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豔兒自張三姐兒那裏回來,家裏的活計就開始忙起來,王氏拘了劉豔兒在家裏做活,並不得空出門。一時間,哪怕劉豔兒芳心萌動,竟再無機會去鎮上瞧一眼孟安然去。
誰知沒幾日,倒有同村兒小飯店的來升媳婦兒去鎮上買東西進貨時碰到了張三姐兒,張三姐兒就托了來升媳婦給劉豔兒捎了東西並一封信來,倒不是啥稀罕物兒,兩盒子玉脂膏而已。
王氏瞅一眼道,“我記得你還有一盒子沒用呢,怎麽又叫人買?”
劉豔兒心裏也正疑惑呢,無緣無故,三姐兒送他兩盒子玉脂膏兒做什麽,捏著信,隻是應道,“是三姐兒送的。”
王氏一麵驗雞蛋一麵道,“若是三姐兒送的,你也買些東西還禮,沒的白要人家東西的道理。”
“娘,我知道的。”劉豔兒拿著兩盒玉脂膏進屋兒去了。
王氏的大女兒劉婉笑道,“豔兒跟三姐兒倒是好。”
“那個三姐兒未嫁時就天天花兒粉兒的打扮得妖裏妖氣,不知說了多少婆家才成了親。嫁了人倒好,就為了跟男人去鎮上住,鬧騰得婆家雞飛狗跳,闔村有名的潑婦。就一點兒不體諒自己男人一個月能有多少銀錢,聽說自她去了鎮上,方家小子再不往家捎一文錢。”王氏搖搖頭,“到底不是個過日子的人兒。”
劉婉的兒子已經周歲,斷了奶就擱在婆家給婆婆照看,自己往娘家來幹活兒掙錢。她眉眼與劉豔兒極是相似,都是細眉細眼,伶俐纖瘦的模樣。劉婉手下不停,嘴裏笑道,“三姐兒是個有心計的,自己男人掙的銀子,她自然是想自己攥手心兒的。再說,現在的小夥子,年輕力壯的,一個人在鎮上做工。當初張旺怎麽跟賈仙兒勾搭上的,碧兒妹妹又是什麽下場。三姐兒這樣也好,起碼自己不吃虧。”
王氏道,“婆媳婆媳,跟母女是不一樣。三姐兒有自己的小算盤,那是人之常情。隻是,日子不是她那樣的過法兒,倒把公婆當成賊一樣防著,哪兒能長久。至於碧兒哪,哼,你張嬸子先前如何的挑剔碧兒,一家子擠兌著碧兒和離,現今的賈仙兒說不得就是她的報應了。”
“誰說不是呢。”劉婉笑笑,賈仙兒的潑辣劉家村兒沒有不知道的,凡事若有不依她的,隻管將張旺家攪得天翻地覆,大家過不成,真真是個攪家精一樣的人物兒。張旺但敢與她動手,賈仙兒立時把自己三個兄弟叫來,又是一番吵鬧。一出接一出兒的,叫鄉親們看足了笑話。
王氏想到張旺娘遇誰朝誰哭訴的模樣,不禁搖頭,先時張家將李碧兒從頭挑到腳的看落不上,如今換了賈仙兒方知先時李碧兒的好兒,有什麽用?
張三姐兒不僅是讓來升媳婦兒捎了兩盒子玉脂膏給劉豔兒,怕她不明白,同時寫了封信過來。劉豔兒甫打開看了兩行,臉就紅了,情不自禁的摸了摸玉脂膏兒,心呯呯的跳起來。
那日,她在孟安然麵前隨口一說而已。不想孟安然卻是記在了心裏,隻是想著男女有別,自己不方便出麵兒,方托張三姐兒捎了玉脂膏兒來,有心無心,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這樣體貼的人。
劉豔兒將信看了兩遍,疊巴疊巴撕碎擱荷包兒裏了,她倒並非是不想留著。不過自從現在各村兒都有了學堂,念書認字兒就不隻是秀才們的活兒了。現在大部分人都認得字,這樣的信,若是給王氏知道,絕不亞於一場小型風暴。劉豔兒生就謹慎,哪裏會留下證據。
劉豔兒坐在妝鏡前,瞅著鏡中唇紅眉翠的少女,凝神細思量。她素來有主意,何況孟安然不論人才品貌、家庭出身都是一等一的好,她既然相中了孟安然,就一定要成事才好。雖然心裏猶有羞怯之意,不過瞧著張三姐兒與方大海夫妻情濃,劉豔兒正是青春年紀,正好當花嫁之時,又怎能不羨慕,從而希望自己能嫁得如意郎君呢。
她曾對張三姐兒說過,不拘什麽貧窮富貴,隻要能說到成塊兒就好了。
其實這話太假,怎麽會不拘貧富呢。每個少女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裏肯定是希望嫁個頂一流的男人吧。此時此刻,在劉豔兒還未曾見識過外麵廣闊的天地時,孟安然就是她僅見的男人裏最一流的男人。
她要抓住這個男人,抓住這個機會!
