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昭告天下,宣布除杜洪、周嶽、董昌的一切官爵職,定三人為國賊,還嚴詞警告了江西觀察使鍾傳,痛斥其為逆賊洗罪的無恥行徑,意在警示天下藩鎮不得再為逆賊開脫。


    詔書發出,各鎮進奏院抄錄, 然後邸報本鎮。


    如平靜的海麵,像洶湧的波濤,又一場大戰的序幕拉開了。


    武昌,朝廷邸報已到,杜洪命人給左梨抄錄了一份,左梨躺在牢房裏, 看著案上的文書,情緒很是複雜,左梨飽讀經書, 對國史很有研究,也擅長詩歌丹青,是個文武全才的人。


    如杜洪所說,左梨的確心懷忠義。


    他自幼喪父,母親為黃巢亂軍所殺,從小與姐姐左融相依為命,左融替人抄書謀生,得來的餘錢就請人教左梨讀書,後來左融與仇恩嗣成婚,仇恩嗣又被杜洪聘為幕府節度判官,左梨長大成人後,被姐夫仇恩嗣推舉給了杜洪,並得到了杜洪的器重,被任命為衙內狎牙。


    他的姐姐左融是一個傳統女子, 長得很漂亮,也知書達禮, 識大體, 不多言不多語,不像她夫君仇恩嗣那麽無法無天,在成長過程中,左梨受到了左融極大的影響,他的表字興也是左融所起,從字中也可以看出姐姐左融對左梨的期望,那就是希望弟弟能興複左氏宗族。


    除此以外,左融也經常告誡弟弟走正道。


    因為姐夫仇恩嗣效力杜洪,又因為自己深受杜洪器重,所以左梨也盡心效力,但左融的私心又希望弟弟能走正道守臣禮,不要跟大逆不道的姐夫仇恩嗣學,一私一公,針鋒相對。


    所以這就造就了一個矛盾,左梨一方麵對鄂嶽對杜洪盡心盡力,一方麵又對李唐正朔和皇帝心存忠義,本心並不希望杜洪割據,杜洪決定與董昌等人一起對抗朝廷的時候,左梨才會多次勸說,甚至變著法子畫畫警示杜洪,這才招來了牢獄之災,被憤怒的杜洪下獄關押。


    至於杜洪,他本就是崔紹牙將出身,領導崔紹與母親吳氏這兩個能約束他的人去世後,他逐漸顯露出了殘暴本色,動輒就要砍頭斷足,仇恩嗣作為他的心腹,又是衙內兵馬使,常常在他暴怒的時候輕言細語的勸說,救了不少將校士兵,因此在土團牙軍中威望甚重。


    左梨作為監管衙內將士的狎牙,也常常給人指路,比如某時杜洪臉色不善,他就會跟衙內將校士兵們說,大帥這段心情不好,你們都小心聽話些,所以他跟牙兵的關係也還可以。


    左梨熟讀史書,深知為官為將的道理,常常規勸杜洪,要他恭順朝廷,尊奉中央,善待部屬,這本是為杜洪著想,結果卻引起了有心人的猜忌嫉恨,去年推官楊至連向杜洪進讒言,杜洪果然起了猜忌心,認為左梨是在收買人心,一怒之下把他貶去了一個窮縣做縣令。


    後來被召回來的時候,他本以為姐姐和姐夫會給自己接風洗塵,結果卻被姐夫仇恩嗣痛扁了一頓,仇恩嗣告誡道:“為人要低調,如果不知道掩藏自己的鋒芒,早晚大禍臨頭。”


    左梨不解道:“姐夫您也經常進言,為何主公不猜忌您?”


