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6年,正月十三,從涼州出發,走了兩個多月的張昭家卷,在一萬步騎的護送下,終於到達了東京開封府。</p>


    與張昭入城時一樣,兩位王太後以及王後和諸夫人、孺人,也是自西麵的新鄭門入城。</p>


    一直呆在大寧宮,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張昭,也打起全服儀仗,到新鄭門外兩裏處迎接。</p>


    嫡母奉天王太後和生母奉聖王太後,看著還算巍峨的東京城牆,以及周圍的數萬將士和人山人海的東京百姓,激動的都說不去話來了。</p>


    而看著他們的到來,兩萬將士,特別是屬於原歸義軍係統的兵將,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p>


    隻有張昭的家卷都到了之後,將士們的心才安定了下來,因為這表示,張昭當然是不會再退走了。</p>


    張昭在新鄭門外,以大禮參拜了兩位母親,兩位母親則眼含熱淚的把張昭扶起來,在眾人麵前上演了一副母慈子孝的畫麵。</p>


    不過在回城的時候,張大聖人的車架卻被人堵住了。</p>


    別慌!沒有什麽危險,而是以張希崇為首,和凝、馮道、郭天策、劉濤、範質、薛居正等文臣攔在了車架前。</p>


    其中張希崇在車架前三叩首大聲喊道:“自古入中原者為皇帝,石氏失國,晉祚已滅,天子親提仁義之師驅逐北虜出中原,解萬民之倒懸,如此大仁大義,功勞絕大,足以承載天下人望。</p>


    臣又夜觀天象,見紫微帝星大放光芒,位在西北,正合我主起自涼州之意,臣等請天子順天應人,登皇帝位!”</p>


    張希崇說完,一眾文臣嘩啦啦的全跪下了,個個都高喊‘請周王登皇帝位!’</p>


    原來他們是來勸進的,而且也不完全都是安排好的,因為自古以來,擁立之功可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功,自然會有人出來勸進。</p>