王氏在外麵喊一嗓子,“豔兒,不就去放玉脂膏兒麽?你睡屋兒裏了?還多少雞蛋沒驗呢!快出來。”
劉豔對著窗子應一聲,揉一揉發酸的腰肢,這樣每天在家做活的日子實在辛苦,她多麽希望歇一歇,停一停,隻是母親的性子……
或許等她嫁了,孟家那樣好的家世,肯定就不必這樣辛苦了吧。
劉豔兒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極亮的光芒,又倏而不見,握了握手裏的玉脂膏兒,起身,珍而重之的放在妝台下的抽屜裏,轉身出去繼續幹活兒。
戀愛中的少男少女總會進入一種外人難以理解的狀態,譬如劉豔兒總會幹活兒時偶然露出羞澀又甜美的微笑,你細問她為何而笑吧,她又不肯說了。
自從接了孟安然的東西,劉豔兒一直沒空去張三姐兒那兒,甚至連信都沒給三姐兒送。她想著,若是孟安然真的對她有意,這次玉脂膏兒後,應該還會托三姐兒送東西來。可是,劉豔兒左等右等,自那回玉脂膏後,孟安然就再沒了動靜兒,劉豔兒一時甜蜜,一時又忐忑起來。
王氏哪裏知道女兒這些心思,見來升家的來買雞蛋,便道,“豔兒,給你嫂子稱十斤去。”小飯館兒裏,多是做一些家常菜,用到雞蛋的地方還真多。
劉豔兒忙去了,她是個機伶人,足足十斤稱好了,又多撿了五個算是饒頭兒。來升媳婦兒笑的眼睛都彎了,對王氏道,“不是我奉承嬸子,闔村兒的姑娘數過來,就沒像婉兒、豔兒她們姐兒倆一樣的能幹的。嬸子的福氣在後頭呢。”
有人誇自家閨女,哪怕知道是有意說好話,王氏的心裏亦是歡喜,嘴上笑道,“瞧你說的,她們就一般的莊稼閨女,哪就特別的好咧。”
“哪兒就不好咧,拿豔兒說吧,做活這份兒俐落,說話這份兒爽快,還有這排麵兒,實在是難得的好。”來升媳婦兒笑問,“豔兒婆家成了沒?”
劉豔兒頓時羞了,心下又擔心來升媳婦兒要給她說親,忙作羞澀道,“瞧嫂子這不正經。”隻想打發了來升媳婦去。
“怎麽不正經了,豔兒,嫂子大你幾歲,是過來人。若你願意,嫂子給你說門兒好親。”來升媳婦每日在小飯館兒,要應付的人多了,自然練就了一幅好嘴皮子。劉豔兒臉兒上一羞,扭身子躲了出去。
來升媳婦兒見劉豔兒跑了,笑對王氏道,“嬸子,我倒不是說笑的。嬸子也知道我姥姥家是孟家莊,離咱們村兒不遠,說的是我二舅家的小子。”
來升媳婦兒的二舅是誰,王氏真不知道。不過劉豔兒的親事總是不成,王氏心下也有幾分著急,就聽來升媳婦兒細說起來,“我二舅家是兄弟兩個,大的叫大龍,小的叫二龍。大龍已經成親了,我跟嬸子說的是二龍。說條件兒就是一般的莊稼小子,眉眼算是清秀,難得小子能幹,十三歲就跟著出去做工了,蒙人家老板器重,現在在鎮上鋪子裏做個二掌櫃,每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說句實心的話,嬸子是過來人,成家立業後,也並不能看婆家條件兒底子如何,隻要小人兒能幹,什麽樣的家業掙不來呢。”
最後這句話倒是說到王氏的心坎兒上,王氏笑道,“隻要小人兒正幹就成,我跟豔兒念叨念叨。”
“誒,那我就等著聽嬸子的信兒了。”來升媳婦挎著裝滿雞蛋的籃子走了。
王氏知道劉豔兒主意正,再者,婚姻大事,問一問女兒的意思是沒錯的。
劉豔兒一聽就直搖頭,“不成,我不願意。”
“我聽著還不錯。”王氏耐心的勸女兒道,“不看別的,隻圖小夥子能幹。”
劉豔兒勾起抹冷笑,對母親道,“娘,你想一想,來升嫂子一味的說這男的能幹,怎麽他舅家的條件兒半點兒沒提呢。若是他舅家有房子有地有銀子,來升嫂子能一句話兒都不吱一聲麽?”
