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不免眼眶一紅,借著燈影掩飾連忙眨了眨眼睛,將淚水逼回去。
沒有人知道這是一次隔了生死的相見。
前世,自從進了宮,她就再也沒有見過父親,直到最後聽到整個藍家被抄、父親伏誅的消息,直到被人灌了毒酒,兜兜轉轉,渾渾噩噩,她重生之後這麽多天,終於可以與父親相見。
盡管父母之間有隔閡,盡管父親對她並不是那樣疼愛,可血濃於水,她還是不由的心潮起伏。
“給父親請安,您一路可好?”
進了屋子,看見那個記憶中已經模糊的人,如瑾終於沒忍住聲音裏顫抖的哽咽,盈盈跪拜下去。
襄國侯藍澤將近四十,近年來略有一些發福,但端正穩重的作態卻一如既往。此番回來雖然一身風塵仆仆,侯爺的氣度依然十足十,正坐在那裏含著笑跟藍老太太回話。見到如瑾幾人進來請安,捋了捋胡子,輕輕咳嗽一聲,抬手讓兒女們起來。
“不必多禮,數月不見,你們幾個倒是都長高了不少。”
如瑾三姐妹起身謝過,紛紛在下首椅子上坐了,唯有小少爺藍琨被乳母抱著一提才放到椅上。藍澤立時皺了眉,衝著藍琨眼睛一瞪:“多大了還整日讓乳母抱著,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
藍琨性子有些隨董姨娘,在人前膽子很小,本來見了藍澤就有些畏縮,這一罵更瑟縮了幾分,腦袋差點要垂到肚子上去。藍老太太就在一旁道:“你才回來,拿小孩子作什麽筏子,剛才問你為什麽這麽早回來,你還沒給我說明白呢。你二弟在哪裏,怎麽不見跟你一起?”
藍澤就放下藍琨,轉頭繼續跟母親說話:“……京中事務理順得差不多,想回來早點給母親籌備六十壽誕之事,所以沒等二弟,留他在那裏善後收尾,我先回來侍奉母親。二弟他這時候應該也在路上了,過不多久就到家,母親不必擔心。”
如瑾坐在那裏忍住了心中激動,定下神來細細算了算時日。此時距離叔父藍泯上京不過月餘時間,也就是剛到京城就往回趕的樣子,而且還必須要日夜兼程才行。若說為了籌辦壽誕,根本用不著這麽著急,前一世父親可不是這樣做的。
想起此生各種因果牽連,想起已經發生了變化的人和事,如瑾十分想知道是什麽讓父親如此著急趕回來。
難道是叔父藍泯跟父親挑撥了什麽,惹得父親匆匆回家興師問罪?想來想去,似乎唯有這樣一個解釋,如瑾不由暗暗觀察父親對母親的態度。然而看了一會,發現父親對母親雖然比以往略有關注,但卻看不出什麽惱怒之色,一時又覺納罕。
藍老太太皺眉道:“我的壽辰還有些日子,這麽急著回來做什麽,看你這樣子趕路一定吃了不少苦,趕緊回去換了衣服歇著,明早再來見我。”
藍澤起身應了,跟母親作揖告辭,就要出門。秦氏也忙站起來道:“那麽媳婦先回去伺候侯爺,婆婆您也早點安歇。”藍老太太點頭,秦氏便帶著兒女跟在了藍澤身後。
如瑾幾人將父母送回幽玉院,因藍澤要梳洗更衣,不便多留,紛紛告辭離去。臨走時如瑾看了秦氏一眼,秦氏給她一個寬慰的笑。當著父親的麵如瑾不好多說什麽,隻得先走。剛出門卻發現幾個人提燈沿著回廊過來,近前卻是劉、董兩個姨娘和跟著藍澤回來的賀姨娘。
見了如瑾姐弟幾個從正房出來,劉董兩人笑道:“姑娘和少爺慢走,我們和侯爺請個安就出來。”
朱紗燈籠光暈如霧,照出兩個姨娘刻意裝飾過的容顏,雖都已是三十許人,但平日保養得宜,胭脂釵環的精致妝扮之下都有幾分動人之態,劉姨娘溫柔婉轉,董姨娘纖質楚楚,雙雙站在那裏,也是引人注目的。
如瑾想起母親今晚鬢邊似是隨手簪上的幾枚細小玉蘭,不經意間流露的清致之美,與兩人的刻意梳妝形成鮮明對比。不由唇角一勾:“兩位姨娘快去,父親正要盥洗更衣。”
