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說寫得怎麽樣了,佩頓?”


    一家人正在吃飯,大姐米娜的開口詢問,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眾人也看向佩頓,包括他的兩個哥哥,兩人眼中皆是充滿了興趣。


    佩頓獨自擁有了一份警察局臨時工助理的工作,並且準備創作自己的第一部懸疑小說的事情,早就被一家人知曉。


    不過在克裏斯先生的叮囑下,一家人皆沒有往外傳,也沒有打擾佩頓的創作思路。


    現如今,這本小說,在眾人的眼中依舊有些神秘。


    佩頓迎著眾人的目光,不慌不忙的停頓下來,先是放下手中的刀叉,再是使用餐巾擦拭了嘴巴。


    “已經完成了,這些天,我看過一些合適的報紙地址,我準備將之郵寄過去,尋找可以連載的報社。”


    聽得此言,凱文等三人眼中充滿了好奇,不斷嚷嚷著讓他們看看這本小說。


    在他們看來,自己家七歲的弟弟完成了一部文學作品,這是一件很酷,很了不起的事情。


    此時的克裏斯夫人也是微微一笑,給予佩頓一個鼓勵的眼神。


    唯有克裏斯先生,不動聲色的開口道:“你不打算走直接出版的路子?”


    佩頓沒想到克裏斯先生對於這方麵還有所了解,於是開口解釋道:“我現在沒有名氣,若是走出版的路子,直接出版,即便有出版商接受了,銷售量也不會很好。”


    “我需要讀者。”


    克裏斯先生點點頭,對於自己的孩子能擁有這樣的認知,他很滿意。


    一家人很快散場,克裏斯先生把佩頓叫到了他的書房。


    佩頓大概能想到克裏斯先生叫他前來的原因,隻是不知道克裏斯先生的目的。


    彼此對視了一眼,氣氛有些沉默.


    還是克裏斯先生主動開口道:“現在我們說說你的小說,以及小說後續的處理。”


    佩頓點點頭,等待著克裏斯先生接下來的話語。


    “我很高興你能清楚的認識到具體情況,選擇小說連載的方式,雖然我知道這並非是主流作者的道路。”


    佩頓點點頭,他看出來了,克裏斯先生的確很了解這方麵的內容。


    主流的、有名氣的作家都是直接選擇小說出版,大多數小說的新人也是選擇將小說投稿到某個出版商,期待著被看中,繼而出版。


    報紙連載?


    在他們看來這不是真正的文學道路,不符合作家這個高貴的身份,不符合他們對文學的追求。


    若是存在鄙視鏈的話,將作品登上報紙的作家絕對是鄙視鏈的最底層。


    能直接出版作品的作者是看不起這樣的作者的。


    能直接出版,絕對不登報連載。


    當然,成名的作者或許不一樣,他們可以不局限於兩種方式,甚至先登報擴大影響力,再出書收割讀者的錢包,這是很常見的選擇。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同時,報紙上的專欄作者也不一樣,他們屬於某些領域的權威代表,有的是政客,有的是女權代表,有的是知名學者……已經不限於作者的身份


    若是擴展開來,可以統一的將之稱呼為社會活動家。


    但是在新人這個群體,能直接出版就是對作品的一種認可。


    本來,克裏斯先生還以為佩頓會尋求出版的路子,還想著如何勸解他,沒成想現在倒是不用了。


    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想象的更聰明!


    “我有一個消息告訴你。”沉默一陣,克裏斯先生開口道。


    “嗯,您說!”


    “我有一些報刊的朋友,若是你沒有意見,我會幫你聯係,他們報紙會優先發行你的小說。”


    克裏斯先生說著,也在打量著佩頓的臉色,注意著佩頓的態度。


    並非是每一個孩子都樂於接受家長的好意!


    在自由的空氣中,孩子們都不希望被約束。


    這一點,早年的克裏斯先生也是一樣的,否則他就不會拒絕在家人的幫助下,從一個牛仔開始,發展成為一個優秀的牧場主,而是入伍參軍,走上現在的政治路線。


    不過,別的孩子或許會對家長插手自己的事情很不滿意,在他們看來那很不自由。


    佩頓心中沒有這方麵的負擔,而且他也聽出來“優先發行”的意思。


    無非是說即便小說的質量差些,也能看在克裏斯先生的麵子上登報發行。


    雖然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是有捷徑為何不走?


    自由的空氣也不能阻擋友誼的交流,不是嗎?


    友誼萬歲!


