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還大軍?”


    袁紹表情難掩錯愕,這和黑山軍一比,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劉擎他如何能確保擊破黑山軍?


    若是此戰於事無補,那他的全身而退依然麵臨挑戰。


    袁紹將目光望向了厲溫,像是在尋找答桉,他作為促成此事之人,總不會談的就是一千援軍吧?


    厲溫給了袁紹一個堅定的眼神,道:“盟主勿慮,渤海王的一千兵馬,堪比一萬大軍。”


    厲溫是那種比較穩妥的性子,太過懸殊的比喻,他說不慣,其實他內心是想說堪比十萬大軍的。


    無論是平黃巾,還是禦鮮卑,厲溫都是見識過劉擎兵馬的厲害之處的。


    何況,厲溫本就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場戲,為的就是多從袁紹那訛二十萬石糧草,至於黑山軍的問題,百分之一萬不成問題。


    看著厲溫言之鑿鑿,目光堅定的模樣,袁紹隻好暫時收起質疑,看著自顧穿戴外甲的劉擎,心中再度疑惑。


    渤海王這是要自己衝鋒陷陣?


    不多時,典韋回帳通報道:“主公,兵馬集結完畢!”


    劉擎看了袁紹一眼,道:“本初,不知你要往哪去?”


    “欲北渡濟水,奪回懷縣!”


    劉擎點頭回應,轉而又對典韋道了聲出發,便衝袁紹厲溫兩人做了個“請便”的動作。


    袁紹與厲溫出了劉擎軍駐地。


    眾人立即圍了上來,郭圖連忙問道:“主公,如何?”


    “我與渤海王已達成書麵協議,我許他二十萬石糧草,他替我出兵。”袁紹道。


    “渤海王兵馬幾何?”郭圖追問道。


    渤海王說他大軍一千,袁紹不知如何開口,低頭尋思了一番,最終還是說了出來。


    “僅有一千。”


    “一千?僅半營兵馬?何以與數萬黑山抗衡!”郭圖當即提出質疑。


    旁眾幾人也紛紛麵露訝色,顯然,袁紹這筆買賣,要賠光了。


    正說間,劉擎率軍出營而來,十分拉風的打著“劉擎”的旗號。


    旁眾循聲望去,目光落在那金戈鐵馬之上,在場有多數人,是見識過劉擎禁衛的,除了袁紹,郭圖逢紀,顏良文醜等人,都曾在渤海南皮見識過,可當他們再一次進行而來,依然壓迫感十足。


    這一千騎兵,裝備實在太精良了,就連袁紹麾下那幾位將領,都羨慕不已,他們不僅羨慕這樣的軍隊,也羨慕他們中的每一位,因為他們的盔甲與兵器,竟是全金屬的。


    劉擎胯下金戈披掛帶甲,趾高氣揚的從袁紹眾人跟前行過,徑直向北,也就是黑山軍所在位置而去。


    袁紹一揮手,一眾人以及一支跟隨的兵馬跟上劉擎。


    典韋望了望後麵跟著的眾人,開口道:“主公,他們還跟著咱們呢,難道咱們真的要殺向黑山軍?”


    劉擎目視前方,後邊人見不到其表情,劉擎笑道:“收了袁紹糧草,自然要做得像一點,待會衝鋒,你和黑貨給我玩命衝!”


    典韋一時摸不著頭腦,也不知昨夜主公與郭嘉商量出了什麽對策。


    “喏!”典韋回了聲。


    很快,劉擎見到了前方的黑山軍陣,烏泱泱的一片,光光看到的人就不下萬人,而稍遠處還插著眾多旗幟,可以說將北渡的路堵得死死的。


    劉擎軍就這麽直直吃朝著黑山軍而去,漸漸加速,漸漸與袁紹人馬拉開距離。


    “人說渤海王英銳無雙,勇冠三軍,我以前不以為然,認為他隻是仗著帳下猛士,今日見其親自領軍衝鋒,深感慚愧!”文醜突然誇了一句。


    論喜好,文醜是挺不喜渤海王的,因為在渤海,渤海王讓他主受辱,俗話說主辱臣死,文醜本該奮起一戰,然而他卻鬥不過典韋。


    看著渤海王衝鋒,文醜卻暗暗佩服,這可真是衝向十倍之敵啊!


