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捏著手中薄薄一張紙,不覺用力,指尖泛白。
她沒想到長平王暗中竟然經營了這樣一份龐大的家業。當日上元節時聽他說有好些個類似明溪樓的產業,她已經很是吃驚,這番……真是連震驚都不足以形容內心感受了。
與他相處的時間越長,她反而發現對他的了解越少了。
他到底還有多少秘密?
他懷著這些秘密,隱忍了這麽多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境?
青州相識,她隻道他是傳說中的登徒浪子。
荒野遇險,她發現他竟然還有策馬彎弓的本事。
及至京城裏幾次事件,她得知了他養有暗衛死士,漸漸察覺他的野心。
婚後,她看見他的一群假姬妾,看見他的僚屬,看見他三更半夜處理密事……
此時又看見了他的財產。
一步一步,他像一個複雜而浩瀚的星空,從雲層之後漸漸呈現,讓她驚歎之餘亦有目眩神迷之感。
她覺得他一定還有未曾展現的秘密。
但是她不急於知道。她覺得,他定會一點一點都給她看的。至於這個過程有多久,大概要看兩人的感情,看他的布局,也看她本身值不值得。
譬如她昨晚若不說出鏢局之事,恐怕今日也就不會有唐祝二人的交底了。
如瑾並不惱怒長平王過去的隱瞞。反而很高興在自己稍微透露出一點小盤算後,他就將他的整個盤算坦然相告,這讓她感覺自己在一點點取得他的信任。
夫妻之間必須無條件信任和坦誠嗎?與誰心意相通就要把自己的秘密都和盤托出嗎?聽起來似乎應該是的,否則那份情意就會顯得不夠真誠。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即便是情深意重的夫妻,心心相印的知己,彼此之間也會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有各自的秘密,有不為對方所知的地方。互相能坦誠到什麽程度,是由歲月和相處來決定的。
“唐領隊。”如瑾看完,將紙張疊好交還給唐允,“這些是王爺的全部私產嗎?”
“是。來時匆匆,無法將各處的人事整理給藍主子看,暫且先請您過目鋪麵的名字和地點,下回再帶來詳細與您。”
如瑾擺手,“暫且不忙這個,我發現裏麵沒有鏢局的生意,對此王爺怎麽說?”
唐允道:“王爺早年曾有意向,但與綠林江湖打交道頗為耗神,一直騰不出手來,這回藍主子提起用鏢局給暗衛做退路的法子,王爺倒是有些意動,詳細還要小的們商量過,擬個完備的章程上來再說。”
原來長平王已經把昨晚的話告訴屬下了。如瑾聽完點點頭,“不過是我一時的想頭,能不能成還要看具體情況,暗衛什麽的我不懂,辛苦唐領隊費心斟酌。”
“藍主子客氣。”
祝氏笑道:“主子這下明白了原委,從現在起就可以和我們一起梳理消息了。什麽時候有空您隻管吩咐,我詳細講與您聽。王爺的意思是鏢局的行當由您主理,我這邊的事您也要隨時提點。”
她說得客氣,如瑾豈能拿大。
到得此時,已經知道祝氏不僅不是普通姬妾,也不單純是賀蘭的妻子,而是負責機密事的心腹之一,如瑾站起身來朝她點頭:“你負責此事多時,我卻是一竅不通,還要你多幫忙。”
祝氏忙扶如瑾坐,連說“不敢當。”
如瑾卻並沒有立刻上任,真和祝氏打聽怎麽梳理消息,而是回到院子裏照常生活,一直等到長平王下衙回來。
“祝氏他們和你說了?”吃飯時他隨口問。
如瑾將服侍的丫鬟都遣退,放了筷子,正色與他說話:“阿宙,祝氏與賀蘭夫妻為你做事多年,可謂心腹中的心腹,尤其祝氏還管著消息來往這等大事。而我不過是因為嫁給你才成了他們半個主子,貿然你就讓我去插手她的事務,還要淩駕她之上,她忠心耿耿不會多想,可看在別人眼裏……”
“這個你不必多慮。”長平王停箸,微微一笑,“賀蘭與祝氏自知身份,更知你的地位,絕不會有異議,他們若是那等想頭太多的人,我又豈會用到現在。以後你也不必考慮他們是元老而不敢使喚,如尋常下人對待便是。”
如瑾點頭:“這就好。你別怪我多嘴,馭下用人之道我自不如你,都隻是書上看來、內宅裏練來的淺顯道理,隻道任人唯賢不唯親,不能讓老臣寒心。你明白,我就不多說了。”
長平王搖了搖頭,索性放下筷子握了如瑾的手,“怎麽一日不見,與我說話這般小心起來,難道是怪我太多事瞞著你?”
