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才剛斥了初夏幾句,陶瑞頂著一張大花臉悶頭就闖了進來,也不看陶氏的臉色,徑直就躥到陶氏跟前兒,撒嬌道,“姑母,你把那家的表妹許我可好?”
“什麽?”陶氏正在怒頭上,一時沒反應過來。
杜慕飛見狀趕忙過來拉陶瑞,斥他,“你莫混說,看你姑母惱了!”
陶瑞抻著身子不依,向陶氏叫道,“姑母~~~”被杜慕飛架著胳膊,拖出正房。
陶氏回過味兒,望著打晃的門簾兒冷笑,“她倒有本事!小小年紀倒懂得勾人了!”
周媽媽立在一旁不知如何勸,隻得笑道,“想來是表少爺孩子心性,說說罷了。”
陶瑞在院中抻著不肯走,一聲聲叫著姑母,屋內初夏跪伏在地上,發出細微地抽噎聲,陶氏被突然出來的一宗事兒鬧得腦仁一陣陣地抽疼,氣得無可奈何,向門外喝道,“叫祝婆子來,叫她領了初夏家去。咱們這兩府上,都不準再用她!”
外頭有人趕忙應了一聲,就往院外走。
初夏哭倒在地,“求太太看在三姑娘的份兒上饒了奴婢這一回,原也不是故意說地,不過是順了嘴,才有那麽一句話兒!求太太饒我這一回罷,日後再不敢了。”
說罷便砰砰砰地磕頭。
陶氏是不喜歡柳青娘,更恨初夏這張挑事嘴!原本是給三姑娘挑的陪嫁丫頭,這樣不穩重地人,將來跟到婆婆家,也是要壞三姑娘的事,如何肯留她。
寒著臉不作聲。
周媽媽見太太心意已定,沉了臉向外頭道,“來人,把這個滿嘴胡唚地東西拉出去!”
外頭立時進來兩個粗壯婦人,一人架著初夏一隻胳膊。拖死狗一樣拖了出去。
不一時,那祝老婆子來了,跪在屋內囁囁不敢言,陶氏說一句。她隻有應一句的份兒,末了,抹著淚兒千恩萬謝的出來。這老祝婆子為人最是勢利,院中頗有些與她不合地人,都興災樂禍地看著她們母女。
祝婆子自覺沒臉,扯了初夏自陶氏院中出來,罵罵咧咧的往外走。初夏不住的哭。方要走到二門處,三姑娘突然自後頭追了出來,叫道,“站住!”
初夏一聽是她的聲音,頓時大聲哭起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顧午後毒熱,青磚滾燙。磕頭哭道,“求三姑娘救我。我原也不是故意那樣說表姑娘,實是隻是順了嘴……”
杜三姑娘自上午杜慕飛拿走初夏。便惱怒至極,為了一個柳青娘倒要將她的丫頭趕走,也不論誰對誰錯,伸手拉她,“你隨我來。我去和太太說。”
初夏又不敢起身,生怕到在太太跟前兒,太太更惱,伏地哭泣,“雖非故意,奴婢也有錯處。就在此處跪著,還請三姑娘看在我自小伴著的情份上,向太太求個情兒。”說著又不住地磕頭。
那祝婆子一見三姑娘如此不舍,哪裏肯放過這好機會,也連忙跪下,連連磕頭。
杜三姑娘一咬牙。轉身往陶氏院中去,此時,杜慕飛見得了空子,正和陶氏說單小葵那無論如何也不會來杜府的話,說得陶氏心頭怒火又起,哼笑,“她倒能耐了!這話大約才是她的心理話!這是早就恨上我們了!”
杜慕飛沒說話,這等事兒叫誰誰都是要惱地。不過現今青娘和他們說了這話,日後,萬一那件事兒叨噔出來,若尋到青娘頭上,她不和陶家一條心,豈不是又多了一件不利地事兒?
