太夫人今日對自己曉以大義,言之鑿鑿,若是自己心口不一偷偷調查,恐會惹她不愉快。太夫人把蕭府的名聲和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要是雲曦仍然一意孤行,就算她如今對雲曦寵愛有加,但為了大局著想,她也會舍棄這個孫女。看來這事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隻是雲曦雖然不能揭穿事實,但也不容許那人三番兩次地在在自己身後放暗箭,故而今後定要小心防範。不給人可趁之機。
就在雲曦盤算著如何防範劉姨奶奶的下一個陰謀的時候,從不坐以待斃的太夫人早已主動出擊了。在深宅大院裏沉浮大半輩子的太夫人,自然不會相信一個二等丫鬟會有如此能耐謀劃出如此縝密的計劃,故而她對雲曦的推測是十分讚同的。在下令封住眾人之口的同時,太夫人決定為悠閑自在的劉姨奶奶找點事做。她托媒婆在京城及周邊的縣城為六姑娘找了好幾戶人家,並透過太老爺把這些人家的身家背景送到了劉姨奶奶的手上。去歲劉姨奶奶說服太老爺把漠園兩個丫頭的親事扛到自己身上,那麽今日太夫人就將計就計,讓劉姨奶奶為六姑娘的親事煩惱去,省得她空閑得整日隻想著如何陷害別人。
說起來這四夫人乃是劉姨奶奶娘家堂哥的女兒,當年四爺說親的時候。她使出渾身解數令太老爺推了京城裏的很多姑娘,硬是將如今的四夫人娶進門。劉姨奶奶對這個侄女甚是寵愛,自進門後處處包庇偏袒。才造就了如今的目中無人,連四爺也要敬她三分。而六姑娘又被四夫人視為命根子,劉姨奶奶也當她如珠如寶。當日二姑娘出嫁時,劉姨奶奶就歡喜地賞賜了很多珠寶首飾,這次論及六姑娘的婚事。盡管她對太夫人的用意有所懷疑,但事關六姑娘的終身幸福,她必會謹慎萬分,細細挑選。果不其然,沒過幾日,劉姨奶奶專程請了四夫人去沃園。想必就是為了商討六姑娘的親事。
然而,精明的太夫人絕不會給人以喘息的機會。正當劉姨奶奶和四夫人緊鑼密鼓地張羅六姑娘的婚事的時候,太夫人已經開始布置下一步計劃。
蕭府的庭院景色可算是京城大戶人家之中的一絕。府裏每個院子的草木布置都不盡相同,卻都有自己的風格。淮園芙蓉吐豔,傲視群芳;流園冷菊沁鼻,翠竹映牆;漠園茶花爭豔,假山環繞;池園文竹夾道。與紅豔的芍藥相互掩映;而清園如雪的梨花則更是豔驚京城。每年的三四月間,大片的梨花盛開在枝頭。猶如潔白的雲彩飄落人間。
如今正是清園的梨花盛開的時候,許久未曾宴客的太夫人一反常態,竟然主動寫了請帖邀請京城的名門夫人和姑娘,其中就包括她交給劉姨奶奶的那幾戶人家的當家夫人。
眼見六姑娘年歲漸大,卻沒有好人家上門提親,四夫人甚是焦急,前次在沃園與劉姨奶奶商量了一番,暫時鎖定了京城的兩戶人家。這次太夫人宴客,四夫人得知這兩戶人家的夫人都被邀請了,便拉著六姑娘過來清園探探情況。豈知六姑娘原本就不滿意劉姨奶奶和四夫人挑的人家,如今又被四夫人強硬地拉來清園讓別人從頭看到腳,心裏早已窩了一肚子的氣。六姑娘可不是個能夠隱忍的主,受不了四夫人一再使眼色讓她與那兩位夫人攀談,一出口便令眾人頓生厭惡。
“祖母院子裏的梨花果真是潔白勝雪,幽香撲鼻,難怪眾位夫人、姑娘紛紛過府觀賞。”六姑娘眼睛斜視著眼前的梨樹,語氣甚是傲慢。