“十三歲就出去做活兒,這麽多年的活兒幹下來,哪個是不能幹的?三姐兒的男人也是能幹的,家裏條件兒又是怎麽樣?”劉豔兒在母親麵前直接的多,“瞧來升嫂子一味避重就輕,就知道她舅家的條件兒怕是一般中的一般了。倒是不說咱家就嫌貧愛富了,隻是怎麽著也得差不多吧。”
給女兒這樣一說,王氏又有些鬆動,歎道,“來升家的說他那表弟在鎮上做二掌櫃,一個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呢。現在家裏蓋五間大瓦房也就二三十兩銀子,這小夥子實在能幹,說不得以後有大造化呢。”
劉豔兒心裏早已有人,斷然拒絕,“三鄉五裏的誰不認識誰,若有大造化,也等不到這會兒。”
劉豔兒這樣死活不願意,王氏也沒勉強她。
直到月底,劉豔兒方貓著了去鎮上的機會。
劉豔兒特意買了些時令果子去瞧張三姐兒,張三姐兒臉色有些蒼白,劉豔兒忙問,“三姐,這是怎麽了,咱們才兩月沒見,你這臉色可不太好。”
張三姐兒蒼白的臉上卻是綻開一抹幸福的笑,摸了摸肚子,瞧著劉豔兒沒說話。劉豔兒何等聰明,連忙又給張三姐兒道喜,又問,“幾個月了?”
“去鎮上醫館裏找大夫瞧過了,算著日子是兩個半月了,先前我竟半點兒不知呢。”張三姐兒想到方大海每天隻猴兒急的找她幹那事兒,那個蠻人,幸而沒傷著孩子。
“那可得好生保養,頭一胎不比尋常呢。”劉豔兒關切的問,“你婆婆知道沒?”
“唉,我哪兒敢讓他們知道呢。”張三姐兒歎道,“在鎮上,什麽好賴的,起碼事事自己作主,你姐夫什麽都肯依我。若是回了孟家莊,你也知道我這個人,吃糠咽菜的不算什麽,就怕日子不痛快,何況現在肚子裏還有個小的。我跟你姐夫說了,現在還沒三個月呢,沒的到處壤壤的道理。胎未坐穩,說出去倒顯得輕狂了,讓長輩們跟著操心。你姐夫都依我了。”
劉豔兒笑道,“姐夫對三姐實在沒的說了。”
張三姐兒微微一笑,拉著劉豔兒的手道,“你來就來了,還買什麽東西。”
劉豔調侃,“我是神機妙算,給小侄兒買的。”
“你的心哪,不說我都知道。”張三姐兒有意問,“你既有這心,怎麽上次我托人給你捎了玉脂膏兒,你反倒沒動靜兒了呢。”
說到這個,劉豔兒顧不得嬌羞,臉色黯色,“三姐,咱倆一處兒長大,你還不知道我家。隻要活兒緊,斷然出不得門半步的。”
“我猜就是這樣了。”張三姐兒道,“你沒來,孟小弟倒是來過幾回,你家的情況我也跟他說了。你大約不知道吧,孟小弟的大姑媽嫁的就是咱們村兒呢。”
劉豔兒聽到這話,臉上不免露出驚訝來,低聲道一句,“真是巧了呢。”
“誰說不是呢。”張三姐兒笑,“他大姑媽就是村西頭兒劉炳叔家的嬸子。”
因村與村離得近,少不了各種聯姻,以前從沒聯係的張家與李字,說不得就是什麽拐著彎兒的親戚呢。張三姐兒一點,劉豔兒立時就明白了,笑道,“哦,我知道,炳嬸子家的雅姐姐嫁就是來升哥的弟弟來鬥哥,這麽一算,可不就是來鬥嫂子麽。”
“是啊,你們跟來鬥家可是沒出五福的一家子。”張三姐兒眼中含著融融的笑,對劉豔兒道,“我瞧著孟小弟對你是真有意思,隻是現在孟小弟不在鎮上做工了呢。”
“啊?他不在鎮上了?”劉豔兒一顆心頓時跌入穀底,她這樣一腔熱情的來了,他卻不在了。這種失落難以用言語來形容,隻見劉豔兒花兒一樣鮮豔的臉頓時失去了顏色。
