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逮著袁紹猛薅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作者:子虛笑烏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擎與褚燕直接回了李城,郭嘉與張遼已經立於城門處,笑臉相迎。
兩人雖未親至現場,卻遠遠的吃了一早上的瓜。
劉擎瞧著兩人,難掩笑意,褚燕早上的表現,顯然是經過三人磋商以及郭嘉調教。
“見過主公!”兩人對劉擎齊行禮。
劉擎一躍下馬,將馬韁扔給班明,停下腳步望了望眼李城。
滄桑與破敗,是劉擎第一印象,蕭條與荒涼,是入城街道所見。
“此城位置樞要,為何如此破敗不堪。”劉擎問。
張遼回道:“主公,西有溫縣,東有平皋,扼濟水與河水之險,此地反而顯得次要,何況雒水恰好自李城南麵注入大河,河道過寬,水況複雜,不適合作為渡口。”
離這最近的河水渡口是五社津,但距離溫縣更近。
算上李城,劉擎在河內已經占據了不少縣城,加上白波軍占領的,完全可以說,河內大部,已入劉擎之手,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平滑的過度,找一位自己人做河內太守,人選嘛,自然首推韓浩。
不過他是河內人,按漢律,不能在河內做官。
所以劉擎打算從冀州調一位,常山郡已經一切穩定,沮授可以抽調,再讓褚燕領黑山軍配合,完美。
黑山軍不僅是戰力保障,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勞動力。
隻需要解決他們眼下的糧食短缺問題,這對劉擎來說,並不是問題。
河內的耕地,並不少,前期投入一些,完全是值當的。
不出三年,河內也能成為一方糧倉,這種寶地,劉擎如何能放過。
“河內戰事,已至尾聲,本王打算這幾日便回冀州,河內善後之事,我再定人選。”劉擎說出打算,但並非直接宣布是沮授。
“主公,袁本初都未曾離開,主公何須著急,或許,還能再賺二十萬石糧草呢?”
一聽二十萬石,劉擎頓時來了精神。
“奉孝,你還有什麽鬼……呸……好主意?”劉擎問。
“朱儁南下,不是主公特意安排的麽?”郭嘉反問。
朱儁!
劉擎猛然想到,先前他寫信叫朱儁南下了!
當時隻是無意之舉,劉擎隻是簡單的希望朱儁不要去攻打懷縣,不曾想,朱儁真的南下了,而且同時,袁紹北渡了,所以,渡過濟水的袁軍,會與朱儁撞個滿懷!
雙方隸屬不同陣營,會發生些什麽,也就可想而知了。
劉擎正襟,一本正經,臉上一副“朱儁正是本王預設手筆”的傲嬌模樣。
“主公用兵如神,連他人之軍,亦能為己所用,嘉自愧不如!”郭嘉連忙一記彩虹屁拍上。
一旁的張遼與褚燕還好奇的望著郭嘉,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軍師,難道主公還有計策尚未使用?”耿直的褚燕直接開口。
郭嘉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給褚燕使了個眼神:你自己問!
褚燕望向劉擎,然而劉擎已經開始神遊天外。
他在想:若朱儁擊袁紹於半渡,那袁紹自然是過不了濟水的,那他就會轉道,唯一的出路,隻有東麵。
東麵,張繡的新騎營在那駐紮呢!
我又預判了袁紹的預判?
劉先知?
“或許,是該再想一想,如何讓袁紹再出個二十萬石糧草。”劉擎目光變得狡黠起來,好似袁紹是其意念中的一頭羊,他接著道:“此時必是袁紹渡河之時,若白波軍此時進攻,諸位以為袁軍會如何?”
“若能得逞,袁軍必定大亂!不過袁軍有顏良殿後,白波軍未必能得逞。”張遼道。
“除非與樊稠一同進攻。”郭嘉突然插話道。
與樊稠一同進攻,就算顏良殿後,也未必能擋。
這時,禁衛隊長班明突然快步跑來,道:“主公,袁軍渡河未半,北岸先頭兵馬遭到朱儁攻擊。”
“彩!”劉擎喝了一聲,旋即對班明道:“立即通知張寧,向袁軍進攻,再讓張寧通知樊稠!”