陶氏心頭叫在京中聽說那件事兒壓得極是沉重,早覺不耐,如今這件看似最容易掌控地事兒,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岔子,正著惱之際,突又聽見外頭有人喊三姑娘,不覺更惱,向外怒斥,“你來做什麽?”
三姑娘被她斥得眼圈一下子紅了,挑著簾,一隻腳僵在門檻外,委屈地喊了聲,“娘~”
“你做什麽來?”陶氏沉了臉。(.無彈窗廣告)
“娘~”杜三姑娘一咬牙,進了屋內,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落下來,“娘,初夏,你就饒初夏一回罷。”
陶氏恨聲道,“那個東西我今日不發落,也要尋個由頭攆了她,專會挑唆你生事!你當我不知,早先她和那祝婆子為了討你的好,故意給青娘的飯食上使絆子!”
杜三姑娘惱這柳青娘惱得沒邊兒,聞言不由提高音量,賭氣道,“娘怎的老替她說話,她算個什麽東西?她還搶了我的風頭呢,麵上倒是悶不吭聲地,全是在暗底下做事!她出府去,你還怪在大嫂,誰不知她早存了那心的!在那院花子裏種什麽花啊草的,不就是為了出去指望它們掙銀子嗎?”
“……就是沒大嫂這事,她必要尋個由頭出去的!”
這事陶氏往常也知,今和杜慕飛帶回來的那翻話一做對比,愈發添了惱意,臉色又陰沉了幾分。
杜慕飛正說著正事,突叫杜三姑娘給攪了,忙沉聲斥道,“你喊什麽?今兒的事全由初夏而起,不罰她罰誰?”
“她算個什麽東西,為了一個不相幹地人罰我地丫頭,我卻不服。為何不罰她,把瑞表哥臉都打花了呢!”杜三姑娘賭了氣,索性辯起歪理來。
“你……”杜慕飛剛要斥她。
陶氏已擺手,“行了,出去罷。把初夏關到柴房裏,三天不許她出飯!”
杜三姑娘轉怒作喜,撲到陶氏身上,“謝謝娘。”說罷,轉身就跑了。
杜慕飛在下麵這這這的幾聲,見陶氏已是定了主意,隻得息了聲。
陶氏深深地吸了幾口氣,揉揉額頭,斜撐著桌子,半晌方道,“剛才瑞兒可是說我與他做主,將青娘許與他?”
杜慕飛大驚,忙道,“母親您這是……”
陶氏冷笑,“我就是要她瞧瞧,我究竟拿不拿得住她!莫以為,出了我們府上,我就拿她沒了法子。”
“可,可……”杜慕飛是極厭那瑞表哥整日遊手好閑,打雞攆狗的,青娘再怎麽不好,也是姑姑家女兒,這豈不是毀了她一生?
陶氏原在陶文忠一家來的當天,弟媳李氏提到這瑞哥兒時,心頭就閃過一瞬的念頭,不過那時念頭是念頭,卻由不得旁人自個兒提出來,因此方才才氣。
如今再想想,配給這外甥子倒也不差。最起碼,能將她穩穩捏在手裏。
*****
自上次那一場鬧劇之後,單小葵這裏又恢複了平靜。轉眼已是十來日過去,已進入進最熱的三伏天。單小葵田的花兒,大部分都敗了,隻有月季仍要時時掐去花苞養枝杆兒,還有那些菜,雖黃斑病略有好轉,可這菜吃水得很,這裏雖離秦淮支流近些,河水充足時,可挖溝引水,便是踏水車,也不太費力氣。
進入暑天,雨水少,十天不澆,那菜葉子就想泛黃。她嫌麻煩,也不怎麽上心了,隻求這個菜季趕緊的過去,再改種旁的。
雖然花田一樣缺水,可如今不養花朵,需求就沒那麽急切了。
“姑娘,姑娘,你快來!”單小葵坐在堂屋當門兒,打著蒲扇,兩隻袖子卷得老高,露出兩條白生生的幼細小臂,聽見菊香在外頭叫,趕忙放下袖子,往外走,邊問,“什麽事這樣急,大熱天的,你們也不怕熱,還這樣有興頭。”
菊香撐著一把大黃紙傘走到正房廊子下,“帶姑娘去看個好物件兒,姑娘一看,保準兒也有興頭呢。”說著遞了同樣一把桐油黃傘給她,“姑娘打這個,比陽傘遮太陽呢,又不要出門兒,不圖好看。”
說完便拉單小葵往院外走,單小葵見她額上臉上俱是汗,搖頭失笑,“什麽事兒神神秘秘的。”
菊香回頭笑,“姑娘隻管來看,看看就知道了。”
單小葵隻得跟著她往塘南的菜地去。在靠菜地正中間兒,原本留菠菜種子的一小塊地裏,劉媽和春生嫂子好幾個人在圍著看,單小葵張望了一下,“可是西瓜熟了?”
