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的冀州刺史公孫度,雖然他甫一上任便將府庫中用來接濟百姓的幾百萬錢糧全部上交給了朝廷,不過此人卻是沒有竭澤而漁,而是向州中的世家富豪以秋收作為擔保,借貸錢糧,總算讓百姓勉勉強強地熬到秋收。(.無彈窗廣告)
中平二年的秋季一到,整個巨鹿郡的田野一眼望去全部都是金光燦燦的,耀得人眼中冒出了幸福的神采。
袁吉等人看著百姓收割黍米時的喜悅神情,心中也是充滿了甜蜜,畢竟這裏麵也有著他們的一絲汗水。
“今年天公作美,百姓們獲得了大豐收,年底一定會過上一個美好的生活的。”袁吉看著一望無垠的金色海洋,高興地說道。
“大人所言甚是!百姓們終於可以過上一個安穩年了。”田豐手捋胡須笑說道。
“嗬嗬,這都是仰仗諸位的功勞啊,走,咱們再去前麵看看。”袁吉嗬嗬一笑帶著微笑著的沮授和田豐,還有張頜、陳到、紀靈五人繼續徜徉在金色的海洋中。
中平二年的底月間,大漢的西北邊境又傳來了羌人首領北宮玉伯起兵攻略大漢三輔地區的消息。一時間,朝廷又複起皇甫嵩為車騎將軍,領兵五萬前去征討。隨行參戰人員有中郎將董卓,還有長沙太守孫堅。
由於此次起兵造亂的羌人達到幾十萬人,皇甫嵩等人屢次進兵都不能完勝賊軍,隻得一麵築營牽製賊軍,一麵再向朝廷請求援兵。
若是說先前的黃巾之亂使得漢王朝元氣大傷的話,那麽此次的羌人之亂,那可就真正地動搖了漢王朝的根本了。
史書上可是記載著,此次平亂耗時幾年,前前後後所消耗掉的錢糧可以以億計。[]而大漢朝廷的精銳兵馬,北軍也是在此時損失最為慘重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場動亂已經使得大漢朝的壽命縮短了幾十年之久。
不過邊疆的戰事和遠在冀州巨鹿的袁吉可沒有什麽關係。此時的袁吉剛剛和巨鹿的百姓過了一個歡樂年,接著便和沮授、田豐他們一起設計一下明年巨鹿郡的發展情況。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在開年的時候將下一年的發展規劃一下,那就很難有什麽治理頭緒了。
如今中原的所有經受過黃巾之亂的郡縣都在努力地恢複著戰亂前的生產和麵貌。經受過黃巾一亂,大漢的大部地區的貪官汙吏差不多為之一空。新上任的官吏大部都是因為戰功或是朝廷直接下放下來的,可以說是有著真正的才能的。
那些真正可以算得上為百姓謀福的官吏甫一上任,便是以當地百姓的飽暖為首一要務,勵精圖治。經過一年的發展恢複,不少郡縣開始有了新的氣象。
中平三年可謂是一個太平之年,除了邊疆的一些異族的叛亂,整個大漢的中原地區都處在了一個比較平靜的環境中。百姓們的家中有了餘糧,生活有了保障,再加上上頭的官吏都是一些清明,真正地為百姓著想的人,所以百姓們可以說是真正地過上了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若是長此下去的話,說不定大漢王朝的國祚還可以延續幾代。可惜不知道漢高祖劉邦的墳墓上了冒了什麽煙,居然在這一代中有這麽一個不肖的子孫做了皇帝。
過了中平三年之後,昏庸的皇帝又開始了他那賣官鬻爵的斂財行為。不少鄉紳富商紛紛納錢買官買爵,想以此來提高他們商人的低賤地位。更為可恥的是,皇帝居然要那些在任的州牧、郡守官吏按照俸祿品階來捐錢。往往一個刺史要捐納幾千萬錢,郡守要捐幾百萬。
可是山東的大多數刺史,郡守都是因為軍功或是清名而上任的。做官幾年,兢兢業業為百姓謀事,對治下財物絲毫不取,你叫他從哪裏弄出那麽多的錢糧奉與你?
於是乎,山東郡縣的大批有才能的官吏紛紛下台,而那些用錢買來官爵的人走馬上任之後,除了行家裏本事,撈錢以外,你叫他哪裏懂得如何去治理百姓?