兩軍一路上共同追擊袁軍,算的上是塑料友軍,這種機會,樊稠應該會把握。
傳信快馬疾馳進入白波軍營地,很快將劉擎的命令傳達到。
張寧喚來楊奉,以及剛剛趕至前線的徐晃,開始分配任務。
“楊奉,你先行出發,順道前去通知樊稠將軍,就說袁軍大破在即,功勞遍地,問他撿不撿!”張寧道。
楊奉一拱手,道了聲“遵令”,旋即離去。
張寧又將目光投向徐晃,押運糧草的任務,徐晃完成的十分到位,即便董卓並未派兵攔截,但據張寧所知,徐晃在運送途中依然十分嚴謹,不僅派出眾多騎哨打探,自己也始終與糧隊同行,片刻未曾離開。
“徐晃!”
“卑職在!”
“汝今身為先路將軍,不過尚未曆經陣戰,此次進攻袁軍,你可願領兵出戰?”
“卑職任憑聖女將軍驅策,絕不會有半分推脫!”徐晃果斷回道。
張寧莞爾,再道:“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此戰你若能立功,我便將你推薦給渤海王!”
張寧放出一個巨大的誘惑。
白波軍各位將軍都清楚,他們是效忠於渤海王的,但並未得到官方承認。
劉擎曾要張寧發掘人才,但白波軍中,稍有見識的郭太楊奉他們,因為要領兵,無法離開,而一眾新提拔的幹將之中,徐晃的表現是最好的。
人活一世,除了溫飽,便是名利,如今白波軍已解決前者,甚至能讓徐晃當個雜牌將軍,但想真正出人頭地,還是要官方認可才行。
而推薦給渤海王,便是實現這一點的途徑。
徐晃心情激蕩,連聲感激:“卑職自當肝腦塗地,以報將軍!”
“袁軍有顏良文醜兩員猛將,即便是楊奉將軍,亦不敵,你需謹慎行事,不可自顧鬥狠!”張寧麵色恢複清冷,告戒道。
《萬古神帝》
徐晃領命而去,出了軍帳,濃眉直豎。
心頭想到:連楊奉將軍都不敵的對手,倒真是想試上一試!
因為,楊奉將軍也不敵他啊!
……
袁紹此時心急如焚,或者說怒火攻心,更為貼切。
淳於瓊部率先渡河,結果剛剛過了一營兵馬,在對麵就遭到了朱儁的突然襲擊。
結果可想而知,淳於瓊慘敗,僅一營兵馬兩千人,僅數百人乘坐渡船逃回南岸。
朱儁不是在駐守野王麽?
為何突然出現在濟水河岸?
難道董卓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意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前一腳還在猶豫是否是要渡河,而董卓的命令傳到野王朱儁那,他再趕到這裏,必然不會如此及時,唯一可以解釋的是——
朱儁提前預料到他要從李城一帶北渡。
“朱公偉能征善戰不假,可他何時能掐會算了?”袁紹對著諸位幕僚謀士質問道。
這個問題,沒人能答。
郭圖麵色如灰,生怕袁紹將渡河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他身上,他靈機一動,對袁紹道:“主公,初戰大敗,當追究前軍失職之責,堂堂一營兵馬,近乎全軍覆沒,致使我渡河大計受挫。”
袁紹目光一凜,厲聲道:“左右,將淳於瓊拿下,聽候發落!”
人群最末端,狼狽的淳於瓊一聽,頓時麵如死灰,一個勁的求饒,但依舊生生被兩名士兵拖拽出帳。
郭圖送了口氣,閉上了嘴巴。
“有誰能告訴我,朱儁為何在此?”袁紹再問,顯然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他連接下來怎麽辦都不想討論了。
這時,許攸緩步上前,開口道:“本初,依攸所見,朱儁乃是追著黑山軍來的。”
“子遠何出此言?”袁紹道。
“朱儁駐軍野王,窺伺懷縣,而後懷縣為黑山軍所得,文醜將軍離開州縣之後,朱儁便派兵占之,由此可見,朱儁知我軍動向,且目標,與我軍一致,黑山軍欲在濟水截擊我軍,那朱儁,自然是想做黃雀在後之事,隻不過世事難料,黑山軍全軍歸降渤海王,致使我軍渡河,直麵朱儁。”
許攸一言,條理清晰,合乎邏輯。
眾人恍然。
於是袁紹又迫不及待的問:“事到如今,我軍該當如何?能否再次嚐試渡河?”
許攸道:“要渡,若不渡河,我軍何去何從?隻不過不能再往北渡了!”