    這場麵嘛!張昭在長安進位尚書令、開天策府雍王的時候,就搞過一次了,所以張大聖人可以說是輕車熟路。</p>


    登皇帝位開國這種,三辭三讓是必須要走的程序,這樣才顯得你不是為了權勢,而是真為了天才蒼生迫不得已。</p>


    於是張昭在車架上並未起身,而是直接讓負責護衛的張烈成走上前去對一眾文臣說道。</p>


    “天子讓某告訴諸臣工,入東京,乃是吊民伐罪,為拯救蒼生而來,非是為一家一姓之富貴,爾等速速散去,不要壞了我主品德高潔。”</p>


    說完,張烈成就指揮憾山都的甲士,將一眾文臣給‘拖’到了旁邊,文臣們也一個個哭喊著掙紮了起來,人均影帝附身,看起來哭嚎的厲害,但都很有分寸。</p>


    隻不過東京之民經過了幾次劫難之後,而且石晉之前,開封也不是國都,對這套已經不是很熟悉了。</p>


    看著文臣們來勸進,他們隻覺得這個建議好,等到看著憾山都來拖人後,更奇怪聖人怎麽不答應?</p>


    百姓們心裏懷著張昭會是個好皇帝的念頭,打著希望張昭會改變主意的想法,跟隨儀仗往城內跑去。</p>


    等走到了一段,過了佑國寺,馬上就是內城之後,車架又被堵住了。</p>


    這次來的是穿著武官服的後晉各方鎮節帥,以安審琦為首,身後依次是趙暉、李建崇、安叔千、符彥卿、高行周、藥元福、王周、薛懷讓、武行德等將。</p>


    一眾人攔著車架後,由安審琦為首上前告曰:“方今天下,神器空置,合歸有德之人,周王有驅逐北虜之功,安定社稷之才,請登皇帝位,以全天下人心。”</p>


    這就是第二次勸進了,這次張昭直接走了過來,他看著安審琦人大聲說道。</p>


    “爾等乃石氏之臣,晉主尚在遼東,怎麽又來勸進於我?速速退開!”</p>


    安審琦看著張昭大聲答道:“我等食石氏俸祿,已經在戚城三戰、陽城血戰償還過了。</p>


    反而石氏天子不修德行,不施仁政,任用杜重威、馮玉等奸佞敗壞國政。</p>


    晉主重貴,立寡居嬸娘為皇後,敗壞人倫,怎可再為天子?</p>


    周王以有道取代無道,還有驅逐北虜的大功,取代石氏正是順天應人之舉!”</p>


    張昭聽完,立刻在車架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般。</p>


    “不妥!不妥!晉主雖有過錯,但不至於家國傾覆,我等現在要做的,就是迎回石氏,洗刷我等中原健兒的屈辱。”</p>


    張昭的話一說完,周圍不知道程序的東京百姓們,就使勁想了想。</p>


    他們實在想不出來那個賣國求榮的石敬瑭和立嬸娘為皇後的石重貴,怎麽就不至於家國傾覆?</p>


    而且,石氏父子比起周王,簡直天差地別啊!</p>


    要是東京天子又從周王換回石氏,那還能有他們好日子過?</p>


    搞不好哪天契丹或者南邊的唐國、西邊的蜀國又打來了。</p>


    嚇壞了的東京百姓真以為張昭是在推辭,他們趕緊跟著周圍的後晉武將一起跪下,在道路兩邊七嘴八舌的苦求。</p>


    “起駕!起駕!孤豈是為了這皇位而來!”</p>


    張昭一看這陣勢,立刻就喊著起駕,而跪在路中間的後晉武將們,也很是順溜的被張昭侍衛給拉開了。</p>


    車架繼續向前,不一會就來到了內城的朱雀門,這是東京開封府的內城,進了此門,嚴格來說,就屬於禁宮的範圍了。</p>


    當然,毫不意外的,張昭的車架到了這裏,立刻就被堵住了,這次堵住張昭的,那就全是自己人了。</p>


    元從派的閻晉、白從信、馬鷂子、氾全、馬殺才、曹延明、蠻熊、頓珠等。</p>


    </p>


    除了身邊張烈成以外的六個張聖人好大兒,慕容信長、李存惠、折德願、趙匡讚、李從益、楊繼業。</p>


    東歸派的郭廣勝、虎廣、趙存義、薛守禮、李三郎、魯三郎等。</p>


    還有被張昭拉回漢人大家庭的涼蘭六穀派折逋嘉施、沉念般、杜論赤心、溫崇樂、嶽騷奴等。</p>


    他們一起齊刷刷的攔住車架。</p>


    閻晉頭戴武弁大冠上前一步對著張昭說道:“天地變換,神器更易,自有定數。</p>


    自大朝衰微以來,稱帝稱王者不知幾何,然從未有我主這般施仁政得人心者,大王不繼位,天下蒼生何以得安?”</p>


    張昭這時候就要站出來了,周圍的侍衛將黃羅蓋傘移開了一些,張昭高高站在車架上,他責備的看著閻晉。</p>


    “我等邊荒之人,祖輩數百年都是為國戍邊的忠臣,驅逐北虜乃是本分所在,怎敢以此居功?更出言妄議神器?”</p>


    聽到這話,李從益站了出來,“神器當歸有德之人,大朝衰微之後,我父明廟、我伯父莊廟欲承接神器,再興大朝,然時機未到皆功敗垂成。</p>


    方今紫微帝星起於西北,此天予大周,大人當取之!”</p>


    嗯,說到神器這玩意,沒誰能比李從益更有資格了。</p>


    他這大朝皇室嫡脈都這麽說了,前兩次勸進的文臣和後晉節帥們,立刻又跪了下來,開始山呼海嘯的勸進。</p>


    此刻,跟隨而來東京百姓怕不得有數千之眾,他們摩肩接踵,將朱雀門下堵得水泄不通。</p>


    聽到又在勸進,百姓們頓時也呼喊著聚攏了過來,他們都是受了張昭恩惠,覺得他是真心憐憫百姓的好君王。</p>


    一時間,‘請周王即皇帝位!請周王即皇帝位!’的呼聲,再次響起。</p>


    其中王四郎、周三驢子這種更是喊的淚流滿麵、聲嘶力竭。</p>


    張昭一副為難的樣子,看起來還是想要推辭。</p>


    這時候天子車架後麵的鑾駕中,身著盛裝朝服的嫡母奉天王太後和生母奉聖王太後下來了。</p>


    奉天王太後看著張昭大聲喊道:“我兒天縱英主,受文臣武將乃至萬民擁戴,為天下間至仁至孝,當為皇帝!”</p>


    奉聖王太後也鼓起勇氣,她看著張昭,柔聲說道:“神器無德不可強求,有德也不需推辭,此乃天意人心。</p>


    神器九鼎也不是權勢,而是責任,我兒不可再傷了官民之心,當速速即位,還天下人一個太平盛世!”</p>


    “母親之言有理,妾等恭請大王登皇帝位!”王後曹延禧,也帶著後妃們出來勸進。</p>


    到了此時,火候也就差不多了,此時身後一陣喧嘩聲傳來,張昭的兒媳,慕容信長的正妻,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十五女永樂公主,帶著姐姐明宗十四女壽安公主和妹妹十六女永安公主到場,姐妹三人舉著一件寬大的袞服過來了。</p>


    文武眾臣、東京百姓都爭先恐後的把手放到這件袞服上,摸不到袞服就把手摸到前邊人的肩膀上。</p>


    眾人簇擁著來到張昭麵前,永樂公主高舉袞服,對著張昭喊道。</p>


    “此乃先父明廟陛下生前命人製作的袞服,後朝國滅之前,家兄末帝上玄武樓前有言。</p>


    他日必有仁德兼備之主,承大朝之德,安天下之民,今果應驗在大人身上,奴懇求大人登皇帝位,再興大朝!”</p>


    說完,也不等張昭同意,三姐妹拿著袞服就披在了張昭的身上。</p>


    霎時間,朱雀門下歡聲大作,無數人歡喜如狂,三呼萬歲,慶祝他們終於有了一位仁德的好皇帝。</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瀚海唐兒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到中年紙老虎並收藏瀚海唐兒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