張三姐兒心裏也感歎孟安然與劉豔兒沒緣份,當初孟安然托她送了玉脂膏兒去,就開始有事兒沒事兒的來找方大海,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可惜那時劉豔兒竟不能偷半點兒空出來一會,如今劉豔兒來了,孟小弟卻是回了家。
“唉,我早跟你說過孟小弟家境好,孟家哪裏舍得叫他出來做工呢。再者,你看他那身子骨兒,不似你姐夫,外頭看著也瘦,實則滿身的力氣。”張三姐兒道,“孟小弟再沒吃過這樣的苦,能幹兩月已是不錯了,他家裏要重開買賣,他又是孟家千頃地裏的一棵獨苗兒,自然得回去跟著打理。”
劉豔兒默默的坐在椅子裏,強笑道,“這有什麽,我跟他,本也沒什麽。”
”孟小弟是個老實人,他家裏管的也嚴,若是些不老實的小子,還不得打聽著找你家去呢。唉,孟小弟……我這一時半會兒的又回不得孟家莊……”劉豔兒似是沒聽到張三姐兒的歎息,隻是眼中淚光一閃而過。
誰知沒幾日,倒有同村兒小飯店的來升媳婦兒去鎮上買東西進貨時碰到了張三姐兒,張三姐兒就托了來升媳婦給劉豔兒捎了東西並一封信來,倒不是啥稀罕物兒,兩盒子玉脂膏而已。
王氏瞅一眼道,“我記得你還有一盒子沒用呢,怎麽又叫人買?”
劉豔兒心裏也正疑惑呢,無緣無故,三姐兒送他兩盒子玉脂膏兒做什麽,捏著信,隻是應道,“是三姐兒送的。”
王氏一麵驗雞蛋一麵道,“若是三姐兒送的,你也買些東西還禮,沒的白要人家東西的道理。”
“娘,我知道的。”劉豔兒拿著兩盒玉脂膏進屋兒去了。
王氏的大女兒劉婉笑道,“豔兒跟三姐兒倒是好。”
“那個三姐兒未嫁時就天天花兒粉兒的打扮得妖裏妖氣,不知說了多少婆家才成了親。嫁了人倒好,就為了跟男人去鎮上住,鬧騰得婆家雞飛狗跳,闔村有名的潑婦。就一點兒不體諒自己男人一個月能有多少銀錢,聽說自她去了鎮上,方家小子再不往家捎一文錢。”王氏搖搖頭,“到底不是個過日子的人兒。”
劉婉的兒子已經周歲,斷了奶就擱在婆家給婆婆照看,自己往娘家來幹活兒掙錢。她眉眼與劉豔兒極是相似,都是細眉細眼,伶俐纖瘦的模樣。劉婉手下不停,嘴裏笑道,“三姐兒是個有心計的,自己男人掙的銀子,她自然是想自己攥手心兒的。再說,現在的小夥子,年輕力壯的,一個人在鎮上做工。當初張旺怎麽跟賈仙兒勾搭上的,碧兒妹妹又是什麽下場。三姐兒這樣也好,起碼自己不吃虧。”
王氏道,“婆媳婆媳,跟母女是不一樣。三姐兒有自己的小算盤,那是人之常情。隻是,日子不是她那樣的過法兒,倒把公婆當成賊一樣防著,哪兒能長久。至於碧兒哪,哼,你張嬸子先前如何的挑剔碧兒,一家子擠兌著碧兒和離,現今的賈仙兒說不得就是她的報應了。”
“誰說不是呢。”劉婉笑笑,賈仙兒的潑辣劉家村兒沒有不知道的,凡事若有不依她的,隻管將張旺家攪得天翻地覆,大家過不成,真真是個攪家精一樣的人物兒。張旺但敢與她動手,賈仙兒立時把自己三個兄弟叫來,又是一番吵鬧。一出接一出兒的,叫鄉親們看足了笑話。
王氏想到張旺娘遇誰朝誰哭訴的模樣,不禁搖頭,先時張家將李碧兒從頭挑到腳的看落不上,如今換了賈仙兒方知先時李碧兒的好兒,有什麽用?
