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沉思讓徐進惴惴不安,不知這個偉大的帝王心思如何。徐德勇到平靜得很,自己14歲跟隨燕王,讀書習武,北戰南征,到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文官這個年齡可能是政治生涯的黃金時期,而作為武將,他已經不願卷入更多的權力鬥爭,這次促進此事與其說是為了孩子的前途,不如說是為了皇上的徹底解決北患的理想。


    徐德勇北地苦出身,親人宗族被蒙人屠戮殆盡。在他心目中,皇上絕對稱得上明君--天子守邊。也隻有太祖皇帝與聖上才是真正識民間疾苦的好皇帝。那建文依靠的是什麽?南方的宗族官紳,富商大戶。要他們當權,平頭百姓還有好日子過算見鬼了。


    “德勇,這些年你在天津屯衛,仍然為朕分憂,先搞補給,如今又出了如此利器,有此二物何愁北蒙不滅。大功啊。”


    “臣不敢,此事完全是下屬功勞,發現此物有利於草原征戰,不獻給陛下就是大罪了。”


    “你的心我明白,辛苦你了,這次徐進功勞不小。研製此物的馬明,已經招入雜造營了?”朱棣轉頭問徐進。


    “是的,陛下。”


    “別緊張,十幾年沒見,小時候我還抱過你。”朱棣爽朗的笑了笑,“歲月催人老,你現在都這麽大了,不錯,有眼光,會用人。那人怎麽樣?”


    “回皇上,他是孤兒,今年的童生,但是對機關器物研究興趣濃厚,目前正在研究另外一種器物,雜造營對他吸引力和幫助很大,當然待遇上我也會盡我所能支持。”現在徐進對器物的研究的支持力度確實不遺餘力。


    “孤兒,還是生員,和前些日子王蔚說的那個孤兒大院有關係嗎?”朱棣更感興趣了。


    “就是那個大院出來的。”徐進點頭應道。


    “德勇,那些孤兒的情況你應該清楚,也給我說說。”


    “那些孩子本大都是幾年前北直隸水災的災民,男女共計37人,不願被賣,就在運河碼頭附近賣小吃謀生,後與無賴爭執,我與王蔚可憐那些孩子,劃了塊荒地,蓋了幾間茅屋,供他們棲身,王大人又安排了教書先生,這些孩子也感受皇恩,讀書上進,這幾年除了幾個大的孩子開飯館為大家謀吃食,其餘便在家中識字讀書,今年小考共有13人參加,全中。雖然都在念書,可資質興趣不同,有愛經商的,有愛從軍的,有愛讀書做官的,有喜歡器物製造的,還有願意從醫製藥的,甚至有人研究蝗蟲,發誓要治理蝗災的,十分有趣。”徐德勇慢慢講給皇上聽。


    “很好嘛。看來愛卿對他們很是了解。”


    徐大人聽得一激靈,“那倒也不是,小兒徐海頑劣,最近年來常常跑到哪裏玩耍,對他們的情況比較了解,這個戰車的想法也是他聽說後,回來閑聊,被徐進發覺的。”


    “那倒真是一批有趣的孩子。有人研究蝗蟲,要治理蝗災,這是大功德,進展如何?”在中國不論任何統治者對於蝗災的感覺都是恐怖。曆朝曆代都有人治水,專著也有不少,有經驗可循,如今如果有人能治蝗,那可是天大的事,哪怕效果不行,開個好頭,意義也決不比這戰車差。


    “尚且不知,臣立刻派人詢問,請皇上恕罪。”徐德勇此時真很惶恐,治理蝗災,意義非凡,自己怎能忽略這一點,沒有詳細詢問。自己雖是軍事長官,可軍政屯政都要管,那些人可是天津衛所轄。


    “那到不用,我也是過急了,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朱棣看到愛將如此惶恐心中不忍,“回頭讓他們先寫個折子上來,這樣吧,讓他們有什麽想法都送上來,我到看看他們能鼓搗出什麽來。徐進你有什麽想法說出來,不要顧忌。”


    “陛下,我那三弟與他們相熟,如今正在北京,您若想了解一下那些人的狀況,可把他招來。”


    “好,把他招來,正好晚上你們與我一起進餐。”


    “謝皇上恩典。”


    能與皇上共進晚餐,確實是大恩典。在徐海眼裏,這皇上容貌英武,體形胖大,尤其是位馬上皇帝,多年征戰,雖然登上帝位多年,可吃起飯來還是比較粗豪。


    徐海對皇帝十分崇拜,除了對高樂的介紹多有保留之外,對皇上的問詢有問必答,十分詳細,對其中幾人的策論也多有溢美之詞,尤其他對研究蝗蟲的鮑忠偉和煉丹的常青這兩人的情況十分熟悉,聽得父兄兩人心中大定。