逢紀也不失時宜道:“主公,我軍處境,已危如累卵,該當機立斷,撤離河內。”
“子遠,向東如何?”袁紹問。
“向東,是唯一的出路。”許攸答道。
逢紀看了眼許攸,也跟著點頭,許子遠乃是盟主幼年好友,應該能勸的動袁紹吧!
袁紹又特意看了眼郭圖,郭圖連聲道:“主公,屬下附議!”
“好!那便繼續東進,命文醜為先鋒,進軍平皋渡口。”
“報——”
帳外突然傳來呼聲,令袁紹稍稍放鬆的心情再度一緊。
“啟稟盟主,白波軍與樊稠軍共擊顏良將軍,顏良將軍已敗退!”
“什麽!爾再說一遍!”
“白波軍與樊稠軍聯合進攻,顏良將軍敗了!”
袁紹蹭的一聲站起,沒來由覺得眼前一黑,一陣踉蹌,一屁股坐了回去。
“盟主!”
“主公!”
眾人連勝呼喚。
袁紹猛的抬手,示意自己沒事,徐徐睜開眼睛,望著已經嚇得跪倒的哨官。
“顏良將軍,一路上多次擊退敵軍,為何這一次,敗了?”
“是……是白波軍又來了一員大將,足以匹敵顏良將軍,顏良將軍久持作戰,早已疲憊,故而不敵。”
足以匹敵顏良將軍的對手?
袁紹心頭詫異,顏良將軍在他所見諸將軍之中,勇武一流,即便十八軍鎮之中,能匹敵顏良將軍的,也屈指可數!
白波軍也是農民軍,其中竟然能出這等猛將!
“速命文醜將軍前去接應!”袁紹連忙下令。
軍令立即傳至文醜處,原本也就整備好了兵馬,準備渡河的,這下好了,正好領命出發。
知道顏良被擊敗的消息,文醜還是有些詫異的,兩人情同手足,又勢均力敵,他的實力自己清楚,這河內郡中,還有人能擊敗他們兩人?
自從追隨主公以來,文醜也僅僅是在渤海之時,在渤海王帳下的典韋手中吃過癟。
聽到前線有強力對手,他既有興奮,也隱隱有些擔心。
因為顏良不敵,他多半也是不敵的。
文醜率軍西進,很快便遇見零星逃回來的潰兵。
“顏良將軍何在?”文醜攔住一人道。
“將軍就在後邊,不過敵軍窮追不舍,白波軍這次可真是玩命了,我腿都跑斷了……”潰兵還在自說自話,殊不知文醜聽了前半句就離去了。
前線,徐晃提著大斧,一路追擊顏良敗兵,他的目標可不是這才殘兵敗將,而是袁紹中軍,雖然他隻有兩千兵馬,但他知道,聖女將軍大軍在後,替他壓陣。
為了建功,為了能被推舉向渤海王,徐晃這一仗,打算豁出去了!
為此,他沉住氣,看著樊稠與顏良交手數十回合,雖不分勝負,但樊稠退了,因為楊奉來了,又與顏良激戰片刻,楊奉也被擊退了。
徐晃想顏良還是有些本事的,在此時正好疲憊,於是引兵殺出,徐晃自己則直直殺向顏良。
顏良看著無名之輩,還以為是何方宵小,正準備一刀斬了徐晃,結果兩人交手數合,顏良才知對方實力不可小覷,旋即認真對待。
已經久戰的顏良,很快發現自己耐力將盡,對手隱隱占據上風,無奈之下,率軍逃走。
快一點,再快一點!徐晃催促戰馬。
突然,他瞧見前方出現一彪人馬,逆著逃兵而來。
“來得好!看我斬將立功!”徐晃呼喝一聲,也不顧來者何人,提斧便上。
文醜領兵別過顏良,自己率軍來阻擋白波軍,從顏良口中得知,擊敗他的乃是一持斧之將,顏良甚至不知道他是誰。
也就是眼前這位。
文醜抬槍前指,對準了持斧者,厲聲道:“前方戰將,可留姓名!”
“你爺爺徐晃是也!”
徐晃使出夯勁,喉嚨都有些嘶啞了。
他要讓徐晃之名,在此戰揚名!他要讓渤海王都能在戰報中聽到他的名字。
對於徐晃的口頭便宜,文醜嗤之以鼻,喝了聲:“匹夫!接我一槍!”