張三姐兒不僅是讓來升媳婦兒捎了兩盒子玉脂膏給劉豔兒,怕她不明白,同時寫了封信過來。劉豔兒甫打開看了兩行,臉就紅了,情不自禁的摸了摸玉脂膏兒,心呯呯的跳起來。
那日,她在孟安然麵前隨口一說而已。不想孟安然卻是記在了心裏,隻是想著男女有別,自己不方便出麵兒,方托張三姐兒捎了玉脂膏兒來,有心無心,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這樣體貼的人。
劉豔兒將信看了兩遍,疊巴疊巴撕碎擱荷包兒裏了,她倒並非是不想留著。不過自從現在各村兒都有了學堂,念書認字兒就不隻是秀才們的活兒了。現在大部分人都認得字,這樣的信,若是給王氏知道,絕不亞於一場小型風暴。劉豔兒生就謹慎,哪裏會留下證據。
劉豔兒坐在妝鏡前,瞅著鏡中唇紅眉翠的少女,凝神細思量。她素來有主意,何況孟安然不論人才品貌、家庭出身都是一等一的好,她既然相中了孟安然,就一定要成事才好。雖然心裏猶有羞怯之意,不過瞧著張三姐兒與方大海夫妻情濃,劉豔兒正是青春年紀,正好當花嫁之時,又怎能不羨慕,從而希望自己能嫁得如意郎君呢。
她曾對張三姐兒說過,不拘什麽貧窮富貴,隻要能說到成塊兒就好了。
其實這話太假,怎麽會不拘貧富呢。每個少女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裏肯定是希望嫁個頂一流的男人吧。此時此刻,在劉豔兒還未曾見識過外麵廣闊的天地時,孟安然就是她僅見的男人裏最一流的男人。
她要抓住這個男人,抓住這個機會!
王氏在外麵喊一嗓子,“豔兒,不就去放玉脂膏兒麽?你睡屋兒裏了?還多少雞蛋沒驗呢!快出來。”
劉豔對著窗子應一聲,揉一揉發酸的腰肢,這樣每天在家做活的日子實在辛苦,她多麽希望歇一歇,停一停,隻是母親的性子……
或許等她嫁了,孟家那樣好的家世,肯定就不必這樣辛苦了吧。
劉豔兒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極亮的光芒,又倏而不見,握了握手裏的玉脂膏兒,起身,珍而重之的放在妝台下的抽屜裏,轉身出去繼續幹活兒。
戀愛中的少男少女總會進入一種外人難以理解的狀態,譬如劉豔兒總會幹活兒時偶然露出羞澀又甜美的微笑,你細問她為何而笑吧,她又不肯說了。
自從接了孟安然的東西,劉豔兒一直沒空去張三姐兒那兒,甚至連信都沒給三姐兒送。她想著,若是孟安然真的對她有意,這次玉脂膏兒後,應該還會托三姐兒送東西來。可是,劉豔兒左等右等,自那回玉脂膏後,孟安然就再沒了動靜兒,劉豔兒一時甜蜜,一時又忐忑起來。
王氏哪裏知道女兒這些心思,見來升家的來買雞蛋,便道,“豔兒,給你嫂子稱十斤去。”小飯館兒裏,多是做一些家常菜,用到雞蛋的地方還真多。
劉豔兒忙去了,她是個機伶人,足足十斤稱好了,又多撿了五個算是饒頭兒。來升媳婦兒笑的眼睛都彎了,對王氏道,“不是我奉承嬸子,闔村兒的姑娘數過來,就沒像婉兒、豔兒她們姐兒倆一樣的能幹的。嬸子的福氣在後頭呢。”
有人誇自家閨女,哪怕知道是有意說好話,王氏的心裏亦是歡喜,嘴上笑道,“瞧你說的,她們就一般的莊稼閨女,哪就特別的好咧。”
“哪兒就不好咧,拿豔兒說吧,做活這份兒俐落,說話這份兒爽快,還有這排麵兒,實在是難得的好。”來升媳婦兒笑問,“豔兒婆家成了沒?”
