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將繡品樣子交給穀媽媽和寒芳去挑選,自己握著夥計名錄細看,沒有挑揀,直接讓彭母帶回話給彭進財。
“我沒見過這些人,所以讓他忖量著挑吧,有事我隻找他。另外,待客賣東西的夥計最好找女的,誰家有可以出來拋頭露麵又能說會道的婦人,本分的,懂繡活的,招到店裏去做事,月錢可以給高一點。我這邊就去一個采買的小三子,其餘事就不管了。”
寒芳那邊挑了八個繡品樣子,彭母就帶著回去了。
鋪麵還沒找好,這急不來,得找合適的才行。進貨也要等搭船那家啟程,時間倉促,在出嫁之前如瑾是看不到鋪子開張了。
她叫來寒芳,將開鋪子的事透露給了她:“你來做我的挑梁繡娘,以後定花式出樣品,指導其他繡娘手藝,都要一力承擔。”
寒芳又驚又喜,有點茫然,“姑娘我……行嗎?”
“怎麽不行,這鋪子伺候的是平頭百姓,前陣子我買回來的繡品你不也看見了,都是這等鋪子裏的東西,手藝和你差得多了。你來挑梁,綽綽有餘。”
穀媽媽聞訊後很是高興,熱絡的勸寒芳:“你就答應了姑娘,你不行,還有我呢。我繡布了了,指點你們還是可以的。”
如瑾就說:“您老不說我也要請您的。”
穀媽媽嗬嗬的笑,似是十分開心徒弟有了這份前程。
如瑾和府裏管事們打了招呼,說以後穀媽媽和寒芳是伺候她的專職繡娘,一概差事不應,隻專心刺繡,若是上街去買針線布料,或者找其他繡娘切磋技藝,誰也不準攔阻。
臨出嫁的頭一天,藍澤在府裏擺宴請客。
如今藍家不同往日,王韋錄倒了,又和皇家攀了親,大小京官們不管私下裏如何,明裏都給了一些麵子。有應邀來赴宴隨禮的,也有自己不來隻打發了下人來送禮的,場麵不算太熱鬧,但外院水榭裏也擺了三五桌酒席,觥籌交錯,算是過得去了。藍澤頭上勒著藥帶子穿梭在賓客之中提酒,神采飛揚。
內宅裏,沒有官宦女眷前來,大家都是送的賀禮,隆重一些的遣了年長的嬤嬤過來道賀。這也難怪,藍家自從入京後跟誰也沒深厚來往過,這次如瑾許的隻是長平王,又不是永安王那種名聲才幹都不錯的皇子,而且上頭還有安國公府壓著,官太太們不便熱絡前來祝賀,不缺禮就夠了。
秦氏對於能否和官眷們走動不太在意,上午打發了幾家派來的嬤嬤之後,下午在內宅裏擺了酒宴,讓闔府婆子丫鬟都輪流來吃酒。一來是對眾人的犒賞,大家同喜,二來也是給女兒出嫁暖場,臨嫁之前沒有一場熱鬧的擺宴,怎麽也是說不過去的。
唯一的親戚劉家這日正在給舊宅的主屋上梁,一團忙亂,所以也隻打發了家人來道賀。沒有外人,藍府的仆婢們團團做了極大桌,沒上沒下的行起酒令,倒也熱鬧得緊。
秦氏邀了賀姨娘,和孫媽媽幾個陪著女兒在屋裏吃酒,樓下院子裏傳來仆婢們笑鬧的聲音。“家裏好久沒這麽熱鬧過了。”賀姨娘笑歎。
秦氏飲的是果子酒,一壇子下去都不會醉的,但她喝了一杯酒就開始含淚。
賀姨娘趕緊說:“太太這是舍不得姑娘,在跟前養了十幾年,眼看著姑娘從一點點長成這麽大,要嫁到別人家去了,怎麽能不心疼呢。”
秦氏拿帕子擦眼睛,自己笑話自己,“看我,好好的日子添晦氣。來,瑾兒多吃點,都是你愛吃的菜食,以後要是饞了就回家來吃。”
孫媽媽將醋魚、金絲果子等等布到如瑾的盤子裏,滿滿堆了老高。
如瑾很明白母親除了舍不得,更多是對自己的擔憂。隻是此時此刻,提那些沒用且傷神,不如隻做不知。她笑著吃東西,也給母親等人倒酒布菜,賀姨娘在一旁幫襯湊趣,漸漸緩和了氣氛。
小囡囡坐在乳娘懷裏,對著滿桌子好吃的流口水,不時啊啊的叫上兩聲,偶爾還露出生氣的模樣,似是對大家吃好菜而她隻能喝奶飲粥表示不滿,逗得屋裏人全都好笑。