“自然不是。”如瑾對上他含笑的眸子,想了想,也覺自己好像是顧慮多了點,抿嘴笑笑低了頭。大概是驟然得知他的私密,驚訝太過的反應吧。
長平王說:“你是何等地位,難道自己還不清楚麽?反而與祝氏比起重要來。她再得力,不過是底下做事的,而你,是我的妻子。”
“阿宙……”
長平王低頭沉吟一瞬,似在做什麽決定,須臾手上用力,將如瑾從椅子上拽了起來,拉到自己懷裏坐著。相處日久,如瑾倒不似起初那般忸怩,此刻屋中沒有別人,她就任由他抱著。
他身上有好聞的淡淡的香氣,不是熏香,是沐浴後那種清爽的香,像是晴朗天氣裏陽光的味道。
“瑾兒,你現在還不知道我為何要娶你,是麽?”
自然是。如瑾張大眼,等著他說下去。
長平王笑道:“你們青州城有家柴記典坊,你知道麽?”
“知道。那是王爺的私產。”如瑾此時答得利索,當時看見唐允遞上來的紙上寫著這家當鋪時,還把她驚了一跳,萬萬沒想到自幼長大的故裏也被長平王鋪了產業過去。
“你知道我為什麽喜歡開典當鋪子麽?”
“低收高賣,利潤頗豐。”
“這是其一。其二,去當東西的人或者走投無路,或者財物來處不明,或者身上有什麽故事,特別是那富貴人家的奴才親眷去當鋪時,最容易套出話來,一來二去,什麽隱秘事都有可能探聽得到。”
如瑾默然。
這人真是心思詭譎,竟在這上頭打主意。
等等,他說柴記典坊。如瑾赫然想起,有一次街上偶遇他,可不就是在柴記典坊門口麽?她在去往佟府的車上匆匆一瞥,看見他進店去了。
當時怎麽能想到,她心心念念前去拜會的舊友後來會反目,而一個印象惡劣的路人卻成了她的夫君。人生多變正是如此。
慢著,現在可不是感歎人生的時候。如瑾從長平王的話裏捕捉到蛛絲馬跡。
“……你,難道是從那時候注意我的?”
襄國侯府在當地也算一門貴戶,他名下的典當鋪子如果有關注豪門秘事的習慣,肯定不會放過藍府。而藍府的仆役們的確私下裏常去當鋪周轉,紅橘私下裏偷了主子的簪子還丟去當鋪換錢呢,去的就是那柴記典坊。
所以,他……
長平王輕笑:“是啊,堂堂襄國侯府的三小姐,當時在家裏做了什麽事,柴記的秘錄冊子上記了滿滿幾大篇呢。”
自這天起,祝氏來辰薇院的次數就更多了。原本隻是為著府裏的瑣事或者偶爾串門來,現下是每天至少來一趟,有時候上午來了下午還來,晚上長平王不在家吃飯的時候,她還會陪著如瑾一起用飯。
她也不是獨自來,總要帶上西芙院某個姬妾,今日是這個,明日是那個,摸不準是誰。其中唯有一個叫木雲娘的跟來的次數多一些,這日又是她跟來,如瑾讓丫鬟上了茶,就遣退了屋裏諸人,隻剩主客三個坐在一起說話。
自然聊的就不是家長裏短了。
祝氏擔著要職,木雲娘乃是她帶出來的副手,現下如瑾開始接觸此類秘事,兩個人便將差事帶到辰薇院裏來做,讓如瑾知道詳細。
木雲娘執筆,祝氏負責瀏覽唐允那邊送來的東西,將已經分門別類的消息再次細分,整理好了之後由木雲娘謄寫在冊子上。如瑾在一旁看著,兩三日下來大致了解了門道,日子再長些,祝氏就退居一旁隻做提點,由如瑾接過她手中的活計。
木雲娘寫字又快又清楚,蠅頭小楷寫得整整齊齊,可媲美書局裏印出來的卷冊了。且人極其老實,沉默寡言隻知埋頭做事,相處一陣子之後,如瑾對她印象不錯。
“你是跟誰學的認字寫字?”這日做完了事,如瑾和她拉家常。