    “有哪些報紙?”佩頓想了想,開口詢問道。


    這很重要,一流的報刊能發行到全國,而一些小的報刊隻能覆蓋某一些地區。


    若是能選擇,自然是選擇越大越知名的報社,越是有利,這有助於擴大影響力。


    克裏斯先生微微一笑,當年他是家中的“反叛者”,有過前車之鑒,他對於家人的意見也格外注重。


    現在佩頓能理解,並接受他的善意,克裏斯先生心裏很滿意。


    “薩瓦納工人報!”


    “薩瓦納市時報!”


    “蒙哥馬利時報!”


    很快,三個報紙名字從克裏斯先生吐露出來,這些都是他有把握讓佩頓登上去的報紙。


    他這麽多年在薩瓦納市的人際關係網可不是白白建立的。


    作為一個誌存高遠的人,克裏斯先生在各界都交友廣泛,他自然是不會忘記新聞界的朋友。


    同樣的,這些朋友也願意接受一位警察局局長的友誼。


    克裏斯先生之所以會對這方麵的事情如此了解,便是因為在佩頓有創作的想法之後,他就谘詢一位新聞界朋友的一些意見,由此也算是有一個全麵的認識。


    前兩份市區的報紙總編都是他的朋友,第三份州府報紙的一位主編更是他昔日的戰友。


    即便是佩頓的作品再差,也能將之“潤色一二”,然後登報上去。


    佩頓聞言,心中卻猶豫起來,這些日子他已經反複思量過應該投稿的報刊,本地的一些報紙也在他的研究範圍之中。


    上述的三分報紙前兩份都屬於在薩瓦納市發行,薩瓦納市以旅遊業出名,相應的新聞行業的發展也不錯,這兩方報紙以薩瓦納市為中心,可以輻射到周邊的十餘個城市的報紙,在周圍有一定的影響力。


    隻是也周圍,影響範圍太小了,不再佩頓的考慮範圍之中。


    蒙哥馬利市,亞那巴馬州的首府,《蒙哥馬利時報》是一份輻射全州的報紙,在亞那巴馬州周圍都有一定影響力。


    不過也僅僅是如此了,距離佩頓心理底線還差了些。


    優秀的作品搭配合適的平台,他渴望的是全國性質的報刊。


    本地的報紙隻有一份,能滿足他心理底線的——《亞那巴馬熱報》,這一份報紙雖然比不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些全國知名的報紙,但也是州發行報紙,勉強能輻射到全國。


    而且這份報紙在小說連載方麵沒有很強的競爭力,說不定,他能成為第一個在其上麵開辟專欄的作者。


    開辟專欄,這很重要,這是對作者發聲、擴大影響力的重要通道。


    似乎是看出來佩頓的猶豫,克裏斯先生笑道:“怎麽了,看不上?”


    佩頓點點頭,也不隱瞞:“這三分報紙的影響力太小了,都不能覆蓋到整個亞那巴馬州,更何況整個美國。”


    “父親,我需要影響力更大些的報紙,比如《亞那巴馬熱報》”


    克裏斯先生沉默一陣,他倒是沒有想到佩頓的誌氣這般大,不過想了想,他覺得正常,人總是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就像他當年參軍的時候,就是想著成為一名將軍,不過很可惜,在他退伍的時候,他也隻是一名上尉,距離他的理想,相差勝遠。


    克裏斯先生不知道佩頓的實力,到底配不配得上他的誌氣?


    或者也隻是理想?


    “我可以委托幾個新聞界的朋友為你聯係,隻是他們對於作品的要求必定要高一些。”


    很明顯,克裏斯先生話語的潛台詞,他並不能保證,隻能盡量聯係,想要登報,還是需要靠實力。


    “我有信心!”


    克裏斯先生點點頭,繼而對著佩頓開口道:“把你的稿子拿出來吧,讓我看看你的信心!”


    “等會,我去拿!”


    佩頓也不猶豫,直接走出書房,回到自己的房間,從床下的巷子裏取出一摞已經裝訂成冊的稿子,繼而返回書房,交到克裏斯先生的手中。


    這一份稿子,是他在經過大綱、初稿、之後的再一次修訂。


    同最初的大綱相比,其中的故事走向變化不多,但是細節改變了很多,包括人物的設定也有很多的改變。


    很完善,所有的邏輯,也很合理。


    “字寫的還不錯,裝訂得也有些樣子。”看著手中這一摞稿子,克裏斯先生點點頭。


    “惡魔人格?這個名字聽上去可不像是一本推理作品。”


    “序言:當年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注視著你!”


