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章
公主出沒,群臣小心! 作者:天如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安元年的冬季,塞北邊城,糾纏近百年的梁國和西戎再次狹路相逢。(.無彈窗廣告)
西戎在邊城外三十裏紮營,尚未開戰,安平忽然下令撤去軍營,所有將士進入邊城,一副退避三舍的模樣。
此番舉動坐實了蕭靖領兵叛走青海之舉,西戎王金玨大為振奮,立即命令全軍開進城下。而這次,劉緒率領的部隊被安排到了後方。
說到底他還是不放心啊。
邊城畢竟年久了,城樓雖然加高過,被風沙侵蝕的牆根處還是能看出厚重的曆史。樓頭的建築在塞北風沙下褪去了當初的鮮豔,有的木柱都剝了漆,隻剩下最樸實的姿態,飛簷指天,氣勢卻是不減當年。
秦樽和焦清奕守在樓頭觀望,每次遇到西戎軍來叫罵,就縮脖子回去了。偶爾傲氣的回一兩句,聲音也哆哆嗦嗦,完全沒底氣。
金玨聽了稟報後哈哈大笑,招來劉緒詢問:“那城樓上的二人是何人,你可認得?”
劉緒不屑道:“當初還與末將在國子監一起讀過幾年書,兩個文弱書生而已,哪裏能做武將?隻怕梁帝手下沒人了吧!”
他的傷勢已經大好,說出的話中氣十足,加上刻意擺出的態度,頓時讓金玨大為愉悅:“難怪先前主動出城駐紮,現在又退回去了,原來是蜀中無大將啊,哈哈哈……”
此言一出,四周西戎諸位將領紛紛嘲笑起來,刺耳的笑聲一陣又一陣。劉緒也笑,笑到最後就成了冷笑。
都說西戎狡猾,他們還真以為別人都是直腸子了。夜郎自大,飛揚跋扈,既看不起女子,又看不起梁軍,也活該幾百年來偏安一隅。
腹誹雖多,麵上還要表現出跟西戎將士一樣的得意。這段時間的鍛煉,倒把他一個老實人的嘴巴給練的油多了,一個勁地給金玨灌迷魂湯:“大王,看梁帝這般退縮,此戰必勝啊,不如我們這就攻過去,末將願打頭陣,為大王拿下入關的第一城!”
金玨的腦子可比不上手段,被捧得老高還心花怒放,一邊其他將軍見到他高興,便也如法炮製,好話不斷,尤其是以烏圖為首的幾個將領,更是說得天花亂墜,於是他一顆心已經飛了起來,直飛到梁都的金鑾殿裏去了。[]
劉緒對此留了心,這段時間他一直注意觀察著烏圖等人。在他眼裏,西戎軍營有些不對勁,似乎有兩股勢力……
金玨終是按捺不住了,過了半月,一直叫陣得不到回應,便下令強行攻城。不過劉緒仍然被排在了後麵,且沒有命令不許發兵。
日頭正好,是個大晴天。曆經滄桑的百年城樓巍然屹立,再一次作為屏障不屈不撓地橫亙在強敵之前。
城下烏壓壓的一片西戎士兵,像是汪在一起的泥沼。陽光照在每個人手中的彎刀上,反射出懾人的寒光。為首的是手執長矛的步兵,騎兵在中間,馬匹在身下不安的嘶鳴刨地,最後才是金玨坐鎮的指揮。他端坐馬上,豹子一般的眼神遠遠地盯著樓頭,仿佛已經預見了梁帝出城投降的結局,嘴角始終噙著一抹得意的笑意。
合作者應該到青海了,正好蜀王也在那兒,兩方會合,殺往這裏,前後夾擊,會贏得更加輕而易舉。反之蜀王並無誠意,那麽他被合作者牽製,也無法回來救援,怎麽看都是自己這邊有利啊。
仔細地回味了一番,他越發覺得勝券在握,揮了一下手,立即有將領上前用漢話叫罵去了。
城樓很快就出現了人影,仍然是秦樽和焦清奕。金玨一看就知道他們又要做縮頭烏龜了,不耐煩地下令攻城門,卻忽聽城門轟隆一聲,竟自己緩緩開啟了。
這一下來的突然,西戎將士全都愣了一下,而這一瞬間,城裏迅速地湧出了許多梁軍,為首的幾個領兵的副將都在邊城守了多年,彼此交戰多次,很多西戎士兵對他們並不陌生。金玨一見,狠狠地甩了一下馬鞭,用西戎話罵道:“這些混蛋,現在知道出現了!”
