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一一照準,對李岩道:“進入河南之後,一切聽大將軍指揮,不要有任何疑慮,孤相信,以大將軍的能力,打敗左良玉,不成問題。”
李岩拱手道:“遵旨。”
出了王府之後,白起回到自己的大將軍府,立刻發下將令,去眉縣城調王豹前來。
王豹被秦王召回來過春節,此時回到眉縣城不久,在過節的時候,王豹見到了白起,私下曾對白起說過,眉縣那邊太過寂靜,自己閑得沒事,隻能以打獵消遣,他怕久不征戰,會生出懈怠之心,因此如果日後再打仗,求白起將他帶上。
白起覺得他的話很對,一員戰將,久不上陣,不要說指揮上會生疏,就連武藝都會荒廢。而且王豹是他最早的部下,一向用著順手,因此這才調他回來。
此時白起深深覺得,秦軍的將才不夠用,眼下王翦在靖邊守住長城一線,李敢在漢中,擋住四川的官軍,涉懷守潼關,王豹守眉縣,軍中除了李岩與自己可以帶兵,竟然再沒有可以獨當一麵的將軍了。
因此白起暗想,此次進入河南,除了與左良玉決戰,一定要尋找幾位能打的將軍,就算是官軍中的將軍也不要緊,隻要他們能夠歸降,就可以重用。
這個想法,白起沒有告訴別人,免得打仗時,三軍有所顧慮。
王豹接到調令,十分高興,立刻布置了一下,將眉縣交給自己的副將,然後率了三千騎兵,火速來到了西安。
此時白起已經點齊人馬,共是一萬人,其中五千騎兵,加上王豹的三千騎兵,全軍共一萬三千人馬。第二天便開出西安,向潼關進發。
白起以王豹為前部,自己在中軍,李岩與紅娘子居後,來到潼關之後,休息了一天,然後全軍出關,向南陽而來。
事先白起已經給章弓送了消息,此時章弓在南陽固守,境內很平靜,因為左良玉沒有回兵前來複奪南陽,其它地方的官軍也不敢前來攻打,章弓正在加固城防,收到了白起的消息,章弓不由大喜。
幾天之後,白起的人馬開到了南陽,章弓接入城中,設宴給眾人接風。
白起在席間問章弓:“眼下左良玉還在圍攻洛陽麽?”
章弓道:“他沒有一意圍攻洛陽,而是在掃蕩洛陽周圍的縣鎮,畢竟李自成在洛陽城中安排了三萬人馬,而且糧食充足,左良玉也不傻,知道攻不下來,所以就時時騷擾,用來拖住洛陽的農民軍,而主力則攻下了周邊的幾個縣城,農民軍知道左良玉厲害,因此還有的地方,守城的農民軍都棄了城池,進入了洛陽。此時左良玉幾乎已經沒有仗可打了。”
李岩聽了一皺眉:“大將軍,咱們來得晚了點。如果趕在左良玉正在圍攻農民軍的時候,一定可以和農民軍聯手,兩麵夾擊的。”
白起微笑搖頭:“並非如此。無論咱們什麽時候來,左良玉都不會給咱們這個機會。留在河南的農民軍在左良玉眼裏,微不足道。他隻是打給朝庭看的,以示他正在拚力作戰,沒有懈怠而已。隻要我秦軍一出現,左良玉定會全軍迎戰。”
紅娘子道:“大將軍,洛陽離南陽不太遠,咱們去找官軍決戰,還是引誘官軍過來呢?”