木雲娘恭謹回答說:“是跟祝姐姐學的。”
祝氏笑道:“一群女人住在一起,每天沒事可做,有願意繡花種草的還好,沒消遣的就太無聊了,所以好幾年前我就帶著她們認字,幾年下來,頂屬雲娘學得最好,人又細致,比其他人強太多。聽說她哥哥在護衛裏頭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本事,兄妹兩個都是得力人兒。”
“是姐姐教得好。”木雲娘不肯居功,微微紅了臉。
祝氏提起差事:“這半個多月下來,我看藍主子已經十分上手了,不如以後還是由我做事,您在一旁指點就是,親自做這些瑣事未免辛苦,王爺前日還囑咐不許讓您累著的。”
如瑾想了想,覺得這攤差事已經算是了解得差不多了,再做下去不過是從新手變成熟練工而已,倒是不必事事躬親,於是就謝過祝氏好意,答應了。
從此這些消息先經過祝氏一道手,如瑾這裏查看一遍,再送到內侍至明的手裏,由他挑著緊要的跟長平王稟報,無關緊要的則暫時存著,用的時候再往出調。
日子越久如瑾越是感受到這個事情的好處。京裏發生什麽事,哪家官宦貴門有了不能見光的私隱,十之七八都能傳到如瑾的手裏。為上位者捏著這些東西,真是要多方便有多方便,不但能因勢利導促成許多事情,也能在某些人不服管教時小小警告一下。
長平王現在尚未握住權柄,在朝中還沒有什麽作為,這些消息暫時隻能作為他規避危險、拉攏人心的工具,作用並沒有發揮到極致。可以想見一旦他能掌權,哪怕隻是一點點,這龐雜的消息內幕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助力。
當權者身懷治國之策固然重要,但這等不太能登大之堂的手段,偶爾用之,往往能出奇效,卻是比正當渠道省力多了。
這日三人將事情做完,閑聊一會,正說到早春將至,商量著該去哪裏踏青春遊,西芙院一個跑腿的小丫頭氣喘籲籲過來傳話,說是小佟姑娘和方姑娘吵起來了。
祝氏看看如瑾,站起身告辭:“我回去看看怎麽回事,一會再來跟您稟告。”
如瑾點頭讓她去了。底下姬妾吵架祝氏自能打理,倒是不用她親自去管。至於小佟姑娘佟秋水……如瑾心中並非全無芥蒂,就照尋常姬妾一樣對待了,連一個丫鬟都沒派去查看。
午前宮裏來人,送了一套《女四書集注》過來,是宮製的版本,非常精良,說是才刊印出的沒多久的,宮中嬪妃和皇子、皇親府中各有一套。
送書來的是宮中得臉的老嬤嬤,去到張六娘院子前頭的花廳,將張六娘、如瑾和貴妾羅氏都傳到跟前,端肅說了一遍皇後的訓誡。張六娘領頭稱謝,朝宮廷方向叩拜謝恩。
“嬤嬤辛苦了,請坐下喝茶。”張六娘以主母的身份招待宮中來使。
那嬤嬤沒坐,笑著接茶喝了一口,說:“多謝王妃賜茶,奴婢真是渴了。這次出宮的差事全落在奴婢一人身上,一天下來要走好幾個府。這是皇後娘娘和靜妃娘娘共同特意囑咐的事,製一套書給各位娘娘、王妃,希望各位時時警醒,循規蹈矩。”
她沒想到長平王暗中竟然經營了這樣一份龐大的家業。當日上元節時聽他說有好些個類似明溪樓的產業,她已經很是吃驚,這番……真是連震驚都不足以形容內心感受了。
與他相處的時間越長,她反而發現對他的了解越少了。
他到底還有多少秘密?