藍如琳突然來了。
還帶來了少爺藍琨。她牽著藍琨的手昂著頭穿過院子裏的酒席,在丫鬟婆子們納罕的目光中坦然進了秦氏的屋子。
照看藍琨的品霞跟在後頭,一臉無奈。
“大姐姐的好日子,我們來敬酒。”藍如琳依然是一身紮眼的紅衫紅裙,頭上簪釵也都是珊瑚的,從頭紅到腳。
她徑自走到桌邊拿起了酒壺,拿了一個備用的空杯子倒滿,朝如瑾咧嘴一笑。
“大姐,祝你以後進了王府,年年今日,歲歲今朝。”
八歲大的藍琨跟在她身邊,童稚的聲音也跟著說:“祝大姐當側妃順心遂意。”
賀姨娘皺眉,孫媽媽皺眉,滿屋子人看著她們沒有高興的。這哪是來祝賀,是找氣來了。
明知道如瑾是側室,藍如琳還要穿著大紅跑來,藍琨那“側妃”二字咬的可真重。
秦氏看著庶子庶女,招手讓人在席上添了椅子,“坐。”
藍如琳拉著藍琨順順當當坐下,左右看看席上的人,笑說:“咱家什麽時候改的規矩,主子奴才能同席了?母親,您眼睛紅著,想是哭過?放心,大姐她自幼比我們強,不會像我們一樣沒有好下場的。被賜死,被休棄,她都沾不上邊兒。”
秦氏清冷的瞅她:“你是來恭賀的?”
“那是當然,我就是來恭賀大姐新婚之喜。”藍如琳晃晃頭,耳墜子左右亂顫,“說起來叫大姐還真有點不習慣,一這麽叫,就想起原來的大姐。可惜她屍骨早寒透了。”
秦氏將手中筷子放了下去,抬起臉,吩咐孫媽媽:“去請家法來。”
孫媽媽起身就走,須臾帶了一個粗壯的婆子進來,手裏捧著盛放竹板的托盤。
藍琨年紀小,明顯露了慌張,藍如琳說:“怎麽,大喜的日子我來給嫡姐道賀,太太要打我?這是哪門子家法。”
秦氏說:“就是我的家法。打吧,帶到院子裏去打,讓大家看著。”
“你……你敢!”藍如琳蹭的站了起來,可是為時已晚,那粗壯婆子上來就反剪了她的雙臂,絲毫不費力氣拖著她去了院子。
滿院子吃酒的仆婢們都停了手,紛紛站起來避到一邊,有吃多了酒渾噩糊塗的還大著舌頭問是怎麽回事,旁邊的人將之拽起來解釋幾句,那人就拍手。
“打吧,打得好,這五姑……哦不,這三姑奶奶早就該打了,我看著都覺得膩歪。”說著還要去幫手,被邊上人連忙按住了。
秦氏和如瑾站在窗下往下看,還讓品霞帶了藍琨扒窗子瞅著。
孫媽媽又叫來兩個婆子將藍如琳按在春凳上,沉著臉問她:“三姑娘自己挑,是打手還是打身子?”
藍如琳張口就罵:“你這老乞婆子,你敢動我一指頭試試,你算個什麽東……”
孫媽媽拽過她的手,一板子毫不猶豫落了下去。
藍如琳大叫,疼得眼淚亂掉,嘴裏卻還不依不饒的罵人。孫媽媽就一板子一板子的打,三下,五下,**下……
藍如琳的叫罵漸漸停了,隻剩了哀叫。
滿院子丫鬟婆子看著她挨打,沒一個上來相勸。
藍如琳眼淚鼻涕糊了一臉不能擦,孫媽媽打一下,她就哆嗦一下。自她從丁家被抬回來,在**躺了好久才能下地,這些日子飯食吃得都少,還不如吃藥多,原本微潤的身子瘦得跟竹竿子似的,現在被牢牢按在春凳上,就像裹著絲綢的木頭放在上麵。
秦氏冷著臉站在窗裏,眼都不眨一下,顯然是被氣狠了。
如瑾出嫁這檔事,她當母親的本就一千一萬個不願意,樁樁件件覺得委屈了女兒,好容易大家熱熱鬧鬧吃頓飯,藍如琳還要來攪合,於是連日來積聚的難受就像是漲滿了河堤的大水,藍如琳將堤岸捅了個口子,大水就全都傾瀉了出來。
秦氏不叫停,孫媽媽就打。如瑾轉目看藍琨。
這孩子兩隻手緊緊摳住窗框,咬著嘴唇看姐姐挨打,腦門上正冒汗。
如瑾就說:“琨弟怕什麽?我還以為你膽子很大。有膽子闖進來給我添堵,沒膽子看人挨打麽,要是那板子落在你自己身上呢?”
