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考古,這個世界的人們並不陌生。</p>


    前往未知的舊大陸,遍地危險,到處都是寄居獸。</p>


    開拓精神加上冒險主義,帶著英雄色彩的故事,是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最喜歡追逐的夢想。</p>


    元霄一提到考古,大家的精神都來了。</p>


    不負眾望, 元霄開始講考古的事情。</p>


    嚴格說起來,真正的考古,遠比電視電影中演的更加殘酷。</p>


    那真的是拿命去換技術。</p>


    就算是四大國,派出去的考古隊,也不敢說絕對安全。</p>


    整支考古隊全軍覆沒也是常事。</p>


    當然了,作為站在講台上的老師, 正能量的宣傳還是首要的。</p>


    元霄並沒有提到陰暗和殘酷。</p>


    他清楚地知道,這個時期的青少年, 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勵。</p>


    未來的真實,要讓他們自己選擇後,才能更加清晰。</p>


    “舊大陸的情況,可以說比想象得更為嚴峻,”元霄介紹著,“特殊的城市地帶,往往有特殊的氣候。</p>


    造成如此的原因,我們並不太清楚。</p>


    這也是國家創辦教育的緣故,希望在座的諸位,將來掌握更高的科技技術,從而解開更多的謎題。”</p>


    大家鼓掌。</p>


    侯嘉錫也是點頭,元霄總是能把話題往教育上引。</p>


    這樣類似聊天型的講課,也算別具風格。</p>


    大學的課程,授課形式其實鼓勵的是多樣化。</p>


    這一點和高中天差地別。</p>


    “那麽這裏我想大家都會留意到一個問題,”元霄開始提問,“對於世界的科技樹而言,考古重要, 還是自發的研究重要。</p>


    其實答桉不難,很多人可能會說, 都重要。</p>


    但是,大家是否真正想過,我們睜開眼睛的世界,麵對的是什麽樣的情況。”</p>


    學生們陷入思考。</p>


    世界隻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定的應用科技文明基礎。</p>


    就好比你不需要懂原理,照樣可以使用電腦操作。</p>


    不懂汽車的構造,不影響你開車。</p>


    “所以我們看待本質性的問題,就需要本質性的思考,”元霄循循善誘,“如果說考古是雞,自發研究是蛋,那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到底世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p>


    究竟是考古衍生出自發研究,還是自發研究的需要刺激了考古。</p>


    “這個問題我留給大家,回去好好思考,”元霄豎起食指, “之所以拋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將來如果還有機會給大家講課。</p>


    那麽我的這個問題, 始終貫穿著我的整個課程理念。</p>


    也希望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 未來走上哪一條的路,會有更清晰的目的。”</p>


    學生們再次鼓掌。</p>


    邁克爾遜也是讚同:“有點意思,用通俗的比喻,將這個世界文明科技的兩條路,說得是明明白白。</p>


    看來元老師能夠在多個領域有所建樹,不是偶然的。”</p>


    “因此有的人說,考古是一切科技的源頭,自發研究則是進一步的拓展,這也是正確的,”元霄微笑,“在科技的領域,誰都離不開誰。”</p>


    這可是大膽的言論了。</p>


    這個世界,整體依存的是考古,也就是說,考古界淩駕在科技界之上。</p>


    雖然也有不少從事科技自發研究的人,但和考古界比起來,地位還是差了不少。</p>


    尷尬的是,能夠進行考古並發現成果的,往往不是搞科技研究的。</p>


    比如元霄的兩個重大發現,他並不是化學家和物理學家。</p>


    兩個學界內不承認他的地位。</p>


    但是,兩個學界卻不能一腳把他踢開,反而要擺在重要的地方。</p>


    這就是考古曆來的優勢。</p>


    現在元霄說什麽,說考古也離不開自發研究。</p>


    這等於抬高了研究者的地位。</p>


    “為什麽我會這麽說,”元霄解釋,“其實道理很簡單。</p>


    我們考古者可以發現理論,發現科技。</p>


    但是這些技術的深度解讀,離不開各行業的研究者。</p>


    隻有技術理論被研究透了,我們才能說,掌握了這一項的科技技術。</p>


    同學們可以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道理。</p>


    如果大家可以接納我的觀點,那麽未來轉身投入科技研究的行列,坐在實驗室或者書桌前,解密考古發現的各種理論,是否我們也可以認為,這也是偉大的貢獻。</p>


    哪怕最終的結果,付諸流水,然而曾經的努力,並不代表它不存在。”</p>


    全場掌聲雷動。</p>


    尤其是侯嘉錫邁克爾遜這樣的,他們就是元霄口中的“研究者”。</p>


    元霄並沒有貶低研究者的地位,反而認為,科技的未來掌握在他們手中。</p>


    對於考古界而言,這可是大逆不道的發言。</p>


    關鍵是元霄其實算是考古界的人士。</p>


    有同學就舉手了:“元老師的話,很有道理。</p>


    那麽我想問一下,作為考古界的一員,元老師為什麽會有剛剛的想法呢。”</p>


    說的很好,元霄在講台上鼓掌。</p>


    “正因為我是考古界的一員,對於研究者才更加推崇,”元霄謙虛,“我的元素周期表,沒有比如侯院長帶領團隊的驗證,很多新元素的發現,是無法證明的。”</p>


    </p>


    他開始講相關的關聯性,這也是事實。</p>


    考古者,隻是發現已有的科技技術。</p>


    並不代表他們能夠理解、能夠掌握,並在其基礎上創建出新的科技理論。</p>


    “沒有基盤的疊加,金字塔是無法建成的。”元霄看了下表,時間已經接近尾聲了。</p>


    講課差不多要結束了,不過學生們絲毫沒有停止的想法。</p>


    元霄這樣的老師,確實和其他搞研究的教授什麽的不一樣。</p>


    更加貼近實際,更加客觀,也更加真實。</p>


    大三的學生,半隻腳已經踏入社會了,他們恰恰需要這種現實的教程。</p>


    可以作為未來自己人生的參考。</p>


    侯嘉錫看了下氣氛,比想象的要好。</p>


    “看來以後有機會,可以讓元老師多講幾次課了。”侯嘉錫低聲說著。</p>


    邁克爾遜也同意,元霄沒有貶低搞研究的,也對自己的胃口。</p>


    這時,有學生舉手發問了:“那麽我想請問一下元霄老師,作為考古發現者的您,怎麽看待最近世界一部分物理學家,對你發現的牛頓力學理論的爭議呢。”</p>


    轟!</p>


    侯嘉錫臉色變了,這個已經超出了課程講課範圍。</p>


    他知道,元霄並不是物理學家,這個問題問出來,擺明是給元霄難堪的。</p>


    邁克爾遜也是愣了一下。</p>


    元霄笑了。</p>


    這位同學,為何你如此優秀!</p>


    等我上天了,絕對不會辜負你今天的付出。</p>


    他滿意地笑了:“問的很好,其實我也有在關注最近的一些話題。</p>


    那麽,在這裏,我的看法隻有一個。</p>


    聯邦的弗羅茲教授很優秀,隻不過,他的結論是錯誤的。</p>


    這個宇宙並不存在以太。”</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全時空英靈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鏡不止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鏡不止水並收藏我有一個全時空英靈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