白起想了想:“左良玉打仗非常狡猾,而且一向喜歡保存實力,要引誘他可不容易,因此我認為,咱們還是去主動尋戰得好。”
李岩道:“咱們可以去洛陽,和城中的農民軍通通消息,必要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出城夾擊,這樣勝算較大。”
白起點頭:“不錯,既然有可以聯手的人馬,當然要用。傳令下去,全軍休息兩日,然後進兵。”
三天之後,白起整軍出發,他留下章弓帶著五千秦軍守住南陽,自己統率全軍,以王豹為先鋒,李岩在左,自己在右,大軍呈品字形,向洛陽方向殺來。
卻說左良玉,正在汝陽城中歇兵,他幾日前剛剛攻占了汝陽,兩千農民軍守軍被他殺得隻有三四百人逃走,左良玉上表朝庭報捷,然後全軍在城中駐紮。
由於左軍的軍紀不好,整個城中一片哭聲震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被洗劫,左軍官兵燒殺淫掠,弄得汝陽遍地血汙,屍體橫陳。
左良玉對這種事一向睜隻眼閉隻眼,此時他自己正與幾員將領在縣衙中飲酒作樂,別看左良玉縱容部下,禍害百姓,但他本人卻並不窮奢極欲,吃穿都很普通,更不像別的將領那樣,喜好美色。因此他的酒席上,一般不要歌舞。
正在酒酣耳熱之時,突然跑進來一個親兵,走到左良玉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左良玉聞聽,微一皺眉,然後輕輕點頭,親兵退下。左良玉將酒杯一放,砰的一聲響,眾將聞聽,都停了喧嘩,整個屋子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不動了。
這便是左良玉的治軍,在他眼裏,軍將與士兵可以去搶掠百姓,卻不能不畏懼自己,但凡他的軍中,有對自己不敬者,初犯杖責軍棍四十,再犯便要斬首。因此左良玉隻要在營裏巡視之時,經過之處,所有人都敬立不敢言。
除了這些,左良玉深知,要想讓士兵賣命,就必須給他們好處。所以他縱容士兵搶劫民財,軍隊打了勝仗,對於收繳的財物,左良玉一毫不取,全部分給士兵,因此他的士兵們對左良玉是又敬又怕又喜歡。
說到根由,其實左良玉也是沒辦法,朝庭內外交困,不能保證軍餉,士兵們拿不到餉銀,出現了很多嘩變的,很多官軍士兵去投降農民軍,就是拿不到銀錢的緣故。因此左良玉這才縱容部下搶掠民間。
此時眾將都看著左良玉,不知出了何事。
左良玉掃視一下眾人,沉聲道:“方才接到探報,秦軍已經增兵到南陽,而且由白起親自掛帥,全軍四萬人馬,殺了過來。看來要與咱們決戰啦。”
他的兒子左夢庚道:“父帥,咱們手裏有五萬人馬,怕他什麽,不如迎上去,打他個措手不及。”
部將馬士秀道:“對啊,大帥,汝陽離洛陽不遠,為了防止城中的闖軍出來夾擊,還是迎上去的好。”
左良玉點頭:“說得對,汝陽向南二百裏的昭平地區,溝穀縱橫,地勢開闊,正好作戰。據探子報,秦軍騎兵足有二萬,而咱們的騎兵卻隻有一萬,大部分是步兵,地勢太平坦了,對我軍不利,因此本帥認為,昭平地區,是最好的決戰地點。”
眾人都說好。
於是第二天上午,左良玉命令全軍開出汝陽城,帶上了糧草軍械,前往昭平地區。
左良玉親自率一萬騎兵在前,令左夢庚在後麵統領步兵,全軍五萬人,浩浩蕩蕩,迎著秦軍開了過來。
白起帶領著秦軍,一路上並不著急,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不止一次的派人告訴王豹,切忌一味猛進,當心落入左良玉的埋伏。
因為有這個小心,所以白起才將人馬分為三路,相互之間有個呼應。
等到大軍開到南召地區之時,突然有斥候來報,前方六十裏外,發現官軍人馬,旌旗遮天,人馬不下一萬餘人。
白起立時下令,全軍紮營,不再前進。他命斥候繼續打探,一定要弄清楚,這是哪裏的人馬。