藍琨縮了一下脖子。
知道怕就行。
如瑾示意品霞將他的身子扳過來,“你看著我。”
藍琨低著頭。這孩子眉目長得像藍澤,粗眉大眼,鼻子和嘴巴卻像生母董姨娘,薄薄的嘴唇和尖下巴與胞姐藍如琦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如瑾看著他,就想起董姨娘母女。
這孩子自從來了京城,發現母親和姐姐都不見了,問身邊的婆子丫鬟們,沒人告訴他詳細,最多隻說她們去寺廟裏修持給老太太祈福。八歲大的孩子已經懂了很多事,顯然是覺察出事情不對,整日悶悶的,一點兒小孩子的生氣都沒有。
如瑾對他說:“你琳姐和你說了什麽,一進屋你便帶著憤恨,太太短了你吃穿嗎,我打罵過你嗎?”
藍琨死死咬著嘴唇,低頭就是不言語。
院子裏竹板子啪啪的聲音和藍如琳的哀叫傳進來,他的腦門一直沒停了冒汗。
如瑾說:“我不管你聽了什麽歪話,也不管你心裏在琢磨什麽,更不管以前董姨娘是怎麽從小教導你的,我隻告訴你一樣兒,想在這裏像個少爺似的長大成人,就乖乖的讀書做人,太太自不會與你為難。可你要是想些斜的歪的,那就也跟你的姨娘姐姐一樣,去寺廟裏修持吧。”
藍琨猛然抬起頭,小小的臉上流露出不忿。
如瑾一點都不想照顧他的情緒,徑直告訴他,“別以為你是侯府裏唯一的兒子,覺得旁人不敢將你怎樣。我將話放在這裏,有我在一天,侯爺也是不頂用的,你除了乖順沒有別的出路。不信你便試試,看我要將你打發去寺裏,侯爺會不會攔,能不能攔得住。”
藍琨瞪大了眼睛,黑漆漆的眸子裏迸發憤怒的光芒,垂在身側的雙手也捏起了拳頭。
如瑾淡淡的看他。
屋子裏沒人插話,窗外藍如琳的哀叫聲越來越小。有隻小山雀撲棱著翅膀落到了窗前花枝上,滴溜滴溜的叫了兩聲。
風夾著暑熱透進屋子,藍琨眼睛裏的光芒漸漸萎頓下去,咬著嘴唇又低了頭。他腳下的地麵上,落了兩滴晶瑩的水珠子。
“你去吧,以後好好看書寫字,不許再起什麽心思。”
如瑾示意品霞將他帶走。品霞上前,想要將他抱起來,如瑾說:“讓他自己走。”
藍琨一聲沒吭,轉頭出了門。品霞匆匆朝秦氏如瑾行個禮,跟在後頭追了出去。如瑾從窗邊看著,看到藍琨路過院子裏挨打的藍如琳時,腳步一絲沒停,也不管周圍仆婢們的眼光,飛快地出去了。
秦氏讓孫媽媽停了手。按住藍如琳的婆子們放開了她,她卻歪靠在春凳上站不起來,捧著挨了打的又紅又腫的手掌涕淚橫流。
如瑾隔著窗子衝滿院子的人訓話:“三姑娘做錯事,母親罰了她是應該的,但你們不許跟她沒有尊卑。包括大少爺在內,府裏誰要是慢待了她們兩個,別說我不答應。”
一眾丫鬟婆子齊齊應諾。
藍如琳被人抬著送回了自己院子,屋內屋外的宴席繼續。
碧桃嘟囔:“三姑娘真是自討苦吃,席前好好的請她她不來,非要自己過來鬧一場,領了板子回去才安心。真打量人不敢將她怎樣呢。”
“我沒見過這些人,所以讓他忖量著挑吧,有事我隻找他。另外,待客賣東西的夥計最好找女的,誰家有可以出來拋頭露麵又能說會道的婦人,本分的,懂繡活的,招到店裏去做事,月錢可以給高一點。我這邊就去一個采買的小三子,其餘事就不管了。”
寒芳那邊挑了八個繡品樣子,彭母就帶著回去了。
鋪麵還沒找好,這急不來,得找合適的才行。進貨也要等搭船那家啟程,時間倉促,在出嫁之前如瑾是看不到鋪子開張了。
她叫來寒芳,將開鋪子的事透露給了她:“你來做我的挑梁繡娘,以後定花式出樣品,指導其他繡娘手藝,都要一力承擔。”
寒芳又驚又喜,有點茫然,“姑娘我……行嗎?”