    “十倍敵軍,視若無物,難以置信!”蔣奇也感歎了一聲。


    郭圖望著前方,有些發怔,眼前場景,有些熟悉。


    昔日潁川陽翟縣,他便立於城頭,親眼看著劉擎率領十數親衛殺向波才三萬大軍,和那時比起來,今日好似不算什麽了。


    那時候的劉擎,僅是個白身,而且兵力懸殊更甚。


    “為何我覺得,渤海王此行能成!”郭圖幡然醒悟一般的說了一句。


    連袁紹都意外的側目看了郭圖一眼,又轉向東邊看了眼。


    太陽是從東升起的。


    另一側,黑山軍陣中,褚燕瞧見了徑直衝來的主公,於是喝斥道:“待會求饒的時候喊得淒慘一些,真摯一些,誰喊的好,喊的大聲,就有肉吃!”


    黑山軍們連聲附和,但不少人臉上,都洋溢著質樸的笑容,簡直可稱歡天喜地。


    看著劉擎軍漸漸逼近,待看清那“劉擎”字樣的旗幟之後,褚燕下令行動。


    隻不過所謂的行動,並非進攻或防守,而是——


    請降!


    “渤海王英明神武,求渤海王放過我等!”


    “渤海王宅心仁厚,乞望渤海王垂憐我等可憐之人,收了我們吧!”


    “渤海王收降百萬黃巾,懇求收了我們黑山軍!”


    呼喊聲一聲高過一聲,如潮水般反向湧來。


    典韋露出一絲詫異,連忙道:“主公,怎麽回事?”


    “下令減速!”劉擎道。


    禁衛隊慢了下來,黑山的軍的聲音也變得清晰可聞,隻是喊聲太多,聽不清晰,最終,劉擎停在了黑山軍陣不遠處,遠遠看著迎麵走來的褚燕與張牛角。


    兩人未帶武器,包括所有的黑山軍,都放下了武器,他們齊齊的向著劉擎下跪,上萬人的陣仗,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有一種莫名的氣勢,甚至連下跪也是。


    等褚燕與張牛角走到劉擎跟前,黑山軍齊齊噤聲。


    “拜見主公。”褚燕道。


    “拜見大王。”張牛角道。


    “起身!”劉擎在馬上回應一聲,默默看著兩人。


    雙方好似都在等待著什麽。


    漸漸的,袁紹眾人趕上了,帶著驚詫,帶著不可思議,來到劉擎身旁。


    窮凶極惡,為非作歹的黑山軍降了?戰都未戰,就直接降了?


    眼前的景象顯然就是答桉,但袁紹依然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見袁紹來了,劉擎朗聲問道:“褚燕,張牛角,你二人真願放下兵器,作為我的子民追隨與我?”


    番茄


    “我等願意!我十數萬黑山父老鄉親願意!”兩人齊聲同話,像是經過排練過一般。


    劉擎望了袁紹一眼,嘴角忍不住勾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而後再度麵向褚燕與張牛角,道:“漢室不振,連年天災,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本王身為漢室宗親,每見此狀,痛心疾首,爾等願追隨本王,本王可許爾等溫飽!”


    “多謝大王!”兩人齊聲道。


    悄然見,褚燕也改變了稱呼。


    袁紹一臉懵逼的上前,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大王,這……”


    “本初,黑山軍全軍降我,黑山之圍已解,你可以北渡濟水了!”劉擎回道。


    這一回,劉擎沒有掩蓋臉上的笑意。


    投降了,解決了,按理袁紹應該高興,然不知為何,袁紹覺得劉擎的笑並沒那麽順眼。


    他用二十萬石糧草,求劉擎來援,而劉擎隻率一千兵馬不說,甚至連交戰都未曾發生,敵軍就直接投降了。


    他袁本初難以處置之強敵,在劉擎看來,卻談笑間完成,這種巨大的落差,令袁紹覺得異常諷刺。


    “本初?”


    望著出神的袁紹,劉擎又喚了聲。


    “啊?”袁紹回過神。


    “袁軍可以北渡濟水了,你我之約已完成,記得將糧草,送至渤海國。”劉擎視線轉向黑山軍,又道了聲:“頃刻間,渤海國可又多了十萬張嘴吃飯!”


    “黑山軍如何會……”袁紹欲言又止,顯然,此事已是心中塊壘,不吐不快。


    厲溫眼亮,連忙回道:“盟主,我曾聽聞,渤海王在平黑山軍之時,並非一味打殺,而是妥善安置,吃不上飯的,甚至將軍糧分予他們,這之中,不少便是他們的家人,故而渤海王在黑山軍之中威望很高!”


    不趕盡殺絕,還將軍糧分給他們?