有急著出頭的副將見到梁軍人數不多,立即向他主動請纓。他大手一揮,準了。
梁軍的確人少,與西戎軍相比,簡直如同汪洋麵前的一條小河。甚至在對方將領帶人攻來的一刻,這支河流便猛然朝兩邊散開,慌不擇路一般逃竄而去。
西戎將領見狀更是得意,曾經屢次阻擋了他們好事的幾個梁軍將領都成了過街老鼠,再沒有了當初直撲過來的氣勢,竟連交鋒也不曾便開始躲避,看來梁帝果然是外強中幹了。於是當即拍馬領著騎兵追了過去。
一時間西戎軍士氣高漲,高呼不斷。金玨忍不住撫掌大笑,烏圖在他麵前及時地陪笑恭維:“大王,我們西戎最擅長打快戰,看來這次更快,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要得手了。”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西戎的確是擅長打快戰,迅速的來襲,又迅速的撤離,所以也造成了百年來跟梁國“藕斷絲連”的關係。這次金玨本來是做了長期作戰的打算的,現在見這情形似乎是用不著了,自然大為愉悅,聽了烏圖的話,更是高興,連聲呼著戰勝後要重賞諸人。
遠遠在後方觀望的劉緒眉頭微皺,心裏有些擔憂,就連他也弄不清虛實了。一邊的副將小聲問他:“劉參將,剛才這情形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隻怕邊城難保了啊,咱們何時動手?”
“不急。”劉緒抬了一下手臂,阻斷了幾人心底隱隱生出的冒進:“臨行前蜀王有交代,陛下親自現身之時便是吾等動手之時。”
另外一人小聲道:“陛下畢竟九五之尊,怎會親自現身?在城中坐鎮已是隆恩浩蕩了。”
“無論如何,按計劃行事,若是這點耐心都沒有,之前的忍耐豈不都白費了?”
聽他這麽說,將領們才算徹底平靜下來。他們也是心急,剛才去追擊梁軍的是西戎引以為傲的騎兵,那些將領都是他們相互扶持、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怎會不擔心?何況他們也是實在憂慮此戰結果。
這一番追擊直到夕陽下山也沒有結束,梁軍隻是一味的逃竄,越來越散,因為人數本就少,極易隱藏,反而更難追蹤,反倒讓西戎騎兵被拖得人困馬乏。金玨失了耐心,幹脆下令烏圖等人帶著剩下的部隊全力攻城,甚至讓人傳話後方的劉緒也做好應援準備。
暮色降臨,墨藍色的天幕越壓越低,夕陽泛著血紅的光亮,照在古樸的城牆上,有種淒涼的莊重。
西戎士兵分作兩隊,前方一隊扛著巨大的攻城木去撞擊城門,後方的一隊則搭弓射箭,直指樓頭守兵。
等待許久的步兵不耐地揮著彎刀,恨不得立即就衝過去。
那個有著肥沃田地,有著如花美人,有著金銀珠寶的美好國度,即將在殺戮中投進他們的懷抱,怎能不興奮?