剛剛才過上一個安定日子的百姓突遭新任官吏的剝削和壓迫,頓時又是一無所有。甚至一些人家幹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百姓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時下,常山真定人張燕在太行山繼續打著黃巾軍的旗號,趁著朝廷昏聵,百姓流離之際,收留了大量被新任官吏迫害得無家可歸的百姓。張燕遂以太行山上的黑山為巢穴,有目的的開始聚攏百姓,百姓也紛紛附聚,越聚越多,多至百萬人,時號“黑山賊”。
朝廷惶恐,嚴命冀州和並州的郡縣發兵剿賊。袁吉也在出兵的行列之中。
不過袁吉可沒有真正地打算領著部下去太行山裏和那些對地形異常熟悉的黑山賊戰鬥。說到底,那些所謂的黑山賊不過都是一些被朝廷逼得走投無路的,無法生活的百姓罷了,一切都是漢王朝自己一手造成的。
現在讓袁吉去攻打,說真的,就算打過袁吉也不忍心去打,更何況是打不過呢?所以袁吉便直接帶著軍隊做做樣子,繞著太行山走了一圈之後就回來了,純粹是抱著打醬油的態度去的。
不過也有那不知好歹,對漢王朝忠心無比的郡守領著兵馬衝進了太行山裏。其餘觀望的郡縣愣是等了幾天時間也沒有見那進去的軍隊從中出來。於是眾人一哄而散,聯名向朝廷上了一份奏章:賊勢浩大,有百萬之眾,我等兵微將寡,損失慘重,不能取勝,還望朝廷早日派遣大軍。
如今的大漢精銳都被派到了西北,和那些羌人作戰,如何還有兵力去剿那黑山賊?於是靈帝采納司徒崔烈之言,以官爵名利去招降那黑山賊。那張燕也知道若是長期和朝廷作對的話,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便答應了朝廷的招降。不過其並沒有將手下的黑山軍遣散,因為他知道,朝廷之所以會對他招降,那就是因為手下有著這麽一幫黑山軍。
狗改不了吃屎,賊匪也改不了匪性。張燕雖然接受了平難中郎將這一官職,但是他仍然縱眾殃民。朝廷也是無可奈何,得過且過,置作緩圖。
當中平三年年底的時候,西北終於傳來了朝廷平定羌亂的消息。主帥皇甫嵩因功被封為安定侯,領涼州刺史之職,而董卓也因此被封為河東太守。
袁吉在巨鹿等待了兩年的時間之後,朝廷終於派來了一位天使。袁吉喜出望外,原本以為是將自己調任到汝南當太守的,可不想居然聖旨上要袁吉交上巨鹿太守印綬,即日奔赴京師。
這下可把袁吉給弄得糊塗了,這叫自己即刻去京師,也不說去做什麽。這到底算是要升官,還是要罷我的官啊!
待天使一走,袁吉便將沮授、田豐幾人叫到了臥舍裏,問道:“兩位先生可知這聖旨到底是何意?誇讚了一番吉治理巨鹿的功績,又將吉這太守之職罷免;要我即日去京師,可又沒有說去京師做什麽。吉委實猜測不透。請兩位先生指教一下。”
隻見沮授和田豐二人聽罷,蹙著眉頭,細細地想了半晌。隻聽沮授首先說道:“明公任巨鹿太守期間,治理巨鹿卓有成效。如今巨鹿百姓家家殷實,安居樂業,莫不感懷明公仁德。再加上朝中閹宦下來討要錢糧,明公也是禮敬有加,絲毫不差。可以說明公並沒有得罪朝堂上的任何人。明公此去京師不會有任何的事的。”
“可是為何聖旨沒有說明要吉去京師所為何事呢?”袁吉詫異地問道。
“這,請恕授卻是不知曉了。”沮授拱手歉然道。我隻知道你此去是凶還是吉,哪裏知道你去京師會做什麽呢?