他懷著這些秘密,隱忍了這麽多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境?
青州相識,她隻道他是傳說中的登徒浪子。
荒野遇險,她發現他竟然還有策馬彎弓的本事。
及至京城裏幾次事件,她得知了他養有暗衛死士,漸漸察覺他的野心。
婚後,她看見他的一群假姬妾,看見他的僚屬,看見他三更半夜處理密事……
此時又看見了他的財產。
一步一步,他像一個複雜而浩瀚的星空,從雲層之後漸漸呈現,讓她驚歎之餘亦有目眩神迷之感。
她覺得他一定還有未曾展現的秘密。
但是她不急於知道。她覺得,他定會一點一點都給她看的。至於這個過程有多久,大概要看兩人的感情,看他的布局,也看她本身值不值得。
譬如她昨晚若不說出鏢局之事,恐怕今日也就不會有唐祝二人的交底了。
如瑾並不惱怒長平王過去的隱瞞。反而很高興在自己稍微透露出一點小盤算後,他就將他的整個盤算坦然相告,這讓她感覺自己在一點點取得他的信任。
夫妻之間必須無條件信任和坦誠嗎?與誰心意相通就要把自己的秘密都和盤托出嗎?聽起來似乎應該是的,否則那份情意就會顯得不夠真誠。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即便是情深意重的夫妻,心心相印的知己,彼此之間也會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有各自的秘密,有不為對方所知的地方。互相能坦誠到什麽程度,是由歲月和相處來決定的。
“唐領隊。”如瑾看完,將紙張疊好交還給唐允,“這些是王爺的全部私產嗎?”
“是。來時匆匆,無法將各處的人事整理給藍主子看,暫且先請您過目鋪麵的名字和地點,下回再帶來詳細與您。”
如瑾擺手,“暫且不忙這個,我發現裏麵沒有鏢局的生意,對此王爺怎麽說?”
唐允道:“王爺早年曾有意向,但與綠林江湖打交道頗為耗神,一直騰不出手來,這回藍主子提起用鏢局給暗衛做退路的法子,王爺倒是有些意動,詳細還要小的們商量過,擬個完備的章程上來再說。”
原來長平王已經把昨晚的話告訴屬下了。如瑾聽完點點頭,“不過是我一時的想頭,能不能成還要看具體情況,暗衛什麽的我不懂,辛苦唐領隊費心斟酌。”
“藍主子客氣。”
祝氏笑道:“主子這下明白了原委,從現在起就可以和我們一起梳理消息了。什麽時候有空您隻管吩咐,我詳細講與您聽。王爺的意思是鏢局的行當由您主理,我這邊的事您也要隨時提點。”
她說得客氣,如瑾豈能拿大。
到得此時,已經知道祝氏不僅不是普通姬妾,也不單純是賀蘭的妻子,而是負責機密事的心腹之一,如瑾站起身來朝她點頭:“你負責此事多時,我卻是一竅不通,還要你多幫忙。”
祝氏忙扶如瑾坐,連說“不敢當。”
如瑾卻並沒有立刻上任,真和祝氏打聽怎麽梳理消息,而是回到院子裏照常生活,一直等到長平王下衙回來。
“祝氏他們和你說了?”吃飯時他隨口問。
如瑾將服侍的丫鬟都遣退,放了筷子,正色與他說話:“阿宙,祝氏與賀蘭夫妻為你做事多年,可謂心腹中的心腹,尤其祝氏還管著消息來往這等大事。而我不過是因為嫁給你才成了他們半個主子,貿然你就讓我去插手她的事務,還要淩駕她之上,她忠心耿耿不會多想,可看在別人眼裏……”
“這個你不必多慮。”長平王停箸,微微一笑,“賀蘭與祝氏自知身份,更知你的地位,絕不會有異議,他們若是那等想頭太多的人,我又豈會用到現在。以後你也不必考慮他們是元老而不敢使喚,如尋常下人對待便是。”
如瑾點頭:“這就好。你別怪我多嘴,馭下用人之道我自不如你,都隻是書上看來、內宅裏練來的淺顯道理,隻道任人唯賢不唯親,不能讓老臣寒心。你明白,我就不多說了。”
長平王搖了搖頭,索性放下筷子握了如瑾的手,“怎麽一日不見,與我說話這般小心起來,難道是怪我太多事瞞著你?”