    一句話,頓時讓克裏斯先生態度微微一變,更是專注,繼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佩頓看著滿臉認真,似乎是徹底沉浸在其中的克裏斯先生也是微微一笑。


    除了錢,對作者而言,很少有東西,比忠實的讀者更重要,那是對自己作品的一種認可。


    故事緩緩的發展著,最開始便是審訊室的場景,其中一切,讓克裏斯先生稍稍點頭。


    其中的內容在他這個專業人士看來,很專業。


    緊接著跳轉了畫麵,出現在了一家旅館,讓克裏斯先生有些摸不清楚頭腦的時候,一個個個人特色鮮明的人物,開始粉墨登場。


    發現女神是個婊子,感情受損,醉酒後殺了人的富二代。


    打破階級、種族對立,私奔出來的,一黑一白的青年夫婦,其中的妻子懷著孕,男人有一個秘密,在私奔之前,他瞞著妻子殺了自己的嶽父一家。


    沉默而有智慧、神秘的教授。


    風度翩翩,喜歡祈禱,研究資本論,背地裏卻是殺人無數、血腥變態的旅館老板。


    理性卻信仰上帝的牧師,這頭迷途的羔羊,徘徊自傲科學和神學之間。


    專業知識豐富,看上去幽默、樂觀,健談,實際上卻是從事死人器官摘除、販賣的黑心醫生夫婦。


    一對看似是警察與殺人犯,實際上卻是搶劫了銀行的瘋狂劫匪。


    故事推移,隨著一場場的死亡,教授得知了第一幕審訊室的真相。


    “門牌號,凶手按照人門派號來殺人,刺激!”


    “十大人格,旅館裏的所有人都是一個人的不同人格分化,其中存在一個惡魔人格,惡魔在殺人!”


    看到此處,克裏斯先生頓時興奮起來,若是說之前那些人物讓他感覺這本書很不錯的話,種種設定也很合理,那人格分化這一設定頓時讓他毛骨悚然,太意外了,創意十足。


    十個人都是一個人,旅館存在於思維空間之中。


    故事繼續,所有人開始審視著彼此,欲圖尋找到那人群之中的“惡魔”,這是對人性的較量,所有人互相的懷疑、揣測,想著各種的手段來證明自己。


    人性的陰暗得到最好的表現。


    醫生夫婦不再幽默,他們的話語開始尖銳起來。


    私奔的夫婦也變得強硬、警察充滿壓迫性的看著其餘人,虎視眈眈。


    教授的態度,也隨著眾人的態度發生著轉變。


    倒是瘋狂的牧師,變化不多,依舊瘋狂。


    接下來,又是一個個人在這場人性的較量之下被奪取生命。


    在這裏,佩頓選擇了羅盤形死亡的原則,配合著門牌號、氣氛,讓緊張的氛圍積攢到極致。


    十個人大多數有陰暗自私的一麵,他們確認自己不是惡魔。


    他們不想死,他們隻能選擇別人死,死得人越多,那惡魔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一場死亡審判就越可能結束。


    接連不斷的反轉,一個個人的隱藏麵具開始揭曉,看上去正常的人,背地裏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麵。


    劫匪警察被教授連同為了保護肚子裏孩子的孕婦反殺。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子為了保護孩子殺人,這很震撼。


    兩個人似乎是活到了最後。


    當然,故事還未結束,克裏斯先生也很期待的看著接下來的發展,一切都會在最後解密。


    按照這個作品的反轉,克裏斯先生相信真正的惡魔人格混在兩人之中。


    這兩人到底誰是最後的惡魔人格呢?


    是從頭到尾都是以正麵形象,從審訊室接觸到人格真相的教授?


    還是看上去單純、善良,一家人都被丈夫屠殺的婦女?


    看到數年之後,一個孩子對著墓碑之前的兩人扣動手槍的扳機,克裏斯先生更是無比的意外,酣暢淋漓,這一重反轉,也是他沒有想到的。


    稍稍梳理了自己的情緒,克裏斯先生看著佩頓,微笑道:“佩頓,這本書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肯定的說,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的書迷了。”


    “很棒的故事,我很喜歡。”


    “當然,我不是專業的,等等我,我詢問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或許他能給出更好的答案。”


    佩頓聽得克裏斯先生略帶誇張的誇獎,也是“羞澀”一笑。


    緊接著,對於克裏斯先生想要詢問專業人員的意見,佩頓也表示了讚同。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你永遠不可能在未知的領域取得成就!


    佩頓一向很信奉這個原則。


    克裏斯先生想了想,突然開口道:“對了,把這份稿子打印一份,保留好原稿,你知道這或許會減少不必有的麻煩。”


    佩頓聞言,也點了點頭。


    若是出現抄襲之類的事件,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除了這份原稿,連同之前的大綱、細綱,連同一遍遍修改的廢紙,他都全部收集在自己床下的箱子保存完好,用來減少不必有的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盜夢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糖蟲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糖蟲子並收藏諸天盜夢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