    仇恩嗣語重心長道:“在武昌,不要提朝廷,不要說長安天子,有沒有才能不要緊,這個可以慢慢曆練,主公也不看重,但你要是跟他離心離德,心向著朝廷,那你就是死定了。”


    左梨聽從了仇恩嗣的教誨,從此收斂了許多。


    但當這回杜洪決定自立節度使,起兵對抗朝廷後,左梨還是忍受不了,幾次三番進言,對杜洪曉以利害,杜洪終於雷霆大怒,連仇恩嗣的麵子也不給了,直接下令把左梨下獄。


    但因為姐夫的緣故,左梨在獄中的日子也很滋潤,想起姐夫說的那些話,他終於也吸取到了教訓,於是當小吏奉杜洪之命把邸報送來獄中給他的時候,他果然舉雙手表示讚成。


    “昏君欺辱太甚,的確是該起兵自保。”


    杜洪派來的耳目聽到這話,把消息稟報給杜洪,杜洪這才放下心來,下令釋放左梨,還派幕僚去探望,錢絹茶玉不要錢似的往左府送,姐姐左融和姐夫仇恩嗣終於也鬆了一口氣,隻是偶爾夜深人靜的時候,左梨總會在心中默默感歎道:“這日子,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


    左梨是個胸懷大誌的人,一心想找機會複出,從本心來說,他是希望杜洪早些死的,這樣就可以擺脫這壓抑苦悶的生活,不料杜洪精力旺盛,越活越囂張,當浙東使者來到武昌後,左梨的心潮又起伏了起來,他知道,以董昌驕橫狂悖的秉性,肯定會出兵幫助杜洪。


    到時候官軍壓境,他姐弟如何是好?


    “駕!駕!”


    數十快馬進入天門山下的北麵竟陵行營,轅門閉合後,武士下馬,將馬交給迎上來的士兵,隨列校步行前往中軍大營,為首一人抱拳解釋道:“大帥規矩嚴,營內不馳馬。”


    來人正是被朝廷任命為複州刺史的楊守信,楊守亮的親弟弟,見到楊守亮,楊守信快步迎上去,感慨道:“成都一別,我們已有一年不見了,真是想死弟弟了,哥哥近來如何?”


    算起來,兄弟倆上次見麵還是討伐王建的時候。


    那時楊守亮是東川道副招討,蜀王李保的副手,楊守信在梓潼行台為兵馬使,聽令劉崇望,雖然靠近,卻一個主攻,一個主守,交集不多,沒有見麵,直到王宗黯請降,哥倆才在成都好好聚了一聚,之後又各忙的去了,西川平定後,楊守亮回朝,楊守信刺史劍州。


    算起來,兄弟倆已經快兩年沒見麵了,但楊守亮卻沒有他想象中的興奮,神情依然淡漠,楊守信這才反應過來,停下腳步,整理衣冠,躬身道:“下官複州刺史楊守信參見相公。”


    楊守亮治軍極嚴,軍中隻講上下,從不看人情,犯了軍法,哪怕天王老子,也敢拖出去一陣亂棍毒打,當初隨楊複光征戰四方的時候,楊守信和張威這些牙將沒少吃他的軍棍。


    想想從劍州到複州足足上千裏路,楊守信還不能從襄陽坐船,得繞路,這麽快就能到天門山,足見一路奔波之勞累,楊守亮心裏升起一股暖流,臉上卻還是很平靜,隻是淡淡道:“楊刺史舟車勞頓,先在本帥帳中稍作休息罷,其他同僚也都在後帳,你可以去熟悉熟悉。”


    楊守信道了個諾,轉身退出大帳,路上楊守信對身邊的人說道:“我哥哥就是這樣,明明心裏很講情義,麵上卻是一點也流露不出來,你們是不知道,某當初可沒少挨打。”


    楊守亮功勳卓著,深得天子器重,文德以前,戰王仙芝、黃巢、朱溫、朱玫、王行瑜、李昌符,奉旨入朝後,戰武亭川、鏖太和關、雪夜登岐州、巧取劍門關、惡戰吳自在、圍梓州、出師龍泉驛、兵破成都大西門,如今進爵食邑一千戶的眉山郡侯,官拜吏部侍郎、檢校吏部尚書、武學步兵科大管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早就是名動朝野風雲人物,簡在帝心的禦前大紅人了。


    其他人看楊守亮都是仰視,都覺得楊相公不怒自威,治軍森嚴,不講私情,哪裏像楊守信這樣單以弟弟看哥哥的視角看楊守亮,所以聽他這麽一說,大家都以為他是受了楊守亮冷遇,出言自我解嘲,給自己找麵子,於是都忍住笑附和,心裏卻也對楊守亮多了幾分敬畏。