城樓上的秦焦二人終於開始迎戰,巨大的滾石落下,像是冰雹。無數的西戎士兵頭腦開花,鮮血四濺,肢體破碎,生命凋零的迅速而突兀,沒有預兆。
前一刻還在狂嚎著撞門的士兵,下一刻便被石塊砸成了肉泥。然而鮮血讓人瘋狂,嗜血的殺意不可遏製地恣意瘋長,下一刻,便又有人衝了上去,近乎麻木地接替了死者的位置,繼續撞擊城門。
眼前像是蒙上了層血霧,理智崩潰,良知摒除,這就是戰爭的本質。
累無數血肉之軀,築無上欲望高塔。
秦焦二人都是第一次應戰,西戎士兵的瘋狂讓他們震驚,甚至連臉色都有些發白。那些混亂的如同螻蟻一般的人群像潮水一般湧了過來,褪去時留下的卻是血紅和一地殘肢斷臂……
越有力的反抗,便會麵臨越瘋狂的征服。
巨大的雲梯車被推了過來,梯頂端的抓鉤勾住了城樓邊緣,揮著彎刀的西戎兵像一隻隻猴子往上攀登。梁兵急忙來掀,卻有無數的箭矢撲麵而來,不管不顧的姿態讓梁兵和西戎兵都無法幸免,紛紛像是斷了線的紙鳶,飄搖著跌落下去,慘烈的呼喊碎裂在風裏。
秦樽忍無可忍,眼睛血紅一片,狠狠地瞪著下方的敵軍,恨不得跳下去近身相搏。焦清奕看出他情緒的波動,好言寬慰了幾句。一轉頭,身後有傳令兵快步上前,衝他抱了一下拳,稟報道:“二位將軍,陛下有旨,無論如何要抵擋過今夜,到明日寅時,全軍退下城樓,不得有誤。”
秦樽猛然轉身瞪著他:“退下城樓?難不成看著西戎攻城坐視不理?”
焦清奕連忙展臂擋在他胸前,衝傳令兵笑了一下:“陛下究竟何意?”
傳令兵道:“陛下已經有了安排,明日寅時全軍退下城樓,不得抗旨。”他的聲音一貫平穩,在這哀嚎不斷的戰場絲毫不受影響。這是個看慣了生死,隻知使命的士兵……
與此同時,整個邊城百姓惶惶不安著。過往西戎來犯從未這般激烈過,聽聞這次傾盡全力,是要一舉拿下在邊城坐鎮的皇帝陛下。
百姓心中沒什麽大理想,關注的無非是生存。外麵喊殺震天,皇帝陛下一介女流,真的能抵擋得住麽?
質疑之聲安平是聽不見的,她此時正站在暫居的行館門口,仔細地聽著城外的響動。猖狂的西戎語言在風裏回蕩,她眯著眼睛仔細地記下。
所有的恥辱和踐踏,很快就會被討回!
轉身沿著回廊朝後院走,此時竟連便於行動的胡服也覺得礙事,是時候該換上戎裝了。
似乎是攝於她無形間透出的威勢,圓喜隻遠遠地跟著,不敢近前。
夜幕終於降臨,院中掌了燭火。安平在房中稍事休息之後,梳洗用飯,換上鎧甲,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換好戎裝,她忽然想起什麽,打開房門吩咐了圓喜一聲,然後朝齊遜之住的院子走去。
門推開,他正端坐在桌邊,不過再不是悠閑地拿著書卷,而是正在擦拭著一柄長槍,桌上擱著一盞燈,將槍頭照的銀光閃爍。見安平一身戎甲地走了進來,他稍稍一怔,繼而露出極為欣賞的表情,點頭笑道:“陛下英姿颯爽,真乃女中豪傑。”
安平還因那日的事有些愧疚,笑了笑,避開了他的目光,視線落在他手中的長槍上:“朕記得你擅長的是箭術。”
“非也,”他垂眼低笑,繼續輕輕重複著擦拭的動作:“微臣其實擅長槍術,練箭術隻是為了當初能陪陛下罷了。”
“……”
周遭忽然沉寂下來,齊遜之感到異常,剛要抬頭去看,麵前已有人俯身摟住了他的脖子,臉頰蹭著他的鬢角。他立即張開雙臂,生怕槍頭傷了她。
“陛下?”