兩人嫋娜而去,如瑾看著兩人背影,尤其是董姨娘用煙紫絲絛束起來的纖腰,心中微微冷笑。母親自有清貴風致,不過是從不和人爭什麽罷了,若真在這上頭留了心,又豈是尋常脂粉可比。
落後幾步的賀姨娘這才走到如瑾麵前,聲音輕快:“許久不見,姑娘一切可好?”又跟藍如琦幾人打了招呼,說道,“我去給太太請安,姑娘和少爺先請。從京中帶了些小玩意回來,明日收拾了箱子我親自送到各院去。”
如瑾笑道:“有勞姨娘惦記,大老遠的還給我們帶東西。”
“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姑娘和少爺能看上眼就是我的福氣了。”賀姨娘眼睛眯成兩彎弦月,笑起來像是早春燕子呢喃,清脆歡快。她是幾個姨娘中年紀最小的一個,才二十多,膝下沒有兒女,平日行事說話偶爾還帶著少女時節的習慣。
如瑾不由細看了她兩眼,見她一副家常裝扮,不像其他兩人那樣惹眼,遂道,“姨娘一路勞頓,早些回去休息吧,我不耽誤姨娘了,改日再敘。”
賀姨娘笑著和幾人道別,向前進了秦氏正房。
如瑾出了院子,和藍如琦等人道別後獨自帶丫鬟回房,走出好遠之後,回頭仍能看見幽玉院明亮的燈火。不知那幾人在母親房中作何形態,說了什麽,又做了什麽,會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的爭風吃醋麽?
父親房裏的事,她不便多管,也不便多說,唯有期盼母親能穩住心態,拿出對待東府的精神來和幾個妾室周旋了。經了這許多事,想必母親也不會再和往日一樣了罷。
隻是想起父親莫名其妙的突然歸家,又不免略微不安。
站在那裏盯著幽玉院的燈火怔了一會,如瑾默默歎息一聲,踩著滿園月輝緩緩走回梨雪居。自從見了幾個姨娘,她因為父親歸家而激動的心情,已經平複了。
次日晨起,還在梳妝時青蘋就稟道:“今日品霞歸家待嫁,一早在外頭等著給姑娘請安。”
自從得了如瑾和秦氏的允許,品霞生恐時長有變,讓家裏忙忙地和遠房表哥那邊議了親,婚期就定在下月初十。如瑾知道後給她放了假,讓她早些在家準備婚嫁之事,因此她十分感激,臨走時非要進來磕頭。
如瑾便讓她進屋,待她端正跪地磕了三個頭,才笑著讓她起來。“以後再見時,就該稱你一聲‘興旺媳婦’了,再不能叫品霞姑娘。”
品霞羞得紅透了臉,低著頭跟如瑾道謝。如瑾道:“不用總將謝意掛在嘴上,等你完婚進來,雖然不能再做丫鬟,但也有地方給你安置,你若真要謝我,以後好好做事就是了。”
品霞忙道:“奴婢一定好好伺候太太和姑娘。”
如瑾在首飾匣子裏挑發簪,比了半天選一支玉蘭托潤珠的素銀插在發上,似是想起了什麽,對品霞道:“你說你表哥在回事處做事?”
“是,得主子們恩典,他在那裏做一些雜事。”
如瑾狀似無意道:“讓他留意打聽打聽,看我父親是不是日夜兼程趕回來的,不然往日出門一般都是算好了行程上午到家,怎麽昨日那麽晚,真讓人心疼。若真是日夜兼程,這些日子不免要多做些滋補的飯食,免得父親傷了身子。”
品霞連忙點頭應了,“奴婢這就去問,問好了就給姑娘回信。”
如瑾遣她下去,梳妝更衣完畢,早早過去幽玉院給父母請安。過去時藍澤和秦氏也已起了,如瑾進屋時,秦氏正給藍澤整理外袍的領子,藍澤看她的目光很是柔和。如瑾心中稍定,上前福身:“父親、母親安好。”
秦氏連忙停了手,讓丫鬟自去伺候藍澤,拉著如瑾坐下說話:“今日這樣早。”
如瑾笑道:“想多陪父親一會,許久不見,十分想念父親。”
藍澤轉臉過來,語氣溫和:“聽說你前陣子生了一場大病,如今可好利索了麽?”