劉豔兒頓時羞了,心下又擔心來升媳婦兒要給她說親,忙作羞澀道,“瞧嫂子這不正經。”隻想打發了來升媳婦去。
“怎麽不正經了,豔兒,嫂子大你幾歲,是過來人。若你願意,嫂子給你說門兒好親。”來升媳婦每日在小飯館兒,要應付的人多了,自然練就了一幅好嘴皮子。劉豔兒臉兒上一羞,扭身子躲了出去。
來升媳婦兒見劉豔兒跑了,笑對王氏道,“嬸子,我倒不是說笑的。嬸子也知道我姥姥家是孟家莊,離咱們村兒不遠,說的是我二舅家的小子。”
來升媳婦兒的二舅是誰,王氏真不知道。不過劉豔兒的親事總是不成,王氏心下也有幾分著急,就聽來升媳婦兒細說起來,“我二舅家是兄弟兩個,大的叫大龍,小的叫二龍。大龍已經成親了,我跟嬸子說的是二龍。說條件兒就是一般的莊稼小子,眉眼算是清秀,難得小子能幹,十三歲就跟著出去做工了,蒙人家老板器重,現在在鎮上鋪子裏做個二掌櫃,每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說句實心的話,嬸子是過來人,成家立業後,也並不能看婆家條件兒底子如何,隻要小人兒能幹,什麽樣的家業掙不來呢。”
最後這句話倒是說到王氏的心坎兒上,王氏笑道,“隻要小人兒正幹就成,我跟豔兒念叨念叨。”
“誒,那我就等著聽嬸子的信兒了。”來升媳婦挎著裝滿雞蛋的籃子走了。
王氏知道劉豔兒主意正,再者,婚姻大事,問一問女兒的意思是沒錯的。
劉豔兒一聽就直搖頭,“不成,我不願意。”
“我聽著還不錯。”王氏耐心的勸女兒道,“不看別的,隻圖小夥子能幹。”
劉豔兒勾起抹冷笑,對母親道,“娘,你想一想,來升嫂子一味的說這男的能幹,怎麽他舅家的條件兒半點兒沒提呢。若是他舅家有房子有地有銀子,來升嫂子能一句話兒都不吱一聲麽?”
“十三歲就出去做活兒,這麽多年的活兒幹下來,哪個是不能幹的?三姐兒的男人也是能幹的,家裏條件兒又是怎麽樣?”劉豔兒在母親麵前直接的多,“瞧來升嫂子一味避重就輕,就知道她舅家的條件兒怕是一般中的一般了。倒是不說咱家就嫌貧愛富了,隻是怎麽著也得差不多吧。”
給女兒這樣一說,王氏又有些鬆動,歎道,“來升家的說他那表弟在鎮上做二掌櫃,一個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呢。現在家裏蓋五間大瓦房也就二三十兩銀子,這小夥子實在能幹,說不得以後有大造化呢。”
劉豔兒心裏早已有人,斷然拒絕,“三鄉五裏的誰不認識誰,若有大造化,也等不到這會兒。”
劉豔兒這樣死活不願意,王氏也沒勉強她。
直到月底,劉豔兒方貓著了去鎮上的機會。
劉豔兒特意買了些時令果子去瞧張三姐兒,張三姐兒臉色有些蒼白,劉豔兒忙問,“三姐,這是怎麽了,咱們才兩月沒見,你這臉色可不太好。”
張三姐兒蒼白的臉上卻是綻開一抹幸福的笑,摸了摸肚子,瞧著劉豔兒沒說話。劉豔兒何等聰明,連忙又給張三姐兒道喜,又問,“幾個月了?”