    到了後賬,果然很多人。


    這州的刺史,那鎮的將軍,真是人才濟濟。


    比如宰相的親侄子,以左武衛大將軍充都知兵馬使的劉過,比如原山南節度判官,以西川觀察大使本職充行營司馬的周雲汀,比如以東川車騎大使充行營副都統的老將劉巨容。


    人很多,文人武夫宦官都有,楊守信作為權貴之後,弘農郡公楊複光的假子,北麵行營都統楊守亮的親弟弟,卻一點架子都沒有,逢人就抱拳打招呼,很快就跟大家夥兒混熟了。


    熟悉行營文武官員後,楊守信就開始跟大家一起研究形勢,唐代刺史不僅管一州民政,也具有軍事色彩,楊守信本是劍州刺史,朝廷把他從劍州移調到複州,也就是讓他來打仗的。


    截止目前,已經抵達北麵行營的武將如下。


    楊晟、史朝先、魏弘夫、句惟立、鹿弁、吉諫、甘佶、謝從本、王茂權、薑郅、趙章等西川降將出身的權知兵馬使,來自禁軍武學外戚的高傑、李佑、孫德昭、丁士良、武成策、韋智義、李溫玉、李武、夏允文、王有石、章小見、何澤恭、王竇、趙君議等都知兵馬使。


    除此以外,還有從各州調來北麵行營聽用的刺史級要員,包括劍州刺史楊守信、龍州刺史張播、奉天刺史楊守忠、華州刺史令狐陳、感義府尹楊守宗、昭信府尹滿存等十多人。


    至於文人宦官,那就更多了,來自京兆府各參軍司、南直隸、六部九寺二十四司的文官足足一百三十六人,數學、地理、曆史、統計、水文、防疫、外交等領域的專家都有在場。


    宦官方麵,朝廷從樞密院和內侍省調來北麵行營的有二十三個,皇帝明確規定他們的職責權限,不打仗,不指揮,不建議,聽事筆錄,核報軍功,保管雷管,與參軍一起糾察不法。


    或許是心裏有數罷,大家什麽都談,就是不談國事。


    午後,中軍點卯,文官武將到齊後,楊守亮宣布了朝廷的人事任命,率領行營文武拜過詔書後,楊守亮請出禦賜節鉞,宣布正式就任鄂州北麵行營都統,兼鄂嶽道行軍大總管。


    在巨大的鄂嶽沙盤前,楊守亮給每個文官武將分配了任務,然後介紹了當麵的鄂嶽軍政地理情況,接著楊守亮向大家介紹了一個人:“這位是本帥帳下的捉生使,蘇晏平蘇將軍,他以前是崔紹府中牙將,得知王師伐鄂,欣然棄暗投明,現在跟大家一樣,為朝廷效力。”


    眾人自然聞弦知意,行營文武對蘇晏平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接著蘇晏平就在楊守亮的要求下為眾人介紹鄂嶽方方麵麵的詳細情況,大家都豎耳傾聽,楊守信尤其認真,不時插嘴問上幾句,如果有蘇晏平不了解的,楊守亮就會讓行軍司馬和參軍根據朝廷下發的鄂嶽資料和己方搜集的情報給予補充,第一次軍事會議散會後,北麵行營的戰爭機器就全麵發動了。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與此同時,杜洪也在厲兵秣馬。


    武昌觀察使府,杜洪召開了第二次防禦聯席擴大會議,除了仇恩嗣、盧文越、楊至連、劉乙真、杜文升、湯遲廉、謝昌、許通、左梨等鄂嶽高級文武,還有幾個神秘人物列席。


    跟屬下文武開完會,杜洪回去免不了還要和王氏、方氏、林氏等妻妾以及幾位來客再商議一會,禦馬監偵查得知,那幾個來客一個姓盧,一個姓周,一個姓範,還有一個姓任。


    姓盧的自然是董昌的親信,姓周的是湖南節度使周嶽的弟弟,去年作為朝貢使者到過長安,被樞密院的宦官偷偷畫了像,被列為派往湖南從事間諜活動的細作所必須認識的人。


    姓範的據說來自江西,不知道是鍾傳的人還是危全諷的人,至於那個姓方的,後來細作偵查發現,這人離開武昌後,向北去了信陽方向,細作回報猜測,此人很有可能來自宣武。


    武昌聯席擴大會議上,雖然形勢嚴峻,但杜洪依舊鎮定,本來他以為最壞的情況是,自己上表抗命後,朝廷過些日子下詔討伐,那時候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割地請刺史,但結果卻出乎了他和幕府所有文武的意料,奏章剛發出五天,可能才過襄陽,朝廷討製就出來了。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不論他如何,朝廷都會用兵。