這塊地她記得是種的西瓜,原本是想自己嚐鮮兒的,並不為獲利。還有她種的各類嫁接瓜苗什麽的,因花田的事兒多,她一時忘了來瞧。
菊香回頭笑笑不作聲,引著她快步走。陽光將青草蒸騰出一股潮濕悶熱地氣,圍護在身邊,熱得單小葵臉上汗如小溪一般的淌,隻瞧春生幾個立在將午的太陽底下,她的胳膊上就忍不住泛起一股股的熱戰栗。
“哎,姑娘,快來瞧!”劉媽看見她,歡喜的招手,指著腳下的物件兒讓她瞧。單小葵見那處荒草瓜秧子中間,有一個橢圓形的大瓜,看形狀倒象是東瓜的形狀,猛地,她腦中一亮,眼睛也跟著亮了,歡喜笑道,“這是我用冬瓜苗接的西瓜?”
劉媽點頭笑,“可不是,這片地平素也沒人來,反正西瓜地麽,一向是愛長草的,誰想,方才我和菊香摘那甜瓜時想起來了,來瞧一眼,看到這麽個大瓜,倒嚇了一跳。”
說著轉身往後一指,“那邊還有幾個呢。二郎他爹說,這個聽聲音象是已熟了。”
…………(未完待續)
“什麽?”陶氏正在怒頭上,一時沒反應過來。
杜慕飛見狀趕忙過來拉陶瑞,斥他,“你莫混說,看你姑母惱了!”
陶瑞抻著身子不依,向陶氏叫道,“姑母~~~”被杜慕飛架著胳膊,拖出正房。
陶氏回過味兒,望著打晃的門簾兒冷笑,“她倒有本事!小小年紀倒懂得勾人了!”
周媽媽立在一旁不知如何勸,隻得笑道,“想來是表少爺孩子心性,說說罷了。”
陶瑞在院中抻著不肯走,一聲聲叫著姑母,屋內初夏跪伏在地上,發出細微地抽噎聲,陶氏被突然出來的一宗事兒鬧得腦仁一陣陣地抽疼,氣得無可奈何,向門外喝道,“叫祝婆子來,叫她領了初夏家去。咱們這兩府上,都不準再用她!”
外頭有人趕忙應了一聲,就往院外走。
初夏哭倒在地,“求太太看在三姑娘的份兒上饒了奴婢這一回,原也不是故意說地,不過是順了嘴,才有那麽一句話兒!求太太饒我這一回罷,日後再不敢了。”
說罷便砰砰砰地磕頭。
陶氏是不喜歡柳青娘,更恨初夏這張挑事嘴!原本是給三姑娘挑的陪嫁丫頭,這樣不穩重地人,將來跟到婆婆家,也是要壞三姑娘的事,如何肯留她。
寒著臉不作聲。
周媽媽見太太心意已定,沉了臉向外頭道,“來人,把這個滿嘴胡唚地東西拉出去!”