他待兒女向來淡淡的,若是說話也多是教導甚至訓斥,一貫會撒嬌討好的藍如琳都不敢跟他玩笑,像這樣的關切自是十分罕見。如瑾訝異之餘更多是歡喜,這表明母親和父親的關係有所緩和,連忙站起答道:“已經全都好了,讓父親惦記,女兒不安。”
藍澤道:“需要好好調理,別落下病根,若跟你母親似的常年用藥就不好了。不過你母親如今卻好了許多,看起來不似以前那樣弱不禁風。”
說著看了一眼秦氏,秦氏低頭,當著女兒有些尷尬。如瑾看父母之間相處的樣子,不似以往井水河水的冷淡,心中感到十分寬慰。
待到午間下學回來,如瑾先到了幽玉院探望,進去時發現父親並不在屋裏,想起昨夜兩個姨娘的刻意妝扮,如瑾未免朝後院方向看了看。秦氏道:“說是外頭有事,用過早飯就出府了。”
如瑾暗笑自己草木皆兵,卻又覺得奇怪,便問:“父親可說是什麽事沒有,是不是置辦壽辰的東西?”
秦氏道:“你祖母壽誕還早,不用這麽急著置辦,我覺著應該不是。但是他也不說,隻道是去看朋友。”
什麽朋友需要歸家第二天就忙忙去看,如瑾心中疑惑。但並不能想出頭緒,便提起另外一事:“昨晚姨娘們過來請安……”
秦氏神色略冷了一些,“左不過跟以前一樣,打扮好了過來奉承罷了,隻可惜她們錯了主意。”
往日若是藍澤出門很久才回來,歸家第一晚不是在外院書房歇下,就是在某個姨娘那裏,昨夜留在幽玉院已經很不尋常了。如瑾知道這和秦氏對其態度的轉變有關,也與送進京裏的那兩個侍女有關,但卻不好明說這些,隻笑道:“她們不知道父親此時掛念著您掌家的事,肯定有許多話要跟您說,怎會理她們。”
秦氏點頭道:“昨夜你父親確實問起這個,問我怎麽突然就管起事來,我自然說是你祖母的主意,老人家生病之後未免多思多慮,一時興起交待身後事也是有的,他倒理解。”
如瑾沉吟:“這麽說來,叔父那邊事先沒挑撥什麽?”
若是之前聽了人家挑撥,以父親的性子應該是不會如此輕易罷休,憑母親幾句解釋就能應付過去的。但藍泯又怎會不搬弄是非,難道說……
如瑾想起臨行前暗中對素蓮素荷的囑咐,莫非這兩個婢女真有助力,勸解了什麽讓父親沒有偏聽偏信?
隻聽秦氏有些哭笑不得:“這事……我卻也不知道怎麽跟你說。”她麵上帶了些尷尬,躊躇半晌才道,“上午素荷過來請安,說……說素蓮暫時回不來,過陣子跟你叔父一起回來。”
如瑾愣了愣,腦中飛快轉了幾轉,才略略反應過來母親到底在說什麽。
“這……”如瑾也不由得尷尬起來。涉及父親和叔父身邊人的事情,她真是不好細問。然而,事關東西兩府之高低消長,卻又不能不問,一時間也是紅了臉。
秦氏輕輕咳了一下,道:“說是你叔父上京的路上,有次跟身邊長隨說起咱們兩邊相爭種種,商議著要怎麽跟你父親告狀,被素蓮無意中聽到了,回去商量了素荷……最後她自告奮勇就去……去你叔父身邊了。”
秦氏說得有些吞吐,細節之處也不能言明,隻能大致讓女兒知道梗概。但如瑾也明白過來了,不禁暗歎這兩個丫鬟真是膽大,竟然自己做了這樣的主張。
原本送這兩人上京,就是母親為了緩和跟父親的關係,她們在父親跟前說些好話也是情理之中,但讓如瑾意外的是她們竟然能做到這種程度,不僅籠住了父親,還不惜舍身去籠絡叔父。這短短月餘的時間裏,兩個侍女能將事情轉圜到如此地步,讓父親沒對母親產生成見,想必很是費了一番力氣。
沒有人知道這是一次隔了生死的相見。
前世,自從進了宮,她就再也沒有見過父親,直到最後聽到整個藍家被抄、父親伏誅的消息,直到被人灌了毒酒,兜兜轉轉,渾渾噩噩,她重生之後這麽多天,終於可以與父親相見。
盡管父母之間有隔閡,盡管父親對她並不是那樣疼愛,可血濃於水,她還是不由的心潮起伏。
“給父親請安,您一路可好?”