“子都,等此戰結束,等結束……”
安平低低的呢喃,有頭無尾的承諾。
齊遜之的眼神柔和下來,單手攬住她,輕輕“嗯”了一聲。
耳鬢廝磨,半晌,安平才稍稍退開些,從袖中取出一塊令牌放在桌上,緩緩推到他麵前:“待會兒圓喜會為你送鎧甲過來,明日,與朕並肩作戰。”
室內的空氣仿佛停滯了一瞬,混著訝然和驚喜,最終又凝滯為平靜。
隻有彼此信任,才能並肩不離。
她垂在身側的手被牽住,齊遜之抬眼看她,輕輕點頭,聲音低柔地在她心底鐫刻下烙印:“我一直都在的。”
無論朝堂陰謀,還是戰場明戰,從背後走到身邊,隻是換了個位置罷了。但是有你的地方,我一直都在……
西戎在邊城外三十裏紮營,尚未開戰,安平忽然下令撤去軍營,所有將士進入邊城,一副退避三舍的模樣。
此番舉動坐實了蕭靖領兵叛走青海之舉,西戎王金玨大為振奮,立即命令全軍開進城下。而這次,劉緒率領的部隊被安排到了後方。
說到底他還是不放心啊。
邊城畢竟年久了,城樓雖然加高過,被風沙侵蝕的牆根處還是能看出厚重的曆史。樓頭的建築在塞北風沙下褪去了當初的鮮豔,有的木柱都剝了漆,隻剩下最樸實的姿態,飛簷指天,氣勢卻是不減當年。
秦樽和焦清奕守在樓頭觀望,每次遇到西戎軍來叫罵,就縮脖子回去了。偶爾傲氣的回一兩句,聲音也哆哆嗦嗦,完全沒底氣。
金玨聽了稟報後哈哈大笑,招來劉緒詢問:“那城樓上的二人是何人,你可認得?”
劉緒不屑道:“當初還與末將在國子監一起讀過幾年書,兩個文弱書生而已,哪裏能做武將?隻怕梁帝手下沒人了吧!”
他的傷勢已經大好,說出的話中氣十足,加上刻意擺出的態度,頓時讓金玨大為愉悅:“難怪先前主動出城駐紮,現在又退回去了,原來是蜀中無大將啊,哈哈哈……”
此言一出,四周西戎諸位將領紛紛嘲笑起來,刺耳的笑聲一陣又一陣。劉緒也笑,笑到最後就成了冷笑。
都說西戎狡猾,他們還真以為別人都是直腸子了。夜郎自大,飛揚跋扈,既看不起女子,又看不起梁軍,也活該幾百年來偏安一隅。
腹誹雖多,麵上還要表現出跟西戎將士一樣的得意。這段時間的鍛煉,倒把他一個老實人的嘴巴給練的油多了,一個勁地給金玨灌迷魂湯:“大王,看梁帝這般退縮,此戰必勝啊,不如我們這就攻過去,末將願打頭陣,為大王拿下入關的第一城!”
金玨的腦子可比不上手段,被捧得老高還心花怒放,一邊其他將軍見到他高興,便也如法炮製,好話不斷,尤其是以烏圖為首的幾個將領,更是說得天花亂墜,於是他一顆心已經飛了起來,直飛到梁都的金鑾殿裏去了。[]
劉緒對此留了心,這段時間他一直注意觀察著烏圖等人。在他眼裏,西戎軍營有些不對勁,似乎有兩股勢力……
金玨終是按捺不住了,過了半月,一直叫陣得不到回應,便下令強行攻城。不過劉緒仍然被排在了後麵,且沒有命令不許發兵。
日頭正好,是個大晴天。曆經滄桑的百年城樓巍然屹立,再一次作為屏障不屈不撓地橫亙在強敵之前。
城下烏壓壓的一片西戎士兵,像是汪在一起的泥沼。陽光照在每個人手中的彎刀上,反射出懾人的寒光。為首的是手執長矛的步兵,騎兵在中間,馬匹在身下不安的嘶鳴刨地,最後才是金玨坐鎮的指揮。他端坐馬上,豹子一般的眼神遠遠地盯著樓頭,仿佛已經預見了梁帝出城投降的結局,嘴角始終噙著一抹得意的笑意。
合作者應該到青海了,正好蜀王也在那兒,兩方會合,殺往這裏,前後夾擊,會贏得更加輕而易舉。反之蜀王並無誠意,那麽他被合作者牽製,也無法回來救援,怎麽看都是自己這邊有利啊。
仔細地回味了一番,他越發覺得勝券在握,揮了一下手,立即有將領上前用漢話叫罵去了。
城樓很快就出現了人影,仍然是秦樽和焦清奕。金玨一看就知道他們又要做縮頭烏龜了,不耐煩地下令攻城門,卻忽聽城門轟隆一聲,竟自己緩緩開啟了。
這一下來的突然,西戎將士全都愣了一下,而這一瞬間,城裏迅速地湧出了許多梁軍,為首的幾個領兵的副將都在邊城守了多年,彼此交戰多次,很多西戎士兵對他們並不陌生。金玨一見,狠狠地甩了一下馬鞭,用西戎話罵道:“這些混蛋,現在知道出現了!”