    換而言之,朝廷從頭到位就沒打算跟他外交談判。


    討賊製書上列舉的諸多罪狀,除了固定湊數的,藐視朝廷、目無君父、策劃兵變、操縱漕運、走私鹽鐵、私通鄰鎮、拒不入朝、擅自擴軍、收買勾結江湖亡命等名目都是滅族大罪,就是擅自擴軍這一條,也是意圖謀反的大罪,古往今來不知多少英雄豪傑因此送命,觀察使不是節度使,沒有節度使的權限,無詔不得募兵擴軍,這是朝廷從不動搖的既定國策。


    不說其他罪名,僅僅這一條就能殺了他全家。


    朱全忠、董昌、鍾傳、周嶽等人收到邸報後都大發雷霆,大罵杜洪不是人,對他們隱瞞了這麽多事實,你他媽幹了這麽多大逆不道的事來,讓我們如何敢明目張膽的支持你?


    最讓董昌、鍾傳、周嶽憤怒的是,杜洪居然向長安派出了刺客,準備行刺宰相,還致信他們三家,讓他們也各自選派一些好手與鄂嶽一道,去長安殺掉首相杜讓能與次相劉崇望。


    隻要把首相和次相殺掉,朝廷短時間內就無力東出了。


    鍾傳破口大罵,連夜把信燒了。


    真要是把宰相殺了,跟朝廷就再無可能和解。


    與此同時,江西湖南浙東三鎮內部的親皇派勢力也乘機抬頭,勸說鍾傳周嶽董昌放棄支持杜洪的打算,主張幹涉鄂嶽的人也提出,能不能趁此良機從杜洪手裏多弄些實惠東西?


    所以這邊看完邸報,湖南那邊的周嶽就派人趕到武昌會見了杜洪,提出若幹條件向杜洪施壓,江西方麵的鍾匡時則奉父親鍾傳之命,前來武昌與仇恩嗣洽談買鹽買鐵的問題,福建方麵的陳岩得到消息也果斷抬升了糧價,爭取讓交易做不成,反正就是想從杜洪手裏賺一筆。


    歸黯的檄文寫得太好了,好到杜洪自己都覺得自己該死了,況且朝廷也正加緊調兵遣將,東南西北四麵行營相繼組建,來自關內京畿劍南長安的數十萬官軍即將開赴鄂嶽前線。


    在這個危急關頭,杜洪也放棄了其他想法,隻要能和其他四家結成同盟,隻要能保住鄂嶽和現狀,沒有是什麽不能做的,也沒有什麽是舍不得的,所以當四鎮使者來到後,杜洪痛快答應了周嶽的要求,答應割一州之地給湖南,也答應給江西更多的鹽鐵茶絹,以換得江西的呼應,福建的高價米麵也被杜洪認了,這肯定是一場持久戰,再貴的糧食也得買來存著。


    鄂嶽七州,土地肥沃,江河環繞,物產豐富,本就是富饒之地,曆代鄂嶽觀察使經營下來,更是政通人和,出產豐饒,漕運發達,又幸運的避開了黃巢和秦宗權的亂軍,對於四鎮的趁火打劫,杜洪倒也還承受得起,況且隻要鄂嶽還在杜洪手裏,遲早能夠恢複元氣,對於杜洪而言,無論是招待各鎮使者的山珍海味還是送出去的美女匯票寶馬香車,都是投資。