白起在曆史上號稱人屠,好像是殘暴野蠻的統帥,但是知道他的人都明白,白起用兵,出奇的謹慎小心。他從普通一兵出身,直做到大將軍,秦軍的全軍總指揮,一路升上來,大小數十戰,卻無一敗績,這個傳奇似的經曆,更說明了他對戰爭的態度。
兵凶戰危,沒有誰對任何一戰,有絕對的把握。白起便是如此,無論他自己率領多少人馬,對手有多少人馬,白起一定不會大意放鬆。
在他眼裏,攻城不是目的,掠地不是目的,戰爭之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殺人。用句當今的理論,就是消滅敵之有生力量。
這一次他率軍來到河南,目標隻有一個,把左良玉的人馬殺光。
白起紮起大營,安心地等著前麵的消息。
第二天,斥候們陸續回來,帶來了較為準確的情報。
左良玉率領全軍人馬,約有五萬人,前來迎戰,在昭平境內紮下大營,不再前進,看樣子是等著秦軍前來。
官軍之中騎兵數量不多,大多是步兵,但是器械精良,軍中多有火槍兵,還配備著強弓硬弩,對付騎兵較為厲害。
左良玉軍中帶著糧草,看樣子不用從後方運輸,這是防備秦軍截了他的糧道,看樣子左良玉是下了決心,要在昭平與秦軍決一死戰。
白起聽完之後,立刻吩咐手下人,去找幾個昭平當地的人來。
不多時,親兵們找到了十幾個,有老有少,都帶進大帳,白起問他們:“你們都是昭平人,對那裏的地形都很熟悉吧。”
十幾個人一起點頭。
李岩拱手道:“遵旨。”
出了王府之後,白起回到自己的大將軍府,立刻發下將令,去眉縣城調王豹前來。
王豹被秦王召回來過春節,此時回到眉縣城不久,在過節的時候,王豹見到了白起,私下曾對白起說過,眉縣那邊太過寂靜,自己閑得沒事,隻能以打獵消遣,他怕久不征戰,會生出懈怠之心,因此如果日後再打仗,求白起將他帶上。
白起覺得他的話很對,一員戰將,久不上陣,不要說指揮上會生疏,就連武藝都會荒廢。而且王豹是他最早的部下,一向用著順手,因此這才調他回來。
此時白起深深覺得,秦軍的將才不夠用,眼下王翦在靖邊守住長城一線,李敢在漢中,擋住四川的官軍,涉懷守潼關,王豹守眉縣,軍中除了李岩與自己可以帶兵,竟然再沒有可以獨當一麵的將軍了。
因此白起暗想,此次進入河南,除了與左良玉決戰,一定要尋找幾位能打的將軍,就算是官軍中的將軍也不要緊,隻要他們能夠歸降,就可以重用。
這個想法,白起沒有告訴別人,免得打仗時,三軍有所顧慮。
王豹接到調令,十分高興,立刻布置了一下,將眉縣交給自己的副將,然後率了三千騎兵,火速來到了西安。
此時白起已經點齊人馬,共是一萬人,其中五千騎兵,加上王豹的三千騎兵,全軍共一萬三千人馬。第二天便開出西安,向潼關進發。
白起以王豹為前部,自己在中軍,李岩與紅娘子居後,來到潼關之後,休息了一天,然後全軍出關,向南陽而來。
事先白起已經給章弓送了消息,此時章弓在南陽固守,境內很平靜,因為左良玉沒有回兵前來複奪南陽,其它地方的官軍也不敢前來攻打,章弓正在加固城防,收到了白起的消息,章弓不由大喜。
幾天之後,白起的人馬開到了南陽,章弓接入城中,設宴給眾人接風。
白起在席間問章弓:“眼下左良玉還在圍攻洛陽麽?”
章弓道:“他沒有一意圍攻洛陽,而是在掃蕩洛陽周圍的縣鎮,畢竟李自成在洛陽城中安排了三萬人馬,而且糧食充足,左良玉也不傻,知道攻不下來,所以就時時騷擾,用來拖住洛陽的農民軍,而主力則攻下了周邊的幾個縣城,農民軍知道左良玉厲害,因此還有的地方,守城的農民軍都棄了城池,進入了洛陽。此時左良玉幾乎已經沒有仗可打了。”
李岩聽了一皺眉:“大將軍,咱們來得晚了點。如果趕在左良玉正在圍攻農民軍的時候,一定可以和農民軍聯手,兩麵夾擊的。”
白起微笑搖頭:“並非如此。無論咱們什麽時候來,左良玉都不會給咱們這個機會。留在河南的農民軍在左良玉眼裏,微不足道。他隻是打給朝庭看的,以示他正在拚力作戰,沒有懈怠而已。隻要我秦軍一出現,左良玉定會全軍迎戰。”
紅娘子道:“大將軍,洛陽離南陽不太遠,咱們去找官軍決戰,還是引誘官軍過來呢?”