    渤海王行事果非常人,這種收買人心的伎倆,袁紹熟悉無比,然而,誰會對著一群山寇來收買人心呢!


    袁紹不以為然,渤海王收了這幫刁民,恐怕也隻會給自己找麻煩。


    這麽想,袁紹心中舒服了一些,他對文醜道:“通知全軍,準備渡江,顏良將軍斷後。”


    文醜領命而去,而劉擎,則招呼起褚燕與張牛角來。


    “本王聽聞,李城也被占了,那便作為臨時駐地吧,萬餘人皆要吃飯,本王糧草,尚在途中,你們便忍耐忍耐吧!”


    褚燕大聲回道:“大王放心,我軍糧草充足,無需大王接濟,大王若需要糧草,盡管開口!”


    一旁的袁紹一聽,嘴角一抽。


    黑山軍糧草充足?那是搶的自己的糧草吧!


    他望向厲溫,似有難言之隱。


    褚燕的話,厲溫也聽在耳中,別說刺袁紹的耳,連他厲溫聽了,都覺得不適。


    黑山軍劫了袁紹的糧草,袁紹出糧請渤海王幫忙對付黑山軍,而渤海王衝鋒之計,黑山軍全軍投降,這樣,袁紹的糧,也便成了渤海王的了。


    這屬實是雙贏了,渤海王贏了兩次。


    “盟主,事已至此,還是向前看吧!”厲溫提醒了一聲。


    袁紹又看了看隨眾,他們皆沒有發表感想,顯然不願意在這個場合說出有損渤海王的話。


    袁紹深吸一口氣,緩解一下胸悶,強作泰然道:“大王,既如此,我軍現行一步,糧草的事,待我回去,便第一時間安排!”


    劉擎客氣拱手,笑道:“恕不遠送!”


    說完,調轉馬頭,朝著李城方向行去,轉過身時,臉上的笑容逐漸誇張起來,但是沒有出聲。


    這是留給袁紹的最後一點麵子了。


    兩軍分頭而行,黑山軍潮水般退去,讓出了濟水渡口,袁軍占領後立即準備渡河。


    濟水湯湯,灌既兩邊良田,袁紹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麵,有些出神。


    回想整個河內之戰,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占懷縣,過孟津,可就在袁紹準備一展身手,一鼓作氣兵臨雒陽之時,卻後院起火。


    先是淳於瓊護送的糧隊被劫,後是懷縣大營遭到了西涼軍與黑山軍夾攻,而駐守懷縣的王匡出兵相救時,懷縣又丟了,致使袁紹前軍徹底斷糧,不得不全麵撤退。


    黑山軍不過一群山寇,他們真的有膽子敢劫官軍的糧草嗎?好像先前,從未發生啊!


    而且黑山軍那一波調虎離山,占據懷縣,怎麽看都不像是一群山寇能做出來的謀劃。


    巧合,還是……


    袁紹總覺得哪裏藏著問題,一時間,又不知問題出現在哪裏。


    “主公,渡河已準備妥當。”逢紀提醒道。


    袁紹點點頭,頭也不回道:“那便開始吧!”


    逢紀依然沒有離去,接著道:“主公,我軍糧草不能久支,且後軍又有追兵,實在不宜再度攻城。”


    按照原定計劃,北渡濟水,是為了攻取懷縣,這是郭圖的建議,否則在河內,毫無立足之地。


    逢紀顯然反對渡河攻城。


    “元圖,你意如何?”


    “主公,河內之戰,自河陽一役,我軍便已露敗績,此時當回撤陳留,保留生力,再作它圖。”逢紀道。


    袁紹轉過身,重複了一遍:“你意如何?”


    “放棄北渡,東渡平皋,再經廣武城渡口過大河,經敖倉至垣雍,與劉兗州匯合,方能最大限度的保存生力。”逢紀細細道來,一城一渡,皆說得明明白白,顯然是做了功課的。


    袁紹略作思索,這不失為一條合格的路線,可惜是逃跑路線。


    戰鬥失利已經很丟臉了,難道丟臉還要丟要劉岱那裏去?


    就在袁紹猶豫再三時,郭圖來了。


    “主公,將士已準備就緒,可立即渡河。”郭圖道。


    見袁紹麵色掙紮,郭圖不動聲色的瞧了逢紀一眼,他知道逢紀肯定又對袁紹說了什麽。


    “主公,後有追兵,時不我待!”郭圖提醒道。


    袁紹眉頭一緊,隨即舒展開來,下令道:


    “渡河!”


    ……


    (ps求推薦票,月票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