“去鎮上醫館裏找大夫瞧過了,算著日子是兩個半月了,先前我竟半點兒不知呢。”張三姐兒想到方大海每天隻猴兒急的找她幹那事兒,那個蠻人,幸而沒傷著孩子。
“那可得好生保養,頭一胎不比尋常呢。”劉豔兒關切的問,“你婆婆知道沒?”
“唉,我哪兒敢讓他們知道呢。”張三姐兒歎道,“在鎮上,什麽好賴的,起碼事事自己作主,你姐夫什麽都肯依我。若是回了孟家莊,你也知道我這個人,吃糠咽菜的不算什麽,就怕日子不痛快,何況現在肚子裏還有個小的。我跟你姐夫說了,現在還沒三個月呢,沒的到處壤壤的道理。胎未坐穩,說出去倒顯得輕狂了,讓長輩們跟著操心。你姐夫都依我了。”
劉豔兒笑道,“姐夫對三姐實在沒的說了。”
張三姐兒微微一笑,拉著劉豔兒的手道,“你來就來了,還買什麽東西。”
劉豔調侃,“我是神機妙算,給小侄兒買的。”
“你的心哪,不說我都知道。”張三姐兒有意問,“你既有這心,怎麽上次我托人給你捎了玉脂膏兒,你反倒沒動靜兒了呢。”
說到這個,劉豔兒顧不得嬌羞,臉色黯色,“三姐,咱倆一處兒長大,你還不知道我家。隻要活兒緊,斷然出不得門半步的。”
“我猜就是這樣了。”張三姐兒道,“你沒來,孟小弟倒是來過幾回,你家的情況我也跟他說了。你大約不知道吧,孟小弟的大姑媽嫁的就是咱們村兒呢。”
劉豔兒聽到這話,臉上不免露出驚訝來,低聲道一句,“真是巧了呢。”
“誰說不是呢。”張三姐兒笑,“他大姑媽就是村西頭兒劉炳叔家的嬸子。”
因村與村離得近,少不了各種聯姻,以前從沒聯係的張家與李字,說不得就是什麽拐著彎兒的親戚呢。張三姐兒一點,劉豔兒立時就明白了,笑道,“哦,我知道,炳嬸子家的雅姐姐嫁就是來升哥的弟弟來鬥哥,這麽一算,可不就是來鬥嫂子麽。”
“是啊,你們跟來鬥家可是沒出五福的一家子。”張三姐兒眼中含著融融的笑,對劉豔兒道,“我瞧著孟小弟對你是真有意思,隻是現在孟小弟不在鎮上做工了呢。”
“啊?他不在鎮上了?”劉豔兒一顆心頓時跌入穀底,她這樣一腔熱情的來了,他卻不在了。這種失落難以用言語來形容,隻見劉豔兒花兒一樣鮮豔的臉頓時失去了顏色。
張三姐兒心裏也感歎孟安然與劉豔兒沒緣份,當初孟安然托她送了玉脂膏兒去,就開始有事兒沒事兒的來找方大海,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可惜那時劉豔兒竟不能偷半點兒空出來一會,如今劉豔兒來了,孟小弟卻是回了家。
“唉,我早跟你說過孟小弟家境好,孟家哪裏舍得叫他出來做工呢。再者,你看他那身子骨兒,不似你姐夫,外頭看著也瘦,實則滿身的力氣。”張三姐兒道,“孟小弟再沒吃過這樣的苦,能幹兩月已是不錯了,他家裏要重開買賣,他又是孟家千頃地裏的一棵獨苗兒,自然得回去跟著打理。”
劉豔兒默默的坐在椅子裏,強笑道,“這有什麽,我跟他,本也沒什麽。”
”孟小弟是個老實人,他家裏管的也嚴,若是些不老實的小子,還不得打聽著找你家去呢。唉,孟小弟……我這一時半會兒的又回不得孟家莊……”劉豔兒似是沒聽到張三姐兒的歎息,隻是眼中淚光一閃而過。