外頭立時進來兩個粗壯婦人,一人架著初夏一隻胳膊。拖死狗一樣拖了出去。
不一時,那祝老婆子來了,跪在屋內囁囁不敢言,陶氏說一句。她隻有應一句的份兒,末了,抹著淚兒千恩萬謝的出來。這老祝婆子為人最是勢利,院中頗有些與她不合地人,都興災樂禍地看著她們母女。
祝婆子自覺沒臉,扯了初夏自陶氏院中出來,罵罵咧咧的往外走。初夏不住的哭。方要走到二門處,三姑娘突然自後頭追了出來,叫道,“站住!”
初夏一聽是她的聲音,頓時大聲哭起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顧午後毒熱,青磚滾燙。磕頭哭道,“求三姑娘救我。我原也不是故意那樣說表姑娘,實是隻是順了嘴……”
杜三姑娘自上午杜慕飛拿走初夏。便惱怒至極,為了一個柳青娘倒要將她的丫頭趕走,也不論誰對誰錯,伸手拉她,“你隨我來。我去和太太說。”
初夏又不敢起身,生怕到在太太跟前兒,太太更惱,伏地哭泣,“雖非故意,奴婢也有錯處。就在此處跪著,還請三姑娘看在我自小伴著的情份上,向太太求個情兒。”說著又不住地磕頭。
那祝婆子一見三姑娘如此不舍,哪裏肯放過這好機會,也連忙跪下,連連磕頭。
杜三姑娘一咬牙。轉身往陶氏院中去,此時,杜慕飛見得了空子,正和陶氏說單小葵那無論如何也不會來杜府的話,說得陶氏心頭怒火又起,哼笑,“她倒能耐了!這話大約才是她的心理話!這是早就恨上我們了!”
杜慕飛沒說話,這等事兒叫誰誰都是要惱地。不過現今青娘和他們說了這話,日後,萬一那件事兒叨噔出來,若尋到青娘頭上,她不和陶家一條心,豈不是又多了一件不利地事兒?
陶氏心頭叫在京中聽說那件事兒壓得極是沉重,早覺不耐,如今這件看似最容易掌控地事兒,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岔子,正著惱之際,突又聽見外頭有人喊三姑娘,不覺更惱,向外怒斥,“你來做什麽?”
三姑娘被她斥得眼圈一下子紅了,挑著簾,一隻腳僵在門檻外,委屈地喊了聲,“娘~”
“你做什麽來?”陶氏沉了臉。(.無彈窗廣告)
“娘~”杜三姑娘一咬牙,進了屋內,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落下來,“娘,初夏,你就饒初夏一回罷。”
陶氏恨聲道,“那個東西我今日不發落,也要尋個由頭攆了她,專會挑唆你生事!你當我不知,早先她和那祝婆子為了討你的好,故意給青娘的飯食上使絆子!”
杜三姑娘惱這柳青娘惱得沒邊兒,聞言不由提高音量,賭氣道,“娘怎的老替她說話,她算個什麽東西?她還搶了我的風頭呢,麵上倒是悶不吭聲地,全是在暗底下做事!她出府去,你還怪在大嫂,誰不知她早存了那心的!在那院花子裏種什麽花啊草的,不就是為了出去指望它們掙銀子嗎?”
“……就是沒大嫂這事,她必要尋個由頭出去的!”
這事陶氏往常也知,今和杜慕飛帶回來的那翻話一做對比,愈發添了惱意,臉色又陰沉了幾分。
杜慕飛正說著正事,突叫杜三姑娘給攪了,忙沉聲斥道,“你喊什麽?今兒的事全由初夏而起,不罰她罰誰?”
“她算個什麽東西,為了一個不相幹地人罰我地丫頭,我卻不服。為何不罰她,把瑞表哥臉都打花了呢!”杜三姑娘賭了氣,索性辯起歪理來。
“你……”杜慕飛剛要斥她。
陶氏已擺手,“行了,出去罷。把初夏關到柴房裏,三天不許她出飯!”
杜三姑娘轉怒作喜,撲到陶氏身上,“謝謝娘。”說罷,轉身就跑了。
杜慕飛在下麵這這這的幾聲,見陶氏已是定了主意,隻得息了聲。
陶氏深深地吸了幾口氣,揉揉額頭,斜撐著桌子,半晌方道,“剛才瑞兒可是說我與他做主,將青娘許與他?”