“自然不是。”如瑾對上他含笑的眸子,想了想,也覺自己好像是顧慮多了點,抿嘴笑笑低了頭。大概是驟然得知他的私密,驚訝太過的反應吧。
長平王說:“你是何等地位,難道自己還不清楚麽?反而與祝氏比起重要來。她再得力,不過是底下做事的,而你,是我的妻子。”
“阿宙……”
長平王低頭沉吟一瞬,似在做什麽決定,須臾手上用力,將如瑾從椅子上拽了起來,拉到自己懷裏坐著。相處日久,如瑾倒不似起初那般忸怩,此刻屋中沒有別人,她就任由他抱著。
他身上有好聞的淡淡的香氣,不是熏香,是沐浴後那種清爽的香,像是晴朗天氣裏陽光的味道。
“瑾兒,你現在還不知道我為何要娶你,是麽?”
自然是。如瑾張大眼,等著他說下去。
長平王笑道:“你們青州城有家柴記典坊,你知道麽?”
“知道。那是王爺的私產。”如瑾此時答得利索,當時看見唐允遞上來的紙上寫著這家當鋪時,還把她驚了一跳,萬萬沒想到自幼長大的故裏也被長平王鋪了產業過去。
“你知道我為什麽喜歡開典當鋪子麽?”
“低收高賣,利潤頗豐。”
“這是其一。其二,去當東西的人或者走投無路,或者財物來處不明,或者身上有什麽故事,特別是那富貴人家的奴才親眷去當鋪時,最容易套出話來,一來二去,什麽隱秘事都有可能探聽得到。”
如瑾默然。
這人真是心思詭譎,竟在這上頭打主意。
等等,他說柴記典坊。如瑾赫然想起,有一次街上偶遇他,可不就是在柴記典坊門口麽?她在去往佟府的車上匆匆一瞥,看見他進店去了。
當時怎麽能想到,她心心念念前去拜會的舊友後來會反目,而一個印象惡劣的路人卻成了她的夫君。人生多變正是如此。
慢著,現在可不是感歎人生的時候。如瑾從長平王的話裏捕捉到蛛絲馬跡。
“……你,難道是從那時候注意我的?”
襄國侯府在當地也算一門貴戶,他名下的典當鋪子如果有關注豪門秘事的習慣,肯定不會放過藍府。而藍府的仆役們的確私下裏常去當鋪周轉,紅橘私下裏偷了主子的簪子還丟去當鋪換錢呢,去的就是那柴記典坊。
所以,他……
長平王輕笑:“是啊,堂堂襄國侯府的三小姐,當時在家裏做了什麽事,柴記的秘錄冊子上記了滿滿幾大篇呢。”
自這天起,祝氏來辰薇院的次數就更多了。原本隻是為著府裏的瑣事或者偶爾串門來,現下是每天至少來一趟,有時候上午來了下午還來,晚上長平王不在家吃飯的時候,她還會陪著如瑾一起用飯。
她也不是獨自來,總要帶上西芙院某個姬妾,今日是這個,明日是那個,摸不準是誰。其中唯有一個叫木雲娘的跟來的次數多一些,這日又是她跟來,如瑾讓丫鬟上了茶,就遣退了屋裏諸人,隻剩主客三個坐在一起說話。
自然聊的就不是家長裏短了。
祝氏擔著要職,木雲娘乃是她帶出來的副手,現下如瑾開始接觸此類秘事,兩個人便將差事帶到辰薇院裏來做,讓如瑾知道詳細。
木雲娘執筆,祝氏負責瀏覽唐允那邊送來的東西,將已經分門別類的消息再次細分,整理好了之後由木雲娘謄寫在冊子上。如瑾在一旁看著,兩三日下來大致了解了門道,日子再長些,祝氏就退居一旁隻做提點,由如瑾接過她手中的活計。
木雲娘寫字又快又清楚,蠅頭小楷寫得整整齊齊,可媲美書局裏印出來的卷冊了。且人極其老實,沉默寡言隻知埋頭做事,相處一陣子之後,如瑾對她印象不錯。