進了屋子,看見那個記憶中已經模糊的人,如瑾終於沒忍住聲音裏顫抖的哽咽,盈盈跪拜下去。
襄國侯藍澤將近四十,近年來略有一些發福,但端正穩重的作態卻一如既往。此番回來雖然一身風塵仆仆,侯爺的氣度依然十足十,正坐在那裏含著笑跟藍老太太回話。見到如瑾幾人進來請安,捋了捋胡子,輕輕咳嗽一聲,抬手讓兒女們起來。
“不必多禮,數月不見,你們幾個倒是都長高了不少。”
如瑾三姐妹起身謝過,紛紛在下首椅子上坐了,唯有小少爺藍琨被乳母抱著一提才放到椅上。藍澤立時皺了眉,衝著藍琨眼睛一瞪:“多大了還整日讓乳母抱著,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
藍琨性子有些隨董姨娘,在人前膽子很小,本來見了藍澤就有些畏縮,這一罵更瑟縮了幾分,腦袋差點要垂到肚子上去。藍老太太就在一旁道:“你才回來,拿小孩子作什麽筏子,剛才問你為什麽這麽早回來,你還沒給我說明白呢。你二弟在哪裏,怎麽不見跟你一起?”
藍澤就放下藍琨,轉頭繼續跟母親說話:“……京中事務理順得差不多,想回來早點給母親籌備六十壽誕之事,所以沒等二弟,留他在那裏善後收尾,我先回來侍奉母親。二弟他這時候應該也在路上了,過不多久就到家,母親不必擔心。”
如瑾坐在那裏忍住了心中激動,定下神來細細算了算時日。此時距離叔父藍泯上京不過月餘時間,也就是剛到京城就往回趕的樣子,而且還必須要日夜兼程才行。若說為了籌辦壽誕,根本用不著這麽著急,前一世父親可不是這樣做的。
想起此生各種因果牽連,想起已經發生了變化的人和事,如瑾十分想知道是什麽讓父親如此著急趕回來。
難道是叔父藍泯跟父親挑撥了什麽,惹得父親匆匆回家興師問罪?想來想去,似乎唯有這樣一個解釋,如瑾不由暗暗觀察父親對母親的態度。然而看了一會,發現父親對母親雖然比以往略有關注,但卻看不出什麽惱怒之色,一時又覺納罕。
藍老太太皺眉道:“我的壽辰還有些日子,這麽急著回來做什麽,看你這樣子趕路一定吃了不少苦,趕緊回去換了衣服歇著,明早再來見我。”
藍澤起身應了,跟母親作揖告辭,就要出門。秦氏也忙站起來道:“那麽媳婦先回去伺候侯爺,婆婆您也早點安歇。”藍老太太點頭,秦氏便帶著兒女跟在了藍澤身後。
如瑾幾人將父母送回幽玉院,因藍澤要梳洗更衣,不便多留,紛紛告辭離去。臨走時如瑾看了秦氏一眼,秦氏給她一個寬慰的笑。當著父親的麵如瑾不好多說什麽,隻得先走。剛出門卻發現幾個人提燈沿著回廊過來,近前卻是劉、董兩個姨娘和跟著藍澤回來的賀姨娘。
見了如瑾姐弟幾個從正房出來,劉董兩人笑道:“姑娘和少爺慢走,我們和侯爺請個安就出來。”
朱紗燈籠光暈如霧,照出兩個姨娘刻意裝飾過的容顏,雖都已是三十許人,但平日保養得宜,胭脂釵環的精致妝扮之下都有幾分動人之態,劉姨娘溫柔婉轉,董姨娘纖質楚楚,雙雙站在那裏,也是引人注目的。
如瑾想起母親今晚鬢邊似是隨手簪上的幾枚細小玉蘭,不經意間流露的清致之美,與兩人的刻意梳妝形成鮮明對比。不由唇角一勾:“兩位姨娘快去,父親正要盥洗更衣。”
兩人嫋娜而去,如瑾看著兩人背影,尤其是董姨娘用煙紫絲絛束起來的纖腰,心中微微冷笑。母親自有清貴風致,不過是從不和人爭什麽罷了,若真在這上頭留了心,又豈是尋常脂粉可比。