兩匹戰馬交合之際,文醜鐵槍猛然前戳,直刺徐晃裹著褐巾的腦門。
……
(求推薦票,月票)
兩人雖未親至現場,卻遠遠的吃了一早上的瓜。
劉擎瞧著兩人,難掩笑意,褚燕早上的表現,顯然是經過三人磋商以及郭嘉調教。
“見過主公!”兩人對劉擎齊行禮。
劉擎一躍下馬,將馬韁扔給班明,停下腳步望了望眼李城。
滄桑與破敗,是劉擎第一印象,蕭條與荒涼,是入城街道所見。
“此城位置樞要,為何如此破敗不堪。”劉擎問。
張遼回道:“主公,西有溫縣,東有平皋,扼濟水與河水之險,此地反而顯得次要,何況雒水恰好自李城南麵注入大河,河道過寬,水況複雜,不適合作為渡口。”
離這最近的河水渡口是五社津,但距離溫縣更近。
算上李城,劉擎在河內已經占據了不少縣城,加上白波軍占領的,完全可以說,河內大部,已入劉擎之手,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平滑的過度,找一位自己人做河內太守,人選嘛,自然首推韓浩。
不過他是河內人,按漢律,不能在河內做官。
所以劉擎打算從冀州調一位,常山郡已經一切穩定,沮授可以抽調,再讓褚燕領黑山軍配合,完美。
黑山軍不僅是戰力保障,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勞動力。
隻需要解決他們眼下的糧食短缺問題,這對劉擎來說,並不是問題。
河內的耕地,並不少,前期投入一些,完全是值當的。
不出三年,河內也能成為一方糧倉,這種寶地,劉擎如何能放過。
“河內戰事,已至尾聲,本王打算這幾日便回冀州,河內善後之事,我再定人選。”劉擎說出打算,但並非直接宣布是沮授。
“主公,袁本初都未曾離開,主公何須著急,或許,還能再賺二十萬石糧草呢?”
一聽二十萬石,劉擎頓時來了精神。
“奉孝,你還有什麽鬼……呸……好主意?”劉擎問。
“朱儁南下,不是主公特意安排的麽?”郭嘉反問。
朱儁!
劉擎猛然想到,先前他寫信叫朱儁南下了!
當時隻是無意之舉,劉擎隻是簡單的希望朱儁不要去攻打懷縣,不曾想,朱儁真的南下了,而且同時,袁紹北渡了,所以,渡過濟水的袁軍,會與朱儁撞個滿懷!
雙方隸屬不同陣營,會發生些什麽,也就可想而知了。
劉擎正襟,一本正經,臉上一副“朱儁正是本王預設手筆”的傲嬌模樣。
“主公用兵如神,連他人之軍,亦能為己所用,嘉自愧不如!”郭嘉連忙一記彩虹屁拍上。
一旁的張遼與褚燕還好奇的望著郭嘉,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軍師,難道主公還有計策尚未使用?”耿直的褚燕直接開口。
郭嘉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給褚燕使了個眼神:你自己問!
褚燕望向劉擎,然而劉擎已經開始神遊天外。
他在想:若朱儁擊袁紹於半渡,那袁紹自然是過不了濟水的,那他就會轉道,唯一的出路,隻有東麵。
東麵,張繡的新騎營在那駐紮呢!
我又預判了袁紹的預判?
劉先知?
“或許,是該再想一想,如何讓袁紹再出個二十萬石糧草。”劉擎目光變得狡黠起來,好似袁紹是其意念中的一頭羊,他接著道:“此時必是袁紹渡河之時,若白波軍此時進攻,諸位以為袁軍會如何?”
“若能得逞,袁軍必定大亂!不過袁軍有顏良殿後,白波軍未必能得逞。”張遼道。
“除非與樊稠一同進攻。”郭嘉突然插話道。
與樊稠一同進攻,就算顏良殿後,也未必能擋。
這時,禁衛隊長班明突然快步跑來,道:“主公,袁軍渡河未半,北岸先頭兵馬遭到朱儁攻擊。”
“彩!”劉擎喝了一聲,旋即對班明道:“立即通知張寧,向袁軍進攻,再讓張寧通知樊稠!”