有急著出頭的副將見到梁軍人數不多,立即向他主動請纓。他大手一揮,準了。
梁軍的確人少,與西戎軍相比,簡直如同汪洋麵前的一條小河。甚至在對方將領帶人攻來的一刻,這支河流便猛然朝兩邊散開,慌不擇路一般逃竄而去。
西戎將領見狀更是得意,曾經屢次阻擋了他們好事的幾個梁軍將領都成了過街老鼠,再沒有了當初直撲過來的氣勢,竟連交鋒也不曾便開始躲避,看來梁帝果然是外強中幹了。於是當即拍馬領著騎兵追了過去。
一時間西戎軍士氣高漲,高呼不斷。金玨忍不住撫掌大笑,烏圖在他麵前及時地陪笑恭維:“大王,我們西戎最擅長打快戰,看來這次更快,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要得手了。”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西戎的確是擅長打快戰,迅速的來襲,又迅速的撤離,所以也造成了百年來跟梁國“藕斷絲連”的關係。這次金玨本來是做了長期作戰的打算的,現在見這情形似乎是用不著了,自然大為愉悅,聽了烏圖的話,更是高興,連聲呼著戰勝後要重賞諸人。
遠遠在後方觀望的劉緒眉頭微皺,心裏有些擔憂,就連他也弄不清虛實了。一邊的副將小聲問他:“劉參將,剛才這情形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隻怕邊城難保了啊,咱們何時動手?”
“不急。”劉緒抬了一下手臂,阻斷了幾人心底隱隱生出的冒進:“臨行前蜀王有交代,陛下親自現身之時便是吾等動手之時。”
另外一人小聲道:“陛下畢竟九五之尊,怎會親自現身?在城中坐鎮已是隆恩浩蕩了。”
“無論如何,按計劃行事,若是這點耐心都沒有,之前的忍耐豈不都白費了?”
聽他這麽說,將領們才算徹底平靜下來。他們也是心急,剛才去追擊梁軍的是西戎引以為傲的騎兵,那些將領都是他們相互扶持、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怎會不擔心?何況他們也是實在憂慮此戰結果。
這一番追擊直到夕陽下山也沒有結束,梁軍隻是一味的逃竄,越來越散,因為人數本就少,極易隱藏,反而更難追蹤,反倒讓西戎騎兵被拖得人困馬乏。金玨失了耐心,幹脆下令烏圖等人帶著剩下的部隊全力攻城,甚至讓人傳話後方的劉緒也做好應援準備。
暮色降臨,墨藍色的天幕越壓越低,夕陽泛著血紅的光亮,照在古樸的城牆上,有種淒涼的莊重。
西戎士兵分作兩隊,前方一隊扛著巨大的攻城木去撞擊城門,後方的一隊則搭弓射箭,直指樓頭守兵。
等待許久的步兵不耐地揮著彎刀,恨不得立即就衝過去。
那個有著肥沃田地,有著如花美人,有著金銀珠寶的美好國度,即將在殺戮中投進他們的懷抱,怎能不興奮?