席上的眾人原本談笑融洽,聽到這話皆是一僵,麵上都顯露出幾分不豫之色。早前風聞這蕭府的六姑娘不知禮數,傲慢無禮,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雲曦默默地垂下眼,心裏暗歎六姑娘的沒腦子。她無知地以為整個世界都是圍繞著她一個人轉的,說話行事總是任性妄為。殊不知這些夫人肯親自前來蕭府赴宴,看中的不過是太夫人的麵子,又豈會稀罕這幾棵尋常的梨樹。
太夫人冷冷地瞥了六姑娘一眼,微鎖眉頭,又朝雲曦使了個眼色。雲曦點頭會意,對著眾人盈盈一笑,道:“果真是人襯花來花映人,祖母院裏的梨花年年開,我卻覺得今日這院裏的景色最是迷人,原來是因為眾位的到來令這滿樹的梨花都有了危機感,爭著要展現自己的風姿呢。”
好話誰都喜歡聽,雲曦的這些話雖然有些誇張,卻說到了這群名門貴婦的心坎裏。眾人紛紛笑語附和,暗歎這五姑娘果真是嫡係的姑娘,說話就是比那些庶支的姑娘中聽。
雲曦見狀,故意腆著臉對太夫人討好道:“祖母,趁著今日大夥兒高興,不如把您珍藏多年的梨花釀拿出來給咱們嚐嚐吧。上次雲曦有幸喝了一口,真是齒頰留香。”這所謂的梨花釀不過是太夫人著人采了當年的新鮮梨花瓣釀造而成的,並不是什麽珍貴的佳釀,味道香甜倒是挺適合女兒家的口味。雲曦如此說隻是想搞個噱頭,以緩和席上的氣氛罷了。
太夫人寵溺地睨了雲曦一眼,笑道:“你這個小饞貓,倒惦記上我的梨花釀來了,也罷,就拿出來給大家嚐嚐,都是自家釀的粗酒,還請眾位不要嫌棄。”
太夫人對雲曦的應對十分滿意,她今日做如此安排就是要讓雲曦和六姑娘在眾人麵前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方麵可以把六姑娘性子惡劣的名聲傳出蕭府,讓劉姨奶奶為她張羅的親事受阻;另一方麵也襯托出雲曦的端莊有禮,以便於今後的說親。
正如太夫人所預料的那樣,六姑娘見眾人對雲曦讚不絕口,心裏愈加憤憤不平,話裏話外都有嘲諷雲曦之意。隻是眾人原本就對她印象不佳,如此一來就愈加不待見她,對她所說的話幾乎充耳不聞。
高門大戶的夫人姑娘們其實並不比市井小民高尚多少,她們也喜歡在空閑之時嚼嚼舌頭,說說八卦。於是沒過多久,關於蕭府六姑娘性子惡劣,傲慢無禮的傳言在京城的上流圈裏廣為流傳,連朝堂之上的男人們也略有耳聞。
太老爺一聽到這些傳言大為光火,回府稍稍打聽,得知事情源於前些日子太夫人的宴會,便氣衝衝地到清園興師問罪來了。一進門,太老爺的口氣就十分衝:“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外麵到處都是說六丫頭任性無禮的傳言,你怎麽能讓這些汙言穢語流傳出去?”
太夫人像是早已料到太老爺會有這番言辭,一點也不為所動,保持著對他一貫的冷漠態度,道:“六丫頭的性子,你這個做祖父的比我這個有名無實的祖母更清楚。一聽說清園辦了個梨花宴,她便過來湊熱鬧,那我總不好把她趕出去吧。”話到這兒,太夫人狀似無意地停了一下,接著悠悠說道:“哪知道六丫頭竟如此不知道進退,一開口便得罪了所有人,要不是五丫頭急中生智,替她圓了話,恐怕咱們蕭家名聲都要被她給毀了。”
憶起六姑娘的火爆個性,太老爺一時語塞,說不出任何反駁的話。半晌,才找到質問的太夫人的地方:“你既然早已知道六丫頭不知規矩,就應該好好管教她,怎麽還仍由她肆意妄為,在外人麵前丟盡臉麵?”