“怎麽不行,這鋪子伺候的是平頭百姓,前陣子我買回來的繡品你不也看見了,都是這等鋪子裏的東西,手藝和你差得多了。你來挑梁,綽綽有餘。”
穀媽媽聞訊後很是高興,熱絡的勸寒芳:“你就答應了姑娘,你不行,還有我呢。我繡布了了,指點你們還是可以的。”
如瑾就說:“您老不說我也要請您的。”
穀媽媽嗬嗬的笑,似是十分開心徒弟有了這份前程。
如瑾和府裏管事們打了招呼,說以後穀媽媽和寒芳是伺候她的專職繡娘,一概差事不應,隻專心刺繡,若是上街去買針線布料,或者找其他繡娘切磋技藝,誰也不準攔阻。
臨出嫁的頭一天,藍澤在府裏擺宴請客。
如今藍家不同往日,王韋錄倒了,又和皇家攀了親,大小京官們不管私下裏如何,明裏都給了一些麵子。有應邀來赴宴隨禮的,也有自己不來隻打發了下人來送禮的,場麵不算太熱鬧,但外院水榭裏也擺了三五桌酒席,觥籌交錯,算是過得去了。藍澤頭上勒著藥帶子穿梭在賓客之中提酒,神采飛揚。
內宅裏,沒有官宦女眷前來,大家都是送的賀禮,隆重一些的遣了年長的嬤嬤過來道賀。這也難怪,藍家自從入京後跟誰也沒深厚來往過,這次如瑾許的隻是長平王,又不是永安王那種名聲才幹都不錯的皇子,而且上頭還有安國公府壓著,官太太們不便熱絡前來祝賀,不缺禮就夠了。
秦氏對於能否和官眷們走動不太在意,上午打發了幾家派來的嬤嬤之後,下午在內宅裏擺了酒宴,讓闔府婆子丫鬟都輪流來吃酒。一來是對眾人的犒賞,大家同喜,二來也是給女兒出嫁暖場,臨嫁之前沒有一場熱鬧的擺宴,怎麽也是說不過去的。
唯一的親戚劉家這日正在給舊宅的主屋上梁,一團忙亂,所以也隻打發了家人來道賀。沒有外人,藍府的仆婢們團團做了極大桌,沒上沒下的行起酒令,倒也熱鬧得緊。
秦氏邀了賀姨娘,和孫媽媽幾個陪著女兒在屋裏吃酒,樓下院子裏傳來仆婢們笑鬧的聲音。“家裏好久沒這麽熱鬧過了。”賀姨娘笑歎。
秦氏飲的是果子酒,一壇子下去都不會醉的,但她喝了一杯酒就開始含淚。
賀姨娘趕緊說:“太太這是舍不得姑娘,在跟前養了十幾年,眼看著姑娘從一點點長成這麽大,要嫁到別人家去了,怎麽能不心疼呢。”
秦氏拿帕子擦眼睛,自己笑話自己,“看我,好好的日子添晦氣。來,瑾兒多吃點,都是你愛吃的菜食,以後要是饞了就回家來吃。”
孫媽媽將醋魚、金絲果子等等布到如瑾的盤子裏,滿滿堆了老高。
如瑾很明白母親除了舍不得,更多是對自己的擔憂。隻是此時此刻,提那些沒用且傷神,不如隻做不知。她笑著吃東西,也給母親等人倒酒布菜,賀姨娘在一旁幫襯湊趣,漸漸緩和了氣氛。
小囡囡坐在乳娘懷裏,對著滿桌子好吃的流口水,不時啊啊的叫上兩聲,偶爾還露出生氣的模樣,似是對大家吃好菜而她隻能喝奶飲粥表示不滿,逗得屋裏人全都好笑。
藍如琳突然來了。
還帶來了少爺藍琨。她牽著藍琨的手昂著頭穿過院子裏的酒席,在丫鬟婆子們納罕的目光中坦然進了秦氏的屋子。
照看藍琨的品霞跟在後頭,一臉無奈。
“大姐姐的好日子,我們來敬酒。”藍如琳依然是一身紮眼的紅衫紅裙,頭上簪釵也都是珊瑚的,從頭紅到腳。
她徑自走到桌邊拿起了酒壺,拿了一個備用的空杯子倒滿,朝如瑾咧嘴一笑。