兩軍一路上共同追擊袁軍,算的上是塑料友軍,這種機會,樊稠應該會把握。
傳信快馬疾馳進入白波軍營地,很快將劉擎的命令傳達到。
張寧喚來楊奉,以及剛剛趕至前線的徐晃,開始分配任務。
“楊奉,你先行出發,順道前去通知樊稠將軍,就說袁軍大破在即,功勞遍地,問他撿不撿!”張寧道。
楊奉一拱手,道了聲“遵令”,旋即離去。
張寧又將目光投向徐晃,押運糧草的任務,徐晃完成的十分到位,即便董卓並未派兵攔截,但據張寧所知,徐晃在運送途中依然十分嚴謹,不僅派出眾多騎哨打探,自己也始終與糧隊同行,片刻未曾離開。
“徐晃!”
“卑職在!”
“汝今身為先路將軍,不過尚未曆經陣戰,此次進攻袁軍,你可願領兵出戰?”
“卑職任憑聖女將軍驅策,絕不會有半分推脫!”徐晃果斷回道。
張寧莞爾,再道:“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此戰你若能立功,我便將你推薦給渤海王!”
張寧放出一個巨大的誘惑。
白波軍各位將軍都清楚,他們是效忠於渤海王的,但並未得到官方承認。
劉擎曾要張寧發掘人才,但白波軍中,稍有見識的郭太楊奉他們,因為要領兵,無法離開,而一眾新提拔的幹將之中,徐晃的表現是最好的。
人活一世,除了溫飽,便是名利,如今白波軍已解決前者,甚至能讓徐晃當個雜牌將軍,但想真正出人頭地,還是要官方認可才行。
而推薦給渤海王,便是實現這一點的途徑。
徐晃心情激蕩,連聲感激:“卑職自當肝腦塗地,以報將軍!”
“袁軍有顏良文醜兩員猛將,即便是楊奉將軍,亦不敵,你需謹慎行事,不可自顧鬥狠!”張寧麵色恢複清冷,告戒道。
《萬古神帝》
徐晃領命而去,出了軍帳,濃眉直豎。
心頭想到:連楊奉將軍都不敵的對手,倒真是想試上一試!
因為,楊奉將軍也不敵他啊!
……
袁紹此時心急如焚,或者說怒火攻心,更為貼切。
淳於瓊部率先渡河,結果剛剛過了一營兵馬,在對麵就遭到了朱儁的突然襲擊。
結果可想而知,淳於瓊慘敗,僅一營兵馬兩千人,僅數百人乘坐渡船逃回南岸。
朱儁不是在駐守野王麽?
為何突然出現在濟水河岸?
難道董卓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意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前一腳還在猶豫是否是要渡河,而董卓的命令傳到野王朱儁那,他再趕到這裏,必然不會如此及時,唯一可以解釋的是——
朱儁提前預料到他要從李城一帶北渡。
“朱公偉能征善戰不假,可他何時能掐會算了?”袁紹對著諸位幕僚謀士質問道。
這個問題,沒人能答。
郭圖麵色如灰,生怕袁紹將渡河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他身上,他靈機一動,對袁紹道:“主公,初戰大敗,當追究前軍失職之責,堂堂一營兵馬,近乎全軍覆沒,致使我渡河大計受挫。”
袁紹目光一凜,厲聲道:“左右,將淳於瓊拿下,聽候發落!”
人群最末端,狼狽的淳於瓊一聽,頓時麵如死灰,一個勁的求饒,但依舊生生被兩名士兵拖拽出帳。
郭圖送了口氣,閉上了嘴巴。
“有誰能告訴我,朱儁為何在此?”袁紹再問,顯然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他連接下來怎麽辦都不想討論了。
這時,許攸緩步上前,開口道:“本初,依攸所見,朱儁乃是追著黑山軍來的。”
“子遠何出此言?”袁紹道。
“朱儁駐軍野王,窺伺懷縣,而後懷縣為黑山軍所得,文醜將軍離開州縣之後,朱儁便派兵占之,由此可見,朱儁知我軍動向,且目標,與我軍一致,黑山軍欲在濟水截擊我軍,那朱儁,自然是想做黃雀在後之事,隻不過世事難料,黑山軍全軍歸降渤海王,致使我軍渡河,直麵朱儁。”
許攸一言,條理清晰,合乎邏輯。
眾人恍然。
於是袁紹又迫不及待的問:“事到如今,我軍該當如何?能否再次嚐試渡河?”
許攸道:“要渡,若不渡河,我軍何去何從?隻不過不能再往北渡了!”