聞言,太夫人不言不語,隻是默默地走至桌旁擺弄起桌上的茶杯,良久才幽幽地瞥了太老爺一眼,看得太老爺竟然手足無措起來。
太夫人的臉色是一片狠絕,雲曦立時明白了她的用意。既然沒有辦法將幕後之人連根拔起,那就斬斷她的左膀右臂。既然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府裏人多口雜製造流言,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麽太夫人如今這麽做就是徹底切斷這個途徑。因一人多言而全家獲罪的懲罰雖然比較殘忍,卻能有效製止眾人多嘴多言,讓有心之人難以利用這些悠悠眾口。
林嬤嬤走後,太夫人轉向雲曦,再一次說道:“五丫頭,這事就到此為止吧。”
雲曦微微一愣,認命似的垂下螓首:“祖母,雲曦明白了。”雖然嘴上說得肯定,但雲曦心裏卻十分迷惘。按她自己的意願,她是十分想追查出幕後黑手,並將其連根拔起,以解除後患。但太夫人今日對自己曉以大義,言之鑿鑿,若是自己心口不一偷偷調查,恐會惹她不愉快。太夫人把蕭府的名聲和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要是雲曦仍然一意孤行,就算她如今對雲曦寵愛有加,但為了大局著想,她也會舍棄這個孫女。看來這事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隻是雲曦雖然不能揭穿事實,但也不容許那人三番兩次地在在自己身後放暗箭,故而今後定要小心防範。不給人可趁之機。
就在雲曦盤算著如何防範劉姨奶奶的下一個陰謀的時候,從不坐以待斃的太夫人早已主動出擊了。在深宅大院裏沉浮大半輩子的太夫人,自然不會相信一個二等丫鬟會有如此能耐謀劃出如此縝密的計劃,故而她對雲曦的推測是十分讚同的。在下令封住眾人之口的同時,太夫人決定為悠閑自在的劉姨奶奶找點事做。她托媒婆在京城及周邊的縣城為六姑娘找了好幾戶人家,並透過太老爺把這些人家的身家背景送到了劉姨奶奶的手上。去歲劉姨奶奶說服太老爺把漠園兩個丫頭的親事扛到自己身上,那麽今日太夫人就將計就計,讓劉姨奶奶為六姑娘的親事煩惱去,省得她空閑得整日隻想著如何陷害別人。
說起來這四夫人乃是劉姨奶奶娘家堂哥的女兒,當年四爺說親的時候。她使出渾身解數令太老爺推了京城裏的很多姑娘,硬是將如今的四夫人娶進門。劉姨奶奶對這個侄女甚是寵愛,自進門後處處包庇偏袒。才造就了如今的目中無人,連四爺也要敬她三分。而六姑娘又被四夫人視為命根子,劉姨奶奶也當她如珠如寶。當日二姑娘出嫁時,劉姨奶奶就歡喜地賞賜了很多珠寶首飾,這次論及六姑娘的婚事。盡管她對太夫人的用意有所懷疑,但事關六姑娘的終身幸福,她必會謹慎萬分,細細挑選。果不其然,沒過幾日,劉姨奶奶專程請了四夫人去沃園。想必就是為了商討六姑娘的親事。
然而,精明的太夫人絕不會給人以喘息的機會。正當劉姨奶奶和四夫人緊鑼密鼓地張羅六姑娘的婚事的時候,太夫人已經開始布置下一步計劃。
蕭府的庭院景色可算是京城大戶人家之中的一絕。府裏每個院子的草木布置都不盡相同,卻都有自己的風格。淮園芙蓉吐豔,傲視群芳;流園冷菊沁鼻,翠竹映牆;漠園茶花爭豔,假山環繞;池園文竹夾道。與紅豔的芍藥相互掩映;而清園如雪的梨花則更是豔驚京城。每年的三四月間,大片的梨花盛開在枝頭。猶如潔白的雲彩飄落人間。
如今正是清園的梨花盛開的時候,許久未曾宴客的太夫人一反常態,竟然主動寫了請帖邀請京城的名門夫人和姑娘,其中就包括她交給劉姨奶奶的那幾戶人家的當家夫人。
眼見六姑娘年歲漸大,卻沒有好人家上門提親,四夫人甚是焦急,前次在沃園與劉姨奶奶商量了一番,暫時鎖定了京城的兩戶人家。這次太夫人宴客,四夫人得知這兩戶人家的夫人都被邀請了,便拉著六姑娘過來清園探探情況。豈知六姑娘原本就不滿意劉姨奶奶和四夫人挑的人家,如今又被四夫人強硬地拉來清園讓別人從頭看到腳,心裏早已窩了一肚子的氣。六姑娘可不是個能夠隱忍的主,受不了四夫人一再使眼色讓她與那兩位夫人攀談,一出口便令眾人頓生厭惡。