“大人不必多憂。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若朝廷真的要對付你們袁家,天下之人不會袖手旁觀的。”田豐說道。
呀,這個田豐可真是了不得啊,居然猜測出了我的擔憂之色。沒錯,我就怕那皇帝老兒要對付袁家,畢竟袁家根深枝茂的,除了他劉家,那就要屬袁家是第一家族了,這可是一個不小的隱患啊。
“若是明公擔心的是這個的話,那就不必了。授對天象略知一二,知道明公此去京師隻會大吉大利。授敢肯定,此時朝廷將明公召回京師,肯定是要封明公某一職位,而這職位有可能現在不必透露。要是授等在京師的話,說不定還能猜測一二,但是現在嘛,冀州巨鹿畢竟離京師還是有些遠。”沮授說道。
看著沮授那堅定的眼神,袁吉不由得相信了他。因為曆史上沒聽說過靈帝會對袁家動手啊,要動手的話,那後來可就沒袁紹和袁術什麽事情了。
“嗬嗬,公與既然說大人沒事,那豐便放心了。豐也想大人此去京師必也是官路亨通。”田豐笑嗬嗬說道。
正待此時,一親兵跑將過來道:“啟稟主公,門外有一人自稱從京師而來,說有一書信要交與主公之手。”
中平二年的秋季一到,整個巨鹿郡的田野一眼望去全部都是金光燦燦的,耀得人眼中冒出了幸福的神采。
袁吉等人看著百姓收割黍米時的喜悅神情,心中也是充滿了甜蜜,畢竟這裏麵也有著他們的一絲汗水。
“今年天公作美,百姓們獲得了大豐收,年底一定會過上一個美好的生活的。”袁吉看著一望無垠的金色海洋,高興地說道。
“大人所言甚是!百姓們終於可以過上一個安穩年了。”田豐手捋胡須笑說道。
“嗬嗬,這都是仰仗諸位的功勞啊,走,咱們再去前麵看看。”袁吉嗬嗬一笑帶著微笑著的沮授和田豐,還有張頜、陳到、紀靈五人繼續徜徉在金色的海洋中。
中平二年的底月間,大漢的西北邊境又傳來了羌人首領北宮玉伯起兵攻略大漢三輔地區的消息。一時間,朝廷又複起皇甫嵩為車騎將軍,領兵五萬前去征討。隨行參戰人員有中郎將董卓,還有長沙太守孫堅。
由於此次起兵造亂的羌人達到幾十萬人,皇甫嵩等人屢次進兵都不能完勝賊軍,隻得一麵築營牽製賊軍,一麵再向朝廷請求援兵。
若是說先前的黃巾之亂使得漢王朝元氣大傷的話,那麽此次的羌人之亂,那可就真正地動搖了漢王朝的根本了。
史書上可是記載著,此次平亂耗時幾年,前前後後所消耗掉的錢糧可以以億計。[]而大漢朝廷的精銳兵馬,北軍也是在此時損失最為慘重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場動亂已經使得大漢朝的壽命縮短了幾十年之久。
不過邊疆的戰事和遠在冀州巨鹿的袁吉可沒有什麽關係。此時的袁吉剛剛和巨鹿的百姓過了一個歡樂年,接著便和沮授、田豐他們一起設計一下明年巨鹿郡的發展情況。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在開年的時候將下一年的發展規劃一下,那就很難有什麽治理頭緒了。
如今中原的所有經受過黃巾之亂的郡縣都在努力地恢複著戰亂前的生產和麵貌。經受過黃巾一亂,大漢的大部地區的貪官汙吏差不多為之一空。新上任的官吏大部都是因為戰功或是朝廷直接下放下來的,可以說是有著真正的才能的。
那些真正可以算得上為百姓謀福的官吏甫一上任,便是以當地百姓的飽暖為首一要務,勵精圖治。經過一年的發展恢複,不少郡縣開始有了新的氣象。
中平三年可謂是一個太平之年,除了邊疆的一些異族的叛亂,整個大漢的中原地區都處在了一個比較平靜的環境中。百姓們的家中有了餘糧,生活有了保障,再加上上頭的官吏都是一些清明,真正地為百姓著想的人,所以百姓們可以說是真正地過上了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若是長此下去的話,說不定大漢王朝的國祚還可以延續幾代。可惜不知道漢高祖劉邦的墳墓上了冒了什麽煙,居然在這一代中有這麽一個不肖的子孫做了皇帝。
過了中平三年之後,昏庸的皇帝又開始了他那賣官鬻爵的斂財行為。不少鄉紳富商紛紛納錢買官買爵,想以此來提高他們商人的低賤地位。更為可恥的是,皇帝居然要那些在任的州牧、郡守官吏按照俸祿品階來捐錢。往往一個刺史要捐納幾千萬錢,郡守要捐幾百萬。
可是山東的大多數刺史,郡守都是因為軍功或是清名而上任的。做官幾年,兢兢業業為百姓謀事,對治下財物絲毫不取,你叫他從哪裏弄出那麽多的錢糧奉與你?
於是乎,山東郡縣的大批有才能的官吏紛紛下台,而那些用錢買來官爵的人走馬上任之後,除了行家裏本事,撈錢以外,你叫他哪裏懂得如何去治理百姓?