逢紀也不失時宜道:“主公,我軍處境,已危如累卵,該當機立斷,撤離河內。”
“子遠,向東如何?”袁紹問。
“向東,是唯一的出路。”許攸答道。
逢紀看了眼許攸,也跟著點頭,許子遠乃是盟主幼年好友,應該能勸的動袁紹吧!
袁紹又特意看了眼郭圖,郭圖連聲道:“主公,屬下附議!”
“好!那便繼續東進,命文醜為先鋒,進軍平皋渡口。”
“報——”
帳外突然傳來呼聲,令袁紹稍稍放鬆的心情再度一緊。
“啟稟盟主,白波軍與樊稠軍共擊顏良將軍,顏良將軍已敗退!”
“什麽!爾再說一遍!”
“白波軍與樊稠軍聯合進攻,顏良將軍敗了!”
袁紹蹭的一聲站起,沒來由覺得眼前一黑,一陣踉蹌,一屁股坐了回去。
“盟主!”
“主公!”
眾人連勝呼喚。
袁紹猛的抬手,示意自己沒事,徐徐睜開眼睛,望著已經嚇得跪倒的哨官。
“顏良將軍,一路上多次擊退敵軍,為何這一次,敗了?”
“是……是白波軍又來了一員大將,足以匹敵顏良將軍,顏良將軍久持作戰,早已疲憊,故而不敵。”
足以匹敵顏良將軍的對手?
袁紹心頭詫異,顏良將軍在他所見諸將軍之中,勇武一流,即便十八軍鎮之中,能匹敵顏良將軍的,也屈指可數!
白波軍也是農民軍,其中竟然能出這等猛將!
“速命文醜將軍前去接應!”袁紹連忙下令。
軍令立即傳至文醜處,原本也就整備好了兵馬,準備渡河的,這下好了,正好領命出發。
知道顏良被擊敗的消息,文醜還是有些詫異的,兩人情同手足,又勢均力敵,他的實力自己清楚,這河內郡中,還有人能擊敗他們兩人?
自從追隨主公以來,文醜也僅僅是在渤海之時,在渤海王帳下的典韋手中吃過癟。
聽到前線有強力對手,他既有興奮,也隱隱有些擔心。
因為顏良不敵,他多半也是不敵的。
文醜率軍西進,很快便遇見零星逃回來的潰兵。
“顏良將軍何在?”文醜攔住一人道。
“將軍就在後邊,不過敵軍窮追不舍,白波軍這次可真是玩命了,我腿都跑斷了……”潰兵還在自說自話,殊不知文醜聽了前半句就離去了。
前線,徐晃提著大斧,一路追擊顏良敗兵,他的目標可不是這才殘兵敗將,而是袁紹中軍,雖然他隻有兩千兵馬,但他知道,聖女將軍大軍在後,替他壓陣。
為了建功,為了能被推舉向渤海王,徐晃這一仗,打算豁出去了!
為此,他沉住氣,看著樊稠與顏良交手數十回合,雖不分勝負,但樊稠退了,因為楊奉來了,又與顏良激戰片刻,楊奉也被擊退了。
徐晃想顏良還是有些本事的,在此時正好疲憊,於是引兵殺出,徐晃自己則直直殺向顏良。
顏良看著無名之輩,還以為是何方宵小,正準備一刀斬了徐晃,結果兩人交手數合,顏良才知對方實力不可小覷,旋即認真對待。
已經久戰的顏良,很快發現自己耐力將盡,對手隱隱占據上風,無奈之下,率軍逃走。
快一點,再快一點!徐晃催促戰馬。
突然,他瞧見前方出現一彪人馬,逆著逃兵而來。
“來得好!看我斬將立功!”徐晃呼喝一聲,也不顧來者何人,提斧便上。
文醜領兵別過顏良,自己率軍來阻擋白波軍,從顏良口中得知,擊敗他的乃是一持斧之將,顏良甚至不知道他是誰。
也就是眼前這位。
文醜抬槍前指,對準了持斧者,厲聲道:“前方戰將,可留姓名!”
“你爺爺徐晃是也!”
徐晃使出夯勁,喉嚨都有些嘶啞了。
他要讓徐晃之名,在此戰揚名!他要讓渤海王都能在戰報中聽到他的名字。
對於徐晃的口頭便宜,文醜嗤之以鼻,喝了聲:“匹夫!接我一槍!”
兩匹戰馬交合之際,文醜鐵槍猛然前戳,直刺徐晃裹著褐巾的腦門。
……
(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