“大姐,祝你以後進了王府,年年今日,歲歲今朝。”
八歲大的藍琨跟在她身邊,童稚的聲音也跟著說:“祝大姐當側妃順心遂意。”
賀姨娘皺眉,孫媽媽皺眉,滿屋子人看著她們沒有高興的。這哪是來祝賀,是找氣來了。
明知道如瑾是側室,藍如琳還要穿著大紅跑來,藍琨那“側妃”二字咬的可真重。
秦氏看著庶子庶女,招手讓人在席上添了椅子,“坐。”
藍如琳拉著藍琨順順當當坐下,左右看看席上的人,笑說:“咱家什麽時候改的規矩,主子奴才能同席了?母親,您眼睛紅著,想是哭過?放心,大姐她自幼比我們強,不會像我們一樣沒有好下場的。被賜死,被休棄,她都沾不上邊兒。”
秦氏清冷的瞅她:“你是來恭賀的?”
“那是當然,我就是來恭賀大姐新婚之喜。”藍如琳晃晃頭,耳墜子左右亂顫,“說起來叫大姐還真有點不習慣,一這麽叫,就想起原來的大姐。可惜她屍骨早寒透了。”
秦氏將手中筷子放了下去,抬起臉,吩咐孫媽媽:“去請家法來。”
孫媽媽起身就走,須臾帶了一個粗壯的婆子進來,手裏捧著盛放竹板的托盤。
藍琨年紀小,明顯露了慌張,藍如琳說:“怎麽,大喜的日子我來給嫡姐道賀,太太要打我?這是哪門子家法。”
秦氏說:“就是我的家法。打吧,帶到院子裏去打,讓大家看著。”
“你……你敢!”藍如琳蹭的站了起來,可是為時已晚,那粗壯婆子上來就反剪了她的雙臂,絲毫不費力氣拖著她去了院子。
滿院子吃酒的仆婢們都停了手,紛紛站起來避到一邊,有吃多了酒渾噩糊塗的還大著舌頭問是怎麽回事,旁邊的人將之拽起來解釋幾句,那人就拍手。
“打吧,打得好,這五姑……哦不,這三姑奶奶早就該打了,我看著都覺得膩歪。”說著還要去幫手,被邊上人連忙按住了。
秦氏和如瑾站在窗下往下看,還讓品霞帶了藍琨扒窗子瞅著。
孫媽媽又叫來兩個婆子將藍如琳按在春凳上,沉著臉問她:“三姑娘自己挑,是打手還是打身子?”
藍如琳張口就罵:“你這老乞婆子,你敢動我一指頭試試,你算個什麽東……”
孫媽媽拽過她的手,一板子毫不猶豫落了下去。
藍如琳大叫,疼得眼淚亂掉,嘴裏卻還不依不饒的罵人。孫媽媽就一板子一板子的打,三下,五下,**下……
藍如琳的叫罵漸漸停了,隻剩了哀叫。
滿院子丫鬟婆子看著她挨打,沒一個上來相勸。
藍如琳眼淚鼻涕糊了一臉不能擦,孫媽媽打一下,她就哆嗦一下。自她從丁家被抬回來,在**躺了好久才能下地,這些日子飯食吃得都少,還不如吃藥多,原本微潤的身子瘦得跟竹竿子似的,現在被牢牢按在春凳上,就像裹著絲綢的木頭放在上麵。
秦氏冷著臉站在窗裏,眼都不眨一下,顯然是被氣狠了。
如瑾出嫁這檔事,她當母親的本就一千一萬個不願意,樁樁件件覺得委屈了女兒,好容易大家熱熱鬧鬧吃頓飯,藍如琳還要來攪合,於是連日來積聚的難受就像是漲滿了河堤的大水,藍如琳將堤岸捅了個口子,大水就全都傾瀉了出來。
秦氏不叫停,孫媽媽就打。如瑾轉目看藍琨。
這孩子兩隻手緊緊摳住窗框,咬著嘴唇看姐姐挨打,腦門上正冒汗。
如瑾就說:“琨弟怕什麽?我還以為你膽子很大。有膽子闖進來給我添堵,沒膽子看人挨打麽,要是那板子落在你自己身上呢?”