“祖母院子裏的梨花果真是潔白勝雪,幽香撲鼻,難怪眾位夫人、姑娘紛紛過府觀賞。”六姑娘眼睛斜視著眼前的梨樹,語氣甚是傲慢。
席上的眾人原本談笑融洽,聽到這話皆是一僵,麵上都顯露出幾分不豫之色。早前風聞這蕭府的六姑娘不知禮數,傲慢無禮,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雲曦默默地垂下眼,心裏暗歎六姑娘的沒腦子。她無知地以為整個世界都是圍繞著她一個人轉的,說話行事總是任性妄為。殊不知這些夫人肯親自前來蕭府赴宴,看中的不過是太夫人的麵子,又豈會稀罕這幾棵尋常的梨樹。
太夫人冷冷地瞥了六姑娘一眼,微鎖眉頭,又朝雲曦使了個眼色。雲曦點頭會意,對著眾人盈盈一笑,道:“果真是人襯花來花映人,祖母院裏的梨花年年開,我卻覺得今日這院裏的景色最是迷人,原來是因為眾位的到來令這滿樹的梨花都有了危機感,爭著要展現自己的風姿呢。”
好話誰都喜歡聽,雲曦的這些話雖然有些誇張,卻說到了這群名門貴婦的心坎裏。眾人紛紛笑語附和,暗歎這五姑娘果真是嫡係的姑娘,說話就是比那些庶支的姑娘中聽。
雲曦見狀,故意腆著臉對太夫人討好道:“祖母,趁著今日大夥兒高興,不如把您珍藏多年的梨花釀拿出來給咱們嚐嚐吧。上次雲曦有幸喝了一口,真是齒頰留香。”這所謂的梨花釀不過是太夫人著人采了當年的新鮮梨花瓣釀造而成的,並不是什麽珍貴的佳釀,味道香甜倒是挺適合女兒家的口味。雲曦如此說隻是想搞個噱頭,以緩和席上的氣氛罷了。
太夫人寵溺地睨了雲曦一眼,笑道:“你這個小饞貓,倒惦記上我的梨花釀來了,也罷,就拿出來給大家嚐嚐,都是自家釀的粗酒,還請眾位不要嫌棄。”
太夫人對雲曦的應對十分滿意,她今日做如此安排就是要讓雲曦和六姑娘在眾人麵前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方麵可以把六姑娘性子惡劣的名聲傳出蕭府,讓劉姨奶奶為她張羅的親事受阻;另一方麵也襯托出雲曦的端莊有禮,以便於今後的說親。
正如太夫人所預料的那樣,六姑娘見眾人對雲曦讚不絕口,心裏愈加憤憤不平,話裏話外都有嘲諷雲曦之意。隻是眾人原本就對她印象不佳,如此一來就愈加不待見她,對她所說的話幾乎充耳不聞。
高門大戶的夫人姑娘們其實並不比市井小民高尚多少,她們也喜歡在空閑之時嚼嚼舌頭,說說八卦。於是沒過多久,關於蕭府六姑娘性子惡劣,傲慢無禮的傳言在京城的上流圈裏廣為流傳,連朝堂之上的男人們也略有耳聞。
太老爺一聽到這些傳言大為光火,回府稍稍打聽,得知事情源於前些日子太夫人的宴會,便氣衝衝地到清園興師問罪來了。一進門,太老爺的口氣就十分衝:“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外麵到處都是說六丫頭任性無禮的傳言,你怎麽能讓這些汙言穢語流傳出去?”
太夫人像是早已料到太老爺會有這番言辭,一點也不為所動,保持著對他一貫的冷漠態度,道:“六丫頭的性子,你這個做祖父的比我這個有名無實的祖母更清楚。一聽說清園辦了個梨花宴,她便過來湊熱鬧,那我總不好把她趕出去吧。”話到這兒,太夫人狀似無意地停了一下,接著悠悠說道:“哪知道六丫頭竟如此不知道進退,一開口便得罪了所有人,要不是五丫頭急中生智,替她圓了話,恐怕咱們蕭家名聲都要被她給毀了。”
憶起六姑娘的火爆個性,太老爺一時語塞,說不出任何反駁的話。半晌,才找到質問的太夫人的地方:“你既然早已知道六丫頭不知規矩,就應該好好管教她,怎麽還仍由她肆意妄為,在外人麵前丟盡臉麵?”
聞言,太夫人不言不語,隻是默默地走至桌旁擺弄起桌上的茶杯,良久才幽幽地瞥了太老爺一眼,看得太老爺竟然手足無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