“你是跟誰學的認字寫字?”這日做完了事,如瑾和她拉家常。
木雲娘恭謹回答說:“是跟祝姐姐學的。”
祝氏笑道:“一群女人住在一起,每天沒事可做,有願意繡花種草的還好,沒消遣的就太無聊了,所以好幾年前我就帶著她們認字,幾年下來,頂屬雲娘學得最好,人又細致,比其他人強太多。聽說她哥哥在護衛裏頭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本事,兄妹兩個都是得力人兒。”
“是姐姐教得好。”木雲娘不肯居功,微微紅了臉。
祝氏提起差事:“這半個多月下來,我看藍主子已經十分上手了,不如以後還是由我做事,您在一旁指點就是,親自做這些瑣事未免辛苦,王爺前日還囑咐不許讓您累著的。”
如瑾想了想,覺得這攤差事已經算是了解得差不多了,再做下去不過是從新手變成熟練工而已,倒是不必事事躬親,於是就謝過祝氏好意,答應了。
從此這些消息先經過祝氏一道手,如瑾這裏查看一遍,再送到內侍至明的手裏,由他挑著緊要的跟長平王稟報,無關緊要的則暫時存著,用的時候再往出調。
日子越久如瑾越是感受到這個事情的好處。京裏發生什麽事,哪家官宦貴門有了不能見光的私隱,十之七八都能傳到如瑾的手裏。為上位者捏著這些東西,真是要多方便有多方便,不但能因勢利導促成許多事情,也能在某些人不服管教時小小警告一下。
長平王現在尚未握住權柄,在朝中還沒有什麽作為,這些消息暫時隻能作為他規避危險、拉攏人心的工具,作用並沒有發揮到極致。可以想見一旦他能掌權,哪怕隻是一點點,這龐雜的消息內幕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助力。
當權者身懷治國之策固然重要,但這等不太能登大之堂的手段,偶爾用之,往往能出奇效,卻是比正當渠道省力多了。
這日三人將事情做完,閑聊一會,正說到早春將至,商量著該去哪裏踏青春遊,西芙院一個跑腿的小丫頭氣喘籲籲過來傳話,說是小佟姑娘和方姑娘吵起來了。
祝氏看看如瑾,站起身告辭:“我回去看看怎麽回事,一會再來跟您稟告。”
如瑾點頭讓她去了。底下姬妾吵架祝氏自能打理,倒是不用她親自去管。至於小佟姑娘佟秋水……如瑾心中並非全無芥蒂,就照尋常姬妾一樣對待了,連一個丫鬟都沒派去查看。
午前宮裏來人,送了一套《女四書集注》過來,是宮製的版本,非常精良,說是才刊印出的沒多久的,宮中嬪妃和皇子、皇親府中各有一套。
送書來的是宮中得臉的老嬤嬤,去到張六娘院子前頭的花廳,將張六娘、如瑾和貴妾羅氏都傳到跟前,端肅說了一遍皇後的訓誡。張六娘領頭稱謝,朝宮廷方向叩拜謝恩。
“嬤嬤辛苦了,請坐下喝茶。”張六娘以主母的身份招待宮中來使。
那嬤嬤沒坐,笑著接茶喝了一口,說:“多謝王妃賜茶,奴婢真是渴了。這次出宮的差事全落在奴婢一人身上,一天下來要走好幾個府。這是皇後娘娘和靜妃娘娘共同特意囑咐的事,製一套書給各位娘娘、王妃,希望各位時時警醒,循規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