藍琨縮了一下脖子。
知道怕就行。
如瑾示意品霞將他的身子扳過來,“你看著我。”
藍琨低著頭。這孩子眉目長得像藍澤,粗眉大眼,鼻子和嘴巴卻像生母董姨娘,薄薄的嘴唇和尖下巴與胞姐藍如琦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如瑾看著他,就想起董姨娘母女。
這孩子自從來了京城,發現母親和姐姐都不見了,問身邊的婆子丫鬟們,沒人告訴他詳細,最多隻說她們去寺廟裏修持給老太太祈福。八歲大的孩子已經懂了很多事,顯然是覺察出事情不對,整日悶悶的,一點兒小孩子的生氣都沒有。
如瑾對他說:“你琳姐和你說了什麽,一進屋你便帶著憤恨,太太短了你吃穿嗎,我打罵過你嗎?”
藍琨死死咬著嘴唇,低頭就是不言語。
院子裏竹板子啪啪的聲音和藍如琳的哀叫傳進來,他的腦門一直沒停了冒汗。
如瑾說:“我不管你聽了什麽歪話,也不管你心裏在琢磨什麽,更不管以前董姨娘是怎麽從小教導你的,我隻告訴你一樣兒,想在這裏像個少爺似的長大成人,就乖乖的讀書做人,太太自不會與你為難。可你要是想些斜的歪的,那就也跟你的姨娘姐姐一樣,去寺廟裏修持吧。”
藍琨猛然抬起頭,小小的臉上流露出不忿。
如瑾一點都不想照顧他的情緒,徑直告訴他,“別以為你是侯府裏唯一的兒子,覺得旁人不敢將你怎樣。我將話放在這裏,有我在一天,侯爺也是不頂用的,你除了乖順沒有別的出路。不信你便試試,看我要將你打發去寺裏,侯爺會不會攔,能不能攔得住。”
藍琨瞪大了眼睛,黑漆漆的眸子裏迸發憤怒的光芒,垂在身側的雙手也捏起了拳頭。
如瑾淡淡的看他。
屋子裏沒人插話,窗外藍如琳的哀叫聲越來越小。有隻小山雀撲棱著翅膀落到了窗前花枝上,滴溜滴溜的叫了兩聲。
風夾著暑熱透進屋子,藍琨眼睛裏的光芒漸漸萎頓下去,咬著嘴唇又低了頭。他腳下的地麵上,落了兩滴晶瑩的水珠子。
“你去吧,以後好好看書寫字,不許再起什麽心思。”
如瑾示意品霞將他帶走。品霞上前,想要將他抱起來,如瑾說:“讓他自己走。”
藍琨一聲沒吭,轉頭出了門。品霞匆匆朝秦氏如瑾行個禮,跟在後頭追了出去。如瑾從窗邊看著,看到藍琨路過院子裏挨打的藍如琳時,腳步一絲沒停,也不管周圍仆婢們的眼光,飛快地出去了。
秦氏讓孫媽媽停了手。按住藍如琳的婆子們放開了她,她卻歪靠在春凳上站不起來,捧著挨了打的又紅又腫的手掌涕淚橫流。
如瑾隔著窗子衝滿院子的人訓話:“三姑娘做錯事,母親罰了她是應該的,但你們不許跟她沒有尊卑。包括大少爺在內,府裏誰要是慢待了她們兩個,別說我不答應。”
一眾丫鬟婆子齊齊應諾。
藍如琳被人抬著送回了自己院子,屋內屋外的宴席繼續。
碧桃嘟囔:“三姑娘真是自討苦吃,席前好好的請她她不來,非要自己過來鬧一場,領了板子回去才安心。真打量人不敢將她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