    皇上順道也問起徐海的一些見解,徐海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和改土歸流多有思考,前些日子父親問起時也曾探討過,回答起來自然是胸有成竹。徐海的見解在朱棣眼裏雖然粗糙稚嫩些,但其中的主要思路清晰完整,朱棣聽罷大喜過望,拍著徐德勇的肩膀,“德勇,你隨我征戰天下,戰功無數,如今又為我大明培養出兩位大才,難為你了。”徐家父子感激不盡,伏地謝恩,連稱不敢。


    當夜,徐海快馬趕回天津衛,找眾人傳達聖意,商議如何獻策。


    高樂半夜敲開劉先生的家門,商量此事。


    五日後,看罷劉文才、鮑忠偉、張四虎、馬明、高樂包括徐海等人的折子和設計圖,皇帝朱棣大喜。你道為何?


    劉文才的折子是“攤丁入畝策”


    鮑忠偉的折子是“蝗蟲的生存環境與天敵”


    張四虎的折子是“女真地商屯及倭國糧食交易策”


    徐海的折子是“改土歸流策”


    馬明的是一張單筒六連發火銃設計圖


    另有出身郎中世家的常青獻上醋柳丹,主治發熱頭痛、風濕。


    永樂14年十月底,永樂皇賜河邊小院“自強不息”匾。賜高樂趙萱婚,賜銀500兩,對小院眾人以鼓勵。徐進、馬明入軍器局,鮑忠偉入戶部同進士出身,官六品,主蝗災防治。命徐海努爾幹度指揮司經曆,年後上任。準張四虎等商屯女真地,並與倭國交易。劉文才不願為官,隻願教授蒙童,皇上賜同進士及第,準其設海河蒙童書院。


    十一月初八,高樂趙萱洞房花燭之夜,房中旖旎自是不提。河邊小院漸漸靜了下來。城中督司府書房的燈光一直亮著。徐進明日一早還要回京,已經回房歇息,書房中隻剩徐海和父親。“父親,一開春我就要上任了,不在您身邊,您可要注意身體。”


    “你放心,倒是我兒長大了。”


    “隻是未能如您願考個舉人。”徐海也是有些遺憾。


    “此事不要放在心上,當初也是我想差了,那樣未必是福。”徐德勇燭光下的麵容看上去有些蒼老。


    “那是為何?”


    “當初上折子,我為何讓你聽從高樂安排,你明白嗎?”


    “不太明白,原本那兩策甚至還有一些策論我們一起討論過,但都是為我備考準備的,我也不知高樂為何如此安排。”徐海確實有些不解。


    “他小小年紀對事情看得如此明白,難得。那兩策你我也討論過,那日與聖上說起時,我聽你沒有談起攤丁入畝,對高樂也隻是讚賞他持家甚勤,想必進京前高樂跟你有交待,對吧?當時我一琢磨就明白了,也不知為何,在聖上麵前我的腦子轉得就比平時快。”徐德勇自嘲的笑了笑。


    徐海沉思半晌,“父親,是不是說攤丁入畝受到的抵製會非常大。”


    “攤丁入畝對抑製土地兼並是良策,原本不知倒還罷了,既然聖上知道了,有生之年必然強力推行,以聖上手段,必然順利,可聖上春秋已盛,如今太子溫和,多得文官支持,到那時,怕是有些不妥。”僅僅父子夜話,徐大人倒也放得開。徐海眼前閃過一幕幕史書,一陣寒顫。


    “我說他當夜拜訪劉先生,而且我看那劉先生也未必是止了當官心思的人,如今卻一心教書,不問仕途了。”


    “看來這高樂確實是你良師益友。隻是他放不下那些孩子,一時間也是無心仕途,難為他了。”


    “他想過安逸生活,我當然得幫他一下,不過您說那改土歸流就沒問題了嗎?那些土司巨酋恐怕也是要反的。”


    “那不一樣,現在想來,這一策的時機正好,解決了戰車和運輸補給問題,幾年間皇上必定再次北征蒙元,而且徹底解決的希望甚大。那時女真必不敢反,改土歸流還是問題嗎?加上商屯的先行一步,好步調!至於西南那是隨時可動,就是有反複也無關大局。”徐德勇幽幽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永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原蠍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原蠍子並收藏從永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