落後幾步的賀姨娘這才走到如瑾麵前,聲音輕快:“許久不見,姑娘一切可好?”又跟藍如琦幾人打了招呼,說道,“我去給太太請安,姑娘和少爺先請。從京中帶了些小玩意回來,明日收拾了箱子我親自送到各院去。”
如瑾笑道:“有勞姨娘惦記,大老遠的還給我們帶東西。”
“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姑娘和少爺能看上眼就是我的福氣了。”賀姨娘眼睛眯成兩彎弦月,笑起來像是早春燕子呢喃,清脆歡快。她是幾個姨娘中年紀最小的一個,才二十多,膝下沒有兒女,平日行事說話偶爾還帶著少女時節的習慣。
如瑾不由細看了她兩眼,見她一副家常裝扮,不像其他兩人那樣惹眼,遂道,“姨娘一路勞頓,早些回去休息吧,我不耽誤姨娘了,改日再敘。”
賀姨娘笑著和幾人道別,向前進了秦氏正房。
如瑾出了院子,和藍如琦等人道別後獨自帶丫鬟回房,走出好遠之後,回頭仍能看見幽玉院明亮的燈火。不知那幾人在母親房中作何形態,說了什麽,又做了什麽,會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的爭風吃醋麽?
父親房裏的事,她不便多管,也不便多說,唯有期盼母親能穩住心態,拿出對待東府的精神來和幾個妾室周旋了。經了這許多事,想必母親也不會再和往日一樣了罷。
隻是想起父親莫名其妙的突然歸家,又不免略微不安。
站在那裏盯著幽玉院的燈火怔了一會,如瑾默默歎息一聲,踩著滿園月輝緩緩走回梨雪居。自從見了幾個姨娘,她因為父親歸家而激動的心情,已經平複了。
次日晨起,還在梳妝時青蘋就稟道:“今日品霞歸家待嫁,一早在外頭等著給姑娘請安。”
自從得了如瑾和秦氏的允許,品霞生恐時長有變,讓家裏忙忙地和遠房表哥那邊議了親,婚期就定在下月初十。如瑾知道後給她放了假,讓她早些在家準備婚嫁之事,因此她十分感激,臨走時非要進來磕頭。
如瑾便讓她進屋,待她端正跪地磕了三個頭,才笑著讓她起來。“以後再見時,就該稱你一聲‘興旺媳婦’了,再不能叫品霞姑娘。”
品霞羞得紅透了臉,低著頭跟如瑾道謝。如瑾道:“不用總將謝意掛在嘴上,等你完婚進來,雖然不能再做丫鬟,但也有地方給你安置,你若真要謝我,以後好好做事就是了。”
品霞忙道:“奴婢一定好好伺候太太和姑娘。”
如瑾在首飾匣子裏挑發簪,比了半天選一支玉蘭托潤珠的素銀插在發上,似是想起了什麽,對品霞道:“你說你表哥在回事處做事?”
“是,得主子們恩典,他在那裏做一些雜事。”
如瑾狀似無意道:“讓他留意打聽打聽,看我父親是不是日夜兼程趕回來的,不然往日出門一般都是算好了行程上午到家,怎麽昨日那麽晚,真讓人心疼。若真是日夜兼程,這些日子不免要多做些滋補的飯食,免得父親傷了身子。”
品霞連忙點頭應了,“奴婢這就去問,問好了就給姑娘回信。”
如瑾遣她下去,梳妝更衣完畢,早早過去幽玉院給父母請安。過去時藍澤和秦氏也已起了,如瑾進屋時,秦氏正給藍澤整理外袍的領子,藍澤看她的目光很是柔和。如瑾心中稍定,上前福身:“父親、母親安好。”
秦氏連忙停了手,讓丫鬟自去伺候藍澤,拉著如瑾坐下說話:“今日這樣早。”
如瑾笑道:“想多陪父親一會,許久不見,十分想念父親。”
藍澤轉臉過來,語氣溫和:“聽說你前陣子生了一場大病,如今可好利索了麽?”