杜慕飛大驚,忙道,“母親您這是……”
陶氏冷笑,“我就是要她瞧瞧,我究竟拿不拿得住她!莫以為,出了我們府上,我就拿她沒了法子。”
“可,可……”杜慕飛是極厭那瑞表哥整日遊手好閑,打雞攆狗的,青娘再怎麽不好,也是姑姑家女兒,這豈不是毀了她一生?
陶氏原在陶文忠一家來的當天,弟媳李氏提到這瑞哥兒時,心頭就閃過一瞬的念頭,不過那時念頭是念頭,卻由不得旁人自個兒提出來,因此方才才氣。
如今再想想,配給這外甥子倒也不差。最起碼,能將她穩穩捏在手裏。
*****
自上次那一場鬧劇之後,單小葵這裏又恢複了平靜。轉眼已是十來日過去,已進入進最熱的三伏天。單小葵田的花兒,大部分都敗了,隻有月季仍要時時掐去花苞養枝杆兒,還有那些菜,雖黃斑病略有好轉,可這菜吃水得很,這裏雖離秦淮支流近些,河水充足時,可挖溝引水,便是踏水車,也不太費力氣。
進入暑天,雨水少,十天不澆,那菜葉子就想泛黃。她嫌麻煩,也不怎麽上心了,隻求這個菜季趕緊的過去,再改種旁的。
雖然花田一樣缺水,可如今不養花朵,需求就沒那麽急切了。
“姑娘,姑娘,你快來!”單小葵坐在堂屋當門兒,打著蒲扇,兩隻袖子卷得老高,露出兩條白生生的幼細小臂,聽見菊香在外頭叫,趕忙放下袖子,往外走,邊問,“什麽事這樣急,大熱天的,你們也不怕熱,還這樣有興頭。”
菊香撐著一把大黃紙傘走到正房廊子下,“帶姑娘去看個好物件兒,姑娘一看,保準兒也有興頭呢。”說著遞了同樣一把桐油黃傘給她,“姑娘打這個,比陽傘遮太陽呢,又不要出門兒,不圖好看。”
說完便拉單小葵往院外走,單小葵見她額上臉上俱是汗,搖頭失笑,“什麽事兒神神秘秘的。”
菊香回頭笑,“姑娘隻管來看,看看就知道了。”
單小葵隻得跟著她往塘南的菜地去。在靠菜地正中間兒,原本留菠菜種子的一小塊地裏,劉媽和春生嫂子好幾個人在圍著看,單小葵張望了一下,“可是西瓜熟了?”
這塊地她記得是種的西瓜,原本是想自己嚐鮮兒的,並不為獲利。還有她種的各類嫁接瓜苗什麽的,因花田的事兒多,她一時忘了來瞧。
菊香回頭笑笑不作聲,引著她快步走。陽光將青草蒸騰出一股潮濕悶熱地氣,圍護在身邊,熱得單小葵臉上汗如小溪一般的淌,隻瞧春生幾個立在將午的太陽底下,她的胳膊上就忍不住泛起一股股的熱戰栗。
“哎,姑娘,快來瞧!”劉媽看見她,歡喜的招手,指著腳下的物件兒讓她瞧。單小葵見那處荒草瓜秧子中間,有一個橢圓形的大瓜,看形狀倒象是東瓜的形狀,猛地,她腦中一亮,眼睛也跟著亮了,歡喜笑道,“這是我用冬瓜苗接的西瓜?”
劉媽點頭笑,“可不是,這片地平素也沒人來,反正西瓜地麽,一向是愛長草的,誰想,方才我和菊香摘那甜瓜時想起來了,來瞧一眼,看到這麽個大瓜,倒嚇了一跳。”
說著轉身往後一指,“那邊還有幾個呢。二郎他爹說,這個聽聲音象是已熟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