    皇帝要我入朝,能封給我七州之地麽?如果能封給他七個州,那他杜洪也願意入朝為官,在杜洪看來,與其入朝受狗皇帝管製,還不如搏一搏,一旦成功,鄂嶽就是下一個魏博。


    話說回來,投資是要追求收益的。


    杜洪付出了這麽多,他要求的第一個回報就是要四鎮使者列席鄂嶽軍事會議,相對於杜洪的付出來說,這個要求其實不過分,杜洪就是要向人心惶惶的部下表明,鄂嶽已經得到了來自江西、福建、浙東、湖南四大友鎮的支持,你們不用太恐懼,我們並不是孤軍奮戰。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加之唇亡齒寒,湖南使者和江西使者自然不會拒絕,但江西和浙東卻很猶豫,畢竟他們不像湖南和江西,跟鄂嶽有地理相近的關係,犯不著蹚渾水,列席會議就意味著對杜洪的公開支持,雖然利令智昏,但鍾傳和陳岩還沒有傻到這個地步。


    不過,杜洪有自己的辦法。


    最終,鄂嶽文武在刺史府見到了四鎮使者。


    四鎮使者的出現,鄂嶽文武不禁都為之精神大振。


    兩個時辰的會議結束後,研究決定如下方略。


    第一,以鄂州為核心建立環鄂州防禦圈,嚴加戒備,防止李愬雪夜襲蔡州的故事在鄂州上演。地二,將南方靠近湖南的兵馬和東方靠近江西的兵馬調到漢陽,因為官軍肯定會從嶽州、沔州、複州三個方向發起主攻。第三,在富春江和溳水沿岸留萬人,防備北方藩鎮。


    第四,在江夏一帶預留大量騎兵和水師戰船,一方麵做好隨時增援各地的準備,一方麵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別,襲擾官軍後方,官軍跨越千裏討伐鄂嶽,戰線和糧道肯定會很長。


    第五,嚴格控製人口,按市坊劃分,編練組織壯丁婦女作為後備,做好前線後勤保障,同時嚴格限製武漢一帶的人口流動,防止朝廷細作入境,同時在境內全麵排查朝廷細作。


    第六,求援北方強藩,爭取李克用、時溥、朱全忠、朱謹、朱瑄、李匡威、王鎔、羅弘信等人的支持,如果實現十鎮幹涉還鄂,皇帝必然罷兵,即使不行,也盡量避免他們為難。


    第七,盡最大可能囤積糧草錢絹火油弓弩及其他戰略物資,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跟朝廷比家底,看看是朝廷長途遠征的五十萬大軍消耗多,還是以逸待勞的鄂嶽十萬軍隊消耗多。


    次日,快馬蜂擁而出,責令整軍備戰的命令迅速下達各地,命令還允許各地將領在戰爭爆發之前盡可能縱兵劫掠,不管是搶當地百姓還是搶外鎮,不管是掠錢糧牲畜還是搶女人。


    總之一句話:“搶,越多越好!”


    由於朝廷的討製下得太突然,鄂月許多地方官都沒有得到這次軍事會議的通知,杜洪打算派人去各地走一趟,傳達會議精神,同時采訪監視各地情況,監督收集糧草和團練壯丁。


    之後,杜洪又與四鎮使者進行了秘密會議,福建使者表示自己隻是受命來賣糧的,無法代表陳岩做任何承諾,隻能保證把話帶回去,江西使者大談兩鎮地緣同盟關係,許諾回去後如實稟報鍾傳,爭取為鄂嶽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隻有湖南使者表示會出兵協防嶽州。