他待兒女向來淡淡的,若是說話也多是教導甚至訓斥,一貫會撒嬌討好的藍如琳都不敢跟他玩笑,像這樣的關切自是十分罕見。如瑾訝異之餘更多是歡喜,這表明母親和父親的關係有所緩和,連忙站起答道:“已經全都好了,讓父親惦記,女兒不安。”
藍澤道:“需要好好調理,別落下病根,若跟你母親似的常年用藥就不好了。不過你母親如今卻好了許多,看起來不似以前那樣弱不禁風。”
說著看了一眼秦氏,秦氏低頭,當著女兒有些尷尬。如瑾看父母之間相處的樣子,不似以往井水河水的冷淡,心中感到十分寬慰。
待到午間下學回來,如瑾先到了幽玉院探望,進去時發現父親並不在屋裏,想起昨夜兩個姨娘的刻意妝扮,如瑾未免朝後院方向看了看。秦氏道:“說是外頭有事,用過早飯就出府了。”
如瑾暗笑自己草木皆兵,卻又覺得奇怪,便問:“父親可說是什麽事沒有,是不是置辦壽辰的東西?”
秦氏道:“你祖母壽誕還早,不用這麽急著置辦,我覺著應該不是。但是他也不說,隻道是去看朋友。”
什麽朋友需要歸家第二天就忙忙去看,如瑾心中疑惑。但並不能想出頭緒,便提起另外一事:“昨晚姨娘們過來請安……”
秦氏神色略冷了一些,“左不過跟以前一樣,打扮好了過來奉承罷了,隻可惜她們錯了主意。”
往日若是藍澤出門很久才回來,歸家第一晚不是在外院書房歇下,就是在某個姨娘那裏,昨夜留在幽玉院已經很不尋常了。如瑾知道這和秦氏對其態度的轉變有關,也與送進京裏的那兩個侍女有關,但卻不好明說這些,隻笑道:“她們不知道父親此時掛念著您掌家的事,肯定有許多話要跟您說,怎會理她們。”
秦氏點頭道:“昨夜你父親確實問起這個,問我怎麽突然就管起事來,我自然說是你祖母的主意,老人家生病之後未免多思多慮,一時興起交待身後事也是有的,他倒理解。”
如瑾沉吟:“這麽說來,叔父那邊事先沒挑撥什麽?”
若是之前聽了人家挑撥,以父親的性子應該是不會如此輕易罷休,憑母親幾句解釋就能應付過去的。但藍泯又怎會不搬弄是非,難道說……
如瑾想起臨行前暗中對素蓮素荷的囑咐,莫非這兩個婢女真有助力,勸解了什麽讓父親沒有偏聽偏信?
隻聽秦氏有些哭笑不得:“這事……我卻也不知道怎麽跟你說。”她麵上帶了些尷尬,躊躇半晌才道,“上午素荷過來請安,說……說素蓮暫時回不來,過陣子跟你叔父一起回來。”
如瑾愣了愣,腦中飛快轉了幾轉,才略略反應過來母親到底在說什麽。
“這……”如瑾也不由得尷尬起來。涉及父親和叔父身邊人的事情,她真是不好細問。然而,事關東西兩府之高低消長,卻又不能不問,一時間也是紅了臉。
秦氏輕輕咳了一下,道:“說是你叔父上京的路上,有次跟身邊長隨說起咱們兩邊相爭種種,商議著要怎麽跟你父親告狀,被素蓮無意中聽到了,回去商量了素荷……最後她自告奮勇就去……去你叔父身邊了。”
秦氏說得有些吞吐,細節之處也不能言明,隻能大致讓女兒知道梗概。但如瑾也明白過來了,不禁暗歎這兩個丫鬟真是膽大,竟然自己做了這樣的主張。
原本送這兩人上京,就是母親為了緩和跟父親的關係,她們在父親跟前說些好話也是情理之中,但讓如瑾意外的是她們竟然能做到這種程度,不僅籠住了父親,還不惜舍身去籠絡叔父。這短短月餘的時間裏,兩個侍女能將事情轉圜到如此地步,讓父親沒對母親產生成見,想必很是費了一番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