城樓上的秦焦二人終於開始迎戰,巨大的滾石落下,像是冰雹。無數的西戎士兵頭腦開花,鮮血四濺,肢體破碎,生命凋零的迅速而突兀,沒有預兆。
前一刻還在狂嚎著撞門的士兵,下一刻便被石塊砸成了肉泥。然而鮮血讓人瘋狂,嗜血的殺意不可遏製地恣意瘋長,下一刻,便又有人衝了上去,近乎麻木地接替了死者的位置,繼續撞擊城門。
眼前像是蒙上了層血霧,理智崩潰,良知摒除,這就是戰爭的本質。
累無數血肉之軀,築無上欲望高塔。
秦焦二人都是第一次應戰,西戎士兵的瘋狂讓他們震驚,甚至連臉色都有些發白。那些混亂的如同螻蟻一般的人群像潮水一般湧了過來,褪去時留下的卻是血紅和一地殘肢斷臂……
越有力的反抗,便會麵臨越瘋狂的征服。
巨大的雲梯車被推了過來,梯頂端的抓鉤勾住了城樓邊緣,揮著彎刀的西戎兵像一隻隻猴子往上攀登。梁兵急忙來掀,卻有無數的箭矢撲麵而來,不管不顧的姿態讓梁兵和西戎兵都無法幸免,紛紛像是斷了線的紙鳶,飄搖著跌落下去,慘烈的呼喊碎裂在風裏。
秦樽忍無可忍,眼睛血紅一片,狠狠地瞪著下方的敵軍,恨不得跳下去近身相搏。焦清奕看出他情緒的波動,好言寬慰了幾句。一轉頭,身後有傳令兵快步上前,衝他抱了一下拳,稟報道:“二位將軍,陛下有旨,無論如何要抵擋過今夜,到明日寅時,全軍退下城樓,不得有誤。”
秦樽猛然轉身瞪著他:“退下城樓?難不成看著西戎攻城坐視不理?”
焦清奕連忙展臂擋在他胸前,衝傳令兵笑了一下:“陛下究竟何意?”
傳令兵道:“陛下已經有了安排,明日寅時全軍退下城樓,不得抗旨。”他的聲音一貫平穩,在這哀嚎不斷的戰場絲毫不受影響。這是個看慣了生死,隻知使命的士兵……
與此同時,整個邊城百姓惶惶不安著。過往西戎來犯從未這般激烈過,聽聞這次傾盡全力,是要一舉拿下在邊城坐鎮的皇帝陛下。
百姓心中沒什麽大理想,關注的無非是生存。外麵喊殺震天,皇帝陛下一介女流,真的能抵擋得住麽?
質疑之聲安平是聽不見的,她此時正站在暫居的行館門口,仔細地聽著城外的響動。猖狂的西戎語言在風裏回蕩,她眯著眼睛仔細地記下。
所有的恥辱和踐踏,很快就會被討回!
轉身沿著回廊朝後院走,此時竟連便於行動的胡服也覺得礙事,是時候該換上戎裝了。
似乎是攝於她無形間透出的威勢,圓喜隻遠遠地跟著,不敢近前。
夜幕終於降臨,院中掌了燭火。安平在房中稍事休息之後,梳洗用飯,換上鎧甲,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換好戎裝,她忽然想起什麽,打開房門吩咐了圓喜一聲,然後朝齊遜之住的院子走去。
門推開,他正端坐在桌邊,不過再不是悠閑地拿著書卷,而是正在擦拭著一柄長槍,桌上擱著一盞燈,將槍頭照的銀光閃爍。見安平一身戎甲地走了進來,他稍稍一怔,繼而露出極為欣賞的表情,點頭笑道:“陛下英姿颯爽,真乃女中豪傑。”
安平還因那日的事有些愧疚,笑了笑,避開了他的目光,視線落在他手中的長槍上:“朕記得你擅長的是箭術。”
“非也,”他垂眼低笑,繼續輕輕重複著擦拭的動作:“微臣其實擅長槍術,練箭術隻是為了當初能陪陛下罷了。”
“……”
周遭忽然沉寂下來,齊遜之感到異常,剛要抬頭去看,麵前已有人俯身摟住了他的脖子,臉頰蹭著他的鬢角。他立即張開雙臂,生怕槍頭傷了她。
“陛下?”
“子都,等此戰結束,等結束……”
安平低低的呢喃,有頭無尾的承諾。
齊遜之的眼神柔和下來,單手攬住她,輕輕“嗯”了一聲。
耳鬢廝磨,半晌,安平才稍稍退開些,從袖中取出一塊令牌放在桌上,緩緩推到他麵前:“待會兒圓喜會為你送鎧甲過來,明日,與朕並肩作戰。”
室內的空氣仿佛停滯了一瞬,混著訝然和驚喜,最終又凝滯為平靜。
隻有彼此信任,才能並肩不離。
她垂在身側的手被牽住,齊遜之抬眼看她,輕輕點頭,聲音低柔地在她心底鐫刻下烙印:“我一直都在的。”
無論朝堂陰謀,還是戰場明戰,從背後走到身邊,隻是換了個位置罷了。但是有你的地方,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