白起想了想:“左良玉打仗非常狡猾,而且一向喜歡保存實力,要引誘他可不容易,因此我認為,咱們還是去主動尋戰得好。”
李岩道:“咱們可以去洛陽,和城中的農民軍通通消息,必要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出城夾擊,這樣勝算較大。”
白起點頭:“不錯,既然有可以聯手的人馬,當然要用。傳令下去,全軍休息兩日,然後進兵。”
三天之後,白起整軍出發,他留下章弓帶著五千秦軍守住南陽,自己統率全軍,以王豹為先鋒,李岩在左,自己在右,大軍呈品字形,向洛陽方向殺來。
卻說左良玉,正在汝陽城中歇兵,他幾日前剛剛攻占了汝陽,兩千農民軍守軍被他殺得隻有三四百人逃走,左良玉上表朝庭報捷,然後全軍在城中駐紮。
由於左軍的軍紀不好,整個城中一片哭聲震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被洗劫,左軍官兵燒殺淫掠,弄得汝陽遍地血汙,屍體橫陳。
左良玉對這種事一向睜隻眼閉隻眼,此時他自己正與幾員將領在縣衙中飲酒作樂,別看左良玉縱容部下,禍害百姓,但他本人卻並不窮奢極欲,吃穿都很普通,更不像別的將領那樣,喜好美色。因此他的酒席上,一般不要歌舞。
正在酒酣耳熱之時,突然跑進來一個親兵,走到左良玉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左良玉聞聽,微一皺眉,然後輕輕點頭,親兵退下。左良玉將酒杯一放,砰的一聲響,眾將聞聽,都停了喧嘩,整個屋子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不動了。
這便是左良玉的治軍,在他眼裏,軍將與士兵可以去搶掠百姓,卻不能不畏懼自己,但凡他的軍中,有對自己不敬者,初犯杖責軍棍四十,再犯便要斬首。因此左良玉隻要在營裏巡視之時,經過之處,所有人都敬立不敢言。
除了這些,左良玉深知,要想讓士兵賣命,就必須給他們好處。所以他縱容士兵搶劫民財,軍隊打了勝仗,對於收繳的財物,左良玉一毫不取,全部分給士兵,因此他的士兵們對左良玉是又敬又怕又喜歡。
說到根由,其實左良玉也是沒辦法,朝庭內外交困,不能保證軍餉,士兵們拿不到餉銀,出現了很多嘩變的,很多官軍士兵去投降農民軍,就是拿不到銀錢的緣故。因此左良玉這才縱容部下搶掠民間。
此時眾將都看著左良玉,不知出了何事。
左良玉掃視一下眾人,沉聲道:“方才接到探報,秦軍已經增兵到南陽,而且由白起親自掛帥,全軍四萬人馬,殺了過來。看來要與咱們決戰啦。”
他的兒子左夢庚道:“父帥,咱們手裏有五萬人馬,怕他什麽,不如迎上去,打他個措手不及。”
部將馬士秀道:“對啊,大帥,汝陽離洛陽不遠,為了防止城中的闖軍出來夾擊,還是迎上去的好。”
左良玉點頭:“說得對,汝陽向南二百裏的昭平地區,溝穀縱橫,地勢開闊,正好作戰。據探子報,秦軍騎兵足有二萬,而咱們的騎兵卻隻有一萬,大部分是步兵,地勢太平坦了,對我軍不利,因此本帥認為,昭平地區,是最好的決戰地點。”
眾人都說好。
於是第二天上午,左良玉命令全軍開出汝陽城,帶上了糧草軍械,前往昭平地區。
左良玉親自率一萬騎兵在前,令左夢庚在後麵統領步兵,全軍五萬人,浩浩蕩蕩,迎著秦軍開了過來。
白起帶領著秦軍,一路上並不著急,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不止一次的派人告訴王豹,切忌一味猛進,當心落入左良玉的埋伏。
因為有這個小心,所以白起才將人馬分為三路,相互之間有個呼應。
等到大軍開到南召地區之時,突然有斥候來報,前方六十裏外,發現官軍人馬,旌旗遮天,人馬不下一萬餘人。
白起立時下令,全軍紮營,不再前進。他命斥候繼續打探,一定要弄清楚,這是哪裏的人馬。
白起在曆史上號稱人屠,好像是殘暴野蠻的統帥,但是知道他的人都明白,白起用兵,出奇的謹慎小心。他從普通一兵出身,直做到大將軍,秦軍的全軍總指揮,一路升上來,大小數十戰,卻無一敗績,這個傳奇似的經曆,更說明了他對戰爭的態度。
兵凶戰危,沒有誰對任何一戰,有絕對的把握。白起便是如此,無論他自己率領多少人馬,對手有多少人馬,白起一定不會大意放鬆。
在他眼裏,攻城不是目的,掠地不是目的,戰爭之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殺人。用句當今的理論,就是消滅敵之有生力量。
這一次他率軍來到河南,目標隻有一個,把左良玉的人馬殺光。
白起紮起大營,安心地等著前麵的消息。
第二天,斥候們陸續回來,帶來了較為準確的情報。
左良玉率領全軍人馬,約有五萬人,前來迎戰,在昭平境內紮下大營,不再前進,看樣子是等著秦軍前來。
官軍之中騎兵數量不多,大多是步兵,但是器械精良,軍中多有火槍兵,還配備著強弓硬弩,對付騎兵較為厲害。
左良玉軍中帶著糧草,看樣子不用從後方運輸,這是防備秦軍截了他的糧道,看樣子左良玉是下了決心,要在昭平與秦軍決一死戰。
白起聽完之後,立刻吩咐手下人,去找幾個昭平當地的人來。
不多時,親兵們找到了十幾個,有老有少,都帶進大帳,白起問他們:“你們都是昭平人,對那裏的地形都很熟悉吧。”
十幾個人一起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