剛剛才過上一個安定日子的百姓突遭新任官吏的剝削和壓迫,頓時又是一無所有。甚至一些人家幹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百姓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時下,常山真定人張燕在太行山繼續打著黃巾軍的旗號,趁著朝廷昏聵,百姓流離之際,收留了大量被新任官吏迫害得無家可歸的百姓。張燕遂以太行山上的黑山為巢穴,有目的的開始聚攏百姓,百姓也紛紛附聚,越聚越多,多至百萬人,時號“黑山賊”。
朝廷惶恐,嚴命冀州和並州的郡縣發兵剿賊。袁吉也在出兵的行列之中。
不過袁吉可沒有真正地打算領著部下去太行山裏和那些對地形異常熟悉的黑山賊戰鬥。說到底,那些所謂的黑山賊不過都是一些被朝廷逼得走投無路的,無法生活的百姓罷了,一切都是漢王朝自己一手造成的。
現在讓袁吉去攻打,說真的,就算打過袁吉也不忍心去打,更何況是打不過呢?所以袁吉便直接帶著軍隊做做樣子,繞著太行山走了一圈之後就回來了,純粹是抱著打醬油的態度去的。
不過也有那不知好歹,對漢王朝忠心無比的郡守領著兵馬衝進了太行山裏。其餘觀望的郡縣愣是等了幾天時間也沒有見那進去的軍隊從中出來。於是眾人一哄而散,聯名向朝廷上了一份奏章:賊勢浩大,有百萬之眾,我等兵微將寡,損失慘重,不能取勝,還望朝廷早日派遣大軍。
如今的大漢精銳都被派到了西北,和那些羌人作戰,如何還有兵力去剿那黑山賊?於是靈帝采納司徒崔烈之言,以官爵名利去招降那黑山賊。那張燕也知道若是長期和朝廷作對的話,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便答應了朝廷的招降。不過其並沒有將手下的黑山軍遣散,因為他知道,朝廷之所以會對他招降,那就是因為手下有著這麽一幫黑山軍。
狗改不了吃屎,賊匪也改不了匪性。張燕雖然接受了平難中郎將這一官職,但是他仍然縱眾殃民。朝廷也是無可奈何,得過且過,置作緩圖。
當中平三年年底的時候,西北終於傳來了朝廷平定羌亂的消息。主帥皇甫嵩因功被封為安定侯,領涼州刺史之職,而董卓也因此被封為河東太守。
袁吉在巨鹿等待了兩年的時間之後,朝廷終於派來了一位天使。袁吉喜出望外,原本以為是將自己調任到汝南當太守的,可不想居然聖旨上要袁吉交上巨鹿太守印綬,即日奔赴京師。
這下可把袁吉給弄得糊塗了,這叫自己即刻去京師,也不說去做什麽。這到底算是要升官,還是要罷我的官啊!
待天使一走,袁吉便將沮授、田豐幾人叫到了臥舍裏,問道:“兩位先生可知這聖旨到底是何意?誇讚了一番吉治理巨鹿的功績,又將吉這太守之職罷免;要我即日去京師,可又沒有說去京師做什麽。吉委實猜測不透。請兩位先生指教一下。”
隻見沮授和田豐二人聽罷,蹙著眉頭,細細地想了半晌。隻聽沮授首先說道:“明公任巨鹿太守期間,治理巨鹿卓有成效。如今巨鹿百姓家家殷實,安居樂業,莫不感懷明公仁德。再加上朝中閹宦下來討要錢糧,明公也是禮敬有加,絲毫不差。可以說明公並沒有得罪朝堂上的任何人。明公此去京師不會有任何的事的。”
“可是為何聖旨沒有說明要吉去京師所為何事呢?”袁吉詫異地問道。
“這,請恕授卻是不知曉了。”沮授拱手歉然道。我隻知道你此去是凶還是吉,哪裏知道你去京師會做什麽呢?
“大人不必多憂。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若朝廷真的要對付你們袁家,天下之人不會袖手旁觀的。”田豐說道。
呀,這個田豐可真是了不得啊,居然猜測出了我的擔憂之色。沒錯,我就怕那皇帝老兒要對付袁家,畢竟袁家根深枝茂的,除了他劉家,那就要屬袁家是第一家族了,這可是一個不小的隱患啊。
“若是明公擔心的是這個的話,那就不必了。授對天象略知一二,知道明公此去京師隻會大吉大利。授敢肯定,此時朝廷將明公召回京師,肯定是要封明公某一職位,而這職位有可能現在不必透露。要是授等在京師的話,說不定還能猜測一二,但是現在嘛,冀州巨鹿畢竟離京師還是有些遠。”沮授說道。
看著沮授那堅定的眼神,袁吉不由得相信了他。因為曆史上沒聽說過靈帝會對袁家動手啊,要動手的話,那後來可就沒袁紹和袁術什麽事情了。
“嗬嗬,公與既然說大人沒事,那豐便放心了。豐也想大人此去京師必也是官路亨通。”田豐笑嗬嗬說道。
正待此時,一親兵跑將過來道:“啟稟主公,門外有一人自稱從京師而來,說有一書信要交與主公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