    在此期間,文官武將先後下到地方,所有出征將領官佐,不論大小尊卑,家屬都全部留在武昌為人質,不等鄂嶽文武都赴任,朝廷詔令下達,官軍四麵行營開始陸續向東進兵。


    八月十二,四麵行營都統韓正、鄂嶽行台最高長官柳璨、行軍司馬崔胤、供軍使高蟾、觀軍容使高克禮離開秭歸,分別前往各地行營視察,了解把握後勤戰況人事等各項情況。


    中秋當天,北麵行營都統楊守亮在天門山誓師出征。


    都知兵馬使劉過率右神策行營天成都往雲夢方向進軍,楊晟率本部蜀軍進兵孝感,史朝先、李佑、王有石、趙君議、王茂權、趙章等六十餘都校各領本兵,隨楊守**近沔水。


    複州刺史楊守信率七千人出沔陽,準備在虎口渡登船,沿長江上溯,切斷武昌與嶽陽、九江、臨湘、嘉魚、沅江、華容、巴陵等地的聯係,爭取實現在漢陽與北麵主力勝利會師。


    本來楊守亮是打算派一支先頭部隊的,奈何諸將紛紛請命,各不相讓,北麵行營有四成是投降的蜀軍將士,但越是這樣的軍隊就越自卑,越想在新老板麵前有出色的表現,立在成都太玄門前的平西川碑中,蜀軍上下都被柳璨稱為賊,楊晟和王宗黯等人深受刺激,咬牙切齒想要用軍功來回擊宰相的歧視,看來讓柳璨出任鄂嶽行台最高長官的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從個人情感上,楊守亮是傾向於用興元營為先鋒的,畢竟這是從江西就跟隨他的老部隊,但是從鳳翔調來的護國營和承天營死活不幹,以前的岐州惡賊被改編沒多久,想表現的欲望絲毫不比西川降卒差,而且咱們鳳翔是邊軍,憑什麽要把打頭陣的活兒讓給外地客軍?


    楊守亮無奈,幹脆不派先鋒部隊了,結果各軍又都憋著一股氣,想在戰場上比一比,看來如何協調部隊關係會是楊守亮頭疼的事了,掌書記王讚對此很擔心,但高克禮卻很開心。


    按照高克禮的話來說就是:“如果大家知道,你們都有賞賜的。”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新政律頒布後,軍功大大升值。


    可以兌換匯票,如果你準備做生意,工商銀行還提供無擔保大額貸款,兩年免息。也可以兌換土地,如果你不打算當兵了,可以拿著憑條回戶籍地,向當地官府兌換永業田,還可以兌換女人,如果你單身,拿著憑條向參軍報備後,官府會在一年之內為你安排相親對象。


    累積軍功達到一定標準,還可以享受帶薪休假。


    如果你砍了十個首級,按新政律,準許回家探親一個月。


    在這期間,軍餉照發,一個子兒不少。


    像以前那樣,換成錢糧絹布,當然也是可以的。


    總之,如今的軍功大大升值了。


    截止九月初一,招討副使楊晟奉楊守亮軍令,率本兵進逼漢陽,史朝先、孫德昭、武成策、劉過、王茂權、謝從本等人率軍渡過長江,準備襲擊鹹寧,西麵行營方麵,得知北麵諸軍進逼漢陽,為了表示決心,柳璨率行台文武官員來到石首山辦事,親自坐鎮洞庭湖前線。


    行台宰相到來,西麵行營都統齊晉加快進兵,於本月十六攻克安鄉與南縣,完成對洞庭湖北麵的封鎖,等後續糧草到達,就東進包圍嶽陽,同時派兵阻擊汨羅江方向的湖南援軍。


    南麵行營方麵,鄭延昌屯兵常德城外,準備跟周嶽過招,河南方向,連朱全忠也打著討逆的旗號,派了兩萬人駐紮在許州一帶,天知道他是想幫杜洪還是打算趁火打劫南下鄂嶽,隨著嶽州一支出境劫掠的兵馬被鄭延昌設計全殲開始,朝廷討伐鄂嶽的戰爭正式打響了。


    與此同時,收到奪職製書的董昌正式翻臉。


    定初三年九月二十,治下傳謠曰:“欲知天子名,日從日上生。”


    董昌大悅,命方士築壇祠天,欲王吳越,義勝軍節度副使黃碣、會稽令吳鐐、山陰令張遜等人先後進言,黃碣質問道:“相公久為唐臣,又深受先帝厚恩,豈能僭越稱王稱帝?”


    吳鐐憤然道:“天命在唐,你這是自取滅亡!”


    董昌大怒,斬黃碣、吳鐐、張遜等十數人,三日後,幕府掌書記秦昌裕、節度推官盧勤、轉驛巡官朱瓚、度支判官董庠、狎牙李暢、衙內兵馬使薛遼率文武合辭勸進,方士應智、王溫、韓媼、朱思遠等人紛紛附和,董昌怒斥群官,斷然拒絕,奈何辭拒弗獲,至於再三,被迫接受。


    九月二十七日,董昌在越州南郊祭天,自稱越王,置文武百官,備服飾車馬儀製,封其妻顧氏為越王妃,立長子董業為王世子,升越州為會稽府,改義勝軍節度使官衙為越王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一個唐朝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野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野舞並收藏最後一個唐朝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